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前程往事 > 許多曲牌講故事的形式叫什麼唱法

許多曲牌講故事的形式叫什麼唱法

發布時間:2024-10-24 04:07:32

『壹』 江蘇,特別是崑山那邊都有哪些藝術形式或者說有什麼特色我就只知道有個崑曲,麻煩詳細一些!謝謝。

有淮海戲、崑曲、淮劇、揚劇、通劇等。

1、淮海戲

淮海戲,江蘇省淮安市、連雲港市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淮海戲是江蘇省主要的地方戲曲劇種之一,流行於連雲港市、淮安市、宿遷市及徐州市、鹽城市部分縣區,至2019年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淮海戲唱腔音樂豐富多彩,有男腔和女腔的區別。

淮海戲唱腔的特點是樂句結尾突然翻高八度耍腔,具有拉人魂魄的藝術魅力,故有「拉魂腔」之稱。淮海戲的一些表演身段明顯脫胎於蘇北農村生活,帶有濃郁的鄉土氣息。

2008年6月14日,淮海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Ⅳ-104。

2、崑曲

崑曲(Kun Opera),原名「崑山腔」或簡稱「崑腔」,是中國古老的戲曲聲腔、劇種,現又被稱為「昆劇」。

崑曲是漢族傳統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也是中國漢族傳統文化藝術,特別是戲曲藝術中的珍品,被稱為百花園中的一朵「蘭花」。

崑曲發源於14世紀中國的蘇州崑山,後經魏良輔等人的改良而走向全國,自明代中葉獨領中國劇壇近300年。

崑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術等,以曲詞典雅、行腔婉轉、表演細膩著稱,被譽為「百戲之祖」。

崑曲以鼓、板控制演唱節奏,以曲笛、三弦等為主要伴奏樂器,其唱念語音為「中州韻」。崑曲在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2018年12月,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布北京大學為崑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

3、淮劇

淮劇,又名江淮戲、淮戲,是一種古老的地方戲曲劇種,發源於今江蘇省淮安市以及鹽城市裡下河一帶,發祥於近現代的上海市,現流行於江蘇省、上海市以及安徽省部分地區。

清代中葉,在淮安府(今鹽城市和淮安市)和揚州府兩地區,當地民間流行著一種由農民號子和田歌「儴儴腔」、「栽秧調」發展而成的說唱形式「門嘆詞」,形式為一人單唱或二人對唱稱之為「二可子」,僅以竹板擊節。

淮劇後與蘇北民間酬神的「香火戲」結合演出,之後又受徽戲和京劇的影響(稱為徽夾可),在唱腔、表演和劇目等方面逐漸豐富,從而形成了淮劇。

2008年6月,上海淮劇團、 江蘇省鹽城市申報的淮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1年5月,江蘇省淮安市、泰州市聯合申報的淮劇經國務院批准被擴展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5年1月,揚州市寶應縣經江蘇省政府批准入選江蘇省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4、揚劇

揚劇,是江蘇省揚州市的地方傳統戲劇,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揚劇原名「維揚戲」,俗稱「揚州戲」,流行於江蘇省的揚州、鎮江地區和安徽省的部分地區及南京、上海一帶。

它以揚州民間歌舞小戲花鼓戲和蘇北民間酬神賽會時由男巫扮演的香火戲為基礎,吸收揚州清曲、地方民歌小調而最終成型。

揚劇歷史悠久,遺產豐富,不僅是揚州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地方戲曲發展史上也有著特殊的地位。揚劇音樂曲牌眾多,角色有生、旦、凈、丑等,重視丑、旦的表演,形成基本的喜劇風格。

2006年5月20日,揚劇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為Ⅳ-56。

5、通劇

通劇,是江蘇南通的傳統戲曲劇種之一。原為僮子戲,它源於上僮子。僮子是民間的巫師,是從楚越的巫文化「以舞降神」發源而來,在南通一帶形成南通僮子這種富有本地特色的巫師。

