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十個訣竅教你講故事
十個訣竅教你講故事
播音考試中,講故事也是一個難點,因為很多考生並不能很好的把握講故事的節奏和感情,那麼到底該如何去講故事呢?下面就和我一起去看看訣竅吧!
訣竅一:即興創作
即興創作意味著在你要行動的時候准備。它表示放棄一成不變,而是嘗試新的和激動人心的東西。演員們用即興創作釋放他們的創造力,再借著劇本找到他們的最佳狀態。
你能夠通過嘗試不同的方式來架構你的演講來進行即興創作。在一次激勵演講中,我根據演講的基調即興創作,提出一個有趣的故事,就是我在為母親花一分鍾買電燈泡和花一小時為女友買50公斤大米的事情上所表現出來的不同態度,以此來說明你對夢想和目標的慾望程度決定了你的行動的論點。很明顯非常成功地用熱情與幽默把意思表達了出去。
在說明不要不相信奇跡及自身的力量的結尾時,我變了一個魔術。將礦泉水瓶的瓶蓋在瓶底拍打一下後,進入到了瓶內。結果你可以想像,所有的人目瞪口呆,如睹神物,對於前面論點的記憶我相信終身亦沒齒難忘,結果不言而喻。
試著用即興的詞彙來表達你已有的故事——你會發現感覺最好的用詞和表達方式。你不用去管時間,重復地用中速表達或亂講一氣。
這個觀點是為了讓你自由和開放。即興創作給你空間使你有創意和顯得自然。
訣竅二:個性化你的故事
講故事的關鍵不是記憶詞彙,而是記憶那種體驗。演員使用一個稱之為“個性化”的技巧來達到這個目的。這意味著從你的生活中提煉出一種經驗,然後把這種經驗中的情感的影響力應用於表演的場景和故事當中。個性化是演員演得真實的秘訣。
舉例來說,當安東尼·霍普金斯在影片《沉默的羔羊》中扮演殺人狂漢尼拔·萊克特時,他根據他曾經發狂地想去殺人的經歷,再造了情緒的感染力。成都新銳藝術培訓學校覺得我們在熒幕上看到的霍普金斯是一個精神錯亂的殺人狂。實際上,演員霍普金斯只是從他替代性的經歷中演出真實的情緒。
作為一個演講者,個性化意味著把你自己帶進演講。“就講故事而言,如果你不能領會他,那觀眾也不能。”通過體驗的再現把觀眾帶進演講。你得到的回報是,每一次你再造這個體驗,它都會是新鮮的。
即使有時你在描述發生在別人身上的事情,也要把這個素材當作你自己的。“我所有的故事都是我自己的故事,”我的表演老師上戲教授安振吉曾經說道,“如果我聽到我喜歡的故事,我會把它重新塑造。我會用不同於他人的方式來講述它。”
訣竅三:強烈的意願
一個在演員在每個場景中都有一個意願(或是目的),一個意願對劇本來說是一條主線。意願激勵著每個角色。哈姆雷特的意願是殺死他的叔叔克勞蒂斯。哈姆雷特一路上有很多障礙,但是他沒有這個意願的話,這部戲就演不下去了。
作為一個演講者,你的意願是任何你向觀眾所宣揚的--------你的觀點。我的意願是說服觀眾,雙贏的談判比單贏的更有效益。演講者HELEN說,“我的意願是讓觀眾們說,‘哦。我從沒有這樣想過。’是幫助他們建立新的觀點。”而周可的意願是,“不僅是提出觀點,而是如何執行觀點。”
沒有意願,你僅僅是一本會走路的網路全書。勇敢地站出來,並加以表達!
