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14年央視春晚小品《扶不扶》的台詞
郝建:「剛才在馬路上看見一輛汽車後備箱沒關,我騎車子在後面這頓追啊。尋思告訴人一聲,結果人家一個急剎車。我鑽人家後備箱里了。」
郝建:「以後我再多管閑事,我就不叫郝建,我叫非常賤…」大媽:「哎呀,我的胳膊肘啊!哎呀,我的波棱蓋啊!哎呀,我的腰間突啊!哎呀都不疼啊!」
郝建:「大媽,都這會了就別用排除法了。那既然都不疼,那咱試試看還能不能走走了。」
大媽:「你這走是能走啊,可你這是按表走啊。」大媽:「小夥子,你這臉上青一塊,紫一塊的,你摔的也夠嗆啊。」郝建:「沒事」大媽:「你是個好孩子,還知道把大媽扶起來。」
郝建:「我這是做好事上癮。」大媽:「這要換了別人啊,撞完我早跑啦!」郝建:「我那車是追尾追的。」
大媽:「哎呀我的尾椎呀!完了,大過年的,尾巴根還撞碎了,行吧,碎碎平安吧!」大媽:「都這時侯了,你還較那三米兩米的真兒,有意義嗎?」
路人甲:「等等,我看見有個老太太摔倒在大馬路上也沒個人來扶一把,你說現在的社會風氣怎麼變這樣了,別人不管,我管!大媽,您別動啊。我等下要發個微博好好譴責一下這種行為,讓爸媽都轉都評論,媳婦,記得給我點贊哦。」
大媽:「我是個無辜的路人,無辜的被你給撞倒了,完了你還要跑啊。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郝建:「大媽,你這么頑皮你家裡人知道嗎?!」
郝建:「來把大衣披上,暖和吧,劉德貨同款的,還能不能感覺到冷冷的冰雨在胡亂的拍了。」郝建:「大哥。」路人乙:「怎麼了小夥子?」郝建:「這有個老太太。」
路人乙:「你撞的?」郝建:「真不是啊。」路人乙:「快跑!我扶過仨。」郝建:「結果呢?」
路人甲:「這么給你說吧,哥以前,開的是大奔!」郝建:「大媽我們來分享幾則寓言小故事,故事的名字分別是:東郭先生與狼、呂動賓與狗、農夫與蛇、郝建與老太太。」
大媽:「要扶你就扶,不扶你就走,你給好人騰個地兒,我就當你沒撞過我,行了吧,你走吧,去吧去吧,逃逸去吧。」
郝建:「我怎麼還成逃逸的了呢,老這么說話,咱們以後還能不能一起玩耍了?!」大媽:「你走不走。」
郝建:「我不走,」大媽:「你走不走」郝建:「我走我就成逃逸的了。」大媽:「你不走是吧,我走。」
郝建:「我說大媽,你這是要上那兒炸碉堡去呀你這是,怎麼還就說不明白了呢?」郝建:「郝建那名是我媽起早貪黑給我起的,到你這兒怎麼成臟話了呢?」郝建:「大媽你能走了呀!」大媽:「被你氣的呀。」
郝建:「咦,這氣人還能治病啊,那我這是氣功啊!」Police:「大媽你這騎的也太快了吧,車圈都瓢成這樣兒了,你飆車了?」
Police:「你看你把人給撞的。Police:「剛才那個車主要把錢還給這小夥子,說不能讓做好事的人心涼,來拿著」郝建:「咦,不涼了不涼了不涼了不涼了。」
Police:「人家還多給你一百,讓你拿去修車。」郝建:「咦,這不但不涼了,雜還有點燒心了呢?」郝建:「這人倒了咱不扶,這人心不就倒了嗎?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來了。」
(1)江湖藝人和農夫的寓言故事講述了什麼擴展閱讀
從春晚小品《扶不扶》說風氣