僮子在祭祀、祈禱、招魂等活動中進行舞蹈歌唱,漸漸把一些故事、七字調加入唱詞中,這種歌唱方式為百姓所喜聞樂見,就慢慢傳播開來,最後登上舞台,形成了通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崑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通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揚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淮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淮海戲

『貳』 蘇州評彈,黃梅戲,越劇,秦腔,川劇,豫劇,晉劇的地域分布及特點

蘇州評彈是蘇州評話和彈詞的總稱。它產生並流行於蘇州及江、浙、滬一帶,用蘇州方言演唱。評彈的歷史悠久,清乾隆時期已頗流行。最著名的藝人有王周士,他曾為乾隆皇帝演唱過。嘉慶、道光年間有陳遇乾、毛菖佩、俞秀山、陸瑞廷四大名家。咸豐、同治年間又有馬如飛、趙湘舟、王石泉等,之後名家流派紛呈,使蘇州評彈藝術歷經200餘年至今不衰。
蘇州評彈是一門雅俗共賞的藝術,舞台設計簡單,一桌一椅就足矣,內容多是老百姓生活中的瑣事,用口頭文學的方式說老百姓想說的話,這種「俗」的藝術很能打動觀眾;同時,評彈唱腔的優美,表演的逼真,說詞涉及古今中外,內容豐富。評彈本身也有局限性,其吳儂軟語令很多人聽不懂唱詞。但作為一種地方藝術,評彈還是很有生命力的。
蘇州評彈有說有唱,大體可分三種演出方式,即一人的單檔,兩人的雙檔,三人的三個檔。演員均自彈自唱,伴奏樂器為小三弦和琵琶。唱腔音樂為板式變化體,主要曲調為能演唱不同風格內容的〔書調〕,同時也吸收許多曲牌及民歌小調,如〔費伽調〕、〔亂雞啼〕等。〔書調〕是各種流派唱腔發展的基礎,它通過不同藝人演唱,形成了豐富多彩的流派唱腔。大致可分三大流派,即陳(遇乾)調、馬(如飛)調、俞(秀山)調。經百餘年的發展,又不斷出現繼承這三位名家風格,且又有創造發展自成一家的新流派。如「陳調」的繼承人劉天韻、楊振雄;「俞調」的繼承者夏荷生、朱慧珍,他們均自成一家。其中「馬調」對後世影響最大,多有繼承並自成一派者,如薛(筱卿)調、沈(儉安)調、「琴調」(朱雪琴在「薛調」基礎上的發展)。周(玉泉)調是在「馬調」基礎上的發展,而蔣(月泉)調又出自「周調」,如此發展繁衍形成了蘇州評彈流派唱腔千姿百態的興旺景象。
蘇州評彈雅俗共賞,江南絲弦名不虛傳。但如今,隨著生活節奏日益加快,年輕一代對上述代表蘇州文化藝術的瑰寶的印象日趨淡薄。是太雅?不能理解?是太慢?跟不上時代的節奏?還是現代人的文化觀念、文化底蘊出了問題?悉心關愛她吧!因為她比周庄、同里價值更大。作為活文物,她傳承著蘇州的歷史,也許還能成就蘇州的明天。作為生於斯、長於斯,現在卻遠離蘇州城的遊子,我認為:蘇州評彈、絲弦藝術的傳承和發展創新時不我待。

