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北魏孝文帝遷都的故事
北魏孝文帝遷都的故事:
北魏長期都於平城,平城偏北地寒,六月風雪,風沙常起,當時有人作《悲平城》詩說悲平城,驅馬入雲中,陰山常晦雪,荒松無罷風。
流行的歌謠也這樣唱道紇於山頭凍死雀,何不飛去生處樂,惡劣的氣候環境,難以適應經濟的發展,偏北的地理位置更不利於北魏對整個中原地區的統治,孝文帝決定遷都洛陽。
為保證遷都順利進行,孝文帝進行了周密的部署和安排太和十七年五月,他召集百官,宣稱要大舉伐齊,計劃在南伐途中造成遷都的既成事實。
在朝會上,他先讓掌管宗廟祭祀、禮樂儀制的太常卿王諶占卜吉凶,一見卜得《革卦》,便高興地說《革卦》的彖辭講湯、武革命,應乎天而順乎人,沒有什麼卦比它更吉利啊。
群臣見狀,不敢多言。任城王澄站出來反對,孝文帝發怒道國家是我的國家,任城想要阻撓用兵么,拓跋澄反駁說國家雖然為陛下所有,但我是國家大臣,知道用兵危險,怎能不說話。
過了好一會,孝文帝才消了氣,說各人談談自己的看法,這也沒什麼關系。退朝後,他立即召見任城王澄,屏退左右,單獨與澄計議說這次舉動,的確不易。
但國家興自塞外,徙居平城,這里是用武之地,不能實行文治,今將移風易俗,實在難啊!崤函帝宅,河洛王里,朕想趁此南伐大舉而遷居中原,不知任城意下如何,拓跋澄被提醒。
贊同地答道陛下要遷居中原以經略四海,百姓知道這件事應當大慶才是。孝文帝又擔心地詢問道北方鮮卑人的習俗好依戀舊土,如果遷都,必將驚惶不安,為之奈何。
澄果斷地答道非常之事,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到的。只要陛下拿定主意,他們還會有什麼能為,孝文帝一聽,興奮地說任城,你真是我的張良啊。
六月,即刻下令修造河橋,以備大軍渡河,並親自講武,命尚書李沖負責武選,選擇才勇之士。七月,立皇子恂為太子。
發布文告,移書齊境,聲稱南伐,下詔在揚、徐二州徵集民丁、召募軍隊;又使廣陵王羽持節安撫北方六鎮,調發精騎,至此,准備基本就緒。
(1)北魏孝文帝相關的故事都有什麼擴展閱讀:
北魏孝文帝因漢化改革而被後人熟知,其中漢化改革中遷都洛陽是一個比較大的舉措,當時的鮮卑族是在山西地區的,當時的氣候和地理條件是比較惡劣的,地方是比較偏北的,所以寒風凜冽。
由於土地的問題是比較乾燥的,所以生長出來的農作物是比較少的,一個國家的糧食儲備不高的話,那麼想要真正的強大起來是比較困難的。
因為百姓的衣食住行都成問題,還想要推行其他的政策是天方夜譚的。但是如果遷都洛陽的話,糧食的問題就會得到很好的解決的,那邊的地理環境是比較好的,土地資源比較的豐富。
並且當時漢族的農作物的生產工具也是比較先進的。其次遷都洛陽的原因是因為當時北魏的地理環境並不是很好的,氣候比較的乾旱,並且氣溫是比較低的。
這樣會影響百姓們平時的生活,而洛陽是氣候是比較好的,常年都是溫暖濕潤的,也是歷代帝王比較希望的帝都。
除了北魏孝文帝遷都原因,孝文帝還有很多的漢化改革是比較出名的,比如說是讓鮮卑族和漢族的人民進行通婚,這樣直接從根本上面解決了民族之間的矛盾,因為之後不會再分鮮卑和漢族兩個民族都是一家人了。
② 孝文帝的故事
孝文皇帝是指北魏的 孝文帝 拓拔宏,本姓拓拔,遷都洛陽後,推行漢化後,皇族姓也改為元,稱元宏。他五歲就當皇帝,原因是他的父親獻文帝拓拔弘常遺世之心,喜歡黃老之術,我覺得這和 馮太後 威權過盛有關。
