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前程往事 > 如何塑造故事沖突

如何塑造故事沖突

發布時間:2024-07-17 14:37:05

『壹』 故事寫作技巧8——構建場景和對白

場景是賦予故事生命的地方。是在一個時間和一個地點發生的一項行動。

角色轉變:創作任何場景前,先用一句話描述主角的角色轉變。

場景建構:建構每個場景時,問自己以下問題:

1. 這個場景處於角色轉變弧線的什麼位置,又如何把主角帶向其發展線的下一步?

2. 這個場景必須解決什麼難題,又必須達成什麼目標?

3. 可以採用什麼策略來解決難題並達成目標?

4. 誰的慾望會成為場景的驅動力?請記住,這個角色未必是故事的主角。

5. 在這個場景中。角色目標的終點是什麼?

6. 誰會反對這個角色的這一目標?

7. 在這個場景中,角色為了達成目標,會採取什麼樣的直接或間接計劃?策略:直接計劃會增加沖突,促使對立雙方分裂;間接計劃(佯裝想要獲得什麼,其實另有所圖)起初會減少沖突,使對立雙方走進彼此,但真相大白後會釀成更大的沖突。

8. 場景會在沖突的顛峰中結束,還是會出現某種解決方法?

9. 場景中有沒有轉折、驚奇或揭露?

10. 在場景結尾,是否會有一個角色針對另一角色是什麼樣的人做出較深刻的評價?

*潛文本場景:角色不會說出他想要什麼。

構建元素:慾望和計劃。

使用建議:

1. 賦予場景中每個角色一個隱藏慾望,這些慾望彼此構成直接沖突。如:A暗戀B,B暗戀C

2. 讓所有抱持著隱藏慾望的角色採用間接計劃去追求想要的結果。他們口裡說想要這個,實際另有所圖。他們嘗試蒙騙他人,或使用借口;盡管知道那是個借口,他們卻希望這種偽裝具有足夠魔力,讓他們最終如願以償。

沒有對白的場景:

首先,嘗試在創作場景時不用對白。讓角色的行動講事。這是故事的雛形,可以在接下來每次修改草稿時再加塑造和雕琢。

創作對白:

1. 故事對白:重寫每個場景,只採用故事對白(第一音軌)。請記住,這是關於角色在情節中做了什麼的對白。高明的對白技巧,就是讓場景發展過程從關於行動的對白,演變為關於當下實際情況的對白;用另一種方式來說,就是從有關角色在做什麼的對白,演變為關於角色實際上是什麼樣的人的對白。這種轉變常常出現在關鍵場景中。

2. 道德對白:重寫每個場景。這次增添道德對白(第二音軌)。這是有關某些行動是對是錯的論辯,或是對角色的信念(價值觀)做出的評價。

3. 關鍵詞:重寫每個場景,凸顯關鍵詞、短語、妙語和聲音(第三音軌)。這是對故事主題具有核心作用的物件、畫面、價值觀或意念。

把創作對白這三條音軌的過程想像成在為人繪制肖像。首先勾勒出臉部的大致輪廓(故事對白);然後加上主要的明暗對比,賦予這張臉深度(道德對白),接下來,為它加上那些最細微的線條和細節,讓這張臉呈現為一個獨特的人(關鍵詞)。

