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秋節詩句賞析: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一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賞析
歌題目的中心語「望月」,是敘述也是行為,其修飾語時間「八月十五日夜」和地點「湓亭」,它限定瞭望月的特定環境時,還突出「望」的動作,又強化「望」之月的圓盤貌。顯然是這個「望」月引發了詩人情懷。
其實,詩人就是在特定空間面對這個特定時間的月亮引發的人生感慨,詩歌首頷聯正是詩人關照月亮的思考。從邏輯上應該「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抬頭望月,觸想到「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的月下之景,詩歌卻從對面飛來著筆昔年往事,描繪出一幅中秋月明、曲江池畔、朝廷盛會歡飲圖。詩歌起筆不同反響,召喚其昔日的觥籌交錯、夜夜歡歌的情形,只有這樣頷聯的今年貶謫的「湓浦沙頭水館前」的失落。繁華的過去越明朗,對照今日的凄冷就越有感覺,以此造成的昔今懸殊反差,猶如從天堂掉入地獄的悲苦感。可是兩聯二十八言中,詩人不煩厭地重復「八月十五夜」,顯然它帶給詩人的心靈是震撼的,也是慘痛的。讓詩人不堪回首昨日的歡樂,獨自苦品著眼前的寂寞和凄苦。詩句一望而知地運用了昔今對比手法,其實每一聯都交代了時間地點和場景,對比的不僅是時間,更是情景意境的對比,今晚觀賞的不單是月亮,而是面對年年望相似的月亮情景下的心情,是一種過去到現在的物是人非的感傷情懷。
月亮在古典詩歌里,更多承載了懷鄉思親。「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明月照高樓,含君千里光」,這些月亮內涵是因空間距離產生而寄寓感情的。不過月亮也會出現時間概念,它卻成了一種永恆對照無常的人生,進而表現人生的痛苦感。「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劉禹錫《石頭城》)」「春江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這些詩句里的月亮意象無不指向時間概念,突出物是人非之感留給個體生命的悵惘痛苦。
昔今這種對比古詩里還是常見的,「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杜甫《登岳陽樓》),過去聽聞就該登樓觀望洞庭水,可是不知為何直至今朝才有機緣登臨,道出詩人生活無盡的無奈和生活的凄楚遭遇。其實白居易在對比中也在暗示自己無法主宰命運的無奈和感傷之情。
詩歌的首頷聯多層面的表現詩人的痛苦感,其實這還是生活橫截面的對比,那詩歌又是如何完成內容的轉折呢?從內容上頸聯涉及望鄉和圓月,表面上像在思鄉,但是「望鄉「行為反映的心理,卻浸透著詩人的孤寂和凄苦,而這種心理想通過望鄉排遣,其結果沒有望到自己的故鄉,反而再次強化了內在的主體孤苦體驗。「見月」就是觀賞中秋明月月,那是一輪圓月,但行為發問的竟為「幾回圓」,顯然這圓月在詩人眼裡不圓,這種發問折射了詩人由外在之物的中秋明月到內在的之情的孤寂凄苦。「望鄉」「見月」行為藝術是望而不見、見而有疑的矛盾迷惘,正是詩人極度孤寂產生的心理結果。「西北望鄉」「東南見月」,其實是互文修辭,身處彭浦湓亭向四方眺望故鄉和四野觀望明月,能想像出一個人觀望的心神不定和急切之情,希望能望到家鄉帶給自己溫暖,能看到心中一輪明月留給自己關懷,卻出現相反結果,徒添了詩人不盡的凄苦感。
詩歌是如此極盡曲折的突出詩人貶謫的孤寂之情,尾聯詩人細節化的再現秋風月光。「秋風秋雨愁煞人」,過去的日子出現的「昨風一吹無人會」,沒有人領會這凄厲秋風的涼意。能忽略這凄冷秋風的肌膚感,一定是人們沉浸在無情的喜悅里,已然忘記了秋風的凄冷,這里突出詩人過去日子的歡快感。「今夜清光似往年」,一是說今夜的月和往年是相似的,光是借代用法,突出的月亮還是昔日的月亮,暗含了人已不是昔日的意氣之人了,照應詩歌前文對比的物是人非的無奈悲苦;二是言今夜的月亮似往年,但這樣的月光照在身上,卻令人清冷至極,置身「湓浦沙頭水館前」環境里,心內卻是清冷感,詩歌在這進一步強化了詩人貶謫後面對十五明月帶來的凄苦悵惘失落之感。
詩讀至此,不禁為之動容,白居易是如此變幻的再現自己的悲苦感,也不禁驚嘆詩人詩歌技巧的嫻熟,尺幅之間盡情描摹無形的心裡悲苦!
