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前程往事 > 惜福的故事是什麼

惜福的故事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4-09-11 13:04:22

Ⅰ 惜福才有福

剛來寺廟那會,每次用齋,師父都叮囑:「要把碗底的飯吃干凈啊,一粒都不要剩。」開始頗是驚訝和不解。

居士菩薩經常都會給寺廟供養,庫房裡的米都快堆成小山了,為什麼師父還那麼摳啊?後來在師父經常的開示下也慢慢地明白了——師父不是摳而是惜福。

「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這是師父經常掛在嘴邊的話。從穿衣吃飯到用水電,師父都會經常不厭其煩地教導我們,應如何節約惜福。在師父每天的鞭策和教導下,我那大手大腳,不知節約的毛病習氣也漸漸改了許多。

在後來的學習中也慢慢了解,佛教從佛陀時代到古今大德都流傳著許許多多節約惜福的故事,他們言傳身教,以身作則教化我們這些末法的愚頑子弟,也感化後代世人。

《阿含經》里記載了一則關於佛在因地修行時發生的故事。 話說有一對貧窮的夫婦住在窯洞里,四壁蕭條,夫妻倆甚至要共穿一條衫褲。丈夫穿出去了,妻子就只好守在家裡,妻子外出時,丈夫衣不蔽體,也只好待在洞里。

    一天,風聞佛陀率領弟子們到附近托缽乞化,夫妻倆就商量:"我們過去不知道布施種福田,才會落到今天這樣窮困的地步,現在好不容易盼到佛陀來此教化,怎麼可以坐失這樣大好布施的機會呢?" 說著說著,妻子深深嘆息:"這個家幾乎一無所有,我們拿什麼去布施呢?" 丈夫想了想,毅然說:"不管怎麼樣,我們寧可餓死也不能錯失這個機會。我們如今唯一尚稱完整的東西就只有這條衫褲,我們就拿它供養佛陀吧!"

    夫妻倆於是歡歡喜喜地把唯一的衫褲布施出來,頓時使佛陀的弟子們頗感為難。大家把這條褲子傳來推去,一個個掩鼻而避,最後還是阿難尊者拎著這條褲子來到佛陀面前請示:"佛陀,這條褲子實在不能穿,還是丟掉吧?" 佛陀慈祥地垂訓:"諸弟子不可以這樣想,窮人的布施是十分難能可貴的,就拿來給我穿吧!"

    阿難心下慚愧,捧著褲子和目犍連一起到河邊清洗,誰知道褲子剛一浸水,整條河立刻波濤洶涌,暴漲暴落。目犍連一急,就運起神通把須彌山搬來鎮壓。壓了又壓,還是無法平息波濤,兩人只好趕回來稟告佛陀。

這時候,佛陀正在用齋,就輕輕拈起一粒米飯對他們說:"河水翻湧,是因為龍王贊嘆貧人能夠極盡布施的願心,你們把這粒米飯拿去,就可以鎮住了!" 阿難覺得奇怪,就問:"佛陀,那麼大的須彌山都壓不住,這么小的一粒米飯怎麼可能鎮壓住那樣的狂濤巨浪呢?"

佛陀笑著回答:"你們拿去試試再說吧!" 阿難和目犍連半信半疑地將這粒米飯丟進河裡,河竟然一下子就風平浪靜了。

兩人深覺不可思議:難道一座須彌山的力量反而比不上一粒米飯嗎?回來後立刻請教佛陀。佛陀開示道:"無二之性,即是實性。一粒稻穗從最初的播種起,經過灌溉、施肥、收割、製造、販賣……累積了種種的力量與辛苦才能成就一粒米,它所蘊含的功德是無量的,正如同那件褲子是貧苦夫婦唯一的財物、全部的家當,它所包藏的心量也是無限的!四海龍王懂得一粒米的功德與褲子的功德一樣大,都由虔誠一念引出,所以趕緊退讓稱善。

由此可見,只要虔誠一念,則小小一粒米、一條衫褲的力量,都可以與千千萬萬座須彌山相等!" 後來有人把這件事寫成一首偈,來警示天下的冥頑眾生:「佛觀一粒米,大如須彌山;若人不了道,披毛戴角還。

佛陀不愧是世間大智慧大慈悲之人,從一條破褲子,甚至從一粒米中便能窺見世間的因果緣相。但是現在的人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呢?

