⑴ 《鴻門宴》故事的大概是什麼
1、故事梗概
項羽得知劉邦入了關中,立刻回師咸陽,更在函谷關外守候,范增已覺出劉邦必成大器,便命項羽設下「鴻門夜宴」一心誅除劉邦,項伯竟顧念和張良故人之情,向劉邦大軍報訊,劉邦不得不去。鴻門宴當日,范增早已布下天羅地網,定要把劉邦人頭留下,誰知劉邦竟以一跪化解了項羽之怨恨,加之樊噲相助,安然逃脫。
2、原文簡介
鴻門宴,指在公元前206年於秦朝都城咸陽郊外的鴻門(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新豐鎮鴻門堡村)舉行的一次宴會,參與者包括當時兩支抗秦軍的領袖項羽及劉邦。這次宴會在秦末農民戰爭及楚漢戰爭皆發生重要影響,被認為間接促成項羽敗亡以及劉邦成功建立漢朝。後人也常用「鴻門宴」一詞比喻不懷好意的宴會。詳細記述最早見於「史聖」司馬遷的《史記·項羽本紀》。後衍生出大量的相關文學作品。
3、作者簡介
司馬遷(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西漢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南芝川鎮)人,一說龍門(今山西河津)人。著有《史記》,《漢書·藝文志》著錄有《司馬遷賦》八篇;《隋書·經籍志》有《司馬遷集》一卷。
公元前145年(漢景帝中元五年),司馬遷生於龍門。公元前140年(漢武帝建元元年),6歲,父親司馬談任太史令。《太史公自序》:「談為太史公,仕於建元元封之間。太史公既掌天官,不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