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前程往事 > 故事教學法適合哪個科目

故事教學法適合哪個科目

發布時間:2025-01-08 07:32:52

A. 有趣的小學語文教學方法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語言極大影響小學生語言發展與語文能力的培養,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有趣的小學語文 教學 方法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1有趣的小學語文教學方法

一、 故事 教學法

愛聽故事幾乎是每一名 兒童 的天性,因此,教師可以嘗試故事教學法,將教材文本的內容以故事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以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五冊第四單元《卧薪嘗膽》為例,這就是一個故事性非常強的文本,考慮到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教材以最簡練的方式來講述了這個故事,筆者認為,教師可以口頭講述的方式來將故事充實化與豐富化。

比如:先提問學生曾經吃過味道最苦的東西是什麼,為什麼要吃,如果天天吃能不能忍受,絕大多數學生都會回答不能忍受。接著再跟學生說:「歷史上還真是有這么一個『奇怪』的人就喜歡天天『吃苦』,他究竟是誰呢,又為什麼要這么做呢?」自然就引入了勾踐這一歷史人物並開始進入講故事的狀態,在講述的過程中,可以對部分細節進行放大化處理,比如:勾踐夫婦舂米推磨、養馬駕車等,盡量聲情並茂地講述,力求讓學生能夠聽得入迷。

在講述完成後,再重新回到教材,那麼在學生聽完豐富版的故事後,教材文本這一簡化版的故事就會變得更加容易接受,也自然成為後續教材知識點開展的載體。總的來說,故事教學法充分利用了學生的天性,這是尊重規律並且利用規律的一種教學思想。

二、游戲教學法

說到兒童的天性,除了聽故事,另外一個離不開的就是玩游戲,因此,教師可以嘗試游戲教學法,盡量將教學內容編製成娛樂性比較強的游戲。以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第一單元為例,這個單元的內容都是識字,識字是小學階段學生非常重要的一項學習內容,但實踐中我們發現不少學生容易缺筆少畫或者寫錯別字等,這就是識記力不強的表現,筆者認為教師可以通過帶領學生做游戲的方式來完善。

比如:拼字游戲,將生詞按照偏旁與部首的方式來拆分,製作成一個個小卡片,打亂後讓學生來拼字,拼出第一個字的學生可以點名下一個拼字的人,在拼夠6個字後,還要用一段話將這6個字湊成一段文字。通常學生組織成文的段子都會十分無厘頭,引得全班捧腹大笑,但這個過程中學生對每一個生字的構造都印象深刻。

總的來講,游戲教學法充分利用了游戲本身具備的趣味性來激活整個課堂,同時其互動性也會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其中,並在參與的過程中很好地完成對知識的吸收與內化。

三、表演教學法

表演教學法,指的是教師鼓勵學生將教材內容以動作、神態、對白等的形式呈現出來。以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七冊第二單元中的《虎門銷煙》為例,這一文本涉及很多人物,比如圍觀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文武官員、外國商人、主人公林則徐銷煙的民工等,這是一個比較豐富的場景,而且場景中的人物也隨著事件的進展而有各自的神態與表現。

對於這類教材內容,教師就可以邀請若干名學生來表演這一個場景,在這個過程中,表演本身的趣味性就十分吸引學生,與此同時,與文本單純的文字描述對比起來,實際情境模擬的這種表演更容易加深學生的印象。在學生表演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穿插講解教材知識,比如:關於虎門銷煙事件的歷史價值以及其他 語文知識 性內容的講解等。

四、競賽教學法

競賽教學法,指的是教師利用比賽的方式,來組織學生之間相互追趕與比拼,這是一種通過「好勝心」「榮譽感」來激發學生學習動力並且化知識為實用場景的一種融樂趣與高效於一體的方式。比如:教材中關於古詩的教學,一般來講都是要求學生能夠全篇背誦的,那麼教師可以組織古詩接力賽,看在規定時間內誰接力的古詩最多。

還可以是古詩拼接賽,教師把古詩的每一個字都打亂並製成一張張小卡片,看在規定的時間內,誰能夠拼湊出最多的古詩。在採用競賽教學法時,整個課堂往往會因為競賽的氛圍而加快了教學節奏。這種競賽教學的方式與單純要求學生背誦古詩、默寫古詩相比而言,一方面,更加靈活,不論是顛來倒去還是各種拼接,學生都能夠「火眼金睛」地辨認出來,這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對古詩的識記程度。

另一方面,更加有趣,學生是在競賽的過程中完成對知識內容的再次溫習,而不是機械地背誦或默寫。總的來講,競賽教學法既是給學生一種實踐運用所學知識的機會,同時也讓學生能夠以不同的方式去接觸所學知識的不同方面,以提高對知識的理解能力。

2有趣的小學語文教學方法

一、創設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

由於長期受應試 教育 的影響,一些教師不願活躍課堂氣氛,也不知怎樣活躍課堂氣氛,惟恐一發而不可收,形成了灌輸式的教育,學生在認真地聽教師講課,整節課下來,教師講得多,學生說得少。課堂上教師在唱獨角戲,下面的學生靜如一潭死水,被動地接受知識,缺少師生互動,課堂氣氛沉悶,導致了教與學被割裂開,處於對立面,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因此,教師必須改變這種傳統的教育觀念,建立活躍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教師可以設置一些有趣的、帶有挑戰意味的、懸念式的情境,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讓課堂氣氛活潑起來。學生在懸念下產生認知矛盾,對疑問有了探究的慾望,自覺地去思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教師讓學生大膽發言,組織討論學習,課堂氣氛活躍,激發了學生的思維,碰撞出靈感的火花。

二、創設易於學生理解的學習情景

教師根據文意創設情景,讓學生通過表演、演示等活動,入情入景地感悟、識記和品味語言,使情景的設置與語言的訓練有機結合,融為一體,達到了「寓教於樂,樂而不嬉」的目的。課堂上,我常隨意捕捉或有意設置一些情景讓學生在無意中學會運用語言。

