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前程往事 > 怎麼用故事教育員工

怎麼用故事教育員工

發布時間:2024-10-21 03:42:20

⑴ 有沒有一些管理類的小故事,最好能激發員工的認同感,使命感

現轉摘一篇供你學習和參考!
管理者應如何激發員工的使命感
使命感是決定團隊行為取向和行為能力的關鍵因素,是一切行為的出發點。具有強烈使命感的同仁不會被動地等待著工作任務的來臨,而是積極主動地尋找目標;不是被動地適應工作的要求,而是積極,主動地去研究,變革所處的環境,並且會盡力做出有益的貢獻,積累成功的力量。所以,作為一個領導者,一定要引發全員為使命感而工作,而不是為了老闆,為了企業,也不是單純為了一份薪水而工作。
比爾.蓋茨曾說:「我不是在為金錢工作,錢讓我感到很累。工作中獲得的成就感和體現出來的使命感才是我真正在意的。」這個世界上有一個關於財富的最大秘密——只要你天天想方設法在你的行業中做到第一名,那你一定能夠獲得意想不到的財富。
著名領導力專家譚小芳老師認為現代不少人都想得很簡單:工作就是為了賺錢,養家糊口,圖生存。這沒有錯,這是工作的本來面目。可是如果工作僅僅是為了賺錢,那麼,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為什麼還要工作?華人首富李嘉誠為什麼還要工作?他們都一直在很努力地工作。答案很簡單,他們不是為了金錢和財富,而是為了使命。世界上的絕大多數百年企業,跨國企業都有自己的使命:
迪斯尼公司——使人們過得快活; 索尼公司——體驗發展技術造福大眾的快樂; 惠普公司——為人類的幸福和發展做出技術貢獻; 耐克公司——體驗競爭,獲勝和擊敗對手的感覺; IBM公司——無論是一小步,還是一大步,都要帶動人類的進步; 沃爾瑪公司——給普通百姓提供機會,使他們能與富人一樣買到同樣的東西; 微軟公司——致力於提供使工作,學習,生活更加方便,豐富的個人電腦軟體;
什麼是使命感呢?馬克思曾說過:「作為確定的人,現實的人,你就有規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務,至於你是否意識到這一點,那是無所謂的。這個任務是由於你的需要及其與現存世界的聯系而產生的。」使命是客觀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無論你是否願意接受,無論你是否意識到,是否感覺到它的存在,這種使命伴隨人出生而降臨到每個人身上。
使命感,即人對一定社會一定時代,社會和國家賦予的使命的一種感知和認同。對於使命的意義是什麼?人為什麼要承擔使命?自己的使命是什麼?人應該通過怎樣的努力,以怎樣的實際行動去實現自己的使命?對於這些問題的深入思考和感知。並在這種使命感的指導下,完成自己的使命,實現人生的價值。
譚小芳老師 了解到,企業文化對員工的推行一般會經歷這么一個過程:不了解——一知半解——了解——接受(排斥)——認同——升華。這個過程是循序漸進的,而不是一蹴而就的。員工產生使命感就是企業文化升華的最高表現,也是企業文化生效的最高境界。使命感的效力是驚人的,有了使命感,會讓員工以解決企業大事為己任,盡心盡忠。員工也絕不會在企業困難的時候為了保全自己而背棄企業。而使命感也更容易讓員工在工作里得到快樂。
有人問三個正在教堂工地施工的建築工人同樣的問題:你在干什麼?第一個工人說:「我在砌磚頭。」第二個工人說:「我在建世界上最大的教堂。」第三個工人說:「我在建設一個凈化人們心靈的場所。」為什麼做著同樣的工作,三個人的回答卻有著天壤之別呢?其實這種巨大的差異完全來源於他們對自己所做的工作的使命感的認識。有沒有使命感,是決定他是痛苦的工作還是快樂的工作的關鍵因素。
我們把員工分為好人與能人兩大類,如何去選擇員工? 第一種人,認同公司的核心價值觀,又很有成績,這種人一路飈升; 第二種人,認同公司的核心價值觀,但能力不足,可以培養,換個崗位試試; 第三種人,不認同公司的核心價值觀,又沒成績,很簡單,讓這種人離開企業; 第四種人,很有成績,但是不認同公司的核心價值觀,這種人比較麻煩,可以給機會,但絕對不能容忍這種人動搖公司的核心價值觀,否則,請他走人。
使命感並不僅僅是企業的事情,企業的所有事情最終都要落實到每個員工身上。使命感是員工前進的永恆動力。有了使命感,他們會覺得工作絕對不僅僅是一種謀生的工具,而是實現自我價值的一個途徑。即使是一份非常普通的工作,也是社會運轉所不能缺少的一環。
員工對組織的忠誠,首先來自於員工對組織的感情依附。大量研究表明,對組織有較強感情依附的員工具有較低的流失率和缺勤率,並具有較強的工作動力。那麼,如何才能提高員工對組織的感情依附呢?著名企管培訓專家譚小芳老師總結以下五點,對員工提高對組織的感情依附有很大的幫助。
1、讓所有的員工有使命感 使命感,就是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以及這樣做的意義。一個組織的存在,並不僅僅是為了自身的生存。如果組織存在的目的僅僅是為了自身的生存,那麼這個組織的存在對社會就沒有多大價值了。比如,一個企業的存在,絕對不能僅僅以賺錢為唯一目標。 除了賺錢之外,企業還應該服務社會,創造文化,提供就業機會,提供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給消費者。這些都是企業應該具有的目標,也可以說是企業的使命。一個企業如果從管理層到普通員工都能形成這樣的使命感,那麼這個企業最終一定會有很大的發展。仔細研究那些世界著名企業,我們會發現,任何一家企業都不是以贏利為自己的最高使命,它們大多以服務社會,造福人類,改變生活之類的崇高使命作為自己企業文化的核心。
2、讓留在組織中的員工有安全感 人是社會的動物,人的社會屬性,決定了外界對人的各種刺激,將產生不同的反應,而這種反應,將會影響到人的行為表現,進而影響到個人在組織中的績效。對於那些符合組織要求的員工,組織應該利用各種機會,運用各種途徑,表示組織對他們的認同,讓他們有一種職業安全感。這種安全感,也是一種廣義的報酬。這個時候,員工會有一種很強的歸屬感,員工在安全感非常好的工作環境下,會對自己職業產生一個良好的預期,更加會看重自己長期職業素養的提升,從而能激發自己的全部潛能,投入工作。這個時候,員工對組織會有很強的感情依附。
為什麼日本的許多企業實行「終身僱傭」制度?因為這些享受「終身僱傭」制度的員工,想的從來不僅是這個工作可以拿多少錢或者在這個工作崗位可以得到什麼利益。他們身上都有雙重的使命感。首先,他們身上有一種對公司使命的認同。這種認同最終表現在他們的工作中,公司的使命也通過他們的工作去實現。
另外,他們對社會具有使命感。例如,參與研究新葯的員工,為的不是推出新葯替公司賺錢,而是找到對人類有益的葯品。對他們而言,職稱和薪資不是最重要的,他們希望能為心中的使命感工作。產生了使命感,會讓人覺得是在實現自我價值。自我價值實現是人類需求實現的最高表現。自我價值實現了,求仁得仁,夫復何求?若所有的員工都能產生使命感,企業文化的效力就達到了頂峰。管理者就可以做到無為而治了。
3、讓被解僱的員工有公平感 公平是一種感覺。公平不單要強調結果的公平,更加要強調程序的公平。如果沒有一個公平的程序,就不可能會有一個公平的結果。在組織中,員工對公平感的體會,主要來源於升遷機會(程序公平)和待遇(結果公平)。在程序公平和結果公平之間,員工關注的不是絕對的公平,而是相對的公平。如果讓一個不合格(這也是相對其任職職位而言的)的員工離開組織,並且要讓其感覺到受到了公平的對待,這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這對組織中的人力資源部門和直線經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這又是一個對員工具有強烈感情依附的組織必須要求做到的。
4、讓所有的員工有認同感 讓所有的員工都對組織有認同感,這是對組織提出的更高的要求。認同感的形成,除了前面提到的要認同使命感之外,還要在員工內心植入更多的情感和思想。認同感需要更長時間的經營。讓員工了解組織的內部活動和相關信息是提高員工認同感的一種有效手段。員工會通過對組織日常行為的觀察,來了解組織的特徵與行事的准則,如果這些准則和員工的價值觀有某些相似的話,這時員工就會不斷的對組織產生認同。
大道無形。企業文化是個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不少人都感覺「虛」,不好理解。的確,企業文化的理念大都比較抽象,而每個員工的受教育程度,接受能力都不盡相同,讓所有的員工都能全面理解,確實有些困難。但是,企業若能將核心價值理念變成生動活潑的寓言和故事,不但利於記憶而且便於宣傳。比如,對企業內所發生的符合核心價值理念的故事,將其概括為企業文化理念在企業內傳播,不但真實,而且更能鼓勵其他人,鞭策後來人。
海爾集團張瑞敏也認為,「在確立企業的價值觀時,提出理念不算困難,困難的是讓人認同這些理念。」《聖經》為什麼在西方深入人心?靠的是裡面一個一個生動的故事。推廣某個理念,講故事是一種很可取的方式。比如海爾提倡「創新」,提倡「尊重每一個人的價值」。有一次提出了一個「人人是人才」的口號,一開始員工反應平淡,無動於衷。他們可能都在想,我又沒受過高等教育,當個小工人,算個什麼人才?這時他們就把由一個工人發明的一項技術革新成果以這位工人的名字命名的事跡編成故事寫出來,並且讓文化中心把這個故事在所有員工中宣傳。很快,工人中就興起了技術革新之風。海爾的文化中心經常在傳播著種種故事,這對企業的穩定發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一個新成立的創業公司里,幾乎所有的員工都具有使命感。仔細想想,這也是很常見的。你自己也是這樣的。大部分的員工認為他們工作中最難忘的部分就是參與一些新項目:開發新產品,拓展新市場,打敗新的競爭對手等。總而言之,具有使命感對於我們能否在競爭中獲勝具有重要的意義。
創業家和員工們在公司成立初期很自然的就會具有使命感。但是,當公司發展到穩定階段,員工們有穩定的長期工作,他們的使命感反而比以前減弱了。要具有使命感,首先要對它有一個明確的認識。我們可以從理查德?布蘭森這樣的世界知名創業家的行為中得到答案。大部分的創業家們都不善於將他們的使命表述出來,但是我們可以從他們的行為中看出他們的使命。也就是他們每天所做的事情和他們做事的方式。每個人,企業和國家都應該知道他們的任務是什麼,怎樣做才能完成這個任務。

