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馬過河》教學設計
單元說明
本單元圍繞「辦法」這個月主題編排了《寓言二則》《畫楊桃》《小馬過河》三篇課文。有古代寓言故事,有現代學生生活故事,有童話故事;有人物,也有動物,每個故事都寄寓了深刻的道理。故事豐富的人文內涵,可以引發學生多角度的思考,使他們獲得豐富的啟示。
本單元的學習重點是「根據課文內容,談談簡單看法」。能對文本內容進行意義重構,有自己的認識,是一個人閱讀素養的基本體現,也是讀者能從文本中獲得熏陶和啟迪的基本保證。
本單元三篇課文中的人物和角色,在看待事物、解決問題時,有的對,有的錯;有的先糊塗後清醒,有的先迷惑後醒悟,學生讀後應該有不同的認識和看法。
本單元引導學生從故事的不同側面談看法,或聯系實際,談生活中類似寓言中的事例,明辨是非,加深理解,避免犯類似的錯誤;或從故事中的不同側面發散思考,獲得不同的感受。「根據課文內容,談談簡單看法」是二年級上冊「讀課文,能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的延伸和發展,體現了語文能力訓練的梯度發展。
本單元人物對話較多,朗讀指導的重點是引導學生讀好對話的語氣。這不僅有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加深對人物形象的感受,也為後面「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奠定基礎。教材在《畫楊桃》課後提出「注意對話的語氣」,在《小馬過河》課後提出「分角色朗讀課文,注意讀出恰當的語氣」的要求,要注意根據具體的情境引導學生進行角色體驗,讀出不同角色說話的語氣。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切入課題:
師:同學們,大家喜歡童話嗎?(出示各種童話故事圖片)今天我們來分享一個童話故事。(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童話是與小朋友想像密切相關的素材,利用這一點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引發他們進入課文的慾望。)
看到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什麼?(為什麼過河?怎麼過河?過河了嗎?……)同學們可真了不起,通過讀課題就能提出這么多的問題。
(設計意圖:用課題質疑引領教學,進而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發散思維能力。)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出示自讀要求:1、我能讀准字音。
2、我能讀通句子。
3、我能標自然段序號。
(設計意圖:出示朗讀要求,引導孩子完成第一課時的「讀通課文」的要求)
2、檢測字詞。
出示詞語:馬棚 麥子 磨坊,指名讀,師指正。出示圖片理解意思。
出示詞語:馱 蹚 擋 攔,根據偏旁部首出示圖片:馬馱東西,孩子蹚水,用手擋住,排球運動員用手攔球。理解詞語。指名讀,齊讀。
出示詞語:嘩嘩 嗒嗒嗒 哩 唉,根據原文句子朗讀理解擬聲詞和語氣詞的不同。
出示詞語:為難 難為情,指名讀,齊讀。學習多音字。
出示詞語:願意 前蹄。指名讀,齊讀。
(設計意圖:孩子的語言是在運用中發展起來的,設置開放式、啟發式的提問,引導孩子積極動腦,感受不同詞語的含義。)
3、學習生字。
願 意 師范寫,生描紅臨寫。師生共同評價。
(設計意圖:「願」「意」兩個字都含有「心」,但是兩個字結構大不同,通過教師范寫,學生描紅,引導孩子加深這兩個字的間架結構的印象。)
三、再讀課文
1、聽錄音,思考課文說了一件什麼事。(出示原文填空)
課文先寫小馬要幫媽媽( ),接著寫小馬在路上被( ),問了( )和( )後,小馬( )了,不知道怎麼辦便跑回家問( ),最後小馬( )。
2、指名說,師指正,總結。
(設計意圖:本篇課文較長,讓學生自己概括,難度較大,不利於發揮孩子的探究精神,運用原文填空,可以降低難度 ,引導孩子疏通文章的脈絡。)
四、學習一二兩段
1、小組合作分角色朗讀。
2、指名說說小馬過河的原因。
3、思考:小馬是否願意做這件事?指名說。
4、指導朗讀,感受小馬的回答,體會小馬的心甘情願。
(設計意圖: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遷移至孩子自己的生活經驗,突破了重點,回應了難點。)
五、教師總結。
1、小馬通過自己的嘗試終於順利過河了,你有沒有遇到過和小馬類似的事情呢?想一想你當時是怎麼做的,現在你學了這篇課文之後,你又會怎麼做呢?四人小組互相交流交流吧!(四人小組交流、指名說)
2、聽了經歷了這些事情之後,你有些什麼收獲嗎?(自由說)
3、是啊,以後我們做事的時候一定要多觀察多思考,凡是都要去試一試,只有這樣才能不耽誤時間,把事情做得更好!
