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簡短的京劇歷史
徽劇是京劇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京,他們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
同時又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間曲調,通過不斷的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京劇。京劇形成後在清朝宮廷內開始快速發展,直至民國得到空前的繁榮。
京劇走遍世界各地,分布地以北京為中心,遍及中國,成為介紹、傳播中國傳統藝術文化的重要媒介。在2010年11月16日,京劇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1)紅拂傳書一詞源於哪個歷史故事擴展閱讀:
京劇誕生於市民文化尚未高度繁榮的時期(最初是為宮廷演出才進京的),鼎盛於藝術門類有限的時期,從未經歷過如此沖擊,所以說它衰落過、難以恢復舊日風采是有理由的。
但以此判斷它會消亡未免武斷。 京劇藝術被稱為「國粹」,其唱腔融合了「西皮」與「二簧」。京劇分為四大行當分別為生,丑,凈,旦。
京劇代表人物:
1、盧勝奎
盧勝奎(1822~1889)中國京劇形成初期演員,工老生,也是最早的京劇劇作家。乃丑角巨匠蕭長華之義父。江西人(一說安徽人)。
綽號「盧檯子」。出身仕宦之家,自幼酷愛戲曲,常與劇界人士交往,因考試不中遂入梨園,初演即為三慶班主持程長庚賞識,約其入三慶班學藝,宗余派(餘三勝)。
深受程長庚器重,為程長庚得力輔弼。入劇界後隱去真名,時張二奎正值紅極之時,便取"勝奎"為藝名。譚鑫培常與他配戲,做功身段亦受其影響。同名的有早期山東梆子知名老藝人盧勝奎。
2、梅蘭芳
梅蘭芳(1894年10月22日-1961年8月8日),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出生於北京,祖籍江蘇泰州。中國京劇表演藝術大師。梅蘭芳8歲學戲,9歲拜吳菱仙為師學青衣,10歲登台。
後又求教於秦稚芬和胡二庚學花旦。1915年4月至1916年9月,新排演了《宦海潮》《牢獄鴛鴦》《思凡》等11出戲。於1949年前先後赴日本、美國、蘇聯演出。
並榮獲美國波莫納學院和南加州大學的榮譽文學博士學位。1950年任中國京劇院院長、1951年,任中國戲曲研究院院長,1953年,任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61年8月8日,梅蘭芳因病在北京病逝。享年67歲。梅蘭芳在50餘年的舞台生活中,發展和提高了京劇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藝術,形成一個具有獨特風格的藝術流派,世稱「梅派」。
其代表作有《貴妃醉酒》《天女散花》《宇宙鋒》《打漁殺家》等,並先後培養、教授學生100多人。
3、徐小香
徐小香(1832~1912),京劇小生。同光十三絕之一。原名馨,別名炘,字心一,號蝶仙,小名阿大祖籍江蘇常州,1832年1月11日,道光十一年(辛卯)十二月初十日生於蘇州吳縣;逝世:1912年,農歷壬子年。
4、時小福
時小福(1846年10月28日~1900年6月13日),京劇青衣演員,原名慶,別名小馥,字琴香,又字紉之,號贊卿,乳名阿慶。江蘇吳縣(今蘇州市)人,幼年至北京學唱京戲。
寓所名「綺春堂」,位於北京宣南豬毛胡同(今朱茅胡同),嗓音委婉,高亢嘹亮,略欠圓潤,吐字發音真切,但仍不脫徽調味道,唱法屬陽剛性質,唱腔極富情韻。
有「天下第一青衣」之譽。時小福與梅巧玲,時人稱其為四喜班之「二絕」,弟子眾多,梅蘭芳也為其弟子之一。庚子年已卧床不起,又遭八國聯軍兵驚嚇病故寓所,後葬於永定門外。
5、譚鑫培