2014年的春晚語言類節目不多,但小品《扶不扶》卻是獨樹一幟,讓人記憶深刻。
小品《扶不扶》從老人失足跌倒說起,喜歡助人為樂的聰明小伙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通過事件回放來幫助老人弄清事實,用詼諧幽默演繹出梗塞著道德這條社會動脈的不良風氣。
在令觀眾捧腹大笑的同時,上了一堂生動的道德課,可謂是教育無處不在,美德時刻要弘揚。
扶不扶?扶,縱然是丟了物質,也要換回風氣。小品里有這樣一幕:一騎自行車的哥們說,兄弟快跑,我以前扶過仨,結果呢?這么跟你說吧,哥以前開的是大奔。
好人聽了自然會心寒和有所顧慮,老人跌倒,究竟是扶不扶?扶,這本就是助人為樂的小事,縱然是做了好事被倒打一耙,那也要繼續做好事。
正如劇中好人郝建所說:「這人倒了咱不扶,這人心不就倒了嗎?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來了。」扶起來的是老人,扶起來的更是美德。
扶不扶?扶,扶正風氣需要行動,聲討之時不如伸出雙手。小品里有這么一個鏡頭,正在通話的路人甲:「我看見有個老太太摔倒在大馬路上也沒人來扶一把,你說現在的社會風氣怎麼變成這樣了,別人不管,我管!大媽,您別動啊,我等下要發個微博好好譴責一下這種行為」
真可謂聲聲含怒、字字有力,可跌倒老人仍舊是沒有被扶起來。這種治標不治本的譴責,是扶不起來風氣的。伸出雙手的舉手之勞,才是扶正風氣的有效行動。
我想更多的人是願意看到路人甲去扶一把,而不是去譴責一把,如此做法,與魯迅先生筆下的「看客」有何區別?
扶不扶?扶,好人自然有好報,公道自在人心。小品里警察說:「剛才那個車主要把錢還給這小伙,說不能讓做好事的人心涼。人家還多給你一百,讓拿去修車。」
是非曲直,總會有明白事理的人來保衛,做好事的人,縱然是一時被誤解,但總會有真相大白的一天,公道自在人心,當你伸出手幫助別人,為別人開了一扇方便之門的時候,何嘗不也為自己開了一扇方便之窗呢。
扶不扶?扶,眼見不一定為實,真相必須要清楚。原本是老人跌倒,好人去扶,但當情景重演的時候,連警察也誤以為是老人騎車撞的好人,因為事故現場很明確。
可究竟是誰撞的誰,單憑這些是不足以下定論的。在現實中也是一樣,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當我們沒有真正了解事情真相的時候,不妨等一等、查一查再作評價。
今年,我們何嘗沒誤會過好人,傷害過人心?人言可畏正是此意。我們要事實、要真相,不要跟風、不要圍觀,扶正風氣也應有此一條。
扶起來的不僅是老人,更是社會的公平正義。我多麼期盼,大家在捧腹大笑的同時,能為郝建設身處地。在事故發生的時候,能為善良伸出雙手。在好人被誤解的時候,能為正義調查發言。
風氣正了,每一個人都將會成為美德的傳承者。
② 寓言四字成語故事
寓言四字成語故事大全
寓言四字成語故事大全,寓言故事一般就是借用比喻的手法,生動形象的故事去襯托其中的道理,雖然成語的字數不多,值得耐人尋味,我今天收集了關於寓言四字成語故事大全的文章,歡迎大家閱讀。
言四字成語故事:蘭子獻技
古代,人們將那些身懷絕技雲游四方的人叫「蘭子」。宋國有一個走江湖賣藝的蘭子,憑著他所懷有的絕技求見宋王宋元君,以期得到宋元君的重用。宋元君接見了他,並讓他當眾表演技藝。