黃梅戲是安徽的主要地方戲曲劇種。黃梅戲原名「黃梅調」或「採茶戲」,是十八世紀後期在皖、鄂、贛三省毗領地區形成的一種民間小戲。其中一支逐漸東移到以安徽省懷寧縣為中心的安慶地區,與當地民間藝術相結合,用當地語言歌唱、說白,形成了自己的特點,被稱為「懷腔」或「懷調」。這就是今日黃梅戲的前身。
在劇目方面,號稱「大戲三十六本,小戲七十二折」。大戲主要表現的是當時人民對階級壓迫、貧富懸殊的現實不滿和對自由美好生活的嚮往。如《蕎麥記》、《告糧官》、《天仙配》等。小戲大都表現的是農村勞動者的生活片段,如《點大麥》、《紡棉紗》、《賣斗籮》。
解放以後,先後整理改編了《天仙配》、《女駙馬》、《羅帕記》、《趙桂英》、《慈母淚》、《三搜國丈府》等一批大小傳統劇目,創作了神話劇《牛郎織女》、歷史劇《失刑斬》、現代戲《春暖花開》、《小店春早》、《蓓蕾初開》。其中《天仙配》、《女駙馬》和《牛郎織女》相繼搬上銀幕,在國內外產生了較大影響。嚴鳳英、王少舫、吳瓊、馬蘭是黃梅戲的著名演員。

越劇,它的前身是流行於浙江嵊縣一帶的「落地唱書」,至三十年代逐步發展成為「女子紹興文戲」。
四十年代初女子越劇在上海蓬勃發展,在藝術上吸取了昆劇、話劇的營養,逐漸成熟。以袁雪芬、尹桂芳為代表的老一輩藝術家,較早地受到了中國共產黨的關懷,在體制和藝術上進行了大膽的改革,新編越劇《祥林嫂》的演出是越劇發展史上的「里程碑」。正是這批老藝術家的勇於改革、積極創新,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根據自身的條件,博採眾長,創造了自己獨特的風格,逐漸形成了各具藝術特色的越劇流派。
新中國成立以來,在黨的文藝方針指引下、越劇進入了一個大發展的黃金時期,創作出了《梁山伯與祝英台》、《紅樓夢》、《西廂記》等打批優秀劇目。
八十年代中期,浙江小百花越劇團在杭州成立,隨之,浙江出現了令人矚目的「小百花」現象。一大批優秀「小百花」如雨後春筍脫穎而出。如「二度」梅花獎獲得者茅威濤,梅花獎得主周雲鵑、吳鳳花等,他們又代表了新一代的越劇藝人,在百花園里競相綻放,預示著越劇事業的進一步繁榮與發展。

秦腔是流行於我國西北地區陝西、甘肅、青海 、寧夏、新疆等地的最大劇種。因以棗木梆子為擊節樂器,又叫「梆子腔」,俗稱「桄桄子」(因以梆擊節時發出「恍恍」聲)。秦腔源於古代陝西、甘肅一帶的民間歌舞,經歷代人民的創造而逐漸形成,是相當古老的劇種。
秦腔因其流行地區的不同,衍變成不同的流派:流行於關中東部渭南地區大荔、蒲城一帶的稱東路秦腔(即同州綁子,也叫老秦腔、東路梆子 );流行於關中西部寶雞地區的鳳翔、岐山、隴縣和甘肅省天水一帶的稱西路秦腔(又叫西府秦腔、西路梆子);流行於漢中地區的洋縣、城固、漢中、沔縣一帶有漢調恍恍(實為南路秦腔,又叫漢調秦腔、桄桄戲);流行於西安一帶的稱中路秦腔(就是西安亂彈)。
各路秦腔因受各地方言和民間音樂影響,在語音、唱腔、音樂等方面,都稍有差別。近五十年來,東、西、南三路秦腔都不發達,中路秦腔起而代之,故在陝西及整個西北地區均占絕對優勢。
秦腔所演的劇目,據現在統計約三千個,多是取才於「列國」、「三國」、「楊家將」、「說岳」等說部中的英雄傳奇或悲劇故事,也有神話、民間故事和各種公案戲。秦腔音樂屬板腔體結構。其板類共有六種:〔慢板〕、〔二六板〕、〔帶板〕、〔墊板〕、〔二倒板〕、〔滾板〕。秦腔角色分老生、須生、小生、幼生、老旦、正旦、小旦、花旦、武旦、媒旦、大凈、毛凈、丑等十三門。秦腔的表演朴實、粗獷、細膩、深刻,以情動人,富有誇張性。秦腔的優秀演員,除清代的名冠南北的大藝術家魏長生外,還有被譽為花部四美的王湘雲、陳媄碧(良官)和渭南派的申祥麟,同州派的欒小惠,周至派的桃瑣兒,長安派的岳色子等。光緒中後期有潤潤子、玉喜兒、陳雨農、黨甘亭、趙傑民、李雲亭(麻子紅)、劉立傑(木匠紅)、王文鵬等。辛亥革命以來,有名丑馬平民,名小生蘇哲民、蘇育民,名旦劉箴俗(有與歐陽予倩「並駕齊驅」之譽)、王天民(人稱「西北梅蘭芳」)、李正敏(人稱「秦腔正宗」)、何振中、宋尚花等。名凈田德年和名須生何家顏、耿善民、張鎖中、劉毓中、劉易平等。特別是秦腔表演藝術家陳雨農、王文鵬、黨甘亭、李正敏、王天民、劉毓中,以及原「三意社」的編修李逸笙、蘇哲民等人,在唱腔、表演、化妝造型等方面都有創新。

