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魯人徙越寓言故事寫作文
【魯人徙越】 魯人身善織屨,妻善織縞,而欲徒於越。
或謂之曰:「子必窮矣。」魯人曰:「何也?」曰:「屨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縞為冠之也,而越人被發。
以子之所長,游於不用之國,欲使無窮,其可得乎。 【譯文】 魯國有一個人自己很會打草鞋,妻子很會織白綢。
兩口子想搬到越國去。 有人對他說:「你到越國去必定會變窮。」
那魯國人問:「為什麼呢?」 這個人回答說:「做鞋是為了給人穿的呀,但是越國人卻習慣於赤腳走路;織白綢子是做帽子用的,但是越國人喜歡披散著頭發,不戴帽子。以你們的專長,跑到用不著你的國家裡去,要想不窮困,哪能辦得到呢?」 【「魯人徙越」的啟示】 不知您是否聽說過韓非子寫的這樣一個故事:一個魯國人擅長紡織麻鞋,他的妻子擅長紡織白絹。
他們想遷到越地去,就有人對他們說:「你們一定將窮困不堪了。」這個魯人問他是何道理,那人說:「麻鞋是穿在腳上的,而越人赤腳走路;白絹是做帽子用的,而越人卻披頭散發。
你們夫妻的特長在越地怎會有用武之地?怎麼會不窮困呢?」 看完這個故事後,人們往往認為擅長編制的魯人夫婦糊塗無知,那位勸說者則明智而有識,這幾乎成了鐵案。是的,如果我們用靜止的觀點來分析,擅長紡織的魯人夫婦到越地之後,一定會像那位明智的勸說者所說的那樣,特長得不到發揮,定然會「無用武之地」,以至於「窮困不堪」了。
但是,如果我們轉換一個角度,深入下去思考一下呢?就會得出一個與勸解人說的完全相反的答案—— 魯人徙越之後,並不一定急於賣鞋賣帽,而且不一定局限於賣鞋賣帽。他們夫婦到越地之後,可以先做一番考察,了解一下當地的風土人情、生活習俗等,然後再對鞋帽從美學角度的和有利於身體健康諸方面,做一些宣傳穿鞋戴帽的有益廣告,使越地人慢慢認識並接收穿鞋戴帽這種文明的生活方式,生意自然就有了。
當然,越人的生活方式不一定馬上改變,魯人夫婦也不可能馬上富起來。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越人的生活方式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並不一定老 *** 鞋、不戴帽,就像人類開始時掛樹葉、圍獸皮,而現在卻穿上衣服一樣。
再說,魯人夫婦既然擅長紡織,那麼,他們的紡織就不會局限在鞋帽上,他們可以紡織出許多越人喜歡的東西。這樣,魯人夫婦又何患不富。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也是這樣。有許多人看待事物或幹事情,總是像故事中勸魯人的人那樣,以僵化的眼光看待事物,墨守成規,不思變革,滿足於當前的環境,對新出現的事物,一看臉孔陌生,不是採取懷疑的態度,不加理睬、不去注意,就是大喝一聲,「哪裡來的異端」,一棍子打死。
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這些人的思想和行為,是與我們所處的改革時代極不適用的。
我們國家是一個脫胎於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經濟比較落後的國家,盡管在建國之後,為了改變這種落後的現在狀況,國家建立了適合當時實際的經濟體制,但這些舊的經濟體制,現在已不適應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而且,當今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世界各國都在實行改革開放,它們的經濟實力都在不斷增長。我國本來就比世界發達國家落後,只有實行改革開放,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才能在競爭激烈的今天,立於不敗之地 。
因此,在當今,我們只有像魯人那樣,敢闖禁區,大膽嘗試,才能創造出財富,增強國力,提高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水平,趕上世界發達國家,成為世界強國之一。相反,像故事中勸說者那樣固步自封,只能是越來越窮,最後不攻自破,不打自倒,重演清朝末期的歷史悲劇。
這里既可以正寫,也可以反寫。這個故事中,魯人看到了市場的空白,也就是看到了商機,並試圖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取商機,這就有不確定性了。越人披發赤足,如果是因為生產力低下,普遍貧窮,魯人很難成功,如果越人擁有消費能力,只是沒認識到穿鞋戴帽的好處,魯人的成功率還是很大的。也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清朝後期,有一個英國人來過中國,看到中國老百姓都是用竹筷吃飯,他靈機一動,要是把鋼制的刀叉勺子販賣到中國,豈不是發了大財,但是事實上他失敗了,老百姓根本沒有這樣的消費能力,再加上文化差異、生活習慣更難以改變。
魯人成與不成在兩可之間,我認為其失敗的可能性很大,建議你從反面來寫,從市場商機,文化背景,消費能力等各方面綜合分析,論述失敗的可能性。這裡面涉及兩個商品,鞋子和魯縞做的帽子,魯縞自古聞名天下,價格不會低。越人在南方,水多,多種植水稻,穿鞋反而麻煩,等等,改變生活習慣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可以 魯人徙越,鎩羽而歸 為題。
魯人身善織屨①,妻善織縞②,而欲徙於越。或謂之曰:'子必窮矣。'魯人曰:'何也?'曰:'屨為履③之也,而越人跣④行;縞為冠之也,而越人被發。以子之所長,游於不用之國,欲使無窮,其可得乎?