⑵ 德育小故事

2005年中國最熱門的一個話題也許就是「建立節約型社會」了,能源以及其它資源的短缺、國際油價的飆升,使得我們不得不重拾起改革開放以前重點強調的有關「節約」的話題。到底什麼是節約?如何來進行節約?節約與我們當前所說的要擴大內需有沒有矛盾呢?發生在香港富豪李嘉誠先生身上的一則小故事能夠給我們些許啟迪。

李嘉誠先生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商人,多年來一直保持華人首富的地位。有一次他從賓館出來准備坐車去辦事,一不小心掉下了一個硬幣,恰好滾到了車子下面,他立刻彎下腰去撿,這時酒店的服務生看到了,替李嘉誠先生找回了硬幣。當服務生准備交還這枚硬幣時,李嘉誠說,這枚硬幣就送給你吧,為了表示感謝,李嘉誠又給了服務生100元港幣。事後有人問李嘉誠,區區一枚硬幣弄丟了,根本算不了什麼,為什麼還要去撿呢,而且撿回來後自己並沒有要,反而花去了更多的。李嘉誠回答說,如果不去撿,很可能會隨著汽車的輪子或行人的腳步最後進了下水道,那這枚硬幣就浪費了,製造這枚硬幣的金屬也同時被浪費,錢可以花但是不可以被浪費,如果你送給別人,別人還可以繼續發揮它的價值。

李嘉誠的話給了我們很大啟示,節約的真諦在於把資源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在這種情況下資源能夠發揮其最大的價值。浪費就是把資源用在了並不需要它的地方,資源本身的價值並沒有得到實現。節約並不是要求我們去做「苦行僧」、什麼都不用,如果我們什麼都不去消費,那麼節約、包括經濟發展又有什麼意義呢?舉個例子,吃飯不僅可以充盈肚子、增加營養,還可以獲得美味的享受,真是太重要了,不能說是浪費吧,但中國人好面子,在飯店裡點菜不能剛剛夠吃,特別是在請客的情況下,要盡量多點,結果是吃掉的還沒剩下的多,這就是嚴重浪費了,在這方面中國人做得遠遠沒有西方人好。中國人多地少,但每年在飯店裡浪費掉的糧食不計其數,西方發達國家很富裕,但浪費糧食的情況很少發生,這也是為什麼中國人的生活品質提升速度極其緩慢的原因之一。

在家裡環顧一下四周,你會發現有很多東西買回來以後很少派上用場,甚至有些東西自買回來就再也沒有碰過。等到家裡擁擠得再也無法放東西時,不得不把以前買回來的東西清理掉,就這項工作也是很令人頭痛的,扔掉吧,太可惜,還沒用過呢!不扔吧,從沒用過它,已經放到舊了,確實成垃圾了。當初為什麼要買呢,很多原因,比如當時覺得很有用、或者某商場在做促銷、或者某某朋友也買了,等等,甚至有些人在心情不好的時候就去購物,可能是花錢的感覺比較好吧,可以把壞情緒沖淡一下,不過事後多半會後悔,因為錢花掉了,買回的東西卻沒多大用。這就是我們生活中廣泛存在的消費行為非理想情況。除了商家高興,其它方面沒有一個贏家,因為非理性的消費必然會導致浪費。下次買東西的時候,先從10數到1,然後再想一想,我確實是現實並緊迫需要它嗎?如果不是的話,先別買!這樣每年可以為你節省不少錢呢,可以多請幾次家人和朋友吃飯了。

