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具有愛國精神的人物的故事有哪些
具有愛國精神的人物的故事有:
1、文天祥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敗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嚴辭拒絕了敵人的勸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親自來勸降,許以丞相之職,他毫不動搖,反而斬釘截鐵地說:「唯有以死報國,我一無所求。」
㈡ 什麼故事體現了愛國精神
1、林則徐
1839年,林則徐於廣東禁煙時,強迫外國鴉片商人交出鴉片,並將沒收鴉片於虎門銷毀。因其主張嚴禁鴉片、抵抗西方列強的侵略,在中國有「民族英雄」之譽,被稱為「中國開眼看世界第一人」。
2、戚繼光
明朝軍事家,抗倭名將。自戚家軍成立開始,他率軍於浙、閩、粵沿海諸地抗擊來犯倭寇,歷10餘年,大小80餘戰,終於掃平倭寇之患。後又在北方抗擊蒙古部族內犯十餘年,保衛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進了蒙漢民族的和平發展。
3、孫中山
孫中山在病危之中,仍念念不忘拯救中國、拯救民眾。當時的中國處於軍閥割據混戰四分五裂狀態,段祺瑞堅持召開「善後會議」,實行軍閥間的重新分贓,使中國繼續處於軍閥割據的分裂局面。
孫中山則極力謀求和平統一主張召開有各界民眾代表參加的國民會議,決定國家的統一和建設大計,並廢除帝國主義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擺脫政治上和經濟上的束縛,從而建設一個新的中國。孫中山在遺囑中諄諄以此為囑,把希望寄託於「喚起民眾」,表現了他強烈的愛國之心。
4、李大釗
1915年,日本帝國主義提出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李大釗積極參加留日學生的抗議斗爭。他起草的通電《警告全國父老書》傳遍全國,他也因此成為著名愛國志士。「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
1916年李大釗回國後,到北京大學任圖書館主任兼經濟學教授,積極投身於正在興起的新文化運動,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一員主將。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
㈢ 哪個故事體現了愛國精神精衛填海蘇武放羊愚公移山誇父逐日
蘇武放羊的故事體現了愛國精神。
蘇武牧羊這個故事講的是蘇武在天漢元年奉命以中郎將持節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貴族多次威脅利誘,欲使其投降;後將他遷到北海 邊牧羊,手持漢朝符節,揚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釋放他回國。
蘇武歷盡艱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節不屈。至始元六年,方獲釋回漢。他去世後,漢宣帝將其列為麒麟閣十一功臣之一,彰顯其節操。
(3)下列哪個故事是體現了愛國精神擴展閱讀:
衛律知道蘇武終究不願意投降,報告了單於。單於於是越發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蘇武囚禁起來,放在大地窖裡面,不給他吃的和喝的。天下雪,蘇武卧著嚼雪,同氈毛一起吞下充飢,幾日不死。
匈奴人認為這很神奇,就把蘇武流放到北海邊沒有人的地方,讓他放牧公羊,說等到公羊產了仔才能歸漢。同時把他的部下及其隨從人員分別安置到別的地方。 蘇武被流放到北海後,因為糧食運不到,所以只能掘取野鼠所儲藏的野生果實來吃。
他拄著漢朝皇帝賜予使臣的節仗牧羊,無論是睡覺、還是起來都拿著,以至於系在節仗上的節旄都全部掉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