譚鑫培,1847年4月23日出生於武漢市江夏區,中國內地京劇演員。譚鑫培10歲隨父到北京,11歲入小金奎科班習武丑,後改武生及文武老生。
1863年出科。23歲搭三慶班,以演《神州擂》、《三岔口》、《白水灘》及"八大拿"等武生戲為主。曾傍程長庚演《青石山》馬童,得"大老闆"賞識,委以武行頭。
在《同光十三絕》畫中,譚鑫培是唯一的武生演員。譚鑫培為京劇老生的表演藝術開拓了新的天地,影響深遠。
在京劇史上起到了繼往開來的作用。代表劇目有《定軍山》、《四郎探母》和《戰太平》等。譚鑫培1917年逝世,享年70歲。
② 關於戲曲的資料有哪些
戲曲是指我國傳統戲劇形式。它是包含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人物扮演等各種因素的綜合藝術。它淵源於秦漢的樂舞、俳優和百戲。經過唐、宋、元、明、清歷代發展、加工,各地方劇種廣泛產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黨的百花齊放政策鼓舞下,創造了豐富的戲曲文學和完整的舞台藝術體系。根據1959年的統計,我國各民族各地區的戲曲劇種共約三百六十餘種。我國戲曲不但歷史悠久,劇種眾多,而且還有豐富的劇目、唱腔和出類拔萃的演員及各具特色的流派。
京劇,
是我國最大的戲曲劇種,不但在國內影響深遠,在國外也備受推崇,被看成是中國的藝術象徵。
京劇究竟起源於何時?是怎樣形成的?有哪些藝術流派呢?這要從清朝的乾隆皇帝愛看戲說起。1790年他過八十歲生日的時候,全國各地的好戲班都到北京演出。當時比較突出的是三慶、四喜、和春、春台等四個唱「徽調」的戲班。他們唱二黃腔的「徽調」剛健清新,演出生動活潑,使人耳目一新。逐漸取代了原來流行於北京宮廷和上層社會的崑曲。
1828年,湖北的「楚班」來北京演唱以西皮腔為主的「楚調」,也叫「漢調」,常和「徽班」同台演出。他們的演唱既有「二黃」,又有「西皮」,統稱為「皮黃」戲,也就是後來的京劇。「皮黃」戲在發展過程中,博採眾長,從劇目、唱腔、表演、鑼鼓等各方面廣泛吸收了崑曲以及各地方劇種的長處,一躍而成為全國觀眾最多,影響最大的一個劇種。京劇若從「西皮」、「二黃」合流至今已有一百四、五十年的歷史,若從「四大徽班」進京算起,則有二百年的歷史了。
京劇的角色根據男女老少、俊丑正邪分成生、旦、凈、丑四個大行當。
「行當」是傳統戲曲演員專業分工的類別,是根據所演的不同角色類型以及表演藝術上的不同特點而逐浙劃分形成的。京劇原來分為七行,即「生、旦、凈、末、丑、流行、武行」,後來簡化為「生、旦、凈、丑」四行。「生」,演的都是戲里的男性人物,其中掛胡須的中年、老年角色稱為老生。「旦」,扮演的則為女性人物,而「花旦」大多扮演天真活潑或者潑辣、放盪的少女和少婦。「凈」,也叫「花臉」,臉上用各種色綵線條勾畫出不同的臉譜,重唱工的花險稱為「銅錘」或「黑頭」。「丑」,扮演滑稽人物,鼻樑上抹白粉,有文丑、武丑之分。
長期以來,京劇以演歷史故事為主,傳統劇目約有一千三百多個,常演的也在三、四百個以上,其中《將相和》、《宇宙鋒》、《群英會》、《空城計》、《貴妃醉酒》、《三岔口》、《野豬林》、《白蛇傳》等流行都很廣泛。解放後,由於貫徹「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方針,在對優秀傳統劇目進行整理加工的同時,創作改編了一些新歷史劇和民間傳說劇。如《楊門女將》、《海瑞罷官》、《謝瑤環》等,同時也編排演出了一些反映現代革命和建設的現代戲。
京劇在發展過程中形成許多不同的藝術流派。初期,老生最為活躍,當時著名演員有程長庚、餘三勝等,後來譚鑫培吸收各派之長,在唱腔上形成了獨特風格,也稱 「譚派」。同時還有汪桂芬、孫菊仙兩派。民國初年後又出現了余叔岩、言菊朋、高慶奎、馬連良、周信芳、楊寶森等。旦角老一輩的有梅巧玲、陳德霖、王瑤卿等,後起的有梅蘭芳、程觀秋、荀慧生、尚小雲等。梅、程、荀、尚競編新戲,在表演和聲腔上不斷改革,形成各具特點的藝術流派,被稱為「四大名旦」。
