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的感人故事(事跡)
01馬健,男,14歲,四川省阿壩州汶川縣映秀鎮漩口中學初三年級學生。
地震發生後,馬健的班上有6名同學未能從教室中撤出。下午救援時,馬健和同學發現了被掩埋在廢墟中的向孝廉,一起施救了幾次,都沒有成功。晚上,他自己冒著大雨,悄悄回到學校,蜷縮著身子一次又一次鑽進廢墟,大約四五個小時過去了,雙手血肉模糊的馬健終於救出了向孝廉。
02馬小鳳,女,17歲,四川省德陽市綿竹市東汽中學高二年級學生。
馬小鳳從震後昏迷中醒來,在這期間,她聽到了同學們的聲音。馬小鳳不時提醒大家,要相互鼓勵,要堅持,千萬不能睡覺。經過近75個小時的等待,他們的呼救聲被救援人員聽到,4人被先後救出。
03王波,男,16歲,四川省德陽市綿竹市東汽中學高一年級學生。
地震時,在教室中的王波迅速冷靜下來,跨過去拔掉牆上的電源,又快速掰開已變形被卡住的門,讓同學們快速撤出教室,直到教室里最後一個同學離開,他自己才跑出去。隨後,王波投入到營救之中,先後救出三名同學。
04王亮,男,17歲,四川省綿陽市北川中學高二年級學生。
地震發生時,王亮和另外兩名同學被垮塌的水泥板壓在二樓至三樓的走道間。他發覺左前方有光亮透進來,便和同學一起掙脫水泥板,從縫隙中成功脫險。隨後,王亮就開始尋找和救助其他同學,先後救出5名同學。
05鄧清清,女,14歲,四川省德陽市什邡市鎣華鎮中學初一年級學生。
當鄧清清被武警部隊官兵搶救出來時,她還在廢墟里打著手電筒看書。她說:「下面一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餓,只能靠看書緩解心中的害怕!」
06申龍,男,17歲,四川省綿陽市北川中學高三年級學生;王佳明,男,18歲,四川省綿陽市北川中學高三年級學生。
面對突如其來的地震,正在上生物課的申龍、王佳明幫助老師快速組織同學們撤離。隨後他們又組織同學開展營救,在廢墟中救出4名同學。在王佳明和申龍等同學的努力下,總共救出20多名師生。
07劉剛,男,17歲,四川省綿陽市北川中學高二年級學生。
地震時劉剛被樓上掉下的水泥塊砸暈。醒來後,他爬到教室出口處,用拳頭猛砸堵在此處的水泥塊,終於打開了一個出口,並托住同學的身體往外推送,當他和最後一個同學剛出去後,樓房垮塌。
08許中政,男,9歲,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新建小學三年級學生。
地震後許中政在廢墟下被擠在桌椅架起的空隙里,受了輕微的皮外傷。許中政勸周圍的小夥伴,不要害怕,周圍這么黑,就當我們在做游戲,看誰勇敢,不怕黑。他帶頭和小夥伴們唱起了《國歌》。歌聲從廢墟中傳出,緊張救援的消防官兵迅速趕過去,從洞口遞進兩瓶礦泉水。許中政卻把水遞給了同學
09陽玉潔,女,12歲,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白鹿中心學校六年級學生。
地震時,陽玉潔本可以最先跑下樓,但當她看見一片尖尖的玻璃正對著剛沖出教室又返回去的王老師砸去時,她跳過去拉住王老師就跑。在這過程中,她還救出一位已經昏迷的同學。
10李陽,17歲,男,四川省綿陽市北川中學高一年級學生。
5月12日下午,李陽正在北川縣委禮堂內等待表演節目。地震發生後,他直奔學校並發現了被壓在教室天花板下的廖波。13日早晨,救援人員進入北川。李陽立即喊來救援人員,並主動舉著輸液瓶,幫助醫療人員給廢墟下的廖波打點滴,直到廖波成功獲救。當天,李陽還與其他同學一起,徒手救出了四名同學。
11李劍波,男,14歲,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縣民族中學初一年級學生。
地震時,李劍波的座位離教室門口很近,他完全可以第一個沖出教室,可他卻退到門邊,不斷地把同學推出教室。當他回頭看到同桌還躺在教室、滿臉是血時,立即背起同桌沖向操場。幾秒鍾後,教學樓的走廊垮塌。
