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前程往事 > 中秋節習俗有哪些小故事

中秋節習俗有哪些小故事

發布時間:2024-10-11 05:06:44

1. 有關中秋節的故事有哪些呀

中秋傳說之一——嫦娥奔月

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十日同時出現,曬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後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侖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太陽,並嚴令最後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

後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後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後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

一天,後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葯。據說,服下此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後羿捨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葯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葯藏進梳妝台的百寶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見了,他想偷吃不死葯自己成仙。

三天後,後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待後羿率眾人走後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葯,身子立時飄離地面、沖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後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後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蓬蒙早逃走了,後羿氣得捶胸頓足,悲痛欲絕,仰望著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拚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進三步,無論怎樣也追不到跟前。

後羿無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里,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里眷戀著自己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中秋傳說之二——吳剛折桂

關於中秋節還有一個傳說: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邊有一個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後,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幾千年來,就這樣隨砍隨合,這棵桂樹永遠也不能被砍光。據說這個砍樹的人名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貶謫到月宮,日日做這種徒勞無功的苦差使,以示懲處。李白詩中有「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的記載。

中秋傳說之三——朱元璋與月餅起義

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備起義。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裡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起義軍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並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後,「月餅」製作越發精細,品種更多,大者如圓盤,成為饋贈的佳品。以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2. 中秋節有關的故事

中秋節有關的故事如下:

1、嫦娥奔月。傳說後羿射下來天上的九個太陽,為民除害。隨後就娶納悉段了美麗善良的嫦娥姑娘,夫妻非常恩愛。有一次後羿巧遇王母娘娘,便向她求了兩顆長生不老的仙丹,回家後交給妻子嫦娥保管。三天後,後羿率領弟子們進山打獵,他有個叫逢蒙的弟子卻裝病留在家中。

原來這個逢蒙是個小人,他偷窺到嫦娥保管的仙丹,想藉此機會把仙丹搶走。嫦娥被逼無奈,就拿出兩顆仙丹一口吞了進去,然後身子便輕飄飄地陸粗飛出窗口,一直飛到天上,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後羿回家得知此事,發現逢蒙早已經逃亡,氣得他頓足捶胸,悲痛欲絕,仰天呼喊妻子的名字。朦朧中看到月亮上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便飛一般地朝月亮追去,可無論如何也追不上。

2、玉兔搗葯。相傳月亮上除了嫦娥之外,還有一隻兔子,渾身潔白如玉,所以人們都稱為「玉兔」。這個玉兔經常拿著一個玉杵跪在地上搗葯,然後做出葯丸,傳說服用此葯丸後可以長生不老。

3、吳剛伐桂傳說把守南天門的吳剛與月亮上的嫦娥很要好,因為經常去找嫦娥相會,疏於職守,玉皇大帝一怒之下,就罰吳剛到月亮里去砍一棵叫月桂的樹,如果他砍不掉這棵樹,就永遠不要回南天門,更休想與嫦娥相會。吳剛足足砍了半年,好不容易快要把樹砍光了,玉皇大帝卻派了一隻烏鴉,把吳剛掛在樹上的衣服叼走了。當吳剛把衣服追回後,發現被砍下的樹又恢復原來的樣子了。

從此以後,每當吳剛快把樹砍光的時候,烏鴉就會過來,吳剛只要扭頭看它一眼,大樹就又重新恢復原狀,永遠也砍不完。

4、貂蟬拜月。相傳三國時期的貂蟬,國色天香,有傾國傾城之貌。傳說貂蟬出生後,當地的桃花、杏花,三年內都是隨開隨謝;貂蟬夜裡祭拜月亮時,就連嫦娥都自愧不如,匆匆隱身而去,這也是成語「閉月羞花」的由來。正因為貂蟬的這種美貌,才迷惑住了有勇無謀的呂布,使得王允的連環計得以成功。

5、月餅起義。元朝末年,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的殘暴統治,各地紛紛起義抗元。高郵人士張士誠為了暗中串聯各地的起義隊伍,洞譽就利用中秋節互相饋贈麥餅的機會,在其中夾上一張紙條,約定中秋夜起義。從此便形成了每年中秋節家家戶戶吃月餅的習俗。