選自《韓非子·說林上》? 注釋?①屨(jù):用麻、葛等製成的鞋。 ②縞(gǎo):白絹,周時人用縞做帽子。
③履:鞋。這里用作動詞,指穿鞋。④跣(xiǎn):赤腳。
魯國有一個人自己很會打草鞋,妻子很會織白綢。兩口子想搬到越國去。
有人對他說:「你到越國去必定會變窮。」
那魯國人問:「為什麼呢?」
這個人回答說:「做鞋是為了給人穿的呀,但是越國人卻習慣於赤腳走路;織白綢子是做帽子用的,但是越國人喜歡披散著頭發,不戴帽子。以你們的專長,跑到用不著你的國家裡去,要想不窮困,哪能辦得到呢?」 。。。 【說明】凡做一事,制定行動計劃,必須先做調查研究,從實際出發,萬不可純憑主觀,心血來潮,莽撞從事。做生意特別要了解顧客的需要。
洞察躲在困難身後的機遇
黑夜給了我們黑色的眼睛,我們卻用它尋找光明。——題記
(最惡劣的環境孕育了最絢麗的極光;最寒冷的北極風造就了最堅毅的愛斯基摩人。)困難永遠和機遇共存,挑戰與輝煌同在。睿智的目光才能發現潛藏的機遇(所以,我們要擦亮眼睛,清醒頭腦,洞察躲在困難身後的機遇)。
上世紀50年代末,一個英國鞋廠和一個日本鞋廠的推銷員同時到達太平洋島國推銷產品。這個島國屬於第三世界國家,文明程度極低,百姓還光著腳。他們 *** 鞋,也沒有穿過鞋,不認識鞋,更不了解鞋,在這里推銷鞋子困難重重,簡直是天方夜譚。英國推銷員非常失望,抵達後不久,就給上司發回電報:此地人均 *** 鞋,產品無銷路,近日即回國。而那位日本推銷員給上司的回電則是:此地人均光腳,亦無穿鞋歷史,產品銷售潛力大,擬常駐此地。結果日本鞋廠迅速開發了這個巨大的市場,使企業享譽全球,並在30年後收購了那家英國鞋廠。(這不正說明:毫無希望的背後往往潛藏著機遇,困境恰恰是許多成功的前提條件嗎?)
「毫無希望常常是化裝了的機遇」。面對困難,不失望,不放棄,勇敢面對,那麼你會發現(柳暗花明又一村)自己的巨大潛力。在浩瀚的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海水又冷又暗,幾乎沒有人相信,如此惡劣的環境中還會有生命存在。但偶爾閃爍的小光點告訴人們,那裡生活著一種會發光的小魚,它們就像一盞盞玲瓏的小燈籠,驅散陰冷,照亮希望。失望,黑暗,嚴寒,算得了什麼!
