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前程往事 > 新聞都報道過哪些感人的故事

新聞都報道過哪些感人的故事

發布時間:2024-08-09 16:16:45

Ⅰ 新聞媒體報道過的與母親有關的感人事跡

1、《血色母愛》的報道中講了一個真實的故事:一位母親下崗了,但是她不忍心看著她的女兒整天悶悶不樂,便決定帶她的女兒去滑雪。但不幸的事卻發生了:她們太興奮,滑得遠離了指定的地方,導致雪崩,母親倆穿的銀灰色衣服與白色相似,救援飛機根本看不到她們,母女倆都要凍僵了。最後,母親把自己的血管割破,用鮮血寫了「SOS」使她的女兒獲救,而這位偉大的母親卻因失血過多,永遠地離開了她的女兒

2、三月份《青島早報》報道:一個16歲的女孩患了一種怪病,至今身高才1米左右,她母親到處求醫,終於找到了一家可以醫治孩子的醫院,但費用太高。這位母親為了救她女兒,決定賣腎籌錢。

3、韓紅的歌《天亮了》是為下列事件而唱的:某省一旅遊景區內,一滿載遊客的纜車突然從高空墜落,就在轉瞬即逝的生死關頭,年輕的母親和父親一起,奇跡般得將不滿周歲的孩子高高舉起。結果,纜車內30餘名遊客除這個小孩存活外,其餘全部遇難。通過媒體報道的相關事例,學生直觀的感受到了母愛是無私的偉大的。

4、展現母親形象的繪畫、雕塑、影視、廣告類:
電影《漂亮媽媽》講述的是女工孫麗英的兒子鄭大先天失聰,她的丈夫因此離她而去,家庭破裂了。在母親的心中,失聰的兒子和別的孩子是沒有什麼不同的,戴助聽器和戴副眼鏡是一樣的自然。可是,現實卻一次又一次地捉弄了孫麗英善良的意願,她的前夫又遭遇車禍身亡,接二連三的不幸令這個女人彷徨無助,「要讓他成為一個正常的孩子」這一目標使她變得堅強起來,面對一次又一次的困難,她沒有倒下,這就是母愛的力量。

還有個長的 但很感人 我得知時都哭了。

地震開始了,強烈的震動把一座平民居震垮了,其中埋藏了兩母子,幸運的是在地震中母親緊緊把兒子抱在懷里,兒子沒有在這次地震中受一點傷,而母親為了保護兒子渾身上下多處有深深的掛痕,母親昏迷了過去不知道過了多久,被一陣孩子的哭泣聲給驚醒了。懷里那才2個月大的孩子餓極了才發出強烈的抗議聲。母親已經不知道餓了多久了肚裡空空的,她微笑著給孩子餵了奶吃就開始找出去的路,還好地震只是把屋頂給震踏下來了,母子兩在牆角還算是有一點空隙,可周圍除了殘磚斷瓦再沒有一點其他的東西呀,更別說是吃的了,失望的母親只好又睡過去好保持體力。就這樣2天過去了 這時孩子的哭泣聲又傳來了,天啊!母親已經2天沒吃一口飯沒喝一口水,哪來的奶給孩子吃了呀?救援隊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發現她們啊,母親哭泣了一邊哭著一邊使勁抓著眼前的殘磚斷瓦,摳著挖著雙手都磨出了血還是沒停,忽然她被什麼東西給刺傷了手指,拿出來一看是一根綉花針她把針小心地拔了下來,笑了!因為她找到了孩子的食物。

