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會講故事的圖形,讓孩子自己創造一個獨一無二的繪本故事
現在的孩子真的特別幸福,從小就能閱讀到各種形式的繪本故事,但我們大多數父母給孩子挑選繪本的時候都是選擇有文字有圖片的繪本,然後按照繪本上的文字一字一句地念給孩子聽。
這次我給孩子挑選了一本沒有文字,只有圖形的繪本《穿靴子的貓》,讓我和孩子都有了一次特別難忘的閱讀體驗。更陸滲讓我欣喜的是這是孩子第一次可以用自己的語言講給我聽的繪本。
沒有字的繪本,怎麼給孩子講啊?
看到這樣一本完全沒有一個文字的「無字天書」繪本,有些大人就犯愁了,沒有字的繪本,怎麼給孩子講啊?
對我們認識漢字的大人來說,看書都是通過文字來了解書中的內容,而這本繪本中除了圖形,就是顏色,所以大人反而看不懂。
但對小孩子來說,反正也不認識漢字,所以每個圖形可以講故事,各種圖形的組合可以變化出更多有意義的故事來。
就好比孩子在畫畫的時候,他們的作品在我們大人眼中可能是一幅幅沒有意義的塗鴉而已,但如果我們問一問孩子畫了什麼,孩子都能非常認真地講出來畫的是什麼。
我家孩子3歲的時候,自己塗鴉出來的作品《一家人》,就是一堆圖形的組合。一條彎彎曲曲的線可以代表媽媽的身體,一個不怎麼圓也不怎麼方的圖案,可以代表媽媽的頭,還有幾條短短的線條就能代表媽媽的頭發。
會講故事的圖形系列繪本——《穿靴子的貓》無字書,如何閱讀呢?
第一次接觸無字書繪本的家長可以先通過書中的閱讀方法,來學一學如何開始第一次的閱讀。先看看繪本中自帶的圖示區,了解每個圖形代表的是什麼。比如繪本中藍色的圓形圖案代表貓,紫色的三角形圖案代表主人,綠色的正方形代表森林等等。
《穿靴子的貓》就是通過這些簡單的16個圖形,賀畝加上不同的顏色來生動地講述了一個西方家喻戶曉的故事。這個故事的梗概也附在繪本的書簽中,我們可以結合圖示和故事梗概來給孩子講這個繪本,孩子一邊看著每一頁的圖形,一邊聽著大人講的故事,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來閱讀一個個會講故事的圖形。
當然,我們完全可以拋開這個故事的原型,通過這些16個圖形,禪悉森讓孩子嘗試著用自己的語言來講述一個獨一無二的繪本故事。只要孩子願意發散思維,放飛想像,勇敢表達,就能創造出屬於孩子自己的故事來。
無字書的最大亮點——腦洞大開的閱讀體驗
親子共讀,是讓孩子體驗閱讀快樂的過程。而會講故事的圖形系列繪本正好能滿足孩子邊玩邊聽故事的需求,也能給予孩子們一次腦洞大開的閱讀體驗。
會講故事的圖形繪本,能讓孩子通過閱讀圖形,來了解每一個小小圖形演繹出來的不同版本的繪本故事。一點不誇張地講,100個孩子來讀無字書,就能讀出100個版本的獨一無二的故事來。
同時,有過一次這樣的圖形閱讀體驗,孩子也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自己用各種圖形素材,去講述自己喜歡的故事,獲得更有成就感的創作體驗。
Ⅱ 我們可以藉助什麼和什麼等來梳理故事的主要內容
我們可以藉助表格和示意圖等來梳理故事的主要內容。
1、表格
表格,又稱為表,即是一種可視化交流模式,又是一種組織整理數據的手段。人們在通訊交流、科學研究以及數據分析活動當中廣泛採用著形形色色的表格。
各種表格常常會出現在印刷介質、手寫記錄、計算機軟體、建築裝飾、交通標志等許許多多地方。隨著上下文的不同,用來確切描述表格的慣例和術語也會有所變化。
梳理故事內容的情節梳理法和情感變化梳理法:
1、情節梳理法
根據所給情節,找出文中涉及的對應段落,確定題中未涉及的段落,根據題中前後所提供的情節,總結未涉及段落的內容,根據字數或其他要求填入適當位置即可。
通讀全文,詳細寫出文章所寫內容,包括起因、經過(發展:轉折、遞進、高潮)、結果等。然後,對照文中已給出的情節,將未涉及的情節根據要求填入適當位置。
完整敘述,即按照「何時、何地、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應有的要素不能缺失,「何事」一環中有時要包括「原因、經過、結果」。
2、情感變化梳理法
關注描寫人物情感、態度的語句,做上標記,看看有沒有可以利用的原詞。注意讀題,用表示「感情」「態度」的詞語進行概括。幾個詞語之間要有梯度感,要能體現「變化」。梳理故事情節的過程,是感受人物性格的過程,也是理解小說主題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