人生註定要去承受許多挑戰和痛苦,面臨挑戰的經歷可以使你得到鍛煉和成長。困難可以是失敗的借口,也可以是成長的契機。彌爾頓失去了視力,卻寫出了異常精彩的詩篇;貝多芬沒有了聽力,但完成了更為動人的樂章;
很多人總是抱怨機會不眷顧自己。殊不知它無處不在,關鍵是被困難阻擋的時候,我們能否越過困難找到它,然後抓住它,利用它。
黎明前的黑暗是漫長的。面對困難,我們要睜大黑夜給我們的黑色眼睛,用它尋找光明,洞察躲在困難身後的機遇,然後把握它,擁有它,一路向前,直到旭日東升,朝霞滿天!
不同意.
聰明的魯人,放棄了生意興隆的故地,想到外面獨創一番天地.其可想見的困難在他看來並沒有什麼,因為他有充足的自信心,他相信自已會憑借自已的才智與不懈打拚創造出另一番在別人看來沒法達到的事業天地.他還是個善於挑戰自我的人,他運用逆向思維,獨僻蹊徑,去涉足別人未曾走過的路,這是對自我的一個挑戰.他還是一個善抓商機的人,正是別人未曾涉足的地方,才充滿了無限商機.他有先見之明,他有創新精神.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無論做事還是學習都要從多方面去考慮,若永遠循規蹈矩,就不會有創新,不會有更大的進步與發展.
當魯人賣出了第一雙鞋,穿上鞋子的人感覺到腳的舒適,他會到處宣傳;當魯人賣出了第一頂帽子,戴上帽子的人會體會到頭部的溫暖,他也會為魯人做免費的廣告:那麼魯人還會愁銷路嗎?越是看起來沒有市場的地方,可能越是商機無限.
再給你一個相關的故事,你也可以去悟一悟.
你可能聽過「向和尚推銷梳子」這個小故事吧,聽到這個題目,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呢?反正我是一驚,坐在那兒想了半天也沒有想出個可以把梳子賣給和尚的理由來.聽完了這個故事才恍然大悟,不由得為第四個營銷員鼓掌叫好!
有四個營銷員接受任務,到廟里找和尚推銷梳子.
第一個營銷員空手而回,說到了廟里,和尚說沒頭發不需要梳子,所以一把都沒銷掉.
第二個營銷員回來了,銷了十多把.他介紹經驗說,我告訴和尚,頭皮要經常梳梳,不僅止癢,頭不癢也要梳,可以活絡血脈,有益健康.念經念累了,梳梳頭,頭腦清醒.這樣就銷掉一部分梳子.
第三個營銷員回來,銷了百十把.他說,我到廟里去,跟老和尚講,您看這些香客多虔誠呀,在那裡燒香磕頭,磕了幾個頭起來頭發就亂了,香灰也落在他們頭上.您在每個廟堂的前面放一些梳子,他們磕完頭燒完香可以梳梳頭,會感到這個廟關心香客,下次還會再來.這一來就銷掉百十把.
第四個營銷員說他銷掉好幾千把,而且還有訂貨.他說,我到廟里跟老和尚說,廟里經常接受人家的捐贈,得有回報給人家,買梳子送給他們是最便宜的禮品.您在梳子上寫上廟的名字,再寫上三個字「積善梳」,說可以保佑對方,這樣可以作為禮品儲備在那裡,誰來了就送,保證廟里香火更旺.這一下就銷掉好幾千把.
第一個營銷員腦子里想得是「和尚要什麼梳子呀」,所以一把也沒有賣出.第二個營銷員把梳子的功能擴大化,但這畢竟不是梳子特有的功能呀,理由有些牽強,所以勉強賣出了幾把,第三個營銷員就比較聰明了,站在為老和尚考慮的角度上說服了老和尚買下梳子,但卻忽視了商品的流通,梳子放在那兒可以重復使用,老和尚自然只要百十把,就足足夠用了!第四個營銷員才是一等聰明啊!說服主持把梳子作為禮品回贈,高招!難怪銷量那麼大.