12楊琳,女,14歲,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聚源中學初二年級學生。
教學樓坍塌後,楊琳被埋在一個狹小的空間里。利用這個空間,楊琳將兩名同學成功推到安全地帶,而自己卻被餘震中滾落的石頭砸中,動彈不得。被救出後,楊琳經常會產生陣發性巨痛。可當人們看到她時,她的臉上沒有一絲痛苦和驚恐。
13楊松尚,男,17歲,四川省阿壩州汶川縣漩口中學高一年級學生。
地震發生後,楊松尚並沒有選擇逃生,他不顧一切沖向掩埋同學最多的地方,開始動手搶救。這期間,他與老師和同學奮力救出了8名同學。
14何亞軍,女,11歲,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縣曲山小學五年級學生。
地震發生後,何亞軍和兩名女同學在廢墟下相互鼓勵,一定要挺住。被埋19個小時後,她們被救援人員發現。當救援人員遞給廢墟里的何亞軍礦泉水時,亞軍卻把它給了另一位同學牛鈺。在被救援的50個小時里,她給同學喂水120多次。
15何翠青,女,13歲,四川省廣元市青川縣木魚中學初一年級學生。
何翠青在廢墟中被埋三天後獲救。地震時,她已經走出寢室,忽然感到腳下猛烈晃動起來。「地震了」,何翠青趕緊往外跑。沒跑幾步,她突然想到:寢室內還有14位姐妹在午休,得趕緊叫她們去!何翠青毫不猶豫地轉回身,去叫還在午休的同學。大家趕緊下床往外跑。但沒等跑出多遠,宿舍樓轟然倒塌,何翠青和同宿舍的姐妹被壓在廢墟下。
16 宋雪,女,12歲,四川省德陽市綿竹市土門小學五年級學生。
5月12日地震來臨時,作為值周學生幹部的宋雪正在檢查午睡,她馬上大聲呼喊:「地震了,大家快跑,快跑……」到外面後,宋雪看到教室里有兩名同學還趴在桌子上,她大聲呼喊,熟睡中的她們沒有聽到呼喊。宋雪立即沖進教室,將兩位同學搖醒。當老師開始清點人數時,發現全班只差宋雪,第二天上午,當救援人員在教室後門僅兩步之遙的地方發現宋雪的遺體時,她仍然保持著沖向門口的姿勢。
17張博,男,藏族,18歲,四川省阿壩州理縣中學高三年級學生。
張博在沖出教室後又跑回去,看到本班同學都已安全撤出,又冒著餘震,主動到別的班級救人,把一名女老師扶下樓,確認教學樓里無人後才離開。震後不久開始下雨,他迅速跑回家,拿出所有的衣服給同學穿。
18張強,男,16歲,四川省德陽市什邡市鎣華鎮中學初三年級學生。
小學三年級時,一場車禍奪走他左手的五個手指,雙腿也因為手術變得一長一短,成了一個殘疾人。
張強的教室在四樓,他是抱住窗外的旗桿滑到地面的。脫險後,他立即跑向廢墟救人。先後用手救出四名同學。第二天早上,在徵得父母的同意後,張強報名參加了志願者。
19張興成,男,13歲,四川省阿壩州茂縣鳳儀小學六年級學生。
地震發生後,張興成在街上找到了弟弟,並把弟弟交給親戚看護,然後立即和大人們一起參加抗震救災。他和幾個同學齊心協力、共同搶救廢墟里的一個孩子。但救出這名孩子後,下面還有一個小女孩。一個同學抱起救出的孩子送往醫院,張興成則和其他同學一起,繼續用雙手清理被埋女孩周圍的磚塊,將她從廢墟中救出。
20張庚傑,男,8歲,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下寺小學二年級學生。
地震發生時,張庚傑在離學校不遠的街道上,為了救同學,張庚傑的左腳被砸成粉碎性骨折。
21張春玲,女,13歲,四川省綿陽市平武縣石坎小學六年級學生。
地震發生後,正在向校外跑去的張春玲聽到身後同學的求救聲,立即停住了腳步,迅速返回去救人。因為她的努力,兩名同學的生命被挽救。而張春玲的肩膀卻被掉落的石塊砸傷。
22陳浩,男,12歲,四川省成都市溫江區玉石鄉實驗學校六年級學生。