地震過去了一個星期了,一隊准備收工的救援隊來到來到了一堆廢墟前,其餘的隊友都說:「收工了沒什麼好找的了,都一個星期了還有什麼是活者的呢??」隊長也無奈地點頭讓大家離開,忽然隊長好象聽見了一聲嬰兒的哭聲,他以為是幻覺 就問其他隊員他們也說好象有很弱的嬰兒哭聲是從廢墟里傳出來的。這時大家興奮了隊長高喊著向這堆廢墟刨著,他們都想看看這奇跡的一幕。漸漸地一個女人的手露出來了,繼續挖著終於將這堆廢墟挖出來了,他們看見一個嬰兒在女人身上爬著哭著他的母親早已經死去多時了。大家都很奇怪 這嬰兒是怎麼活過來的呢?隊長過去將嬰兒抱過來時留意到孩子母親那雙手每個指頭都有很深的洞,再左手裡還捏著一根銹績斑斑的綉花針,頓時他明白了孩子是怎麼活過來的了。隊長流著淚向這位偉大的母親深深地鞠了一躬。轉身看隊友都奇怪地看這他,他蹲在地上緩緩地將那孩子的母親雙手舉了起來把那根綉花針拿在手裡,對著其他人說:「知道這孩子是怎麼活過這漫長的7天嗎?你們看看這孩子母親的雙手指就知道了,這位母親為了讓她的孩子活著 用這根綉花針挑爛了指頭,用自己的鮮血喂著她的孩子,一個指頭壞了就再換一個指頭就這樣十個指頭都被她挑爛了也用盡了她的鮮血,在又餓又大量失血的情況下這位偉大的母親緩緩閉上了雙眼。

呵呵,你是初二的吧 我也在為這個口語交際發愁呢 老師叫我做成ppt的 好麻煩的說。
呵呵 但願能幫上你。

Ⅱ 有哪些抗疫的感人故事

1、「排雷英雄」妹妹堅守抗疫一線「排雷英雄」杜富國的妹妹杜富佳,是貴州純緩湄潭縣人民醫院急診科護士。肺炎疫情發生後,杜富佳始終奮戰在抗疫一線。杜富佳說:「雷場是哥哥的戰場,如今疫情當前,醫院就是我的戰場。

2、布滿血痕的手寫滿責任擔當此前,湖南95後護士胡佩的一雙手感動了全網,在隔離病房,因終日用消毒液、洗手液、滑石粉、酒精浸泡著,原本一雙稚嫩的手被腐蝕得傷痕累累。面對親人和網友的關切,她表示自己沒關系,還說:「我隨時准備被隔離!」

3、「我哭的話護目鏡就花了,就幹不了事做此模情了」22歲的護士朱海秀,瞞著父母到武漢支援防疫。記者采訪她所在病房,請她通過鏡頭給家人報個平安,她拒絕了。她的眼淚在眼睛裡打圈,卻說:「我不想哭,我哭的話護目鏡就花了,就幹不了事情了。」

4、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護士單霞,為了避免交叉感染節約穿防護服的時間,在投入一線工作前,她剃光了及腰長發,單霞說:頭發沒有了可以再長,首要問題是保護好自己的同時,盡力量去救更多人。

5、武漢漢口醫院呼吸科二病房主任接受采訪的時
候,提到:在增員的醫護人員還沒有到武漢前,武漢的很多醫護人員超負荷應對疫情,一周每天只睡2個小時,直到增員的醫護人員到後,壓力才得到緩解。疲勞的時候,將就一下。

6、一個95後的護士名叫李慧,響應醫院應征參與一線工作,從除夕堅守工作到現在,這是她給醫護部發來的一段話:

到現在我的家裡人不知道我幹嘛,如有不幸,捐獻我的遺體做研究攻破病毒,請大家也不要告訴我父母,唯一的要求請妥善安排我的家人。我雖然工作能力不強,但是關鍵時刻不會做逃兵。

7、來自四川省第四人民醫院內科四病區的護士佘莎,今年24歲,報名請戰前往武漢加
入救援工作,但是第一批選派的是重症監護室和呼吸科的護士,小姑娘又再次請戰加入
第二批醫療隊。

她給出的理由是:我年齡小,如果不幸被感染了,我恢復的肯定會比年長的護士老師快;我沒有談戀愛,也沒有結婚;我和其他護士不一樣,我是汶川人。看過這幾天的新聞,讓我想到了汶川地震的場景,我覺得我應該去,因為我和其他護士不一樣,我是汶川的呀!

