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寶寶發燒有什麼好偏方
小孩子由於正處於生長身體的階段,所以他抵禦外界疾病的能力就比較弱,這就導致了孩子經常會感冒發燒,平時如果孩子感冒發燒,大多數的家長第一反應就是要給孩子吃葯打針,雖然他們心裡明明知道有句俗語是「是葯三分毒」,寶寶發燒有什麼好偏方
呢就讓裕祥安全網
的小編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小兒發燒是小兒最為常見的症狀,也是父母親最為擔心的事情,一般寶寶發燒,肯定有炎症,發燒雖不是好事,但也不一定都是壞事!恰恰這是機體的保護性反應。寶寶發燒不可怕,因為小編找來了麻油們的實戰經驗!絕對靠譜有效!
▲經驗一:酒精擦身-經絡按摩-白粥-豆鼓蔥白湯我兒子1歲9個月。有次半夜三點多,兒子翻來覆去睡不安穩,量體溫是38.5度,沒有任何感冒症狀,只是發熱。
▲ 用75%醫用酒精給兒子擦身擦手心、腳心,脊柱兩側,腹股溝、頸部淺表靜脈;(正確酒精擦拭方法在146樓最近更新)
▲ 用《兒童經絡手冊》關於「孩子發熱怎麼辦」的方法按摩兒子不太配合按摩,我只好給兒子只採用「清天河水」(手掌向上,從手腕至手肘這條經絡為「天河水」),左右手各按摩了200次,邊按摩邊給兒子講故事才算完成:
如果您覺得我們的內容很贊,請記得點擊頁面右上角按鈕收藏,轉發或分享到朋友圈哦。
好東西記得跟朋友分享嘛^-^
▲ 吃白粥,千萬不能吃蛋天亮了給孩子煮了些白粥喝。(兒子每天都要吃一個雞蛋,發熱時千萬不能吃雞蛋哦!)上午,孩子體溫仍然38.5度,但精神很好,我就沒有帶孩子去看醫生,計劃是先自行處理3天再做決定(兒子生病我一貫都是這樣處理的)。下午兒子精神不佳了,我很著急。
▲ 煮「豆鼓蔥白湯」喝太見效了!喝下去半個小時,兒子開始大量出汗(之前兒子一直沒出汗,就是發熱),很快,熱度退下去了。晚上睡了個好覺。第二天正常。
▲ 不斷喝淡鹽水在MM的提醒下,忘了說了,這一天我都有不停地給兒子喝水,喝淡鹽水,我怕發熱引起炎症呢。
▲豆豉蔥白湯做法:我用了一棵蔥白頭(連須一起的白色部分),10粒豆豉,加了少許水(100毫升左右吧),煮了五六分鍾,待涼不燙後給兒子喝。我嫌太咸,喝時還再兌了涼開水的。都沒喝完那些煮的湯水呢。
▲經驗二:泡熱水澡休息-薑糖水-經脈按摩-煮蔥白水
▲ 用熱水給兒子泡腳10分鍾由於兒子頭耷拉到肩膀了,很無力難受樣子,只好沒泡到頭出汗,草草結束;
▲ 上床休息脫下衣褲,讓兒子進被窩,量體溫,一量:39.2°C;高熱,來得相當快。讓我很措手不及;
▲ 喝「薑糖水」和白開水量體溫時,趕緊給兒子煮「薑糖水」100ml,攤涼不燙後給兒子喝,,從內驅寒。再給予100ml白開水喝;(苦於沒有蔥啊!)
▲ 體外經絡按摩現在兒子3歲多了,能接受按摩了,給兒子按摩:攢竹、坎宮、太陽穴、風池穴、清天河水、清三關、掐二扇門等;(方法見於《兒童經絡手冊》)
▲ 煮蔥白水23:30,量體溫38.7°C。這時LG才回來了,之前我打過電話,讓LG想辦法到飯店弄些蔥回來的;趕緊給孩子煮「蔥水」一碗,讓孩子喝下(因為之前已經喝了薑糖水,所以沒敢再放姜,只用蔥。問過兒子放些豆豉可以嗎,兒子說豆豉咸,不喜歡,所以根據我兒子本身就熱性體質,怕他又上火,再加上他說豆豉咸不喜歡,最後就只好單用蔥煮水了。所以處理事情要見機行事,而不是生搬硬套的。)繼續和LG兩個人給兒子同時按摩,凌晨12點按摩基本結束;再量體溫38.5°C;兒子又讓LG講故事給他聽,最後凌晨12:30才關燈休息,半個小時後摸兒子額頭,有汗,於是擦汗;凌晨2點起床如廁一次,並同時給予溫開水100ml左右喝;一個晚上兒子不停出汗,到第二天早上8點起床,量體溫36.5°C。第二天全天安然無恙。高熱一個晚上解決!