獨特的說話風格:務必保證每個角色的說話風格都是獨二的。

『貳』 如何設置故事情節里的沖突

一個好的劇本故事,精彩與否往往取決與其中設置的沖突。如果一個劇本故事沒有沖突,那麼就會是平淡無奇,沒有了波瀾不驚。這樣的故事情節更談不上是精彩,更像是小學生的作文一樣記流水賬。沖突是一個劇本故事的核心,也就是說沖突能體現故事的主旨。劇作者們設置劇本故事中的情節,使得劇本的故事更加有推動力、發展力。
說到沖突,那麼什麼是沖突呢?當兩個因素在心理上或者是物質上的(個人、情況、力量、需求、目的或者驅動力)發生對立的時候,沖突就會隨之產生。之後伴隨著沖突出現對峙的階段,不管最終的結局如何,沖突一定是表現為兩方的對立。
事實上,故事情節中沖突在西方的戲劇中正處於十字路口的狀況,受著兩種截然不同的傾向影響。一方面,藝術類型的影片通常被看作是大眾電影的對立面,因為大眾觀看影片通常把沖突作為故事的核心,而藝術類型的影片不是以一個故事性的情節為核心,而是以一個藝術元素為核心的。另一方面,大眾類型的電影在戲劇元素上過分地依賴於沖突的設置,這不單單是考慮了功能方面,也考慮了操作方面。
如果我們把沖突看作是人類內心的一種反應,就會自然而然地把這兩者聯系起來。這樣的一種關系產生有趣的吸引人的情況。當藝術類型的電影逐漸地擯棄沖突而單純地表現一種元素的時候,一場關於沖突的革命就隨之產生了。
沖突就本身針對的情況,從宏觀上分為外部沖突和內部沖突。
外部沖突
就像其名字一樣,是由外部的自然、社會環境以及角色的職業,或者是另一個角色的作用來決定沖突的性質和原因。比如在1960年影片《野河》中,查克.格羅夫則必須說服艾拉.加斯在田納西河泛濫之前放棄她的財產。在1975年影片《大白鯊》中,布羅迪警官必須去面對毀壞旅遊勝地夏季海灘的鯊魚。在1990年影片《沉默的羔羊》中,克拉莉斯.斯塔林為了獲得有關野牛比爾的情報必須要設法和漢尼撥.萊克特接近。
這些影片很好地說明了,外部沖突推進了情節,但外部沖突的使用在任何情況下都合理嗎?實際上,劇作者們運用外部沖突設置障礙,角色因超越障礙而推動了故事的情節。這雖然是一個很好的方法,但必須注意到對於沖突的過度使用會造成一種堆徹障礙僅為了製造懸念的印象。這樣的沖突堆積只會用在動作片中,在那一類影片中所做的是不斷地製造吸引觀眾的沖突。
內部沖突
針對相對於本身而言,以及與本身有關的決定的沖突。比如影片《大白鯊》中布羅迪警官自身擔任的工作與天生怕水的恐懼感的沖突。影片《野河》中艾拉.加斯面對自身財產與在田納西河泛濫前生命安全的沖突。
盡管如此,外部沖突依然在劇本中存在,對於其最佳的使用就能夠通過外部沖突,實現環境與內部沖突的連接,而形成對於情節的更深層次的推動。這樣說的原因在於,觀眾通常都傾向於認可人物心理的和內心的沖突,而不是來自外部的沖突。
劇作者們按照創作劇本考慮的順序進行排列,人物、目的、障礙、沖突和解決是戲劇的五大元素,也就是情節設計中考慮到的因素。同時,第一個元素會決定第二個元素,第二個元素會決定其後面的元素,以此進行類推。從功能的角度來說,角色是全劇的動力,劇中的人應當是既有決斷力的,又有目的性的,這直接決定如何進行拍攝。事實上很難提出絕對地、有效地、公理般地,既能保持邏輯又實用的規則。因為劇本的創作是基於內外部的沖突之上,是嚴格地通過前因而得出結果的。同時我們也要承認,這很大的程度上取決於劇作家本身的素質。然而,以下依然有一些在創作中必須注意的問題。
一、沖突並不是一個結果,或者是一個動力,它並在五個元素中處於第四的位置,說明沖突對於人物性格的決定不起任何的作用。
二、人物主要是由劇情障礙決定的,也就是當人物的發展遇到障礙或者出現對峙的局面時,人物的性格才能夠充分地展現。另外,障礙的本性與目的的本性一樣都是展現主角的維度。
從戲劇平衡的角度上來講,所謂成功的劇情展開就是指在人物與沖突的目的之間不斷地建立越來越深的聯系。主角的形象就會通過他遇到的困難以及不斷出現的沖突樹立起來,從另一方面說障礙是必需的。如果說一個主角在情節發展中沒有遇到任何需要克服的困難以及需要解決的沖突,或者是所遇到的困難並不足以對其自身形成挑戰。我們就可以說,這樣的刻畫方式是消減了觀眾對於主角的興趣,因為沒有懸念。
正如前面提到的,觀眾對於人物和影片的認可很大程度於內部沖突的設置。另一方面,當我們提到障礙的時候,沖突就會緊跟其後。不過,事實上在外部沖突的情況下,所設置的障礙可能是針對於外部的,它也可以針對於內部,但是最重要的還是避免絕對的真實性,保持似真性並直接為主題服務。
在影片《野河》中,查克.格羅夫遇到了非常多的外部障礙:艾拉.加斯的孩子們,一個由於前人業績差而惱人的工作,他與艾拉.加斯的孫女戀情,以及由於種族主義的氣氛而被攪亂的生活環境,連綿不斷的雨也是一個不能不提的元素。所有的這些障礙的設置來自於外部,而且是似真的,但這些障礙的設置增加了觀眾對人物的認可以及對於內心沖突的嚮往。
在影片《大白鯊》中,布羅迪警官遇到了一個對於常人來說非常簡單的問題,但是在他看來卻極大的內部障礙,那就是他對水產生的恐懼感,而外部障礙就是必須要面對海水的本身。另一外部障礙就是大白鯊,這給觀眾造成了一個很大的懸念與莫名的恐懼。
在影片《沉默的羔羊》中觀眾不能判斷出漢尼撥.萊克特和野牛比爾究竟誰才是影片的反面人物?在影片中兩人的刻畫使用的手法十分相似,但當真正的問題出現也就人物性格設置的障礙發揮作用的時候(野牛比爾的恐怖想法,克拉莉斯的孤獨,她對於成功難以遏制的渴望)。人物的深化是可見的,尤其是當克拉莉斯與萊克特在一起的時候。這種對於人物身份的鋪墊刻畫在動作片中也經常運用。