出自唐代詩人劉禹錫的《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塵中見月心亦閑,況是清秋仙府間。
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山。
碧虛無雲風不起,山上長松山下水。
群動悠然一顧中,天高地平千萬里。
少君引我升玉壇,禮空遙請真仙官。
雲拼欲下星斗動,天樂一聲肌骨寒。
金霞昕昕漸東上,輪欹影促猶頻望。
絕景良時難再並,他年此日應惆悵。
賞析
這首詩共十六句,每四句一韻,每一韻又是一個自然段落。第一段寫桃源玩月,有月之景,有玩之情;第二段寫八月十五夜色,以月光朗照下的天地山水反襯中秋之月;第三段浪漫暢想,寫欲仙之感,由景及情,生發自然;最後一段從暢想中曳回,寫日出月落,更就"絕景良時"抒發情感,略出桃源別後,難再重遊一意。全詩景物隨時而變,情調隨景而移,有起伏迭宕之感。
這首詩表面上可以歸入遊仙詩,把中秋之夜寫得如夢如幻。尤其「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山」一句已經成為中秋時節人們常用的佳句。至於其他欣賞者怎麼理解,可以說百人百解。有聯系劉禹錫仕宦失意,解釋後半部分是以仙宮比喻朝廷,盼望早日回歸;也有把前半部分解釋為用「寒露墜」代指人生禍福無常,說這是劉禹錫對人生的感慨之作。也許這種種理解,正好體現了「詩豪」作品多彩的藝術魅力。
在涼山邊緣地區流傳著漢族同胞八月十五殺蠻子的中秋來源故事。蠻子就指彝族人民。
但在本地並沒有找到確鑿的證據,倒是在中國廣大地區流傳著八月十五殺韃子的故事。或許這是舊社會民族關系緊張時期,同源故事的異流演繹罷了。
那麼,八月十五殺韃子又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來仔細看看。
八月十五殺韃子,是在中國廣為流傳的一個故事,也作月圓殺韃。故事講述的是元末時期,在中秋團圓之際,劉伯溫通過月餅向廣大農民傳遞殺韃子信息,從而成功起義的事情。每年農歷中秋節,家家戶戶都吃月餅。吃月餅的習俗,據老輩人講,與流傳在阜陽一帶《八月十五殺韃子》的傳說有關。
中文名八月十五殺韃子 簡 介 是在中國廣為流傳的一個故事也 作月圓殺韃 時 間 元末時期
說法來源
相傳元朝時,中原廣大人民不甘受蒙古人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欲聯合反抗力量,但元官兵搜查嚴密,苦於無從傳遞消息。所以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王昭光製造餅子,將寫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裡面。再使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因而一舉推翻元朝,為了紀念這一功績,因而中秋吃月餅的習俗也就傳了下來。特別在北方地區,有八月十五殺韃子的說法。
故事的詳情
元順帝末年,潁州劉福通及各地老百姓紛紛揭竿起義,鬧得朝廷老心神不寧,坐卧不安。為了鞏固反動統治,他們一面派兵血腥鎮壓起義軍,一面派家韃子到各家各戶進行控制,大夥兒被卡得苦不堪言。
