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果讓你講一講聶守信學笛的故事,故事的起因是什麼,經過是什麼,結果是什麼
起因:聶守信對木匠鄰居的笛聲充滿了嚮往。
經過:有一天老木匠忙於工作,沒有吹笛子,聶守信很著急。
結果:聶守信和木匠成為了莫逆之交,拜木匠為師學會了吹笛子。
② 昌平區情常識竹笛歷史故事(竹笛資料)
唐代竹笛的歷史
分類: 教育/科學 學習幫助
問題描述:
麻煩大家幫忙找找唐朝有關於竹笛方面的資料,那是一個音樂鼎盛的時期哦~無論是文章、書籍、或者其他都可以,只要能幫我找到我要的資料就好!擺脫大家了~~~~~~~~~~~~~~~~~~~~~~~
解析:
竹笛(轉帖)
別稱雅號:竹笛;橫笛;"橫吹"
應用譜號:低音譜號,不移調記譜。
結構組成:是一根比手指略粗的長管,上面開有若干小孔。 常見的六孔竹製 膜孫笛 由笛頭、吹孔(1個)、膜孔 (1個)、音孔(6個)、後出音孔(1個)、 前出 音孔(2個,又名筒音)和笛尾組成。
使用材質:笛身一般為竹製。笛膜(演奏時貼於膜孔處的一個小薄片)一般用嫩蘆葦桿中的內膜製成。
中國竹笛源於新石器時期產生的骨哨。1977年,中國考古工作者在距今約八千年的浙江省餘姚河姆渡古文化遺址發現了160件骨哨,此後,又在河南省賈湖文化遺址中發現了20多支骨笛。經有關專家鑒定,這些骨哨、骨笛與中國竹笛有著密切的關聯(在一支骨笛上能夠吹奏出完整的五聲音階)。已故趙松庭先生認為「中國竹笛不但是最古老的樂器,也是所有管樂器的鼻祖。」近年來,中國考古工作者在湖南省馬王堆三號漢墓(B.C168)中發現了兩支橫吹的竹笛;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貴縣羅泊灣一號墓發現了一支帶七個指音孔橫吹的笛。因此,可以完全斷定,中國竹笛不僅在距今2500多年以前已經在中國南方廣為流傳,而且已有了較大的發展和廣泛的普及。
漢至唐時期,中國竹笛在製作與音色方面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漢代著名音樂家蔡邑,折「柯亭」第十六根竹製笛,其音色優美、動聽,後人稱贊好笛子為「柯亭笛」。隋朝時期,中國竹笛產生了「大橫吹」、「小橫吹」、「排蕭」等名稱。至唐代,中國竹笛的音色發生了巨大變革。「唐代的劉系,製作了七星管、蒙膜助聲」,開創了中國竹笛貼膜變聲發音原理的新時代。
宋至清時期,中國竹笛的形制已趨於穩定,並且已開始大量廣泛運用於曲藝、戲曲與民間音樂各種藝術表演形式的主奏與伴奏,如宋代的主奏樂器」鼓笛曲「,元代,中國竹笛用於伴奏崑曲與梆子戲等劇種。明清時期,中國竹笛是江南絲竹樂、十番鑼鼓與二人台牌子曲等大量民間音樂合奏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樂器。
二十世紀,中國竹笛獨奏藝術表演形式達到了空前的發展階段。1938年,中國民族器樂演奏家衛仲樂先生隨「中國文化劇團」赴美演出時,用中國竹笛獨奏民間樂曲《鷓鴣飛》1953年著名中國竹笛演奏家馮子存先生成功地獨奏了《喜相逢》、《黃鶯亮翅》等樂曲並在全國引起了極大的轟動,此後,中國竹笛不但是伴奏、合奏等藝術表演形式的重要樂器,而且成了音樂舞台上不可缺少的、深受群眾喜聞樂見的獨奏樂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竹笛獨奏藝術表演形式進入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階段。以北派馮子存、劉管樂、王鐵錘,南派陸春齡,浙派趙松庭與中原派孔建華為代表的南、北、浙、中四大流派將中國竹笛獨奏藝術表演形式的發展推向了高峰。