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影中,什麼叫人物形象扁平化
在電影中探討人物形象的立體與扁平化,這是一個深入理解角色塑造的關鍵議題。人物從扁平到立體,大致可以分為幾個層次。
最低階的扁平化人物形象,往往是臉譜化角色,其特點僅集中在某一方面。比如,一個被設定為壞人的角色,其行為特徵僅是殘暴、邪惡、嗜殺成性、六親不認等。這種設定在早期影視作品中較為常見,反派角色往往被描繪為不講道理的大魔王,主角則被塑造為偉光正的大好人。然而,這種設定已顯得過時,難以滿足現代觀眾對角色復雜性的期待。
在更高層次的角色塑造中,創作者會賦予人物更豐富的屬性。例如,在《三個火槍手》中,波爾多斯被描繪為一個善良但同時貪戀美酒佳餚的角色;在《Doctor who》中,《Doctor》不僅是一位智者,還擁有傲慢的性格。這些角色的復雜性讓觀眾在欣賞故事時,能夠更加投入和產生共鳴。
更高級的角色塑造,則著重於展現人物獨特的背景和經歷,形成其獨特的性格。每個人的成長和個性,都受到過去幾十年人生經歷的影響,包括家庭教育、交往的朋友和遇到的每一件事。這樣的角色設定,讓觀眾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角色的動機和行為,從而產生更加豐富的觀賞體驗。
在這一層次中,細節成為塑造人物形象的關鍵。例如,一個反派角色可能因為自小渴望受到他人的肯定與尊重,卻始終被人輕視和使喚,最終在得到巨大無比的力量後,因長期受挫感爆發而成為大魔王。或者,一個普通人得到英雄的力量後,因懦弱而不敢維護正義,直到某天親人被殺害,才下定決心成為英雄,負擔起維護正義的重任。這些細節不僅讓角色更加真實可信,也加深了觀眾對其行為的理解。
然而,在人物塑造的過程中,扁平化並非全然貶義。對於小配角而言,扁平化的人物形象可能足夠描繪其在故事中的角色功能。但對於主角而言,扁平化則可能揭示出編劇的無能,無法充分展現角色的復雜性和深度。因此,在角色塑造的過程中,需權衡扁平化與立體化之間的平衡,以提供觀眾更加豐富、引人入勝的觀賞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