我們已經能夠從上面的三個例子當中看出外部沖突在勾勒人物的過程中所起的作用,同時外部沖突和障礙的設置也鋪墊了能夠被超越和解決的內部沖突。劇作家不要不恥於大眾電影的沖突解決方式,因為觀眾對於戲劇的結尾都抱有一點的希望。從戲劇創作的規則來說,一個影片的結尾不論層次緊湊還是寬松,都要能夠從精神上或者是從沖突的解決作為結尾的影片來說。事實上,全劇的結尾是影片對觀眾承諾的一部分,如果能夠達到一個完滿的結局,或者是皆大歡喜的結局,對於影片的整體框架和人物形象的完整是十分重要的。
劇作家們都認為,沒有一個戲劇的沖突是沒有前奏的。前奏是設置在沖突之前的,它不僅作為核心情節的開端,同時也作為一個沖突的引子來引起觀眾的興趣。例如,在影片《第四個證人》,以深夜的街道為開端,一個光著腳的、身材矮小的女人攔住了一輛汽車。汽車猛然靠邊停住,一個看起來並不友善的司機讓女人上車,車中的收音機正播放著納特.金.科爾的《我想聽布魯斯》。而這首歌的歌詞就具有諷刺意味,象徵女人兩分鍾之後的命運:女人被殺害,而司機則被人打昏。同時,一系列反常事件發生,反常人物出現,預示著沖突和毀壞的到來。
在極少部分的觀眾認為,沖突並不意味著暴力。總的來說,觀眾較為偏愛心理上的沖擊而非暴力的行為。在1990年影片《小孤星》中,保羅.謝爾登一個成功的作家剛剛在他的小說的末尾結束了他所創造的女主角的生命。之後他便出了車禍,並被護士安妮.威爾科斯所救。影片的高潮無疑在於保羅.謝爾登燒毀了凝聚著他兩年心血的書稿。
在1966年影片《誰害怕弗吉尼亞.沃爾夫》中,在瑪莎的假象中,喬治殺掉了她的孩子,這給他帶來了很大的難以承受的痛苦,他並沒有實行實際意義上的暴力。因為孩子其實並不存在,而僅在瑪莎的想像之中,但瑪莎卻把她的孩子當做真實的存在。
最優秀的沖突來自家庭的沖突,事實上來自家庭的沖突的戲劇以及其他敘述的一個重要的源泉,而且家庭沖突也是最能夠令觀眾認同並產生共鳴的沖突。比如影片1979年的《克萊默夫婦》、1989年的《性、謊言和錄像帶》、1993年的《爆竹》、1994年的《與死人的小小和解》和1994年的《羅西娜》,這些影片都是植根於家庭沖突的影片。戲劇的沖突不一定來自兩個絕對對立的敵人,也可以來自朋友、丈夫和妻子之間、兄弟姐妹之間等等。下面是一些主要的家庭沖突:
——漢姆雷特的叔叔殺死了漢姆雷特的父親,並娶了漢姆雷特的母親為妻。
——莎倫的爸爸想要找到讓她女兒懷孕的那個男人。
——安提戈涅不顧叔叔的禁令,想要安葬她兄長的遺體。
——羅西娜必須面對其十年以後突然出現父親的性侵犯,盡管她的母親還在。
許多戲劇都能夠在結束之後給人留下歡快的銀幕印象,在這中作為戲劇靈魂的沖突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許多的喜劇都是從新的角度認識和定義現實的生活,而所有的手法就是沖突的設置,通常是主角如何戰勝失敗。喜劇通過這種方法使人們脫離日常的生活沖突,來到一個看起來可以由自己掌控的世界。
經典的戲劇理論認為沖突能夠塑造和改變人物。事實上從另一個角度看人物和人物性格的改變,是取決於人物情感或者感覺的改變,也不是由沖突引起的。反過來說,人物性格的改變對於情節的發展所產生的影響也非常之小。
在傳統的敘述中沖突作為全劇的核心而存在的,因對於沖突的解決也理所應當認為將劇情帶到了結尾,於是沖突與沖突的解決之間就形成緊密的聯系。通過對沖突的解決分析,人們會把解決分成以下三種類型。
完滿的解決
指的是能夠使主題得到升華或者使主題精神得到凈化,這種凈化能夠給觀眾帶來一種精神上的滿足或者說是激奮,能夠通過影片體會到自身存在的意義。這種方式的結尾變得非常普遍,同時也可以這樣認為,這種升華情節並不是能夠由劇作家控制的,並不是由他自己的喜好決定的,而是必須遵守從一個大眾的信念或者說是大眾口號。不過,是否決定使用完滿的解決作為結尾依然取決於劇作家。這樣的結尾通常出現在西方經典影片中,影片的結尾都非常令觀眾滿意,大部分的大眾電影都是按照這樣的模式進行的創作。
在1942年的影片《卡薩布蘭卡》中,里克最終還是解決了他與自己、與他的愛人以及維克多甚至德國之間的矛盾,影片的結尾也是伴隨著所有問題的解決,盡管里克失去了自己心愛的人,從劇情發展的角度來說,依然是一個令人滿意的結局。
在1949年的影片《騎術學校》中,羅伯特發現他的妻子朵拉從來沒有愛過他,這個發現伴隨一個長時間的閃回而展開。那個時候朵拉出了一場車禍,躺在醫院的病床上在生死之間掙扎。核心沖突就在於羅伯特如何看待他自己的愛情,他的婚姻,他的希望,以及他所要面對痛苦的現實:他被欺騙了。於是羅伯特離開了家和自己躺在床上的妻子,這個決定把影片帶到了結尾。
不完滿的解決
在影片的結尾沖突的解決方式並不完滿,這其中有許多種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為了與大眾的觀念契合,另一方面出於劇作家的本意。
在影片的《未路狂花》中的沖突起源於兩個女人和一個男人的關系,並貫穿於整個影片。最後沖突以一種較為極端的方法結束,她們殺死了男人開始逃亡,遭到警察的追捕,在走投無路時自殺了。
沒有完滿的解決
一般來說,很難准確地區分一個完滿的解決和一個並沒有解決,但結尾很完滿的情況。
在1995年的影片《群鳥》中,兩個主角梅蘭尼和布倫南之間的沖突,特別是梅蘭尼和布倫南的母親之間的沖突,在結尾被很完滿地解決了。但是影片中的那些鳥兒,它們最後會去那裡呢?它們最後怎麼才會消失呢?這些問題給觀眾留下了一個巨大的理解和想像的空間,鳥兒的消失也許如它們的突然出現一樣,讓我們無法解釋。但這個沖突最後消失了,並沒有被解決,只是消失了給我們留下我們的思考。
沖突對於一個劇本的重要性,是一個劇本故事的推動力。在沖突與障礙、似真性和人物的分析上,怎麼樣合理結合沖突。沖突如何設置前奏,以及暴力、喜劇、人物和沖突的解決。怎麼樣在劇本中解決沖突,包括沖突的完滿的解決,以及不完滿的解決和沒有完滿的解決。都是需要劇作者們向以往的大師們學習,並且勇於挑戰自己傳統的方式。
對於劇作者來講,一個好的劇本需要不斷理解生活,從朴實的生活中找到人生的真諦。