對於一個企業來說,如何合理運用有限的資源才能做到節約而不是浪費呢?關鍵就是要把資源運用到最有價值的地方,對於價值不大的地方,可以盡量壓縮支出。企業源源不絕的發展動力從何而來,那就是全體員工齊心協力、兢兢業業地工作。如何才能做到讓員工把單位當作家一樣看待,認真負責、勤勉努力地工作呢?我想主要有兩個方面,一個是情感因素,一個是物質激勵。情感因素要求企業首先要尊重員工,讓員工真正感到自己是企業大家庭的一員,也是事業的主人,只有這樣才能換得員工對企業無私的奉獻。物質激勵在於讓作出貢獻的人能夠拿到相應的報酬,有遠見的企業會發現,花在員工身上的錢是最值得的。

⑶ 10個晨會分享正能量小故事

分享10適合晨會講的正能量小故事,希望大家喜歡。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晨會分享正能量小故事,供大家參閱!

晨會分享正能量小故事:分粥

有七個人曾經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夠的。

一開始,他們抓鬮決定誰來分粥,每天輪一個。於是乎每周下來,他們只有一天是飽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後來他們開始推選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出來分粥。強權就會產生腐敗,大家開始挖空心思去討好他,賄賂他,搞得整個小團體烏煙障氣,高尚的人也腐敗了。然後大家開始組成三人的分粥委員會及四人的評選委員會,但他們常常互相攻擊,扯皮下來,粥吃到嘴裡全是涼的。最後想出來一個方法:輪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後拿剩下的最後一碗。為了不讓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盡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認了。大家快快樂樂,和和氣氣,日子越過越好。

同樣是七個人,不同的分配製度,就會有不同的風氣。所以一個單位如果有不好的工作習氣,一定是機制問題,一定是沒有完全公平公正公開,沒有嚴格的獎勤罰懶。如何制訂這樣一個制度,是每個領導需要考慮的問題。

晨會分享正能量小故事:獵殺駱駝

有一位父親帶著三個孩子,到沙漠去獵殺駱駝。他們到達了目的地。父親問老大:“你看到了什麼?”老大回答:“我看到了獵槍、駱駝,還有一望無際的沙漠。”父親搖搖頭說:“不對。”父親以同樣的問題問老二。老二回答:“我看到了爸爸、大哥、弟弟、獵槍,還有沙漠。”父親又搖搖頭說:“不對。”父親又以同樣的問題問老三。老三回答:“我只看到了駱駝。”父親高興地說:“答對了。”

制定目標而能產生效果,秘訣就是“明確”二字,成功的目標,必須是明確的。進一步說,目標要具體化、要量化。對於企業而言,一個時期的戰略目標必須是明確、具體的;對於一個團隊來說,行動的目標也必須是明確的、具體的、只有這樣,才能讓全體成員明確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才能對全體成員產生巨大的激勵作用。

有了明確、具體的目標,不管具體工作進行到哪一個階段,也不管在實現目標的進程中遇到了什麼意外的情況或問題,都能夠保證企業或者團隊成員調整自己的工作任務和努力程度,保證能始終朝著既定的目標前進。

晨會分享正能量小故事:發現拉馬的士兵

一位年輕的炮兵軍官上任後,到下屬部隊視察操練情況,發現有幾個部隊操練時有一個共同的情況:在操練中,總有一個士兵自始至終站在大炮的炮筒下,紋絲不動。經過詢問,得到的答案是:操練條例就是這樣規定的。

原來,條例因循的是用馬拉大炮時代的規則,當時站在炮筒下的士兵的任務是拉住馬的韁繩,防止大炮發射後因後座力產生的距離偏差,減少再次瞄準的時間。現在大炮不再需要這一角色了。但條例沒有及時調整,出現了不拉馬的士兵。這位軍官的發現使他受到了國防部的表彰。

管理的首要工作就是科學分工。只有每個員工都明確自己的崗位職責,才不會產生推委、扯皮等不良現象。如果公司象一個龐大的機器,那麼每個員工就是一個個零件,只有他們愛崗敬業,公司的機器才能得以良性運轉。

公司是發展的,管理者應當根據實際動態情況對人員數量和分工及時做出相應調整。否則,隊伍中就會出現“不拉馬的士兵”。如果隊伍中有人濫竽充數,給企業帶來的不僅僅是工資的損失,而且會導致其他人員的心理不平衡,最終導致公司工作效率整體下降。

晨會分享正能量小故事:聽懂下屬的話

美國知名主持人“林克萊特”一天訪問一名小朋友,問他說:“你長大後想要當什麼呀?”小朋友天真的回答:“我要當飛機的駕駛員!”林克萊特接著問:“如果有一天,你的飛機飛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會怎麼辦?”

小朋友想了說:“我會先告訴坐在飛機上的人綁好安全帶,然後我掛上我的降落傘跳出去。”當在現場的觀眾笑的東倒西歪時,林克萊特繼續注視這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聰明的傢伙。沒想到,接著孩子的兩行熱淚奪眶而出,這才使得林克萊特發覺這孩子的悲憫之情遠非筆墨所能形容。於是林克萊特問他說:“為甚麼要這么做?”小孩的答案透露出一個孩子真摯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還要回來。”

你真的聽懂了手下的話了嗎?你是不是也習慣性地用自己的權威打斷手下的語言?我們經常犯這樣的錯誤:在手下還沒有來得及講完自己的事情前,就按照我們的經驗大加評論和指揮。反過頭來想一下,如果你不是領導,你還會這么做嗎?

打斷手下的語言,一方面容易做出片面的決策,另一方面使員工缺乏被尊重的感覺。時間久了,手下將再也沒有興趣向上級反饋真實的信息。反饋信息系統被切斷,領導就成了“孤家寡人”,在決策上就成了“睜眼瞎”。與手下保持暢通的信息交流,將會使你的管理如魚得水,以便及時糾正管理中的錯誤,制定更加切實可行的方案和制度。

晨會分享正能量小故事:小矮人們的力量

在古希臘時期的塞普勒斯,有一座城堡里曾經關著一群小矮人,傳說他們是因為受到了可怕咒語的詛咒而被關到了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他們找不到任何人可以求助,沒有糧食,沒有水,七個小矮人越來越絕望。小矮人們沒有想到,這是神靈對他們的考驗,關於團結、智慧、知識、合作的考驗。小矮人中,阿基米德是第一個收到守護神雅典娜托夢的。雅典娜告訴他,在這個城堡里,除了他們呆的那間陰濕的儲藏室以外,其他的25個房間里,有1個房間里有一些蜂蜜和水,夠他們維持一段時間;而在另外的24個房間里有石頭,其中有240塊玫瑰的靈石,收集到這240塊靈石,並把它們排成一個圈的形狀,可怕的咒語就會解除,他們就能逃離厄運,重歸自己的家園。第二天,阿基米德迫不及待地把這個夢告訴了其他的六個夥伴,其中四個人都不願意相信,只有愛麗絲和蘇格拉底願意和他一起去努力。