只見這個蘭子用兩根比身體長一倍的木棍綁在小腿上,邊走邊跑,同時手裡還耍弄著7把寶劍。他一邊用右手接連地向空中拋出寶劍,一邊用左手准確無誤地去接不斷下落的劍。7把明晃晃的寶劍在他手上從左到右有條不紊地輪番而過,而空中則總有5把寶劍像一個輪回的光圈那樣飄然飛舞。宋元君看了這令人眼花繚亂的絕技,非常吃驚,他連聲喝彩道:「妙!妙!」旁邊圍觀的人也無不拍手叫絕。宋元君十分開心,馬上叫人賞賜給這個賣藝人金銀玉帛。
不久,又有一個會耍「燕戲」的蘭子,聽說了宋元君賞賜耍劍藝人金銀的事,便前去求見宋元君。這一回,宋元君卻不但毫無興趣,而且大怒說:「先前那個有絕技的人來求見我,正好碰上我心情好,雖然他的技藝毫無用處,但是我仍然賞了他金銀玉帛。今天這個蘭子一定是聽說了那件事才來求我看他表演的。這不明明是為貪財而獻技、希望向我討賞的嗎?這種人實在可氣!」
於是宋元君命人把那個會「燕戲」的蘭子抓了起來。宋元君本來打算殺了那個人,後來又覺得他並無什麼大的罪過,只把他關了一個月就放了。
一個只憑自己的喜怒來決定人的價值的昏君,在處理國家大事上必定是沒有原則的。如果憑一件偶然的事情,就以為他「識才」,那也是愚蠢的。
寓言四字成語故事:心不在馬
趙襄王向王子期學習駕車技巧,剛剛入門不久,他就要與王子期比賽,看誰的馬車跑得快。可是,他一連換了三次馬,比賽三場,每次都遠遠地落在王子期的後面。
趙襄王這下可不高興了,他於是叫來王子期,責問道:「你既然教我駕車,為什麼不將真本領完全教給我呢?你難道還想留一手嗎?」
王子期回答說:「駕車的方法、技巧,我已經全部教給大王了。只是您在運用的時候有些捨本逐末,忘卻了要領。一般說來,駕車時最重要的是使馬在車轅里松緊適度,自在舒適;而駕車人的注意力則要集中在馬的身上,沉住氣,駕好車,讓人與馬的動作配合協調,這樣才可以使車跑得快,跑得遠。可是剛才您在與我賽車的時候,只要是稍有落後,你的心裡就著急,使勁鞭打奔馬,拚命要超過我;而一旦跑到了我的前面,又時常回頭觀望,生怕我再趕上您。總之,您是不顧馬的死活,總是要跑到我的前面才放心。其實,在遠距離的比賽中,有時在前,有時落後,都是很正常的;而您呢,不論領先還是落後,始終心情十分緊張,您的注意力幾乎全都集中在比賽的勝負上了,又怎麼可能去調好馬、駕好車呢?這就是您三次比賽、三次落後的根本原因啊。」
趙襄王賽車時心不在馬,終致失敗的教訓說明:我們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專心致志,集中精力,掌握要領,不計功利,努力將每一件事情做好。如果過於患得患失,為名利所累,往往會事與願違,把事情的結果弄糟。
寓言四字成語故事:秦士好古
秦朝有個讀書人非常喜歡古物,即使價值十分昂貴也一定要求購。
有一天,有人帶來了一張破席子。親自上門對他說:「過去魯哀公向孔子詢問國事,就讓孔子坐在這張席子上。」他心裡非常高興,認為這席子很古,就用近郊的田地換了它。過了不久,又有一個人拿了一根舊拐杖來賣,對他說:「這是周太王逃難時所用過的拐杖,它比孔子坐過的那席子要早幾百年,您用什麼來報償我呢?」他就把家裡所有的資金給了那人。又過了一陣,又有人拿來了一隻快腐爛的木碗對這好古的讀書人說:「那席子和拐杖還不算很古,我這只碗是夏朝時造的,比孔子和周太王時要古得多。」讀書人也深信不疑,就把家中所有的東西都給了這人。