學完了《爬山虎的腳》,就讓學生用「我」的口氣對爬山虎的習性和特點作 自我介紹 。有一次課堂上,一隻小麻雀突然撞進了課堂,怎麼飛也飛不出去,這下,學生的眼光都隨著麻雀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地移動。於是,我也就停止上課,乾脆讓他們盡情地看。

終於,麻雀在班級中逗留了五、六分鍾,飛出窗外。學生也都回過神來,我順勢就剛才麻雀怎麼飛進教室,如何在教室里飛的,又是怎樣飛出教室的以及同學們的表現、心情和對這件事的看法等作自由發言,發現平時不大講話的幾個學生也有了表達的慾望,課後還將一篇篇具體而生動的 文章 送到我的手裡。

三、課堂教學中注重喚醒學生的問題意識,引導學生提出問題

愛因斯坦指出:「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問題是思維的開始,在弘揚創新精神的今天,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顯得尤為迫切。在整個語文教學過程中,無論從提煉文章主題,還是分析人物形象,喚醒學生的問題意識,都會增強學習效果。

因此,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提的問題成為師生共同探究的資源,從而實現多向互動合作,如教「中國石」8、9自然段時,我在學生初讀這兩節後,讓學生主動言說,質疑問難,學生主動性充分調動起來,就提出了許多不理解但十分重要的問題,如「中國石」屢屢奪魁。

為什麼只有它屢屢奪魁呢?為什麼排長專門騰出一個抽屜放「中國石」?就這么區區一塊小石頭,為什麼在我孤獨寂寞的時候能給我溫暖和快慰呢?等等,這些都是教學的寶貴資源。

同時在課堂上,我注重讓學生提「兩種問題」的教學方法,一類是學生自己弄懂了用來考別人看是否能懂的問題,可說:「我考考大家……」;另一類是學生自己不大理解,不懂或是有不同的看法的問題,用來請教同學或老師,可說:「我請教大家……」這樣,教師不僅是教者,也是學者、思者和聽者,從而為多向互動合作教學策略的實現打下堅實的基礎。

進行多向互動時還應提倡生生之間兩兩互動或小組合作學習互動,包括組內異質的小組合作學習和組內同質、組間異質的小組合作學習,合作的內容可以是互相檢查對方活動,互相表達自己的看法,互相討論問題解決,互相競賽鞏固認知,共同操作發現新知等。

四、注重提高學生語文的審美能力,達到對文章的深層理解

在小學語文課文中,詩歌用字精煉傳神, 散文 句式優美多樣, 記敘文 對話富有個性,教學時,教師要引導學生認真推敲、欣賞,這樣既能增強學生的語感,又能使學生得到美的熏陶。課文《鳥的天堂》中作者寫道:「那麼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縫隙,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樹葉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這段話寫得很生動,其中的「堆」字用得特別傳神,它描繪了樹葉一片挨著一片、層層疊疊的情景,「明亮」一詞形象地寫出樹葉的色彩明亮富有光澤,「顫動」一詞把靜態的樹葉描繪得栩栩如生。這些詞語我們如不引導學生推敲琢磨就很難體會出文章所表達的美感。

散文在小學 語文教材 佔有一定的比例,每一篇散文都是一個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好素材。生動的語言總是依靠優美的句式來表現。有的句式對稱,講究工整美,有的句式參差,講究段落美。

如《桂林山水》這一課,作者不僅用詞十分傳神,而且句式也非常講究,在寫出「山、水」這兩段中,恰到好處地運用了工整的排比,琅琅上口的語句,把水「靜、清、綠」和山「奇、秀、險」的特點描繪得淋漓盡致。

在教這類 句子 時,我們要引導學生反復誦讀,分析各分句之間的結構聯系,使學生充分回味其優美韻味,使學生在欣賞中得到美的熏陶,從而激發學生熱愛桂林山水秀麗多姿的強烈情感。

3有趣的小學語文教學方法

一、 創設帶有趣味性的教學情境

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大多會採用單向知識傳輸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對於小學生來說,這樣的教學方法過於死板,很難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師講解的內容上。

因此,教師可以採用情境教學的模式開展教學活動,主要的方法是教師可以根據課文的內容為學生創設一個合適的教學情境,通過語言引導學生投入到教師創設的情境之中,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語文教學內容。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能使學生願意主動參與到教師組織的活動之中,還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激發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興趣。

例如,教師講解到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烏鴉喝水》這篇課文的內容時,教師可以用一個飲料瓶裝一些水,以及一些石子,給每個學生發一個烏鴉的頭飾,在課堂上創設和課文中一樣的情境,並引導學生到講台上嘗試烏鴉喝水的過程。

二、 採用多元化的課堂教學方法

隨著現代小學教育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教學方法被廣泛應用於各個學科的教學之中,並達到了比較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小學語文教師也可以將多元化的教學方法運用到語文課堂教學之中,比如合作探究學習法、翻轉課堂教學法、分層教學法以及微課教學法等。

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為學生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能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語文教學的內容,還能在很大的程度上彌補了傳統教學模式過於單一和死板的不足之處,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例如,教師講解到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篇課文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將班級的學生分成幾個小組,為每個小組布置一個學習任務通過學習這篇課文的內容能從周恩來總理的身上學習到什麼?教師引導學生在小學間展開討論。

每個學生的思維模式都不一樣,有的學生可能感悟到應該努力學習,有的學生可能感悟到周總理的遠大抱負等。這樣的教學模式能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討論之中,學生得到不同角度的靈感啟發後能對語文課程的內容產生更多的學習興趣。

三、 運用幽默有趣的教學語言

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使用一些幽默語言能使學生的精神得到放鬆,從而更好地將精力集中在教師講解的內容之中。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的內容使用幽默的語言為學生講解課文的內容。教師應該在日常與學生接觸的過程中收集學生的興趣點,並將其結合到課堂教學之中。

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能為學生營造一個生動的學習氛圍,還能使學生保持對語文課程的新鮮感。

例如,教師講解到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雪地里的小畫家》這篇課文的內容時,教師可以模仿不同的動物說話的樣子為小學生講解課文的內容,如果哪個學生認為教師模仿得不是很像,學生也可以站起來表演。