魯人徙越
韓非
原文:魯人身善織屨,妻善織縞,而欲徙於越。或謂之曰:「子必窮矣。」魯人曰:「何也?」曰:「屨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縞為冠之也,而越人被發。以子之所長,游於不用之國,欲使無窮,其可得乎?」
【注釋】[①身:自己。②屨(jù):用麻、葛等製成的鞋。③縞(gǎo):白絹,周時人用縞做帽子。④履:鞋。這里用作動詞,指穿鞋。⑤跣(xiǎn):赤腳。⑥被:同「披」。
譯文:魯國有個人(他)自己善於用麻、葛編織鞋子,(他)老婆善於織縞(生絹),(他)想移民到越國去。有人對他說:「您(去越國)必然會窮的。」(那)魯國人說:「為什麼?」(回答)說:「屨是用來穿的,但是越人赤腳走路;縞是用來做帽子的,但是越人披發。以您的所長,去到不使用(你的產品)的國家,想讓(自己)不窮,這可能嗎?」
閱讀:
1、解釋加點的詞語。(2分)
(1)或謂之曰 ( ) (2)屨為履之也( )
(3)而越人被發( ) (4)以子之所長( )
1、(1)有的人(2)穿(3)同「披」,披著(4)用、憑
2、下面句子中的「窮」字與其他各項不同的一項是( )(2分)
A、子必窮矣 B、欲使無窮,其可得乎
C、窮困潦倒 D、無窮無盡
2、D
3、翻譯句子。(2分)
魯人身善織履,妻善織縞,而欲徙於越。
3、魯國有一個人自己善於編織草鞋,他的妻子善於紡紗,他們想一起遷徙到越國。
4、根據短文內容回答魯人不可徙越的原因。(2分)
4、以子之所長,游與不用之國,欲使無窮,其可得乎?
5、簡要概括這篇寓言的主要故事情節。(2分)
5、有一對善於編織和紡紗的夫妻,想要遷徙到越地去。有一個人勸他們不要去,因為這兩種手藝在那裡沒有用。
6、本文的主題可以有多種理解,請寫出來(至少三種)。(2分)
6、①要根據社會實際需要決定行動,否則,非碰釘子不可。做事情不能想當然,要經過實地考察,或多方面收集相關材料。
②不要依靠舊有的經驗去解決新的問題。
③發展事業要善於揚長避短。
④堅持自己的主見和聽取別人的意見要結合起來。
「魯人徙越」雖是一則沒有結尾的故事,但給我們留下了想像的空間。如果我們用靜止的觀點來分析,擅長紡織的魯人夫婦到越地之後,一定會像那位明智的勸說者所說的那樣,特長得不到發揮,定然會「無用武之地」,以至於「窮困不堪」了。但是,如果我們轉換一個角度,深入下去思考一下呢?就會得出一個與勸解人說的完全相反的答案——魯人徙越之後,並不一定急於賣鞋賣帽,而且不一定局限於賣鞋賣帽。他們夫婦到越地之後,可以先做一番考察,了解一下當地的風土人情、生活習俗等,然後再對鞋帽從美學角度的和有利於身體健康諸方面,做一些宣傳穿鞋戴帽的有益廣告,使越地人慢慢認識並接收穿鞋戴帽這種文明的生活方式,生意自然就有了。當然,越人的生活方式不一定馬上改變,魯人夫婦也不可能馬上富起來。再說,魯人夫婦既然擅長紡織,那麼,他們的紡織就不會局限在鞋帽上,他們可以紡織出許多越人喜歡的東西。這樣,魯人夫婦又何患不富。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也是這樣。有許多人看待事物或幹事情,總是像故事中勸魯人的人那樣,以僵化的眼光看待事物,墨守成規,不思變革,滿足於當前的環境,對新出現的事物,一看臉孔陌生,都是採取懷疑的態度、不加理睬、不去注意。這些人的思想和行為,是與我們所處的改革時代極不適用的。我國本來就比世界發達國家落後,只有實行改革開放,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才能在競爭激烈的今天,立於不敗之地 。因此,在當今,我們只有像魯人那樣,敢闖禁區,大膽嘗試,才能創造出財富,增強國力,提高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水平,趕上世界發達國家,成為世界強國之一。相反,像故事中勸說者那樣固步自封,只能是越來越窮,最後不攻自破,不打自倒,重演清朝末期的歷史悲劇。
❷ 事業單位考試的議論文材料是「寓言故事」這怎麼寫
