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與土地有關的歷史故事或神話傳說
1.歷史故事的話土地革命就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黨在大備灶革命根據地開展打土豪、分田地、廢除封建剝削和債務,滿足農民土地要求,調動了一切反封建的因素,保證了土地革命的勝利.
西方的丕平獻土,756年6月,法蘭克王丕平應教皇的請求,出兵征服了倫巴德人,並把從倫巴德人手中奪回的土地——羅馬城及其原東羅馬帝國在義大利的拉文那總督管區劃歸教皇管轄,這便是教會史上稱謂的「丕平獻土」.也是教皇國的起始.丕平原本是宮相,後來篡位後藉助教皇認可為自己統治披上合法外衣,為了感謝教皇配合劃了一部分土地給教皇.
2.神話的話,一個是關於後土的,早的土地神是後土,「後」滾扮的本義是君長的意思,所以後土意謂土地之長,土地之君,其實並非土地神的名字,而只是土地神的泛稱而已.據說最早擔任後土或土地神之職的是共工的兒子句龍,共工為人身龍身,這作為土地神的句龍自然也是龍身.禹也曾擔任後土一職,禹治水,平九州,禹其實就是大地的奠定者,其擔任後土之神自然是實至名歸.
後土原本只是土地之神的泛稱,但滾備用的多了,就逐漸演變為土地神的名字,而句龍、禹等後土之神反倒被忘記了,後土於是演變為一個具體的神.由於在古人的觀念中,天屬陽,地屬陰,而陽為男,陰為女,因此後來後土逐漸變成了女性,民間稱之為後土娘娘,後土廟中的神像也為女像.
由於人死後葬於土,所以土地之神有負責陰間的事情,因此,後土自古就有管理冥間的職責,後來各地的土地爺、土地公仍繼承了這個功能,所以人死後,都要首先到土地廟報廟,因為讓亡靈向土地爺、土地公報道.
承天效法後土皇地祗是道教尊神「四御」中的第四位天神,簡稱「後土」,俗稱「後土娘娘」.與主持天界的玉皇大帝相配台,為主宰大地山川的的女性神.
㈡ 中國歷史上體現中華民族精神的事例有哪些
1、長征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主力撤離長江南北各蘇區,轉戰兩年,到達陝甘蘇區的戰略轉移行動。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中央主力紅軍為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包圍追擊,被迫實行戰略性轉移,退出中央根據地,進行長征。
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跡,中央紅軍共進行了380餘次戰斗,攻佔700多座縣城,紅軍犧牲了營以上幹部多達430餘人,平均年齡不到30歲,共擊潰國民黨軍數百個團。
其間共經過14個省,翻越18座大山,跨過24條大河,走過荒草地,翻過雪山,行程約二萬五千里,紅一方面軍於1935年10月到達陝北,與陝北紅軍勝利會師。
1936年10月,紅二、四方面軍到達甘肅會寧地區,同紅一方面軍會師。紅軍三大主力會師,標志著萬里長征的勝利結束。
2、抗日戰爭
抗日戰爭簡稱抗戰,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抗戰時間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開始算起,至1945年結束,共十四年抗戰。
1931年,侵華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後,完全侵佔中國東北,並成立偽滿洲國,此後陸續在華北、上海等地製造事端、挑起戰爭,國民政府則採取妥協政策避免沖突擴大。
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附近挑起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1941年12月7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12月9日重慶國民政府正式對日宣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