四、 為學生布置帶有趣味性的課後作業

課後作業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幫助學生鞏固在課堂上學習的知識,從而對語文知識產生更加深刻的印象。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為學生布置的課後作業大多是書面形式,很多學生會將其看成一種壓力和負擔,這樣的情況會使得學生在不情願的狀態下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無法充分發揮課後作業對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作用。

因此,教師可以一改傳統課後作業的形式,對課後作業的內容與形式進行創新,使課後作業的形式不再僅僅局限於書面形式,從而激發學生對語文課程的學習興趣。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能使學生在完成教師布置的課後作業中找到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還能使學生樂於將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完成課後作業的過程之中。

例如,教師講解到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黃山奇石》這篇課文的內容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一個課後作業,讓學生在課後根據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在生活中尋找一些不同形狀的石頭,然後根據石頭的形狀為石頭取名字,第二天上學時,將這些石頭帶到課堂上與教師和同學一起分享,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為石頭取的名字為學生的課後作業打分。

如果學生看到其他學生的石頭之後,想出了更好的名字,也可以積極與學生和教師進行討論。

4有趣的小學語文教學方法

1. 深入鑽研課本

新課改要求要充分利用課本教學資源,教科書是最好的教學資源,知識的精華都在課本上有所體現。作為老師,一定要先把課本研究透,明確教學目標,確定教學重點,挖掘訓練要素。如果老師對課本不了解,教學重點不清楚,就會出現混亂式教學,講解不詳細,目的不明確,最後南轅北轍,誤人子弟。

我雖然執教語文多年,但是面對一篇新的文章,我還是會先把文章讀透,把段落標記清楚,看看哪些字詞學生有可能不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是什麼等等,這樣在課堂講解的時候重點給學生設置問題,引導他們走進作者的情感世界。

2. 培養學生思維

培養學生思維的求異性思維的流暢性是指思維敏捷、迅速,能從不同角度、方向、方面,用多種方法思考問題。而討論法最能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多方面去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鍛煉學生盡可能找出多種答案的能力,從而培養學生思維的流暢性。評價是對客觀事物的狀態與價值的判斷。

教學評價在課程改革中起著導向與監控的重要作用,是課程改革成敗的關鍵。當前學校教學評價存在著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而忽視了改進激勵與促進發展的功能。

3. 鼓勵提問,敢於創新

「學起於思,思源於疑」疑問是創新的基礎。創新意識出自疑問,善於提問才能產生創新的可能。提問是一個人對未知的心理觸角,是創新的意識表現。因此,教學中老師應該要善於誘導、啟發學生善於思考、善於提問,不斷地提高學生的思維變通能力,讓學生能對一個現象或者問題在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去思考。

思考能使學生發現問題,這時教師讓學生對問題各抒己見,使學生充分地融入到問題探索的氛圍中,教師的提示盡可能地將信息沿著不同方向發展,從而引導出更多的問題與信息。

通過培養寫生的發散性思維,訓練學生思維的變通能力,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探究興趣,使學生的學習狀態保持活躍和熱烈,使語文課堂呈現無窮的活力與魅力。使學生的綜合能力能夠得到提升。

例如:《田忌 賽馬 》一文,孫臏用了什麼樣的方法幫助田忌取勝的,教師應該抓住問題的重點與難點,創設活潑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動腦思考。

田忌為什麼要調換馬的出場順序,同樣的馬為什麼在田忌手裡就能夠反敗為勝,馬出場的比賽順序與勝利的關鍵在哪裡,如果有第三次的比賽,你有什麼辦法讓齊威王取勝等問題,讓學生們充分的發揮思考,提出疑問。使課堂學習能夠得到延伸,讓學生的興趣與課堂相結合,這對創新教學有很大的幫助。

4. 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激發學生的情趣和學習的興趣

多媒體教學已成為教學活動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和要素。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使教學形式和教學方式變得靈活多樣,徹底改變了過去單凋死板的課堂教學方式;讓多媒體技術與語文課堂教學環節有機結合,生動有趣的教學形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例如,教學《黃山》一課時,為了讓學生真實地感受黃山的美景。教師可以尋找一些黃山的圖片,再配上適合的背影音樂,製作成幻燈片,從而讓學生真實、生動地感受黃山的美。

通過多媒體技術不僅可以感染學生,更重要的是可以使課堂教學活動生動有趣,調動學生對 語文學習 的興趣和 愛好 ,讓學生喜歡語文學習,愛上語文,這樣就激發了學生的學生情趣和學習興趣。

5. 積極開展戶外活動,進行實踐創新

戶外實踐活動不但具有動手性、靈活性,重要的是它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作為課堂教學的延伸,它能夠在各種各樣的活動中發掘出學生的學習潛力和創新能力。創新的最主要部分就是求異,即尋找不同於現有的解決問題的辦法。

培養學生的 創新思維 就是要培養學生在遇到問題時,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對問題進行思考,不要被圈在現有解決方法的范圍內,培養學生的 發散思維 ,找出不同的解決問題的辦法。

6. 貫徹落實情感教學

隨著社會的發展,情感教學是我們今天不可忽略的,不能讓學生只有智商而沒有情商。那如何才能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很好的貫徹落實情感教學呢?首先要注意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備」出情來。「情」是文學作品的客觀存在,不是人們附加進去的,也不是隨意割裂得到的。

但是這些「情」有時並不都是露天的珠寶,一下子就可以看得清,摸得著。因此就要求我們必須反復認真地鑽研教材,進入角色,從而正確地確定文章的情感基調,真正把作者寄寓的情思化為自己的真情實感,達到「未成曲調先有情」的境地。還要從教材實際出發,讀出情來。

這里所說的讀,不僅包括教師的范讀,而且包括學生的誦讀、默讀。富有魅力的朗讀是搞好情感教學的重要一環,它可以把教師對作品的理解和感受立體化、形象化地傳達出來,使學生隨著老師的朗讀一起深思,一起激動,在內心深處引起強烈的共鳴。


