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全球商品期權市場概覽
由於美國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費國和農產品(5.90,0.02,0.34%)生產國,所以在農產品與能源類期權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而歐洲比較活躍的商品期權主要是布倫特原油期權和LME的金屬期權。
早期期權的雛形來源於橄欖壓榨機故事(古希臘的數學家和哲學家泰利斯在橄欖豐收之前利用期權獲得了低價使用橄欖壓榨機的權利)和鬱金香事件(種植者採用買入看跌期權的辦法以保證他們能以較好的價格賣出鬱金香花球,但由於市場不規范,投機商過度投機,導致市場崩潰)。起初期權交易主要在場外進行,但由於市場不規范、監管制度不健全,發展一直受到限制。1973年CBOE的成立,標志著期權交易開始走向規范化。之後,CFTC放鬆了對期權交易的限制,逐步推出商品期權和金融期權交易。由於商品期權最早始於歐美地區,且歐美也是目前交易活躍的地區,所以本文主要介紹商品期權在美國和歐洲的發展歷程。
歐美商品期權的發展歷程
美國是全球商品期權的發源地,但在其商品期權走向規范化之前也曾經歷了多次禁止和開放的過程。美國商品期權最早始於19世紀70年代,當時被稱作特惠權,美國內戰之後,這種被稱作特惠權交易的期權成交非常活躍。最初的商品期權主要是農產品期貨期權,由於當時沒有期權市場的專門監管機構,市場非常混亂。1874年依利諾斯州立法院禁止了所謂的特惠權交易。商品期權交易主要活躍於場外,但由於場外商品期權欺詐事件的時有發生,1936年美國金融監管機構出台了《商品交易所條例》,禁止農產品期權的交易。
20世紀60年代末,當商品期貨的交易量出現萎縮時,CBOT開始致力於發展各種期權市場。70年代早期,隨著世界性商品白糖、可可、白銀和膠合板等的市場波動性不斷增大,場外商品期權交易重新活躍起來。但由於當時的期權交易出現了大范圍的詐騙行為,1978年CFTC暫停了所有商品期權交易。
其後,布萊克—斯科爾斯期權定價公式的成功應用,不但為期權市場奠定了理論基礎,更為期權市場的快速發展創造了條件。1982年,里根總統簽署《期貨交易條例》,立法授權美國的交易所開展農產品期權交易,並准許其提交兩個交易活躍的農產品期貨期權的申請。CBOT申請上市大豆和玉米期權,CME申請交易生豬和活牛期權。同年10月,CFTC批准了除國內農產品以外有限的商品期貨期權。1983年,CBOT上市交易咖啡、白糖期貨期權,COMEX上市交易黃金期貨期權。為了鼓勵交易所競爭,從1998年4月,CFTC放開了指定商品的場內交易,允許交易所上市交易指定商品。
目前,美國商品期權市場已較為成熟,品種也很豐富。交易所場內的商品期權交易覆蓋了穀物類、軟商品、家畜、工業金屬、貴金屬、原油等品種,其中原油、天然氣等能源類商品期權成交最為活躍,其次是農產品期權和貴金屬期權。
在全球期權市場中,雖然金融類期權的規模占據大部分份額,但是商品類期權的成交量也在不斷增長。2011年商品期權成交量為1.73億張,較2010年增加15.04%,其中,美國是主要的商品期權市場。WFE數據顯示,2005年至2011年,美國商品期權成交量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增長幅度達130%。2011年,美國商品期權交易量達到了1.56億張,較2010年增長13.3%,佔全球商品期權成交總量的90.9%。
歐洲商品期權的歷史同樣悠久,在17世紀的鬱金香事件中,種植者和分銷商利用期權對鬱金香花球進行套期保值,但由於投機商的過度炒作,最終導致市場崩潰。20世紀70年代歐洲出現了商品期權場外交易,但歐洲商品衍生品市場整體發展較為緩慢,雖然歐洲商品期權也覆蓋了農產品、能源和金屬類等品種,但目前成交比較活躍的主要是能源類與工業金屬類期權,其中最活躍的商品期權是ICE的布倫特原油期貨期權,且交易量正在快速增長。CFTC數據顯示,2011年年初布倫特原油期權總持倉量為8萬張,年末達到40多萬張,到2012年年中,持倉量已經穩定在100萬張的水平。其次是LME的工業金屬銅、鋁等期權,金屬期權起初在OTC市場交易,1987年被引入場內交易,自1997年LME的平均價期權品種上市後,LME的期權交易量劇增。
從美國和歐洲商品期權的發展歷程來看,商品期權最早是由歐美市場發展起來的,而且普遍在20世紀80年代進入商品期權快速發展階段;歐美商品期權市場開始都是場外交易比較活躍,後來發展到交易所場內交易;在種類方面,由於美國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費國和農產品生產國,在農產品與能源類期權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而歐洲比較活躍的商品期權主要是布倫特原油期權和LME的金屬期權。
全球商品期權市場成交量
自2005年以來,全球衍生品交易量呈逐年遞增趨勢,全球期權交易增長更為迅猛。隨著全球金融市場逐步完善,期權交易規模逐年增大,成交量絕對值連續五年超過了期貨交易,且期權持倉總量從1999年開始就已超過了相應的期貨持倉總量。FIA統計的全球場內衍生品交易數據顯示,2005—2011年全球期權市場發展迅猛,交易量從2005年的59.39億張上升至2011年的120.27億張,增長幅度達到102.5%。截至2011年年底,全球期貨和期權交易總量達到249.72億張,同比增長率達到11.4%,其中期貨成交量129.45億張,同比增長7.4%;期權成交量120.27億張,同比增長15.9%。從期權交易量歷年同比增長率的角度來看,2007年期權成交量達到了26.3%的歷史增長率最高點;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期權成交量的增長率急劇下滑;2009年同比增長率僅有1.7%;但2010和2011年增長率快速回升,目前大概維持在15%以上的水平。總體來看,2005—2011年,全球期權市場成交量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大致保持在13%以上。
從全球衍生品種類上看,2011年金融期貨及期權仍佔主導地位,其中股指類和個股類衍生品的市場規模較為突出,其成交量分別占據整個衍生品市場的33.9%和28.3%,其次是利率類和外匯類的期貨與期權,而商品類的期貨與期權的比重則約為10.3%。
在全球期權市場中,雖然金融類期權的市場規模占絕大部分,但是商品類期權的成交量也在不斷增長,2011年商品期權成交量為1.73億張,較2010年增加15.04%。按地區看,美國是主要的商品期權市場,2011年交易量達到1.56億張,而2006—2011成交量均佔全球商品期權比重的90%以上。
按品種來看,2011年各板塊的商品期權成交量均較2010年有所增加,按照交易量大小由高到低,依次為能源類、農產品類、貴金屬類和金屬類,交易量分別為7869萬張(45.6%)、7238萬張(41.9%)、1371萬張(7.7%)和812萬張(4.7%),其中能源類和農產品類期權成交量占總成交量的87.5%。按交易量增幅來看,貴金屬類期權增長幅度最大,增幅達到33.9%;其次是農產品期權,增幅為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