訣竅四:戲劇化
演員總是要在台上盡量顯得真實。但是舞台上的真實----實際上只是我對我們真實經歷的強化。真實卻沒有戲劇性是非常了無生趣的!即時是最敏感的電影表演都會有戲劇性的成分。
我的表演導師說,戲劇化是“你需要變成你自己,但是要‘比生活誇大,’”她還說道,“要做你自己……但不是刻意的。”在以幽默結束他的關於科技的演講時,諾貝爾得獎主對他的觀眾說起有關他和他的妻子在購物時看到小活塞的展示。他說道,“這次演講最終以此來結束,就是我把活塞放在我頭上,再把一個禿頭的小夥子拉上台,把另一個活塞放在他的頭上,然後兩個人扔來扔去。”
記住好的表演是即使只是閱讀電話號碼簿,也會使觀眾得到享受。當你在和一大幫觀眾交流時,會有很多“電流”劃過。使用這些“電流”,使演講輝煌起來。
訣竅五:精彩地開始
第一印象很重要。演員們知道他們必須盡快抓住觀眾。所以他們“精彩地開始”——他們的精神一開始就很高昂。作為演講者,你的充沛的精力能夠激發和鼓舞他們,你必須開始就這樣。
很多演講者建議,“強有力地開場。”這並不意味著你開始時要尖叫或在台上跳來跳去。適應觀眾的精神狀態,開場是比他們稍高一點,如果他們精神實在低靡,不要顯得過於興奮,這樣會把他們嚇跑的。
我通常以一個故事開場,快速地盡可能多地吸引觀眾,這樣一來他們就會抓住故事進行中的場景、氣味、熱情和感覺等等。當然我也曾見過演講者用半小時來熱身,我的觀點是——你會失去觀眾,如果你花過多時間來熱身。
訣竅六:保持敏銳
偉大的演員都是敏銳的反應者。他們一秒鍾都不停。這意味著他們保持神經高度敏銳及緊張,不會去期望由另一個演員會去處理。傑克·尼克爾森的表演尤為激動人心,是因為他對其他演員的反應是很自然的,而不是事先計劃的。
不要像我們曾經見過的`那些演講者一樣,總在他的演講中某些地方故意停上幾秒鍾讓觀眾笑——而不管他講得是不是好笑。那樣就很傻了。讓你的神經對你的演講中的每件事都保持敏感,相應地調整你的演講。
“‘魔術’是自然的發生的,”魔術師劉成認為,“對觀眾進行反應。成都新銳藝術培訓中心通常我最好的素材是取自演講中正在發生的東西。我的演講不是固定在一個軌道上的火車——它更像沖浪,這樣或那樣移動,甚至有時往下倒!!”
導演周可也認可這樣的觀點,“我腦中有一個大綱,但是我從來不知道我要說什麼,因為我喜歡吸引觀眾,”他解釋道,“當你問觀眾問題時,你可能會得到你沒有期望到的答案,這時你會去處理它。我一些最好的思路是從觀眾中來的。”
訣竅七:多樣化
任何東西若總是用同樣的方式表達都會顯得很無聊。演員把一段場景分成幾個部分,每一部分都互有不同。演講者要致力於強調、移動、聲音、精神層次、素材等等。
你能在你的演講的組織中加入多樣性,例如,故事……過渡……故事……主要觀點……故事……等等。多樣性能在你的聲調和聲高中體現。停頓也是一種多樣性。不要忘記在你肢體語言中建立多樣性。
我的老師曾對我說,“演講者的敵人是重復。”記住,你的觀眾地注意力很短暫。多樣性是一個抓住觀眾的有效方法。
訣竅八:冒險
你記得影片《密蘇里假期》馬龍·白蘭度演的“老奶奶”嗎?願意冒險使這位偉大的演員凸顯出來了。這對演講者也是一樣的。“和觀眾在一起的時候要顯得真實,但有時候你必須願意從沖浪板上摔下去。”
在我剛邁入職業演講的行業時,我曾冒險把觀眾帶到台上,“我從來不知道誰會上來,也不知道他們會講什麼,”我必須承認,“但實在真的很刺激。”
最近,我在一次演講中突然“撲通”一聲跪倒在舞台上,那是為了表現某個非常激動的心情和場景的重現,這是一次冒險。有的人喜歡,有的人卻不這樣想,但是沒人會忘記他。人們仍然會走到我這里,問我,“樂嘉,你的膝蓋沒事吧?”
所以,“你的膝蓋如何?”你最近有沒有冒險?朋友,畢竟,我們不是進行總統辯論。我們怕失去什麼呢?