『叄』 故事的矛盾沖突點請大家幫我舉例啊!!

現在的電視編劇在塑造人物的時候,已經注重對於人物多角度的剖析和全面的展現,比起以前電視作品中單一的角色設置已經大大進步,同時,多元化的角色性格互相形成的沖擊,交織的矛盾關系網路或者鏈式反應,也已經顛覆了以往的線性矛盾關系。《酒店風雲》中的高峰就屬於這樣一個多元化矛盾集合體,由此而發生的他自身的感情沖突以及和其他角色的碰撞使得整部劇情節緊湊、跌宕起伏。

高峰這個角色的身上提煉了3組主要的矛盾沖突:第一是對於王玉廷的報恩心情以及他入主皇廷對三兄弟的另類教育方式;第二是對顧碧綺的愛慕之情;第三是對於父親高山的孝順。編劇在設置這3組矛盾沖突的同時,給予每組矛盾都安排了點對點的撞擊,使得高峰在展現他人性特點的同時,也一步步因為他自己人性的特點,而被引入一段段戲劇矛盾沖突中來。

首先是他對於王玉廷的報恩之情,正是因為他對王玉廷心懷感激,才答應掩飾身份進入皇廷幫助三兄弟成長,但是他使用的手段刺激了三兄弟團結的同時,也將他推到了惡人的邊緣,加上鄭永發父女兩人在整件事情中極力陷害,使得三兄弟和高峰勢同水火,這組由高峰發軔,牽掣王氏三兄弟、鄭家父女等人的明爭暗鬥堪稱本劇中最為好看的橋段,由高峰一手抬舉起來的王啟傑在其中不斷成長,他們之間的對抗撐起了本劇前15集的主要情節橋段。

其次是高峰的感情生活,他愛上的顧碧綺是曾經他在美國一夜情的對象,後來在皇廷得以重逢,但是不幸的卻是顧碧綺是鄭永發安排在皇廷的內應,而鄭永發和高峰更是絕對的死對頭。當上海皇廷遭出賣而失手外國財團、鄭永發了解內幕企圖加害高峰時,顧碧綺都在其中扮演了一個很不光彩的角色,而後來高峰的試探也讓本來決心脫離鄭永發的碧綺受到了傷害,就是在一次次的不信任和互相猜疑中,這對情侶經歷了許多不該經歷的坎坷,更因為王啟傑利用碧綺的兒子小勤讓高峰出賣股份贖人,讓傑峰矛盾更上一層樓。

這個劇的角色設計中,鄭永發和高峰有著相似的地方,同樣做事手段狠毒、花樣繁多、環環相扣,但是在人性方面,兩人則都顯示出了些許的溫情,鄭永發是對女兒可兒,如果不是最後因為要替女兒出氣也不至於會那麼簡單中了王啟傑的圈套,而高峰則是對父親高山。雖然父親是個老千,被人告上法庭,但是高峰卻依然不會放棄父親,寧可舍棄東山園和他的財產也要保全父親。如果說高峰和王啟傑的爭斗只能證明他是一個工於心計的商人的話,那麼他對顧碧綺、小勤和父親高山的感情則將他商人的外衣脫去,展現出一個用情真摯的男人、一個疼愛孩子的父親和一個孝順兒子的形象,讓這個角色的塑造面立刻顯得豐富起來。

正是因為在這個角色的身上有如此多的矛盾點,所以當矛盾激化的時候,就是角色不斷傳遞著戲劇沖突的時候,所以當王氏三兄弟把高峰父子逼上絕路後他會如此憤怒,所以當他發現顧碧綺是鄭永發內應的時候他如此傷心,所以他最後還是放棄仇恨繼續報恩,這些都是源於高峰這個人物身上的三種不可調和的矛盾沖突,在《酒店風雲》中間得到了很好的融合貫通。

『肆』 寫好故事,抓住這五個要素就夠了

有時候,我總會跟人抱怨,說故事太難寫了,很多文友都回復我, 說他們也會因此而感到困惑。

不過,最近讀了美國作家傑里·克利弗寫的《小說寫作教程》,我發現要想寫好小說(故事),還是有一定規律可循的,你只需要抓住五個關鍵的要素即可。

這五個關鍵的要素包括:沖突、行動、結局、情感和展示。

而 沖突又分為渴望和障礙 這兩個部分。

所以, 渴望、障礙、行動、結局 ,這些故事元素組合在一起就構成了 故事的形式 。

作者反復強調:渴望、障礙、行動,是寫作者的第一道防線,屢試不爽的工具,是故事的三駕馬車。所以,我們必須重視起來,並在這些上面反復下功夫。

當我們寫作順利的時候,不用去考慮規劃的事情,只管去寫就是了;但是,當我們遇到麻煩的時候,就必須馬上回歸到規劃上來。

那麼該規劃些什麼內容?又該如何規劃呢?

其實,作者還是 要 讓你回到渴望、障礙、行動上來,並且永遠都是如此。

其實,正如作者說講,要想寫好故事就需要對上面這些要素進行規劃,甚至在你的整個寫作生涯中,始終都要用到這種規劃。

一、渴望是什麼?

渴望就是:首先要問自己,「什麼人需要得到什麼東西?」。沒有這一點,任何故事情節都無法展開。

不過這個『』渴望「」並不是那種普通的渴望,而應該是「具有戲劇性的渴望」。

要想人物的渴望要具有戲劇性,人物必須感覺到這個渴望的滿足與否是生死攸關的大事。

這並不是說它必須是一件生存或死亡的事情,只是需要人物對此必須抱著強烈的感情,他內心必須深信不疑:除非這個局面有所改觀,不然人物就無法繼續容忍目前的生活。即使在最低程度上,它們也要有一種危機,有一種直面的對峙,另外還要有一個結局。

二、障礙是什麼?

你要先把人物的渴望建立起來,然後再來問自己「障礙是什麼」。

假如沒有任何障礙,故事就沒有沖突,也就沒有任何戲劇性的張力來推進故事情節的發展演變。當然這里的障礙也是指戲劇性的障礙。

那麼新的問題也來了 : 我怎麼知道這個障礙是否足夠強大到可以算做一個戲劇性的障礙呢?

第一,這個障礙必須有同樣強大的決心,同樣強勁的動力,它拚死也要抵擋或者打消這種渴望,正如這個渴望試圖征服這個障礙的動力一樣強勁。

第二,衡量這個渴望/障礙的最好辦法就是想一想,假如故事裡的人物根本不理睬這個障礙將會發生什麼情況?你設置了一個障礙,假如人物既不理會它,也不採取行動,以致他在情感方面、身體方面、社會方面、經濟方面就要遭受嚴重危害或者遭遇滅頂之災,那麼這個障礙就是一個戲劇性障礙。假如這個人物可以無所作為而且毫發無損,那麼這個沖突就是個冒牌貨,沒有沖突就沒有戲劇性,也就沒有故事可言了。

三、如何去行動?

