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前程往事 > 故事怎麼打造

故事怎麼打造

發布時間:2024-11-09 11:14:46

Ⅰ 打造品牌故事的5個步驟

打造品牌故事,關鍵在於「真實」,不僅故事要真,情感和案例也要真。但如果你的故事本身就大同小異,沒有特別之處,該如何打造呢?——其實只需要5步,就可以讓你的品牌故事脫穎而出。

第一步:篩選故事

一個品牌的故事,只要問創始人,一定可以一問一大堆,所以就需要從中進行篩選。

應該怎麼篩選呢?選特別的故事,還是選有趣的故事呢?

其實這些都不重要。因為要打造的是品牌,故事的屬性由品牌的文化內涵來決定,由創始人的獨特之處來賦予。

真正要選出的故事,應是符合這個等式的: 故事=發起的初衷+發展的歷程+現狀。

第二步:確立故事結構

通常的故事結構模板如下:

1)原先並沒有創建品牌的打算

2)但在某次旅途、會議、經歷……中,某件事/人觸動了自己,於是有了想法

3)雖然有了想法,但由於沒有經驗/資金/團隊,實施的過程並不順利

4)遭遇了很多挫折,但憑借著某某的幫助、支持,闖過了難關

5)終於發展到了現在的局面(團隊規模、營業額等等)

你也可以用到SCQA模型,是麥肯錫咨詢顧問芭芭拉·明托在《金字塔原理》中提出的。

l S(Situation)情景——提供一個熟悉的情景。

l C(Complication)沖突——描述情景存在的矛盾。

l Q(Question)疑問——指出問題所在。

l A(Answer)回答——提供解決方案。

SCQA其實就是引導你站在用戶的角度考慮問題,而非自說自話,從而提升消費者的興趣與接收意願。

第三步:定義品牌內層

將選出的故事與品牌的內層含義相結合,這是打造與眾不同品牌故事的第一個環節。

內層含義,包括品牌的價值和信念,即:

內層含義=企業所倡導的獨特的理念、信仰+完成任務所必須具備的態度+價值觀+團隊性格

通過將這些內容融入到故事當中,打造與眾不同的內核。

第四步:定義品牌外層

這是與眾不同品牌故事打造的第二個環節,也就是打造出眾的「臉面」。

這個「臉面」不一定很俊俏,但一定符合目標用戶的帶茄審美和需求。換言之,外層含義包括外觀和功能,即符合下面這個公式:

外層含義=外觀設計+功能構成+所代表的服務+服務的作用

第五步:賦予品牌深層次的含義

定義品牌的內外層,為的就是自然而然的賦予品牌深層次的含義。何謂深層次的含義,簡單來說,就是: 品牌=?(方便、快速、簡單、領先……)

比如:

品牌敘事有四種表現形式:

以品牌創始人為敘述主題

以虛擬人物或神話傳說為敘述主題

以地域環境差異為敘述主題

以產品功能特徵為敘述主題

以品牌創始人為敘述主題,香奈兒、微軟、蘋果、化為等品牌攔行猜都是使用這種敘事方式的經典。

以虛擬人物或神話傳說為敘述主題,以此喚起和豐富受眾美好的想像,達到精神上的審美愉悅和情感共鳴。這種方式想像空間大,且能產生神秘感,引起用戶的好奇。如肯德基的山德士少校、迪士尼的米老鼠等,都是此種方式的成功案例。

以地域環境差異為敘述主題,在一些特殊行業,產品的生產原料、使用材質、製作工藝的特別性,使得產品具有與眾不用的使用效果和品味感受,這種感受經過渲染,將影響用戶的消費心理。比如,依雲礦泉水——來自阿爾碑斯山底。

以產品功能特徵簡型為敘述主題,凸顯品牌獨特的產品優勢,引起用戶的注意和興趣,促進銷售。比如薇姿品牌,對薇姿小鎮的溫泉水的保健功能進行大力描述,由此擴大市場知名度。 

Ⅱ 寫好故事,抓住這五個要素就夠了

有時候,我總會跟人抱怨,說故事太難寫了,很多文友都回復我, 說他們也會因此而感到困惑。

不過,最近讀了美國作家傑里·克利弗寫的《小說寫作教程》,我發現要想寫好小說(故事),還是有一定規律可循的,你只需要抓住五個關鍵的要素即可。

這五個關鍵的要素包括:沖突、行動、結局、情感和展示。

而 沖突又分為渴望和障礙 這兩個部分。

所以, 渴望、障礙、行動、結局 ,這些故事元素組合在一起就構成了 故事的形式 。

作者反復強調:渴望、障礙、行動,是寫作者的第一道防線,屢試不爽的工具,是故事的三駕馬車。所以,我們必須重視起來,並在這些上面反復下功夫。

當我們寫作順利的時候,不用去考慮規劃的事情,只管去寫就是了;但是,當我們遇到麻煩的時候,就必須馬上回歸到規劃上來。

那麼該規劃些什麼內容?又該如何規劃呢?

其實,作者還是 要 讓你回到渴望、障礙、行動上來,並且永遠都是如此。

其實,正如作者說講,要想寫好故事就需要對上面這些要素進行規劃,甚至在你的整個寫作生涯中,始終都要用到這種規劃。

一、渴望是什麼?

