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哪些小英雄故事
1、海娃。一面放羊,一面放哨。民兵中隊長老趙把一封雞毛信交給海娃,讓海娃把信交給八路軍。海娃歷盡千辛萬險,終於把雞毛信交給了八路軍。
『貳』 愛國英雄的故事有哪些
愛國英雄的故事比如邱少雲、董存瑞、王二小等人的故事。
1、愛國英雄故事:邱少雲
邱少雲(1931~1952)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英雄,他出生於四川銅梁縣(1997年後屬重慶市)關建鄉的一個貧農家庭。15歲那年被國民黨抓去當兵,1949年1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1年赴朝鮮作戰。
1952年10月,為打擊在上甘嶺的美國和南朝鮮軍隊,中國人民志願軍第15軍第29師第87團第9連戰士邱少雲被選派參加潛伏部隊,並擔任了發起沖擊後掃除障礙的爆破任務。12日上午,敵機向其所在的潛伏區進行低空掃射,並投擲燃燒彈。飛迸的燃燒液燃遍他全身。為了不暴露潛伏目標,邱少雲任憑烈火燒焦身體一動不動。他雙手深深地插進泥土裡,身體緊緊地貼著地面,直至壯烈犧牲。
戰後,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文藝工作團贈給特等功臣邱少雲烈士錦旗上寫道:「獻給中國人民志願軍偉大戰士邱少雲永垂不朽」。志願軍第15軍全體指戰員獻給邱少雲烈士家屬的錦旗上寫道:「祖國人民的光榮」。四川省人民政府和四川省抗美援朝分會給邱少雲烈士家屬的錦旗上寫道:「光榮之家」。四川省軍區司令部、政治部給邱少雲烈士的家屬的錦旗上寫道:「偉大人民的戰士,英雄不朽的功績」。為了表彰邱少雲崇高的集體主義精神和頑強的革命意志,被中國共產黨志願軍某部委員會追認為中共正式黨員,中國人民志願軍領導機關於1952年11月6日給他追記特等功,1953年6月1日追授他「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英雄」稱號。同年6月25日,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最高人民議會常務委員會授予「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英雄」稱號,同時授予金星勛章、一級國旗勛章,並將邱少雲的名字刻在金化西面的391高地石壁上:「為整體、為勝利而犧牲的偉大的戰士邱少雲同志永垂不朽。」
2、愛國英雄故事:王二小
抗日戰爭時期,在河北省沫源縣出現了一位全國聞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王二小犧牲時才七歲,在日本鬼子掃盪一條山溝的時候,為了掩護幾千名老鄉和幹部,他不顧自己的生命危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氣急敗壞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槍尖摔死在大石頭的上面。幹部和老鄉脫離了危險,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犧牲了。王二小的動人事跡很快傳遍了解放區,每一個老鄉都含著眼淚,歌唱二小放牛郎,《晉察冀日報》在頭版報道了王二小的英勇事跡。晉察冀邊區的文藝戰土方冰和劫夫很快創作了後來傳唱全中國的著名兒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抗日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犧牲50多年了,但是,他的英雄事跡和獻身精神將永遠鼓舞和激勵我們,他將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在河北省隆化縣北郊,長眠著模範共產黨員、全國著名戰斗英雄董存瑞的英靈。在蒼松翠柏中,矗立著一座雄偉的紀念碑,碑上銘刻著朱德總司令的題詞:「捨身為國,永垂不朽!」
3、愛國英雄故事:董存瑞
董存瑞,1929年生,河北省懷來縣人。出生於貧苦農民家庭。當過兒童團團長,13歲時,曾機智地掩護區委書記躲過侵華日軍的追捕,被譽為「抗日小英雄」。1945年7月參加八路軍。後任某部六班班長。1947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他軍事技術過硬,作戰機智勇敢,在一次戰斗中隻身俘敵10餘人。先後立大功3次、小功4次,獲3枚「勇敢獎章」、1枚「毛澤東獎章」。他所領導的班獲「董存瑞練兵模範班」稱號!