8、在抗擊疫情一線連續工作48小時的醫生父親,趁午餐時間給隔離區的兒子寫字加油,兩人同是醫生,只能隔著防護玻璃,父親給兒子加油打氣。中國有這么一句話: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現實版的上陣抗「敵」父子兵,讓很多人落淚了。

9、河南的137人醫療隊馳援武漢,一個護士的丈夫在車下痛哭大喊:「王月華,我愛你」。

妻子是偷偷報的名加入醫療隊,丈夫是另外一家醫院的外科大夫,後來記扒陸者采訪痛哭著給妻子送行的那位丈夫,他說:知道這個事兒應該我們去做,但是真正放到我們身上的時候,很難轉過彎兒來,感覺很矛盾。

本來感覺男人不應該這樣哇哇大哭的,但是那個時候受不了,感情控制不住。

10、昨天,一名步履蹣跚的老人來到廣東省信宜市合水鎮排東村村委會,留下10000元說
要捐給武漢,轉身就走。工作人員詢問他的名字,他說,「我叫中共黨員、老軍人!」

據了解,老人名叫謝蘭前,1964年入伍,1966年入黨。網友:手插口袋離開的背影,真帥!國家有難,我出一份力,別寫我名字。

Ⅲ 汶川最感人的故事有哪些

他「逗樂了悲傷的中國」 「5·12」汶川大地震中,薛梟被困廢墟80個小時。2008年5月15日晚上11時,他被救出來後的第一句話是:「叔叔,我要喝可樂,冰凍的。」 這一幕被中央電視台的鏡頭定格成了永恆,這位18歲的男孩有一個可愛的名字「可樂男孩」,因為這句話,他被喻為「逗樂了悲傷的中國」的陽光男孩。盡管,這位熱愛打籃球的男孩因為右手臂傷情嚴重最終截肢,失去右臂。 2018年4月2日,新都,最高氣溫逼近30℃。 薛梟一邊忙一邊用一隻手擦汗:「你看,這就是胖的煩惱,滿頭汗水,衣服一天要換幾套。」如今他已經28歲了。 入讀成都實驗外國語學校、保送上海財經大學金融與經濟專業,還未畢業就收到可口可樂公司的橄欖枝。過去十年,薛梟順利完成一個高中生的「人生三級跳」,與之相對,感情生活仍是一片空白。 薛梟如今的工作地,是位於成都新都的「可口可樂世界」,你可以把它理解為一個可口可樂博物館。這樣的博物館全世界只有三座,一座在美國亞特蘭大,一座在上海,一座在成都。薛梟的身份,是這里的負責人。 地震中失去初戀女友後,在媒體的表達中,他被描述為「喜歡不上別的女生」。而薛梟告訴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內心期待能找到合適的結婚對象,「都28了,年齡會提醒著你該做什麼了。」 「以前是靠嘴吃飯,現在是靠體力」 新都區新都鎮工業大道,可口可樂(四川)飲料有限公司的二樓,有一間不大的博物館,室內展覽了可口可樂自1886年創始以來的產品,以及可口可樂的歷史。博物館於2016年正式投用,負責人則正是汶川地震中的「可樂男孩」薛梟,他需要在這里接待不同的參訪者,並為他們提供講解服務。 4月2日上午,剛剛上班,薛梟的電腦微信就收到了一條消息——一張表格,近期將又有三個批次的來訪者。他用左手熟練地挪動了幾下滑鼠,在回復框中飛快地敲出了一行字。轉身向同事喊話,「兄弟們,清明節後又要忙幾天了哦。」 對這份工作,他早已得心應手,「今年的考核是接待3萬人,但現在才過了4個月已經過半了。」但他又笑著馬上補充道,「太快了點,今年人數多了,就意味著明年的考核人數又要提高,唉。」 這是薛梟進入可口可樂(四川)公司的第五年。 2009年7月,根據教育部關於抗震救災優秀少年保送上大學的政策,薛梟被上海財經大學金融與經濟專業免試錄取。2013年4月中旬,臨近畢業,薛梟去了上海可口可樂(中國)總部財務崗位實習。2013年5月,薛梟向公司提出工作申請,希望回到成都工作。 薛梟說,除了希望離家近一些,還覺得自己跟上海始終是有疏離感的,雖然他在上海也認識了不少朋友,但他覺得,在成都跟朋友喝酒的感覺都比在上海盡興。薛梟笑稱:「主要是上海菜太難吃了。」 回到成都後,薛梟進入了可口可樂外事部。工作的前三年,他一直負責消費者權益投訴的工作,2016年,博物館正式投入使用後,開始負責博物館工作。說起工作,薛梟笑稱,「以前是靠嘴吃飯,現在是靠體力,因為那個時候,整個四川地區每年也才四五十單消費者投_,現在除了說還要拼體力。」 