渴望就是:首先要問自己,「什麼人需要得到什麼東西?」。沒有這一點,任何故事情節都無法展開。

不過這個『』渴望「」並不是那種普通的渴望,而應該是「具有戲劇性的渴望」。

要想人物的渴望要具有戲劇性,人物必須感覺到這個渴望的滿足與否是生死攸關的大事。

這並不是說它必須是一件生存或死亡的事情,只是需要人物對此必須抱著強烈的感情,他內心必須深信不疑:除非這個局面有所改觀,不然人物就無法繼續容忍目前的生活。即使在最低程度上,它們也要有一種危機,有一種直面的對峙,另外還要有一個結局。

二、障礙是什麼?

你要先把人物的渴望建立起來,然後再來問自己「障礙是什麼」。

假如沒有任何障礙,故事就沒有沖突,也就沒有任何戲劇性的張力來推進故事情節的發展演變。當然這里的障礙也是指戲劇性的障礙。

那麼新的問題也來了 : 我怎麼知道這個障礙是否足夠強大到可以算做一個戲劇性的障礙呢?

第一,這個障礙必須有同樣強大的決心,同樣強勁的動力,它拚死也要抵擋或者打消這種渴望,正如這個渴望試圖征服這個障礙的動力一樣強勁。

第二,衡量這個渴望/障礙的最好辦法就是想一想,假如故事裡的人物根本不理睬這個障礙將會發生什麼情況?你設置了一個障礙,假如人物既不理會它,也不採取行動,以致他在情感方面、身體方面、社會方面、經濟方面就要遭受嚴重危害或者遭遇滅頂之災,那麼這個障礙就是一個戲劇性障礙。假如這個人物可以無所作為而且毫發無損,那麼這個沖突就是個冒牌貨,沒有沖突就沒有戲劇性,也就沒有故事可言了。

三、如何去行動?

在你製造出一個具有威脅性的障礙之後,你要問自己,「人物要做什麼事情(行動)才能克服這個障礙和實現他的渴望」。

需要注意的是:活動不等於行動,更加並非戲劇性的行動。有時思考問題也可以等於行動。假如人物針對難題展開激烈的思想斗爭,或者精心謀劃針對難題展開直接進攻或者積極防禦,這些思想活動都屬於行動。偉大的故事全都涉及了人物內心的思想變化,還有人物內心世界的種種沖突。

行動要想具有戲劇性,它要麼必須針對難題展開直接進攻,要麼必須針對難題展開積極防禦。

渴望、障礙、行動這三大因素正是讓故事波瀾起伏,曲折生動的關鍵所在。

你手中最強大的武器是了解故事的形式和諸項要素,擁有了這一武器你就掌握了全盤規劃。

四、情感該如何表達?

情感是打造終極關聯所必需的材料,由此讀者和人物之間產生認同,融為一體,從而我們能夠體驗人物的感覺。假如我們不知道人物有什麼感覺,我們就沒有辦法和人物形成一種內在關聯。

為了精確定位人物眼下有什麼感覺,我們有一個最簡單的辦法,那就是問以下幾個問題:他擔心什麼?他害怕什麼?他希望什麼?

假如人物沒有擔心和顧慮,那麼,故事就沒有沖突。沖突的意思是說人物可能會喪失某種價值異常高昂的東西。

所以,你需要在心裡,問問這些問題,然後用最好的方式把它們寫下來。

五、展示

展示是基本的武器,它是把經驗捕捉到紙面上來的基本方法,其手段幾乎總是包括場景和對話。

展示邁著現實生活的步伐,分分秒秒地前行,逐字逐句地展開。展示(經驗)的對立面是講述(觀念)。

展示就是讓事情真真切切地發生在我們眼前,作者不必使用抽象的詞語來講述事實給讀者聽。

一定要記住:在整個教程中,我們都是在使用展示的辦法講授創作知識。比如:你要描寫一個瘋子,你就不能直接說他是個瘋子,而是要把他的語言、行動甚至是心理活動用文字的形式描述出來,讓讀者一讀就能感覺到他是個瘋子。這就是成功的展示。

需要注意的是,身份認同和塑造人物是一個成功故事的全部效果。它們就是故事要達成的效果內容,不過,它們並非故事取得效果的方法。

故事的目的、認同的目的都是讓我們持續不斷地跟自己保持接觸。你必須首先產生身份認同感,然後你才能喜歡某個人,建立友誼或者墜入愛河。它是把全世界人民團結起來的力量。沒有它,文明就無法持續。

其實,跟別人產生聯系也是跟我們自身產生聯系。故事的目的就是要構築這種聯系,創造這種認同。身份認同就是:我們怎樣才能體驗人物的生活?我們如何體會他們的感覺?我們如何變成他們的化身?此外,在這種身份認同的過程中,我們能體驗到更加豐富多彩的自我。但是,除非故事把人物塑造出來,否則我們就無法產生認同。人物塑造是一個新的階段,它是通向身份認同的一個鋪墊。

人物性格只有通過他的行動才能得以揭示。行動就是性格。除非人物採取某種行動,否則即便是全世界最美妙的性格也不會引起我們的情感共鳴。

而沖突又是我們用來強迫人物採取行動的元素,人物因此必須使盡渾身解數來展現自身。揭示人物性格是必不可少的,這樣,身份認同才能出現。

假如你對人物身上的災難敷衍了事,人物採取的行動將缺乏強大的說服力,故事就會鬆散拖沓,讀者也會離你而去。所以,你必須對自己的人物狠心一點兒,這是你唯一的出路。

有人可能會問:為什麼要給人物那麼多痛苦,製造那麼多麻煩(沖突)?是不是太殘忍了?