B. 故事教學法的英語課程

我覺得故事教學法在小學階段是可以實施的,而且效果會比較好。很多時候,老師們會特別關注學生本節課的掌握情況,是否讀會了某個重點單詞,是否讀准了某句話,是否理解了其中文意思,其實這一切初衷都是好的,可是長期下去,學生就會把英語這門語言只當成一項作業去完成,而沒有運用的慾望或表達英語的慾望不是很強烈。既然是一門語言,就應該在情景中去領略、去感觸、去揣摩、去運用,讓學生通過整體感知理解後再處理其中不明白的地方,等解決了不明白的知識點後,學生的語言現象還是整體呈現在大腦的,這時他們更能充分地理解整體。故事教學法符合小學生的心理要求,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能逐步達到和老師及同學自然交流的目的。英語作為一門語言是用來交流的,只有我們在教學方法上進行科學的嘗試,才能實現英語真正的價值!
英語課堂故事教學法
在新時期的英語教學對英語教師的教學技能和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在「生本教育」的提出和《英語課程標准》的實施以來,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再也不是課堂上的上帝,而是學生學習的參與者、引導者和合作者。課堂氣氛再也不是老師在講台上唾沫橫飛、叱吒風雲,而學生則是洗耳恭聽,鴉雀無聲,跟著老師轉。而今的課堂早已是師生互動,心靈對話的舞台,平等民主,安全愉悅已成為當今課堂的標志。因此,必須採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使自己的課堂教學顯得生動有趣、靈活機動,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潛能,讓課堂真正活起來。
2003年,我有幸參加了廣東省教育廳與英國駐廣州總領事館的「赴英培訓」合作項目的培訓。在英國利茲大學三個月的學習中,我們學習了許多關於「Teaching English For Young Learner Classroom」的教學方法和技能。2004年,我再次參加了赴英語培訓,在Norwich Institute of Language Ecation學習英語語言教學技能。在許許多多的教學方法中,我認為「故事教學法」,對於小學生學習英語是一種非常有用的教學技巧。在英國,「故事教學法」是一種常用的教學方法。英國教育家Andrew Wright (1995:1)指出:「stories ar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the lives of our children; stories help children to understand their world and to share it with others.」
那麼,為什麼「故事教學法」適合小學英語教學呢?「故事教學法」的教學步驟是怎樣的?講故事時應注意哪些問題?在「故事教學」中應如何調控學生,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如何選擇合適的故事進行「故事教學」呢?在這里,我將結合自己在英國利茲大學學習的心得和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個人的一些體會和認識。
一、「故事教學法」適合小學英語教學
(一)、「故事教學法」完全符合《英語課程標准》提出的要求。
《英語課程標准》提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培養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像能力和創新精神。」小學六年級結束是應達到二級要求:「能根據所學內容表演小對話或歌謠。能在圖片的幫助下聽懂、讀懂並講述簡單的故事。」「故事教學法」正是通過聽故事、講故事、演故事等形式來進行思想教育,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像能力和創新精神,從而達到二級目標。
(二)、「故事教學法」完全符合兒童的心理特性和學習語言的特點。
兒童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一般表現為:
l Learn by doing (邊做邊學)
l Go for meaning (意思先行)
l Pick up chunks/formulaic language. (摭拾習得)
l Creative use of language.(能創造性地使用語言)
l Sense of imagination. (有豐富的想像力)
l Sense of fun and playfulness.(好玩好動的天性。)
l Capacity to imitate.(有很強的模仿能力)
l Short attention span. (注意力短暫)
l Strong sense of curiosity. (有好奇心的天性)
l Strong desire to communicate.(強烈的交際慾望)
l Capacity to learn incidentally. (偶學偶得的能力)
正是因為兒童有以上的心理特點和學習特性,因此,「故事教學」更能使兒童學得快,掌握得牢。因為:
1、故事教學可以使兒童在「做」中學。
兒童學習的一大特性是:Learning by doing.而「故事教學」可以提供許多「做」中「學」的機會,讓孩子們在愉快的「做」中,不知不覺地學會了新知識。就拿故事「Mei Lin and her new pet」來說吧,在講到:「Oh. It』s a snake. How long it is!」時,可讓孩子們伸長手臂做「long」,在「做」中學會了「long」這個新詞。
2、故事可以幫助孩子們在情境中理解新單詞的意思
因為故事中有角色,有情節,能告訴孩子們故事中發生了什麼事,孩子們能根據故事情節去理解故事中出現的新單詞,新句子。例如PEP Book Two Unit Three中,有一個大家都很熟悉的故事:「The Big Turnip」. 當孩子們聽到「pull」這個新詞時,也許不理解。但通過後面的句子:「Come on, my friends. Please help me.」「One, two, three, pull.」再加上教學圖片、老師的表情和動作,孩子們會很快明白「pull」是「拉」的意思。
3、故事可以使孩子們對感興趣的、簡單的短語和句子記得牢固