三件古物都得到了,可是田地、資金和家產都已失去,無法解決衣食問題。於是,他披上哀公時的破席子,拄著周太王的拐杖,拿著夏朝時造的碗,到街上去乞討,說:「哪位做好事的`施主啊,如果有姜子牙鑄造的錢幣的話,請賜一文給我吧!」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盲目好古或者崇洋都是不可取的。如果僅僅為好古而好古,為崇洋而崇洋,不考慮自身的實際需要,就會產生拿著寶物討飯吃的悲劇。
寓言故事大全四字成語1:過河拆橋
元朝的大臣徹里帖木耳,處理公務精明干練,善於決斷。有一年他在浙江任職,正好逢上省城舉行科舉考試。他目睹了這場考試,從官府到考生都花費了許多錢財,並且免不了有營私舞弊的情況。
他暗暗下了決心,待到自己掌握了大權,一定要促使朝廷廢除這種制度。後來,他升任相當於副宰相的中書平章政事,便奏告元順帝,請求廢除科舉制度。中國科舉制度隋唐以來已實行了七百多年,要廢除它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在朝中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大師伯顏表示支持,但反對的很多。有位御史堅決反對廢除科舉制度,他請求順帝治徹里帖木耳的罪。不料順帝雖然很昏庸,但對廢除科舉制度倒是贊成的。因此不僅不支持那位御史,反而把他貶到外地去當官。不久,他命人起草了廢除科舉制度的詔書,准備頒發下去。書還未下達,地位略低於平章的參政許有王,又出來反對廢除科舉制度。他對伯顏說:「如果廢除科舉考試制度,世上有才能的人都會怨恨的。」伯顏針鋒相對地說:「如果繼續實行科舉考試制度,世上貪贓枉法的人還要多。」許有王反駁說:「沒有實行科舉考試制度的時候,貪贓枉法的人也不是很多嗎?」
伯顏諷刺他說:「我看中舉的人中有用之材太少,只有你參政一個人可以任用!」許有王不服氣,舉出許多當時中舉的高官來反駁伯額。伯顏當然不會改變自己的觀點,於是兩人爭論得非常激烈。第二天,滿朝文武被召到祟天門聽讀皇帝下達的廢除科舉制席的.詔書,許有王還特地被侮辱性地通知在班首聽讀。看來,皇帝特意要讓這個反對者將詔書聽得明白些。許有王心裡非常不願意,但又懼怕得罪皇帝遭到禍害,只好勉強跪在百官前列聽讀詔書。聽讀完詔書後,百官紛紛回府,許有王滿臉不高興地低頭走路。有個名叫普化的御史特地走到他邊上,湊著他的耳朵冷嘲熱諷他說:「參政,你這下成為過河拆橋的人啦。這話的意思是,你許參政是靠科舉當官的,現在宣讀皇上關於廢除科舉制度詔書,你跪在最前面,似乎是廢除科舉制度的領頭人,就像一個人過了橋後就把橋拆掉一樣。許有王聽了又羞又恨,加快步伐離開。之後他借口有病,再也不上朝了。
寓言故事大全四字成語2:賈人渡河
從前有個賈人,在河南辦了一批貨,取水路販往外地銷售。船在河中順風行駛,忽然濃雲密布,狂風驟起,大雨傾盆,河水陡長。貿人走出船倉查看貨物,一股大浪襲向船頭,把賈人拍落水中。賈人在水中掙扎呼喊:「救命呀!」
一個漁夫聽到喊聲,急急忙忙把船搖過來救人。賈人看到漁夫,大聲喊道:「快來救我,我給你一百兩白銀。」
漁夫把賈人救起來,送進船倉,賈人換好了衣服,拿出十兩銀子送給漁夫,說:「拿去吧,這十兩銀子夠你辛苦半年了。」
