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短小精悍寓言故事
一、貓頭鷹搬家
貓頭鷹碰見了斑鳩。斑鳩問:「你到哪裡去啊?」貓頭鷹說:「我打算搬到東邊去住。」
斑鳩又問:「為什麼呢?」貓頭鷹說:「西邊的人們都討厭我的叫聲,所以我想搬走。」
斑鳩說:「如果你能改變自己的叫聲,搬走是可以的。不然的話,遷到東邊,那裡的人一樣會不喜歡你的叫聲啊。」
二、狂泉
從前有一個國家,國中有一條河流,名叫「狂泉」,國人飲用狂泉里的水,都毫無例外的發狂。
只有國君飲的是井水,沒有發狂。但由於國人全都瘋了,反而覺得國君是個不正常的狂人。大家商量,如何來治好國君的「狂病」,於是抓來了國君,給他針灸吃葯,什麼方法都用到了。
國君被折磨得受不了,便取狂泉的水來喝,結果國君和大家一樣,也得了狂病。這樣一來,該國再沒有一個不一樣的人了,全國人一個個都非常高興。
三、趙人患鼠
趙國有一戶人家被老鼠害苦了,就到中山國去借貓,中山人給了他一隻。這只貓很會捉老鼠,但是也喜歡捉雞吃。一個月之後,他家的老鼠被捉干凈了,而雞也被吃光了。他的兒子認為這只貓是個禍害,對父親說:「為什麼不把它除掉呢?」
父親說:「我們的禍患在於家裡有老鼠,不在於沒有雞。老鼠偷吃糧食,咬爛衣物,鑽穿牆壁,啃壞傢具,這樣下去我們就要挨餓受凍,這比沒有雞更糟!沒有雞,我們只不過不吃雞肉罷了,離挨餓受凍還遠呢!為什麼要把貓除掉呢?」
四、許金不酬
濟水南邊有一個商人,渡河時船翻了,他大喊救命。有一個漁人駕船去救他,船還沒有開到,商人大聲叫道:「我是大富翁,你救我,我給你一百兩銀子!」漁人把他救上岸,他卻只給了漁人十兩銀子。漁人說:「你剛才說的是一百兩,現在怎麼只給十兩?」
商人大怒:「你一個打魚的一天能掙多少錢呢?一下子得了十兩銀子,還不知足嗎?」漁人沮喪地走了。過了一些日子,這個商人渡河時船碰到石頭又沉了,恰好這個漁人又在場。有人問:「你怎麼不去救人呢?」
漁人回答說:「這是一個說話不算數的人。」結果商人被淹死了。
五、認真
艾子到郊外出遊,兩個弟子跟著他,一個名字叫「通」,另一個名字叫「執」。艾子感到口渴,便派執到村捨去要喝的。田舍中有個老者迎著門坐在那裡看書,執上前行過禮,說明來意。
老者指著書上一個 「真」字問道:「你若認識這個字,我就給你喝的。」執說:「這是『真』字。」老者聽了很生氣,不給他喝的。執只好回去告訴艾子。艾子說:「執不懂變通,還是通去吧。」
通見了老者,老者又像問執那樣問他。通說:「這是『直』『八』兩個字。」 老者很高興,把家裡釀造的最好的酒拿出來給了他。艾子喝了之後覺得很可口,說:「通真是聰明!如果像執那樣『認真』,一點喝的也沒有!」
㈡ 十個簡短的成語故事,20~30字的有哪些
1、刻舟求劍
戰國時,楚國有個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他一不小心,把隨身攜帶的一把寶劍掉落江中。船上的人對此感到非常惋惜,但那楚國人似乎胸有成竹,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一個記號,並向大家說:「這是我寶劍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個記號。」