現在社會經濟是越來越發展了,但人心卻越來越貧瘠了。許多人只知道一味地追求物質享受,驕奢浪費,卻忘記了珍惜了眼前的福報。殊不知,這就像丟了西瓜撿芝麻的猴子,在浪費奢侈中享盡自己的福報,以至人生之路越走越困頓。

《地藏經》亦說:對飲食無度者說飢渴咽病報,對非理毀用者說所求缺絕報。古人說:一飲一啄莫非前定。殊不知我們的福報如存摺上的存款,如果不節約惜福,大手大腳,鋪張浪費,很快就把自己的福報透支,過後災難便接踵而來。

且行且珍惜,我們應從衣食住行等方面珍惜眼前的福報與幸福。古人有雲:『井涸而後知水之可貴,病而後知健康之可貴,兵燹而後知清平之可貴,失業而後知行業之可貴。凡一切幸福之事,均過去方知。所謂惜福便是珍惜眼前的福報,不要暴殄天物。宋代的高僧法演禪師說得好:「福不可以享受到盡頭,假如福享受盡了,幸福和快樂的泉源就會枯竭!」

老子曾說過:我有三寶,一曰慈,二曰儉,三不敢為天下先。的確,節儉是世間難能可貴的東西,因為節儉的背後是一顆知足常樂,安貪樂道,懂得珍惜的心。

一顆懂得珍惜的心是富足的,是能以微笑擁抱生活的,能以真實行走世間,亦能以愛布施身邊的人。所以富人與財富權力無關,富人是能伸出雙手的,是能給予的,而窮人只能藏著,雙手緊緊攥著,卻永遠嫌擁有得不夠多。

就如《遺教經》上所說:「知足之人,雖卧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

影帝周潤發無疑精神與財富上的富人,美食家蔡瀾曾說:周潤發是九龍城的皇帝。演員曾江曾經說:「每天騎自行車去買菜的大明星,周潤發是唯一一個。香港市民中也流傳著一個段子:「想遇到香港明星,就到中環奢侈品店逛街。想要遇見周潤發,就到地鐵、公交站和菜市場。」他更是穿十五元的廉價鞋,但他卻裸捐五十六億身家,全部用於慈善公益事業。

周潤發是江湖上的傳說,又有幾人能做到像他一樣。有財富卻不揮霍享受,節儉低調到塵埃里。有人問他:「發哥,你賺這么多錢,給誰花呢?你又沒孩子…」

周潤發笑了笑,說:「這些錢不是我的,我只是暫時保管而已。」世人還在急功近利的追名逐利,追求物質享受的時候,周潤發已然看透人生,我們在自己的哭聲中開始,在別人的哭聲中結束,兩手空空,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名利財富如過眼雲煙,實在不值得透支自己。他活得明白通透,自在逍遙。

古今高僧大德都用行動踐行著勤儉惜福的精神。弘一大師五歲沒了父親,他母親和哥哥怕他不愛惜衣食,損失福報以致短命而死,所以常常叮囑著他。大師七歲練習寫字,拿整張的紙瞎寫。他母親看到,正顏厲色地說:「孩子,你要知道呀,你父親在世時,莫說這樣大的整張的紙不肯糟蹋,就連寸把長的紙條,也不肯隨便丟掉哩!」

常有信徒給弘一大師送好的衣服或珍貴物品,他大半都轉送別人。他說:「因為我知道我的福薄,好的東西是沒有膽量受用的。又如吃東西,只生病時候吃一些好的,除此以外,從不敢隨便亂買好的東西吃。」

懂得惜福的人才能安樂自在,懂得惜福的人才有大福報。

閱讀全文

與惜福的故事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唐代國畫美女怎麼畫 瀏覽:523
為什麼是平安與幸福呢 瀏覽:284
騰訊視頻幸福感來自哪裡 瀏覽:963
吸煙有害健康為什麼有的人戒不掉 瀏覽:612
觀音靈簽婚姻不就什麼意思 瀏覽:778
埋葬婚姻主破家什麼 瀏覽:815
事業單位怎麼開個人賬戶 瀏覽:833
在婚姻里女人該扮演什麼角色 瀏覽:79
蟬和狐狸的故事為什麼喜歡蟬 瀏覽:846
羅長袖是哪個故事中的人物 瀏覽:791
岳雲鵬演的美女叫什麼名字 瀏覽:616
幸福是什麼無非就是我在鬧你在笑 瀏覽:189
事業星指什麼星 瀏覽:169
ac怎麼變mc經濟 瀏覽:374
湘南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哪個好 瀏覽:955
西遊記中大聖斗魔王講的什麼故事 瀏覽:895
事業單位技術崗位需要什麼技術 瀏覽:89
什麼什麼美麗的愛情 瀏覽:287
中人事業單位離職工齡怎麼算 瀏覽:202
非洲美女穿什麼鞋子 瀏覽: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