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古代類似於女媧造人的故事
《山海經》、《述異記》、《淮南子》、《盤古開天》、《女媧補天》、《誇父逐日》、《精衛填海》、《鯀禹治水》、《倉頡造字》、《後羿射日》、《河伯娶婦》、《搜神記》、《封神榜》、《西遊記》、《哪吒鬧海》、《牛郎織女》、《八仙過海》、《嫦娥奔月》、《天仙配》、《白蛇傳》、《聊齋志異》、《濟公傳》、《鏡花緣》、《心燈》、《昆侖之歌》、《愚公移山》、《女媧造人》
⑵ 女媧造人故事概述
《太平御覽》:女媧在造人之前,於正月初一創造出雞,初二創造狗,初三創造羊,初四創造豬,初六創造馬,初七這一天,女媧用黃土和水,仿照自己的樣子造出了一個個小泥人,她造了一批又一批,覺得太慢,於是用一根藤條,沾滿泥漿,揮舞起來,一點一點的泥漿灑在地上,都變成了人。 為了讓人類永遠的流傳下去,她創造了嫁娶之禮,自己充當媒人,讓人們懂得「造人」的方法,憑自己的力量傳宗接代。另一種傳說《獨異志》是:女媧是與伏羲為兄妹。當宇宙初開時,天地之間只有他們兄妹二人,在昆侖山下,而天下未有其它人民。相議想為夫妻,又自覺羞恥。兄即與妹上昆侖山,咒曰:「天若同意我兄妹二人為夫妻,請您將天上的雲都合起來一團,要不就把雲散了吧。」以是天上的雲立即合起來,他們倆就成了夫妻,中華民族都是他們倆的子孫後代。
⑶ 女媧造人的神話故事最早出自哪個書籍裡面
女媧神話的第一批古書籍記載例如先秦時期的《山海經》和《楚辭》(雖然《說文解字》記載西周末年的周宣王太史籀所作著作中有媧字,但已亡佚,僅作傳言)。盡管二書中的記載還比較模糊朦朧,但今人多肯定其以造人為職能的始母神神格意向。袁珂先生就將《楚辭·天問》中的"女媧有體,孰能匠之"理解為"女媧作成了別人的身體,她的身體又是誰作成的"。丁山先生則更為明確地認為這兩句話說明:"(至少)在戰國時代中國人固已盛傳女媧造人的故事了。"
至於《山海經·大荒西經》中:"有神十人,名曰女媧之腸,化為神,處栗廣之野,橫道而處"的記載,袁珂則以晉人郭璞注為解:"或作女媧之腹。"又雲:"女媧,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二變,其腹化為此神。"並以漢人許慎和劉安的話作為參證 。丁山也認為這"顯然又是孕毓人類的寓言" 。盡管如此,這些記載當中仍然沒有明面提出女媧造人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