大家雖然都不理解他為什麼這樣做,但也不再去問他。船靠岸後那楚國人立即在船上刻記號的地方下水,去撈取掉落的寶劍。撈了半天,不見寶劍的影子。他覺得很奇怪,自言自語說:「我的寶劍不就是在這里掉下去嗎?我還在這里刻了記號呢,怎麼會找不到的呢?」
至此,船上的人紛紛大笑起來,說:「船一直在行進,而你的寶劍卻沉入了水底不動,你怎麼找得到你的劍呢?」其實,劍掉落在江中後,船繼續行駛,而寶劍卻不會再移動。像他這樣去找劍,真是太愚蠢可笑了。
2、鑿壁偷光
西漢時期,有個農民的孩子,叫匡衡。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讀過的書。背著背著,突然看到東邊的牆壁上透過來一線亮光。
他嚯地站起來,走到牆壁邊一看,原來從壁縫里透過來的是鄰居的燈光。於是,匡衡拿了一把小刀,把牆縫挖大了一些。這樣,透過來的光亮也大了,他就湊著透進來的燈光,讀起書來。匡衡就這樣刻苦地學習,後來成了一個大學問家。
3、手不釋卷
三國時期吳國大將呂蒙沒有文化知識,孫權鼓勵他學習史書與兵法。呂蒙總是推說軍隊事多沒有時間學習,孫權說:「時間嘛,要自己去擠出來。從前漢光武帝在 行軍作戰的緊張關頭,手裡還總是拿著一本書不肯放下來呢!為什麼你就沒有時間呢?」
停了停, 孫權又說:「你的事情總沒有我多吧?我並不是要你去研究學問, 而只是要你翻閱一些古書,從中得到一些啟發罷了。」呂蒙問:「可我不知道應該去讀哪些書?」
孫權聽了,微笑著說:「你可以先讀些《孫子》、《六韜》等兵法書, 再讀些《左傳》、《史記》等一些歷史書,這些書對於以後帶兵打仗很有好處。」呂蒙聽了孫權的話,回去便開始讀書學習,從此手不釋卷,並堅持不懈。最後做了吳國的主將,有勇有謀,屢建奇功。
4、揠苗助長
有個擔憂他的禾苗長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的宋國人,一天下來十分疲勞但很滿足,回到家對他的家人說:「可把我累壞了,我幫助禾苗長高了!」他兒子聽說後急忙到地里去看苗(的情況),然而苗都枯萎了。
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長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為禾苗長大沒有用處而放棄的人,就像是不給禾苗鋤草的懶漢。妄自幫助它生長的人,就像這個拔苗助長的人,不但沒有好處,反而害了它。
5、掩耳盜鈴
春秋時候,晉國世家趙氏滅掉了范氏。有人趁機跑到范氏家裡想偷點東西,看見院子里吊著一口大鍾。鍾是用上等青銅鑄成的,造型和圖案都很精美。小偷心裡高興極了,想把這口精美的大鍾背回自己家去。可是鍾又大又重,怎麼也挪不動。他想來想去,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把鍾敲碎,然後再分別搬回家。
小偷找來一把大錘子,拚命朝鍾砸去,咣的一聲巨響,把他嚇了一大跳。小偷著慌,心想這下糟了,這鍾聲不就等於是告訴人們我正在這里偷鍾嗎?他心裡一急,身子一下子撲到了鍾上,張開雙臂想捂住鍾聲,可鍾聲又怎麼捂得住呢!鍾聲依然悠悠地傳向遠方。