「我是死裡逃生的人,有什麼過不去的」 如今薛梟比十年前胖了,整個采訪期間,額頭上的汗水就沒干過。 薛梟笑言:「你看,這就是胖的煩惱,滿頭的汗水,這才4月,夏天可想而知,衣服一天要換幾套。」另一個更大的變化則是,言談舉止間,薛梟愈加成熟。「年齡到了吧,工作也這么久了,很多事情都需要自己去面對和處理,自然而然的。」薛梟說。 目前,薛梟和朋友租住在成都市區,每天早上乘坐公司擺渡車上班,下班再坐車回家,偶爾還會做做飯,平時看看綜藝節目,逛街看電影,打游戲,生活平靜,幾無波瀾。他更看重這樣一種狀態——一個普通的工作者,沒有任何的名號束縛,「可樂男孩」跟一般人沒什麼兩樣。 他養成了一個習慣,自己的事情自己辦,無論遇到什麼困難,也都是自己去扛,遇事也不急不躁,「現在更在意自己去想辦法,而不是面對困難時的抱怨,實在扛不過去再說,況且當真連自己都搞不定的時候,也許家人也難以搞定吧。」 「我是死裡逃生的人,地震那麼大的困難都過來了,現在還有什麼過不去的呢?」薛梟說,「也許這就是我跟其他同齡人或者年輕人不一樣的地方,也是地震教給自己最受益的東西。」 薛梟說,什麼是「可樂男孩」,內涵不在這簡單的四個字,而是一種精神,「一種面對事情,泰然處之的樂觀精神,是一種樂觀的態度,也許這也是當年引起關注的重要原因吧,而我只是其中的一個代表,我周圍的人都很樂觀,有不少因為地震截肢的人,也沒有人因此而走不出來。」薛梟說,對自己而言,延續這種精神更重要,如果能夠影響到別人就更好了。 「希望別人先知道薛梟,再知道可樂男孩」 事實上,對於「可樂男孩」的身份,幾年前,薛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曾提到,更希望人們平淡地看待自己,將自己當作一個普通人。如今,幾年過去,他對這個身份也更進一步有了自己不一樣的認識。 2008年汶川地震之初,「可樂男孩」曾讓悲傷籠罩的中國人抿嘴一笑,讓人們看到了希望。他的故事成為很多人再次回首這段灰色記憶時難得的亮色。但薛梟卻說,一開始他對「可樂男孩」以及自己名聲在外其實一無所知,也感受不到那一抹微笑的力量,「那時候剛被救出來,忙著治病,也沒看新聞,還是後來記者來采訪我的時候才聽說的『可樂男孩』。」 他並不排斥這個名號,「既來之,則安之」。後來發現,當他走在路上的時候,會被人認出來,並喊道「可樂男孩」,在逛街的時候,還經常遇到路人拉住自己合影,一瞬間像是個明星。但這卻令薛梟感到不悅,「可樂男孩」已經完全超越了薛梟自身,他覺得,很多人甚至根本不知道他的姓名,他不希望人們認識自己時,僅僅是「可樂男孩」四個字。 這幾年,他甚至極力要擺脫這個身份。他更希望從地震中走出的「可樂男孩」,能通過自己的努力與勞動獲得他人的認可,希望人們更加關注「薛梟」。他說:「以前是先認識『可樂男孩』,後才是『薛梟』,現在我更希望別人先知道我是『薛梟』,再知道我曾是『可樂男孩』,而不是反過來。這似乎是一個順序的差別,但意義不同。」 好的是,身邊的同事早已認識了這個不一樣的「可樂男孩」。「同事們幾乎沒有把這個放在心上,一開始知道我是『可樂男孩』之後可能會吃驚,但工作步入正軌之後,也就是普通同事了。」 「都28了,年齡會提醒你該做什麼了」 薛梟說,家人對他幾乎是「放養式」的,除非特別重大的問題,抉擇權則全在自己手上。但生活中同樣有煩惱的地方,比如總被問到的「個人問題」;又比如體型還是有些胖,到了夏天會感覺很熱;再比如升職與加薪的事情,還是會困擾著他,「當然這些都是很多人會遇到的吧。」 2008年的汶川地震帶走了薛梟的初戀女友,2012年,在接受廣州日報采訪時,薛梟曾說,因為這個女生的離世,他在大學幾年都喜歡不上別的女生,對於感情,則抱以隨緣的態度。時至今日,薛梟仍未成家,但他覺得,這種愧疚和傷痛感已被時間沖淡,雖然父母在明面上沒有催婚,但他內心期待能找到一個合適的結婚對象。「都28(虛歲)了,年齡會提醒著你該做什麼了。」 薛梟說,相比十年前自己的「幼稚莽撞」,工作幾年後的自己變得愈發成熟,能夠「獨當一面」。他現在對人生的態度是順其自然,也有一些夢想和方向,但堅持不透露出來,「等夢想實現不了再告訴大家吧!」薛梟說。 來源:人生與伴侶·綜合版