中國戰場是二戰的主戰場之一。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是二戰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偉大的衛國戰爭,是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正義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
3、南泥灣大生產
1941年3月,八路軍三五九旅進駐了作為陝甘寧邊區南大門的南泥灣,一邊練兵,一邊屯田墾荒。正是在開荒過程中,培育和形成了以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為核心的南泥灣精神。
三五九旅剛開進南泥灣的時候,南泥灣還是一個梢林滿山,荊棘遍野,野獸出沒,人煙稀少的地方。
戰士們描繪那時的南泥灣是:「南泥灣啊爛泥灣,方圓百里山連山。雉雞成伙滿山噪,狼豹成群林里竄。猛獸當家百年多,一片荒涼沒人煙。」
條件艱苦可想而知,但廣大指戰員說:「幹革命需要艱苦奮斗,艱苦奮斗才能幹好革命。」廣大指戰員積極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克服困難,創造輝煌。
沒有房子住,戰士們先是露營,在用樹枝搭起的簡陋帳篷里住,遇到雨天衣服被子被淋濕,就燒火取暖,後搭草棚、打窯洞,解決了住的問題。
糧食不夠吃,就在飯里摻黑豆和榆樹錢,旅團首長帶頭,冒著風雪嚴寒,到百里以外的延長等地去背糧;沒有菜吃,戰士們到山裡挖野菜(如苦菜、地皮菜等),找榆樹皮,收野雞蛋,打獵(野豬、野雞等),下河摸魚。
沒有燒的,戰士們就打柴燒木炭;穿的很困難,每個戰士一年只發一套軍衣,平時就縫縫補補,夏天光著膀子開荒、種地、打場,長褲改短褲,短褲改褲衩,磨破褲衩的布條打成草鞋,絕不浪費。
沒有生產工具,他們自己製造;沒有耕牛,就用钁頭;沒有燈油,就用松樹明子,或者把樺樹皮捲成筒當燈點;缺少學慣用具,就用樺樹皮當紙,用炭當筆;沒有擦槍油,就採集野杏仁榨油代替。
[2]部隊在困難的時候,節衣縮食;在生產自給有餘的時候,仍然勤儉節約,艱苦奮斗。旅首長曾向全旅發出號召:「生產要多,消費要省。」
1942年以後,部隊已經達到了糧食自給,還是將瓜菜、紅薯、山葯蛋等摻和在糧食里做「八寶飯」吃,而且每天仍然堅持吃兩干一稀。
從1941年起,部隊基本上沒有向上級領過被子。戰士們被子里的棉絮,早就滾成一團團的疙瘩了,可是發下新被子時,戰士們誰也不肯要,說:「哪天不打敗日本鬼子,哪天就不換被子。」
總之,在短短的三年內,三五九旅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把荊棘遍野、荒無人煙的南泥灣變成了「處處是莊稼,遍地是牛羊」的陝北好江南。南泥灣由此成為大生產運動的一面旗幟。
4、修建紅旗渠
紅旗渠動工於1960年,十萬林州人民,苦戰十個春秋,僅僅靠著一錘一鏟,兩只手,在太行山懸崖峭壁上修成了全長1 500公里的紅旗渠,結束了十年九旱、水貴如油的苦難歷史,孕育了「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
5、抗洪
1998年夏,我國江南、華南大部分地區及北方局部發生了有史以來的特大洪水。江西省九江市防洪牆九八年入汛以來經受四十多天高水位浸泡,後在城區以西四公里處發生基礎漏水。
隨之一段混凝土防洪牆突然陷塌決口,江水湧入郊區。在洪水即將吞噬九江城區的緊要關頭,2.4萬名人民解放軍、武警官兵以及我市廣大抗洪干群。
在黨中央、國務院的直接關懷下,在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和指揮下,發揚「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怕困難、頑強拼搏,堅韌不拔、敢於勝利」的偉大抗洪精神。
