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四種幫你跳脫困境的思維方式
文/韓大爺的雜貨鋪
這篇文章要給你講四個小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在面對待解決的困境時,問了自己四個不同的問題,最終很巧妙地將困境化解。
而這四個問題,分別指向四種表面不同,本質卻相通的思維方式。先讓我們來看看這些故事吧。
1.
第一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大學生。
他對一位心理咨詢師傾訴他的苦惱,說自己很自卑,本來就相貌平平,加上長久積累起的一些不自律的習慣,使體重大幅超標,每天都宅在寢室里不愛出門見人,課也總不去上。多門功課掛科後,深感人生無望。他知道自己不能一直這么頹下去,但又沒有任何動力去改變。
心理咨詢師就問他:假如這些問題在將來某一天,統統都不存在了,那你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子?
學生反問:可空想這些又有什麼意義呢?畢竟現在,這些問題愣是存在著啊。
心理咨詢師堅持道:假如嘛,咱們就想想。
學生的眼神開始有點光了:那肯定是好啊,問題都解決了,我就成了學霸,身材又很好,朋友也多,就像多年前的我那樣……
心理咨詢師接著問:那如果有個記者讓未來的那個你,回憶總結一下這一路走來的成功原因,問你導致你一路逆襲的第一個行為是什麼,你怎麼說?
學生答:第一個行為,可能是從不斷吃外賣,改去食堂吃飯吧……
心理咨詢師說,好,那讓你從現在開始,每周拿出三天去食堂吃飯,能做到嗎?
學生點點頭,畢竟這又不是什麼難事。
結果就從這個簡單行為開始,這名學生真的像多米諾骨牌一樣,不斷做出行動,終於讓生活回到正軌上了。
2.
第二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小夥子。他在大學畢業時想考研究生,可父母堅決不同意。兩代人的價值觀在一次次爭吵中不斷碰撞,越吵越凶。
於是就跳進了惡性循環:父母越不同意,他就反抗得越激烈;他掙扎得越極端,父母就越覺得他不尊重長輩意見,情緒化,就對他越不放心,管得越緊。一家人的矛盾,打成個死結。
情急之下,小夥子將這種困境說給了一位老師。
老師問他:如果你父母不是反對,而是完全尊重你的意願,或者說,有一天這個問他突然不存在了,你接下來會怎麼做?
小夥子長舒一口氣:那可好啊。那我第一件事就是果斷參加報名,至於以後呢,因為爸爸媽媽為了我的選擇做出了讓步,我打算在今後的日子裡,對他們態度好點兒。
老師笑著說:那就不用糾結啦,現在就去報名,然後記得,在以後的漫長歲月里,一直對爸媽好。
小夥子心想可當下的問題還沒解決啊,事實是我父母並沒同意啊。但無奈之下,還是照著話做了。
結果出人意料:雖說貿然獨自報名這事,讓他的父母生了兩天氣,但架不住這孩子在那之後的時間里一直對他們好啊。他們也越來越覺著孩子長大懂事了,以往的疙瘩無形間就消失了。
3.
第三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新東方的英語老師。
他當年要進新東方教書的時候,需要考TOEFL/GRE,也就是說,要背至少兩萬多個單詞。
這無疑是個苦差事,而且特別容易中途放棄,因為當下與未來的大反饋之間缺乏聯系嘛。
於是他就花了一個下午的時間去想:如果將來有一天,我真的進了新東方,會有哪些好處呢?這些好處跟我此時此刻的每一個行動,有沒有可能產生直接相關呢?
他能想到的第一點,就是聽說在那裡可以達到年薪百萬。那計算一下,背下來一個單詞,就相當於賺了50塊錢啊,這可太爽了啊。
結果不用說,多年後他真的拿到了百萬年薪。
與之類似的,還有一名同學。他也知道早起好,多讀書好,勤奮工作好,把這些習慣養成,將來的日子大概率講應該會過得不錯,這些他都懂,可就是行動不起來。
根本原因其實就兩點:一是未來結果不確定,二是等待獎勵的時間太長。
後來他的一位朋友用一種非常巧妙的方式鼓勵他:如果未來已經確定,你會在十年後收到一份理想的生活與收入,並有神仙跟你簽訂了合約來保障這個結果達成。只不過合約上要求你,從現在開始每天6點起床,工作10小時。
或者換個玩法:給你設置個「未來賬戶「你按時打卡一次,就從「未來錢包「里提出20元;出色完成當天任務,就從」未來錢包里「預支出500元。你願不願意?
他說當然願意!目前是他履行「合約「的第三年,獎勵已經開始不斷兌現了。
4.
第四個故事的主人公,是我的一位讀者。他曾經面臨過的困境,是一個兩難選擇。
畢業不久,有兩家公司都給他發了offer,可這兩個崗位呢,一個在前兩年收入有限,講出去還挺沒面子,不過自己比較喜歡;另一個呢,薪水豐厚,但自己感覺不太順心意。選哪個好呢。
恰巧那階段我看了本書,書的末尾有一段話,我把它稱為「90歲之問「。並將問題復制粘貼給他,請他問問自己:
閉上眼睛想像一下:你已經90歲了,你的皮膚布滿了皺紋,頭發也早已花白脫落。父母已去,很多夕日的老友都已提前退場。此時的你正躺在院子的搖椅上曬太陽,經歷過人生無數起落的你正回憶過往。
你會想到從前,想到好多年好多年以前,現在的你。
你怎麼看待現在的你所處的困境呢?