事實上,就如同上面所說,這是唯一的出路。因為作者把他們推到極限狀態正是把握他們靈魂最深處的最佳手段,也是觸動讀者內心世界的最佳手段。

這種做法既能揭示人物性格,又能製造出認同感。因此,作為作者,你是故事中一切麻煩的最終製造者,也是讓人物遭受種種痛苦的最終原因。你只能下此狠心不可。

我們把這個情況稱為 戲劇的悖論。

現實生活中的壞東西到了文學作品裡就成了香餑餑。

你越是讓小說人物困窘不堪,讀者就越能享受其中的妙處。

為什麼呢?因為它迫使人物最大限度地使出渾身解數,而一旦人物將自身發揮到了極限,我們就最大限度地體驗到了他們的生活。

一個精彩的故事必須具備兩股勢力,它們須旗鼓相當,奮力對壘,竭盡全力,最終精疲力竭。

六、結局

用行話來說,除非你擁有一個戲劇性的沖突(渴望+障礙),除非人物已經開始採取行動克服障礙,不然,你的故事就壓根兒沒有真正開局,更不用談結局了。

一般的規律是:結尾就埋伏在開局之中。這意味著,假如你擁有兩股旗鼓相當的勢力,它們都全力戰斗想要征服對方,那麼你的故事就算開始了。經過一場全面對決之後,一方勝出,此時故事也就結束了。

現實生活並沒有為我們預備現成的俗套,所以結尾也不必拘於一格,千篇一律。結局也可以是勝敗參半、互有妥協、吃點兒小虧的情況,因為現實生活中同樣也有這種情況。

綜上所述,你的基本功就是沖突、行動、結局、情感和展示。只要掌握了這些基本功就足以讓你取得成功。 每次它們都能幫你達到目的,因為它們提煉出了你內心世界那些激動人心而且富有戲劇性的東西。記住,你知道的東西比你意識到的東西要多得多。故事裡的你要比任何一刻你內心想到的自己豐富多彩得多。探索和發現你自己成了故事創作過程中的一大驚喜。

最後,我們應該如何檢查呢?

首先要問自己:「什麼人渴望什麼?」然後,在稿子上找到它。

再問自己:「障礙是什麼?」它第一次出現是在第幾頁上?它能出現得更早一些嗎?它能更強烈些嗎?人物是否能夠不理睬這個障礙,卻毫發無損呢?(記住,障礙可以出現在渴望的前面。)

下一個問題是:「行動是什麼?」人物通過做什麼事情來克服這個障礙?它出現在稿紙的什麼地方?它能夠更早一些出現嗎?人物能不能採取更多的行動或者更加堅定不移地主張自身利益,能不能表現得更加強烈或者更加直接?

最後一個問題是:「問題的最後結局是什麼?」是勝利呢,還是失敗(或者是局部勝利)?假如它是一個場面的結局,那麼,你還有更多的戰斗要開打;假如它是一個最終的結局,那麼故事也就結束了。

檢查你的作品的方法關鍵在於:事先定下尺度並經過深思熟慮,然後你就能辨別出你的故事是否已經具備這些要素了。

希望以上的內容,能對與我有著同樣困惑的朋友們有所幫助。

Ⅲ 《故事大師寫作班》——這本書教你如何寫出好故事(1):培養故事思維

從今天開始,我會給大家分享約翰·特魯比的《故事大師寫作班》中的精華!跟隨這本書樹立我們寫作、講述中的「故事」意識,也就是樹立「故事」思維!一旦我們樹立了故事思維,就會自覺不自覺地在我們寫作的過程中指引我們去創造出好的作品;在演講表達的過程讓我們的表達更具有吸引力。

因為故事誰不愛聽呢?誰都愛聽故事,不管你是小孩子,還是成年人,各個層次、各個階段的人都愛聽故事。我們每個人回憶自己的童年,媽媽、外公外婆或者爺爺奶奶、家中長輩,給我們講過的故事是否都還留著我們的記憶里?

記得有一次我在給孩子們講一千零一夜的故事時,故事的內容是《漁夫與魔鬼》,孩子們突然放下手中的事情,齊刷刷地圍在我的身旁,拖著下巴,聽完一遍不過癮,直呼要再聽一遍、再聽一遍。讓我真正的體會到了故事的魅力。

在我們的工作當中,我們何嘗不是要培養我們的故事思維?當你向客戶介紹你的產品或者吸引投資者來投資你項目的時候,我們是不是在講故事?確實是在講故事,所以故事它不僅存在於小說、電影、童話等文學作品或者影視作品當中,他也存在我們的生活、我們的工作當中,所以這是我反復給大家分享故事思維重要性的原因。

有了故事的思維,並不代表我們就能夠寫出好故事。因為要把故事說好還是比較難的事。正如特魯比所說:「首先,呈現人生是一回事,為什麼是這么一回事,是一個艱巨的任務。你必須對這個最龐大復雜的課題有深刻精確的理解,還要能把自己的理解轉化成故事。」