「四大名旦」是旦行里的四大流派。梅派唱工字正腔圓,做工自然大方,常演劇目有《宇宙鋒》、《霸王別姬》、《貴妃醉酒》、《鳳還巢》、《奇雙會》、《生死恨》等。程派唱腔幽咽婉轉,以表現悲劇人物見長。代表劇目有《紅拂傳》、《青霜劍》、《碧玉簪》、《梅妃》、《荒山淚》、《春閨夢》、《鎖麟囊》等。值得一提的是程派的水袖功夫達到古人講的長袖善舞的境界。荀派以演花旦戲著稱,代表劇目有《釵頭鳳》、《花田錯》、《紅娘》、《紅樓二尤》、《金玉奴》、《杜十娘》等。尚派剛勁健美,代表劇目有《昭君出塞》、《梁紅玉》、《失子驚瘋》等。
後來京劇舞台上又出現不少很有成就的演員,如裘盛戎、李少春、袁世海、高盛麟、葉盛蘭、杜近芳、關肅霜等。
在京劇藝壇里,也有一大批解放後培養起來的中青年演員,如楊秋玲、劉長瑜、劉秀榮、李炳淑、齊淑芳、李世濟、葉少蘭、李維康、馬長禮、孫岳等。
越劇,
是我國觀眾喜愛的大劇種,雖然至今只有九十多年的歷史,在國外也享有很高的聲譽。
越劇的發源地是浙江嵊縣。過去嵊縣屬紹興府,所以人們叫他紹興戲。由於紹興是兩千多年前越國的首都,後來人們就把這個劇種定名為越劇。越劇是在浙江嵊縣一帶民歌小調的基礎上,吸收了灘簧、紹劇等劇種的劇目、表演、唱腔而形成的。它的發展經過「小歌班」、「紹興文戲」諸階段。到了四十年代,著名演員袁雪芬、尹桂芳范瑞娟、徐玉蘭等在上海與新文藝工作者合作,廣泛吸取其他劇種藝術特色,使越劇面貌為之一新。
越劇的表演優美、細膩,善於刻畫人物的思想感情,音樂唱腔長於抒情,婉轉動聽。主要曲調有四三調、尺調、弦下調等。
越劇擁有許多優秀劇目,如《梁山伯與祝英台》、《西廂記》、《紅樓夢》、《白蛇傳》、《追魚》、《春香傳》、《屈原》、《胭脂》、《祥林嫂》等,使人百看不厭,傳為美談。
隨著越劇藝術的發展,出現了許多著名演員,形成多種流派,如委婉纏綿的「尹派」,柔婉細膩的「袁派」,淳厚質朴的「范派」,俏麗圓美的「傳派」,高亢灑脫的「徐派」,樸素流暢的「戚派」等。
評劇,
是全國有影響的劇種之一。形成於清末民國初,大約有九十年的歷史。它的前身是流行於冀東一帶的「蓮花落」,後來又吸收了東北的「蹦蹦」的腔調,由近似「二人轉」的小型歌舞說唱,逐漸演變成戲曲。又陸續吸收河北梆子的樂器,灤州影戲、樂亭大鼓等曲調和京劇的表演,發展為「唐山落子」,此後演出活動又擴大到東北各地和京津一帶,變成「奉天落子」。1935年至1936年著名演員白玉霜到上海演出,評劇開始有了全國性的影響,正式出現了評劇這一名稱。
成兆才是早期評劇的著名演員和劇作家。他創造了許多新唱腔,編寫了不少新劇本,還組織過「警世戲社」對評劇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此後的著名演員還有花蓮舫、李金順、劉翠霞、白玉霜、喜彩蓮、李再雯(小自玉霜)、新鳳霞、筱俊亭、花淑蘭、韓少雲、馬泰等都各自形成了自己的風格流派。
評劇的藝術特點是:唱腔、念白、表演都很生活化,民間氣息濃厚,形式活潑、自由,最善於表現當代人民的生活。它的唱腔屬於板式變化體,有慢板、二六板、垛板、散板等多種板式,伴奏以板胡為主。唱詞淺顯易懂,演唱明白如訴,很有大眾化的特點。
評劇的代表劇目有《桃花庵》、《王少安趕船》、《楊三姐告狀》、《花為媒》等。解放後又整理編演了《秦香蓮》、《劉巧兒》、《小女婿》、《金沙江畔》等傳統劇目和現代戲。同時在音樂、表演等方面又進行了大膽的革新,特別是改變了以往男聲唱腔貧乏的弱點,使男聲唱腔有了新的創造和發展。
梆子,
品種多樣。有河北梆子、晉劇(太原梆子)、秦腔(梆子腔)、豫劇(河南梆子)。
河北梆子流行於河北、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自治區以及山東的部分地區。它系由清乾隆年間先後傳入河北的秦腔和山西梆子逐漸演變而成,所以歷史上也有人稱它「秦腔」或「山西梆子」。河北梆子音調高亢、激越,善於表現慷慨悲壯情緒。傳統劇目約有五百餘出,大多取材於歷史小說、民間故事,其中《蝴蝶杯》、《金水橋》、《社十娘》等影響很大。河北梆子在發展中出現了許多有成就的演員,如小香水、銀達子、金剛鑽、李桂雲、韓俊卿、王玉罄、金寶環等,在觀眾中享有較高聲譽。