1948年5月25日,我軍攻打隆化城的戰鬥打響。董存瑞所在連隊擔負攻擊國民黨守軍防禦重點隆化中學的任務。他任爆破組組長,帶領戰友接連炸毀4座炮樓、5座碉堡,勝利完成了規定的任務。連隊隨即發起沖鋒,突然遭敵一座隱蔽的橋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鎖。部隊受阻於開闊地帶,二班、四班接連兩次對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連長請戰:「我是共產黨員,請准許我去!」毅然抱起炸葯包,沖向暗堡,前進時左腿負傷,頑強堅持沖至橋下。由於橋型暗堡距地面超過身高,兩頭橋台又無法放置炸葯包。危急關頭,他毅然決定用左手托起炸葯包,右手拉燃導火索,大喊道:「為了新中國,沖啊!!」(這是電影里說的話,原話已經無從證實了)碉堡被炸毀,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一條前進的道路,此時,他年僅19歲。
『叄』 比較簡單的小英雄小故事
小英雄小故事有:
1,小英雄的故事之王朴
王朴,也作王璞,幼名蘭貴,1929年生,河北完縣人。王朴從小跟隨父母參加抗日工作,11歲時被選為兒童團長。
他經常帶領小夥伴們拿著紅纓槍,站崗放哨查路條,給八路軍送信帶路,開展擁軍優屬活動。王朴工作認真,學習也很刻苦。他對自己要求很嚴格,每學一篇新課文,都要做到會認、會寫、會講、會用。
為了對付鬼子掃盪,民兵大搞地雷戰,王朴不僅學會了佈雷,還學會了造雷。一次,他用自製的地雷炸死了一個漢奸,還協助民兵抓住了兩個鬼子。
1943年春天,鬼子掃盪到王朴的家鄉,王朴和鄉親們躲進山裡。一天早上,鬼子包圍了王朴和鄉親們。鬼子拿著漢奸提供的名單,讓村幹部、幹部家屬和軍烈屬站出來,王朴和他媽媽張竹子挺胸昂首站在最前面。鬼子把刀架在王朴的脖子上,威逼他說出八路軍兵工廠的槍支和彈葯藏在哪裡。
王朴勇敢地推開鬼子的刺刀,帶領在場的二十多名兒童團員高呼:「我們不能忘記五不誓約,我們至死不當漢奸。」殘暴的日本鬼子向在場的群眾開了槍,製造了又一起殺人慘案-野場慘案。118名無辜群眾倒在了血泊之中,其中包括14歲的王朴、王朴的母親、弟弟和奶奶。
為了紀念犧牲群眾,晉察冀邊區政府召開了追悼大會,授予他「抗日民族小英雄」的光榮稱號,並立了紀念碑。解放後他被共青團中央授予「全國十大少年英雄」的稱號 。
5,小英雄的故事之李愛民
1942年春天,12歲的李愛民擔任村抗日兒童團團長。有一天,八路軍的鍾營長讓他穿過敵人的封鎖線去送一件「火急」信。李愛民二話沒說,回家趕上心愛的小毛驢,帶了草繩和鐮刀,把信裝進襪筒子里出發了。
一路上還算順利。眼看就到敵人的封鎖區了,他忽然發現前面不遠的土堆上有個端著槍的人影在晃動。不好,鬼子的流動哨盯上他了。
怎麼辦?李愛民靈機一動,抓起一把稀牛糞,塗得滿身都是,然後把小毛驢趕進了草坡里,彎下腰割起青草來。「八格亞路,舉起手來!」冷不防,已繞到身後的鬼子一下子抓住了他的衣領。另一個日本軍官直盯著李愛民的眼睛吼道:「大大的八路探子,抓起來!」
「我是來放驢割草的。你們看,那是我割的一堆草,那不是我的小黑驢嗎?」李愛民機智地回應。
鬼子看他滿身是糞,像個放牲口的窮孩子,一腳把他踢倒,又嘟囔了幾句,調頭而去。小愛民忍著劇痛爬起來,踉踉蹌蹌地趕著小毛驢直奔小道,順利完成了送信的任務。第二天深夜,鬼子在這里的臨時據點被我八路軍14團戰士和聯防民兵收拾掉了。
可惜,這個抗日小英雄在1943年為保護鄉親落入敵手,倒在了鬼子的屠刀下。那年,他1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