在你製造出一個具有威脅性的障礙之後,你要問自己,「人物要做什麼事情(行動)才能克服這個障礙和實現他的渴望」。

需要注意的是:活動不等於行動,更加並非戲劇性的行動。有時思考問題也可以等於行動。假如人物針對難題展開激烈的思想斗爭,或者精心謀劃針對難題展開直接進攻或者積極防禦,這些思想活動都屬於行動。偉大的故事全都涉及了人物內心的思想變化,還有人物內心世界的種種沖突。

行動要想具有戲劇性,它要麼必須針對難題展開直接進攻,要麼必須針對難題展開積極防禦。

渴望、障礙、行動這三大因素正是讓故事波瀾起伏,曲折生動的關鍵所在。

你手中最強大的武器是了解故事的形式和諸項要素,擁有了這一武器你就掌握了全盤規劃。

四、情感該如何表達?

情感是打造終極關聯所必需的材料,由此讀者和人物之間產生認同,融為一體,從而我們能夠體驗人物的感覺。假如我們不知道人物有什麼感覺,我們就沒有辦法和人物形成一種內在關聯。

為了精確定位人物眼下有什麼感覺,我們有一個最簡單的辦法,那就是問以下幾個問題:他擔心什麼?他害怕什麼?他希望什麼?

假如人物沒有擔心和顧慮,那麼,故事就沒有沖突。沖突的意思是說人物可能會喪失某種價值異常高昂的東西。

所以,你需要在心裡,問問這些問題,然後用最好的方式把它們寫下來。

五、展示

展示是基本的武器,它是把經驗捕捉到紙面上來的基本方法,其手段幾乎總是包括場景和對話。

展示邁著現實生活的步伐,分分秒秒地前行,逐字逐句地展開。展示(經驗)的對立面是講述(觀念)。

展示就是讓事情真真切切地發生在我們眼前,作者不必使用抽象的詞語來講述事實給讀者聽。

一定要記住:在整個教程中,我們都是在使用展示的辦法講授創作知識。比如:你要描寫一個瘋子,你就不能直接說他是個瘋子,而是要把他的語言、行動甚至是心理活動用文字的形式描述出來,讓讀者一讀就能感覺到他是個瘋子。這就是成功的展示。

需要注意的是,身份認同和塑造人物是一個成功故事的全部效果。它們就是故事要達成的效果內容,不過,它們並非故事取得效果的方法。

故事的目的、認同的目的都是讓我們持續不斷地跟自己保持接觸。你必須首先產生身份認同感,然後你才能喜歡某個人,建立友誼或者墜入愛河。它是把全世界人民團結起來的力量。沒有它,文明就無法持續。

其實,跟別人產生聯系也是跟我們自身產生聯系。故事的目的就是要構築這種聯系,創造這種認同。身份認同就是:我們怎樣才能體驗人物的生活?我們如何體會他們的感覺?我們如何變成他們的化身?此外,在這種身份認同的過程中,我們能體驗到更加豐富多彩的自我。但是,除非故事把人物塑造出來,否則我們就無法產生認同。人物塑造是一個新的階段,它是通向身份認同的一個鋪墊。

人物性格只有通過他的行動才能得以揭示。行動就是性格。除非人物採取某種行動,否則即便是全世界最美妙的性格也不會引起我們的情感共鳴。

而沖突又是我們用來強迫人物採取行動的元素,人物因此必須使盡渾身解數來展現自身。揭示人物性格是必不可少的,這樣,身份認同才能出現。

假如你對人物身上的災難敷衍了事,人物採取的行動將缺乏強大的說服力,故事就會鬆散拖沓,讀者也會離你而去。所以,你必須對自己的人物狠心一點兒,這是你唯一的出路。

有人可能會問:為什麼要給人物那麼多痛苦,製造那麼多麻煩(沖突)?是不是太殘忍了?

事實上,就如同上面所說,這是唯一的出路。因為作者把他們推到極限狀態正是把握他們靈魂最深處的最佳手段,也是觸動讀者內心世界的最佳手段。

這種做法既能揭示人物性格,又能製造出認同感。因此,作為作者,你是故事中一切麻煩的最終製造者,也是讓人物遭受種種痛苦的最終原因。你只能下此狠心不可。

我們把這個情況稱為 戲劇的悖論。

現實生活中的壞東西到了文學作品裡就成了香餑餑。

你越是讓小說人物困窘不堪,讀者就越能享受其中的妙處。

為什麼呢?因為它迫使人物最大限度地使出渾身解數,而一旦人物將自身發揮到了極限,我們就最大限度地體驗到了他們的生活。

一個精彩的故事必須具備兩股勢力,它們須旗鼓相當,奮力對壘,竭盡全力,最終精疲力竭。

六、結局

用行話來說,除非你擁有一個戲劇性的沖突(渴望+障礙),除非人物已經開始採取行動克服障礙,不然,你的故事就壓根兒沒有真正開局,更不用談結局了。

一般的規律是:結尾就埋伏在開局之中。這意味著,假如你擁有兩股旗鼓相當的勢力,它們都全力戰斗想要征服對方,那麼你的故事就算開始了。經過一場全面對決之後,一方勝出,此時故事也就結束了。

現實生活並沒有為我們預備現成的俗套,所以結尾也不必拘於一格,千篇一律。結局也可以是勝敗參半、互有妥協、吃點兒小虧的情況,因為現實生活中同樣也有這種情況。

綜上所述,你的基本功就是沖突、行動、結局、情感和展示。只要掌握了這些基本功就足以讓你取得成功。 每次它們都能幫你達到目的,因為它們提煉出了你內心世界那些激動人心而且富有戲劇性的東西。記住,你知道的東西比你意識到的東西要多得多。故事裡的你要比任何一刻你內心想到的自己豐富多彩得多。探索和發現你自己成了故事創作過程中的一大驚喜。

最後,我們應該如何檢查呢?