川劇是中國戲曲中十分罕見的以昆、高、胡、彈、燈五種聲腔為一體而構成的劇種。主要流行於四川和雲南、貴州省。
早在明代,四川已有地方戲班流行,至清代雍正、乾隆年間,隨著花部的興起,外來的崑腔、高腔、梆子腔、皮簧腔傳入四川,加上本地燈戲,形成了現在川劇的雛形。由於聲腔流行地區和藝人師承關系的不同,早期川劇順著四條河道形成了川西、資陽、川北、下川東不同的支派。川劇的表演藝術有深厚的生活基礎,並形成了一套完美的表演程式,真實細膩,幽默機趣,鄉土氣息濃厚,特別善於採用托舉、開慧眼、變臉 、鑽火圈、藏刀等特技來刻畫人物性格。傳統劇目極為豐富。
川劇的劇目十分豐富,早有"唐三千,宋八百,數不完的三列國"之說,僅四川省川劇研究所就收藏有2000餘種,這些劇目中除"荊、劉、拜、殺"以外,屬於高腔系統的有"五袍"、"四柱"、"江湖十八本",還有川劇界公認的"四大本頭"。所謂"五袍"即《青袍記》(又名《五福堂》,寫梁灝82歲中狀元事)、《黃袍記》(又名《佛兒卷》寫釋迦牟尼成佛事)、《白袍記》(寫薛仁貴事)、《紅袍記》(即《白兔記》)、《綠袍記》(即《綠袍相》、《拷春桃》);所謂"四柱"即《碰天柱》(寫共工怒觸不周山事)、《水晶柱》(寫觀音差韋陀收濫龍和水龍事)、《九龍柱》(寫聞太師升天故事)、《五行柱》(寫孫悟空大鬧天宮事)。所謂"江湖十八本"即《幽閨記》、《綵樓記》、《木荊釵》、《玉簪記》、《白羅帕》、《百花亭》、《葵花井》、《鸞釵記》(《放白蛇》)、《白鸚鵡》、《三孝記》、《槐蔭記》、《中三元》、《聚古城》、《鐵冠圖》、《全三節》、《漢貞烈》、《五貴聯芳》、《藍關走雪》等。此外還有《金印記》、《琵琶記》、《紅梅記》、《班超》(即《投筆記》)高腔4大本。川劇彈戲的劇目以《春秋配》、《梅絳褻》、《花田錯》、《苦節傳》4大本為代表。川劇胡琴劇目多演三國、列國故事,以清末作家黃吉安編寫的"黃本"最為馳名,如《青陵台》、《三伐宋》、《神農澗》、《審吉平》、《柴市節》、《三盡忠》、《綿竹關》、《江油關》等。川劇崑腔劇目已經不多見,只有《議劍獻劍》、《東窗修本》、《醉皂》、《醉打》等。川劇燈戲劇目有《請長年》、《拜新年》、《打麵缸》、《五子告母》、《裁衣》等。除以上傳統戲外,現代戲《江姐》、《四姑娘》、《死水微瀾》、《變臉》、《金子》以及新編歷史故事戲《巴山秀才》、《易膽大》等都有較大影響。
川戲鑼鼓在川劇音樂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常用的小鼓、堂鼓、大鑼、大鈸、小鑼(兼鉸子)統稱為"五方",加上弦樂、嗩吶為六方,由小鼓指揮。
川劇表演具有深厚的現實主義傳統,形成了獨特而完美的表演程式,真實細膩,幽默風趣,生活氣息濃郁。其中的不少絕技,如托舉、開慧眼、變臉、鑽火圈、藏刀等,使其舞台呈現多彩而神秘且富於變換。
它的行當劃分極為嚴謹,分生、旦、凈、末、丑、雜等六類。
川劇的主要流派有:旦行的浣(花仙)派、醜行傅(三乾)派、曹(俊臣,武生、武丑,有"曹大王"的贊稱)派等。同時,還有以河道(即流行地區)不同而稱為的川西派(以高腔、燈戲為主)、資陽河派(以高腔為主)、川北派(以唱彈戲為主)、川東派(以唱胡琴為主)等四派。近半個世紀以來為廣大群眾所喜愛的演員有小生袁玉堃、曾榮華、姜尚峰、謝文新;旦角瓊蓮芳、陽友鶴、楊雲鳳、薛艷秋、胡漱芳、陳書舫、許倩雲、競華、楊淑英;正生陳淡然、司徒慧聰;丑角周企何、劉成基、周裕祥、陳金波、李文傑,武生彭海清。另外還有名鼓師王官福、蘇鳴清等。
近年來,川劇屆在推出精品劇目的同時,也涌現出一批表演藝術家,其中的曉艇、劉芸、沈鐵梅等影響廣泛。

