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新聞中以小故事為引語的有哪些
故事性導語,也可以將其稱為間接式導語、軟新聞導語,與概括式導語相反,它不是開門見山,是用情節、引語、精彩片段等激發讀者的閱讀激情,疑問或是好奇心,從而引領讀者獲知新聞事件。一般用於故事性、沖突性或者趣味性強的消息、特稿中,一些深度報道也經常使用這類導語。
常見的故事性導語
1、小故事導語:在新聞報道的開頭使用一個小故事或是趣事,來吸引讀者,引導全文。
2、引導式導語
使用引導式導語,不可斷章取義歪曲信息來源的觀點,注意引語中是否含有誹謗或是人身攻擊式的內容,新聞當事人在新聞現場隨口說出的一些話並不代表記者,也可以不作考慮地使用它們所說的話。
3、描述式導語
描述新聞現場的一個場景、一個畫面、一個動作、一個細節等,以此引出新聞,讓讀者身臨其境,使新聞報道具有強烈的現場感。
使用時需注意:
素材的選取。在描述式導語中,記者需要使用描寫這種文學表述的手法,記者選擇寫什麼場景,不寫哪些,這些場景怎麼表述,將帶記者強烈的主觀性。
描寫的篇幅和內容。只描寫那些與新聞直接相關的,與新聞主題無關或者關系不大的不寫。
4、提問式導語
通過提出一個與新聞核心事實密切相關的問題,然後快速回答提問來開始一篇新聞報道。
應做到:
快速回答提出的問題。最好直接回答,或是第二段回答。
提出的問題要直指新聞核心內容。
提出的問題要能激發讀者的興趣。
2. 讓新聞報道流暢起來——最實用的新聞寫作技巧
【導語:一篇好的新聞報道就是將新聞的結構、導語、直接引語、新聞的語言、描寫、新聞的視覺化、新聞的故事化等寫作技巧組織起來,形成一篇讀起來流暢的新聞作品:新聞報道的展開、激發讀者興趣的方法、新聞背景的使用、不露痕跡的過渡、新聞的結尾、對新聞稿件最後的修改。本文作者李希光,是清華大學國際傳播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西南政法大學世型掘鋒界與中國議程研究院院長。】
一、報道的展開
如果你有一個本身就很吸引人的故事,你幾乎不用過多考慮就可以順暢地把報道寫完―――故事自己就足以吸引讀者,但大多數情況下,特別是從微觀到宏觀、個體到群體、此時此地到彼時彼地的過渡中,讀者很容易失去興趣,中途放棄閱讀。而你的任務是:不僅讓讀者讀下去,而且要讀完。這就需要你不斷用精彩內容展開你的報道。
1.讓讀者產生疑問。讀者產生問題,激發讀者對你的報道感興趣,需要你在接到報道任務後以及後面的采訪、調查、研究中不斷預測讀者可能會有的問題。從一個讀者的角度采訪、搜集素材、寫作,會讓你的采訪報道更有針對性。
2.用新聞六要素展開新聞。你可以事先把讀者可能會有的問題按照六要素(或加上「那又怎樣?」)的思路具體列出來並不斷展開新聞。在采訪、調查過程中如果發現新的問題添加到問題列表中。沒有意義、無法獲得解答的問題也可以及時刪掉。
3.根據新聞現場發展,擴充新的問題,根據你的報道框架,選擇與之有關的問題,或擴充新的問題。有時,編輯會直接要求你報道特定的主題,為你設置好了報道的角度;有散蔽時則需要在挖掘新聞的同時思考如何報道。早定下報道框架,你可以盡快定位讀者可能會有的問題,但過早定下報道框架,你可能會遺漏重要內容。另外注意如果新聞事件中有多個興奮點,要一事一報、一人一報,避免把許多問題集中在一起,重點不突出。
4.其他技巧。如果你報道的事件很重要,但讀者不一定愛看,例如古生物學的最新研究成果,你就需要審視一下報道內容:是否能讓新聞故事化?是否能讓讀者不斷產生疑問(好奇心)?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技巧可以讓讀者更願意讀下去:①越是復雜的信息,就越要使用簡單的句子。如果艱深晦澀的內容再配上艱深晦澀的語言,就等於在讀者面前豎立了兩座大山,讀者要翻越語言障礙後,才能真正理解文章的內容。這要求記者自己要首先消化信息,不能直接使用沒有經過處理的政府文件、專業文件、科學論文等。②列清單。如果可能,列清單也可以讓文章快速進行,並把復雜的內容簡單化。適合列清單的內容包括:科學研究成果、政府決議、原因、目標、辦法等。列清單可以讓讀者很快了解事物的全局。③在文中設計一個「謎」。有的新聞故事本身錯綜復雜,可以考慮在文中設計一個謎」,吸引讀者繼續讀下去。當然,並非所有的新聞事件都可以這樣處理,你還需要根據具體報道的內容判斷。有時候,設計「謎」相對容易,例如一個起關鍵作用的人物在事件中出現、事情突然發生轉折,等等。還有時候,你需要自己提出問題,給讀者一個「助推」,吸引他們閱讀。