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各種流派紛紛涌現,大批中青年演奏家脫穎而出,一批新作品等不斷產生,如北派演奏家有曾永清、曲祥、高明、魏顯忠、張維良、馬迪、李大同等,作品的主要代表作有《草原巡邏兵》、《沂河歡歌》、《陝北好》、《揚鞭催馬運糧忙》、《秦川抒懷》、《帕米爾的春天》等;南派演奏家有俞遜發、林文增、塗傳耀、江先渭等,作品的主要代表作有《楚辭》、《琅琊神韻》、《秋湖月夜》、《紫竹調》、《冷月》、《姑蘇行》、《幽蘭逢春》、《梁山伯與祝英台》等;浙派演奏家有詹永明、蔣國基等,作品的主要代表作有《早晨》、《西湖春曉》、《水鄉船歌》等;中原流派演奏家有孔建華、榮政等,作品的主要代表作有《黃鶴歸來》、《巫之舞》等;新派(劉森派)演奏家有簡廣易、李鎮等,作品的主要代表作有《牧民新歌》、《山村迎親人》、《鄉歌》等經典之作。與此同時,眾多竹笛演奏家、製作家,開始對中國竹笛的形制結構進行了開拓性的革新,先後研製出「多音孔竹笛」、「新竹笛」、「排笛」、「口笛」等,近年來又出現了「彎管笛」、「巨笛」等,至此中國竹笛徹底結束了數千年來扮演單一的伴奏角色,完全以主角的神采,不僅登上了國內樂壇,而且已風靡世界各地的舞台。
民族樂器-笛子
笛子是我國歷史悠久的吹管樂器.在公元前五十世紀就有了笛子的前身.
在漢代,笛子的形制與現代的笛子基本相似.唐代的笛子加開了膜孔,就
更接近現代的笛子了.
笛子(主要是竹笛)的種類和名稱極為豐富,如:
以形制為名:飾龍則稱之為"龍頭笛".樂師在皇帝面前將雙手交叉作拱手
狀來演奏則稱為:叉手笛.
以尺寸為名如:一尺八寸的洞蕭稱為"尺八".
以典故為名:如"柯亭笛","子胥笛".
以材料為名:如"銅笛","鐵笛","玉笛"
以地域為名:如四川羌族的"羌笛",廣西侗族的"侗笛".
以劇種為名:崑曲為"曲笛",梆子戲為"梆笛"等等.
在有些史料中記載笛子為西漢張騫出使西域時傳入中國.其實不然.
1.浙江出土了七千年前的骨笛
2.有華僑收藏有戰國時期七個按音孔橫吹銅笛
3.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兩支橫吹笛
4.廣西貴縣羅泊灣一號墓(漢初期)出土的一支用兩節竹製成的七個
按音孔橫吹笛子
這些都說明中國確實是竹笛的發源之地.
唐朝是竹笛的興旺時期,當時的笛曲豐富,人才輩出,出現了很多出名
的演奏家如李暮.孫夢秀.許雲峰等.在漢代和晉代有馬融.蔡 .列和
等名家.著名的武溪深.落梅花.梅花三弄.紫雲回.雲州曲
等等.但都沒有譜子流傳下來,笛曲梅花三弄最早是晉代桓伊
的笛曲,現在只能從古琴譜的梅花三弄中翻版演奏.
大約從五十年代起,竹笛再次崛起.並分為南北兩派.南派以趙松庭.陸春齡
為代表,北派以馮子存.劉管樂為代表,他們譜寫和改編了一大批笛曲.
竹笛在解放前的幾千年中雖是民族器樂中的主要成員,但也只是用作伴奏
樂器.在宋元時期,笛子開始用於戲曲,尤其在元代,笛子廣泛用於元曲,但
也僅僅用作伴奏樂器.
竹笛歷史悠久因其攜帶方便,易於上手,故廣為流傳,是深受廣大群眾最喜愛的民族樂器之一。竹笛外觀似龍行,在元代被稱為「龍笛」,在唐代被譽為「龍吟」,故具有中華龍文化的特徵。本片特請從事笛文化研究五十年的專家——林克仁教授主講,根據竹笛的特點,從最基本的演奏要求出發,教授初學者在如何正確、規范地吹笛,如何避免不良習慣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導向作用。本片深入淺出,循序漸進,填補了當前眾多樂器教學片無基礎知識教學內容的空白,是初學者不可多得的入門向導。
[img]笛子講的是什麼故事?
