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講故事和演講、朗誦有什麼區別
(1)表達語體及特點不同
演講是論述社會的政治問題、文化現象、倫理道德等的評論性語體。語言上多用陳述句、祈使句、復句。
朗誦是口頭文藝語體,可以是詩歌、話劇,也可以電影片斷和散文,是虛構和想像中的情境和情感的再現和表現。
講故事是敘事性文體,多用描述性語言。
(2)目的、功用不同
演講是根據社會政治、經濟、道德、教育領域活動的需要,說服聽眾接受一定的觀念、思想,因此演講稿除了要具備形象生動的語言表達外,還要有嚴密的論證邏輯,清晰而巧妙的層次結構,要讓人聽了你的演講就能夠記住、信服你的觀點。
朗誦是一種藝術審美活動的需要,其目的是帶給人們藝術的欣賞,主要以形象性、抒情性、美感性為其基本特徵。只要是古今中外的文學作品,朗誦者都可拿來進行二度創作。由於朗誦者的經歷不同,文化素養不同,感受理解的水平不同,音色音質不同,其創造出的形象是不盡相同的。
講故事也是一種藝術審美活動的需要。繪聲繪色,生動形象的故事講述,能夠達到激發行動、展示自我、傳播價值觀、鼓勵協作、分享知識和勾畫未來等多種目的。
(3)受眾期待與表現者的身份感不同
演講的受眾心理是對演講者所說的內容「真實」、演講者的表現 「真誠」。
朗誦的受眾心理是對朗誦激勵人的內容和美的形式。講
故事的受眾要求講述的內容充滿矛盾沖突、情節緊湊,與個人生活經驗相近,不存在明顯的年齡、性別差異的講述內容和具有生動、形象和幽默的形式。
所以,演講追求生活或邏輯的真實或真實感,朗誦允許和需要想像和虛構,而講故事則需要情節曲折和講述的生動有趣。
(4)思維方式、表達情境、對象感以及態勢語的使用不同
雖然演講、朗誦與講故事三者都需要運用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但是,演講主導的思維是邏輯思維,朗誦主導的思維是形象思維,講故事則是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的緊密結合。
演講的態勢語,主要是用身體的姿勢、面部表情,這些態勢語卻必須是本真自我的自然而然的流露。
朗誦是帶有表演性質的藝術,它不僅要通過動作、表情等表演來塑造典型形象,而且還要通過布景、燈光、音樂、化妝造型等的配合,強化作品的獨特感情,渲染令人心動的藝術氛圍,營造令人神往的藝術意境。
講故事既可以通過動作、表情等表演來塑造典型形象,也可以通過布景、燈光,甚至是音樂來配合講述。既可以是本真的「我」的表現,也可以是虛構的「我」的演繹。
(5)現場的交流方式、語音造型不同
朗誦是把文字變為聲音的藝術,追求的是用聲音創造原作品的意境。受眾可以是直接面對朗誦者,也可以通過廣播、電視等媒體享受語言的魅力。從這種意義上說,朗誦更偏重於朗誦者對作品的把握、主觀再創造的感受,它是一種單向交流。
演講是雙向交流的活動,演講之所以在眾多的傳播方式中具有特殊價值,就是因為演講者和聽眾是面對面的,演講者可以及時地根據現場聽眾反應來調整說話的內容和方式,以達到最佳的效果。
講故事既可以單向交流,也可以雙向交流。一個故事是曇花一現,還是被人們銘記不忘,取決於表演情境的氣氛以及講述人與聽眾之間的互動。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演講
網路-朗誦
b網路-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