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憫農這首古詩怎麼用故事講出來
唐詩《憫農》的故事
從前,在一座村莊里,住著一戶人家。
清晨,爸爸和爺爺趕著牛去田裡耕田。孩子拿著豎笛和小狗在田邊玩耍。媽媽在家裡做飯。
在田地里,牛走在最前面犁田,爸爸在後面耕犁,爺爺在最後面鋤地。
到了中午,媽媽從家裡送飯來了。一家人圍在田邊的大樹下吃飯。孩子吃完飯放下碗,但是碗里有幾顆米粒還沒有吃干凈。爺爺立刻說:「孩子,把碗里的米粒給吃光。」孩子不理睬爺爺的話,丟下碗就和小狗玩去了。爺爺拿起筷子把碗里的米粒給吃了。
這時,忽然下起了蒙蒙細雨,爺爺連聲說:「好雨,好雨。」這場雨把埋在地下的種子都給發芽了。
到了下午,爸爸和爺爺在田裡鋤草。孩子說:「爺爺,我也要鋤草。」然後,爺爺把帽子戴在了孩子的頭上。他們三個人一起鋤草。爺爺在鋤草的時候,汗滴從頭上不停地落了下來。
孩子看到了這個情景,終於明白了糧食是多麼來之不易啊。我一定要珍惜糧食。因此他完全理解了老師教的一首詩——「鋤禾日數虛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寫的多好啊,以後我一定要珍惜每一粒飯粒!
從前,在一座村莊里,住著一戶人家。
清晨,爸爸和爺爺趕著牛去田裡耕田。孩子拿著豎笛和小狗在田邊玩耍。媽媽在家裡做飯。
在田地里,牛走在最前面犁田,爸爸在後面耕犁,爺爺在最後面鋤地。
到了中午,媽媽從家裡送飯來了。一家人圍在田邊的大樹下吃飯。孩子吃完飯放下碗,但是碗里有幾顆米粒還沒有吃干凈。爺爺立刻說:「孩子,把碗里的米粒給吃光。」孩子不理睬爺爺的話,丟下碗就和小狗玩去了。爺爺拿起筷子把碗里的米粒給吃了。
這時,忽然下起了絕改蒙蒙細雨,爺爺連聲說:「好雨,好雨。」這場雨把埋在地下的種子都給發芽了。
到了下午,爸爸和爺爺在田裡鋤草。孩子說:「爺爺,我也要鋤草。」然後,爺爺把帽子戴在了孩子的頭上。他們三個人一起鋤草。爺爺在鋤草的時候,汗滴從頭上不停地落了下來。
孩子看到了這個情景,終於明白了糧食是多麼來之不易啊。我一定要珍惜糧食。因此他完全理解了老師教的薯宏燃一首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寫的多好啊,以後我一定要珍惜每一粒飯粒!