有一日,張三和李四在城裡閑逛,突然他倆同時發現一支笛子,他們對這支笛子歸誰所有的問題爭吵了起來,他們都說笛子是自己先發現的。
第三個人偶然路過,問清他們吵架的原因之後,說道:「你們倆誰會吹笛子?」
「我們倆都不會吹笛子。」
「那麼,你們要這支笛子干什麼?你們的爭吵使我想起了兩個禿子為了一把梳子而打起架來,可是他們倆頭上都沒有頭發。」船夫和政治家 有一個船夫在湍急的河水中駕駛獨木舟,獨木舟上坐著一個想渡到對岸去的政治家。於是發生了下面的對話:
政治家問題:「你懂得政治嗎?」船夫回答:「不懂。」
政治家說:「那你就失去了一半生命!」
政治家又問題:「你研究過歷史嗎?」船夫回答:「沒有。」
政治家說:「那你就失去了一半以上的生命!」
政治家剛剛說完了這句話,風把小船吹翻了,政治家和船夫兩人都落入水中。
於是,船夫喊道:「你會游泳嗎?」
政治家說:「不會。」船夫說:「那你就失去了整個生命。」環保專家的奇遇 環境惡化,已經引起了全球的關注,有一天世界環保組織的一位負責人決定到世界各地考察一下環境治理的情況,有一天他在一個荒島上看到一種野獸,生著人頭鐵蹄,正在不停地吃土地,喝海水……他停下腳步,望了許久,然後走近野獸,問道:
「你還沒有吃飽喝足嗎?難道永無飽足?」
野獸回答:
「不。不!我已經吃飽喝足了,而且厭膩了吃喝。但是,我擔心到了明天,此處既無土地可食,亦無海水可飲。」那位環保專家聽後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離開了那頭野獸,離開了那個荒島,他准備把這件事情講給他的同事們聽。有毛病的畫 一天,某城繁華的街上,有個人在賣畫。他賣的一張畫上畫的是一個小孩。小孩瞪著眼睛,張著嘴,在數蘋果,正數到第五個蘋果。圍觀的人都稱贊這張畫畫得栩栩如生,問值多少錢。這時,有個農民打扮的人走過來,他看了看畫說:「這張畫有毛病!」大家聽了,都很驚訝,忙問為什麼?這個農夫說了自己的看法,大家聽了,都信服地點了點頭。
你知道這畫的毛病在什麼地方嗎?
謎底:說五個蘋果的五字時,嘴已應是閉著的,可這幅畫卻畫成了張口的,所以農夫說畫有毛病。
有關竹子的歷史故事
1、胸有成竹
北宋畫家文同,字與可。他畫的竹子遠近聞名,每天總有不少人登門求畫。文同畫竹的妙訣在哪裡呢?
原來,文同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後種上各種樣的竹子,無論春夏秋冬,陰睛風雨,他經常去竹林觀察竹子的生長變化情況,琢磨竹枝的長短粗細,葉子的形態、顏色,每當有新的感受就回到書房,鋪紙研墨,把心中的印象畫在紙上。
目積月累,竹子在不同季節、不同天氣、不同時辰的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只要凝神提筆,在畫紙前一站,平日觀察到的各種形態的竹子立刻浮現在眼前。所以每次畫竹,他都顯得非常從容自信,畫出的竹子,無不逼真傳神。
當人們誇獎他的畫時,他總是謙虛地說:「我只是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畫下來罷了。」
有位青年想學畫竹,得知詩人晁補之對文同的畫很有研究,前往求教。晃補之寫了一首詩送給他,其中有兩句:「與可畫竹,胸中有成竹。」
2、竹子的來歷
相傳,古時凡間沒有竹子的,竹子只生長在王母娘娘的御花園中。竹子受仙霖甘露澆灌,長得俊秀挺拔。神仙們都十分喜愛仙竹,特別是王母娘娘,更是寵愛有加。
她命侍女朝霞仙子照料仙竹,朝霞對仙竹也喜歡萬分,每天都悉心呵護。仙竹彷彿也懂她的心思,只要朝霞從旁經過,便招展身姿,向她致意問好。