晉劇是在清道光、咸豐年間,在晉中秧歌的基礎上,吸收蒲劇、崑曲、河北梆子等劇種音樂成分,從而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它和蒲州棉子、上黨梆子、北路梆子合稱山西四大梆子。流傳在山西中部、河北北部以及內蒙、陝北等廣大地區。
晉劇表演既有慷慨激昂、粗獷健壯的歷史故事大戲,也有短小精悍、優美健康的民間故事小戲。傳統劇目四百多個,經常演出的約二百個左右。它的唱腔既有梆子腔的激越粗獷,而又圓潤工細。晉劇的許多表演技巧,如翎子功、鞭子功、梢子功(用發)也是很馳名的。解放後,晉劇創作演出了《打金枝》、《空城計》、《劉胡蘭》等優秀劇目。也出現了丁果仙、朱桂英、程玉英等優秀演員。
秦腔早年叫「亂彈」。大概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因「亂彈」用梆子擊打節拍,所以又叫「梆子腔」。它的唱腔分「歡音」、「苦音」兩大類。「歡音」色彩明快高昂,「苦音」哀婉深沉。秦腔是我國西北陝、甘、寧、青、新五省區廣大群眾喜聞樂見的戲曲形式。
豫劇也叫河南梆子。流行於河南、河北、山西、陝西、甘肅、山東、青海、寧夏、西藏等地。大約產生於明末清初。它的聲腔主要分為豫東調與豫西調。豫東調唱腔奔放歡快;豫西調唱腔低回婉轉。豫劇擁有眾多傳統節目,如《花木蘭》、《紅娘》等,此外還以演現代戲著稱。豫劇在近幾十年中,人オ輩出,流派紛呈。常香玉、陳素貞、馬金鳳、崔蘭田、閻立品五大藝術流派,影響很大。把豫劇的唱腔、表演藝術推到一個新的水平。
粵劇,
是廣東省的主要劇種。流行於廣東、廣西、香港、澳門、美洲、歐洲、澳洲、東南亞華僑居住區等地。粵劇是明代的弋陽腔、崑腔,清初的徽劇、湘劇的互相影響,並吸收了南音、粵謳、龍舟、木魚等廣東民間曲調,至清代中葉逐漸融合形成的。
粵劇唱腔曲調多樣,伴奏樂器豐富。表演藝術和舞合美術方面吸收了話劇、電影、西洋歌劇的特長,逐漸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解放前二、三十年間,編演過古今中外劇目達五、六千個。解放後,在「百花齊放,推陳出新」方針的指導下,發掘、整理、改編了大量優秀傳統劇目。在國內外影響較大的劇目有《搜書院》、《關漢卿》、《昭君出塞》、《山鄉風雲》等。著名演員馬師曾是一位大膽創新的藝術家 是開創粵劇通俗化的巨匠。他的唱腔,尤其是「中板」,自然活潑、滑稽突梯;他獨創的「氣完喉」半唱半白,新穎奇特,頓挫分明,送音悠遠,成為深受觀眾歡迎的「馬喉」。他的表演台風豪放,動作鮮明准確,塑造人物逼真生動。著名演員紅線女十二歲開始演戲,演出遍及香港、澳門、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曾拍過幾十部影片,在1957年曾榮獲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金質獎章。她在演唱藝術上有傑出的藝術成就,形成獨樹一幟的流派。她嗓音圓潤優美,演唱真假嗓巧妙結合,有龍頭鳳尾之稱。她演唱的《昭君出塞》、《李香君》等感情真摯,自然貼切,吐字清晰,行腔婉轉,聲上帶情。著名演員還有李文茂、薛覺先、羅品超、白駒榮等,為粵劇的發展都做出過重要的貢獻。
川劇,
大約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流傳在四川、雲南、貴州等省。
川劇有崑腔、高腔、胡琴、彈戲、燈戲五種唱腔。川劇的鑼鼓與唱腔有著密切關系。由於它的表現力強,能夠製造出強烈的舞台氣氛,打出各種音樂效果,交代人物活動的環境與心情,所以有「三分唱,七分打」的說法。川劇的傳統劇目非常豐富,有「六十三樓」(如《蜃中樓》等)、「七十二劍」(如《魚蔵劍》等)以及「唐三千、宋八百、數不清的三列國」之稱。解放後,川劇工作者發掘整理出一千多個劇本。其中一些優秀劇目如《柳蔭記》、《拉郎配》、《玉簪記》、《喬老爺奇遇》等,在劇壇上綻放異彩。