許多故事中還會出現許多重復的句子,孩子們在聽故事或復述故事的過程中,能輕易地記住一些簡短的句子。故事中如果反復出現了簡單、有趣、易學的句子,孩子們會在聽故事或講故事的過程中有意或無意識地復述,並能輕而易舉地記下來,甚至在某些場合中不經意地運用得恰到好處。如「Meilin and her new pet.」中反復出現了「What』s in it?」和「How long it is!」當我給孩子們講完這一個故事後,孩子們對這幾句話的印象特別深,課後便常掛在嘴邊。有一次,我提著一個裝有水果教具的袋子走進課室時,一位平時不太愛說話的女同學走過來,脫口而說:「Hello, Kelly. What』s in it?」 我拿出了一個模擬蘋果說:「Look, it』s an apple.」,她又是一句:「Wow! How big it is!」
4、聽故事不僅可以提高兒童的聽、說能力,還可以發展兒童的想像力和創新精神
孩子們的想像力是非常豐富的。「故事教學法」是培養孩子們想像力和創新精神的有效方法。就拿故事「Mei Lin and her new pet」來說吧,當我們講到「The zoo sends a big box. What is in it?」我們可以讓孩子們猜猜盒子里到底是什麼?孩子們爭先恐後地說:「Is it a fox?」「It』s a superman.」這樣不僅使孩子在聽故事和回答問題中提高了他們的聽說能力,還培養了孩子們的想像力和創新精神。
5、故事教學可以激發兒童學習英語的興趣
通過講故事能激發孩子們對英語的學習興趣,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們天生就擁有好玩、好奇的心理特點。講故事可以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理,保持孩子們學習英語的興趣。英國的Gail Ellis and Jean Brewster (1991:1)說過:「Stories are motivating and fun and can help develop positive attitudes towards the foreign language and language learning. They can create a desire to continue learning.」
由此可見,運用故事進行教學,是非常適合幫助孩子們學習英語的一種教學手段。那麼,運用講故事進行教學時,我們該如何進行呢?
二、「故事教學」的步驟:
(一) Warm up (准備活動)
我們可以先唱一首歌曲,或用游戲復習單詞或句子,或是問一些與故事內容相關的簡單問題,以導入故事情節。例如:當我講Let』s Learn English Book 3 Unit Two 的 Fun reading:「The Big Bad Tiger」時,我採用了講故事的方法完成了這部分的教學。 講「The Big Bad Tiger」之前,我把「Ten Little Indians」的歌詞改成了「Ten Little Fat Pigs」,先唱了一首關於小豬的歌曲。然後集中孩子們的注意力,如我們可以說「A B C. Sit up straight.」或「A B C. Look at me.」讓孩子們完全安靜後,才開始講故事。
(二)Presentation (呈現過程)
1、介紹故事名稱,讓學生說說有關的話題的事情,能說多少是多少 例如:當我講「The Big Bad Tiger」時,唱完了一首關於小豬的歌曲後,我問孩子們:「Do you like pigs?」,「What do you know about pigs?」,「What about tigers?」孩子們可以用英語也可用母語回答。為了激起孩子們聽故事的興趣,我還藉助一些圖畫和手偶教具的幫助。這樣既可激起孩子的好奇心,又可讓孩子們發揮他們的想像力,使他們更早進入故事情境中。
2、講故事 可以運用肢體語言、動作、不同的聲音和面部表情進行講故事,當然我們還可以用故事書等。Andrew Wright (1995:39) 提過:「 It is easier for the children if you tell the story rather than read it. The following techniques aid understanding:(講故事會比讀故事更容易讓兒童明白故事內容。以下是一些講故事時的可以用到輔助方法)
---- use pictures, objects, masks and puppets (利用圖片、實物、面具、手偶等講故事)
---- use mime yourself or direct the children(自己邊講邊演或邊講邊指導學生表演)
---- use sound effects (利用聲音效果)
---- mix mother tongue and English (必要時,母語和英語相結合)
---- translate key words as you tell the story (遇到重點詞可作適當的解釋)
---- accept that some of the items of grammar can be learnt as vocabulary」(一些語法可當作詞彙教學)
(三)Practice (操練)
1、讓孩子們在老師的幫助下進行復述故事 例如:老師可以用圖片、故事書、電腦課件、實物等幫助孩子們進行復述;或出示主要的詞句,讓孩子們利用詞句把故事情節串起來。
2、小組練習 把全班分成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給予一個角色,小組一起進行角色扮演,這樣孩子們(特別是害羞的孩子)演起來,會感到更自然和安全,也為下一步個人表演打下基礎。
3、表演故事 讓孩子們表演故事情節,孩子們就會擁有運用新語言的機會,可以訓練他們流利的表達能力。余素珍老師在《小學英語的故事教學》中也提到過:「一方面,表演故事是輸出語言,用所學的語言進行交流,達到培養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目的;另一方面,教師可以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對於重點、難點,教師可作進一步強調,讓學生加深理解和記憶。」讓學生表演故事,也是任務型的教學模式。既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去完成表演的任務,而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又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
(四)、Follow-up (拓展活動)
拓展活動是多種多樣的。可讓孩子們朗讀他們最喜歡的句子,或選擇最重要的詞句與夥伴一起朗讀,或讓孩子們回家講故事,有可能的話還可以讓孩子們自己編故事,做故事書等等。