不論是在小說的創作過程中,還是在電影、電視或舞台劇本的創作的過程當中,能不能寫出好故事,就要看自己是不是抓住了生命的本質。

當一個故事的創作者,我們也許能夠完整地構思出故事的情節,但是我們是否能讓聽眾或者讀者能夠體驗到故事中的主角對生命的體驗?如果能那也許就能夠創造出好的故事。

在哲學的事情上,我們知道笛卡兒的「我思故我在」;在故事世界中特魯比提出了,「我欲,故我在」!慾望是推動故事情節開的一個重要因素。特魯比認為:「 故事依隨以下幾點而發展:某個人物的渴望、他會做什麼來滿足渴望,以及他在過程中會付出什麼代價。」

如何開始寫我們自己的故事。特魯比給出的建議就是從故事前提開始將整個故事濃縮為一個句子。

當然,有時候我們剛開始做的時候,對如何用凝練的筆觸來描述我們故事的最核心、最本質的東西是比較困難的,因為你覺得你自己有很多東西想要表達,所以用一句話來概括故事前提很困難。但是這是一個慢慢尋找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你需要不斷地思考、修正自己的想法,直到你找到這一句最濃縮的話為止。

我在寫第一本女性小說《站在人生路口凝望的女子》時,很多的平台都要求用自己用一句話來概括這本書的內容,或者簡要介紹書中的內容,這個實際上就是你寫作的故事前提,我也是修改了好幾次才找到契合本書的故事前提的:女人,你本身自帶光芒,無需藉助誰的光去追尋幸福!

對於如何構建自己的故事,特魯比提出兩個有意義的建議:「(1)把故事打造成個人的、為你所有的東西:(2)找出故事意念中的獨特之處,並加以發展。通過書中的每一章,你的故事逐漸發展,細節越來越豐富,各個部分也相互連接在一起。」

特魯比的這個「意念」指的是什麼?我們下一次繼續一起去探索。

Ⅳ 故事結構的七大關鍵步驟

成功故事的特點就是在每個故事的表象之下,組成故事結構的七大關鍵步驟能夠以有機方式環環相扣。

探討故事的結構,其實就是談論故事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展開。打個比方,就像所有生物的生長過程看似連續不斷,但是如果仔細觀察,就可以看出其中存在著一些步驟或階段。好故事的發展也遵循著同樣的道理。

一個故事從開頭到結尾至少有以下七個發展步驟:

不同於「三幕式結構」等機械式結構可以隨意從外部強加於故事之上,這七個步驟從一開始就嵌套進故事的內核。這些步驟以人的行動為基礎,因此是故事的核心。也是你成為成功作家的基石。而且這七個步驟不僅僅是可以用作故事創作的基礎結構,也是任何人想解決人生問題的必經途徑,在此,現實生活和故事創作想要解決的問題是相同的,方法也是一致的。唯有如此,我們創作出來的故事才能夠走進生活、切近人生。另外,由於這些步驟是有機的、隱含於故事前提之中,所以它們必須正確地連接在一起,故事才能給觀眾帶來最大的沖擊。

下面我們看一下每一個步驟如何在故事中發生作用。

1、弱點/需求

故事的主角從一開始就深受自身的某種或多種嚴重的弱點或缺陷牽制或困擾,他的內心缺乏某種重要的特質,而這些缺陷和弱點即將摧毀他的人生。

在這個過程中,主角必須克服自己的弱點或缺陷,滿足自身某種內在的需求,以某種方式獲得改變或成長,才能擁有更好的人生。

需要強調的是,主角的需求對故事創作的成功與否至關重要。這個需求是故事的源泉,同時也設定了其中每一個步驟。因此,當你在創作故事主角需求的時候,關注以下兩個關鍵因素:

(1)主角在故事的開頭時不能覺察到自己的需求。

如果創作者違背這個原則,主角從一開始就知道自己需求,故事也就該結束了。主角應該在故事結尾的時候,在「真實自我的揭露」階段才察覺自己的需求,這是主角經歷很多痛苦和掙扎之後才能夠做到的。

(2)賦予主角道德層面及心理層面的需求;

在一般故事裡,主角通常只有心理層面的需求,也就是主角必須克服的是性格上的嚴重缺陷,但是這個缺陷不會傷及別人,只會傷害本人。

在出色的故事裡,主角除了有心理層面的需求外,還有道德層面的需求,這就是說主角必須克服某種道德層面的缺陷,並學習如何善待他人。一個道德層面有需求的人,在故事的開頭總會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傷害到別人。

在故事的創作過程中,需要同時賦予主角心理層面和道德層面需求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這么做可以擴大主角的影響范圍:他的行動不隻影響自己,也會影響別人,如此一來,就能更加有力地打動觀眾。

賦予主角道德層面需求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這樣做能避免將主角寫成一個完美的人或受害人,這兩種情況都是故事創作的致命傷。因為一個完美的人看起來不夠真實、不具說服力。

另外,故事從第一頁開始還必須有「難題」,相比較而言,「難題」不像「弱點/需求」那麼重要,但它仍然必須存在。所有好的故事幾乎都是以重大挫折開場:主角陷入困境,故事的「難題」就是主角從一開始就陷入的危機。他很清楚危機的存在,卻不知道該如何面對和解決它。

事實上,難題並不是故事的七大步驟之一,卻是弱點需求的一個方面,而且不容忽視。透過難題和危機,我們可以很快界定某個角色,難題應該是主角弱點的障礙,觀眾可以通過危機迅速了解主角的弱點和需求,為故事提供快速起步。

創作「難題」的關鍵就在於:讓「難題」簡單而具體。

關鍵步驟創作技巧:創作道德層面的要求。

故事作者經常認為自己已經賦予主角道德層面的需求,事實上那隻是心理層面的需求。記住這個簡單的要訣:想為角色加上道德層面的需求,那他在故事的開頭就必須至少要對一個人造成傷害。