地震發生時,陳浩已經到達了安全地帶。為了救一名女同學,陳浩的背部和雙腿被埋在了瓦礫之中。被救後,陳浩的雙下肢骨折、腰椎多處骨折、背部幾無完好。陳浩說,「我不後悔。能救而不救,我肯定會感到慚愧」。
23佘友富,男,17歲,四川省阿壩州汶川縣漩口中學高二年級學生。
5月12日地震時,佘友富被教室的橫梁砸中,陷入昏迷。醒來後,他不顧傷痛,投入到搜救同學的行列中去,佘友富和同學們冒著餘震引發再次垮塌的危險,拚命地挖刨廢墟,成功救出了兩名同學。
24 鄒雯櫻 ,女,12歲,藏族,四川省阿壩州汶川縣映秀小學五年級學生。
地震發生時,鄒雯櫻作為班長和學校少先隊大隊長,一直主動幫助老師組織同學撤離,自覺留在最後。當時鄒雯櫻已經跑到二樓樓梯口,為了返回救助其他同學,她卻再也沒能回來。當救援人員發現鄒雯櫻時,她還緊緊攙扶著一位同班同學。鄒雯櫻的學習成績一直是年級第一名,還自學繪畫和音樂,愛好體育。4月底曾代表學校參加汶川運動會,100米和200米都拿了名次。以她的奔跑速度,完全可以跑出去。
25林浩,男,9歲,四川省阿壩州汶川縣映秀鎮漁子溪小學二年級學生。
地震發生的那一刻,林浩正走在教學樓的走廊里,他被從上面滑落的兩名同學砸倒在地。作為班長,在被埋廢墟時,他帶領同學一起唱歌,戰勝恐懼。爬出廢墟後,發現一名昏倒的女同學,他立即把同學背到安全地帶。緊接著,他又一次返回廢墟,救出了另一名受傷的同學。在搶救同學的過程中,林浩的頭部被砸破,手臂嚴重拉傷。醫生給他檢查完身體後,他拒絕救助站人員幫助,自己穿好衣服,和姐姐、妹妹一起從映秀鎮步行7個多小時,安全撤離到都江堰。
26歐陽宇航,男,17歲,四川省成都市彭州中學高一年級學生。
地震發生時,歐陽宇航所在的班正在上英語課。他主動配合老師疏導同學朝樓下操場跑去。班主任羅家平老師說,歐陽宇航疏散了100多人。
27鄭小鵬,男,13歲,四川省德陽市什邡市紅白中學初一年級學生。
地震發生後,鄭小鵬與倖存的老師和同學,一起用手刨開廢墟上的磚塊,抬起水泥板,努力營救同學。正在大家束手無策的時候,鄭小鵬迅速跑到街上,從被壓在瓦礫下的鐵匠鋪里,找來了可以截斷鋼筋的工具。大家一起將一根根鋼筋截斷,搬開水泥板,將同學成功救出。
28趙彬,男,15歲,四川省綿陽市安縣茶坪初級中學初三年級學生。
地震發生時,趙彬一邊叫同學快跑,一邊迅速跑向操場。猛烈的晃動剛過,他便與其他同學一起,將受傷的同學彭雲從瓦礫中救出。12日下午,趙彬隨全體同學一起轉移時,又主動和部分同學將受傷的同學抬到就近的醫療點。
29賈龍,男,16歲,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向峨中學初三年級學生。
地震發生後,賈龍被埋在廢墟下。在別人的幫助下,他爬出廢墟。獲救後,他不顧身上的傷痛,與大家一起,搜救倖存者。這時,突然聽到了妹妹的求救聲,他趕緊用手搬開水泥板,將妹妹成功救出。然後又轉身跑回,繼續救援他人。他先後救出三名同學,並將受傷的班主任老師背離危險地帶。
30高志軍,男,16歲,四川省綿陽市平武縣平通中學初三年級學生。
地震發生時,高志軍迅速撤離到操場上。成功脫險後,他聽到「救我、救我」的微弱呼救聲,便不顧餘震威脅,沖進廢墟,高喊:「這里埋有人」。同趕來救援的老師們一起用雙手扒開廢墟。將兩名同學成功救出。
31莘長林,男,7歲,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永安壩村小學二年級學生。
地震發生後,莘長林和幾名同學被埋在了廢墟里。他一直鼓勵其他小朋友不要哭。隨後,就用稚嫩的小手使勁搬開壓在同學們身上的磚塊,把劉青鵬、陳方、王飛等三位同學拉到空隙較大的地方。他貓著腰四處查看,發現一個方向有光照進來,便匍匐身體前進。在弄清楚是一個沒被完全掩埋的窗子後,莘長林率先爬了出去,並將其他同學接連拉出來。
32卿靜文,女,17歲,四川省德陽市綿竹市東汽中學高一年級學生。