他越聽越害怕,不由自主地抽回雙手,使勁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鍾聲變小了,聽不見了!」小偷高興起來,「妙極了!把耳朵捂住不就聽不進鍾聲了嗎!」他立刻找來兩個布團,把耳朵塞住,心想,這下誰也聽不見鍾聲了。於是就放手砸起鍾來,一下一下,鍾聲響亮地傳到很遠的地方。人們聽到鍾聲蜂擁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6、背水一戰
韓信,淮陰(今江蘇清江西南)人。他是漢王劉邦手下的大將。為了打敗項羽,奪取天下,他為劉邦定計,先攻取了關中,然後東渡黃河,打敗並俘虜了背叛劉邦、聽命於項羽的魏王豹,接著往東攻打趙王歇。
韓信的部隊要通過一道極狹的山口,叫井陘口。趙王手下的謀士李左軍主張一面堵住井陘口,一面派兵抄小路切斷漢軍的輜重糧草,韓信的遠征部隊沒有後援,就一定會敗走;但大將陳余不聽,仗著兵力優勢,堅持要與漢軍正面作戰。
韓信了解到這一情況,非常高興。他命令部隊在離井陘三十里的地方安營,到了半夜,讓將士們吃些點心,告訴他們打了勝仗再吃飽飯。隨後,他派出兩千輕騎從小路隱蔽前進,要他們在趙軍離開營地後迅速沖入趙軍營地,換上漢軍旗號;又派一萬軍隊故意背靠河水排列陣勢來引誘趙軍。
到了天明,韓信率軍發動進攻,雙方展開激戰。不一會,漢軍假意敗回水邊陣地,趙軍全部離開營地,前來追擊。
這時,韓信命令主力部隊出擊,背水結陣的士兵因為沒有退路,也回身猛撲敵軍。趙軍無法取勝,正要回營,忽然營中已插遍了漢軍旗幟,於是四散奔逃。漢軍乘勝追擊,打了一個大勝仗。
在慶祝勝利的時候,將領們問韓信:兵法上說,列陣可以背靠山,前面可以臨水澤,現在您讓我們背靠水排陣,還說打敗趙軍再飽飽地吃一頓,我們當時不相信,然而竟然取勝了,這是一種什麼策略呢?
韓信笑著說:這也是兵法上有的,只是你們沒有注意到罷了。兵法上不是說『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嗎?如果是有退路的地方,士兵都逃散了,怎麼能讓他們拚命呢!
這個故事演化出成語背水一戰,多用於軍事行動,也可用於比哺有決戰性質的行動。
7、紙上談兵
趙括從小學習兵法,自以為天下沒有人能夠與其匹敵。他的父親趙奢曾經評論說:「打仗是非常危險的事情,而趙括把它說得太容易了,假使將來趙國不任命他為將軍,那也就算了,如果一定要拜他為將軍,導致趙軍大敗的人必定是趙括無疑。」
後來趙括果然代替廉頗做了大將軍,長平一戰被秦將白起打敗,四十萬趙軍全部被消滅,趙括自己也戰死了。
8、四面楚歌
項羽和劉邦原來約定以鴻溝(在今河南榮縣境賈魯河)東西邊作為界限,互不侵犯。後來劉邦聽從張良和陳平的規勸,覺得應該趁項羽衰弱的時候消滅他,就又和韓信、彭越、劉賈會合兵力追擊正在向東開往彭城(即今江蘇徐州)的項羽部隊。
終於布置了幾層兵力,把項羽緊緊圍在垓下(在今安徽靈璧縣東南)。這時,項羽手下的兵士已經很少,糧食又沒有了。夜裡聽見四面圍住他的軍隊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驚地說:劉邦已經得到了楚地了嗎?為什麼他的部隊裡面楚人這么多呢?