訣竅九:對你的選擇負全責
當白蘭度穿上戲服,在影片《密蘇里假期》在變成“老奶奶”時,就沒有退路了。演員要進行有趣的選擇,然後對其負全責。
如果你決定戲劇化,或是決定在舞台上冒險,不要後退。當我下跪時,我猛地沉下去,讓身體與地板發出沉重的撞擊聲,然後把頭埋在地上,開始痛哭,又是尖叫又是咆哮……
對我來說,負全責意味著,“對我的信息及其對觀眾職業的影響力充滿熱情和信心,”記住你要對你的信息和你的選擇負全責。
訣竅十:你的放鬆在於你的專注中
如果演員的思路可以允許自由漫步,他會專注於他的緊張神經。演員通過他們專心地准備、劇本、和其他演員可以得到放鬆。演講者可通過專注他們的意願、客戶、觀眾、定製的細節、室內的設備等得到放鬆。
很多演講者通過會見和問候觀眾、分發材料、演講前和觀眾交談而得到放鬆。PETER通常很專注於他的觀點,他和我說過“當我得到越來越多的觀眾的信息時,我意識到對我重要的對他們就未必重要,”他承認,“所以我專注於重新按主次先後排列我的觀點。”
不要期望不通過努力就能贏得你的奧斯卡獎。新演員常提醒為他們歡呼的影迷,他們需要多年的努力才能得到“顯赫的成功”。
如果正確使用,這十個訣竅會幫助你在舞台上做好你自己。他們會幫助你表現得自然和生動,會幫助你引導你的觀眾。所以,就像在演藝圈中的說法,把蛋打碎,破殼而出!
;Ⅱ 播音主持提升語言表達能力的方法
播音主持提升語言表達能力的方法
藝考臨近,考播音主持專業的考生平時如何訓練。才能迅速提升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呢?以下的幾個小方法也許能幫到你!
1、速讀法
方法:找來一篇文辭優美的文章。開始朗讀。一般開始朗讀的時候速度較慢,逐次加快,一次比一次讀得快,最後達到你所能達到的最快速度。要求:讀的過程中不要有停頓,發音要准確,吐字要清晰,要盡量達到發聲完整。
2、背誦法
同學們都背誦過課文。有詩歌、有散文、有小說。而我們在此所提倡的背誦,主要的目的是在於鍛煉我們的口才。我們要求的背誦,並不僅僅要求你把某篇演講辭、散文背下來就算完成了任務,我們要求的背誦,一是要「背」,二還要求「誦」。這種訓練的目的有兩個:一是培養記憶能力,二是培養口頭表達能力。
這個訓練最好能有老師的指導,特別是在朗誦技巧上給些指導。如果沒有這個條件,也可以找同學幫助,請同學聽自己背誦,然後指出不足,使我們在改進時有所依據,這對練口才很有好處。
3、練聲法
練聲也就是練聲音,練嗓子。
練聲的方法是:第一步,練氣。
吸氣:吸氣要深,小腹收縮,整個胸部要撐開,盡量把更多的氣吸進去。我們可以體會一下,你聞到一股香味時的吸氣法。注意吸氣時不要提肩。
呼氣:呼氣時要慢慢地進行。要讓氣慢慢地呼出。因為我們在演講、朗誦、論辯時,有時需要較長的氣息,那麼只有呼氣慢而長,才能達到這個目的。呼氣時可以把兩齒基本合上。留一條小縫讓氣息慢慢地通過。
學習吸氣與呼氣的基本方法,你可以每天到室外、到公園去做這種練習,做深呼吸,天長日久定會見效。
第二步,練聲。在練發聲以前先要做一些准備工作。先放鬆聲帶,用一些輕緩的氣流振動它,讓聲帶有點准備,發一些輕慢的聲音,千萬不要張口就大喊大叫,那隻能對聲帶起破壞作用。這就像我們在做激烈運動之前,要做些准備動作一樣,否則就容易使肌肉拉傷。
聲帶活動開了,我們還要在口腔上做一些准備活動。口腔活動可以按以下方法進行:
第一,進行張閉口的練習,活動嚼肌,也就是麵皮。這樣等到練聲時嚼肌運動起來就輕松自如了。
第二,挺軟齶。這個方法可以用學鴨子叫「gāgā」聲來體會。
練慣用鼻腔的共鳴方法是,學習牛叫。