天上雖好,可朝霞卻嚮往人間有死有生,有淚有笑的生活。當她和女友們談起人們生活的時候,總說:「要是能在人間活一天,我連神仙也不要做了!」可女友們都笑她痴人說夢,仙女下凡是犯天規的。
說到夢,還真的來了。王母娘娘在蟠桃會上乘興多喝了幾杯百花仙子釀的百花露,醉了。這百花露喝上一杯,神仙也得醉三天,更何況多喝了好幾杯呢?朝霞明白這一醉少也要十天半個月,真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要下凡,只有乘此機會了。便悄悄地帶了一些仙竹從南天門溜到了人間。從此,人間就有了挺拔俊俏的竹子。
3、四方竹
西樵山上多異竹,尤以四方竹負盛名。四方竹株型矮小,色墨綠,葉細長,莖枝圓中略方,用手捏它,有明顯的方型感,橫截面成正方形。由於疏密有致,形態飄逸,適宜盆栽,是觀賞的珍品。傳說這種竹最初是由一個堅心的男子培植起來的,不堅心的人很難把它栽活。
很久以前,山上有一對青年男女在熱戀著,他倆對歌傳情,密訂終身。可是女子很勢利,嫌棄男子靠打柴過日。當男子到女家求婚時,女子的娘竟擋住門口唱道:
不是花靴莫行街,不是利斧莫砍柴。
除非山上天地變,竹子成方送女來。
男子是個堅心的人,他聽了下決心要叫竹子變方。他在自己的草棚下栽了一棵竹子,早晚用力在竹竿上捏一會兒。捏呀捏的,捏了一年,竹竿的下截變方了,但上截還是圓的。捏呀捏的,捏了兩年,竹竿的上截變方了,但下截又恢復了圓形。
竹未捏方,女子的娘把女兒許給了一個官家。在花轎過門的途中,那女子在轎里長嘆一聲自盡了。
男子非常悲憤,把棚下的竹株拔了起來,帶著它進佛寺當和尚去了。
這個年青的和尚天天到禪堂里念經,天天捏著檐下新移的那棵竹子。經書念了十回、百回、千回,竹子捏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
終於,一棵方形的竹子在香煙繚繞中出現了,葉形細長,竿色墨綠。後來從旁長出來的新竹也是方的。和尚穿上整齊的袈裟,虔誠地把方竹子從禪房前移栽在女子的墳上。
方竹子在墳地里繁殖開來了,長滿了坡坡嶺嶺。山裡人把它看作是堅貞的象徵。從此,山裡有這么一個習慣:男子向女子求婚,得在女方家門前栽一株四方竹,表示自己的堅貞。
4、絕代竹
在遠古的時候,彝族結婚的傳統習慣都是安排在十月的後半月,此時的夜晚月亮出得很晚。有一年的十月,有兩家人相隔居住七天路程的人家,在那年十月里的一天,有兒子的那個家,派人到另一個有姑娘的那個家提親,通過兩家親人的同意,選好吉日,准備結婚。
於是姑娘家在結婚吉日前的第七天,舉辦了女兒結婚儀式。並高高興興的安排送親客,把女兒送走。在這天早上,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候,從家裡出發了,一同前去的送親客共有三十餘人。
在路上一天又一天的在行走,到了行路的第三天,送請客們要路過一片竹林,這片竹林很大,竹子也很粗。在竹林里還長有很多的雜草。這天在這片竹林里,走啊走,一直走到了晚上。
天早已黑盡,新娘和送親客們都走得很累,天黑路也難走,於是那一夜就露宿在這片竹林里,准備第二天再走。經過幾天的長途跋涉,大家都走得很累,於是也都睡得很熟。
當第二天黎明到來的時候,醒來的送親客們發現,部分送親客和新娘一起不見了,於是大家一起到處找人,找了好久可是渺無蹤影,只在新娘睡的那個周圍發現了一些橫七豎八的人骨頭。
可是頭天晚上露宿之前因為天黑,沒有看到任何骨頭的存在,無法說明這些骨頭到底是什麼。最後有人發現在新娘露宿旁的一株竹子縫隙里,夾著一絲新娘的裙子,他們就把這株竹子砍掉,花開竹子一看,原來竹子裡面都是人骨頭,裡面還剩有新娘的著裝。