開始的幾天里,愛麗絲想先去找些木柴生火,這樣既能取暖又能讓房間里有些光線;點把240塊靈石找齊,好快點讓咒語解除;三個人無法統一意見,於是決定各找各的,但幾天下來,三個人都沒有成果,倒是耗得精疲力盡了,更讓其他的四個人取笑不已。但是三個人沒有放棄,失敗讓他們意識到應該團結起來。他們決定。先找火種,再找吃的,最後大家一起找靈石。這是個靈驗的方法,三個人很快在左邊第二個房間里找到了大量的蜂蜜和水。

顯而易見,一個共同而明確的目標,對於任何團隊來說都非常重要。在實踐過程中,可能會有不同的因素妨礙團隊合作。比如說,生產部門生產的產品,銷售部門發現銷售不暢;設計人員可能不考慮生產部門的難處或市場需要,要求開發出一種全新設備;組織內部的等級製造成老闆和下屬之間的磨擦和誤解,下屬抱怨老闆根本不想理解他們的問題,而老闆對下屬的漠然和無動於衷也頗有微詞,由此可見,企業只有具備了明確的目標,並且在組織內部形成緊密合作的團隊才能取得成功。

晨會分享正能量小故事:忠誠的狗

小狗湯姆到處找工作,忙碌了好多天,卻毫無所獲。他垂頭喪氣地向媽媽訴苦說:“我真是個一無是處的廢物,沒有一家公司肯要我。”

媽媽奇怪地問:“那麼,蜜蜂、蜘蛛、百靈鳥和貓呢?”

湯姆說:“蜜蜂當了空姐,蜘蛛在搞網路,百靈鳥是音樂學院畢業的,所以當了歌星,貓是警官學校畢業的,所以當了保安。和他們不一樣,我沒有接受高等教育的經歷和文憑。”

媽媽繼續問道:“還有馬、綿羊、母牛和母雞呢?”

湯姆說:“馬能拉車,綿羊的毛是紡織服裝的原材料,母牛可以產奶,母雞會下蛋。和他們不一樣,我是什麼能力也沒有。”

媽媽想了想,說:“你的確不是一匹拉著戰車飛奔的馬,也不是一隻會下蛋的雞,可你不是廢物,你是一隻忠誠的狗。雖然你沒有受過高等教育,本領也不大,可是,一顆誠摯的心就足以彌補你所有的缺陷。記住我的話,兒子,無論經歷多少磨難,都要珍惜你那顆金子般的心,讓它發出光來。”

湯姆聽了媽媽的話,使勁地點點頭。

在歷盡艱辛之後,湯姆不僅找到了工作,而且當上了行政部經理。鸚鵡不服氣,去找老闆理論,說:“湯姆既不是名牌大學的畢業生,也不懂外語,憑什麼給他那麼高的職位呢?”

老闆冷靜地回答說:“很簡單,因為他是一隻忠誠的狗。”

晨會分享正能量小故事:小和尚撞鍾

有一個小和尚擔任撞鍾一職,半年下來,覺得無聊之極,“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而已。有一天,主持宣布調他到後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能勝任撞鍾一職。小和尚很不服氣地問:“我撞的鍾難道不準時、不響亮?”老主持耐心地告訴他:“你撞的鍾雖然很准時、也很響亮,但鍾聲空泛、疲軟,沒有感召力。鍾聲是要喚醒沉迷的眾生,因此,撞出的鍾聲不僅要洪亮,而且要圓潤、渾厚、深沉、悠遠。”

本故事中的主持犯了一個常識性管理錯誤,“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是由於主持沒有提前公布工作標准造成的。如果小和尚進入寺院的當天就明白撞鍾的標准和重要性,我想他也不會因怠工而被撤職。

工作標準是員工的行為指南和考核依據。缺乏工作標准,往往導致員工的努力方向與公司整體發展方向不統一,造成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資源浪費。因為缺乏參照物,時間久了員工容易形成自滿情緒,導致工作懈怠。制定工作標准盡量做到數字化,要與考核聯系起來,注意可操作性。

晨會分享正能量小故事:製造“搶劫”風波

公路上疾馳著一輛麵包車。

這里發生了水災,糧食緊張,麵包脫銷,到處缺貨。

汽車走到半路上,被飢餓的人們發現,車子被團團圍住,人們搶著要買車上的麵包。押貨員感到十分為難,說怎麼也不會把過期的麵包賣給這些人。

這時,“恰巧”有記者跑來,探詢發生的事情。

他們一聽,覺得有趣,一方是急需購買麵包。一方是押貨員礙於公司規定,怎麼也不賣車上過期的麵包。

“不是我不肯賣”,押貨員說,“我們老闆規定太嚴格,她規定不論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也不許賣過期麵包。如果有人明知故犯,把過期麵包賣給了顧客,一律開除。我要是把過期麵包賣給他們,我的飯碗就給砸了呀!”

他的話雖然能引起人們的同情,但怎麼能止得住飢餓者們往外直冒的口水?

記者說:“先生,現在是非常時期,你就把這車麵包賣了吧,總不能讓這些飢餓者失望吧!”

押貸員無奈,靈機一動,以神秘的表情,湊到記者面前說:“賣,我是說什麼也不敢的,如果他們強行上車去拿,我就沒責任了。”

“那豈不是搶劫嗎?”記者說。

“他們把麵包強行拿走,憑良心留下應交的幾個錢,豈不就不是搶劫,而是強買嗎?”

大家恍然大悟。片刻,一車麵包就這樣被強買光了。

幾天後,這條消息便在報上詳細披露出來了,這家麵包公司的信譽陡然上升。

晨會分享正能量小故事:魔鬼的蘋果

現在誰都知道:馬鈴薯能吃!精明的日本食品商還率先烹制出油炸馬鈴薯片,出口世界各地呢。可是在從前。馬鈴薯在法國卻遭到了冷遇。法國的牧師們視馬鈴薯為洪水猛獸,說它是“魔鬼的蘋果”。人們受了這種謬論的影響,把它當作了毒害身體的“不祥之物”。法國農學家巴蒙蒂埃原先也這么認為的,可一次囚徒生涯卻使他徹底改變了這種看法。

法德兩國大戰時,巴蒙蒂埃成了德國的俘虜。德國監獄里老是煮馬鈴薯給犯人吃,慢慢吃慣後,巴蒙蒂埃不但改變了所謂“魔鬼的蘋果”的看法,還漸漸覺得馬鈴薯蠻鮮美,能填飢呢。巴蒙蒂埃被釋放那天,特地背了一袋馬鈴薯帶回法國。