Ⅱ 憫農怎麼背
【名稱】憫農
【年代】唐代
【作者】李紳
【體裁】五言古詩
原文
《憫農》--鋤禾實景圖(5張)
《憫農》
鋤 禾 日 當 午,
汗 滴 禾 下 土。
誰 知 盤 中 餐,
粒 粒 皆 辛 苦 。[1]
注釋
《憫農》---鋤禾相關作品(3張)
1.憫:憐憫。
2.鋤禾:用鋤頭松禾苗周圍土。
3.誰知盤中餐,在台灣,香港等地寫為誰知盤中飧(sūn), 國內採用簡化字後,飧字用的很少,後才改為餐了。餐飧:晝飯為餐,晚飯為飧。
譯文
農民在中午的時候在田地里除草,一滴滴的汗掉在了土地里。又有誰能知道這飯菜的來歷,每一粒都是那麼的辛苦。
簡析
《憫農》--鋤禾兒童讀物圖片(6張)
這首詩是寫勞動的艱辛,勞動果實來之不易。第一、二句「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描繪出在烈日當空的正午,農民仍然在田裡勞動,這兩句詩選擇特定的場景,形象生動地寫出勞動的艱辛。有了這兩句信豎具體的描寫,就使得第三、四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嘆和告誡免於空洞抽象的說教,而成為有血有肉、意蘊深遠的格言纖灶。
這首詩沒有從具體人、事落筆,它所反映的不是個別人的遭遇,而是整個農民的生活和命運。詩人選擇比較典型的生活細節和人們熟知的事實,深刻揭露了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告訴人們應該節約食物,不浪費。
2《憫農》二編輯
原文
憫農
chūn zhòng yī lì sù ,
春 種 一 粒 粟 ,
qiū shōu wàn kē zǐ 。
秋 收 萬 顆 子 。
sì hǎi wú xián tián ,
四 海 無 閑 田 ,
nónɡ fū yóu è sǐ 。
農 夫 猶 餓 死 。
注釋
1.憫:憐憫、同情。 [2]
2.粟:(sù)穀子,脫殼以後北方叫小米。[2]
3. 猶:仍然[2]。
4:四海:泛指全國各地
5.閑田:無用,不耕種的田。
譯文
春天,農民把一粒粒穀子種下,秋天就可以收到很多糧食。雖然全國各地的土地都被農民耕種,但農民還是因為糧食全被佞官奪去而餓死。
賞析
《憫農》相關圖片(5張)
詩的第一首一開頭,就以「一粒粟」化為「萬顆子」具體而形象地描繪了豐收,用「種」和「收」贊美了農民的勞動。第三句再推而廣之,展現出四海之內,荒地變良田,這和前兩句聯起來,便構成了到處碩果累累,遍地「黃金」的生動景象。「引滿」是為了更有力的「發」,這三句詩人用層層遞進的筆法,表現出勞動人民的巨大貢獻和無窮的創造力,這就使下文的反結變得更為凝重,更為沉痛。「盡道豐年瑞,豐年事若何?」(羅隱《雪》)是的,豐收了又怎樣呢?「農夫猶餓死」,它不僅使前後的內容連貫起來了,也把問題突出出來了。勤勞的農民以他們的雙手獲得了豐收,而他們自己呢,還是兩手空空,慘遭餓死。詩迫使人們不得不帶著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誰製造了這人間的悲劇?答案是很清楚的。詩人把這一切放在幕後,讓讀者去毀坦扮尋找,去思索。要把這兩方綜合起來,那就正如馬克思所說的:「勞動替富者生產了驚人作品(奇跡),然而,勞動替勞動者生產了赤貧。勞動生產了宮殿,但是替勞動者生產了洞窟。勞動生產了美,但是給勞動者生產了畸形。」
《憫農》三
【原文】
憫農
壟 上 扶犁兒 ,
手 種 腹長 飢 。
窗 下 織 梭 女 ,
手 織 身 無 衣 。
我 願 燕 趙 姝 ,
化 為 嫫 女 姿 。
一 笑 不 值 錢 ,
自 然 家 國 肥 。
【作品簡析】前四句說,在田地里扶犁耕種的男兒,理應有飯吃,吃得飽,但是實際上卻挨餓;在窗牖下投梭織布的婦女,理應有衣穿,穿得暖,但是實際上卻在受凍。情理本應如此,而實際卻正相反,情理與實際形成強烈的對比;
後四句說,我希望燕地趙地的美女,都變成面目醜陋而德行賢惠的嫫母;那麼,她們的笑,就不可能再那樣值錢,也就再不至於有一笑千金的揮霍現象了。這樣於國於家都有利,都會好起來。古時傳說燕、趙(在今河北省)出美人,這里以美人之錦衣玉食,一笑千金,典型地表現出上層生活的糜費;詩人對此現象十分不滿,因而浪漫地提出這樣的假設:但願有朝一日,燕、趙所出美人,轉化為黃帝的妃子嫫母:貌美轉化為貌丑,無德轉化為有德,笑值千金轉化為笑不值錢。到那個時候,社會上富者窮奢極侈、貧者衣食無著的現象,也許可望有所改變吧!
