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關於君子的3個故事
《故事一》. 張晉是明朝人,他娶了富貴人家的女兒劉氏為妻。張晉的母親非常蠻橫和妒忌,張家的三個兒媳婦都因為受不了張母的虐待而離開。劉氏是張家的第四個兒媳婦,她來到張家後,沒想到婆婆非常喜歡她,人們都覺得很奇怪。
很多人問劉氏婆婆喜歡她的原因,劉氏說:「只有順從兩個字而已,只要是婆婆的教訓和指使,我都一一遵從,即使是不合禮法的事,或者是婦人家不能做的事,婆婆讓做時我也暫時不推脫,過後會找機會慢慢的向婆婆解釋這件事情的是非曲直,說的時候從容平靜,往往我說的話婆婆沒有不聽的。」
劉氏如此侍奉了婆婆三年,張母竟然變的慈善起來,張家又續娶了三個媳婦,從此再也沒有發生婆婆虐待媳婦這樣的事。
《故事二》原憲是孔子的弟子,他以清靜守節,安貧樂道而受人尊敬。他的房子是草搭成的,門是蓬草編成的,門樞是桑樹條,屋內上漏下濕,原憲端坐其中絲毫不覺清苦,以修習禮樂教化的儒道為樂。
有一天,子貢去找原憲,他乘坐著高頭大馬拉的車,穿著雪白華麗的衣服,因為小巷容不下他的大車,子貢只好下車步行前去敲原憲家的門,只見原憲戴著用樺木皮做的帽子,拄著手杖出來開門迎接他。可能見原憲一副窮困寒酸的樣子,子貢說:「嘻!先生這是生病了嗎?」
原憲回答他說:「我聽說沒有錢財叫做貧,學了道卻不能身體力行去做才叫做病,我現在是貧並不是病。」子貢聽後非常慚愧。
唐朝吳筠賦詩《詠原憲子》贊嘆道:「原生何淡漠,觀妙自怡性。蓬戶常晏如,弦歌樂天命。無財方是貧,有道固非病。木賜欽高風,退慚車馬盛。」
孔子還有個弟子叫顏回,他一簞食,一瓢飲,住在簡陋的小巷中,別人都受不了這種苦,但他卻一心向道,始終以此為樂,孔子對他稱贊道:「賢哉!回也。」
《故事三》子思,姓孔名汲,是孔子的孫子,是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
子思有一次向衛國國君提起苟變這個人,說:「他的才能可以率領五百輛車。」衛國國君說:「我知道他是個將才,然而苟變做官的時候,有次征稅吃了百姓兩個雞蛋,所以我不用他。」
子思說:「聖人選才用人,就好象木匠使用木材,取其所長,棄其所短;因此一根杞梓合抱的良木如果只有數尺腐朽的地方,好的木匠是不會棄用的。現在國君處在戰亂之世,選將才卻因為二枚雞蛋而棄用一守城大將,這可不能讓鄰國知道啊!」
衛國國君向子思一再拜謝說:「我接受你的指教。」
《 故事四》衛國國君有一次提出了一個不合適的計劃,而群臣卻如出一口般的附和,子思說:「我看衛國真是『君不象君,臣不象臣』啊!」
公丘懿子問:「為什麼會這樣?」
子思說:「君主自以為是,那麼眾人就不敢提出自己的意見。即使事情做對了而沒有聽取眾人的意見,這也是在排斥眾人的意見,更何況現在眾人都附和錯誤見解,助長邪惡之風呢!不考察事情的是非而樂於讓別人贊揚自己,這是無比的昏暗;不判斷事情是否有道理而一味阿諛奉承,這是無比的諂媚。君主昏暗而臣下諂媚,這樣居於百姓之上,老百姓是不會滿意的。長期這樣不改,國家就不象國家了。」
子思又對衛國國君說:「你的國家將一天不如一天了。」國君問:「為什麼?」子思說:「事出有因。國君如果說話自以為是,那麼卿大夫中就沒人敢改正你的錯誤;卿大夫們說話也會自以為是,士人百姓也都不敢改正他們的錯誤。這樣君臣都自以為賢能,而下屬們都同聲稱賢,稱賢就是順從就會有好事,如果指出錯誤就是忤逆就是有罪,這樣怎麼會有好結果呢?《詩經》中說:『都說自己聖賢,誰能分辨烏鴉的雌雄呢?』這不也像你們這些君臣嗎?」
《 故事五 》鄭濂,字仲德,是明朝時浦江人。到鄭濂這一輩,鄭家已經二百多年沒有分家了,人稱「義門」,太守贈匾「天下第一家」。鄭家始終遵從先祖不聽婦人言的訓誡,這里說的當然是指不能聽從婦人之話去干謀私利、有損孝義之道的事。