一踏上故鄉的土地,他馬上特辟一塊園地。翻耕、鋤草、施肥,一陣忙碌後,一個個馬鈴薯落種入地。青蓬蓬的葉鑽出地面長大了,馬鈴薯也在地下越結越大。巴蒙蒂埃在各種場合宣傳:馬鈴薯可以吃的,我在德國監獄吃過好多呢,種點吧。人們不相信,還諷刺他:“巴蒙蒂埃,坐了趟德國監獄昏了頭吧,這‘魔鬼的蘋果’能吃?你是在放毒!”巴蒙蒂埃氣得吹鬍子瞪眼走了。後來他想出了一個妙計。

第二天,他拜見了法國國王,懇求道:“國王陛下,我日前正在著手進行一項有益於法國人的工程,希望您派兵在白天保護我的實驗地方。”國王見他說得言詞懇切,便同意了。

從此以後,全副武裝的法國士兵便虎視眈眈地守衛好巴蒙蒂埃的馬鈴薯地;士兵們白天站崗,晚上則悄悄撤走。

這事像長了翅膀一樣傳開了。別說一般民眾,即使法國的牧師們也悄悄議論著:莫非,這馬鈴薯是專為國王食用種植的?那它肯定沒毒。

人們好奇了,最後終於按捺不住,夜幕漸漸遮黑大地,人們躡手躡腳靠近了這方土地,偷偷地挖出了馬鈴薯放入口袋,再當夜悄悄地移植到自己的菜園里,站在遠處的巴蒙蒂埃目睹著這一切,暗暗地笑開了。

就這樣,“魔鬼的蘋果”堂而皇之地在法國登上了餐桌。

晨會分享正能量小故事:你的心態

三個工人在建築工地上砌牆。有人問他們在做什麼。

第一個工人悻悻地說:“沒看到嗎?我在砌牆。”

第二個人認真地回答:“我在建大樓”。

第三個人快樂地回應:“我在建一座美麗的城市。”

十年以後,第一個工人還在砌牆,第二個工人成了建築工地的管理者,第三個工人則成了這個城市的領導者。

思想有多遠,我們就能走多遠。在同一條起跑線上,態度決定一切;用美好的心情感觸生活!你手頭的小工作其實正是大事業的開始,能否意識到這一點意味著你能否做成一項大事業。

啟示:

如果都像第一個人,愁苦地面對自己的工作,我想再好的工作也不會有什麼成效;而同樣平凡的工作,一樣的看似簡單重復,枯燥乏味,有人卻能以快樂的心情面對,在平凡中感知不平凡,在簡單中構築自己的夢想,我想又有什麼樣的困難不可以克服呢?

⑷ 小故事大道理,急求。

1.碎罐

過去,有一個人提著一個非常精美的罐子趕路,走著走著,一不小心,「啪」的一聲,罐子摔在路邊一塊大石頭上,頓時成了碎片。路人見了,唏噓不已,都為這么精美的罐子成了碎片而惋惜。可是那個摔破罐子的人,卻像沒這么回事一樣,頭也不扭一下,看都不看那罐子一眼,照舊趕他的路。

這時過路的人都很吃驚,為什麼此人如此灑脫,多麼精美的罐子啊,摔碎了多麼可惜呀!甚至有人還懷疑此人的神經是否正常。

事後,有人問這個人為什麼要這樣?

這人說:「已經摔碎了的罐子,何必再去留戀呢?」

大道理:灑脫是一種擺脫了失去和痛苦的超級享受。失去了就是失去了,何必還要空留戀呢?如果留戀有用,還要繼續努力干什麼?

2.路上的石頭

國王費迪南決定從他的十位王子中選一位做繼承人。他私下吩咐一位大臣在一條兩旁臨水的大道上放置了一塊「巨石」,任何人想要通過這條路,都得面臨這塊「巨石」,要麼把它推開,要麼爬過去,要麼繞過去。然後,國王吩咐王子先後通過那條大路,分別把一封密信盡快送到一位大臣手裡。王子們很快完成了任務。費迪南開始詢問王子們:「你們是怎麼把信送到的?」

一個說:「我是爬過那塊巨石的。」

一個說:「我是劃船過去的。」

也有的說:「我是從水裡游過去的。」

只有小王子說:「我是從大路上跑過去的。」

「難道巨石沒有攔你的路?」費迪南問。

「我用手使勁一推,它就滾到河裡去了。」

「這么大的石頭,你怎麼想用手去推呢?」

「我不過試了試,」小王子說,「誰知我一推,它就動了。」

原來,那塊「巨石」是費迪南和大臣用很輕的材料仿造的。自然,這位善於嘗試的王子繼承了王位。

大道理:把自己的命運交給別人,甚至交給某一個人,自己一點兒也不動腦筋,只是相信別人那太危險了。自己要學會掌握自己的命運。

3.一面鏡子

一個年輕人正值人生巔峰時卻被查出患了白血病,無邊無際的絕望一下子籠罩了他的心,他覺得生活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拒絕接受任何治療。

一個深秋的午後,他從醫院里逃出來,漫無目的地在街上游盪。忽然,一陣略帶嘶啞又異常豪邁的樂曲吸引了他。不遠處,一位雙目失明的老人正把弄著一件磨得發亮的樂器,向著寥落的人流動情地彈奏著。還有一點引人注目的是,盲人的懷中掛著一面鏡子!

年輕人好奇地上前,趁盲人一曲彈奏完畢時問道:「對不起,打擾了,請問這鏡子是你的嗎?」

「是的,我的樂器和鏡子是我的兩件寶貝!音樂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我常常靠這個自娛自樂,可以感到生活是多麼的美好……」

「可這面鏡子對你有什麼意義呢?」他迫不及待地問。

盲人微微一笑,說:「我希望有一天出現奇跡,並且也相信有朝一日我能用這面鏡子看見自己的臉,因此不管到哪兒,不管什麼時候我都帶著它。」

白血病患者的心一下子被震撼了:一個盲人尚且如此熱愛生活,而我……他突然徹悟了,又坦然地回到醫院接受治療,盡管每次化療他都會感受到死去活來的痛楚,但從那以後他再也沒有逃跑過。

他堅強地忍受痛苦的治療,終於出現了奇跡,他恢復了健康。從此,他也擁有了人生彌足珍貴的兩件寶貝:積極樂觀的心態和屹立不倒的信念。

大道理:想把握好自己的人生和命運的人,一定要有樂觀和堅強的品質,因為樂觀和堅強是掌管人生航向的舵手,是把握命運之船的動力槳。

4.跳槽

A對B說:「我要離開這個公司,我恨這個公司!」

B建議道:「我舉雙手贊成你報復這破公司,一定要給它點顏色看看。不過你現在離開,還不是最好的時機。」

A問:「為什麼?」

B說:「如果你現在走,公司的損失並不大。你應該趁著在公司的機會,拚命去為自己拉一些客戶,成為公司獨當一面的人物,然後帶著這些客戶突然離開公司,公司才會受到重大損失,非常被動。」

A覺得B說的非常在理,於是努力工作。事遂所願,半年多的努力工作後,他有了許多忠實的客戶。

再見面時B問A:「現在是時機了,要趕快行動哦!」

A淡然笑道:「老總跟我長談過,准備升我做總經理助理,我暫時沒有離開的打算。」其實這也正是B的初衷。一個人的工作,永遠只是為自己的簡歷。只有付出大於得到,讓老闆真正看到你的能力大於位置,才會給你更多的機會替他創造更多利潤。