豫劇,原稱「河南梆子」,也叫「河南高調」,因為河南省簡稱「豫」,解放後定名為豫劇。是河南省的主要劇種之一。
豫劇形成以後,由於語音方言的不同,在各地流傳過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多路流派:以開封為中心的唱法稱「祥福調」;以商邱為中心的唱法稱「豫東調」,又稱東路調;以洛陽為中心流傳的唱法稱為「豫西調」,又稱西府調、靠山簧;豫東南沙河流域流傳的唱法稱「沙河調」,又稱本地梆。
豫劇音樂豐富多采,唱腔屬板腔體。唱詞通俗易懂,多為七字句或十字句。它有獨特的板式結構和比較完整的音樂程式。可分為慢板、流水板、二八板、飛板四大板類。豫劇的伴奏樂器分文武場面,文有二弦、三弦、月琴,稱之為老三手或仨弦手。後因二弦音色尖噪而代之以板胡。武場常用的樂器有板鼓、堂鼓、大鑼、小鑼(又名堂鑼或手鑼)、手鑔、梆子、手板等。
豫劇傳統劇目約有七百餘出。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對花槍》、《三上轎》、《地塘板》、《提寇》、《鍘美案》、《十二寡婦征西》等。建國以後,經過推陳出新,出現一批優秀傳統劇目,如《穆桂英掛帥》、《破洪州》、《唐知縣審誥命》等,普遍受到人們的歡迎,同時還有改編演出的歷史劇《花木蘭》,神話劇《白蛇傳》,創作演出的現代戲《朝陽溝》、《劉胡蘭》、《李雙雙》,移植演出的《小二黑結婚》、《羅漢錢》、《祥林嫂》、《五姑娘》、《紅色娘子軍》等許多劇目。由於音樂工作者的創新與出新,譜寫出了一批膾炙人口的音樂唱腔,從而使豫劇成為全國人民所喜聞樂見的一種戲曲形式。
豫劇的行當和班社,俗話說:「四生四旦四花臉,八個場面(即一鼓二鑼仨弦手,梆子手鑔共八口)倆箱倌」。四生是大紅臉(又叫紅凈、戲生)、二紅臉(又叫馬上紅臉)、小生、邊生(又叫二補紅臉);四旦是正旦(青衣)、小旦(花旦、閨門旦)、老旦、帥旦;四花臉是黑頭(副凈)、大花臉、二花臉、三花臉。正因為是男八女四的行當,把四生四花臉叫做外八角,以男角為主的戲叫做「外八角戲」。
豫劇歷史上有名的演員,據鄒少和先生回憶:「宣統間,小旦李劍雲者,陽武人,天賦佳喉,清脆圓潤,高下疾徐,婉轉曲折,璣珠走盤,無不如意,又復善制新腔。自李氏出,劇風為之一變,優伶界中感嘆為空前絕後之才」。比較著名的須生有張小乾、張同慶、澎海豹、許樹雲。名小生有黃儒秀(黃娃、黃馬褂)、王金玉(筱火鞭)。紅臉王唐玉成,武曹彥章等。自從出現女演員後,著名的演員有:王玉枝、陳素真、常香玉、崔蘭田等。解放後的著名演員有:魏雲、王善朴、高潔、陳新理、馬琳、柳蘭芳等。