地震發生後,搜救隊員在教學樓最左邊的夾道下發現了卿靜文。當醫護人員小心避開障礙物,探身進去給渾身是血的卿靜文注射止疼針時,她一滴眼淚沒掉,而是用微弱的聲音說,「阿姨快出去吧,這里太危險了!」卿靜文失去了一條腿,但卻表現出了堅強的意志和寬廣的博愛之心。
33黃霖,男,13歲,四川省綿陽市安縣桑棗鎮干柏村小學六年級學生。
地震發生時,擔任值周生的黃霖正在學前班教室外檢查午休紀律。黃霖不顧自己的安危,沖進教室,抱起一個熟睡中的幼兒就往外跑。一趟,兩趟,三趟……屋頂的瓦片、磚頭不停掉落,他的身影快速穿梭在教室和操場之間。當幫著老師把最後一個小孩抱出教室時,黃霖已經累得渾身無力。
34康潔,女,11歲,四川省阿壩州汶川縣映秀小學六年級學生。
地震發生時,康潔和同學們正在教室上課。就在教學樓即將倒塌的瞬間,她選擇了跳樓逃生。康潔說,「就那麼白白地死在教室里,還不如拿性命去拼一回。」濕軟的菜地救了康潔,她只有腿被劃傷。剛剛跳下來,房子就塌了,很多老師都被壓住。康潔沖進倒塌的教學樓,奮力搜救被困的老師和同學。在救援人員帶領下,師生們轉移到了安全地帶。
35梁強,男,16歲,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中學高一年級宏志班學生。
地震發生時,梁強在老師的組織下安全脫險。當聽說他的初中母校向峨中學房屋嚴重垮塌時,就跑了10多公里路,一個多小時後趕到向峨鎮。知道父母都安全,他急忙趕到向峨中學,梁強和大家一起,在學校廢墟上用雙手刨灰渣、搬磚塊並協助隨後趕到的救援武警官兵救人。
36韓加育,男,18歲,四川省廣元市青川縣職業高級中學高二年級學生。
地震發生時,在把一位老人轉移到安全位置後,韓加育立即趕到廢墟,發現一對母子被埋。他不顧餘震的危險,把婦女搶救出來。隨後,他將這里的情況告訴了2名武警戰士。
37甯加馳,男,15歲,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聚源中學初三年級學生。
地震發生後,甯加馳被埋在廢墟里,動彈不得。在離他大約3米遠的地方,一堆相互交錯的預制板之間有一個可容一人出入的洞。「我要過去」,甯加馳不停地扭動脖子,左臉被擦破,終於可以將頭側過來,也能自由呼吸了。這時,右邊傳來同學曾婧的求救聲,甯加馳幫助受傷的曾婧一點一點移動到自己蜷起的膝蓋和肚子之間的空隙里,希望這樣能給她最大的保護和幫助。地震5個小時以後,甯加馳被救出。之前,曾婧也已經被成功救出。
38雷楚年,男,15歲,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磁峰中學初三年級學生。
地震時,雷楚年剛下化學課,他跑到一、二樓之間的樓梯拐角處後,又迅速跟著老師跑回二樓的教室救人,在他抱出一名女同學後,教學樓垮塌。雷楚年回家看了看,就又偷偷跑出來,當了一名志願者,給救援隊伍帶路,幫助搬運救災物資。
39熊弼呈,男,13歲,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縣禹里小學六年級學生。
地震中,機智的熊弼呈剛跑到操場還沒站穩,就聽到一位家長呼喊孩子。他迅速沖上了一座教學樓。在坍塌的教室里,沒發現人,又往回跑。在樓梯轉彎處,看見一位老師正在刨磚頭,他立即跟著一起刨,很快救起了這位同學。隨後,他再次跑回救援現場,救出一名同學。
40薛梟,男,18歲,四川省德陽市綿竹市東汽中學高二年級學生。
5月15日19時左右,救援人員發現薛梟和一位女生被埋在由幾塊倒塌預制板形成的狹小空間中。武警戰士告訴現場的記者:「那個小夥子受傷嚴重一點」,薛梟聽到後卻堅持說「你們先救她」,女學生說「不,先救他,他的傷勢比較重」。救援人員立即展開緊張搶救。為了分散薛梟的注意力,救援人員問他「出來後想干什麼?」他說想喝可樂,最好是冰的。23時,薛梟被救援人員緩緩抬出。此時,他被埋在廢墟下已80個小時。
41王磊,男,12歲,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桔柑學校四年級學生。