首先要問自己:「什麼人渴望什麼?」然後,在稿子上找到它。

再問自己:「障礙是什麼?」它第一次出現是在第幾頁上?它能出現得更早一些嗎?它能更強烈些嗎?人物是否能夠不理睬這個障礙,卻毫發無損呢?(記住,障礙可以出現在渴望的前面。)

下一個問題是:「行動是什麼?」人物通過做什麼事情來克服這個障礙?它出現在稿紙的什麼地方?它能夠更早一些出現嗎?人物能不能採取更多的行動或者更加堅定不移地主張自身利益,能不能表現得更加強烈或者更加直接?

最後一個問題是:「問題的最後結局是什麼?」是勝利呢,還是失敗(或者是局部勝利)?假如它是一個場面的結局,那麼,你還有更多的戰斗要開打;假如它是一個最終的結局,那麼故事也就結束了。

檢查你的作品的方法關鍵在於:事先定下尺度並經過深思熟慮,然後你就能辨別出你的故事是否已經具備這些要素了。

希望以上的內容,能對與我有著同樣困惑的朋友們有所幫助。

『伍』 寫小說怎麼解決人物形象塑造合劇情情節發展之間的矛盾.

人物形象來自兩個中表現形式。。我是這樣理解的:

  1. 人物本身的形象,包括:人物本身的長相(寫小說時,人物的長相也就凸顯出一個人的氣質,立場,本事等等),再有就是作為作者本身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怎麼樣的,小說前一定要先確定人物最基本的立場,說簡單點就是:善惡,或說是無間道之類的。

  2. 在情節發展中人物的表現:例如--表情,話語,動作,心理描寫以及嵌入小說本身的環境(環境變化,環境的變化會隱約凸顯出未來時間事件的發生,事件發生也就有了人物活動,人物活動也就有了前面幾種情況,有了前面幾種情況也能塑造人物形象了。舉個例子:我看過好多小說是說主角把反派或者是配角打死了,但是當時的環境描寫是這樣的:天邊的陰雲即使xxx死了,也不曾消散。你看見這樣的你會怎麼想? 反派死了沒?沒死環境也就成立了。如果死了呢?也能有xxx的死引起一系列的蝴蝶效應,也意味著主角將要面對新的危險或者是其他的。。。最重要的是:這個坑你可填可不填。。因為無所謂。這是環境。)。

    而人物的基本上的表情(細膩的表情描寫是最好也是最容易突出一個人物的形象的)。。。這就不說了。我看了一下你的問題,。。。

是對於情節和人物形象沖突的問題。。。

人物形象是在故事情節中發展中體現的額,如果出現沖突,這說明一件事:你故事的體系不對,或者是沒有構建好,沒構建好才會出現這種問題。寫小說先必須構件好故事的大體背景,人物立場,大體的情節走向(就叫他大綱吧)。。如果沒構建好這些基本的你寫著寫著就會超出你的大綱范圍。

解決辦法:

1、停筆,重新想一下,你的大綱,把大綱搭出來,寫的時候不要輕易超出大綱范圍。比如你要這一段情節,想自由發揮,就把大綱扯大一點,情節稍微清晰一下。

2、如果你覺得浪費工夫,那在考慮你是選擇保留人物形象啊,還是選擇保留故事情節。留一個,另一個改了,至於怎麼改,參考第一條。(保留情節的話,重新寫大綱吧。如果保留人物形象,呵呵,這情節就改了吧!!)

你從根本上就錯了,寫了大綱就不輕易超出范圍。。。這是寫小說時最容易出現的問題。。

每個小說作者寫完小說為什麼要休息幾個月在寫,一是為了收集資料(有網路很簡單,費不了多少時間),二是休息,三就是寫大綱了。寫大綱最費時間了。

『陸』 網路小說如何構建矛盾沖突【網文寫作技巧】

一、沖突的概述

沖突這個東西,無疑是小說寫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許許多多的寫作指南書,特別是偏向劇本的指導書,都會特別提到「沖突」這個概念。

《短篇小說寫作指南中》說:「為明了起見,我們把展示沖突的場面稱為大場面,其他用途的場面稱為小場面。」

《虛構文學速成全攻略》裡面的五大要素,分別是沖突、行動、凱搭結局、情感和展示。

《情節!情節!》的副標題,就是通過人物、懸念與沖突,賦予故事生命力。

《你的劇本遜斃了》裡面說,你的劇本失敗的原因之一是你沒對每個場景大喊:「我怎麼才能增強沖突?!」

《故事》裡面,把沖突作為故事事件的必要因素之一。

許許多多的寫作指南書,都非常看重沖突。然而到底什麼是沖突呢……很多初學者,聽說要在故事裡安排沖突,就寫下了以下的情節。

脾氣暴躁的老媽回到家之後,把我臭罵了一頓

我因為業績好,同事都在身後各種議論我,說我的壞話。

我好端端的走在一條街道上,忽然一盆水倒下來把我淋得透濕。

我這個月的月考,想要考第一。

然而猜猜看?也許有過寫作訓練的孩子們會發現,這些都不能算是沖突。

在理解沖突之前,首先要說的一件事就是:麻煩不等於沖突。再說一次:麻煩並不等於沖突。

二、沖突的基本概念

《虛構文學速成全攻略》裡面,有一個公式,能夠讓大家快速的理解沖突。這個公式說,沖突=渴望+障礙。

意思就是,想要塑造一個沖突,主要人物首先需要有一個渴望。比如說渴望升職,渴望和某個女孩交往,渴望成為億萬富翁。然後,現實需要給他足夠的障礙,來阻止他完成這個渴望。比如說,他渴望升職,但是老闆是他從小到大的死對頭。他渴望和校花交往,但是校花只喜歡高富帥,而他長得丑又沒有錢。他渴望成為億萬富翁,但他只是鄉下的農民的兒子……

渴望和障礙,加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個基本沖突。而渴望和障礙越強烈,這個盯激拿沖突也就越強烈。

其實比起「沖突」這個詞,我比較喜歡叫它「拉扯」。因為感覺更好理解一點,這就是渴望和障礙,兩股相反的力量在拉扯著。然後故事就在這一個個拉扯之中,被扯到了最後的結局……嘛,不過叫什麼都一樣,沖突這個概念可能已經深入人心了,所以我姑且也繼續這么叫著。