Ⅳ 感動中國的十大人物的感人事跡

《感動中國》是一檔宣傳正能量的節目,在這些節目中有很多人會被報道和銘記,你記得哪些人或者事情?


張瑞敏,海爾集團的董事長,他將一個小廠,創造成現在的海爾集團。出任海爾的前身青島電冰箱總廠廠長,制定了海爾第一個發展戰略——名牌戰略。但是,依然有員工沒有用心,生產出一些質量有缺陷的冰箱,張瑞敏果斷決策,當場砸毀76台有缺陷的冰箱。用兩年的時間,帶領海爾獲得了中國電冰箱史上第一枚質量金牌。


這就是張瑞敏的英明之處,隨著海爾的壯大,張瑞敏成為了名人,現在是海爾集團的CEO。



這些人都是信念的堅守著,都是我們學習的典範。不僅僅是老師,各行各業都有這樣的人,用他們的行動感動著他人,他們的行為值得尊敬!

Ⅳ 十大感人的小故事

1.帶撿來的妹妹求學12年
洪戰輝,23歲,河南省周口市東下鎮洪庄村人,現就讀於湖南懷化學院。在11歲那年家庭突發重大變故:父親瘋了,親妹妹死了,父親又撿回一個遺棄女嬰,母親和弟弟後來也相繼離家出走。洪戰輝稚嫩的肩膀過早地壓上了生活的重擔。從讀高中時,洪戰輝就把這個和自己並沒有血緣關系的妹妹帶在身邊,一邊讀書一邊照顧年幼的妹妹,靠做點小生意和打
零工來維持生活,並把妹妹帶到自己上大學的異地他鄉上學,如今已經照顧妹妹整整12年!此事經媒體報道後,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12月16日,教育部發出《關於開展向洪戰輝同學學習的通知》。
2.永不言棄
十年前,劉大禹的妻子——年僅46歲的田薇薇被昆明市延安醫院診斷為遺傳性小腦萎縮。在以後的兩年裡,病情迅速惡化,全身肌肉萎縮,雙眼失明,四肢癱瘓,完全失去了自理功能。更為可怕的是到了2000年,災難再次降臨這個不幸的家庭,他們的獨生子20歲的劉凱寧也患上了和媽媽一樣的病——遺傳性小腦萎縮。醫生曾經斷言,這是不治之症,病輕時雙腳顫抖不能走路,病重時四肢癱瘓,不能吃喝,內臟衰竭,生命最多隻能維持三年。但是劉大禹創造了奇跡,至今十年過去了,田薇薇依然活著,兒子劉凱寧在爸爸媽媽的鼓勵下,用毅力意志與病魔抗爭,盡量延緩病情發展。劉大禹曾經動情的說過:「我這一生再沒有所求了,只想一家三口在一起,誰也別離開」。 這個天命之年的男人用別人難以想像的執著和毅力苦苦與命運抗爭,極力挽救妻子和兒子的生命,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3.15歲男孩為父上山采葯9年
采草葯的小男孩叫徐建威,生活在浙江省南部的一個小山村裡,5歲那年,父親患上了矽肺病,喪失了勞動能力。為了補貼家用,父親上山采草葯賣。小小年紀的建威便經常跟隨父親一起上山采葯,漸漸地懂得了哪些草葯對父親的病有作用,哪些草葯比較珍貴,可以賣到好價錢……。
建威父親的病情漸漸加重,醫生認為他已經沒得治了。可10歲的小建威沒有放棄,他始終堅信山上的草葯可以救父親。於是他接過父親手中的鋤頭,利用星期六、日上山采草葯來給父親治病。
從此,綿延不斷的深山裡多了一個10歲孩子的身影,無論氣候多麼惡劣,山路多麼崎嶇,都不會阻止小建威尋葯救父的步伐。正是這樣的執著,也正是這種對父親的摯愛,支撐著父親走過了一個又一個的生死門檻。
父親的病情雖然沒有太多好轉,但建威卻很滿足,因為他知道:「父親在,我還有個家!」
4.教師挖煤三年讓學生不再輟學
最近三年,每逢假期,重慶市開縣郭家鎮北斗村小老師劉念友都會到鎮上煤礦下井挖煤。直到今年7月,北斗村中心校校長在一次偶然的情況下才知道,他挖煤掙的錢除了供兒女上大學外,都給自己班上的貧困生交學費、買學慣用品了,但他自己卻天天吃白開水泡飯和
鹹菜。
劉念友從教28年,每年都在資助自己班上的貧困學生,不管走到哪,班上從來都沒有因為錢而輟學的學生。但誰也不知道他其實窮得要去下井挖煤的地步,而且一挖就是3年。到底資助了多少貧困生,劉念友自己也數不清。
5.德國媽媽救助中國兒子
「謝謝大家,謝謝所有關心幫助我們的好心人。」德國媽媽白雪一字一句地表達著感激之情,說起和這個中國兒子的感情,她的語言很朴實:「我就是不想讓這個孩子癱瘓。」白雪是來自德國的一名護士,2003年她從沈陽市兒童福利院領養了兩歲的小慶藍並在他身上付出了全部的母愛。在一次檢查中,小慶藍被查出患有先天性脊柱結核病,隨時都有癱瘓的可能。因著對兒子的深愛,白雪放棄了回國的打算,帶著他四處求醫。2004年,在沈陽的一次手術,花掉了白雪全部的積蓄,但手術並沒有根治慶藍的病。經多方打聽,今年9月份,白雪帶著兒子來到了南京市鼓樓醫院,要在這里進行兩個多月、花費近10萬元的三次手術。龐大的手術費讓白雪陷入了困境。熱心市民和醫院紛紛獻出愛心,幫助白雪母子,捐助了足夠的手術費。現在,手術已順利完成,小慶藍正在漸漸恢復健康。為了對熱心的南京人表達真誠的謝意,白雪特地從沈陽趕到了新聞發布會現場。如今的小慶藍已經4歲,還住在鼓樓醫院,同樣有著3歲兒子的主持人周舟聽完這個感人的故事立即哭了。白雪還說,慶藍以前的理想是做個老師,現在的願望則是長大後做個男護士。