▲經驗三:綠色退燒法——四豆湯 除非高燒39度以上並且不退,否則我會堅持綠色辦法退燒,雖然效果慢點,但是健康無副作用。這個綠色的退燒法很簡單,就是四豆湯(或三豆湯)。四豆湯對小孩退燒很有效,熱或寒引起的燒都可以,熱的更見效。
▲四豆湯做法:
▲黃豆20顆,綠豆15顆,黑豆15顆,白飯豆15顆(尿少才用,尿多或正常就不加),不加白飯豆就是三豆湯了。
▲先用水泡1個小時,然後煮濃湯喝,最好趁新鮮喝,不能過夜。
▲這個分量適合1歲左右的孩子,隨著年齡的長大可以按比例增加,5、6歲可以用4-5份來打豆漿喝。分量沒什麼嚴格的要求,至少1天3次,最好就是當水喝。
▲生病期間飲食清淡,多吃水果蔬菜,多喝水,先不吃肉以免增加腎臟負擔。
▲沒時間泡也可以的,用高壓鍋做也可以的,一下煮夠一天的也可以。
▲夏天放冰箱,就是不要過夜。
▲經驗四: 「四仁粉」退燒法
▲桃仁、杏仁、棗仁、梔仁等量磨成粉,用鴨蛋或是雞蛋清調成糊,放到紗布上,敷在腳心,固定好。此方用來治發燒。對手腳發熱類型的發燒效果尤好。
▲男左女右, 只敷一個腳心就好。敷好後定時檢查葯糊是否變干,如果已變干而未退燒可以再敷新葯糊。一般敷後半小時就出汗燒退。
▲ 如果敷葯的腳心有黑色葯痕,是體內熱氣排出,不必擔心。
▲不敷東西,光揉腳心也有效果叫做引熱下行。起碼揉200-300下。
▲高熱時清天河水,更高熱時退六腑,這兩個方法都適用於熱證發燒。
以上就是裕祥安全網
小編為您提供了關於寶寶發燒有什麼好偏方
的解答,希望我的解答對您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關於寶寶發燒如何處理
和嬰幼兒疾病小知識
及孕嬰安全小知識
請您多多關注裕祥安全網
吧!
2. 寶寶發燒,如何是好昨天陪寶寶去公園玩一天,晚上寶寶
很多剛當上爸爸媽媽的父母遇到小寶寶發燒往往心急如焚,不知該如何處理。我當初也是碰到這樣的問題,過早上醫院,又怕交叉感染。所以這里總結一些自己的經驗,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首先,我們要先判斷寶寶是正常體溫,還是低燒,再或者是高燒。不同的情況有不同的處理方法。
1歲以內的寶寶正常 腋下體溫應為36℃~37℃,只有超過37.4℃才可以認為是發熱。但是,寶寶的體溫在某些因素的影響下,也常常會出現一些波動,例如在傍晚時,寶寶的體溫往往比清晨時要高一些。只要不是持續在37℃以上,就可以認為寶寶是正常體溫。這時不需對寶寶採取任何措施,注意休息即可。
低燒
如果寶寶體溫在37.4℃~38℃之間,則可以認為是低燒。造成低燒的原因很多,如感冒、接種某些疫苗(像我家寶寶,只要接種流感疫苗,肯定會發燒)等。這時也不需要著急,多讓寶寶休息,多喝水,增加機體的代謝。如果持續低燒,比如超過36小時,或者有其他症狀,則應去醫院檢查。
高燒
如果寶寶體溫在38℃以上,則可以認為是高燒。嬰兒發燒的時候,很容易就會達到38℃,甚至39℃以上的體溫, 此時應該盡快去醫院檢查,看看到底是什麼問題引起的高燒,是炎症引起的,還是病毒引起的。這兩種情況在驗血單上的表現不一樣。如果白細胞數量正常,而另外一項(忘了叫什麼了,醫生會告訴你的)超出正常值,那麼很有可能是病毒引起的,這時就不要隨便吃消炎葯了,因為消炎葯是對付細菌感染,對病毒根本不起作用。如果是白細胞超出正常值,那很可能就是炎症引起的,醫生會對症下葯的。
寶寶在發高燒的時候,應該怎麼辦?
不用多想,應該馬上去醫院檢查。但在去醫院之前,我們應該怎樣處理發燒的寶寶呢?
步驟/方法
首先,適當減少衣服,幫寶寶散熱。 傳統的觀念就是孩子一發燒,就要用衣服和被子把小孩裹得嚴嚴實實的,把汗「逼」出來,其實這是不對的。小孩在發燒時,會出現發抖的症狀,父母會以為孩子發冷,其實這是因為他們體溫上升導致的痙攣。打個比方,如果正常情況下寶寶穿兩件衣服,那麼發高燒的時候就穿一件就可以了。如果是在乾燥寒冷的北方冬季,在室內要適當減少衣物,但是在去看病的路上,還是要注意保暖防風,等到了醫院之後再減少衣物,幫寶寶降溫。注意,如果寶寶已經出汗,那麼最好不要立即脫衣服,以免寶寶著涼傷風,加重病情。等汗液蒸發以後,應當幫寶寶減少衣物。
如果寶寶的體溫在38.5℃以上,那麼應該立即給寶寶吃上退燒葯,吃退燒葯不會影響到醫院之後的各項檢查。市場上常見的退燒葯包括泰諾林、美林、布洛芬等。其中,泰諾林比較溫和,一般在吃葯之後1個小時才會逐漸起作用。泰諾林裡面有個滴管,方便喂服。1歲以內的寶寶大概一次用量0.8ml。如果寶寶體溫在39.5℃以上,也可以選擇見效更快的美林和布洛芬。任何一種退燒葯在一天之內都不要服用超過4次,否則會傷害寶寶的身體。
另外三歲之後是寶寶比較重要的時期,是孩子身體的快速成長期,同時也是寶寶開始培養識字的最佳階段。當然學習這種東西不能強迫寶寶,容易讓他對學習產生反感抵觸,導致以後教育事倍功半。最好的方法就是培養興趣。一是尊重孩子興趣想法,多陪伴他,通過玩的方式讓他喜歡上學習。搜索貓(什麼)學,漢。字,答案是小帥,帥有驚喜哦,比如:我家閨女喜歡搶手機,我就根據她的喜歡,效果非常贊。裡面很多冒險故事,教寶寶識字,還有游戲鞏固。
檢查之後,確定病因,這樣做家長的也就心裡有底了。然後按照醫生的指導進行護理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