晉劇,即中路梆子,是山西省的代表性劇種,為山西省的四大梆子之一。由於它的活動地區在山西中部,尤其是在太原附近、晉中一帶,而且這一劇種歷來受到山西中部廣大群眾的歡迎、喜愛,因稱中路梆子。
中路梆子的特點是旋律婉轉、流暢,曲調優美、圓潤、親切,道白清晰,具有晉中地區濃郁的鄉土氣息和自己獨特風格。
中路梆子淵源於蒲州梆子,清道光、咸豐年間已經盛行。它吸收了蒲劇的許多特點,又經過許多藝人的豐富和發展,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可以說,它是在蒲劇基礎上大膽突破和創新而形成的一種別具一格的梆子戲。
近百年來,中路梆子的一些前輩、老藝人對這一劇種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如孟珍卿(藝名「三兒生」)、張景雲(藝名「十三紅」)、高文翰(藝名「說書紅」)、喬國瑞(藝名「獅子黑」)、田桂子、毛毛旦、油樵旦等,在唱腔和做派上,不斷創新,不斷改進,路子越走越寬,戲越演越精。尤其是著名晉劇演員丁果仙登台後,由於她的艱苦的戲曲舞台實踐,在唱腔、道白、做派等方面,都有新的改進,對今日晉劇風格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中路梆子最早主要活動在太原周圍,很容易吸收兄弟劇種的長處,融會貫通。因此,這一劇種演出范圍也隨之逐步擴大。抗日戰爭以前,已經擴展到河北西部、陝西北部、內蒙地區。在以上地區,相繼建立了固定的中路梆子劇團,演唱晉劇。抗日戰爭中,許多中路梆子藝人參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挽救民族危亡的英勇斗爭,在晉察冀、晉綏、太行等革命根據地演出。他們不僅演傳統戲,而且還演現代戲、新編劇目。在前方和根據地公演,受到人民的贊揚,對鼓舞人民的士氣,起到一定的作用。晉綏七月劇社(中路梆子)曾隨軍到西安、成都、甘肅天水等地進行過較長時期的演出活動。
解放以後,中路梆子劇團逐漸增多,尤其在晉中、呂梁、太原地區,差不多縣縣有專業劇團,許多村鎮有業余劇團。著名劇目《打金技》已拍成電影。
山西省晉劇院是山西省晉劇主要演出團體。成立於一九五九年二月。這個劇團演出歷史較久,多年來,培養了不少青年演員,積累了豐富的舞台實踐經驗,許多優秀演員薈萃於此,受到了山西省晉劇到好者的擁戴。
山西省晉劇院設在太原,現有演職人員二百八十七人。這個劇院,在歷史上曾經匯集了山西省內晉劇的老藝人丁果仙、牛桂英、郭鳳英、梁巧雲、冀美蓮等人。這些老藝人,經過舞台生活的千雕百鑿,形成了自己一套獨特的表演風格、唱腔,在群眾中留有很深的印象和很高的威信。
現在,這個劇院的著名演員有王愛愛、田桂蘭、冀平、馬玉樓、劉漢銀、郭鳳英、王寶釵等。山西省晉劇院的代表劇目有傳統戲《打金枝》、《含嫣》、《小宴》、《殺宮》、《算糧》等。