三、講故事的技巧
故事內容是吸引孩子們興趣的重要因素,而講故事的技巧是影響故事內容、教學效果和孩子們聽故事興趣的一大因素。正如Mary Slattery & Jane Willis(2001:97) 所說:When you tell a story you (當你講故事時,你應該:)
——speak spontaneously(說話自然)
——use natural intonation to help make the story seem real(利用自然的語調使故事更真實)
——are looking at the children and you can see if they understand (注意觀察孩子是否明白)
——can use your face and body to make gestures (利用神態和肢體語言作提示)
——practice first and have some support, e.g. notes on cards (事先操練並作充分的准備。如:可以在小紙上作好筆記)
——don』t need to worry if you make mistakes(children are unlikely to notice).(當你出錯時不必擔心。孩子們未必注意得到。)
因此,講故事時,我們可以注意以下幾點:
1、講故事時,重點詞句可以稍作停頓,給孩子們理解的時間 如講「The Big Turnip」 時,講到「I can』t pull it up.」可以稍作停頓,並做一個拔的動作。讓孩子們理解了「I can』t pull it up.」後再往下講。
2、講故事時,可以讓孩子們參與 例如:講「The Big Bad Tiger」時,當講到有人敲門時,我停下來問孩子們:「Guess, who is knocking at the door?」「What will happen?」 這樣就留有了一定的空間讓孩子們想像,培養了孩子們的想像力。
3、講故事時,與孩子們要有眼神的交流孩子們的注意力是短暫的,除了故事情節可以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之外,還要注意運用眼神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例如講「The Big Bad Tiger」時,當講到有人敲門時,故意把聲音放沉、語速放慢、爭著大大的眼睛,用疑惑的眼神看著孩子們,輕聲地問:「Guess, who is knocking at the door?」 「What will happen?」 這樣製造了一種既緊張又神秘的氣氛,使孩子們更能融入故事的情節中,注意力更加集中。
4、講故事時,注意角色的轉變、方位的變化 我們可以利用聲音、圖片讓孩子們注意不同角色的話語。例如用粗獷的聲音扮演大老虎,用自然的聲音扮演豬媽媽,用尖細的聲音扮演小豬。我們還可以用方位的變化來使孩子們分清不同的角色。例如講「The fox and the bird.」,我們把故事中——fox 和bird的圖片貼在黑板上,當fox說話時,我們可以站在fox的圖片這邊;當bird說話時,我們可以站在bird的圖片那邊。這樣,可以幫助孩子理解故事的內容。
四、合理安排,調控學生,提高教學效果
1、要孩子們坐得舒服 「 If at all possible change the seating before the story is told.」 (Andrew Wright 1995:16)。我們可以讓孩子們小組圍坐,也可以讓孩子們圍個大圈坐下,如果條件允許,我們還可以讓孩子們圍著老師坐在地板上。
2、創設一種輕松的教學氣氛 Gail Ellis and Jean Brewster ( 1991:69 ) 說:「 When telling a story for the first time try to create a relaxed informal atmosphere which mirrors storytelling in children』s homes.」 例如講「Mei Lin and her new pet」時,老師可以把自己的寵物介紹給孩子們聽聽,也可以讓孩子們說說自己家的寵物,以建立一種輕松、友好的學習氣氛。
3、講故事前,要把孩子們的注意力集中起來,這樣,故事教學的效果會更佳 例如「Now, children. Sit up straight, please. I』m going to tell you the story .」
4、對待學生要公平 當老師請各小組上台表演故事情節時,要讓孩子們感到機會是平等的,競爭是公平的。如果條件許可,盡可能讓每個孩子都有表演的機會。
5、組織好兩人對話或小組表演的工作 先要給孩子們定下規則。Gail Ellis and Jean Brewster (1991:72) 說:「 You may also need to spend some time talking to the children about how to work in groups if they are not used to doing so. It will probably be important to spell out certain ground rules.」給小組活動定下規則會使課堂組織得更有序,令孩子們的表演更出色,教學效果更明顯。
五、選擇適合學生的故事進行「故事教學」
1、選擇故事時,要考慮孩子們的年齡、學英語時間的長短,單詞量的多少,還要考慮故事的情境是否適合孩子們學習新的詞句。
2、選擇一些孩子們在母語中已經熟悉的故事,例如《小蝌蚪找媽媽》、《狐狸和烏鴉》等,這些故事孩子們很熟悉,用英語講給他們聽,他們會更容易明白故事大意和新詞句的意思。
3、選擇故事時,要注意故事是否包括有趣的角色。例如小動物,大野獸等等都是孩子們喜歡的角色,聽這些故事孩子們會特別精神,特別起勁。
4、故事中最好有多次重復的句子,「Make the most of and repetition in the story, and stop the story every so often to repeat the idea in another way」 (Andrew Wright 1993)」這樣可幫助孩子們在聽故事或講故事的過程中掌握簡短的句子。
5、要考慮故事內容的長短。視學生的英語程度選擇故事的長短。
6、故事內容的水平適中。故事中的詞句要適合孩子們的水平,不要太難,以使孩子們有成功感。
總之,「故事教學法」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一種教學方法,它不僅可以調動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培養想像力,而且可以提高教育、教學效果。