地震襲來時,王磊配合老師,把同學們疏散到了操場。當他冒著危險把幾名同學推到安全地方時,王磊被倒塌的圍牆壓住了腿。因左小腿已成粉碎性骨折,不得已進行了外傷性截肢。
42曲柄年,男,14歲,甘肅省隴南市文縣碧口二中七年級學生。
地震發生後,曲柄年看到學校不遠處有2名小學生和一位送孩子上學的老奶奶被砸在廢墟里。他立刻跑上前去營救。用稚嫩的小手把同學從廢墟中救出。這時,有幾名小學生站在學校前的台階上,他立即上前,拉著他們跑到學校操場。從學校出來後,他又看到幾名受驚嚇的學生趴在樹上不敢動彈,趕忙上前把他們扶下來,帶到安全地帶。
43韓貴霞,女,15歲,甘肅省甘南州舟曲縣東山鄉石家山小學六年級學生。
地震發生之際,韓貴霞迅速沖入二年級教室,攙扶起弱小的同學,帶領大家往外跑。教室里還有學生,她第二次沖進教室,抱起房婷燕同學,快速轉移到安全地帶。幾個被嚇的女同學仍沒跑出來。面對馬上就要倒塌的教室,韓貴霞第三次沖回這間教室,拉著她們跑了出來。
44童世強,男,13歲,甘肅省隴南市禮縣祁山鄉中王小學六年級學生。
地震來臨時,童世強不顧個人安危,直奔教室右側的村黨支部活動室。他知道,那裡還有學前班的兒童正在休息。童世強抱起一個孩子就往院子中央跑,放下後又馬上折回抱第二個。一個、兩個、三個……身高不足1.6米的童世強咬著牙,拼著勁堅持,先後有7名孩子被他從屋內救出。當他把最後一個孩子救出時,拱門牆倒塌。在童世強和他人的拼力搶救下,32名兒童無一傷亡。
45王博,男,11歲,陝西省寶雞市陳倉區拓石鎮中心小學四年級學生。
地震使整個教室劇烈晃動,班長王博迅速打開教室後門,高喊「後排同學從這里往外跑」。一個同學摔倒在台階上,已沖到前面的他又跑了回來,幫助同學撤離。這時,王博聽到學前班的教室里發出孩子們的哭喊,他立刻跟隨老師們沖進去,上前抱起一個小孩跑往操場,馬上折回抱第二個,直到救出最後一個,他自己也記不清救了多少個小孩。
災情發生後,王博主動組織附近的學生分組學習,宣傳防震自救知識。他還將自己僅有的幾元零花錢和部分衣物、學慣用品捐出,支援救災。
46劉潮,男,11歲,陝西省漢中市略陽縣高台小學五年級學生。
地震發生時,正在准備上課的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迅速撤離教室。劉潮已經走到門口,發現有腿傷的任子秋還在座位上。他趕緊跑上前,背起任子秋向外跑。樓房在劇烈地抖動,背著與自己同樣體重的同學,劉潮走得十分艱難。他緊咬牙關,在老師、同學們的幫助下,奮力將任子秋背到了操場。有人問他,地震時你已經走到教室門口又折回去,難道不怕?劉潮說,同學嘛,就應該互相幫助,即使有危險,也要一起走。
47張強,男,12歲,陝西省漢中市寧強縣巨亭鄉中心小學五年級學生。
地震發生時,正值這所寄宿制學校的午休時間。校長和老師立即組織同學們迅速撤離。張強跑出來後,卻又立即沖回了宿舍。房屋隨時都有可能坍塌。「張強、張強」,老師們大聲呼喊。原來張強准備往外跑時,叫醒了身旁的郭明玉同學,只記得他答應了一聲,出來後並沒有見到他。於是,他又回去,竭盡全力背出了自己的同學。
48王彬,女,8歲,重慶市梁平縣文化鎮中心小學二年級學生。
地震發生的時候,正在教室的王彬一邊喊「同學快跑」,一邊也跑向室外。逃生後,教學樓一側垮塌。她迅速返身尋找自己的老師和同學。就在這時,教學樓另一側也塌了,一根水泥橫梁砸在了她的右臂上。王彬受傷後,很少哭過。現在,王彬堅持天天用左手練字、畫畫。她說,我每天要練習一個小時,等傷口好了,就回到學校好好讀書。
49王樊,男,12歲,重慶市梁平縣文化鎮中心小學六年級學生。
地震發生時,班長王樊像平常組織班裡活動一樣,與老師一道,沉著地安排同學們有序而迅速撤離教學樓。教學樓垮塌時,王樊剛好從四樓跑到二樓,已辨不出樓道出口的位置。他看見一棵大樹離過道欄桿不遠,當即縱身一躍,抱著大樹順勢滑到地面。當發現垮塌處有人在呼救時,他奮身沖進刺鼻的塵霧中,雙手不停地挖刨,移開灰土和瓦礫,在迅速趕到的老師們共同努力下,兩名受傷的同學得救了。
