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古人勸誡的故事
古代勸諫的故事:
1、魏徵進諫,凡是他認為正確的意見,必定當面直諫,堅持到底,決不背後議論,這是他的可貴之處。魏徵曾說:「陛下做事不對,我才進諫。如果陛下不聽我的勸告,我又立即順從陛下的意見,那就只有依照陛下的旨意行事,豈不違背了我進諫的初衷了嗎?」
2、鄒忌向齊王進諫。通過兼聽則明、受蒙蔽的程度來講治國的道理,最終使齊王接受了自己的建議。
3、晏子向景公進諫。晏子說:「我聽說古代賢德的國君自己吃飽卻知道別人的飢餓,自己穿暖卻知道別人的寒冷,自己安逸卻知道別人的勞苦。現在君王不知道別人了。」景公說:「說得好!我聽從您的教誨了。」便命人發放皮衣、糧食給飢餓寒冷的人。
4、燭之武進諫秦伯。晉文公和秦穆公聯合圍攻鄭國,鄭國派燭之武去見秦伯,燭之武說服了秦國與鄭國簽訂了盟約。然後秦伯派杞子、逢孫、楊孫守衛鄭國,於是秦國就撤軍了。
5、秦朝李斯進諫。一些官吏建議秦王嬴政驅逐所有的客卿,李斯反對並向秦王進諫,李斯並分析了驅逐客卿壞處,反復闡明了驅逐客卿的錯誤。秦王嬴政接受了李斯的意見,為秦國統一中國打下了基礎,同時李斯也得到了嬴政的重用。
6、中臣鐮足向孝德天皇提議改革(大化改新)。掌握實權的蘇我父子被平定,社會百廢待興,落後的奴隸制嚴重阻礙了社會的發展,改革派(中臣鐮足)的提議得到了天皇的支持,同年實行改革。使日本從奴隸社會過渡到封建社會,天皇的統治得以鞏固。
勸諫拼音:quàn jiàn
出處與詳解:規勸諫諍唐
1、元稹 《連昌宮詞》:「 姚崇 宋璟 作相公,勸諫上皇言語切。」
2、《二刻拍案驚奇》卷十八:「同鄉有個舉人 朱大徑 善口勸諫了幾遭,只是不悟。」[1]
3、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十四回《曹孟德移駕幸許都 呂奉先乘夜襲徐郡》:弟自今以後,不飲酒,諸般聽人勸諫便了。
4、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秦生》:「取琖將嘗,妻苦勸諫。生笑曰:『快飲而死,勝於饞渴而死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