說看,心裡已喪失了鬥志,便從床上爬起來,在營帳裡面喝酒,並和他最寵愛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淚,在一旁的人也非常難過,都覺得抬不起頭來。虞姬自刎於項羽的馬前,項羽英雄末路,帶了僅剩兵卒至烏江,最終自刎於江邊。
9、盲人摸象
有一天,四個盲人坐在樹下乘涼。有個趕象的人走過來,大聲喊著:「象來了,讓開點!」其中一個盲人便提議說:「象是什麼樣子的呢?咱們來摸一摸好嗎?」另外三個盲人齊聲說:「好,摸一摸就知道了。」
他們向趕象的人說了他們的想法。趕象的人同意了,把象拴在樹上,讓他們摸一摸。
一個盲人摸了摸象的身子,就說:「我知道了,象就像一堵牆。」第二個盲人摸著象的牙,說道:「象和又圓又滑的棍子一樣。」第三個盲人摸著象的腿,就反駁他們說:「你們倆說得都不對,象跟柱子差不多。」第四個盲人摸著象的尾巴,大聲叫起來:「你們都錯了!象和粗繩子一模一樣。」
四個盲人你爭我辯,都認為自己說得對,誰也不服誰。這時,趕象的人對他們說:「你們都沒有說對。一定要摸遍了象的全身,才能知道象是什麼樣子的。你們每個人只摸了象的一部分,怎麼能說得對呢?」
比喻對事物只憑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經驗,就亂加猜測,想做出全面的判斷。
10、映雪囊螢
晉朝時候,有一個人名叫孫康,非常好學。他家裡很窮買不起燈油,夜晚不能讀書,他就想盡辦法刻苦地學習。冬天夜裡,他常常不顧天寒地凍,在戶外借著白雪的光亮讀書。(孫康映雪苦讀)
當時還有一個人,名叫車胤(yin),也和孫康一樣,沒有錢買燈油。夏天夜晚,他就捉了許多螢火蟲,盛在紗袋裡,用螢光照亮,夜以繼日地學習。
㈢ 有趣的小故事
1、阿加莎的失蹤之謎。
1926年某夜,35歲的阿加莎.克里斯蒂突然出走,把車丟在野外,人們焦急地尋找了她十一天,最後在一家小旅店裡找到她。據說她因發現丈夫另有新歡而喪失記憶,但這種說法難以讓人信服。阿婆終生未對11天的「失蹤」做出過任何解釋,這也是這位推理小說女王一生中最大的懸疑。
4、手足之情不若臣下之歡
宋國的公子地喜歡一個蘧富獵的人,喜歡到將自己的家產的一半都分給了他。宋景公則喜歡向魋,同樣喜歡得不得了。
一次,向魋看到公子地家有四匹白馬,特別想要,於是就讓宋景公想辦法。宋景公於是便把那四匹馬從自己弟弟公子地那裡強取了過來,而且還將四匹本來好端端的白馬的尾巴和鬣毛全都染紅了,之後送給了向魋。
公子地得知後很生氣,便讓手下跑去打了向魋一頓,之後將馬又奪了回來。向魋被公子地教訓後,心裡恐懼,就想要出奔去外國,宋景公得知後,連忙命人關緊大門,痛哭流涕地求向魋留下來不要走,哭得眼睛都腫了。
公子地的弟弟公子辰聽說後,就找到公子地勸說:「您能將自己的家財分給蘧富獵,而獨獨瞧不上向魋,這也是不公平的。
您平日里對國君有禮,(國君不會太為難您),您頂多隻要出國去待兩天,國君必然就會阻止您,讓您回來的。」公子地一聽這話說得在理,於是便出奔去了陳國。然而,宋景公卻並……沒……有……發布召回他的命令。直到死公子地也再沒能回到宋國。
5、免三死,不免三死之後
衛國的公子蒯聵本來一直出奔在外,後來終於在一個小人物渾良夫的幫助下回到衛國當上了國君,是為衛後庄公。渾良夫出身微賤,為了扶蒯聵上位也沒少干壞事,蒯聵當初曾答應他如果他能幫助自己當上國君,就可以讓他「穿大夫穿的冠冕,乘大夫坐的車」,並免他三次死罪。
後來,渾良夫給蒯聵出主意要殺死太子,卻不想這太子和自己父親一樣狠,聽說後立即帶人綁架了蒯聵,要和他盟約,並且要他下令殺死渾良夫。
蒯聵為難道:「我和他發過誓,免他三次死罪。」太子道:「那就請讓他犯三次死罪之後再殺。」蒯聵一拍大腿:「就這么定了!」後來,蒯聵果然隨便找了渾良夫三條罪狀,頂了他倆的誓言,之後又用第四條罪狀把他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