此時,人們才發覺這個竹林里的竹子和植物都會吃人。從此以後,彝族就留下了不種竹子的習慣,視竹子為斷子絕孫的植物,這種風俗一直延續到今天。
5、竹神公
很久以前,浮流國(即現永安)出了位叫「衍公」的奇人,他生性愛竹,終日徜徉在竹林,以竹為伴。一年,天降大旱,河流乾涸,萬物枯焦,百業凋敝。衍公看在眼裡,急在心頭,決心為百姓做點好事。
他拔起一根竹子,運起法力,驅趕巨石,准備在燕江上築起一座石壁,蓄水抗旱。此事被天神得知,大為震怒,認為這是對抗天庭,犯上作亂。於是便降落凡間,把即將築好的石壁破壞。衍公功虧一簣,飲恨燕江。
衍公不向天公低頭,決意教訓一下傲慢的天帝。一日清晨,衍公用竹做了支弓箭,張臂挽弓,射向天庭。竹箭挾風攜電,徑直射向玉皇大帝的金鑾殿。這天玉皇大帝恰好貪睡,尚未上早朝,竹箭直射在玉帝的龍椅背上。
待玉帝上得殿來,見椅背上插著支箭,大驚失色,忙問左右是為何。太白金星拔下箭看了後說:「這是一支竹稈箭,不在豫章(即現江西)在閩越(即現福建):金箭頭,銀箭尾,不在沙縣、在浮流。」
玉皇大帝聽後,下令天兵天將到浮流國捉拿施放冷箭之人。天兵來到浮流國,深入竹林搜捕衍公。只見竹林內有個五處美髯、須發飄飄,手持一根竹笛的人在出沒。天兵砍倒所有竹子,可就是抓不著那個留著長須的奇人,只好悻悻地返回天後命。
玉皇大帝聽罷稟報,嘆道:「這個在竹林出沒的不是凡人,只能是竹神啊!」只好下令龍玉降雨,消彌永安的旱情。雨水一降,一棵棵竹筍拔地而起,竹林又是一片鬱郁蔥蔥。
從此,永安人把衍公尊為「竹神公」,拜供奉起來,以紀念這位解永安於倒懸的奇人。
古代笛子的故事小篇幅
李謨是開元年間唐教坊首席笛手。李謨有一次在瓜洲吹笛。當時江上舟船很多,人聲喧鬧。當李謨吹出第一聲笛音,喧鬧的人聲立即停下來。待到吹奏數節後,靜謐的江面上似有微風颯颯拂來。稍頃,滿江的舟子、賈客,都發出欷歔之聲,哀、嘆、悲、怨溢於言表。當時人們都說李謨吹笛,天下第一。
有一次他與幾位客人,在明月高懸的夜晚,登一小舟,泛江漫遊,吹笛觀景賞月。笛聲曠遠清亮、宛轉飄逸。忽然岸上有人招呼,請求登舟同游。李謨他們停舟岸邊,這人上船後,請求李謨借笛讓他吹一支曲子。這個人吹奏的笛聲精妙無比,可讓山石破裂,李謨平生從未聽到過。初時,吹入散序、中序,笛聲已非同凡響。待到進入第三大段--入破時,只見吹笛人呼吸盤旋迴轉,指法粉碎如雨敲窗。再聽笛聲猶如千軍萬馬撕殺奔吼,又如雨打沙灘辟羅有聲。還有一次,李謨因故請假去越州。到了越州後,當地的達官名士或設公宴、或設私宴請他,為的是能親耳聆聽到他吹奏的笛聲。當時,正逢越州新有十幾位生員考中了進士。這些人家中都有些產業,於是湊集二千文錢准備在鏡湖遊船上聚會飲酒同樂,邀請李謨上船吹笛,以飽耳福。因為錢多人少,又相約每人可帶一位客人同來。
其中有一位參加聚會的人,已經到了晚上方才想起這件事,沒有功夫去請別人。就近請鄰居中的一個獨孤老頭。這位老頭兒,長久居住在這荒田野地里,外面的人情事故一點也不懂得。數間茅舍只他一人居住,鄉里人都稱他為獨孤丈。第二天,這位進士帶著獨孤丈人一起到鏡湖聚會的地方赴宴。
酒宴開始後,只見湖水澄碧、波光盪漾,芳草修林,景物非凡。李謨以手拂笛,立於船邊。在槳聲中,舟船漸移湖心。此時輕雲籠湖,微風拂浪,波瀾陡起。李謨捧笛吹奏,笛聲初發,風雲齊開,水明林秀,上下澄碧,彷彿如有鬼神之工使之如此!船上的賓客都贊嘆不已,紛紛說:「就是敬天的神樂也沒有這么大的神力啊!」獨孤丈一言未發。與會的人都臉現不快。李謨也認為這個老丈輕視自己,也怨憤不語。過了好一會兒,才又靜思一曲吹奏出來。曲調更加絕妙異常,在座的賓客沒有人不驚駭贊賞的,唯有獨孤丈還是不出一言。請他同來的這位進士也深感羞愧,對座上的賓客解釋說:「獨孤老丈常年獨居山村,不與人來往,更是很少進城。對於音樂,他一點也不懂得,請大家不必介意。」四座的賓客同聲刺諷獨孤老丈,老丈依然不語,只是微微笑笑而已。