這里有兩個方式能為主角找到合適的道德層面需求:

(1)將道德層面需求與他的心理層面需求鏈接起來,

(2)將主角的強項轉變為弱點。

在 優秀的故事當中,道德層面需求通常源自於心理層面的需求,故事角色因為有心理弱點,導致他對別人帶來不利影響。

以下的幾個方法可以為角色賦予道德層面和心理層面的需求。

(1)先從心理弱點著手;

(2)找出這些弱點可以自然產生哪些不道德的行動。

(3)辨識這樣的行動源自於什麼樣的深層道德弱點和需求。

創造合適的道德層面需求的第二項技巧,是迫使角色的強項變成弱項。具體可以這樣操作。

(1)找出角色的某項美德,讓他對它熱切追求,最後變得難以承受。

(2)確定主角信守的價值取向,然後找出這種價值取向的負面版本。

2、慾望

隨著主角的弱點/需求而來的是他的「慾望」,這是主角在故事中想要得到的事物,是他的特定目標。

事實上,只有當這個關於慾望的故事線展開之後,觀眾才會真正對這個故事感興趣。

把慾望當作引導觀眾跟隨故事前行的軌跡,觀眾會借著這條線索和主角一起搭上同一班車,一起追求他的目標。慾望是故事中的單一驅動力,從結構上來說,慾望是牽引著所有其他元素的那條主線。

慾望與需求的關系非常緊密,在絕大多數的故事裡,當主角滿足慾望、達成目標,也就同時滿足了自己的 需求。

很多作者經常犯的錯誤就是混淆了需求和慾望的界限。或者認為這兩者是故事的同一個步驟。但事實並非如此,「需求和慾望」是兩個獨立的步驟,各自起作用。這個獨特的故事結構步伐共同構成故事的開頭,因此必須從概念上將它們各自的作用區分清楚。

所謂的「需求」,與角色必須克服的內在缺陷有關,有某種需求的主角,總是在故事的開頭就受到某項弱點的牽制。而所謂的慾望,則是角色的外在目標。主角一旦產生慾望(外在目標),就會朝著特定的方向前進,並採取行動達成目標。

另外,角色的需求和慾望對於觀眾產生的作用也很不相同。需求是內在的,它能夠讓觀眾直觀地看到,主角必須如何轉變才能擁有更好的生活;需求是這個故事的關鍵,但隱藏在故事的表象之下。

慾望是外在的,它能夠讓觀眾與主角擁有共同的目標,追求同一個事物。即使在故事情節經歷各種挫折、變化,甚至偏離主軸的時候,他們仍能與主角並肩前進。慾望是浮現於故事表面的,它讓觀眾思考故事想要傳達的主題是什麼。、

掌握這個步驟的關鍵重點是:主角的真正慾望,是他在這個故事裡面想要什麼,而不是在生活中想要什麼?

實現慾望這一關鍵步驟的技巧:從慾望敘事線開場。

我們知道,只有慾望敘事線出現,才能引發讀者或觀眾的注意,但是如果作者想要跳過「弱點/需求」環節直接從「慾望」環節開始,那就大錯特錯了。

借著慾望敘事線開場,會讓你的故事起步很快,但也犧牲應有的回饋結果,破壞故事的結局,弱點/需求是所有故事的源泉,它讓主角可能在結局有所改變,讓故事變得具備個人特色,也有意義。更能讓觀眾在意。無論如何,不要省去「弱點和需求」的步驟。

3、對手

作者對於主角的對手——又稱為對立角色經常會有很多誤解,因為這些對立角色看起來、聽起來都好像是一個壞蛋,無惡不作,如果我們這樣看待對立角色,可以肯定的講,永遠也不會創作出優秀的故事。

相反地,我們必須站在結構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對手。也就是他在故事中發揮的作用。一個名副其實的對手,不只是阻擋主角達成慾望的障礙,更是需要和主角一起競逐同一個目標。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這樣定義的對手應如何與主角的慾望產生有機關聯?只有讓主角和對手去競逐同一個目標,他們才會不可避免地發生正面沖突,而且這樣的沖突會在整個故事的各個場景中一再出現。 如果我們的故事布局不能滿足「競逐同一目標」這一要求,就無所謂對手,因為兩個人只針對各自的目標各取所需就可以了,根本就沒有所謂的沖突,也就沒有故事可講了。

塑造與主角競逐同一目標的對手,訣竅就在於找出兩個人之間最深層面的沖突,問自己:他們之間之所以出現爭斗,最主要的目的是什麼?這個問題的答案必須成為故事的焦點。

這里的關鍵重點:從主角的具體目標著手,找出正確的對立角色;任何想要阻止主角達成目標的人,都是主角的對手。

4、計劃

沒有計劃,就不可能有行動。這一點無論是在生活里還是故事中,原則都是一樣的。計劃是一套行動的指引或策略,主角通過實施這一套計劃來克制對手,達成目標。在這里,我們需要注意:計劃如何同時與慾望及對立角色產生有機關聯,計劃必須一直聚焦於如何戰敗對手,達成目標。