大道理:不要一味地埋怨環境帶給人的諸多不便,其實環境本身是客觀存在的,誰處於那個位置都會遇到同樣的問題,聰明的人會努力去改造罷了。

5.三個最優秀的老師

1960年,哈佛大學的羅森塔爾博士曾在加州一所學校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

新學期開始時,羅森塔爾博士讓校長把三位教師叫進辦公室,對他們說:「根據你們過去的教學表現,你們是本校最優秀的老師。因此,我們特意挑選了100名全校最聰明的學生組成三個班讓你們執教。這些學生的智商比其他孩子都高,希望你們能讓他們取得更好的成績。」三位老師都高興地表示一定盡力。

校長又叮囑他們,對待這些孩子,要像平常一樣,不要讓孩子或孩子的家長知道他們是被特意挑選出來的。老師們都答應了。

一年之後,這三個班的學生成績果然排在整個學區的前列。

這時,校長告訴了老師真相:這些學生並不是刻意選出來的最優秀的學生,只不過是隨機抽調的最普通的學生。

老師們沒想到會是這樣,都認為自己的教學水平確實高。

這時校長又告訴他們另一個真相,那就是,他們也不是被特意挑選出的全校最優秀的教師,也不過是隨機抽調的普通老師罷了。

大道理:世上本沒有什麼天才,所謂的天才就是靠自己的努力,發掘出自身內在的潛力從而改變自己的命運,那些非天才們只不過是讓自己的潛力繼續隱藏罷了。

6.父子騎驢

父子倆牽著驢進城,半路上有人笑他們:真笨,有驢子不騎!

父親便叫兒子騎上驢,走了不久,又有人說:真是不孝的兒子,竟然讓自己的父親走著!

父親趕快叫兒子下來,自己騎到驢背上,又有人說:真是狠心的父親,不怕把孩子累死!

父親連忙叫兒子也騎上驢背。誰知又有人說:兩個人騎在驢背上,不怕把那瘦驢壓死?

父子倆趕快溜下驢背,把驢子四隻腳綁起來,用棍子扛著。經過一座橋時,驢子因為不舒服,掙扎了下來,結果掉到河裡淹死了!

大道理:一個人要有主見,具備判斷是非的能力,才不會被別人的意見所左右。不要活在別人的輿論中,要靠自己的腳走路,自己的腦袋思考。

7.鯊魚的大小

有一次和朋友去海洋館。

有個旅客問管理員說:「這只鯊魚會長多大?」

管理員指著水族箱說:「要看你的水族箱多大。」

旅客又問:「會跟水族箱一樣大嗎?」

管理員仔細地說:「如果在水族箱,鯊魚只能局限在幾公尺的大小,如果在海洋,就會大到一口吞下一隻獅子。」

大道理:環境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思想。環境能限制人的思想,人也可以限制自己的思想。不要給自己加框,無法改變環境時,就從改變自己開始。

8.移山大法

有一個大師,一直潛心苦練,幾十年練就了一身「移山大法」。

有人虔誠地請教:「大師用何神力,才得以移山?我如何才能練出如此神功呢?」

大師笑道:「練此神功也很簡單,只要掌握一點:山不過來,我就過去。」

現實世界中有太多的事情就像「大山」一樣,是你無法改變的,或者至少是暫時無法改變的。

大道理:如果事情無法改變,你就改變自己。只有改變自己,才會最終改變別人;只有改變自己,才可以最終改變屬於自己的世界。山,如果不過來,那你就自己過去吧!

9.兩個書法家

在清代乾隆年間,有兩個書法家。一個極認真地模仿古人,講究每一畫都要酷似某某,如某一橫要像蘇東坡的,某一捺要像米芾的。自然,一旦練到了這一步,他便頗為得意。

另一個則正好相反,不僅苦苦地練,還要求每一筆每一畫都不同於古人,講究自然,直到練到了這一步,才覺得心裡踏實。

有一天,第一個書法家嘲諷第二個書法家,說:「請問仁兄,您的字哪一筆是古人的呢?」

後一個並不生氣,而是笑眯眯地反問了一句:「也請問仁兄,您的字究竟哪一筆是您自己的呢?」

第一個聽了,頓時張口結舌。

大道理:人要從沒路的地方走出一條路來,不要泯滅了自己的個性,一味地模仿別人,那樣只會迷失自我,連自己的命運都把握不了了。

10.卑微的偉人

一位父親帶著兒子去參觀梵高故居,在看過那張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後,兒子問父親:「梵高不是一位百萬富翁嗎?」父親回答:「梵高是位連妻子都沒娶上的窮人。」

又過了一年,父親又帶兒子去了丹麥,到安徒生的故居去參觀,兒子又困惑地問:「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宮里嗎?怎麼他生前會在這棟閣樓里?」父親回答:「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兒子,他就生活在這里。」

這位父親是一個水手,他每年往來於大西洋的各個港口,他兒子叫伊東布拉格,是世界上第一位獲普利策獎的黑人記者。

二十年後,伊東布拉格在回憶童年時說:「那時我們家除了很窮以外,還是黑人,父母都靠賣苦力為生。有很長一段時間,我一直認為像我們這樣地位卑微的黑人是不可能有什麼出息的。是父親讓我認識了梵高和安徒生,也是父親讓我認識到了黑人並不卑微,這兩個人的經歷讓我知道,上帝沒有輕看黑人。」

大道理:富有者並不一定偉大,貧窮者也並不一定卑微。上帝是公平的,他把機會撒到每個人的面前,卑微者同樣擁有機會。自卑是心靈的釘子,若不拔去,它就總是折磨人。

11.應聘

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麥當勞總公司看好中國台灣市場。他們在正式進軍台灣市場前,需要在當地培訓一批高級幹部,於是進行公開的招考選擇。由於要求的標准很高,許多初出茅廬的年輕人都沒有通過。

經過一再篩選,一位名叫韓定國的年輕人脫穎而出。最後一輪面試前,麥當勞的總裁和韓定國談了三次,並且問了他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問題:「假如我們要你先去洗廁所,你願意嗎?」

還未等他開口,一旁的韓太太便隨意答道:「我們家的廁所一直都是他洗的。」

總裁十分高興,免去了最後的面試,當場決定錄用韓定國。

後來韓定國才知道,麥當勞訓練員工的第一堂課就是從洗廁所開始的,因為服務業的基本理論是「非以役人,乃役於人」,只有先從卑微的工作開始做起,才有可能了解「以家為尊」的道理。韓定國後來之所以能成為知名的企業家,就是因為一開始就能從卑微的小事做起,做別人不願做的事情。

大道理:不要輕視每一件小事,因為每一件大事都是由一件件的小事構成的。只有用積極的態度干好每一件小事,才有可能做大事。

12.善待對手

動物園最近從國外引進了一隻極其兇悍的美洲豹供人觀賞。為了更好地招待這位遠方來的貴客,動物園的管理員們每天為它准備了精美的飯食,並且特意開辟了一個不小的場地供它活動和遊玩。然而它始終悶悶不樂,整天無精打采。