作者簡介
李紳(772—846)漢族,唐朝亳州譙縣(今亳州人),字公垂[3]。27歲考中進士,補國子助教。與元稹、白居易交遊甚密,他一生最閃光的部分在於詩歌,他是在文學史上產生過巨大影響的新樂府運動的參與者。作有《樂府新題》20首,已佚。著有《憫農》詩兩首:「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膾炙人口,婦孺皆知,千古傳誦存其詩四卷。
詩歌故事
關於李紳憫農詩的故事
唐朝時候,亳州出了一名大詩人,名叫李紳。李紳自幼好學,二十歲中了進士,皇帝見他學識淵搏,才學出眾,招官翰林學士。
有一年夏天,李紳回故鄉亳州探親訪友。恰遇浙東節度使李逢吉回朝奏事,路經亳州,二人是同榜進士,又是文朋詩友,久別重逢,自然要盤桓一日。這天,李紳和李逢吉攜手登上城東觀稼台。二人遙望遠方,心潮起伏。李逢吉感慨之餘,吟了一首詩,最後兩句是:
何得千里朝野路,
累年遷任如登台。
意思是,如果陞官能象登台這樣快就好了。李紳此時卻被另一種景象感動了。他看到田野里的農夫,在火熱的陽光下鋤地,不禁感慨,隨口吟道: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李逢吉聽了,連說:「好,好!這首作得太好了!一粥一飯得來都不易呀!」
李紳仰天長嘆了一口氣,接著又吟道:
春種一粒粟,
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
農夫猶餓死!
李逢吉一聽,天呀,這不是在揭朝廷的短嗎?這小子好大膽,回到書房,李逢吉對李紳說:「老兄能否將剛才吟的兩首詩抄下來贈我,也不枉我二人同游一場。」李紳沉吟一下說:「小詩不過三四十字,為兄聽過,自然記得,何必抄錄?若一定落筆,不如另寫一首相贈。」李逢吉只得說:「也好,也好。」於是,李紳又提筆寫下一首:
壟上扶犁兒,
手種腹長飢。
窗下織梭女,
手織身無衣。
我願燕趙姝,
化為嫫女姿。
一笑不值錢,
自然家國肥。
寫好,遞與李逢吉斧正。李逢吉看了,覺得這首詩在指責朝廷方面,比上兩首更為具體。第二天,李逢吉便辭別李紳,離亳進京了。李逢吉表面上對李紳很好,可內心裡卻想拿他作墊腳石,再高升一級。他回到朝中,立即向皇上進讒說:「啟稟萬歲,今有翰林院學士李紳,寫反詩發泄私憤。」武宗皇帝大吃一驚,忙問:「何以見得?」李逢吉連忙將李紳詩奉上。武宗皇帝召李紳上金殿,拿出那首詩來,李紳看看,說道:「這是微臣回鄉後,看到民生疾苦,即情寫下的,望陛下體察!」武宗說:「久居高堂,忘卻民情,朕之過也,虧卿提醒。今朕封你尚書右僕射,以便共商朝事,治國安民。」李紳叩頭道:「謝皇上!」武宗又道:「此事多虧李逢吉舉薦。」李紳則對李逢吉感激不盡。而李逢吉呢,聽說李紳反而升了官,又驚又怕,正膽顫心驚,李紳卻登門向他表示謝意。李逢吉更是蒙在鼓裡,只好哼之哈之。不久,李逢吉被調任為雲南觀察使,降了官。這時他才感到自己是偷雞不著蝕把米。李紳的三首憫農詩,千百年來人們只見到前兩首。這第三首《憫農詩》被傳到皇宮,後來哪裡去了呢?只到近代,人們才在敦煌石窟中的唐人詩卷中發現。
http://ke..com/subview/143035/50368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