C. 淺談如何進行少兒英語故事教學法

利用故事教授兒童外語在國外已經有很長的歷史了, 在以英語、俄語、西班牙語、法語、德語等為目的語的外語教學中, 都不乏運用故事法的例子。長期的教學實踐也證明這是一種卓有成效的方法。在我國, 由於小學英語作為必修課程所開設的歷史較短, 且各地開設的狀況不一, 在教學方法上所做的相關探索和積累的經驗有限, 合適的故事資料較少, 因而造成廣大教師對故事在少兒英語教學中的價值認識不夠, 因此有必要從理論和實踐上對故事教學法在少兒英語教學中的運用進行探討, 以達到《英語課程標准實驗稿》及《小學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行》中提出的對故事的要求, 促進少年兒童的外語學習。
1 兒童喜愛故事的心理分析
故事對兒童具有普遍的吸引力, 故事對兒童不僅是一種娛樂, 也是一種很重要的學習方式, 這種學習往往是兒童自發的和主動的學習。為什麼兒童會對故事有如此大的興趣呢一方面, 認知好奇心是兒童喜愛故事的原始驅動力, 是一種追求外界信息並指向學習活動本身的內驅力, 它表現為好奇、探索、操作和掌握行為。另一方面, 兒童的生活環境和活動范圍相對狹小, 生活給他們提供的信息逐漸難以滿足他們的好奇心, 而受生活閱歷和認知水平的制約, 他們不可能像成人一樣從自己的經歷或見聞中重組和產生新的信息。
因此, 兒童探索和認識世界的願望比成年人更為強烈。滿足認知的好奇心與怎樣滿足這種好奇心之間需要尋找一條有效的途徑。故事的特點決定了它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方法。首先, 故事提供虛擬世界打破了平淡而狹隘的現實世界的藩籬, 跨越了時空界限, 為兒童的想像提供了空間和機會另外, 故事本身往往具有人物性格鮮明、情節曲折生動的特點再加上講述者繪聲繪色的表演, 能牢牢的吸引兒童的注意力, 喚起兒童強烈的情緒反映, 使他們或興奮、或悲傷、或緊張、或恐懼, 從而豐富和加深他們的情感體驗, 促進其心理發育。
2 利用故事來教少兒英語的原因
故事教學法之所以能在少兒語言教學中取得理想的效果, 主要基於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 故事教學法能很好地解決兒童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問題。興趣和動機的激發在兒童的學習中至關重要。兒童的學習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好奇心與興趣誘發的。只要是適合兒童的故事, 他們肯定會喜歡, 會興趣盎然地去聽或去閱讀。這樣, 兒童的形象思維與創造性聯想就可以得到充分的調動。
第二、故事能提供理想的語言輸人。談話、讀物和視聽資料等往往比針對個別語法要點進行練習更有趣, 也更有效。故事能為學生提供真實、自然、豐富的語言輸人, 有助於兒童習得語言。
第三、故事突出了語言的表意功能。故事是以「 事」 為中心的, 文句是它藉以說「 事」
第四、故事具有多種有利於掌握知識和培養能力的屬性。表列出了故事的各種屬性和相應的知識與能力之間的關系。
3 故事教學中的活動設計
活動的設計是故事教學的關鍵。語言教學環境下的「 講故事」 不同於作為娛樂消遣的「 講故事」 。後者的主要目的是「 樂」 , 除了聽或讀以外, 一般沒有其他活動而前者可以說是「 寓教於樂」 , 「教」 才是目的, 圍繞故事所展開的各項活動是達到「 教」 這一目的的途徑。
按故事教學中的活動發生的先後可以分為准備活動、理解與操練活動和發展活動三類。
准備活動。准備階段的活動一般在呈現故事內容前進行, 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清除學生理解上的語言障礙主要是針對影響理解故事內容的關鍵詞句而言二是讓學生對故事的內容有一個大致了解。教師對故事梗概的介紹可根據具體情況用目標或母語介紹, 也可選擇只用語言或以簡圖輔助語言介紹。在講故事的活動中, 教師還可以設計如下活動讓學生通過故事標題和故事書的封面猜測故事大意讓學生將打亂順序的圖片按自己的理解重新排序讓學生結合故事標題說一說圖片的內容等。
理解和操練活動。最常見的理解練習包括根據故事內容回答問題、判斷正誤、重新排列句子的順序等。富有新意、手腦並用的活動更有趣味性和挑戰性, 比如, 邊聽邊作出相應的動作根據故事情節找出相應的圖畫將故事內容用簡筆畫記錄下來等。在理解的基礎上可以設計表達活動, 比如, 根據簡筆畫或關鍵詞復述故事等。理解和操練的活動可以在講故事過程中或講故事後進行。例如, 教師在講述過程中的適當地方停下來, 讓學生猜接下來可能發生的事, 問學生如果他們處於某個故事情景中, 他們會怎樣做或讓他們為故事添加一些內容等。這些活動都有利於學生聽、說能力的提高, 也有益於訓練學生的推理和想像能力。
發展活動以訓練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為主要目的。具體形式主要有根據學生的想像為故事添加內容改編或續編故事從故事某一角色的觀點出發, 換一個角度講述故事、表演故事根據所給的關鍵詞自編故事等。為降低活動的難度, 激活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這些活動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
4 故事的選擇
就英語教學而言, 在選擇用於教學的故事時, 教師需要考慮以下三方面的因素故事的可讀聽性。根據維果茨基的「 最近發展區」 理論和克拉申關於第二語言習得理論中的輸人假設, 學生是通過理解略高於其現有水平的語言輸人進行習得的, 因此, 故事語言的難易程度如能控制在學生的語言水平范圍內, 又包括新的語言知識, 那是最合適的教師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教師選擇故事的一個重要依據。如果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根據語境猜測生詞意義的能力, 則應選擇含有可從上下文中推斷出詞義的單詞的故事如果教學目標為學習某一句型結構,則應選擇這一結構重現率高的故事如果教學目標是訓練學生說話的條理性, 就應該選擇線索清晰的故事, 以便於學生根據故事線索理解、復述故事……學生的年齡層次。
對於少年兒童, 講述的故事不宜過長, 最好選擇重復率高包括詞、句及段落的重復且朗朗上口的故事。因為聽故事是一個緊張興奮的過程, 兒童能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有限, 太長的故事會使他們疲倦, 失去學習英語的興趣。
5 運用故事法教學時應注意的問題
故事的呈現可以採取講或讀的形式, 但對於少年兒童來說, 講故事是最好的選擇。
講故事時教師身體語言的運用可增強故事的感染力, 提高故事的可懂度, 增加教師的個人魅力教師還可觀察學生的反應, 並隨時採取相應的調控措施, 如重復或輔以動作等。
講故事時用中文還是用英文在起始階段的英語教學中, 全英文的課堂教學可能會降低教學效率, 也容易使聽不懂的學生產生挫折感和畏難情緒。目前比較一致的看法是「 盡量使用英語, 適當利用母語。」 在運用故事教學法時, 應該對母語採取一種更為寬容的態度, 不要使聽故事的活動變為一種困難重重的語言練習活動。