李謨問道:「這位老丈你一言不發,是你真的不懂音樂呢?還是一位高人?」獨孤丈才慢慢說道:「你怎麼就知道我不懂音樂呢?」四座客人見李謨變了臉色,都紛紛站起向李謨道歉,勸慰李謨。正在這時,獨孤丈人沉靜地說:「請你試吹一首《涼州》吧。」李謨傲慢地捧笛吹了一首《涼州》曲。曲終,獨孤丈人品評說:「李公的笛子果然吹得不錯。然而,你的笛聲摻揉進去夷狄樂曲,你是不是在龜茲有朋友啊!」李謨聽了後大吃一驚,站起身參拜獨孤丈人,說:「老丈乃是方外神奇之人,恕我李謨有眼不識。我的老師確實是龜茲人啊。」獨孤丈人又說:「《涼州》一曲,你吹到第十三疊誤入水調,你自己知道不?」李謨恭謹地回答道:「李謨愚鈍頑冥,實在不知。」獨孤丈人伸手取笛欲吹給李謨看看。李謨連忙更換一笛,用袖拂試後遞給獨孤丈人。獨孤丈人接過看看,說:「你這些笛子都不堪使用。使用它們的主人都是粗通吹笛的人。」於是又換了一隻笛子,說:「這只笛子吹到入破時也要破裂的,你不會捨不得吧。」李謨說:「不敢。」於是獨孤丈人捧笛吹起來。笛聲初發即響遏雲霄,四座震驚,李謨恭敬不安地立在那兒不敢動。吹到第十三疊,獨孤丈人停下來,向李謨講解他剛才吹的謬誤所在。李謨完全敬服連連拜謝。待到入破,笛子立即破裂了,不能再吹下去了。李謨再次拜謝,眾位賓客徹底折服。會散。
第二天早晨,李謨和與會的諸位賓客,一起前往獨孤丈人住所等候拜見。到那兒一看,只留有幾間空宅,獨孤丈人已經不知何處去了。越州人得知這件奇聞後,紛紛出訪,四處尋找獨孤丈人,然而始終沒有尋到,誰也不知道他的去向。
我國的竹笛和巴烏構造看似差不多,哪個悠久?說說它們的起源和歷史
竹笛,起源於距今大約4000多年前的黃帝時期,《史記》記載:"黃帝使伶倫伐竹於昆豀、斬而作笛,吹作鳳鳴"。秦漢時期已有了七孔竹笛,並發明了兩頭笛,蔡邕、荀勖、梁武帝都曾製作十二律笛。笛在古代稱為"篴"。到了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有:"笛,七孔,竹筩也"的記載。
巴烏,也叫"把烏",流行於雲南彝、苗、哈尼等少數民族。具體起源沒有正史可考,只有當地的一些傳說故事
彝族、苗族起源時期基本都在4000年前左右,但不可能剛剛發源就又巴烏這種樂器存在,因此大概可以判斷,竹笛的歷史要比巴烏久遠
竹笛的歷史
從1971年新生的「口笛」(又名俞氏笛)到1977年浙江河姆渡出土的 「骨哨」、「骨笛」,人們驚奇地發現二者之間竟有如此的相似,而這個相似卻走過了七千多年的歷程。笛子在這七千多年歷程中的沿革和發展不由令世界驚嘆:中國竹笛藝術是如此地瑰麗多姿,歷代文人曾為它寫下了無數美妙的詩篇:「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促杜工部潸然腸斷,使喻成龍鬢發成霜。
近年來,隨著中國考古的發現:首先是浙江河姆渡出七千年前的骨哨、骨笛;美國華僑收藏的戰國時期七個按孔橫吹的銅笛;湖北隨縣出土的戰國初(公元前433年)曾候乙墓中的兩支橫吹的笛;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公元168年)中兩支橫吹笛;廣西貴縣羅泊灣一號墓(漢初期)一支用二節竹製成的七個按音孔橫吹的笛。這些文物雖是鳳毛角,但都是中國竹笛鼻祖有力的見證,從而推翻了原史料中記載為西漢張騫出使西域時把笛子傳入中國的說法。