除了這個公式之外,還有另一個理解沖突的方向鉛圓。那就是,沖突的結果。沖突會導向人物行動。因為如果渴望和障礙夠強烈,人物不可能不做點什麼。

比如渴望跟校花交往的那個醜男孩,在自己外貌和貧窮面前,可能會想辦法改變自己的形象和財富狀況等等。

如果他覺得障礙太大了,應該換個人去追求,什麼都不做就走了。意味著他的渴望還不夠強烈。

如果他什麼都不做,校花依然跟他在一起了。如果故事是這樣發展,不需要他改變點什麼的話,這說明障礙不夠強烈。

因而都不能形成沖突。

所以說,如果單看結果的話。不導向行動,不推動故事發展的,都不能算是沖突。(注意,這個地方的行動,不僅僅只外在的行動,內心的下決定,也算是行動的一種)

好啦,這就是沖突的基本概念。我覺得這個概念還是比較簡潔明了的,所以大家都應該能聽懂。總結一下,我從兩個方面來解釋沖突。一個是沖突的基本組成,由渴望和障礙兩部分組成。一個是沖突的結果,沖突會導向人物行動。

現在是練習題,測試一下大家是不是聽懂了,往上看看之前我舉的例子,為什麼這些不能算是沖突?

提示:從組成部分來看,他們是不是缺少了渴望或者障礙?

從結果來看,他們一定能導向行動嗎?

還有一點,要記住。上節課講了。事件是……故事事件是什麼?

嗯,事件創造出人物生活情景中,富有意味的變化。這種變化是用一種價值來表達和經歷的,並通過沖突來完成。

回去檢查一下你寫的故事,裡面有多少個算是故事事件的時候,要著重檢查一下,故事裡有沒有足夠的沖突。如果沒有,就需要好好考慮一下,怎麼加入沖突了。一般來說,沖突到位了,事件也就算是基本成功了。

三、沖突的表現形式

唔……這部分沒有什麼好說的。只是講了之後,能讓大家比較容易認出沖突來。

雖然本質上沒有什麼區別,沖突一般有兩種表現形式。

一種叫做追求。就像是游戲裡面的障礙跑一樣,人物有個特別想要的東西,不停的追逐著它。然而路上有各種各樣的障礙,讓他沒法那麼容易的得到這個東西。不管這個東西,是金錢、地位、名譽、愛人、還是什麼的……總之整體的故事看起來就像是個追求者的障礙跑。

另一種表現形式,叫做保護。一些危險拚命的追逐著主角,主角為了保全自己重要的東西,不停的逃避著。類似於生存游戲,或者塔防,不管主角想要保護的是自己的名聲,家園,安全,友人的安全什麼的。整體的故事看起來,就是各種危險接踵而至,而主角努力要保護重要的東西,逃避危險的侵害。

這兩種表現形式,其實沒有任何本質上的區別。無論渴望的是具體的東西,還是渴望保護家人。都是渴望。無論障礙是追求路上的障礙,還是出現的危險,其實都是障礙。所以最後組成的東西,都叫做沖突。

而沖突的結果無非是:某人或某物勝利、失敗、輸一著、被迫做出決定、對自己或以前沒認識到的復雜因素有所認識、或者乾脆退卻。

然後沖突告一段落,故事稍微平緩,准備迎接下一個沖突。

四、沖突的目的

噫……我想想看還能不能講完。之後還有個沖突的塑造……可能會迫不得已又要分兩節課了……不!一定要在這節課把沖突講完,下節課我還想講主控思想呢……

嘛,沖突的目的,跟結果有關系。無非就是逼迫、強化人物行動,展示人物的特質。

這個概念,我會在人物的部分詳細的講一下,不過在這里先提一下。

首先,人物是不會隨隨便便的就行動的。因為這是人的本性。我們很懶,怕麻煩,不想冒險。能不行動的時候,就不會行動。如果沒有障礙,主人公不會做任何行動,所以需要沖突。需要有敵軍來侵犯主角的家園,這樣,我們的主人公才能拿起武器,悍然參戰。

而他的行動,他的選擇,才能展現出主人公是什麼樣的人。面對敵軍入侵這個障礙,和保全自己的渴望的時候。主人公是會投降,還是抵抗到底,是會請求支援,還是逃跑躲藏?

是這些選擇,彰顯了主人公是什麼樣的人。而只有沖突逼迫了主人公行動,他才能做出選擇。

這是第一,沖突逼迫了主人公的行動。

其次,沖突還會強化行動的力度。

我們寫作的時候,為了展示一個人的內在品質。是不能直接說「他是個好人」,「他是個真誠的人」。這樣是不行的,我們需要展示。

要怎麼展示一個人的真誠呢?最簡單的,是看他的行動。但這個行動,如果只是普通的行動,並看不出什麼。但在沖突下的行動,最能說明一個人的本質。

如果他在無關緊要的事情上,說了實話。我們並不能說他真誠。但如果,假想一下。他有生以來最恨的敵人,被冤枉了。而且他只要作偽證,就能拿到一大筆錢。這個時候,他還說了實話,幫敵人脫罪。這個時候,我們都會心服口服的認為他是個真誠的人。

綜上所述,沖突是逼迫、強化人物行動,最終目的是展示人物的特質。

其實很多寫作書裡面,都提到了大家逃避沖突的傾向。因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是會盡量逃避沖突的。但是作為一個寫作者,我們需要擁抱沖突。這其中可能會有個……習慣性的問題。

而我的建議是。不要把沖突當成是一件麻煩事,而要把沖突當成展示人物的機會。就像是,沒有這個土坑,怎麼能表現你人物的彈跳力呢,沒有這個壓力,怎麼能表現你人物的處亂不驚呢。

隨手得來的成功,都不值得贊頌。不是嗎。

同理,我看到有些作者說過,不捨得讓書中的某個角色死……

不過作為我本人來說,雖然在現實中,我贊同所有人的生命都是珍貴的。但是對於小說中的虛擬人物來說,某些人,他們只有在恰當的時刻,壯麗的死去。才能永遠活在大家的心中。我覺得這才是成全那些人物生命的方式。而且我覺得,願意這么做的作者,才算是對人感興趣的作者。