5、對決

在故事情節發展的中段,主角和對手為了成功達成目標,奮力向對方展開反擊。」對決「就是主角與對手的最終沖突,它決定誰會勝出,達成目標。最後的對決可以是暴力沖突,也可以是語言上的沖突。但是它一定是是沖突的最高峰,最後的對決過後,一切問題得以解決,主角達成目標,完成心理和道德的再塑造。

6、真實自我的揭露。

對主角來說,對決其實是一系列強烈而痛苦的經歷。對決的嚴酷考驗,使主角對於自己究竟是什麼樣的人有了深刻思考和重大發現。故事的品質如何,主要是建立在真實自我揭露過程的品質之上的。想要打造出優秀的自我揭露過程,首先要了解的是:這個步驟和主角的需求一樣有兩種形式——心理層面的和道德層面的。

在心理層面的自我揭露過程中,主角剝除表象雖然不是被動的,但也不容易,這是主角在整個故事中最積極、最困難、最具勇氣的行動。

但是千萬要記住: 不要讓主角自己站出來說明他學到了什麼。這么做太刻意、太說教,只會讓觀眾敬而遠之; 這個過程最理想的方式是透過行動引領他進入自我揭露的過程,以此暗示主角很多的體悟。

如果作者已經賦予主角道德層面的需求,他的真實自我揭露過程應該也要包含道德層面的內容,主角不只以新的目光看待自己,也獲得了如何善待別人的體悟。具體來說,他體認到自己以往如何犯了錯,如何傷害他人;他也明白必須改變。接著,主角透過採取的道德層面的行動,證明主角已經改變。

到這里,我們可能已經明白,與真實自我揭露關系最密切的步驟就是需求。這兩個步驟前後呼應,塑造你的主角的角色轉變。需求是主角角色轉變的起點,真實自我的揭露則是這個轉變過程的終結。需求在故事的開頭標志著主角不夠成熟,也就是主角缺乏某種事物,因而牽制著他。在真實自我的揭露當下,主角的人格有了成長,他學會、收獲的一切,讓他接下來迎向更美好的生活。

7、新的平衡點

在「新的平衡」狀態下,每樣事情恢復正常,所有慾望都已消失,唯一的主要差異在於主角經歷煎熬後,抵達一個更高或更低的人生層次。這是主角根本的、永久的改變。如果真實自我的揭露是正面的,也就是了解真實的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同時學會了如何好好生活,那麼他的人生就更上一層樓,如果真實自我的揭露是負面的,也就是主角由於惡劣的人格缺陷而犯下大罪,或者他無法完成真實自我的揭露,他就會向下沉淪甚至毀滅。

Ⅳ 如何創作出真實而有趣的故事角色

當我們閱讀故事或小說時,真實而有趣的故事角色會讓我們興趣滿滿 、欲罷不能,有時候甚至能夠一口氣將整本小說讀完。這些故事裡的角色之所以有趣而生動,整個故事之所以具有說服力和吸引力,就是由於其中角色形成的網路有助於定義主角,並且能夠讓主角展現出有趣的一面。

那麼如何才能讓我們創作的小說呢?一個關鍵就是故事角色網路的設計。大部分作者對於故事中角色的處理都會犯一些錯誤,他們通常會先列出故事中給個角色的所有特質,然後開始講述這些角色的故事,然後讓他在故事結局中有所改變。這樣的創作可以寫出一篇完整的故事,卻很難使故事的主角變得有趣而真實。

下面的幾個步驟可以幫助創作者們解決這個問題 :

1、在故事的開始部分,不要聚焦於主要角色,而是同時觀察觀察所有的角色,把他們當成彼此連接的網路的一部分。或者一開始就從主題和主角的關系入手設計角色。將這些角色互相比較,再依據故事的功能和原型找出他們的不同點。

作者在創作角色時,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將主角設計成為與其他角色互不相乾的個體。讓主角一個人孤零零的與世隔絕,與其他角色毫無關聯,這樣的做法,只能創作出軟弱無力的主角和平板無奇的對手,以及更加無力的其他角色。想要創造出更為出色的角色群,就應該將故事中每一個角色都設計成為某個網路的一部分,在這個網路里,每一個角色都有助於界定或者定義其他角色。換句話說,角色的設定往往用「他不是什麼樣的人」來界定。這里最值得注意的是:打造主角及所有角色最重要的步驟,就是將他們相互連結,並加以比較。

2、根據故事主題與其對立關系,賦予每一個角色的個人特質。

以對立關系在角色網路中設定好必粗行纖要的角色後,接下來就是將這些角色的功能和原型轉化為真實的個體。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分別打造這些獨特的個體,只是讓他們沒理由地湊齊聚集在同一個故事當中就是可以了。我們借著相互比較的手段來打造主角、對手和其他次要角色,但這時最主要的方式是主題和對立關系。

3、接下來故事的發展,將注意力集中於主角,逐步將他「建構」起來,最後打造成一個層次豐富、個性復雜的人物,這樣才能夠足以吸引觀眾的注意。

我們在紙上創造一個主角,一個看起來必須是完整 的人物,這個過程極其復雜,我們必須耐著性子一層一層地建構這個角色。這些構造包括所有圍繞著主角建立起來的各種關系網路。我們構建的任何角色的網路,都會對從網路中產生的主角有巨大的影響,對主角的細節刻畫產生發揮更為有力的指引。

4 、以各種細節來打造主角的對手,這個角色的重要性僅次於主角,因此在很多方面都是定義主角的關鍵 。

定義主角和構思故事的訣竅在於構思對手。角色網路中的所有連結,最重要的就是主角和其主要對手之間的關系。這將決定著故事整體戲劇效果如何構建的問題,因為只有對手足夠好,主角才會更加出色。

