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給孩子講的歷史小故事
我們必須培養孩子對 傳統 文化 的熱愛和自豪感,孩子並不喜歡枯燥的說教,而聽 故事 幾乎是他們的最愛,講故事是最好的切入口,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給孩子講的歷史小故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更多「 歷史故事 」的相關 文章 推薦【↓ ↓ ↓ 】
歷史故事成語
唐朝歷史小故事五個
歷史人物故事精選5篇
10個歷史典故故事簡短
歷史故事_中國歷史小故事大全
適合孩子的歷史故事1
高山流水遇知音:知音之交
故事出自《列子.湯問》, 成語 高山流水即出自於此,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樂優美。
伯牙有一次觀海,只見海波涌動,巨浪奔騰,轟隆隆如雷鳴;海面上各種海鳥隨波翻飛,鳥叫聲清晰入耳,清脆脆如鳴金;這種渾重與清脆互相融合,卻誰也掩蓋不了誰,形成了大自然和諧動聽的音樂。他情不自禁地取出隨身攜帶的琴彈奏起來,音隨意轉,把大自然的美妙融進了琴聲。
但是曲高和寡,沒有人能聽懂他的音樂,這讓伯牙感到十分的孤獨和寂寞。
某天,伯牙又在海邊彈琴,當彈到贊美高山的曲調時,突然聽到有人嘆道:「雄偉而莊重,好像高聳入雲的泰山一樣!」當彈到表現驚濤駭浪時,那個人又說:「寬廣浩盪,好像看見滾滾的流水,無邊的大海一般!」伯牙激動地說:你完全聽懂了我的琴意、琴音,真是知音啊!
這個人就是鍾子期。
後來鍾子期死了,俞伯牙就把琴摔了,並且以後再也不彈了,因為知音沒了,繼續彈琴有什麼意思?
摔碎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與誰彈?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
我們給孩子講這個故事,是告訴他:我們一生中一定要交一個知心朋友,這樣的朋友不在多,而是能互相欣賞、互相理解。
有了一個這樣的朋友,你的孩子一生都將不再孤獨。
適合孩子的歷史故事2
負荊請罪將相和:刎頸之交
出自《史記.廉藺相如列傳》:「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
戰國時期,趙國弱而秦國強。當時趙國有個藺相如,憑著超人的智慧、勇氣與口才,譜寫了完璧歸趙和澠池相會的兩大壯舉,被封為上卿,比趙國最有名的將軍廉頗的官位還要高。
這下廉頗可老大的不樂意了,他覺得自己為國家征戰沙場,立下了赫赫戰功,應該為第一大功臣,而藺相如只憑一條三寸不爛之舌,居然官居自己之上。既然不服氣,心直口快的廉頗公開揚言說:「我見了藺相如,定要羞辱他。」當藺相如聽到廉頗的圖謀後,只是輕輕一笑,並盡量避免與廉頗見面。即使斗寬早是上朝,也與之錯開。
有一次,藺相如有事出門遇到廉頗,廉頗就命令手下用各種辦法堵住藺相如的路,最後藺相如只好打道回府。
廉頗就更得意了,到處宣揚這件事。
藺相如的門客們聽說了這件事後,紛紛提出要辭職,為什麼呢?他們說:「我們為您做事,是因為敬仰您是個真正崇高的君子,可現在您居然對狂妄的廉頗忍氣吞聲,我們可受不了?」藺相如聽了,哈哈一笑,問道:「你們說是秦王厲害還是廉頗將軍厲害?我連秦王都不怕,又怎麼怕廉頗呢空雀?秦國現在不敢來侵犯,只是懾於我和廉將軍一文一武保護著趙國,作為趙王的左膀右臂,我又怎能因私人的小小恩怨而不顧江山社稷呢?」
廉頗聽說後巧鎮,非常慚愧,便袒胸露背背著荊條向藺相如請罪。從此,他們便成了同生死共患難的好朋友,齊心為國效力。
我們給孩子講這個故事,是告訴他:有錯就改,不要為了虛名而置大局於不顧。真正的朋友,是要讓對方成長,讓對方變得更有價值。另外,這個故事還告訴我們,溝通方式非常重要。
如果藺相如一開始就跟廉頗說自己是為了大局在容忍你,廉頗聽了反而會認為藺相如虛假,更不相信。只有你在付出一定行動後,再藉助別人的口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對方才更願意接受。
