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望梅止渴》源於哪部名著
三國演義!
具體內容: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領部隊去討伐張綉,天氣熱得出奇,驕陽似火,天上一絲雲彩也沒有,部隊在彎彎曲曲的山道上行走,兩邊密密的樹木和被陽光曬得滾燙的山石,讓人透不過氣來。到了中午時分,士兵的衣服都濕透了,行軍的速度也慢下來,有幾個體弱的士兵竟暈倒在路邊。
曹操看行軍的速度越來越慢,擔心貽誤戰機,心裡很是著急。可是,眼下幾萬人馬連水都喝不上,又怎麼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來向導,悄悄問他:「這附近可有水源?」向導搖搖頭說:「泉水在山谷的那一邊,要繞道過去還有很遠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說,「不行,時間來不及。」他看了看前邊的樹林,沉思了一會兒,對向導說:「你什麼也別說,我來想辦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隊加快速度也無濟於事。腦筋一轉,辦法來了,他一夾馬肚子,快速趕到隊伍前面,用馬鞭指著前方說:「士兵們,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裡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們快點趕路,繞過這個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們一聽,彷彿已經吃到嘴裡,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許多 。
Ⅱ 歷史成語「望梅止渴」出自名著什麼,主要講述了,有關什麼的故事他的意思是什麼我會用它造一句話。
望梅止渴是一個成語,讀音是wàng méi zhǐ kě,原意是梅子酸,當說到梅子的時候,就會想到梅子酸而產生流涎,因而止渴。後比喻願望無法實現,用空想安慰自己。[1]
中文名
望梅止渴
外文名
Console oneself with false hopes
主人公
曹操
發生地
安徽省馬鞍山市含山縣
拼音
wàng méi zhǐ kě
時間
三國時期
作者
曹操
出處
含山縣志
意思
比喻願望無法實現用空想安慰自己
事發經過
《三國志·魏書·武帝傳》載建安十九年(214年),「秋七月,公征孫權。冬十月,公自合肥還」。曹操第三次越巢湖伐吳,七月天氣炎熱,行軍途經安徽省含山縣梅山村,士兵口渴難熬,曹操站在山道上指著前面遙遠的地方說:「前有大梅林」,士兵爭先恐後地前進,其實此山過去十幾里是濡須河中游,很快有了充足的水源,士兵們雖然被騙依然很高興,這就是大家耳熟能祥的「望梅止渴」成語來源。《三國志·吳書·徐盛傳》記載:曹操到達橫江(今和縣馬鞍山採石對岸),與吳將徐盛有一戰。
《讀史方輿紀要》卷二十九記載:「梅山,(含山)縣東南五里。山多梅樹,俗傳曹操行軍,指梅林以止軍士渴處也。」《御定駢字類編》卷一百八十九記載:「《明一統志》(卷十七),(梅山)在和州含山縣東 南五里,唐天寳中改曰樓隱山,山多梅樹,昔曹操行師至此,軍士皆渴,因指山上梅林,軍士渴遂止」。清代胡士鈺的《竇存》也記:「望梅止渴:曹操行軍至含山,軍士皆渴,因指山上梅林,渴遂止。《康熙含山縣志》卷五記載:「梅山縣東南五里,唐天寶中(742年)改曰樓隱山,相傳曹圖東吳,舉兵臨江,軍士道渴,操曰:前山有梅,士曰皆口酢,山上至今尚多梅樹。【一統志】載王荊公(王安石)詩有:『將軍馬上設良謀,遙望青山指梅樹』之句。
Ⅲ 望梅止渴來源於我國古典名著___
望梅止渴來源於我國古典名著 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