❷ 求2008雪災中催人淚下的感人事跡
「他與我們電力員工一起在冰雪凝凍、零下幾度的天氣中並肩作戰,參加了玉屏縣亞魚鄉供電線路及變電設備的搶修,直到整個搶修任務圓滿完成。」
新學期開學後,華南理工大學收到了一封來自貴州省銅仁供電局的感謝信,信中說:「在參加我局搶險救災保電過程中,馬霄同學充分發揚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奉獻精神,讓我們深深感受到貴校培養的新時代大學生的風采」。
在信中被表揚的04級電氣(3)班學生馬霄,並沒有把在寒假中參與搶險的事情告訴老師和同學。
事情在校園里傳開後,馬霄不好意思起來。他說,其實只是幫忙做了一些體力活兒,沒有去接導線,自己還不夠資格呢。「參與此次搶險的收獲很大,學會了思考人生,懂得了要如何做職業規劃。」
馬霄家在貴州省銅仁市,是今年1月中旬以來遭受冰雪災害最嚴重的地區之一。1月25日,銅仁地區全線停電,道路積了1尺多厚的冰雪,中小學校滯留了大量無法回家的學生。為了給學生烤火取暖,一些學校把桌椅劈開當柴燒。馬霄的家住在學校里,看著那些燃起的火堆,心裡很不是滋味。
由於主攻電氣專業,馬霄特別關心電力方面的災情。了解到當地電網在惡劣天氣下幾乎解裂,搶修人手極度緊缺,加上道路多處冰封,省外援兵難以及時趕到,他心急如焚,徑直來到當地供電局:「請讓我跟你們一起上前線!」
這一舉動讓供電局的人嚇了一跳:「你還只是一名學生,搶險救災不是你想像中的那麼簡單。」馬霄相信自己經過3年多的學習,已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他說,「多一個人多一份力,我有能力做好。」由於馬霄此前在銅仁供電局實習過,他撥通了供電局局長的手機,希望能開個「後門」。馬霄還極力說服了持反對意見的師長、媽媽,走進了電力維修工人的隊列。
運載搶修隊伍的汽車花了4個小時才走完平時只需半小時的路程,到達已停電6天的萬山特區。一下車,現場熱火朝天的搶險氛圍立即感染了馬霄。「萬眾一心,眾志成城」,馬霄說,以前只把這句話當口號,但在這種特殊環境下就是一種真實。
馬霄從來沒有見過那麼大的雪,缺乏雪地行走經驗的他,只穿了一雙平底球鞋,一步一滑,摔了不知多少跟斗。「既然來了,就要幹下去!」他乾脆把手套脫下來套到鞋子上,全力以赴投入到抬設備、運物資的工作中。
覆冰已把支撐電線的鐵架壓斷。由於地勢多山,絕大部分設備必須靠人力抬運。而清理橫七豎八掛在塔架周圍的斷裂電線,成為一個重要工作。這些電線原本僅有兩厘米粗,但覆冰讓它們粗了數倍。馬霄與電力員工們一起,赤手搬抬這些電線。
有一次,沉重的架塔忽然向一邊傾倒,另一邊的電線瞬間高高翹起,有個工人已被電線帶起,雙腳騰空,非常危險。馬霄與同事們焦急萬分,拼盡全力拉回電線,終於化解了險情。
有時候到下午四五點,才能吃上中午飯,大家就著樹上的冰,吃著冷冷的盒飯,然後打著射燈干到深夜,第二天7點又准時集中。馬霄回憶,每天都是這樣過的,但沒有一個人喊累叫苦。
「這些事情,坐在火爐邊看的人也許會覺得很辛苦,但只有親身經歷的人才知道到底有多辛苦。」馬霄告訴記者說,在搶修前線一周,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些搶險職工、青年黨員突擊隊員們的忘我拼搏。
搶修工作告一段落後,馬霄回到了家裡,雖然疲勞,卻依然閑不下來。他注意到由於當地多山,道路大面積結冰,給人們出行造成了極大的困難。他開始給每一個中學同學打電話,召集大家一同外出鏟雪開路。
10個同學被他感動了。第二天一大早,他們帶上鏟子、工業鹽,到結冰嚴重的馬路上去奮力鏟除冰雪,直至夜幕降臨。一連數天,直至冰雪消融。一群默不作聲鏟雪的年輕人,並沒有引起路人的注意,只有一位路過的老奶奶拉住他們的手說了一句「謝謝」,讓他們高興了一番。