也許是剛到異鄉,有點想家吧?誰知過了兩個多月,美洲豹還是老樣子,甚至連飯菜都不想吃了。

眼看著它就要不行了,園長驚慌了,連忙請來獸醫多方診治,檢查結果又無甚大病。萬般無奈之下,有人提議,不如在草地上放幾只美洲虎,或許有些希望。

原來人們無意間發現,每當有虎經過時,美洲豹總會站起來怒目相向,嚴陣以待。

果不其然,棲息之所有了美洲虎的加入,美洲豹立刻變得活躍警惕起來,又恢復了昔日的威風。

大道理:人生中只有有了對手,才會時刻激勵我們保持旺盛的鬥志,不斷去挖掘自身的潛力。善待你的對手吧,因為他的存在就像是一針強心劑;感謝你的對手吧,他會使你成為一隻威風凜凜的「美洲豹」。

13.心境

蘇格拉底是單身漢的時候,和幾個朋友一起住在一間只有七八平方米的小屋裡。盡管生活非常不便,但是,他一天到晚總是樂呵呵的。

有人問他:「那麼多人擠在一起,連轉個身都困難,有什麼可樂的?」

蘇格拉底說:「朋友們在一塊兒,隨時都可以交換思想,交流感情,這難道不是很值得高興的事嗎?」

過了一段時間,朋友們一個個相繼成家了,先後搬了出去。屋子裡只剩下蘇格拉底一個人,但是他每天仍然很快活。

那人又問:「你一個人孤孤單單的,有什麼好高興的?」

「我有很多書啊!一本書就是一個老師。和這么多老師在一起,時時刻刻都可以向它們請教,這怎能不令人高興呢?」

幾年後,蘇格拉底也成了家,搬進了一座大樓里。這座大樓有七層,他的家在最底層。底層在這座樓里環境是最差的,上面老是往下面潑污水,丟死老鼠、破鞋子、臭襪子和雜七雜八的臟東西,那人見他還是一副自得其樂的樣子,好奇地問:「你住這樣的房間,也感到高興嗎?」

「是呀!你不知道住一樓有多少妙處啊!比如,進門不用爬很高的樓梯;搬東西方便,不必花很大的勁;朋友來訪容易,用不著一層樓一層樓地去叩門詢問……特別讓我滿意的是,可以在空地上養一叢一叢的花,種一畦一畦的菜,這些樂趣呀,數之不盡啊!」蘇格拉底情不自禁地說。

過了一年,蘇格拉底把一層的房間讓給了一位朋友,這位朋友家有一個偏癱的老人,上下樓很不方便。他搬到了樓房的最高層——第七層,可是他每天仍是快快樂樂的。

那人揶揄地問:「先生,住七層樓是不是也有許多好處呀?」

蘇格拉底說:「是啊,好處可真不少呢!僅舉幾例吧:每天上下樓,這是很好的鍛煉機會,有利於身體健康;光線好,看書寫文章不傷眼睛;沒有人在頭頂干擾,白天黑夜都非常安靜。」

後來,那人遇到蘇格拉底的學生柏拉圖,問道:「你的老師總是那麼快快樂樂,可我卻感到,他每次所處的環境並不那麼好呀。」

柏拉圖說:「決定一個人心情的,不是在於環境,而在於心境。」

大道理:在工作中,平和、樂觀的心態是最重要的。任何對客觀環境的不滿和怨天尤人都是無濟於事的,只有以積極向上的精神去面對工作,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

14.長線如何變短

一位搏擊高手參加錦標賽,自以為穩操勝券,一定可以奪得冠軍。

出乎意料的是,在最後的決賽中,他遇到了一個實力相當的對手,雙方竭盡全力攻擊。當拼打到了中途,搏擊高手意識到,自己竟然找不到對方著數中的破綻,而對方的攻擊卻往往能夠突破自己防守中的漏洞。

比賽的結果可想而知,搏擊高手慘敗在對方手下,也失去了冠軍的獎杯。

他憤憤不平地找到自己的師父,一著一式地將對方和他搏擊的過程再次演給師父看,並請求師父幫他找出對方著式中的破綻。他決心根據這些破綻,苦練出足以攻克對方的新著,決心在下次比賽時,打倒對方,奪回冠軍的獎杯。

師父笑而不語,在地上畫了一條線,要他在不能擦掉這條線的情況下,設法讓這條線變短。

搏擊高手百思不得其解,怎麼能讓那條已經定格的線變短呢?他思來想去最後也沒有什麼辦法,不得不再次向師父請教。

沒想到師父卻在原先那道線的旁邊,又畫了一道更長的線。兩者比較,原來的那條線,看起來確實顯得短了許多。

師父開口道:「奪得冠軍的關鍵,不僅僅在於要攻擊對方的弱點,正如地上的長短線一樣,只有你自己變得更強,對方就如原先的那條線一樣,在相比之下變得較短了。如何使自己更強,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大道理:如果想擊敗對手,就必須想辦法使自己變得更為強大。只有你變長了,對手才會顯得短。

15.「木桶」法則

一位老國王給他的兩個兒子一些長短不同的木板,讓他們各做一個木桶,並向他們承諾,誰做出的木桶能夠裝下最多的水,誰就可以繼承他的王位。

大兒子盡量把自己的木桶做大,做到桶壁最後一條擋板時沒有木材了;而小兒子平均地使用了這些木板,做出了一個看上去桶壁並不很高的木桶。

老國王讓兩人用自己的桶去裝水,結果反而是小兒子並不起眼的木桶裝水最多,最終得到了王位。

大道理:好多時候,我們的發展恰恰取決於那塊「短木板」,所以,我們應該時刻注意取長補短,把劣勢轉變為優勢。

16.裝滿石頭的簍子

一個人覺得生活很沉重,便去見哲人柏拉圖,以尋求解脫之道。

柏拉圖沒有說什麼,只是給他一個簍子讓他背在肩上,並指著一條沙石路說:「你每走一步就拾一塊石頭放進去,看看有什麼感覺。」那人開始遵照柏拉圖所說的去做,柏拉圖則快步走到路的另一頭。

過了一會兒,那人走到了小路的盡頭,柏拉圖問他有什麼感覺。

那人說:「感覺越來越沉重。」

「這就是你為什麼感覺生活越來越沉重的原因。」柏拉圖說,「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時候,都背著一個空簍子,在人生的路上他們每走一步,都要從這個世界上拿一樣東西放進去,所以就會有越走越累的感覺。」

那人問:「有什麼辦法可以減輕這些沉重的負擔嗎?」

柏拉圖反問他:「那麼你願意把工作、愛情、家庭還是友誼哪一樣拿出來呢?」那人聽後沉默不語。

柏拉圖說:「既然都難以割捨,那就不要去想背負的沉重,而去想擁有的歡樂。我們每個人的簍子里裝的不僅僅是上天給予我們的恩賜,還有責任和義務。當你感到沉重時,也許你應該慶幸自己不是另外一個,因為他的簍子可能比你的大多了,也沉重多了。這樣一想,你的簍子里不就擁有更多的快樂了嗎?」那人聽後恍然大悟。

大道理:人生在世本來擁有很多的幸福和快樂,不要總是把過去的負擔背在身上,放在心上。要用樂觀的心態,多去想想快樂的事情,你就會發現心中自然輕鬆了許多。

17.壓力

有一位講師正在給學生們上課,大家都認真地聽著。寂靜的教室里傳出一個渾厚的聲音:「各位認為這杯水有多重?」說著,講師拿起一杯水。有人說二百克,也有人說三百克。「是的,它只有二百克。那麼,你們可以將這杯水端在手中多久?」講師又問。很多人都笑了:二百克而已,拿多久又會怎麼樣!