說起獻文帝和 孝文帝 父子兩代皇帝,不能不提 馮太後 。 馮太後 實際出身也是顯貴,是後燕皇帝馮弘的孫女,後燕國亡後其父在北魏做官,後犯法被殺,女被收入宮中做宮女,後被立為文成帝拓拔浚的皇後,文成帝只活了26歲,所以這馮太後實際上是青年守寡。獻文帝拓拔弘並不是她所生,他的母親李氏在他立為太子按慣例賜死,於是馮太後就母養獻文帝。文成帝死後,權臣元叉專權,馮太後設計除了元叉後,成為當時北魏的實際統治者。馮太後是漢人,所以,北魏的民族融合實際上從她開始了。但沒有孝文帝執政哪樣徹底。
馮太後執政時間久,獻文帝和她實際上是母子情深。但馮太後閨門不整,獻文帝親政後,感到非常為難,並不是他沒有實際的權力。曾在一次上朝時表示要禪位給皇叔京兆王拓拔子推,而群臣莫敢出聲,只有任城王拓拔雲,也是他的叔叔開口堅決反對,於是時任太尉的北魏大政治家源賀也同聲反對,魏書如下記載:
雲進曰: 「 陛下 方隆太平,臨覆四海,豈得上違宗廟,下棄兆民。父子相傳,其來久矣。皇魏之興,未之有革。皇儲正統,聖德夙章。 陛下 必欲割捐塵務,頤神清曠者,冢副之寄,宜紹寶歷。若欲舍儲,輕移宸極,恐非先聖之意,駭動人情。又,天下是祖宗之天下,而 陛下 輒改神器,上乖七廟之靈,下長奸亂之道,此是禍福所由,願深思慎之。」太尉源賀又進曰:「陛下今欲外選諸王而禪位於皇叔者,臣恐春秋蒸嘗,昭穆有亂,脫萬世之後,必有逆饗之譏,深願思任城之言。」東陽公元丕等進曰: 「皇太子雖聖德夙彰,然實沖幼。陛下富於春秋,始覽機政,普天景仰,率土繫心,欲隆獨善,不以萬物為意,其若宗廟何!其若億兆何!」顯祖曰:「儲宮正統,受終文祖,群公相之,有何不可?」於是傳位於高祖即孝文帝。
這樣,孝文帝當時大概只有五歲,就當了皇帝,而獻文帝不到二十歲就成了太上皇了。實際上執政的還是獻文帝。
馮後傳這樣記載:太後行不正,內寵李弈。顯祖因事誅之,太後不得意。顯祖暴崩,時言太後為之也。
就是說,獻文帝不能對太後的閨門實行強制措施,又開不得口去規勸母後不要和人通姦,只好對太後的內寵採取非常措施,殺了兩個內寵,這惹惱了撫養他長大的太後,於是太後下毒害死了獻文帝。獻文帝死時只有23歲,太後重新執政到孝文帝長大。
孝文帝對太後非常孝順,皇帝即位便開始為自己修墳墓,孝文帝給自己修的墳墓比太後小很多,當時的墳墓應該是在平城即今天的大同附近修建,當時以大同為都,稱平城。「有宦者譖帝於太後,太後杖帝數十;帝默然受之,不自申理;及太後殂,亦不復追問」。
太和14年,即孝文帝19歲的樣子,太後去世了,他才完全執政。太後死,「高祖勺飲不入口者五日,哀毀過哀毀過禮」。實際上太後臨死前,已經讓他學習理政,部分政務交給他處理。馮太後和晚清哪個臭名昭著的 慈禧太後 是完全不同的,馮太後是個傑出的政治家,在她執政時,北魏的政治經濟向極盛發展。這樣給孝文帝執政後,把北魏發展到最興盛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孝文帝遷都洛陽後,開始漢化政策,強制朝臣說漢話,穿 漢服 。照顧年老的朝臣可以不說漢話,但 漢服 是必須要穿的。
東陽王拓拔丕,是烈帝拓拔翳槐的 孫子 ,(拓拔翳槐是拓拔什翼健的哥哥),八十多歲了,和孝文帝的祖宗拓拔?一輩,大概比孝文帝高五六輩的樣子,上朝時倚老賣老,仍舊穿 鮮卑 服,孝文帝沒有處罰他,而是在朝堂上准備了一套合體的 漢服 ,在拓拔丕上朝時,親自給他換上。皇帝給他穿衣,他敢不從?只好從此也以漢服上朝了。