那個90歲的你,對現在的你說了什麼嗎?
最後,深吸口氣,睜開眼睛,回到當下。
我不知道他真的做沒做這個看起來有點古怪的虛擬游戲,但不一會他便回復我:已經有答案了。
5.
上面這四個故事,都與未來有關,同時,它們也都用未來的視角,提出問題,進而化解了當下的矛盾。
第一則故事,是用未來啟動當下。核心問題是:如果將來某一天,困境消失了,那麼從未來回扣當下,當時自己當初做出的第一個導致改變的行為是什麼?然後照著去做。
第二則故事,是用未來擺脫當下。核心問題是:如果將來某一天,困境消失了,那麼接下來,我將要去做什麼?然後照著去做。
第三則故事,是用未來反饋當下。核心問題是:如果將來某一天,願景實現了,那麼將願景均攤到此刻的行每一個行為,這每一個行為分別有哪些好處和意義呢?
第四則故事,是用未來叩問當下。核心問題是:如果將來某一天,我已垂垂老矣,用他的視角看我目前的處境,他最想穿越回來,對我說什麼呢?
四則故事,彼此獨立,但內涵統一,那就是讓思維跳出腳邊的磕磕絆絆,擺脫時間的線性約束,拔高視野和維度,來對困境進行降維打擊。
為什麼要這么做呢?愛因斯坦的一句話說得好:問題不可能由導致這種問題的思維方式來解決。
也就是說:當你深陷問題中時,作為解決這些問題的主體——你,解決問題的能力,本身就是這些問題發揮作用的結果,你的解決能力本身就是受這些問題限制的,正如一個人無法將自己舉起來一樣。
而當你學會用未來來回敲當下,就相當於擊碎了這個閉環,重新確立了游戲規則。
願你攜手未來的自己,過好當下。願你能過上一種不被眼前的自己牽著鼻子走的生活。
End.
2. 戰勝挫折的哲理故事
『壹』 我眼中的貝多芬
「他是一個真正的藝術家
,
也是一個高尚的人。他遠離塵世
,
走著一條不尋常
的路。他是這樣活的,也是這樣死的……」
貝多芬,
這位享譽全球的藝術家,
一生中經歷了多少磨難,
遭受了多少打擊!
2
歲時,可怕的天花差點要了他的命,在母親的悉心照料下,他才躲過了死神。
3
歲時,他慈祥的祖父又遠離人世間,從此,貝多芬的父親沉醉於酒桶之中,晚
上回來又打罵貝多芬。到了
15
歲,貝多芬更是背負著養家的重擔。
17
歲,他又
失去了心愛的母親。
到了三十一歲時,
可憐的貝多芬幾乎什麼都聽不到了!
相對
於他的悲慘命運,
貝多芬傳奇的一生更是值得人驚嘆!
他在三歲時開始學習鋼琴
和小提琴。
1778
年
3
月
26
日,貝多芬舉辦了自己的第一場音樂會,那時,他還
不滿
8
歲!而他不滿
15
歲時
,
就已經可以指揮一個樂隊了。
18
歲,貝多芬就成
為了一個知名的作曲家!在他以後的歲月里他的音樂天賦更是表現得淋漓盡致,
先後創作了
《降
B
大調鋼琴協奏曲》
、
《大提琴鳴奏曲》
、
《英雄交響曲》
、
《庄
嚴彌撒》和我們都熟悉的《月光曲》等世界千古絕唱。
——矢志不渝是人生走向成功的動力。俗話說:
「有志者,事竟成。」貝多
芬的一生是從磨難中走過的,
人生的荊棘一再狠狠地刺他,
而貝多芬,
卻始終沒
有放棄他的理想,
而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中不斷地爬起來,
不斷地向人生輝煌
的頂點邁進!