除了上面說的這些技巧,前面幾講曾經提到的使用軼事、對話、平行結構,也可以讓報道更有趣味、文字更加易懂。
5.新聞背景的使用。新聞背卜晌景是新聞報道必不可少的部分。新聞背景雖然有時會枯燥乏味,但是它能夠把新聞事件放在相關的語境中,讓讀者知道應該知曉、但很可能並不了解的事實,了解新聞事件的意義。如果缺少了必要的新聞背景,讀者閱讀會產生困惑,極有可能放棄閱讀。美聯社總匯新聞主編傑克・卡朋說:「在新聞寫作中,為了准確表達意義,必須確保在充分的語境中報道任何事件、演講、局勢或數據。沒有什麼比這更重要了。」因此,任何可能讓讀者產生困惑的地方,你都要盡力提供背景,例如,一個新上任官員的資歷、一個專業詞彙的含義、一段讀者應該了解的地理、歷史、文化知識等。
新聞背景會拖慢故事發展的速度,同景物描寫一樣,你在介紹相關新聞背景時,也就意味著故事沒有在發展。此外,長篇大論地介紹背景,就好像喂給讀者一粒難吃的中葯丸,逼著讀者一次吞下。因此,新聞背景要簡短,這樣讀者可以盡快回到事件;新聞背景要分散,這樣讀者只在需要的時候了解需要知道的背景。
例如:在江蘇省1千多公里長的沿海線上, 曾經是海水浸泡的灘塗茂盛地生長著稻米、小麥、棉花和青草。幾十代人沿海造田的努力, 終於把灘塗變成了綠洲。
9百多年前,宋朝(公元960-1297年) 著名文人和政治家范仲淹帶領人民在江蘇沿海搭建起400公里長的海堤。本世紀初,清朝官員張謙組織當地群眾圍出27萬公頃潮區泥濘低地。
今天, 黃海已從幾個世紀久的海堤往後退了60公里,露出15000平方公里可被再利用的灘塗。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沿海灘塗之一。
長江和其他河流沖擊下來的沉澱物每年也為江蘇省增加4000公頃的灘塗低地。科學家預測,不斷增加的灘塗將在下個世紀使江蘇版圖擴大2萬平方公里,沿海線向海面推進10公里。
案例中加粗的/體字部分就是一小段背景知識。沒有這段背景介紹,新聞稿仍然可以寫出來,但是它對於讀者了解江蘇省沿海造田的意義十分重要:讀者可以把沿海造田今天取得的成績放在9百多年的歷史中考量,新聞報道的價值和知識性也得到提升。
判斷什麼樣的內容需要新聞背景要從讀者的角度考慮。例如,如果你面對的讀者是企業高管,那麼文章中的最基本的商業用語可以不用解釋,但如果你面對的讀者是普通大眾,那麼你就要仔細考慮是否一些商業詞彙會給讀者造成困難。新聞背景可以讓記者隱晦地表達自己的立場和觀點。使用什麼樣的新聞背景,就等於記者選取什麼樣的事實。
二、文章的過渡
所謂過渡,就是從一個句子到另一個句子,從一個段落到另一個段落的銜接,也就是不同信息點之間的銜接。
新聞寫作,忌諱像論文一樣,過渡過於明顯。這是因為讀者閱讀新聞和論文抱著完全不同的心態。在新聞寫作中,不可用「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等過渡詞。讀者打開報紙雜志網路,希望的是了解最近發生的新故事、有趣味的人物。新聞事件都是故事,講故事時要讓故事自然地發展,過於明顯的過渡詞會打斷讀者的思路。當然,過渡詞並非絕對不可以使用,但你要使用那種不會引起讀者注意的過渡語句,那些和文章內容融為一體的過渡語句。看一些例子:
在中國, 周末大街上熙熙攘攘。……但在美國許多城市, 周末街上卻很少有人。……
許多新聞故事可以按照時間發展順序寫作。但完全按照事件進行的先後次序會造成主次不清,並且和列出一二三沒什麼區別。你可以適當調整順序,把一些次要的事情插在事件主線中作為補充。使用直接引語也可以讓文章順利過渡。你可以用引語回應一種觀點,或用引語引出一個新的信息點。最後,大的信息單元可以加小標題,這種方法可以讓報道不需要過渡詞就自然過渡(小標題已經幫你過渡了),在新聞寫作中很常見。