適合孩子的歷史故事3
管仲和鮑叔牙,他們倆是好朋友。管仲比較窮,鮑叔牙比較富有,但是他們之間彼此了解、相互信任。管仲和鮑叔牙早年合夥做生意,管仲出很少的本錢,分紅的時候卻拿很多錢。鮑叔牙毫不計較,他知道管仲的家庭負擔大,還問管仲:「這些錢夠不夠?」有好幾次,管仲幫鮑叔牙出主意辦事,反而把事情辦砸了,鮑叔牙也不生氣,還安慰管仲,說:「事情辦不成,不是因為你的主意不好,而是因為時機不好,你別介意。」管仲曾經做了三次官,但是每次都被罷免,鮑叔牙認為不是管仲沒有才能,而是因為管仲沒有碰到賞識他的人。管仲參軍作戰,臨陣卻逃跑了,鮑叔牙也沒有嘲笑管仲怕死,他知道管仲是因為牽掛家裡年老的母親。
後來,管仲和鮑叔牙都從政了。當時齊國很亂,王子們為了避禍,紛紛逃到別的國家等待機會。管仲輔佐在魯國居住的王子糾,而鮑叔牙則在莒國侍奉另一個齊國王子小白。不久,齊國發生亂,國王被殺死,國家沒有了君主。王子糾和小白聽到消息,急忙動身往齊國趕,想搶奪王位。兩支隊伍正好在路上相遇,管仲為了讓糾當上國王,就向小白射了一箭,誰知正好射到小白腰帶上的掛鉤,沒有傷到小白。後來,小白當上了國王,歷史上稱為「齊桓公」。
齊桓公一當上國王,就讓魯國把王子糾殺死,把管仲囚禁起來。齊桓公想讓鮑叔牙當丞相,幫助他治理國家。鮑叔牙卻認為自己沒有當丞相的能力。他大力舉薦被囚禁在魯國的管仲。鮑叔牙說:「治理國家,我不如管仲。管仲寬厚仁慈,忠實誠信,能制定規范的國家制度,還善於指揮軍隊。這都是我不具備的,所以陛下要想治理好國家,就只能請管仲當丞相。」齊桓公不同意,他說:「管仲當初射我一箭,差點把我害死,我不殺他就算好了,怎麼還能讓他當丞相?」鮑叔牙馬上說:「我聽說賢明的君主是不記仇的。更何況當時管仲是為王子糾效命。一個人能忠心為主人辦事,也一定能忠心地為君王效力。陛下如果想稱霸天下,沒有管仲就不能成功。您一定要任用他。」齊桓公終於被鮑叔牙說服了,把管仲接回齊國。
管仲回到齊國,當了丞相,而鮑叔牙卻甘心做管仲的助手。在管仲和鮑叔牙的合力治理下,齊國成為諸侯國中最強大的國家,齊桓公成為諸侯王中的霸主。
鮑叔牙死後,管仲在他的墓前大哭不止,想起鮑叔牙對他的理解和支持,他感嘆說:「當初,我輔佐的王子糾失敗了,別的大臣都以死誓忠,我卻甘願被囚困,鮑叔牙沒有恥笑我沒有氣節,他知道我是為了圖謀大業而不在乎一時之間的名聲。生養我的是父母,但是真正了解我的是鮑叔牙啊!」
管仲和鮑叔牙之間深厚的友情,已成為中國代代流傳的佳話。在中國,人們常常用「管鮑之交」,來形容自己與好朋友之間親密無間、彼此信任的關系。
適合孩子的歷史故事4
關於孝順:陸績懷橘
三國時期,吳國有個人叫陸績。他的父親陸康,曾在廬江當過太守,與大將軍袁術交情很好。
在陸績6歲那年,有一次父親帶他去袁術家作客。宴席上,他對袁術提出的問題對答如流,讓袁術十分驚嘆。於是,袁術破例給他賜座,還獎賞他一盤橘子。那橘子味道極美,陸績很愛吃,還趁人不注意偷偷拿了3個藏在懷里。
然而,宴席結束後,在他向袁術拜別時,不料懷中的橘子突然滾落在地。對此袁術頓感詫異,大笑說:「你沒吃夠啊?還拿3個?」陸績淡定地說:「我從沒吃過這么好吃的橘子,我想讓母親也嘗嘗。」
袁術聽後,感嘆說:「你這樣小,就這么孝順,將來一定能成為棟梁之才!」後來,陸績果真對國家貢獻很大,還成為了天文學家。
啟迪: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可以告訴孩子,孝順是作為子女最大的美德,行孝在於細節,更要趁早。所謂,子欲養而親不待,不要等到父母年邁才想起要孝順。
適合孩子的歷史故事5
關於求學:程門立雪
宋朝有一個人叫楊時,從青少年時起就非常用功讀書。後來他雖中進士,卻不願做官,於是便繼續拜師求學。
當時,程顥、程頤兩兄弟做學問名氣頗大,楊時便拜程顥為師。後來,程顥去世,他又拜程頤為師。盡管這時他已經40歲了,但對老師仍是謙恭。
有一天,吃罷午飯後,楊時為了請教一個問題,便約同學游酢一起去找程頤。到老師住所後,發現他正在午睡,楊時不願打擾,於是便在門外安靜等著。
