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童年時期,你最難忘的人或事有哪些
小時候,爸爸出差回家時給我帶回了一個很漂亮的泥娃娃,玩著玩著我發現小泥娃娃的臉有些臟了,就以為她好久好久沒有洗臉了, 我就把一盆水端進了屋裡,開始給泥娃娃洗臉。洗一下,娃娃的眉毛沒了,再洗一下,娃娃的嘴沒了,我一看心裡范了嘀咕,也有些慌了神。乾脆不洗了,拿塊手帕擦一擦吧!這一擦可好, 泥娃娃的小鼻子又沒了, 娃娃的臉徹底花了,我哇的一聲哭了, 媽媽聽我哭訴完整件事後邊安慰我邊告訴我泥娃娃是不能洗的。現在這個泥娃娃還珍藏在我家。
⑵ 你的小時候發生過哪些現在還讓你記憶猶新的事
時光匆匆,轉眼間,我已到二十二歲了。回想起自己剛上小學的時候,還是那麼懵懂無知,現在卻已經慢慢地踏上社會了。記得小學時無憂無慮,滿滿的都是一些快樂的記憶。有學習上的,生活上的,總之是無憂無慮。可以說童年小學時的許多事情到現在都是有著深刻地印象。這其中就包括小學時上過的一些語文課文,到現在都讓我記憶猶新,下面就來說說。
一,記得第一篇印象深刻的是小貓釣魚。說的是一隻小貓看見農民把東西種在地里會長出許多新的東西,所以它就把魚埋在土裡想長出更多的魚,當時學的時候就覺得很有趣。因此印象深刻。另外,記得課本上的插圖好像我們家的地,所以就印象格外深刻,至今還記得。
二,就是雪地里的小畫家。說的是下雪了,然後各種動物在雪地里行走,腳印就會形成各種圖案。記得當時正好是冬天,天上在下雪我就坐在屋裡看書,正好看到這一課,而書上也有雪花的圖案,因此,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還有就是三年級學的豬八戒吃西瓜。記得當時是三年級下冊最後一課。說的是取經路上豬八戒拿到一個西瓜,本想分給師傅吃,但是忍不住都給吃了。結果在回去的路上,被孫悟空察覺,小小的懲罰了豬八戒。當時覺得這一篇課文所寫的和西遊記不一樣,因此就很感興趣,讀了好幾遍,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還有就是一則寓言,揠苗助長。記得當時也是三年級學的。說的是一個人看到自家的禾苗不長,就想出了一個辦法,那就是把禾苗拔起來。結果最後禾苗全死了。當時看這個故事的時候記得我就罵過那個人傻,還被老師誇贊了。因此記憶很深刻。
以上就是一些現在想來覺得記憶尤深的語文課文。其實還有很多印象深刻的語文課文,現在想來仍舊是回憶滿滿,因為那是我們快樂的童年記憶。這種記憶一定會在我的腦海中存留一生的。
惠圈
213 0
語文這門課真好,可以欣賞美文,可以學習文字技巧,可以和老師同學一起討論作家要表達的東西。不需要你去解繁瑣的方程式,不需要你去記背不完的單詞。這門課一直是我鍾愛的課程,它在我心裡永遠都有無法取代的位置。因為熱愛,所以我對那些課文如視珍寶,反復閱讀,以至於現在都記憶猶新,歷歷在目。
一,《金色的魚鉤》。這篇課文取材於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時期,老班長為了讓戰士們有體力繼續前進,用縫衣針做了一個魚鉤,在小河裡釣魚給他們吃。所有人都吃到了魚肉喝到了湯。唯獨老班長的碗里是魚骨,他假裝著自己也吃過,卻被作者發覺他沒吃。當時我特別心疼老班長,加上老師對革命年代的介紹,更讓我心生感動。所以一直記得這篇課文,對紅軍心有敬佩。
二,《凡卡》。「親愛的爺爺康斯坦丁·瑪卡里奇,我在給您寫信,祝您有一個快樂的聖誕節。」當時的語文課文裡面,這篇也給我極深的印象。是俄國作家契珂夫的小說節選,可憐的凡卡沒有飯吃,睡不好覺,還要被老闆娘打罵。我的心裡難受極了,一直想知道凡卡為什麼不和爺爺住在鄉下,而要去城裡受苦。後來長大了,我才知道這是小說,並不是真實的故事,是作家揭露時代黑暗的縮影。
三,《背影》。「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之所以記憶猶新,是因為這是課本後面明確要求背誦的朱自清散文。當時吸引我的是,父親送作者去火車站的時候,給他買了甜滋滋的橘子。那會兒自己上火了,家裡一直不讓吃橘子。我只能眼饞,看見這篇文章裡面有描寫,二話不說就背下來給爸媽聽,特意強調橘子兩個字。只是他們沒明白我的意思,還是不給我吃橘子,我只能心裡郁悶。直到懂事一點後,我又在雜志上看見這篇文,我才明白了作者的真正含義。他是描寫了父親的背影,表達了對父親濃厚的愛意。
這三篇是我記憶最深的課文啦!它們讓我思考人生,讓我對文章有了最初的欣賞和認知 。語文課文讓我懂得分辨善惡,懂得做人的道理,它帶給我的東西遠遠超過別的科目。魯迅的文章,永遠都會考,裡面的象徵意義,難以理解卻讓人硬著頭皮去接受。老舍的散文優美,《趵突泉》,《濟南的冬天》,《貓》,也是有很多精彩的段落需要背誦。《小英雄雨來》,《地震中的父與子》,《秋天的懷念》,《少年閏土》,《荷塘月色》,《海上日出》,《五彩池》,《雷雨》……很多有意思的課文,都帶我領略了不一樣的風景。這大概就是語言文字的魅力吧!
萌貓熊
185 0
看到這個題目,我第一反應就是朱自清的《背影》。
語文是一門我從小學到大的科目。在我記憶中,好像是從小學一年級一直學到了高三。語文的學習也是由淺及深,從一開始主要學習漢字,到後來的了解漢字博大精深的意思,到最後的理解文章或者文言文古詩的意思,雖然越來越難,但是感受到的也越來越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