D. 如何將故事教學法應用於小學英語教學中

在對英語學習語言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語言學習本身是較為枯燥單調的。一味地教師講、學生聽,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盪然無存。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表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學習動機中最活躍最現實的部分是興趣。而各年齡段的學生都對故事非常感興趣,故事中有生動的情節、豐富的情感,同時也蘊含著一定語言知識,故事不僅能吸引學生進入學習情境,也符合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的心理特點和學生學習語言的認知特點。因而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一些生動幽默、通俗易懂的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當學生產生興趣時,會好奇地、有目的地聽。聽懂了就會有滿足感,還會轉述給別人聽,從而很好地解決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問題。更重要的是。故事教學能很好地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故事教學首先要求學生聽故事。這就很好地鍛煉了學生聽的能力。聽故事的同時學生要理解故事。這就使他們的理解力得到提高。聽完故事後可以讓學生復述故事以培養、鍛煉學生說的能力。讓學生創編故事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語言綜合運用能力。還可以讓學生表演故事以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另外。故事教學能豐富學生各方面的知識:故事本身可能包括生活常識、歷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識:而進行故事教學的同時,也能對學生進行情感、行為習慣等方面的教育。因此,故事教學對外語教學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下面,筆者就結合自身的小學英語教學實踐,談談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實際運用。
英語教學法的實施步驟
一、整體感知故事內容
整體式語言教學理論認為,應在「自然」、「真實」、「完整」的語言環境中進行學習,讓學生感知整個語篇的「意義」。學生在感知語篇意義的過程中,建立起外語的語感。教師可以採用錄音、錄像或口述等方式,通過語言、音樂、圖畫等視覺與聽覺的多方位輸入,使學生對整個故事有一個大致的、生動的了解。在感知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思考,並激發學生去想像,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和先前的准備工作,邊聽邊猜測,從而主動建構語言知識。
二、 用故事來呈現新單詞和新句型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最常用的生詞呈現形式是「實物呈現」和「圖片呈現」。這些直白的生詞呈現方法,比較單調機械,不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僅僅停留於單詞之中。而通過故事教學法來呈現新的單詞,可以讓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去體會新的單詞,同時因為故事都具有趣味性,很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例如,在閩教版第一冊Unit 6 lesson 11中原本的課文內容就是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要求學生能聽會說讀單詞 frog, ck, rooster, fish等單詞。三年級學生對身邊熟悉的小動物特感興趣,故事是學生喜愛的形式,教師充分利用豐富的語態,模仿各種動物聲音的不同語氣和動作為學生表演這一個故事,充分利用使他們更好掌握故事中情節的語言點,既愉悅學生身心,又學習相關的。
如何對一個句型進行有效地呈現一直是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難點,在閩教版第一冊Unit 6 lesson 11的教學目標中需要學生能聽懂會說Who』s our father/mother ?Are you our brother/sister?並能熟練的根據實際情況做出肯定或否定回答。教師通常會直白地進行教學,有些甚至是直接翻譯成中文進行解釋,而通過故事來呈現新句型可以突破這一難點,能夠讓學生在預設的故事情節中感知呈現的句型所要表達的含義,更可以通過故事這個情境了解句子所能應用的語境。教師可以用漢語(同時夾雜英語句子)給學生講故事。故事內容是這樣的:早晨太陽出來了,池塘里荷花下游著一群小蝌蚪,其中一隻問Who』s our mother?(我們的媽媽是誰?)它們看到一隻黑色的魚,體型跟它們很相似,於是一隻蝌蚪就游上前說:你好,魚太太,你是我們的媽媽嗎?(Hello, Mrs .fish Are you our mother?) 魚太太回答說:不是。(No I』m not.)小蝌蚪們游上前去對一隻大青蛙說:你好,青蛙太太,你是我們的媽媽嗎?(Hello, Mrs .frog. Are you our mother?)青蛙媽媽高興的說:是的,我是(Yes I am)
三、 再次熟悉故事鞏固新單詞和新句型
角色扮演 這個活動符合學生愛動愛玩,愛交際的特點。英國兒童教育專家Jayne Moon指出,孩子具有意思先行的特點,而表演則是為學生提供了飽含豐富意義的情境,賦予語言生命力。在大多數人已熟練掌握故事內容時,可小組內重編對話,發揮學生的想像力。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操練新句型
表達看法 鼓勵學生用簡單的詞語來概括描述人物的特徵以及表達對角色的看法。
續講故事 教師可預設一些提問,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慾望,放飛他們的想像和思維,為他們提供探究的空間,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使他們能夠對所學知識進行再創造。
四、通過故事來教學閱讀
成功的英語教學要依賴大量的語言材料和語言實踐,而故事閱讀教學就能提供多方面的語言訓練活動。學生為了獲知故事內容,他們會集中精力去捕捉故事的大意和細節,會盡力去推斷和猜測,這無形之中培養了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根據語境猜詞的能力。另外閱讀之後再把他講出來也是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過程;改寫閱讀的故事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語言的運用能力。只要英語教師在教學中善於引導,就能讓學生得到充分和全面的訓練。學生閱讀故事還有利於其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了解世界,發展思維,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養,豐富生活閱歷,理解一些簡單的道理。
正如英語中的這句話說得「Every coin has two sides.」英語故事教學法亦不例外。首先我們不難想到,這套教學方法並不是適合於所有的老師,它對老師的要求較高。老師要有一定的表演能力,老師能夠通過自己的表演感染學生。第二點,還要有的一定的課堂駕馭能力,因為故事教學類課堂普遍比較活躍,若老師指令不當,或不能很好的控制學生氣氛,課堂上講匯市混亂一片,學生將會是快樂的玩了,然後什麼也都不記得。
綜上所述,教師可在課堂教學中適當引進故事教學法。並在講故事的過程中創造性地設計適合學生的各種活動。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有著廣泛的運用。它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有利於培養學生主動運用英語的意識和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也具有情景真實、便於組織和實施等一系列的優點。作為小學英語教師,我們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多多運用故事教學法,充分體現「用中學,學中用,學以致用」的新型教學理念。

E. 如何將故事教學法應用於小學英語教學中

許多老師都會根據學生的學習天賦和學習習慣,選擇良好的教學方案,從而保證孩子們可以盡快的了解重點知識。在眾多的老師教育方法中,故事教學法應用的頻率非常高。老師可以通過插入一個又一個的小故事,增加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能力和吸收能力。

然而,小學英語教學卻是一個學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非常重要的階段。老師完全可以將故事教學法與英語教學相互結合,從而使得學生更快的了解英語。第一個方法就是讓孩子進行簡短的英語對話,將故事完整的敘述。第二個方法就是老師可以在講解語法或句子的過程中,向大家不斷地加深英語的印象。

總的來說,英語教學一直是一大難點,老師需要通過不同的方式完成英語科目的教學。雖然不同的人對英語擁有著不同的意見和看法,但是中考和高考的成績卻和英語成績息息相關。英語的佔比非常大,人們必須要通過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學習到更多的英語知識。

與故事教學法適合哪個科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事業目標有哪些設想 瀏覽:278
婚姻中為什麼男人很累 瀏覽:288
華佗還有什麼學醫故事 瀏覽:61
重慶幸福鄰里公租房在哪個位置 瀏覽:203
事業單位多久備考 瀏覽:21
美女女壯士什麼意思 瀏覽:380
有哪些美女撕衣服的電影 瀏覽:41
愛情公寓你記住哪裡是我們的青春 瀏覽:731
健康體檢都需要做什麼項目 瀏覽:522
什麼食物是健康的 瀏覽:905
文旅局事業編有什麼職稱 瀏覽:256
美女最多的地方哪個省 瀏覽:341
男朋友講什麼故事給女朋友聽呢 瀏覽:115
愛情和至愛哪個重要 瀏覽:805
愛情為什麼不能看外表 瀏覽:835
什麼歌聽起來就幸福 瀏覽:739
你微笑時很美女主用的哪個式神 瀏覽:602
事業單位停保申請書怎麼寫 瀏覽:280
什麼階段進行經濟分析 瀏覽:420
感冒的健康教育有哪些 瀏覽: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