捨生忘死,浴血奮戰,終於成功將決口堵 住,創造了在世界第三大河流上、在超歷史高洪水位情況下堵口成功的人間奇跡。
㈢ 請問江西有什麼紅色故事
江西有的紅色故事有:
1、1927年12月,毛澤東在江西寧岡縣總結戰斗經驗時,為紅軍規定了打仗、籌款和做群眾工作這三項任務。1927年10月,秋收起義後,毛澤東就軍隊與人民群眾的關系,向部隊宣布了三條紀律:行動聽指揮、不拿群眾一個紅薯、打土豪要歸公。
2、1928年1月,我軍攻佔江西遂川縣城後,毛澤東認真總結做群眾工作的經驗,提出了六項注意:上門板、捆鋪草、說話和氣、買賣公平、借東西要還、損壞東西要賠。當工農革命軍從茶陵撤到寧岡前,同遂川相鄰的贛西南萬安縣農民武裝再次進入縣城。
3、毛澤東在遂川時,召開了前委和萬安、遂川縣委聯席會議,總結工農革命軍和萬安農軍的經驗,提出"敵來我走,敵駐我擾,敵退我追"的游擊戰作戰原則。當得知贛軍一個營進駐寧岡新城後,他在二月四日率領工農革命軍第一團從遂川趕回井岡山。
前委經過討論,乘贛軍以為工農革命軍主力仍在遂川而疏於戒備的機會,制定利用晨霧發動襲擊、團三闕一、在運動中消滅敵人的作戰方針。二月十八日,經過數小時激戰,攻佔寧岡縣城,全殲守軍一個營和寧岡縣靖衛團,俘虜近三百人,打破了國民黨軍隊對井岡山的第一次"進剿"。
4、1929年一月四日至七日,毛澤東在寧岡縣柏路村主持召開前委、湘贛邊界特委、紅四軍軍委、紅五軍軍委聯席會議,傳達和討論中共六大決議,並著重研究如何粉碎國民黨軍隊這次"會剿"的部署。當時井岡山的經濟狀況更加困難。
陳毅第二年給中央的報告中說:"在九月至一月,四月中紅軍經過空前的艱難,在隆冬之際,邊界崇山中積雪不消,紅軍衣履飲食非常困難。又因敵人封鎖,紅軍未能到遠地游擊,以致經濟沒有出路。"柏路會議經過討論,決定採取"攻勢的防禦"方針。
由紅五軍改編的紅四軍第三十團和袁文才、王佐的三十二團留守井岡山,統歸彭德懷、滕代遠指揮。毛澤東、朱德率領紅四軍主力第二十八團、第三十一團及軍直屬隊出擊贛南,以打破敵人的經濟封鎖。
5、一月十四日毛澤東、朱德率領紅四軍主力三千六百人從井岡山茨坪等處出發,經遂川,向贛南進軍。沿途張貼毛澤東起草的《紅軍第四軍司令部布告》,宣布紅軍的宗旨是:"民權革命,打倒列強,打倒軍閥,統一中華。
宣傳黨的各項基本政策:"地主田地,農民收種,債不要還,租不要送。""增加工錢,老闆擔任,八時工作,恰好相稱。城市商人,積銖累寸,只要服從,余皆不論。""敵方官兵,准其投順,以前行為,可以不問。"
布告以紅四軍軍長朱德、黨代表毛澤東共同署名,"朱毛紅軍"的名聲在更廣泛的范圍內傳開。由毛澤東、朱德率領的紅四軍,就這樣踏上新的征途,向著廣闊的贛南地區進軍了。
㈣ 土地革命時的英雄人物
1. 您提到的「伏鉛攜」似乎是一個打字錯誤,根據上下文,可能指的是「革命英雄」或「革命志士」。請確認具體指代的人物或群體,以便進行准確的潤色和修正。
2. 土地革命發生於1927年至1937年,這一時期確實涌現了許多英雄人物,如方誌敏、惲代英等。他們為革命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
3. 「飛奪瀘定橋二十二勇士」是指在長征途中,中國工農紅軍英勇奪取瀘定橋的22名勇士。這是一次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戰斗。
4. 解放戰爭,又稱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發生在1946年至1949年,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解放軍與國民黨政府軍之間的一場決定性戰爭。
5. 在解放戰爭中,江姐(江竹筠)、董存瑞等都是著名的英雄人物。江姐是中國共產黨地下工作者,董存瑞則是犧牲於炸毀敵人碉堡的烈士。
6. 文本中的「很激唯多」似乎是表達不清晰,可能是想表達「非常激動人心的故事」或「許多激動人心的故事」。