『叄』 時殿元生前作品

時殿元先生在藝術生涯中,積極創新,將《藍瑞蓮打水》、《王漢喜借年》、《洞賓戲牡丹》、《朱買臣休妻》、《白蛇傳》和《空棺記》等五十多個琴書劇目改編為化裝揚琴表演形式。他注重細節,從劇本內容、唱腔、表演手法、道具設計到伴奏,都進行了深入的改良和完善,使得這些戲劇作品的藝術特質更為鮮明。他的努力帶動了化裝揚琴藝術的蓬勃發展,其他琴書藝人紛紛效仿,推動了這一表演形式的迅速壯大。


由於時殿元在《王小趕腳》中首次使用「驢」作為舞台道具,人們親切地稱其為「驢戲」。這種創新的化裝揚琴表演形式打破了山東琴書的傳統框架,融入了戲曲的元素,可以說是呂劇的雛形。1952年,山東省文化事業管理局局長王統照提出,正式將化裝揚琴命名為呂劇,以此肯定其藝術地位。時殿元作為山東呂劇的奠基人,其卓越貢獻被載入《中國大網路全書》的有關條目,永載史冊。


(3)許多曲牌講故事的形式叫什麼唱法擴展閱讀

時殿元(1863—1948) 山東東營廣饒(現東營市東營區)牛庄鎮時家村人,山東呂劇的主要創始人。自幼家境貧寒,早年以唱民間小曲討飯為生。他雖然不識字,但記憶超人。1880年(光緒六年),山東琴書傳入廣北一帶,民間藝人爭相學唱。時殿元廣采博取,學會許多曲牌和篇目,並不斷吸收其它曲種的唱法,逐漸形成自然灑脫、幽默誇張、善於形象表演的藝術風格,有綽號「時鴨蘭」之稱。

閱讀全文

與許多曲牌講故事的形式叫什麼唱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藍什麼冰島美女 瀏覽:3
地攤經濟盤短線怎麼操作 瀏覽:502
老婆怎麼經營婚姻 瀏覽:338
什麼程序裡面美女多 瀏覽:66
經濟學當中為什麼暢銷書會打折 瀏覽:133
成就一件事業需要什麼 瀏覽:138
貓為什麼要咬美女 瀏覽:997
講大話的故事有哪些 瀏覽:605
徵信報告婚姻狀況錯誤怎麼處理 瀏覽:630
關帝三十三簽事業解簽怎麼破解 瀏覽:147
濟南鬼故事有哪些 瀏覽:769
如何進入市場經濟模式 瀏覽:291
事業單位普通人如何才能晉升 瀏覽:84
為什麼展博和愛情公寓鬧掰了 瀏覽:918
幸福的什麼600字作文 瀏覽:412
寧波健康管理師補貼怎麼拿 瀏覽:962
哪些地鐵站務員是事業編 瀏覽:717
請問美女是畢節哪裡的人氏 瀏覽:992
故事講的是什麼內容呀 瀏覽:795
韓國美女穿旗袍怎麼優雅的坐下 瀏覽: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