這時,天上突然飄起 大雪 。他和同學凍得渾身發抖,卻仍不願敲門。過了好久,程頤醒了,打開門才發現門外積雪已一尺多深,而楊時、游酢卻在門外雪地里等了很久。
啟迪: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可以讓孩子知道尊師重教是做學生的美好品德。學習不僅要虛心向老師求教,更要刻苦鑽研。
適合孩子的歷史故事6
關於承諾:一諾千金
西漢初年,有一個人叫季布,曾是項羽的得力干將。為人十分講信用。只要是他答應的事,無論有多困難,他一定想盡辦法做到。所以當時流傳這樣一句話:「得黃金百兩,不如得季布一諾。」
後來,劉邦打敗項羽當上了皇帝,開始搜捕季布,並下令「誰將季布送到官府,賞黃金千兩。」然而,布告發出後,無一人回應。人們都不願出賣季布。
這時,有個姓周的人得到消息後秘密地將季布送到魯地一戶姓朱的人家。朱家很欣賞季布的信義,便盡力保護季布。此外,他還專程跑到洛陽去找汝陰侯夏侯嬰,請他解救季布。
由於夏侯嬰從小與劉邦十分親近,並立下不少功勞,又欣賞季布的信義,於是決定為季布說情。終於使劉邦赦免了季布。後來,劉邦任命他做了河東太守。
啟迪:信用是無形的財富。我們必須告訴孩子,不要輕易許諾,一旦許諾了就要做到,不然就是失信之人。
給孩子講的歷史小故事相關文章:
★ 給孩子講的歷史小故事
★ 適合兒童講的歷史故事
★ 中國歷史兒童小故事
★ 幼兒歷史小故事
★ 幼兒小故事歷史故事
★ 教育孩子的歷史故事
★ 歷史小故事三分鍾演講
★ 關於歷史小故事集錦
★ 兒童經典歷史故事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⑵ 四年級講歷史人物故事有哪些
四年級講的歷史人物故事有:
1、包拯巧答典客:
紀昀喜抽旱煙,文臣武將暗地裡叫他「紀大煙袋」,有次,乾隆急詔,紀昀來不及將煙熄滅,只好把煙袋藏在靴子里去朝見聖上。
煙在靴子里燃燒起來,紀昀忍著痛,希望皇上快點結束,直到褲腳冒出煙來,皇上問他怎麼回事,紀昀答:「失火了。」皇上趕快讓他出去救火,紀昀才顛著一隻腳出去了。以後有好長時間,紀昀不得不拄著拐棍。
⑶ 中國歷史故事有哪些
中國歷史故事有:
1、司馬光砸缸:
一天,趙高趁群臣朝拜秦二世時,讓人牽來一隻鹿獻給秦二世,說:「這是一匹千里馬,我特意敬獻給陛下。」
秦二世左看右看,這明明是一隻鹿,趙高怎麼說是馬呢?便笑著說:「丞相弄錯了吧?這是一隻鹿,怎麼說是馬呢?」趙高沒有理會胡亥的話,一本正經地厲聲問左右的大臣們:「你們說說,這到底是鹿還是馬?」
大臣們有的懼怕趙高的權勢,不敢做聲;有的為了討好趙高,就阿奉承地說;「丞相說得對,這肯定是馬,前些年我還養過這樣的馬呢!」也有的大臣不願違背自己的良心,直言不諱地說:「是鹿,不是馬!」
⑷ 適合少兒講的中國共產黨歷史題材故事3到5分鍾
一、陳望道
「百姓誰不愛好官?把淚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當年,靠著一輛自行車和一雙膠鞋,焦裕祿踏遍了全縣149個生產大隊中的120多個。在鹽鹼區,他經常抓一點鹼土放在嘴裡品嘗,說出鹹的是鹽,涼絲絲的是硝,又臊又苦的是馬尿鹼,這讓和鹽鹼地打了一輩子交道的老農目瞪口呆。無論瓢潑大雨,還是風沙漫天,別人往屋裡跑,焦裕祿總是往外沖,即使在病重期間,他也拒絕只看材料聽匯報。他最常說的一句話是,「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道」。
「遠征西涯整十年,苦樂桑梓在高原」,孔繁森生前留下的這首詩,生動概括了他在高原的工作狀態。在藏十年,他為西藏的發展嘔心瀝血,傾盡所有。殉職後,人們在他的遺物里發現了僅有的八塊六毛錢和去世前4天寫的關於發展阿里經濟的12條建議。去世25年後,他留下的那句話——「一個共產黨員愛的最高境界是愛人民」,早已成為黨員領導幹部共同的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