6.女教師以身擋車勇救學生後犧牲
江蘇金壇以身軀擋車勇救學生的英雄教師殷雪梅,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於2005年4月5日凌晨1時在金壇市人民醫院去世。
據介紹,3月31日,江蘇省金壇市城南小學組織學生觀看革命傳統教育影片。當日12時40分左右,學校一二年級數百名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集中排隊向金壇城區金沙影劇院進發。隊伍剛走出校門,一輛黑色的桑塔納小轎車由西向東飛馳而來。危急中,52歲的殷雪梅老師張開雙臂,奮力將走在馬路中央的六七位學生推到了路旁,她自己卻被轎車撞飛到25米外。殷雪梅老師的瞬間壯舉,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6月,江蘇省政府正式批准救人女教師為革命烈士。
7.絕症女感天動地誓將光明留人間
2005年10月29日,身患癌症、要把光明留人間的單曉霞去世了,她如願地將眼角膜捐給了兩名在校學生。
單曉霞是一位從河南來到河北的打工妹,2002年她被查出患上了癌症。在飽受乳腺癌折磨的時候,毅然決定——「為了感激養育我30多年的社會,我想在走後把眼角膜捐給需要光明的人。」 在生命僅剩的時間里,她拖著病體呼籲更多的人加入到捐獻眼角膜的行列中來,在河北省掀起志願捐獻眼角膜的高潮。
8.面對颶風肆虐三次跳海救人
2005年8月8日,面對10多米高的巨浪,在青島打工的河南籍青年農民魏青剛奮不顧身,三次跳入海中搶救素不相識的落水女子,感動了青島,感動了社會。
在「麥莎」肆虐島城的當天,魏青剛奮不顧身跳入海中救一落水女子。一次沒救成,他爬上岸喘息一下,再去救。經過40分鍾的生死較量,落水女子終於被成功營救上岸。如果不是一個市民偶然用家用攝像機拍下了魏青剛三次跳海救人的過程,如果不是當地媒體堅持不懈地尋找,魏青剛並不想出現在公眾的面前成為英雄,而願意繼續去過自己平靜的生活。「我是個再普通不過的人,就是會點水。」接受采訪時,他憨厚地說。
9.老師為學生累到雙目失明
馮志遠1958年從教,一生教過10000多名學生。他在一次語文課上雙目失明。失明後的他憑著記憶給學生上課,直到患重病後無法自理……
1949年,馮志遠考入東北師范大學中文系,畢業後被分配到了上海市男子中學。1958年,響應國家號召,他自願到寧夏回族自治區任教。他一口氣教了4個科目,從早到晚不停地上課,一過就是11年,期間他一直與妻子分居。1984年,馮志遠雙眼視力急劇下降,由於沒時間治病,不久他在一次語文課上雙目失明,那一年他55歲。失明後的他,沒辦法備課,就憑著記憶給孩子們上課。最後,他身患腦血栓,無法自理。他從教47年桃李滿天下,最有出息的已是 北京大學教授。
10.於愛滋抗爭
杜聰,38歲,出生於香港,哈佛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曾在華爾街著名金融機構服務。如果不是2001年冬天第一次接觸河南的艾滋病人,他也許會成為另一個領域的精英。早在27歲的時候,他就當上了瑞士某銀行聯席董事,後任法國某銀行副總裁,前途無可限量。但他辭去了工作,也就此過上了一種不同的生活。
一年中有一半的時間,他在中國的各個艾滋病區奔走,另外一半時間,他在世界各地飛來飛去,募集善款。他的「智行救助體系」救助了3000多名艾滋孤兒,成為民間艾滋救助力量中最正規、最有效的楷模。杜聰以金融人士的縝密,制訂出了一個可以持續切實貫徹的實施方案,要將救助因艾滋病而失去依靠的兒童變為一個可推廣、可延續的事業。矢志與艾滋志願者這個身份終老。艾滋孤兒一天天長大,杜聰「絕知此事要躬行」。「迫在眉睫」、「刻不容緩」,他能做到的,就是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對愛滋孤兒的救助當中。