講師沒有笑,他接著說:「拿一分鍾,各位一定覺得沒問題;拿一個小時,可能覺得手酸;拿一天呢?一個星期呢?那可能得叫救護車了。」大家又笑了,不過這回是贊同的笑。

講師繼續說道:「其實這杯水的重量很輕,但是你拿得越久,就覺得越沉重。這如同把壓力放在身上,不管壓力是否很重,時間長了就會覺得越來越沉重而無法承擔。我們必須做的是放下這杯水,休息一下後再拿起,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拿得更久。所以,我們所承擔的壓力,應該在適當的時候放下,好好地休息一下,然後再重新拿起來,如此才可承擔更久。」

說完,教室里一片掌聲。

大道理: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也跟著越來越忙。接著,負擔也越來越重。不妨在適當的時候放下負擔,輕松一下,等調整好了狀態再重新拿起。

18.華盛頓找馬

華盛頓是美國第一任總統,他年輕的時候有件找馬的軼事。

一天,他父親的一匹馬被人偷走了。華盛頓同一位警察一起到偷馬人的農場里去討要,但那人拒不歸還,一口咬定說:「這是我的馬。」

華盛頓用雙手遮住了馬的雙眼,對那個偷馬人說:「要是這馬真是你的,你一定知道馬的哪隻眼睛是瞎的?」

「右眼。」偷馬人猶豫地說。

華盛頓放下蒙右眼的手,馬的右眼並沒有瞎。

「我記錯了,馬的左眼才是瞎的。」偷馬人急忙辯解道。

華盛頓又放下蒙左眼的手,馬的左眼也沒有瞎。

「我又說錯了……」偷馬人還想狡辯。

「不錯,你是錯了。這些充分說明馬不是你的。你必須把馬還給華盛頓先生。」警官說。

大道理:開動腦筋,將對手引入誤途,他的錯誤便是你的勝利。

19.競選演說

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在競選時曾遇到過這樣一件事。

一次,他正在發表競選演說,突然,一個破壞分子高聲叫道:「垃圾!狗屎!」

很顯然,這個人的意思是說:「胡說八道!」或是:「少說空話!」

但是,柯林頓卻報以容忍的笑,並不理會他的本意,只是安撫地說:「這位先生,我馬上就要談到你提出的臟亂問題了!」

大道理:聰明的人善於將不利化為有利。

20.馬腹上的虻

林肯當政時,聘請了幾位反對派的人當顧問。每當提出一個政策,反對派就提意見反對。政府官員提出要辭去這些顧問。林肯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天,一個人走在鄉間小道上,看見一個農夫正趕著一匹馬犁地。當他走上前去准備問候這個農夫的時候,突然看到在那匹馬的側腹上有一隻很大的牛蠅。很明顯,那隻虻正在叮咬那匹馬,而且把那匹馬叮得很不自在,因此他就想把那隻牛蠅趕走。

正當他舉起手來的時候,農夫制止了他。農夫說:「請不要趕走它,朋友。您知道嗎,正因為有了這只虻,這匹老馬才一直不停地動著。」

大道理:很多時候,恰恰是這些帶給你煩惱和不幸的人或事情在促使著你不斷地前進。

21.傑弗遜大廈

美國華盛頓廣場有一座宏偉的建築,這就是傑弗遜紀念館大廈。這座大廈歷經風雨滄桑,年久失修,表面斑駁陳舊。政府非常擔心,派專家調查原因。

調查的最初結果以為侵蝕建築物的是酸雨,但後來的研究表明,酸雨不至於造成那麼大的危害。最後才發現原來是沖洗牆壁所含的清潔劑對建築物有強烈的腐蝕作用,而該大廈牆壁每日被沖洗的次數大大多於其他建築,因此腐蝕就比較嚴重。

問題是為什麼每天清洗呢?因為大廈被大量的鳥糞弄得很臟。為什麼大廈有那麼多鳥糞?因為大廈周圍聚集了很多燕子。為什麼燕子專愛聚集在這里?因為建築物上有燕子愛吃的蜘蛛。為什麼這里的蜘蛛特別多?因為牆上有蜘蛛最喜歡吃的飛蟲。為什麼這里的飛蟲這么多?因為飛蟲在這里繁殖特別快。為什麼飛蟲在這里繁殖特別快?因為這里的塵埃最適宜飛蟲繁殖。為什麼這里的塵埃最適宜飛蟲繁殖?其原因並不在塵埃,而是塵埃在從窗子照射進來的強光作用下,形成了獨特的刺激致使飛蟲繁殖加快,因而有大量的飛蟲聚集在此,以超常的激情繁殖,於是給蜘蛛提供了豐盛的大餐。蜘蛛超常的聚集又吸引了成群結隊的燕子流連忘返。燕子吃飽了,自然就地方便,給大廈留下了大量糞便……

因此解決問題的最終方法是:拉上窗簾。傑弗遜大廈至今完好。

大道理:有些問題並不像我們看起來的那樣復雜,只是我們還沒有找到解決問題的簡單辦法。

閱讀全文

與怎麼用故事教育員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象棋美女選手有哪些 瀏覽:545
經營婚姻為什麼需要女人主動 瀏覽:470
故事的事什麼時候是輕聲 瀏覽:574
婚姻登記公證書在哪裡 瀏覽:755
古堡美女帶什麼典籍 瀏覽:407
古代怎麼形容成年時美女 瀏覽:6
美團健康證如何上傳 瀏覽:457
希一和坤坤的故事怎麼讀 瀏覽:153
大師講什麼是幸福 瀏覽:173
背叛婚姻不承認會怎麼樣 瀏覽:270
愛情公寓4有哪些廣告 瀏覽:677
如何建立健康興趣愛好 瀏覽:160
西寧美年大健康管理怎麼樣 瀏覽:175
古代男人身體健康怎麼說 瀏覽:969
李白什麼事業觀 瀏覽:107
怎麼向鄭州紅十字人道事業捐款 瀏覽:443
男性如何更健康 瀏覽:742
歐盟國家如何提振經濟 瀏覽:983
怎麼在愛情郵局拍照 瀏覽:287
為什麼有的人一次考上事業編 瀏覽: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