一天的工作結束後,他們還愛躲在一旁悄悄觀察一陣子。看到大家走著自己鏟開的路,馬霄和同學覺得好高興。
讀大學3年半,馬霄一直擔任班上的生活委員。他認為這對於培養自己的責任感有很大幫助。「作為一名大學生,做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人非常重要。」馬霄的老師告訴記者,馬霄是一個懂得關心他人的學生,喜歡默默地做好事,哪怕不被理解、不被注意也不介意。
經過這個寒假,馬霄覺得自己比以前更成熟了。他將來的計劃是號召更多的同學,主動慰問和幫助有困難的人。他說:「大學生是一個很大的群體,可以為帶動社會良好風氣發揮很大作用。」
如今,馬霄已開始行動了:動員全家人一起去養老院幫助孤寡老人,拉上全宿舍同學去聾啞學校陪孩子們做游戲。他認為最好的方式就是感染身邊每一個認識的人,用平凡生活中的一個個小閃光點告訴人們:「從責任到行動,只差一步。」
❸ 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的感人故事(事跡)
汶川大地震感人故事
在汶川大地震這場災難中,發生了許多感人至深的故事。以下是其中的幾個感人故事:
一、救援人員的堅持與犧牲
在震後的廢墟上,救援人員日夜不停地搜救被困群眾。其中,有一位救援隊員在連續奮戰多日後,發現一個幼童被困在瓦礫之下。面對艱巨的救援任務,他不顧疲勞,細心挖掘,直到將孩子救出。他的堅持不懈,展現了一個救援人員的職責與擔當。
二、教師舍己救學生的英勇事跡
地震發生時,某小學的張老師正在上課。面對突然襲來的地震,他迅速組織學生們躲避在教室里較為安全的地方。為了拯救更多的學生,他用自己的身體護住了講台下的孩子們,最終不幸遇難。他的英勇行為,贏得了人們的無盡敬意和懷念。
三、母愛的偉大
在一處廢墟之中,救援人員發現了一位母親緊緊抱著自己的孩子。她的身體為孩子的生命提供了保護,而自己卻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這位母親的手機里留下了一條簡訊:「親愛的孩子,如果你能活下來,一定要記住我愛你。」這份母愛,感動了無數人。
四、災區人民的堅強與樂觀
地震後,災區人民面臨著巨大的困難和挑戰。但他們並沒有被厄運打敗,許多人表現出頑強的毅力和樂觀的態度。有的人在廢墟上重建家園,有的人則參與志願者工作,幫助更多的受災群眾。他們的堅強和勇敢,成為抗震救災中的一股強大力量。
汶川大地震是一場災難,但在這場災難中,我們看到了人性的光輝和偉大。無論是救援人員的無私奉獻,還是災區人民的堅強樂觀,都讓我們深感震撼和敬佩。這些感人故事將永遠銘刻在我們的記憶中,激勵著我們面對未來的挑戰。
❹ 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有哪些感人的事跡
1、遊人互救
大地震襲來時,重慶市55名遊人正行進在距汶川50多千米處。「快往公路邊的平壩跑……」導游劉曉容和餘九冬聲嘶力竭地喊著,在兩名女孩子的指揮下,大家迅速集中到了平壩上。岷江對面的山,轟隆隆地垮下來,煙塵、沙石撲面而來,前後的路都已坍塌。
自救,勢在必行。第二天,天剛蒙蒙亮,在傾盆大雨中,這支特殊的隊伍互相扶持著,繞過斷裂的公路,奔過800米搖搖欲塌的隧道,躲過一次次餘震,走走停停5個多小時後,終於見到了救援者。
2、善良教師
袁文婷,四川什邡市人,汶川大地震發生時,袁文婷所在的什邡師古鎮民主中心小學的校舍遭到嚴重破壞,樓房瞬間坍塌。為了最大限度減少孩子們的傷亡,她一次又一次沖進教室,用柔弱的雙手抱出了一個又一個孩子。當她最後一次沖進去後,教學樓轟然倒塌,她的青春永遠定格在26歲。
3、敬禮娃娃
汶川地震發生後,一個個震撼人心的搶險救災畫面感動著全國人民。這其中,有一張令許多人心靈受到沖擊的照片:2008年5月13日早晨,在北川災區一片四周仍在冒煙的廢墟上,一個左臂受傷的幼童躺在一塊小木板做的臨時擔架上,用他稚嫩的右手向8位抬著他的解放軍戰士敬禮。