寓言故事類材料作文是事業單位考試中比較常見的命題方式,材料中往往蘊含著一些哲理和道理,例如「失敗是成功之母」、「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信任、奉獻、寬容等。這種材料大多淺顯易懂,但有的故事會比較隱晦曲折,因此在審題時,各位小夥伴不能只滿足於明白字面上的意思,還要由表及裡,由淺入深,仔細挖掘出材料中所蘊含的深刻道理,抓住中心思想,然後在此基礎上進行引申擴展。
之前的文章已經為大家介紹了寓言故事類材料作文的解題技巧,但是相信不少同學記憶已經模糊了,那麼為了進一步強化作答技巧和寫作思路。今天,我們仍然以一道真題為例,即2014年貴州事業單位的真題,為大家再一次講解、強化此種題目的作答技巧和寫作思路。
題目要求
請閱讀上面的材料,根據自己的感想,緊密聯系實際,自擬題目。寫一篇800字以上的議論文。
給定材料5
有兩個飢餓的人得到了一位長者的恩賜,一根魚竿和一簍鮮活的魚,其中,一個人要了一簍魚,另一個人要了一根魚竿,於是他們分道揚鑣了,得到魚的人原地就用乾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魚,他狼吞虎咽,還沒有品出鮮魚的肉香,轉瞬間,連魚帶湯就被他吃了個精光,不久,他便餓死在空空的魚簍旁。另一個則提著魚竿繼續忍受飢餓,一步步艱難地向海邊走去,可當他已經看到不遠處那片藍色的海洋時,他渾身最後一點力氣也使完了,只能眼巴巴地帶著無盡的遺憾撒手人間。【兩個人都選擇單打獨斗,支撐的時間短,結果很悲劇】又有兩個飢餓的人,他們同樣得到了長者恩賜的一根魚竿和一簍魚,只是他們並沒有各奔東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大海【暗含一起面對、互幫互助、團結合作之意】,他們每次只煮一條魚【善於思考、有計劃、有打算的意思】,最後經過遙遠的跋涉,來到了海邊。從此兩個人開始了捕魚為生的日子,幾年後,他們蓋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漁船,過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團結合作帶來的意義是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別人,實現共贏】。
解題思路
讀完題目要求,不難看出,從題干中得不出任何跟內容相關的有效信息,此種情況下如何能寫出一篇800字左右(字數可以上下浮動100字,即700-900字)的文章?還是得仔細閱讀材料,挖掘出材料蘊含的觀點,即通過故事總結做人、做事的道理。接下來的三步驟將為大家揭開謎底:
由事論理—「塑靈魂」
寓言故事類材料作文第一步是從故事中挖掘出蘊含的道理,即由事論理。就本題而言,前兩個飢餓的人盡管得到了長者的恩賜,但是由於二人不能互相幫助和支持,只顧眼前的利益,最後均沒有逃脫餓死的命運;而後兩個飢餓的人在同樣的條件之下,卻能補長取短、優勢互補、團結合作,進而戰勝飢餓,雙雙活了下來且過上幸福的生活。
因此我們從本則材料中總結出的道理有:團結就是力量、合作才能共贏、互相幫助才能取得長遠的進步、善於思考能找到更好的解決問題的方式等,這些都可以作為我們的觀點,進行展開。
就理論理—「搭骨架」
提煉出材料中蘊含的道理則意味著找准了觀點,有了觀點之後,就要「謀篇布局」,確定文章的結構,搭建文章的框架。按照上面的思路我們可以具體展開:
1、第一個啟示,要團結合作、互幫互助。團結就是力量,是個人獲得成功的關鍵,是企業長遠發展的保障,是社會和諧的基石(備註:題目要素較少,建議用主體分析法展開,即從個人、企業、社會等多個主體展開)。
2、第二個啟示,面對困難艱險,或者誘惑時,要善於思考、做好規劃,不能只顧眼前的利益,才能取得長足進步。
3、第三個啟示,幫助他人、成就自己、成就他人,實現共贏。
這便是文章展開的三個角度或者叫分論點,在邏輯結構上他們可以是相互並列的關系,也可以是層層遞進的關系。
就理論事—「填血肉」