閱讀全文

與新聞都報道過哪些感人的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經濟補償金月平均工資包含哪些 瀏覽:871
幸福狐狸為什麼被罰 瀏覽:556
釘釘網學生怎麼健康打卡 瀏覽:338
上街健康證要多少錢 瀏覽:81
民國時期背叛愛情的故事有哪些 瀏覽:950
福字怎麼寫才幸福 瀏覽:394
佛山禪城區順德區哪個經濟高 瀏覽:111
婚姻生活為什麼不堪一擊 瀏覽:451
健健康康的早餐怎麼做 瀏覽:708
魔鬼不懂愛情下一句是什麼 瀏覽:315
天河區婚姻情感心理培訓哪裡有 瀏覽:310
用假如我是什麼寫一篇童話故事 瀏覽:355
美女半夜敲門怎麼辦 瀏覽:71
幸福千萬家男主女主叫什麼 瀏覽:696
河北健康碼怎麼填寫驗證碼 瀏覽:476
婚姻之外遇到新感情怎麼辦 瀏覽:287
童話故事放風箏應該怎麼寫 瀏覽:78
舊故事怎麼解釋 瀏覽:225
幸福南路站點到金東小區多少公里 瀏覽:913
什麼才是幸福無病無痛無災無難 瀏覽: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