4、最美女警
在2008年汶川地震的抗震救災過程中,蔣敏同志11名親人不幸遇難。她強忍悲痛,堅守工作崗位,日夜奮戰在抗震救災第一線,積極投身搶救受傷群眾、安置災民生活等工作中,為保衛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災區社會治安穩定作出了突出貢獻。
5、班長林浩
汶川5·12大地震發生時,小林浩同其他同學一起迅速向教學樓外轉移,未及跑出,便被壓在了廢墟之下。此時,廢墟下的小林浩表現出了與其年齡所不相稱的成熟,身為班長的他在廢墟下組織同學們唱歌來鼓舞士氣,並安慰因驚嚇過度而哭泣的女同學。
經過兩個小時的艱難掙扎,身材矮小而靈活的小林浩終於爬出了廢墟。但此時,小林浩班上還有數十名同學被埋在廢墟之下。9歲半的小林浩沒有驚慌地逃離,而是再次鑽到廢墟里展開了救援,經過艱難的救援,小林浩將兩名同學背出了廢墟。
❺ 2008年抗震救災的動人事跡有哪些
1、一位母親在廢墟下給孩子留下最後的簡訊
2008年汶川爆發地震,整個城市淪為一片廢墟,救援人員在廢墟之中發現一位女子,已經失去了生命的跡象。
透過磚瓦廢墟的間隙,救援人員發現她保持著一種很奇怪的姿勢,她雙膝跪著,雙手扶著地支撐著身體。
救援人員小心地清理掉她身邊的廢墟,發現這位女子身下竟躺著一個大概3、4月大的寶寶。在母親身體的庇護下,孩子毫發無傷,紅色帶黃花的小被子里,他還在安靜地熟睡著。
當醫生准備給孩子做檢查的時候,發現有一部手機塞在被子里,醫生下意識地看了一下手機屏幕,發現屏幕上是一條已經寫好的簡訊:「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
2、截肢男孩含淚叫女志願者媽媽
「你們都是我的好幺兒,我要好好照顧你們。」重慶能源集團南桐總醫院,49歲的志願者吳學慧大媽抱著剛做完截肢手術的楊彬彬和廖波深情地說。
楊彬彬剛送到醫院時,由於長時間沒洗過澡,內衣非常臟。吳學慧毫不猶豫地端來熱水為彬彬擦身體,可18歲的彬彬感到難為情,說什麼也不同意。
吳學慧卻說:「我的兒子和你差不多大,你就把我當媽媽好了!」最後彬彬同意了。當吳學慧用熱毛巾為彬彬擦完身體後,眼含熱淚的彬彬叫著:「媽媽,我愛你!」
簡短而真誠的話感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同樣,在為廖波擦洗身子後,今天滿17歲的廖波說:阿姨,我可以叫你媽媽嗎?吳學慧喜極而泣:「你就是我好幺兒!」隨後,他和吳媽媽還「拉鉤」發誓永不反悔。
3、"警察媽媽"蔣曉娟為震區嬰兒餵奶
蔣曉娟被分派到一個安置了上千名北川災民的帳篷區,負責巡邏兼內勤工作。進入第三天,江油開始出現物資緊缺,買不到奶粉。
巡邏中的蔣曉娟發現了急需嬰兒奶粉的告示,還有安置點內此起彼伏的嬰兒哭聲。正在哺乳期的她,前兩天已經把6個月大的兒子送到了鄉下奶奶家。解開制服,蔣曉娟開始給那些素不相識卻嗷嗷待哺的孩子餵奶。
4、手刨同學
一塊水泥板倒下來,壓在汶川縣漩口中學初三學生向孝廉的身上。這位13歲的小姑娘醒來後,模糊中看到縫隙外邊有亮光,接著再次昏迷。此時,一個聲音喚醒了她,是同學馬健。
「我哭著對他說,馬健你別走,等我死了再走吧。馬健說,『我不會走的,你是班上年紀最小的,也是生命力最旺盛的,你一定要堅持住。』」
馬健一邊喊著「堅持,堅持!」一邊瘋了似地用雙手刨著水泥碎塊。大約4個小時後,向孝廉終於被刨了出來,而馬健的雙手已經血肉模糊。
5、敬禮娃娃
在地震發生10餘小時後,一位滿臉是血的北川男孩從廢墟中被救出。就在解放軍戰士准備把他轉移到安全地帶時,他艱難地舉起還能動彈的右手,虛弱而又標准地敬了一個少先隊隊禮。擔架上的小男孩(郎錚)不忘向援救他的官兵叔叔敬禮感恩的舉動,讓無數的人深受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