——不斷地磨練是嚴寒的人生路上抵禦嚴寒的棉衣。
貝多芬一生中不管在愛
情還是在事業上,都遇到了許多挫折,然而,這些挫折並沒使他灰心,反而更加
激發了他,《月光曲》就是他在經歷了愛情的失敗後的佳作。
這些道理給了我們許多幫助,
貝多芬他在我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是給了我許多
鼓勵,他是我心中的名人。
『貳』 如何向喜歡的人表白
1、拿到對方的聯系方式
如果你喜歡人家,第一先要到聯回系方式。現在一想到聯系方式就答是微信,網路時代,大家都離不開微信,要個微信不難吧,比起手機號碼,微信更容易獲得,添加好友等待通過就能打開話題框了。
但是呢,你也別灰心,可以了解下他的愛好,了解他平時喜歡幹嘛。然後可以約他一起出去。如果他答應你了,對你態度也不錯,說明兩個人還是有可能發展下去。
『叄』 要一片作文,主題:我與老師的故事。要600字左右
我從小就崇拜老師,喜歡「老師」——這個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夢想著有一天自己也成為這個崇高隊伍中的一員。因此從上學起,我就處處以老師為楷模。盧老師就是一位我十分尊敬的老師。
盧老師擔任我們班的班主任兼語文老師。每當她繪聲繪色地講課,啟發我們思考問題時,看到別的孩子都勇敢地舉手發言,積極參與交流討論時,我總是十分羨慕。但無奈自己生性膽小,從不敢發言。盧老師注意到了我,經常用那會說話的眼睛暗示我、提醒我、鼓勵我。不僅如此,盧老師還把我叫到了她辦公室里,與我談心,給我打氣。談話中,她時而同我開開玩笑,讓我感到與老師交談是很輕松,很愉快的事情;時而又用親切的話語同我交流。盧老師告訴我:「機會掌握在自己手中,勇敢些,講錯了也是一種收獲呀!」後來,老師還教我一些發言交流的技巧,不知不覺,我竟忘了我在辦公室,我覺得是一個朋友在跟我促膝談心。出辦公室時,我的眼睛不禁濕潤了: 多好的老師呀……!我在心裡暗下決心:我一定要把不發言的缺點改掉,用一個全新的我來回報老師。
於是,上課前我認真預習,查資料,熟悉內容,品讀課文。課上,我注意傾聽老師和同學的發言。我要求自己善於思考,善於提問,同時,我不斷給我自己定新目標:今天舉一次手,明天一定舉兩次以上……果然,我每天都參與交流發言,我腹中的好詞好句似乎也越來越多,頭腦也越加的靈活。就像盧老師說的那樣:「好好乾,機會掌握在自己手中呢!」盧老師見我進步了,她那美麗的眼裡閃爍著喜悅的光芒,我知道,她信任我、喜歡我,我不能讓她失望。
這就是我,那個曾經膽小如鼠的小姑娘與盧老師的故事。也許,在別人眼裡,這只是一些平凡的小事,可我卻從這平凡的小事中讀出老師的不平凡。我和盧老師的故事還會繼續演繹下去,我要把老師給予我的昨天折疊成記憶的小船,任其飄盪在我感恩的心湖.
你可以先寫一下老師的外貌,她(他)是個什麼樣的人
和老師之間發生的事情1—3件最後結一下為就行了。
註:多寫一些好詞佳句。
『肆』 走一步,再走一步中我的心理變化過程是怎樣的
《走一步,再走一步》中,我的理變化過程大致是:驚恐---有了信心版---信心大增---產生成就感。權
每個人生活在世界上,難免會碰到許多困難。在困難面前,有些人灰心喪氣,束手無策終與成功無緣;有的人則毫不畏懼知難而上,終於到達勝利的彼岸,這樣世界也就有了弱者與強者。
學習這篇課文,寫的是一個身體瘦弱、膽小怯弱的孩子,在父親的幫助下終於戰勝困難,擺脫困境的故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學習後對我們同學一定有所啟迪。
(4)戰勝挫折的哲理故事擴展閱讀:
課文分析
學習語文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運用可以從模仿開始,不會說的學著說,堅持不懈,語言能力就會逐步提高。
語句分析
雖然我很希望自己也能像他們那樣活潑勇敢,但是自我出世以後,八年來我一直有病,而且我的心裡一直牢記著母親叫我不要冒險的訓誡。
這句話表明了我體質虛弱,為下文「我」爬懸崖時不如小夥伴勇敢埋下伏筆.
『伍』 《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啟示
《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啟示: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面對怎樣的艱難險阻,只要把大困難分解為小困難,認真地解決一個一個小困難,終於戰勝巨大的困難,贏得最後的勝利。
亨特父親的教子藝術是高超的。他深知亨特需要鍛煉自身的勇氣,增加自身克服困難的方法和經驗。他可以上崖抱亨特下來脫險,但亨特日後人生路上遇到危險怎麼辦?總不能永遠靠父親吧,那隻能靠亨特自己。
在兒子脫險的過程中,亨特父親只給予鼓勵指導,一切由亨特自己去做。從這個故事我們看到:讓孩子去體驗,激發他自身的潛能,自己排除險情,從而獲得成功。
這座懸崖就像人生道路上許多困難一樣,對待它,我們不能畏難怯步,而要冷靜地分解困難,一步一個腳印,循序漸進,堅持到底。這樣,才能化小勝為大勝,促使困難向勝利轉化。
(5)戰勝挫折的哲理故事擴展閱讀
《走一步,再走一步》選自《當代少年》1988年第一期,作者莫頓·亨特(美),入選初一第一學期第十四課語文課本,主要寫小亨特體弱怯懦,一次他跟隨夥伴攀登懸崖,由於害怕,上不去下不來。傑里引著父親找到了他,通過父親的鼓勵他終於得以脫險。
作者通過在自己身上發生的一件事寫出無論遇到怎樣的危險和困難,只要把它分成一個個小困難,再把這一個個小的困難解決,就解決了一大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