做得更徹底的是把復雜的 鮮卑 姓改為漢姓,連皇族姓「拓拔」也改為「元」,「改拔拔氏為長孫氏,達奚氏為奚氏,乙旃氏為叔孫氏,丘穆陵氏為穆氏,步六孤氏為陸氏,賀賴氏為賀氏,獨孤氏為 劉氏 ,賀樓氏為樓氏,勿忸於氏為於氏,尉遲氏為尉氏;其餘所改,不可勝紀」。現在看來,我們常見的劉姓和於姓,說不上祖上是鮮卑人啊,哈哈。哪鼎鼎大名的 穆桂英 ,假如真有其人,哪也必定是鮮卑人的後代了。 唐太宗李世民 的皇後 長孫皇後 也肯定是鮮卑人無疑了。
孝文帝對馮太後一家照顧一直很周到,他本人也娶了兩個馮家姑娘做皇後,是馮太後的弟弟馮熙的女兒,就是馮太後的侄女。按漢族規矩是差輩份的,好在當時漢化並不深。
後進宮的馮後是姐姐長得漂亮,很受寵,進宮後不久原來的馮後,是她的妹妹出家為尼了並病死在寺中。姐姐實際取代妹妹立為皇後也不久因病出家為尼,大概是身上起蕁麻疹之類的。馮太後去世後,孝文帝服喪期滿,又迎回宮中立為皇後。誰知這馮後品行不端,馮太後在做了太後守寡出現閨門問題還有情可原,畢竟是青年守寡。而這馮皇後本來受寵,在孝文帝南征時,與中官高菩薩私通,據說在她出家為尼時,就有淫亂的行為。孝文帝在南征時,病在南方,她更肆無忌憚,沒人敢管。更惡劣的是,叫她母親行巫術,詛咒孝文帝早點死,她好效仿她的姑母馮太後哪樣,做太後掌權。可惜出了一件事,暴露了她的醜行。她的弟弟想娶新寡的孝文帝的妹妹彭城公主,公主並不願意。馮後想強迫人家,於是公主秘密和幾個僕人及侍婢輕車逃奔到兄長駐軍處苦訴。孝文帝非常驚訝,但叮囑不要外泄。回來後,抓起皇後的姦夫和親信高菩薩、雙蒙等審問,得到真情。召進皇後審問,令 太監 搜查其衣物內如有兵器之類就立刻斬殺,皇後叩首哭謝,令其坐著回答。皇後要求叫別人走開才說,這樣,孝文帝命令長秋卿白整抱著刀耳朵里塞進棉花聽不到聲音才開始談話,這樣夫婦談話內容就無人可知了。
在調查清楚後,孝文帝念及馮太後的恩德,沒有廢掉這個失德的皇後,打入冷宮皇後的名份保留,又回到前線繼續南征。但身體還是不行,病重時召來弟弟彭城 王元 勰,叫賜馮後自盡,葬以皇後禮,這樣掩蓋馮家的大過錯。
元勰這人是有名的賢王,也有幾分狡猾,他叫北海 王元 詳,也是孝文帝另一個弟弟宣遺詔,哪個耳朵曾塞滿棉花的長秋卿白整給皇後毒葯,但馮後不肯死,說是幾個王要殺他,皇帝不會叫她死的。只好強制灌下毒葯死去了。如果孝文帝不是病死,能夠長命百歲,他是不會遺詔殺這皇後的。孝文帝要死了,如果不殺這馮後,她日後會掌權並威脅皇朝政權的。
這被殺的馮皇後的妹妹本來是先進宮立為皇後的,而這廢皇後進宮後由於長得比妹妹漂亮,所以比妹妹更受寵,所以在孝文帝前百般地說妹妹的壞話,這樣妹妹被廢後為尼,並病死於寺中。
還有一件使孝文帝很傷心的事,是原來的太 子元 恂,由於長得肥胖,在遷都洛陽後,對洛陽悶熱的氣候很不適應,幾個舊臣密謀擁他回平城即大同去另立朝廷,被告發後廢掉關了禁閉在禁中病死了。而元恂的母親林氏本是孝文帝愛妃,由於元恂被立為太子按慣例要賜死了。當時,由於孝文帝較為仁厚,曾求馮太後停止這種殘忍的規矩,馮太後不允許。這樣兒子沒有當皇帝哪林氏也就白死了。
具體請參考史書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