啊……扯遠了,現在繼續扯回來說沖突。

五、沖突的塑造

快速的說一下這個部分,基本上參考的是《情節!情節!》這本書裡面的……嗯……大概是107頁到120頁之間。不想聽我講的孩子,可以自己去找書看啦。不過我還是姑且快速的幫忙梳理一下。因為我覺得講得實在是很亂。(而且感覺有些歸納沒有意義……有些跟後面的懸念講的…是重復的)

好……我們來看看這本書裡面講了些什麼呢。大標題寫著:人物、群體、被迫在一起、沖突的目標、提高沖突的籌碼、權力斗爭、競爭、時間、家庭、戀愛、工作、態度、內心沖突、延長沖突。

首先是沖突的設置:

可以設置沖突的人物、群體、目標。

人物:如果你選擇了正確的人物和情景,沖突會自然發生。你的任務就是塑造截然對立的人物,並把它們放在一起。比如把一個將軍和一個逃兵放在一起,一個大屠殺倖存者和前納粹分子放在一起,一個潔癖和邋遢鬼放在一起,還有,比如說……一個東大處男和AV女優……?

群體:人物群體,特別是為了共同原因和意識形態結合在一起的群體,與生俱來會產生沖突。比如天主教徒和猶太教徒,藍營和綠營,滿遺和明粉……嗯,之類的。特別是對群體忠誠度越高,越有可能因為群體產生沖突。

目標:這個很容易想到。大魔王想要毀滅世界,而英雄想要拯救世界。自然而然的就會產生沖突。與此相比的,大公司想要盈利而破壞環境,環保組織想要保護環境。設置沖突的目標,很容易就能引發沖突。

再來,是沖突的環境。

沖突的人物被迫在一起,比如必須合租,被關在了一個密閉空間里,或者必須一起完成一件事情。這就是沖突的環境。

比賽(競爭)環境、有權力斗爭的環境。都是很容易引發沖突的。

再提一句,其實比起這些,極端的環境,比如所有人只能活一個這種,也是非常容易引發沖突的。

沖突的場合:

家庭、工作、戀愛、時間、內心沖突……我個人覺得這根本沒有什麼可說的。而且我覺得歸納並沒有什麼意義。基本上所有場合,都可以產生沖突。其中提到特殊的一種,內心沖突。跟其他的沖突相比,這種沖突更難處理。而且就算塑造得很成功,在小說往其他形式改編的時候,往往會丟失這一沖突。所以需要謹慎使用。

加強沖突的效果:

提高沖突的籌碼,和延長沖突。

提高沖突的籌碼,和前面講的增強事件的價值反差是一樣的,也就不打算講了。

而延長沖突,就是好好的表現這個沖突,不要讓沖突出現,草草收尾。盡量更好的、描寫、渲染表現沖突,挖掘沖突內在意義,讓它發揮最大的效用。嗯……這句話很虛對不對。我也覺得很虛。但是怎麼做並不是這節課要講的,而且……啊啊啊我已經超時了……我想想,大概會在展示講?誰知道呢。

六、練習

最後,好好的練習是最重要的。

我們已經講了沖突,和完整的事件了。現在,找一本小說,最好是你自己寫的。如果還沒有寫,就找一本喜歡的。把每個事件標出來,分析它有著怎麼樣的價值反差,人物面臨什麼渴望、什麼障礙、又做了些什麼行動。它是故事事件么,有什麼辦法加強這個事件么。

如果能分析個……十萬字左右?嘛,這個字數我是亂說的因為我自己沒數過。大概就能熟練的辨認出事件和沖突了。

然後,自己寫出故事事件。如果有寫小說的話,把之前分析出不是故事事件的事件,嘗試改成故事事件。如果還沒有寫,那就開始擬定一個大綱。把事件和沖突布置好。再改到自己覺得大綱夠吸引人的時候,就可以開始下筆寫了。

『柒』 什麼叫故事的矛盾沖突

故事的矛盾沖突通俗的說就是正反兩方都有強烈慾望去實現目的,並付諸於行動,通過征服對方或者被對方征服的方式進而達到新的平衡的過程。

如:有一小杯水,有兩個人都兩個星期沒喝水。這杯水剛夠一個人活到救援隊來。那麼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並最終會有一個結果。這個決定水由誰來喝的過程(方式無數)就叫矛盾沖突。

矛盾是文學創作中較為普遍的創造手法,卻往往會對作品產生許多獨特的效果。運用好的話可以使文章增色不少。 首先,運用矛盾可以突出人物的形象、品格,從而塑造典型的人物。 文學作品很注重對這類人物形象的塑造。

矛盾是一切運動與生命力的根源,矛盾能帶來動力與活力。只有當人物的各種經歷在不斷地發生變化,出現新的情況才能夠引起讀者的注意,才能使故事變得更好看。

閱讀全文

與如何塑造故事沖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郭冬臨小美女搭檔有哪些 瀏覽:753
怎麼能讓幸福樹分枝 瀏覽:796
鄉鎮事業編制如何轉變身份 瀏覽:664
愛情里有哪些手段 瀏覽:123
易經怎麼看婚姻 瀏覽:731
我的愛情在天邊是什麼歌 瀏覽:273
這才叫愛情是什麼歌曲 瀏覽:491
她說我也是幸福的人怎麼回復 瀏覽:744
事業編擬聘公示後多久發工資 瀏覽:117
故事欣賞法是什麼 瀏覽:466
美女老鄉怎麼拍 瀏覽:582
電腦如何下載京視健康app 瀏覽:384
皮影戲寓言故事怎麼做 瀏覽:109
幸福到底是怎麼形成的 瀏覽:771
路衍經濟歸屬於什麼專業 瀏覽:43
有哪些有故事的古城 瀏覽:330
經濟犯罪多少日能結案 瀏覽:871
草原上的小牧寫的是什麼故事 瀏覽:204
對你來說什麼是幸福的事情 瀏覽:346
聖杯6逆位事業代表什麼 瀏覽: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