選擇恰當的材料作為論據,不僅能夠佐證觀點,還能博得閱卷人的青睞。對於像這種材料少的題目,大家需要運用自身積累的資料作為論據,如熱點事件、名言警句、歷史案例、領導人講話等。比如圍繞「團結合作」,我們可以運用以下素材:
與團結合作相關的名言警句:
1、團結一心眾志成城。
2、眾人拾柴火焰高,一個好漢三個幫。
3、同一個目標攜手共進,同一個夢想合作共贏。
4、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與團結合作、實現共贏相關的經典事例:
1、地震來臨時,人們抗爭救災;非典襲擊時,人們共同抗擊非典;
2、中國援建非洲,與第三方世界的國家形成了友好關系,共同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各國加強文化交流,包容差異,融合碰撞,取長補短等;
3、中國女排精神,體育競技中團結合作取得集體的榮譽等。
通過對以上題目的學習,大家對寓言故事類的材料作文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把握,那麼接下來需要同學們自己動手搜索一些寓言故事,從中找出其中蘊含的主要觀點,確定寫作角度,在此基礎上填充經典事例和名言警句,使文章「有血有肉,有靈魂」。
❸ 急需高一議論文一篇*(寫周記用的)
有這樣一則寓言,說的是兩匹馬同行,一匹將另一匹的脖頸咬傷了,結果被咬的反而主動安慰因咬傷自己而羞愧不安的那匹馬。故事雖小,卻揭示了天地間動人的品德,那便是寬容。
寓言中動物的寬容是以德報怨,佛教中彌勒的寬容是「肚裡能容天下事」,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怎樣來理解寬容呢?其實,寬容是一種境界。
寬容如水。
通常的「寬容」,即原諒他人一時的過錯,不錙銖必較,不耿耿於懷,和和氣氣地做個大方的人。寬容如水的溫柔,在遇到矛盾時往往比過激的報復更有效。它似一捧清泉,款款地抹去彼此一時的敵視,使人們冷靜下來,從而看清事情的本來緣由。同時,也看清了自己。寓言中那匹被咬的馬理智地選擇了寬容,最終兩者和好如初。試想一下,倘若它針鋒相對,以同樣的方法還擊對方,那麼除了兩敗俱傷,頭破血流之外,還能帶來什麼呢?因此可以說,寓言中的國馬其實是很明智的。它的明智在於「以德報怨」。
寬容似火。
因為更進一層次的寬容意味著不僅不計較個人的得失,更能用自己的愛與真誠來溫暖別人的心靈。心平如水的寬容,已屬難得;雪中送炭的寬容,更可貴,更令人動容。從寓言中我們看到,犯下過錯的那匹馬已認識到自身的荒謬而羞愧難當,這時被咬的馬體現出的寬容與安慰,便恰似一團火焰,明亮而溫暖。寬容,不僅融化了彼此的冰凍,更將愛的熱力輻射進對方的心窩。在被某些人評論成「物慾橫流」的時代,自下而上空間正日益縮小的人們所缺的不正是發生在兩匹馬之間的寬容嗎?選擇寬容,也就選擇了理解和溫情,同時也選擇了人生的海闊天空。
寬容是詩。
寬容是一首人生的詩。至高境界的寬容,不是僅僅表現在日常生活的某一事件的處理上,而是升華為一種對宇宙的胸襟,對人生如詩般的氣度。寬容的涵義也不僅限於人與人的理解與關愛,而是內心對於天地間一切生命產生的曠達與博愛。寓言中的馬無法到達這種境界,而這種境界對於人類卻是如此的真實和深刻。
為生活的平淡與多舛而心存積隙的人呵,請你選擇寬容吧。這絲毫無損於你的尊嚴,反而有助於人們在漫長的生命之河中穿越平庸。具有寬容的思想境界,才會懂得人生的真諦,寬容也是一門生活的藝術。
當然,寬容同「方以律己,圓以待人」是不矛盾的。輕易原諒自己,那不是寬容,而是懦夫。「圓以待人」,也得先看對象。寬容不珍惜寬容的人,是濫情;寬容不值得寬容的人,是姑息;寬容不可饒恕的喪盡天良的人,則是放縱。所以,寬容本身,也是生活的一門學問。
在我們的人生道路上,發生的決不是兩匹馬這樣簡單的事。生活,往往紛繁,又常常平淡。正因為寬容如水,使紛繁經過過濾變得純凈;正因為寬容似火,使平淡通過鍛燒日趨鮮明;更因為有這詩般的寬容,才賦予人生以藝術,賦予生命以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