中國竹笛的種類及名稱極為豐富多彩,如以形制為名,飾龍:「龍頭笛」;樂師在皇帝面前將雙手交叉作拱手之意來演奏謂:叉手笛;以尺寸為名的如截竹一尺八寸的洞簫謂:「尺八」。唐代傳入到日本仍謂尺八,我國福建南中常用的洞簫即為「尺八」;以典故為名如:漢代音樂家蔡邕,拆「柯亭」第十六根竹製笛,其音色優美,後人贊好笛子謂:「柯亭笛」。《史記》記載伍子胥曾吹簫乞食於吳市中,後人謂「子胥簫」;以材料為名,如:「銅笛」、「鐵笛」、「玉笛」、「鷹笛」、 「猿臂笛」等顧思義,以取材而得名;以地域為名如:四川姜笛的「姜笛」、廣西侗族的「侗笛」;以劇種為名的如:崑曲的「曲」、梆子戲的「梆笛」、雅樂中的「雅笛」、能樂的「能笛」等等。由於中國的民族、民間音樂十分豐富,在此不能一一舉。
中國笛子具有強烈的民族特色,發音動人、婉回。古人謂「盪滌之聲」, 故笛子原名為「滌」,日本至今還保留有「滌笛」,後演變為如今的笛。笛子是中國民族樂隊中重要的旋律樂器,多用於獨奏,也可參與合奏。笛子實際上是類樂器的通稱,如果從音高上分類,笛子一般分為曲笛 (笛身較為粗長,音高較低,音色醇厚,多分布於中國南方)、梆笛(笛身較為細短,音高較高,音色清亮,多用於中國北方各戲種)和中笛(形狀發音特點介於曲笛和梆笛之間)。
在強盛的唐朝也是竹笛的興旺時期,笛曲豐富,人材輩出,著唐朝歌舞音樂和大麴的盛行,出現了許多盛名的演奏家,如李暮、孫夢秀、 尤承恩、許雲封等一代神笛。漢代和晉代的馬融、蔡邕、桓尹、綠株等演奏家,曲目有《武溪深》、《落梅花》、《梅花三弄》、《紫雲回》、《雲州曲》等遺憾的是歷代眾多的笛曲卻沒有譜子能留傳下來,就現在演奏《梅花三弄》即晉代桓尹的笛曲,也只能從古琴譜的《梅花三弄》中去翻版演奏了。
滔滔江河,滾滾長江。自五十年代以來中國竹笛再次掘起,更放異彩。以北派馮子存、劉管樂,南派趙松庭、陸春齡為代表的南、北二派笛風均以深厚的民間音樂功底譜寫及改編了一大批笛曲,為以後幾十年的笛曲和笛藝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笛子的發展史上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長江後浪推前浪,到了六十年代、七十年代人材輩出無窮。無論從演奏技法和曲目更是脫穎、創新,使笛子藝術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並逐漸擺脫了南、北之分的概念。樂曲的內容從強調地方風格到追求意境的畫, 廣泛吸取其它藝術品種及姐妹樂器的技法而融匯貫通,大大豐富了笛子本身的表現力,1991年朱踐耳先生為竹笛和22件弦樂器而作的室內交響樂《第四交響曲》榮獲瑞士瑪麗·何塞皇後國際交響樂大賽獎,國外贊為「具有如此奇妙的音響及不可替代的民族性」,可見中國竹笛的可容性及它的廣泛性正以它那不可抗拒的能量走向世界。
參考資料:;cid=33975
③ 安徒生或格林童話里是否有個故事關於吹笛子的
德國有一個叫哈梅努的小城市,那兒的人們,都過著很安樂的生活。
有一天,不知從哪裡跑來了一大群老鼠,數量一天比一天多。街道上到處都可以看到老鼠在散步,他們甚至還跑到了小寶寶的被窩里。「哎呀,老鼠咬到我的寶寶了。」哈梅努一片混亂,人們七嘴八舌地抱怨著。
不守信用的市長,惹怒了吹魔笛的人,使整個城市陷入寂寞,小朋友可要引以為戒,做個守信用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