漁夫不接銀子,看著賈人說:「剛才你在水中許諾說:『把你救起來給一百兩銀子,而不是十兩。」
賈人滿臉不高興地說:「你這也太不知足,你一天打魚能掙幾文錢?現在一下子撈了十兩銀子,不少了。」
漁夫說:「事是這么回事,理卻不是這個理。你剛才不許諾給一百兩銀子,我也會救你一命,但你既然說給一百兩,我希望你不要失信。」
貿人搖搖頭,踱進船倉,不再理會漁夫,漁夫長長嘆口氣,口到魚船。
一年後,賈人又辦了批貨,碰巧在河中與漁夫相遇。兩個人都想起了去年那次不愉快的分手。賈人說:「我給了你十兩銀子,你為什麼不用來當本錢,作點小生意,何苦風里雨里掙這份辛苦錢?」
漁夫來不及答話,賈人的船觸上礁石,船倉進水,船漸漸下沉。賈人急得團團轉,大聲對漁夫說:「快來救我,這次我給你三百兩銀子,保證不失信。」
漁夫搖櫓從賈人旁邊劃過去,回頭不緊不慢地說:「喊信得過你的人來救命吧,我不要你的銀子,可也不救你這種無信無義人的命。」
很快,賈人隨著沉船在滔滔河水中消失了。
四字成語寓言故事:樂不思蜀
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個國家各據一方,征戰不休,爭奪霸主的統治地位。其中,劉備管轄割據的地方稱為蜀。
劉備依靠諸葛亮、關羽、張飛等一批能乾的文臣武將打下了江山,他死後將王位傳給了兒子劉禪。臨終前,劉備囑咐諸葛亮輔佐劉禪治理蜀國。劉禪是一位非常無能的君主,什麼也不懂,什麼也不做,整天就知道吃喝玩樂,將政事都交給諸葛亮去處理。諸葛亮在世的時候,嘔心瀝血地使蜀國維持著與魏、吳鼎立的地位;諸葛亮去世後,由姜維輔佐劉禪,蜀國的國力迅速走起了下坡路。
一次,魏國大軍侵入蜀國,一路勢如破竹。姜維抵擋不住,終於失敗。劉禪驚慌不已,一點繼續戰斗的信心和勇氣都沒有,為了保命,他赤著上身、反綁雙臂,叫人捧著玉璽,出宮投降,做了魏國的俘虜。同時跟他一塊兒做了俘虜的,還有一大批蜀國的臣子。
投降以後,魏王把劉禪他們接到魏國的京都去居住,還是使他和以前一樣養尊處優,為了籠絡人心,還封他為安樂公。
司馬昭雖然知道劉禪無能,但對他還是有點懷疑,怕他表面上裝成很順從,暗地裡存著東山再起的野心,有意要試一試他。有一次,他請劉禪來喝酒,席間,叫人為劉禪表演蜀地樂舞。跟隨劉禪的蜀國人看了都觸景生情,難過得直掉眼淚。司馬昭看看劉禪,見他正咧著嘴看得高興,就故意問他:「你想不想故鄉呢?」劉禪隨口說:「這里很快樂,我並不想念蜀國。」
散席後,劉禪的近臣教他說:「下次司馬昭再這樣問,主公應該痛哭流涕地說:『蜀地是我的家鄉,我沒有一天不想念那裡。』這樣也許會感動司馬昭,讓他放我們回去呀!」果然不久,司馬昭又問到這個問題,劉禪就裝著悲痛的樣子,照這話說了一遍,但又擠不出眼淚來,只好閉著眼睛。司馬昭忍住笑問他:「這話是人家教你的吧?」劉禪睜開眼睛,吃驚的說:「是呀,正是人家教我的,你是怎麼知道的?」
司馬昭明白劉禪確實是個胸無大志的人,就不再防備他了。
劉禪身為一國之主,居然樂不思蜀,甚至連裝著想念故鄉都裝不出來,貪圖享樂而志向淪喪竟到了這種地步,實在可氣可嘆。我們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應該放棄自己的理想,而要嚴格要求自己,志存高遠,不懈地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