住在戶上的家韃子,都是窮凶極惡的歹徒。不但將兵器沒收,連切菜刀都得由他保存,用時去領,用後即還。哪家有大閨女、小媳婦,都要出高價錢向他買門檻子。誰家不買門檻子,不管是閨女房還是洞房,他可以隨意出入,想跟誰睡覺就跟誰睡覺,坳犟不得。如果拿錢買了門檻子,他就稍微規矩一些。門檻子這玩意兒,又沒有固定的牌價,他說多少就是多少,又不許你還口。這樣,富戶能買得起,窮戶就作了難,一個門檻子,就能讓你傾家盪產。實在買不起的,妻女只得任其糟蹋。
經歷
家韃子比自家的老祖宗還有尊貴,好東西得盡著他吃他用,稍不順心,不是打就是罵,甚至處死你都無處伸冤。平時三朋四友在一起聚會,或者兩個在一處說悄悄話,你要惹著他,他誣賴你想謀反,連命都沒有了,所以那時候,天黑就吹燈,誰也不敢胡遛亂逛,免得禍從天降。
試想,這暴虐統治,不是一天兩天,或十天半月,人們硬硬頭皮就熬過去了,成年累月如此,誰能吃得消呀 ! 因此,血氣方剛的漢子,有的冒著一死,都跟著朱元璋起義,鏟除暴虐。可是畢竟管得太嚴,卡得太死,起義的人不多,打不過元兵。怎麼辦呢?朱元璋向軍師劉伯溫討計策。劉伯溫能掐會算。滿腹韜略,沉思了一陣說:天下人都對家韃子有刻骨仇恨,如果大家一齊動手,別說一家只有一個家韃子,就算有兩個家韃子,也能斬盡殺絕。朱元璋皺著眉頭說:你說的很有道理,只是全國這么多人家,用什麼秘密辦法告訴他們,大家都一齊動手呢?萬一走漏風聲,就要萬民遭劫呀?劉伯溫捻著胡須笑道:你不必憂心,我自有良謀。
農歷八月十四、八月十五兩天,商店裡,小灘上,到處都是賣圓餅子的。有的人家買不起,便有人贈送。韃子不懂,便問:這是什麼東西?人們就告訴他們:這是月餅,八月十五拜月的供品。於是他們便解除了戒心,不再盤問了。中秋晚上,每家都捧出月餅、瓜果祭月。舉行祭月儀式之後,各家人圍在一張桌前,賞月飲酒。家韃子也趁熱鬧,喝了個一醉方休。最後把月餅掰開,以便分而實之。每個月餅內都夾有一個綿紙紙條,文曰:請今夜子時殺死你家的韃子兵。韃子兵不識漢文,楞著臉問:那是啥?有的說是餅芯子,有的說是祝你全家團圓,還有的說月娘娘保你平安。他們便信以為真,樂得咧著傻笑,嘰哩呱啦的說:就你們漢人名堂多,真有意思 !
子時一到,有的韃子兵醉倒了,有的韃子兵睡著了,有的還在嘻鬧。天下人都對韃子都恨之入骨,一家人好商量,擠擠眼、碰肘胳臂時,全都心領神會了。幾百個人殺一個人還不容易,趁著黑夜韃子睡了,用木棍打頭,用農具砸腦袋,每個村一齊動手,只聽這里噢嘮一聲,那裡哎喲一聲,未用一頓飯食的工夫,平日囂張跋扈的韃子兵,全都報銷干凈。
這是一個歡騰的夜晚,各家完成了殺敵任務,都走出家門,互相打聽:你家的韃子殺死嗎?殺死了 ! 你家的呢?那還用說,早嗚呼了 ! 於是人們敲鑼打鼓,噼噼啦啦的點放起鞭炮。
從這開的頭,中秋吃月餅的習俗,一直流傳至今。文革期間,曾一度把月餅更名為豐收餅、忠心餅,但群眾不買這個帳,仍稱為月餅。
故事起源和傳播
此事之時、地未見於各史冊記載,僅止於傳說故事。故事的雛形見於清朝光緒年間首次刊行的元初徐大焯《燼余錄》,該故事是描繪蒙古兵進入蘇州吳縣後對當地的殘虐。後來有人摘采《元史》及蒙古族相傳元朝虐政的記載加以改編,再把劉伯溫當作策劃月餅傳訊的主謀,合成完整的八月十五殺韃子的傳奇故事。
此故事結合劉伯溫《燒餅歌》讖言預測滿清滅亡的傳說,以蒙古影射滿清,配合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漢民族革命的宣傳,於清末至民國的反清排滿浪潮中迅速傳播。變為家傳戶誦的中秋民間傳說。
由上可見,八月十五殺韃子的中秋來源也不一定為真實,只是某些故事在民族矛盾嚴重時期被攪局著利用,來傳播其思想主旨、蠱惑民眾心理。涼山八月十五殺蠻子的傳說,大概也是這樣來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