5、最後,藉由建立角色的技巧來製造故事過程中的沖突 。

前面說過,角色網路的設立最主要的就是主角和他的對手。設定主角和對手為了相同的目標而競爭之後,必須逐步建立沖突,一步步直到最後的對決爆發。這里的技巧就是對主角持續層層施加壓力,只有這岩仿樣才能迫使他最終改弦更張,如何設計針對主角發動的一波又一波的攻擊,是建立沖突和對主角施加壓帶培力的關鍵因素。

很多作者習慣於創作一些簡單的故事,故事中主角大多隻和一個對手發生沖突,這種單一的沖突,優點是干凈利落,但卻無法讓故事發展出深刻或者有力的沖突場景,也無法讓觀眾看見主角在較大的群體中的行動。

兩個角色之間過於簡單的對立,會扼殺故事表現人生的深度、復雜或現實的機會,必須創造對立網路,即一個主角面對多個對手或敵對勢力。

Ⅵ 如何在文案中體現故事性

  文案的故事性主要體現在你的視頻情景和文案的結合程度上。如何才能讓抖音文案更顯得故事性呢?首先你要搞清楚故事性文案的重要模式。簡單來說有兩種模式:敘述模式、場景模式、對白模式。下面來分別看一下三種模式的具體招數。

敘述類故事文案的打造

敘述類短視頻的文案可選用富有情感化的故事或者段子來吸引人。例如:「我和他認識三年了,他從大學畢業之後就來到上海,在這個遍地是黃金的地方,他無依無靠,只能依靠自己的雙手來闖盪。在他不懈的努力下,經過兩年時間,他成為了一個出色的調酒師……」這樣的敘述,為用戶呈現了一個非常有情感觸動的故事,讓用戶彷彿看到了當年打拚的自己。這樣的故事文案是有情感因素在其中的,而且通過視頻的呈現,顯得更加真實,讓人動容。

因此,在這方面的文案打造中,我們的流程如下。

,,為這段故事加入劇情

    找到一個可拍攝的故事素材

,,,簡化劇情,保留最具打動人

    心的部分即可

場景類故事文案的打造

故事性的東西在現在的互聯網時代,有一個專業的名詞叫場景化。這跟我們寫敘事型文案的性質幾乎是一樣的。文案必須要創造種情景,通過創造一個情境,才可能讓人產生興趣,感興趣才有可能讓人好奇,讓人深入了解,深入了才有可能主動去發現你所要表純納達的內容。

首先要了解一下什麼是場景?

「場景」的概念,在網路上的解釋是:場景是指在一定的時周、空間(主要是空間)內發生的一定的任務行動或因人物關系所構成的具體生活畫面,相對而言,是人物的行動和生活事件表現劇情內容的具體發展過程中階段性的橫向展示。泛指生活中特定的情景,這些場景是令人難忘的。

如何空棚打造文案的場景化呢?

第一,找到故事素材。

第二,要讓你的故事在視頻中呈現極強的畫面感第三,加入傷感的文字。

例如下面這個抖音:「離開皇後鎮的那個晚上,又去聽了他的琴。能讓你忘卻所有現實生活的枯燥和俗氣,聽到內心的波瀾和幸福。」這個視頻中呈現的就是在皇後鎮上一位衣衫襤褸的男子在河邊彈琴的畫面。這種場景畫面感非常強烈,帶出濃濃的傷感氣息。因此,這樣的視頻更能打動人。

■對白類故事文案的打造

如果說場景是體現故事的畫面感,那麼對白就是給這個畫面感添加了佐料,讓畫面感鮮活起來

在對白類的文案中我們可以根據下列模式操作。第一,尋找對白素材

這個素材可以從很多處尋找,例如經典電影台詞、小品對話、時事新聞等,這些都可以讓我們醞釀情緒,為打造一個好的對白文案做好鋪墊

第二,根據對白素材進行視頻拍攝

在拍攝中一定要與選取的對白素材吻合,可以從傷感、搞笑發呆、思考等多方面來拍攝,但是一定要讓視頻主角深刻領悟對白的內涵。

第三,濃縮精華。

在對白文案中,我們可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拍攝了很多視頻,也加入了很多對白斗褲則,但不知道如何選取。抖音視頻對普通用戶來說只有15秒鍾時間,所以必須要濃縮精華,保留最能打動人的對白部分。

Ⅶ 好萊塢頂級編劇教你如何寫出好故事!

據說 「講故事」 是現代社會最重要的個人能力之一。想想身邊那些口才極佳的人,無一不是會講故事的人,而且大家都喜歡聽他們說的故事。

要說誰是最會講故事的人,馬上想到的就是影視劇的編劇們!平時我喜歡看劇情類的影視作品,《越獄》、《獵頭游戲》、《完美陌生人》等等。

每次我被電影里曲折離奇的劇情驚掉下巴時,心裡都在狂喊:這編劇太厲害了!好想學怎麼講出這么出人意料的故事。

要講好一個故事,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兒。雖然很多人在現實生活中的經歷,絕對稱得上是比電影還要離奇一百倍,可往往直接聽當事人說出來,我們感覺也就那樣。反倒是一些基於現實生活創作的故事,則顯得格外的有吸引力。

那麼,如何寫出一個好故事?