我們還要注意,練聲時,千萬不要在早晨剛睡醒時就到室外去練習,那樣會使聲帶受到損害。特別是室外與室內溫差較大時,更不要張口就喊,那樣,冷空氣進入口腔後,會刺激聲帶。
第三,練習吐字。有一句話叫「咬字千斤重,聽者自動容」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所以我們在發音時,嘴唇一定要有力,利用字頭帶響字腹與字尾。
字腹的發音一定要飽滿、充實,口形要正確。
字尾,歸音一定要到家,要完整。也就是不要念「半截子」字。
如果我們能按照以上的練習要求去做,那麼你的吐字一定圓潤、響亮,你的聲音也就會變得悅耳動聽了。
這里應多做一些這樣的練習:
①深吸一口氣。數數,看能數多少。
②跑20米左右,然後朗讀一段課文,盡量避免喘氣聲。
③按字正腔圓的要求讀下列成語:
英雄好漢兵強馬壯 爭先恐後 光明磊落
深謀遠慮果實累累 五彩繽紛 心明眼亮
海市蜃樓優柔寡斷 源遠流長 山清水秀
④讀練口令。A.八面標兵奔北坡,炮兵並排北坡炮; 炮兵怕把標兵碰,標兵怕碰炮兵炮。B.哥挎瓜筐過寬溝,趕快過溝看怪狗; 光看怪狗瓜筐扣,瓜滾筐空怪看狗。
4、復述法
先簡述,然後再復述,最後可以有創造、有發揮地復述。
5、模仿法
我們每個人從小就會模仿,模仿大人做事,模仿大人說話。其實模仿的過程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我們小時候學說話是向爸爸、媽媽及周圍的人學習,向周圍的人模仿。那麼我們練口才也可以利用模仿法,向這方面有專長的人模仿。這樣天長日久,我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就能得到提高。
6、描述法
小的時候我們都學過看圖說話,描述法就類似於這種看圖說話,只是我們要看的不僅僅是書本上的圖,還有生活中的一些景、事、物、人,而且要求也比看圖說話高一些。簡單地說,描述法也就是把你看到的景、事、物、人用描述性的語言表達出來。
其方法是一幅畫或一個景物作為描述的對象。第一步,對要描述的對象進行觀察。比如,我們所要描述的對象是「秋天的小湖邊」,那麼我們就要觀察一下這個湖的周圍都有些什麼,有樹?有假山?有涼亭?還有遊人?並且樹是什麼樣子,山是什麼樣子?涼亭在這湖光山色、樹影的襯托下又是個什麼樣子,這秋天裡的遊人此時又該是一種什麼心情呢?這一切都需要你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你的心去體驗。只有有了這種觀察,你的描述才有基礎。第二步,描述。描述時一定要抓住景物的特點,要有順序地進行描述。
7、角色扮演法
角色一詞,我們也是從戲劇、電影中借用來的。是指演員扮演的戲劇或電影中的人物。我們這里的角色,與戲劇、電影中講的角色,有著相同的意義。
角色扮演法,就是要我們學演員那樣去演戲,去扮演作品中出現的不同的人物,當然這個扮演主要是在語言上的扮演。
8、講故事法
講故事看起來很容易,要真講起來就不那麼容易了,常言說:「看花容易,綉花難」呀!聽別人講故事繪聲繪色,很吸引人,有些朋友聽起故事來甚至都可以忘了吃飯、睡覺,可是自己一講起來,彷彿就不是那麼回事了,乾乾巴巴,毫無吸引力。因此,講故事也是一種才能,講故事,可以訓練人的多種能力。因為故事裡面既有獨白,又有人物對話,還有描述性的語言、敘述性的語言,所以講故事可以訓練人的多種口語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