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世界地鐵之父是誰,他和地鐵的故事
世界地鐵之父是查爾斯·皮爾遜
1843年有「地鐵之父」之稱的英國律師查爾斯·皮爾遜建議修建地鐵。進過了20年的醞釀和建設,世界上第一條快速軌道交通地下線(地鐵)與1863年1月10日在輪動正式運營。它標志著城市軌道交通在世界上誕生。用明挖法施工的倫敦地鐵,通車時採用蒸汽機車牽引,線路全場6.5km。
由於列車在地下隧道內運行,盡管隧道里煙霧熏人,但當時的倫敦市民甚至是皇親顯貴們都樂於乘坐這種地下列車,因為在擁擠不堪的倫敦地面街道上乘坐公共馬車,其條件和速度還不如地鐵列車。世界第一條地下鐵道的誕生,為人口密集的大都市發展公共交通取得了寶貴經驗。
(1)地鐵歷史上有哪些小故事擴展閱讀:
經過四年的施工,攻克了技術上的各種難關,世界上第一條地鐵於1863年1月10日正式開通。滑稽的是,在它尚未出生之時,倫敦《泰晤士報》已經提前判處了地鐵的死刑。
這家大名鼎鼎的報紙確信,倫敦市民持有與時任首相帕麥斯頓勛爵相同的觀點,即不會乘坐地鐵:「民眾普遍反映地鐵即便能建成,但由於其高昂的票價也難以運營下去。
甚至人們認為地鐵運行的空間是骯臟和黑暗的,遍地是老鼠,周圍也會布滿下水管道,他們不會為了通過這種煙霧繚繞的隧道,而放棄在清新環境下乘坐公共馬車。」
他們大錯特錯了。行駛在地下,由蒸汽機車牽引,木材製成的車廂引起了人們極大的興趣,更為有趣的是,走進車廂還有煤油燈提供照明。因此,多達4萬倫敦市民在全部7個地鐵站排起長隊等待感受這一新鮮事物。
盡管初生的地鐵絕不完美:地鐵的蒸汽機排出的水蒸氣,燃料燃燒產生的煙霧,煤油燈泄漏的煤氣全部集聚在隧道內,使得地鐵隧道內終日濃煙滾滾,氣味嗆人,令人難以忍受。
一如《泰晤士報》尖刻的評論(「提到地鐵總是想到黑暗和惡臭的隧道」),但地鐵終究解決了困擾倫敦人的通勤問題,它的發車頻率為每15分鍾一班,在高峰期每10分鍾一班,因此受到了公眾的追捧。
僅1年時間,倫敦的地鐵就運送了近1000 萬人次的乘客。1868年的一篇報道聲稱,「地鐵線路的修建不僅令英國,還令全世界都感到震驚。大都會鐵路的收入是每周每公里不低於1000英鎊。」這個數字居然是當時整個英帝國鐵路干線收入的12倍。
㈡ 關於科技的小故事:成長中的軌道車
編者按:《成長中的軌道車》是一篇寫科技故事的文章,講述了現在是科技時代,舉例了許多科技發展過程的名人故事,想我們介紹了科技變化的時代。
現代科技發展可真快!比如說手機、電腦、汽車、軌道交通……這些發明大大造福了人類的生活。其中,軌道交通車的發展尤其快!
10年前,媽媽上大學時候,從重慶到蘭州1338千米,火車需要坐21小時,而現在火車速度的大幅提高,這段路程只需要7小時,僅僅需要原來的1/3時間,媽媽感覺到回家的路變得很幸福。如果是磁懸浮列車,那就只需要不到2小時,也就是早上吃重慶小面、午飯就可以吃蘭州拉麵了,想起都是開心!
早在1828年,斯蒂芬遜和他的兒子共同製造了第一台蒸汽機車“火箭號”,並參加了一場機車比賽。當時有3台機車參加比賽,火箭號最終以22千米/小時的平均速度,跑完了112.6千米的路程,贏得了冠軍。從此,火車便受到人們的普遍重視,在世界各國相繼發展起來。
到1960年,一直以燒煤為動力的蒸汽機車已經改為了柴油為動力,速度提升為80千米/小時,這時候人們已經感覺到軌道車的快速和高效,開始喜歡這種交通方式出行。
1980年以後,發展比較快的城市已經有了電氣化機車,速度達到了200千米/小時。
現在,人們開始大幅度、大范圍使用軌道機車,出現了機車的新版:在空中遊走的輕軌、在隧道中穿梭的地鐵、它們大約3~6分鍾一班,車輛的時間間隔都是由計算機計算和控制的。假如有輛輕軌車由於事故停在某個位置,計算機就會自動發故障信號給站台,接受到的信息被站台發給所有該軌道上的列車,控制所有列車暫停下來,直到再次收到開啟的信號,這是列車提速的很重要的條件,這時候機車時速可以達到300~400千米/小時。
最值得一提的,是磁懸浮列車,它是藉助電力產生磁力之間的排斥力向前推動,電流越大磁力就越大,它就是靠控制電流大小來控制速度,所以速度可以達到700~800千米/小時,這也就是飛機的速度哦!
軌道機車的變化,讓我深深感受到科技變化之快,科技帶來的便利和幸福!
作者|楊 昕
公眾號:馮櫟鈞是老師
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