川劇界有許多傑出的表演藝術家,名丑劉成基、周企何,名小生袁玉坤、曾榮華,名旦陳書筋、許倩雲、楊漢英等都是很受群眾歡迎的演員。
呂劇,
大約在清朝末年,從山東琴書中分化出來的一種化妝演唱的琴書,叫化妝揚琴,這就是呂劇的前身,直到1953年才正式定名。雖然是個十分年輕的劇種,由於很受人們的喜愛,到1960年山東就有近三十個專業呂劇團,而且遼寧、黑龍江、河北、江蘇、安微、新疆等省區,也建立了專業呂劇團。
呂劇語言樸素生動,唱腔流暢動聽,形成昌劇的鮮明特色。《李二嫂改嫁》、《借年》、《小姑賢》這些戲,在群眾中享有很高聲譽。呂劇在黨的關懷扶植下,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的演員,如郎咸芬、林建華、李岱江、楊瑞卿等。
黃梅戲,
誕生於湖北省的黃梅縣。黃梅戲起初的演唱比較簡單,只有小丑、小旦或者小生,稱為「兩小戲」或「三小戲」,後來受到高腔和徽調的影響,又吸收了花腔的成分,曲調得到進一步豐富和發展,成為比較完整的藝術形式。
黃梅戲語言易懂,曲調抒情優美,並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民歌風味,特別是由著名黃梅戲演員嚴鳳英主演的《天仙配》、《女駙馬》、《牛郎織女》分別在1958年、1959年和1963年拍攝成電影以後,黃梅戲蜚聲全國,譽滿海外。現在,全國已有五個省三十幾個地、市、縣成立了專業黃梅戲劇團。黃梅戲這朵「深谷幽蘭」正在吐出馥郁芬芳,吸引越來越多的觀眾。
③ 京劇的名稱有那些
《搜孤救孤》、《四進士》、《金玉奴》、《樊江關》、《野豬林》。
1、《搜孤救孤》
又名《八義圖》,京劇劇目。老生傳統戲。
改編自中國古典戲劇《趙氏孤兒》,講述了春秋時期晉國大夫趙氏因奸臣陷害而慘遭滅門後,醫生程嬰撫養趙氏孤兒長大並報仇雪恨的故事。
2、《四進士》
四進士是京劇傳統劇目。也在秦腔,蒲劇,豫劇,越劇,湘劇中普遍傳唱。另 一個名《節義廉明》。見鼓詞《紫金鐲》。
周信芳、馬連良均以此劇享名,而風格不同。川劇、漢劇、徽劇滇劇、同州梆子、晉劇都有此劇目。湘劇有《打痞》、《公堂》,豫劇、河北梆子都有《宋士傑告狀》。
3、《金玉奴》
《金玉奴》是戲曲傳統劇目,亦名《棒打薄情郎》,取材於《古今小說》第二十七卷《金玉奴棒打薄情郎》。京劇大師荀慧生的早年劇目。
內容提要:一天大雪,無家可歸的窮秀才莫稽倒卧在丐頭金松門前,金松女兒金玉奴見他可憐,喚他進門,溫豆汁給他喝,由於同情莫稽的遭遇,玉奴由憐生愛,金松也認為女兒有所託欣然成就了他們的婚事。
婚後,金玉奴操針陪伴莫稽讀書,時值朝廷開科取士,玉奴促他應試,金松亦隨同前往,沿途叫化,始得到京。
莫稽得中,授任江南德化縣知縣,竟忘其所以,嫌玉奴出身微賤,乃冷眼相加,赴任途中,人面獸心的莫稽竟將玉奴推落江心,並趕走金松,一個人赴任。
玉奴被莫稽上司江西巡按林潤所救,林又派人找來金松使其父女相聚,林潤復促使其夫婦和好,玉奴假意應允,花燭之時當眾痛數莫稽之罪,命丫環重責,並堅拒與其重溫舊夢,林潤打本進京參掉莫稽的前程。
4、《樊江關》
又名《姑嫂英雄》、《定陽關》,京劇傳統劇目。講述的是唐太宗、薛仁貴被困,柳迎春奉旨到樊江關調取樊梨花解圍。
薛金蓮後至,怪樊不即刻發兵,言語失和,姑嫂反目,幾至動武。柳迎春聞訊,怠出呵止,樊負氣收令,不再發兵。薛無奈請罪,姑嫂和好, 同去解圍。
5、《野豬林》
傳統京劇《野豬林》取材於文學名著《水滸傳》第六回至第九回。
故事說的是林沖被高俅陷害得家破人亡,最後被逼上樑山的經過。該劇原有楊小樓首演,經過改編,成為了李少春的代表作。該劇於1962年拍成電影。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京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