現在可以從《打草稿》這本書中尋找答案。這本書的作者就是寫了多部暢銷小說的作家和戲劇編劇,他們結合自己過去成功的寫作經驗和行業內眾多編劇遇到的問題,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來講如何寫好故事。

中心思想,無疑是在開始動筆之前要仔細研究的要素。最為初級選手,首先應該確定好故事的整體概念,再以概念為基礎來搭建故事框架。

這里的概念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靈感」。然而靈感是那麼的飄忽不定,總是在最需要它的時候悄悄躲起來。所以,作者的建議是多多看書,多多聊天,再做做白日夢。做白日夢就是完全放空思想,天馬行空地隨意想像。

確定概念很重要,哪怕有一堆用不著的靈感,也不能一個想法都沒有。

書中給出的概念創作工作表,給不知道怎麼開始的人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故事的幾大要素:時間、地點、人物、類別、受眾等,這些都是在最開始時要確定好的。

前面提到的跟角色相互促進的故事情節。如果把故事比作摩天大樓,那麼情節就是鋼筋架構。

當然是高潮迭起的故事最好看了,要是每次高潮低谷之間的轉變像過山車一樣,那故事就更加精彩了!

每個故事都有起因、經過、結果。要讓故事像電影一樣好看,可以試著把情節和戲劇創作的三幕戲結構融合到一起。

第一部分,引子引出整個故事,為後面的強烈沖突埋下伏筆。第二部分,事件發酵,矛盾沖突迸發,進入故事的高潮(可以多設幾個情節點,製造好幾個高潮部分)。第三部分,故事收尾,給整個故事做個總結,各人物的結局如何,點明主旨。

開頭和結尾是固定的設定,當然也可以採用開放式結局,把想像空間留給讀者觀眾,讓他們自己去思考最終的答案。至於中間部分的事情經過,這也是隨意編寫製造沖突、高潮的任意地帶,只要能自圓其說就行。並不一定按照書上的表格來創作情節,它只是一個防止跑偏的參考線。

任何一部小說、電影里的角色無疑是觀眾們最關心的了。而前面提到的故事的整體基調由概念定,在概念確定之後進行角色的塑造。

關於概念和角色的區別

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中的殺手裡昂和小女孩馬蒂爾達,兩個角色的性格特徵很鮮明,讓觀眾完全沉浸在劇情之中,編劇在人物塑造方面是非常成功的。

好的角色,應該是個真實存在的人,他有著自己的愛好、習慣、肢體語言等。 而構成的這個獨特的角色的因子在角色發展表格中,寫的越詳細越好。

就角色名字而言,包含了很多意思在內。姓名可以定義一個角色是什麼樣的人,整是否與故事類型相符合。

好的角色不單單是有鮮明個性、傳奇經歷,還要有「人物弧光」。人物弧光指的是角色在劇情不斷向前發展中,物質和精神層面上的成長,也是每一個好角色的必不可少的東西。人在經歷一些事情之後,會成熟、上進或是消沉。

同樣的,好的角色如同現實生活中的人一樣,也有喜怒哀樂,受到刺激會做出那個性格該有的反應。角色的成長與劇情相互推進,從最初的平淡生活,初次小高潮的嘗試,失敗了意志消沉,受到刺激振作起來,絕地反擊戰勝困難。

所有精彩的故事都是低谷高潮的交替進行,角色在這些變化中不斷地獲得新的東西。《越獄》這部劇里的邁克爾主動犯罪被捕幫助哥哥越獄,與獄警、囚犯們斗爭或結盟。

劇情一波多折,而邁克爾這個角色始終保持著他應有的聰明、冷靜、果敢,在一次次實施計劃的過程中,人物形象越來越突出。幾乎所有的觀眾都在關心著下一集中他會遭遇什麼,又如何解決困難,這就是好的角色。

有時候,腦中突然蹦出靈感來或是做了個奇怪的夢,感覺要是寫成故事拍成電影一定會火的。可是,一旦拿起筆卻發現零散的點子和混亂的思路,不足以撐起一個完整的故事,差的要素還太多。

而這本書就是為寫故事量身打造的,不管寫作水平如何,只要按照書中的概念、人物、情節創作表格來填寫,我們就可以創作出結構完整,內容充實的故事。

閱讀全文

與故事怎麼打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軍轉到事業單位薪級工資怎麼計算 瀏覽:746
慈禧愛情觀什麼意思 瀏覽:248
南寧事業單位c類多少分進面 瀏覽:573
落雁說的是哪個美女 瀏覽:887
原著有什麼故事 瀏覽:154
支付寶婚姻狀態哪裡查詢 瀏覽:922
經濟條件差應該買多少錢的重疾 瀏覽:366
經濟學學位是屬於理學什麼學士 瀏覽:400
吃飯吃多少是健康的標准 瀏覽:211
屬馬男68歲婚姻如何 瀏覽:177
多少人對愛情的執著與無奈 瀏覽:250
如何吃健康的菜 瀏覽:104
事業單位5101是什麼科目 瀏覽:367
怎麼區分愛與被愛哪個更幸福 瀏覽:295
蟲子的故事小蟲子還會有哪些奇遇 瀏覽:248
如何用三張攝影圖講一個故事 瀏覽:419
廣州月薪多少才幸福 瀏覽:998
哪個美女是沈總 瀏覽:453
荷爾蒙健康是什麼 瀏覽:719
你的愛情一般會出現在哪個季節 瀏覽: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