明太祖即位後,將鄭濂召到京城,問他一家有多少人,鄭濂回答說:「有一千多人。」明太祖說:「真的是天下第一家啊!」當時正值河南進貢香梨,明太祖於是賜給鄭濂兩枚香梨。鄭濂雙手捧著香梨往家走,皇帝命人偷偷跟在後面查看。
鄭濂到家後,召來所有家人,然後向皇帝的住地叩首謝恩,又找來兩個裝滿水的大缸,將香梨搗碎後放入缸中,然後讓所有的家人分著喝。皇帝知道後非常高興,於是親書「孝義家」三大字賜之,並加蓋玉璽。
後來有人誣告鄭家結交叛逆罪人,官吏前去抓捕,鄭家兄弟六人爭相要跟隨官吏前去,最後由鄭濂的弟弟鄭湜前往,當時鄭濂正在京城,他趕去攔住弟弟說:「我是兄長,應該由我去。」弟弟說:「哥哥你已經老了,應當由我前往。」就這樣,兄弟兩人爭相入獄。
明太祖知道後說:「像這樣孝義的人,怎麼會去追隨他人叛逆呢?」隨即將誣陷之人治罪,並重用鄭家子弟為官。
以上,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㈡ 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名人故事
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名人故事:
1、范仲淹勤奮讀書幼時家貧,沒有飯吃,喝只能粥,冬天煮好粥,讓它結冰,再用刀切成一小塊一小塊,每天只能吃一塊,他朋友知道後,給他送來吃的,他就隨食物腐壞,也不碰,他跟朋友說不能讓自己學會享受,最後終於有所作為。
2、五代畫虎名家歷歸真從小喜歡畫畫,尤其喜歡畫虎,但是由於沒有見過真的老虎,總把老虎畫成病貓,於是他決心進入深山老林,探訪真的老虎,經歷了千辛萬苦,在獵戶伯伯的幫助下,終於見到了真的老虎。
通過大量的寫生臨摹,其的畫虎技法突飛猛進,筆下的老虎栩栩如生,幾可亂真。從此以後,他又用大半生的時間游歷了許多名山大川,見識了更多的飛禽猛獸,終於成為一代繪畫大師。
3、民族英雄岳飛生逢亂世,自幼家貧,在鄉鄰的資助下,拜陝西名師周桐習武學藝,期間,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離失所,萌發了學藝報國的志向,克服了驕傲自滿的情緒。寒暑冬夏,苦練不綴,在名師周桐的悉心指導下,終於練成了岳家搶,並率領王貴,湯顯等夥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國的愛國洪流中。
4、張海迪五歲時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癱。她因此沒進過學校,童年起就開始以頑強的毅力自學知識,她先後自學了小學、中學和大學的專業課程。張海迪十五歲時隨父母下放聊城莘縣一個貧窮的小村子,但她沒有懼怕艱苦的生活,而是以樂觀向上的精神奉獻自己的青春。在那裡她給村裡小學的孩子們教書,熱心地為鄉親們針灸治病,受到人們的熱情贊譽。
5、東漢時候,有個人名叫孫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輕時勤奮好學,經常關起門,獨自一人不停地讀書。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是廢寢忘食。讀書時間長,勞累了,還不休息。時間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響自己的讀書學習,就想出了一個特別的辦法。古時候,男子的頭發很長。他就找一根繩子,一頭牢牢的綁在房樑上。當他讀書疲勞時打盹了,頭一低,繩子就會牽住頭發,這樣會把頭皮扯痛了,馬上就清醒了,再繼續讀書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