修正後的文本如下:
1. 土地革命時期(1927-1937年),涌現了眾多英雄人物,如方誌敏和惲代英,他們為革命事業奉獻了所有。
2. 在這一時期,還有飛奪瀘定橋的二十二勇士,他們以英勇的戰斗行動書寫了革命歷史的光輝篇章。
3. 解放戰爭(1946-1949年),又稱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期間江姐(江竹筠)和董存瑞等英雄的事跡,激勵著無數人。
㈤ 四渡赤水的故事簡要概括
四渡赤水的故事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央紅軍戰略轉移實施的一次重要運動戰戰役。以下是詳細概括:
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央紅軍面臨國民黨幾十萬重兵的圍追堵截,形勢十分艱險。為了擺脫敵軍包圍,中央紅軍採取了高度機動的運動戰方針,利用敵人內部的矛盾,靈活地變換作戰方向,調動和迷惑敵人,創造戰機,在運動中大量殲滅敵人,牢牢地掌握戰場的主動權。其中,四渡赤水是這一戰略的重要一環。
四渡赤水戰役歷時一年零三天,行程二萬五千餘里,先後進行了幾十次戰斗和戰斗,共殲敵約五萬餘人,有效地牽制和消滅了大量的敵人,取得了戰略轉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這場戰役充分展現了紅軍將士們的英勇頑強、靈活機智和強大的戰鬥力。
具體來說,四渡赤水包括多次渡河和巧妙的調敵,充分體現了紅軍的靈活機動能力。例如,在某一關鍵節點,紅軍在極短時間內成功擺脫了尾隨的敵軍,再次渡過赤水河,令敵軍難以捉摸其意圖。這種高度的靈活性和快速反應能力,使得紅軍能夠在戰場上游刃有餘地應對各種復雜情況。
總的來說,四渡赤水的戰略意義在於通過高度機動的運動戰方式,巧妙地與敵軍周旋,成功地擺脫了困境,並為後續的戰略轉移創造了有利條件。這場戰役不僅考驗了紅軍將士們的軍事才能和英勇頑強的精神風貌,也為中國革命的歷史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㈥ 關於土地改革的小故事
《老農民》土地改革故事:
1948年,北方農村的一場土地革命引發了一個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恩怨故事。黃河北岸的麥香村,生活著一群祖祖輩輩在土裡刨食安身立命的農民。
長工家的兒子牛大膽,地主少爺馬仁禮,在轟轟烈烈的「土改」運動中,一夜之間顛倒了位置。農民當家做主、揚眉吐氣把歌唱,地主點頭哈腰、夾著尾巴做人接受改造,牛大膽和馬仁禮明裡暗裡互不低頭,相互鬥法。
牛大膽深愛著「仇人」的閨女楊燈兒,卻娶了馬仁禮的未婚妻喬月;馬仁禮打斷了牙齒往肚裡咽,人前還得小心翼翼賠笑臉,日子過得憋屈窩囊。
回顧歷史,中國的農村土地制度經歷了建國初期的農民個人私有制、50年代的社會主義集體所有制和十一屆三中全會確定的家庭聯產承包制。家庭聯產承包制將承包經營權從所有權中分離,土地的所有權歸集體,但承包經營權歸農民,兩權分離極大地解放了農村生產力。
但隨著城鎮化進程的推進,大量農民離開土地走向城市,農民雖然承包土地,但負責經營土地的往往另有他人,土地的承包權與經營權進一步分離。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局長趙陽介紹,從2014年6月全國數據來看,全國流轉耕地面積3.8億畝,佔全部承包地的28.8%。
其中,出租和轉包方式(非自耕農方式)佔78.6%,完全轉讓承包權方式佔6%,再次轉讓方式佔3.2%,即是說實際上三權分離已經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狀態,經營權不在承包者手裡這種現象佔比較大,涉及大概26%左右的農戶,三權分離現象已經客觀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