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好的故事》昏沉的夜的含義
突出表現了作者在昏沉的夜裡對好的故事的孜孜追求,再次把美好的理想和黑暗的現實強烈的對照起來,傾注了自己對理想執著的愛,對現實的切齒恨。
《好的故事》開頭和結尾都提到了昏沉的夜的原因是用「昏沉的夜」暗喻舊中國的黑暗,但同時也表達了另一種期盼,既是昏沉的「夜」,就總會過去的,天總是要亮的,太陽終究會照亮大地的。
一開始,燈光越來越小,燈罩被「油」調暗,到處都是鞭炮和煙霧。那是一個「黑夜」。「我」讀了一本書,當一個睏倦的時候,「看到了一個好故事。」在這里,令人窒息、昏昏欲睡、令人反感的空氣是當時社會現實的反映。
最後,我身處現實中的「黑夜」,但「我總是記得看到這個好故事」,這充分體現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眷戀,決心與「黑夜」抗爭。
(1)好的故事和昏沉的夜分別象徵什麼擴展閱讀
這首散文詩寫於1925年1月28日,最初發表於1925年2月9日《語絲》周刊第13期。關於這篇散文詩的寫作時間,作者魯迅在編成《野草》集子的時候,文章的末章節附註的是「1925年2月24日」,這個時間,比此篇散文詩在《語絲》雜志上發表的時間晚了兩個多月,這應是魯迅誤記。
查《魯迅日記》,其中明確有關寫作《野草》各篇的記載,只有一次,是在1925年1月28日這一天的項下,記有:「作《野草》一篇。」這一天,正是中國舊歷新年的正月初五,與文章的開頭相吻合。
此文寫於1925年,當時的中國極其混亂,帝國主義正在迫害中國,廣大的勞動人民生活較艱苦。在這種艱難的情況下,作者同廣大人民一樣,期望美好的未來盡快來到,故作此文寄以希望。
『貳』 《好的故事》運用了什麼寫作手法
好的故事運用了象徵的手法,從表面看,「昏沉的夜」是指作者寫作的夜晚時分,其實另有深意,暗指當時中國的黑暗社會。而美好的「夢境」在文中則象徵著遙不可及的願景。作者將兩種截然不同的情調和情緒進行對比,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之情。
『叄』 《好的故事》中「昏沉的夜」和「這么美好的夢境」有什麼特殊含義
昏沉的夜,也就是這個夜是昏昏沉沉的,他都很難過,這美好的夢境的話,那麼就是做了一個美麗的夢。
突出表現了作者在昏沉的夜裡對好的故事的孜孜追求,再次把美好的理想和黑暗的現實強烈的對照起來,傾注了自己對理想執著的愛,對現實的切齒恨。
《好的故事》在小說的開頭和結尾,暗夜的原因被用來隱喻舊中國的黑暗,但同時也表達了另一種期待。如果是一個微弱的夜晚,它總會過去的,天空總會明亮的,太陽最終也會照亮大地。
起初,燈光越來越小,燈罩被「油」調暗,到處都是鞭炮和煙霧。那是一個漆黑的夜晚。「我」讀了一本書,當困的時候,「看到了一個好故事。」這里令人窒息、昏昏欲睡、令人厭惡的空氣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
最後,我生活在現實中的「黑夜」中,但「我總是記得看到這個好故事」,這充分體現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眷戀和與「黑夜」抗爭的決心。
(3)好的故事和昏沉的夜分別象徵什麼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這首散文詩寫於1925年1月28日,最初發表於1925年2月9日《語絲》周刊第13期。關於這篇散文詩的寫作時間,作者魯迅在編成《野草》集子的時候,文章的末章節附註的是「1925年2月24日」,這個時間,比此篇散文詩在《語絲》雜志上發表的時間晚了兩個多周,這應是魯迅誤記。
查《魯迅日記》,其中明確有關寫作《野草》各篇的記載,只有一次,是在1925年1月28日這一天的項下,記有:「作《野草》一篇。」這一天,正是中國舊歷新年的正月初五,與文章的開頭相吻合。
此文寫於1925年,當時的中國極其混亂,帝國主義正在迫害中國,廣大的勞動人民生活較艱苦。在這種艱難的情況下,作者同廣大人民一樣,期望美好的未來盡快來到,故作此文寄以希望。
『肆』 六年級課文好的故事課文開頭和結尾兩次提到,昏沉的夜有什麼作用
六年級課文好的故事課文開頭和結尾兩次提到「昏沉的夜」,作者用「昏沉的夜」暗喻舊中國的黑暗,但同時也表達了另一種期盼:既是昏沉的夜,就總會過去,天,總是要亮的,太陽終究會照亮大地,美好的生活終究會到來。
『伍』 《好的故事》開頭和結尾為什麼都提到了昏沉的夜
《好的故事》開頭和結尾都提到了昏沉的夜的原因是用「昏沉的夜」暗喻舊中國的黑暗,但同時也表達了另一種期盼,既是昏沉的「夜」,就總會過去的,天總是要亮的,太陽終究會照亮大地的。
開頭,燈火漸小,「石油」把燈罩熏得很昏暗,四周鞭炮繁響,煙霧迷漫,是「昏沉的夜」。「我」一邊看書,一邊蒙矓睡去,「看見一個好的故事」。這里,空氣的窒息、昏沉,令人厭惡,是對當時社會現實的影射。
結尾,我在現實的「昏沉的夜」中,不過,「我總記得見過這一篇好的故事」,充分反映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執著眷戀,決計要同「昏沉的夜」進行不懈的抗爭。
(5)好的故事和昏沉的夜分別象徵什麼擴展閱讀:
在《好的故事》風土畫幅中,景物描寫佔了主要篇幅。這些景物描寫在作品中具有特定的象徵性意義。托著魯迅意蘊深邃的情思。
《好的故事》里的風物景色,分明取自江南水鄉,但它要比人們日常所見的更美麗、更動人,「大紅花一朵朵全被拉長了,這時是潑刺奔進的紅錦帶。帶織入狗中,狗織入白雲中,白雲織入村女。
但這是」我「從水中看到的倒影。這樣的美景,只有經過精心的構思才可能有,雖然美妙無比,卻終究是虛幻的,是理想化了的。魯迅運用寓情於景的寫法,在這達於美好極致的藝術圖景中,寄託了自己對於理想熱烈追求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