三、報道的結尾
美國記者肯・富森說,「我知道大部分報紙的讀者不會讀到結尾。但是我告訴自己,如果我寫的好,他們會讀我的結尾。」在硬性新聞寫作中,記者不需要思考如何結尾,因為硬性新聞按照倒金字塔結構寫作,最後的內容是最不重要的,也是最有可能被編輯刪掉的。記者苦心思考的結尾很可能連陽光也見不到。因此,寫硬新聞,話說完了,就可以自然結尾。當然,如果記者希望寫出來的硬新聞能整篇刊發,記者可以試試在最後以一句精彩、簡短的直接引語結束,總結全文,不過這不能保證記者能如願以償。
相應地,軟性新聞需要一個結尾,特別是講一個故事,如果沒有結尾會給人不完全的印象。如果你能吸引讀者讀到結尾,那麼你就要再努一下力,給讀者一個滿意的結局。而要注意的是,任何結尾形式,都要避免簡單重復文中的信息,也不要提出新的信息、觀點。一個好的結尾可以總結、可以升華、但都要在已有信息基礎上,回答了讀者所有可能的合理問題,讓讀者認為,句號就應該在這里。
1.首尾呼應式結尾。首尾呼應就好像你從原點出發,繞了一圈後又回到原點。這樣的結尾可以強調你想要強調的重要信息。使用首尾呼應式結尾,你可以從導語中尋找靈感。但如果你發現結尾比導語更精彩,你就需要把它們互換一下了―――導語永遠是最重要的部分。這篇報道的導語之所以是導語,是因為它更加具體,有更多細節。
2.高潮式結尾。用正金字塔結構寫作的新聞,也就是從頭至尾講述的一個故事,可以用故事的高潮作為結尾。較短的新聞故事也可以考慮這種結尾。使用這種結尾,你需要保證故事的確有一個高潮,一個可以沖擊讀者的結束,例如努力成功的那一刻,兇犯落網的那一刻。同時,你還需要保證故事中有足夠的懸念可以讓讀者堅持到最後。這種結尾和許多小說的結尾是一樣的―――最精彩的部分放在最後。
3.懸空式結尾。懸空式結尾,通常用來報道還沒有正式結局的新聞故事。它往往戛然而止,讓讀者發問:後面發生了什麼?未來會發生什麼?這樣的結尾,重點從事件本身轉移到事件的意義上,有時會體現出記者想要引導輿論的嘗試。懸空式結尾和倒金字塔結構的結尾不同,倒金字塔結構的結尾是重要性最低的信息點,事件所有主要因素都在導語中給出,也就是事件的結果已知。懸空式結尾使用在講故事新聞中,這個故事有開頭、有發展,但讀者希望看到的結局卻沒有發生。
4.未來行動式結尾。未來行動式結尾就是在圓滿給文章畫上句號後,暗示下面可能會發生的事和行動或應該採取的行動。如果新聞故事的意義在未來還會對故事中的人物或讀者產生影響,這樣的結尾可以映射出事件在未來的走向,或起到動員讀者的作用。當然,如果未來的行動是報道重要的組成部分,你應該把它放在正文中。也就是說,結尾中的未來行動應該是相對文章中其他內容重要性較低的。
5.事實性結尾。事實性結尾就是用一則事實,如驚心觸目的統計數字、一個無法忽視的現象等來結束報道。事實性結尾相對其他結尾更難處理―――這個事實要能有效地總結全文報道,符合報道基調,並引起讀者足夠的重視。用事實結尾時,盡量選擇那種短小精悍的事實陳述,並且最好這個事實能打破讀者的某個錯誤的觀念或和報道內容形成鮮明對照,這樣會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6.直接引語結尾。如果你搜集到一個好的直接引語,它可以有效地總結、升華你報道的內容、主題,讓讀者思考,你也不妨用它來結尾。放在結尾的直接引語不宜過長,也不要是對一個事物的論證,而最好是隱含了說話人的(同時也是你的)觀點的引語。同導語中使用直接引語一樣,用直接引語結尾,你可以先看看說話人有沒有講出什麼妙語、精彩感人的話可以讓你使用。以直接引語結尾是記者喜愛的結尾形式,因為直接引語是別人說的話,同時直接引語可以有很大靈活性,前面講的幾種結尾形式―――首尾呼應式、高潮式、懸空式、未來行動式、事實性結尾―――都可以通過直接引語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