3. 關於中秋節的傳說故事有哪些

1、1、玉兔搗葯:此傳說最早見於《漢樂府董逃行》:玉兔長跪搗葯蛤蟆丸,奉上陛下一玉盤,服此葯可得神仙。相傳月亮之中有一隻兔子,渾身潔白如玉,所以稱作玉兔。這種白兔拿著玉杵,跪地搗葯,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葯丸可以長生成仙。玉兔恐怕是嫦娥在廣寒宮中最早的玩伴吧。
2、貂蟬拜月:貂蟬是東漢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國色天香,有傾國傾城之貌。傳說貂蟬降生人世,三年間當地桃杏花開即凋;貂蟬午夜拜月,月里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隱入雲 中;貂蟬身姿俏美,細耳碧環,行時風擺楊柳,靜時文雅有餘,貂蟬之美,蔚為大觀。正是因了這種美貌,讓弄權作威的董卓、勇而無謀的呂布反目成仇,使得動亂 不堪的朝野稍有安寧之象。
3、嫦娥奔月:一天,後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葯。據說,服下此葯,能即刻升天成仙。後羿把不死葯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葯藏進梳妝台的百寶匣。三天後,後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沒有外出。待後羿率眾人走後不久,蓬蒙持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葯,身子立時飄離地面、沖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後羿回到家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蓬蒙早已逃走,後羿氣得捶胸頓足,悲痛欲絕,仰望著夜空呼喚嫦娥,這時他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後羿思念妻子,便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里,擺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時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里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4、吳剛伐桂:傳說月中有桂樹,桂樹旁又添了一個伐桂之人吳剛。月中之桂樹與吳剛的傳說,以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前集卷一《天咫》所載最為具體,其雲:舊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異書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樹創隨合。人姓吳名剛,西河人,學仙有過,謫令伐樹。意思是說吳剛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發配到月亮,命令他砍伐不死之樹--月桂。月桂高達五百丈,隨砍即合,炎帝就是利用這種永無休止的勞動為對吳剛的懲罰。
5、月下獨酌:詩人李白寫自己在花間月下獨酌的情景。對影成三人句構思奇妙,表現了他孤獨而豪放的情懷。《李詩直解》:此對月獨飲,放懷達觀以自樂也。詩人 上場時,背景是花間,道具是一壺酒,登場角色只是他自己一個人,動作是獨酌,加上無相親三個字,場面單調得很。於是詩人忽發奇想,把天邊的明月,和月 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過來,連自己在內,化成了三個人,舉杯共酌,冷清清的場面,就熱鬧起來了。
6、月餅起義: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 聯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備起義。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裡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 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並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後,月餅製作越發精細,品種更多。之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7、玄宗游月:相傳唐玄宗與申天師及道士鴻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興起游月宮之念,於是天師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雲,漫遊月宮。但宮前有守衛森嚴,無法進入,只能在外 俯瞰長安皇城。在此之際,忽聞仙聲陣陣,清麗奇絕,宛轉動人!唐玄宗素來熟通音律,於是默記心中。這正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日後玄宗回憶月宮仙娥的音樂歌聲,自己又譜曲編舞,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4. 與中秋節有關的傳說或習俗

中秋節有關的傳說:

1、吳剛折桂

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邊有一個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後,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

幾千年來,就這樣隨砍隨合,這棵桂樹永遠也不能被砍光。據說這個砍樹的人名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貶謫到月宮,日日做這種徒勞無功的苦差使,以示懲處。李白詩中有「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的記載。

2、元璋與月餅起義。

據說月餅是在元朝的中秋節吃的。當時,中原絕大多數人民無法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反抗元朝。朱元璋聯合各種抵抗力量為起義做准備。

然而,朝鮮法院的官員和士兵進行了非常嚴密的搜查,很難傳遞信息。軍事家劉伯溫想出了一個計劃,命令他的下屬把「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的紙條藏在蛋糕里,然後派人把它分別送到各地的起義部隊,通知他們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的反應。起義當天,各種反叛力量一起響應,如星火燎原。

不久,徐達佔領了元大都,起義成功了。消息傳來,朱元璋非常高興,急忙把「月餅」的信息傳遞給口頭指示。在即將到來的中秋節,所有的士兵和平民都會一起玩得很開心,而在部隊出發時用來秘密傳遞信息的月餅會作為節日蛋糕送給部長們。從那以後,「月餅」變得更加精緻和多樣,有像圓盤一樣的大月餅,成為極好的禮物。從那以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在人們中間流傳開來。

中秋節習俗:

1、賞月

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李子、葡萄等時令水果,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

2、吃月餅

俗話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餅」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中,那時,它也只是象菱花餅一樣的餅形食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的象徵。

(4)中秋節習俗有哪些小故事擴展閱讀

中秋節起源:

最早是起源於古代人們對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覓偶的習俗;第二是古代秋報拜土地神的習俗。

早在幾千年前,我國人民就有了「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就是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

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

閱讀全文

與中秋節習俗有哪些小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愛情一捏就碎這能說明什麼呢 瀏覽:659
東北的美女叫什麼名字 瀏覽:825
幸福的祥兆什麼意思 瀏覽:396
直接觀看是什麼剝奪了愛情 瀏覽:39
悟幸福人生的內容怎麼寫 瀏覽:792
為什麼公務員家庭很幸福 瀏覽:144
妖神記里的美女有什麼 瀏覽:711
愛情數字549是什麼 瀏覽:335
倆個兒子的婚姻如何 瀏覽:481
陶罐和陶罐的故事講了什麼道理 瀏覽:422
婚姻中的歸途是什麼 瀏覽:363
中秋節習俗有哪些小故事 瀏覽:962
婚姻錯了怎麼回頭 瀏覽:82
自由城故事進不去怎麼辦 瀏覽:713
茶葉的經濟效益有哪些 瀏覽:717
安丘哪個廠美女多 瀏覽:517
幸福感城市建設指標有哪些 瀏覽:670
中國歷史上哪個皇後最幸福 瀏覽:572
中國婚姻如何存續 瀏覽:97
最後王佳在哪個地方找到了幸福鳥 瀏覽: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