六、布置作業
搜集童話故事。
板書設計:見視頻
教學反思:
《小馬過河》是一個非常生動有趣的童話故事,是分角色朗讀的好材料。但是課文篇幅較長,課堂時間有限,這就大大限制了角色朗讀的發揮。本節課學生自由化閱讀較少。
課文詞語量較大,難度較大,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詞語的含義,從達到理解課文內容的目的,我運用圖片幫助孩子理解詞語。比如:學習「馱」這個詞語,我出示一個一匹馬馱著重物前進的圖片;學習「蹚」這個詞語,我出示一張一個孩子蹚水的圖片;學習「攔」這個詞語,我出示了一個排球運動員攔球的圖片。
本節課最大的遺憾是個性化朗讀較少,有遺憾就有收獲,今後在常規課堂教學過程中,我應該強化課堂的語文味。
一、談話導入,切入課題:
師:同學們,前面我們學了《寓言兩則》、《今天我們繼續來分享童話故事。(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童話是與小朋友想像密切相關的素材,利用這一點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引發他們進入課文的慾望。)
看到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什麼?(為什麼過河?怎麼過河?過河了嗎?……)同學們可真了不起,通過讀課題就能提出這么多的問題。
(設計意圖:用課題質疑引領教學,進而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發散思維能力。)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出示自讀要求:1、我能讀准字音。
2、我能讀通句子。
3、我能標自然段序號。
(設計意圖:出示朗讀要求,引導孩子完成第一課時的「讀通課文」的要求)
2、檢測字詞。
出示詞語:馬棚 麥子 磨坊,指名讀,師指正。出示圖片理解意思。
出示詞語:馱 蹚 擋 攔,根據偏旁部首出示圖片:馬馱東西,孩子蹚水,用手擋住,排球運動員用手攔球。理解詞語。指名讀,齊讀。
出示詞語:嘩嘩 嗒嗒嗒 哩 唉,根據原文句子朗讀理解擬聲詞和語氣詞的不同。
出示詞語:為難 難為情,指名讀,齊讀。學習多音字。
出示詞語:願意 前蹄。指名讀,齊讀。
(設計意圖:孩子的語言是在運用中發展起來的,設置開放式、啟發式的提問,引導孩子積極動腦,感受不同詞語的含義。)
3、學習生字。
願 意 師范寫,生描紅臨寫。師生共同評價。
(設計意圖:「願」「意」兩個字都含有「心」,但是兩個字結構大不同,通過教師范寫,學生描紅,引導孩子加深這兩個字的間架結構的印象。)
三、再讀課文
1、聽錄音,思考課文說了一件什麼事。(出示原文填空)
課文先寫小馬要幫媽媽( ),接著寫小馬在路上被( ),問了( )和( )後,小馬( )了,不知道怎麼辦便跑回家問( ),最後小馬( )。
2、指名說,師指正,總結。
(設計意圖:本篇課文較長,讓學生自己概括,難度較大,不利於發揮孩子的探究精神,運用原文填空,可以降低難度 ,引導孩子疏通文章的脈絡。)
四、學習一二兩段
1、小組合作分角色朗讀。
2、指名說說小馬過河的原因。
3、思考:小馬是否願意做這件事?指名說。
4、指導朗讀,感受小馬的回答,體會小馬的心甘情願。
(設計意圖: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遷移至孩子自己的生活經驗,突破了重點,回應了難點。)
五、教師總結。
1、小馬通過自己的嘗試終於順利過河了,你有沒有遇到過和小馬類似的事情呢?想一想你當時是怎麼做的,現在你學了這篇課文之後,你又會怎麼做呢?四人小組互相交流交流吧!(四人小組交流、指名說)
2、聽了經歷了這些事情之後,你有些什麼收獲嗎?(自由說)
3、是啊,以後我們做事的時候一定要多觀察多思考,凡是都要去試一試,只有這樣才能不耽誤時間,把事情做得更好!
六、布置作業
搜集童話故事。
板書設計:見視頻
教學反思:
《小馬過河》是一個非常生動有趣的童話故事,是分角色朗讀的好材料。但是課文篇幅較長,課堂時間有限,這就大大限制了角色朗讀的發揮。本節課學生自由化閱讀較少。
課文詞語量較大,難度較大,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詞語的含義,從達到理解課文內容的目的,我運用圖片幫助孩子理解詞語。比如:學習「馱」這個詞語,我出示一個一匹馬馱著重物前進的圖片;學習「蹚」這個詞語,我出示一張一個孩子蹚水的圖片;學習「攔」這個詞語,我出示了一個排球運動員攔球的圖片。
本節課最大的遺憾是個性化朗讀較少,有遺憾就有收獲,今後在常規課堂教學過程中,我應該強化課堂的語文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