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大明湖傳說故事
大明湖裡蛙不鳴 位於山東省會濟南市中心的大明湖,是濟南的三大名勝之一。它是一個由眾泉匯流而成的天然湖泊,湖面面積46.5公頃。該湖不但歷史悠久,風光秀美,而且湖中一些自然現象也頗令人費解。其中,大明湖中「蛇不見,蛙不鳴」現象,就令人頗感興趣。 大明湖的青蛙為什麼不會叫?當地流傳這樣一個傳說:當年,乾隆皇帝下江南,路經濟南,就住在大明湖邊的巡撫衙門里。晚上,大明湖的青蛙聒噪盈耳,吵得這位萬歲爺睡不著覺。於是他便把隨侍的大臣劉墉(即劉羅鍋)叫來,讓劉墉傳他的聖旨,不準大明湖的青蛙再叫了。劉墉只得遵命,來到高高的北極閣上,大聲向著湖中的青蛙宣布了乾隆皇帝的聖旨。畢竟皇帝是金口玉牙,連青蛙也不敢違旨。從此,大明湖的青蛙就再也不叫了。 這傳說自然不足為信。有人試圖用水的溫度對這一現象做出科學的解釋:大明湖的水來自濟南各泉的泉水,水溫較低,青蛙生活在這里不能發情,因此就不叫。其他灣塘里水溫較高,青蛙生活在裡面能夠發情,到了發情期就會大叫不止。但這種說法,也難以服人。因為其他灣塘里的水溫較低時,青蛙照樣能叫;而大明湖的水溫升高時,青蛙仍保持沉默。看來,要解開這一自然之謎,只有留待後人了。
❷ 大明湖的歷史名人和故事
1、曾鞏
南豐祠又名曾公祠,為紀念北宋文學家、齊州(今濟南)知州曾鞏而建。曾鞏任齊州知州期間,為濟南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主持修築堤堰、疏浚水道、開挖新渠、修建北水門,即大明湖匯波門,從根本上解決了城北的水患問題。大明湖之所以霪雨不漲,就與北水門調節水量有關。
另外,曾鞏還為西湖(今大明湖)修了長堤,名為百花堤,建了北渚亭,還在城內修橋鋪路,在趵突泉畔建了濼源堂、歷山堂。曾鞏調離齊州時,濟南老百姓擁上街頭,拉起吊橋,關閉城門,以挽留他們的父母官,致使曾鞏不得不在夜間悄悄出走。
2、鐵鉉
明建文帝時,鐵鉉鎮守濟南,任山東參政。公元1400年,明燕王發動靖難之役,兵至濟南,鐵鉉固守,閻王率公布下,便繞道濟南攻取南京。後來閻王勢如破竹,攻破南京推翻建文帝,自立為建文帝,再復取濟南,鐵鉉被俘,寧死不降,在南京受刑而死。
鐵公祠位於大明湖北岸,為紀念明代兵部尚書鐵鉉而建,鐵公祠匾額由清代翁方綱手書。始建年代不降,清乾隆年間,山東鹽運使阿林保在濟南大明湖畔北岸修建了鐵公祠。
鐵公祠的修建,反映了濟南人民對忠於職守、誓死衛城的鐵鉉的緬懷之情。如今,鐵公祠已成了大明湖一個著名景觀,劉鶚在《老殘游記》中曾繪形繪色地描寫了在鐵公祠觀佛山倒影的情景。
3、王漁洋
王洋漁6歲入學,8歲能詩,15歲就有詩文出版,17歲應童子試,三試皆是第一名,被譽為神童。據《歷城縣志》記載,清代著名詩人王洋漁24歲時,在大明湖畔秋柳園讀書會友賦詩,並在水面亭寫下了轟動大江南北的《秋柳四章》。
王洋漁創詩論神韻說,被譽為一代詩宗,是我國文學史上的著名詩人文學家。秋柳園位於大名湖南岸,與歷下亭隔水相望,門上懸匾額秋柳園三個大字,由清代書法家何紹基書寫。
(2)有哪些歷史故事關於大明湖擴展閱讀
大明湖,位於山東省濟南市市中心偏東北處、舊城區北部,位於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是由濟南眾多泉水匯流而成。是繁華都市中一處難得的天然湖泊,與趵突泉、千佛山並稱為濟南三大名勝,也是泉城濟南重要的風景名勝、開放窗口和聞名中外的旅遊勝地,素有「泉城明珠」的美譽。
早在唐宋時期,大明湖就以其撼人心弦的美景而聞名四海。2009年,大明湖榮膺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第一泉水湖」稱號。
大明湖一帶歷代建築甚多,素有「一閣、三園、三樓、四祠、六島、七橋、十亭」之說,所有建築均建造精美,各具特色。其中最著名的有:
1、海右古亭——歷下亭
歷下亭位於明湖水面諸島中最大的湖心小島上,因處歷山之下而得名。它四面臨水,綠柳環繞,它挺拔端莊,古樸典雅,紅柱青瓦,八角重檐,朱梁畫棟,是一座軒昂古雅的木結構建築。歷下亭雖幾經整修,但基本上保持了清代原貌。
亭中匾額「歷下亭」三字,為清乾隆皇帝手書。亭北名士軒中,牆上嵌有杜甫、李邕的石刻畫像及濟南歷代名人的畫像,門前抱柱上刻有郭沫若撰寫的對聯:「楊柳春風萬方極樂,芙渠秋月一片大明。」
2、道教廟宇——北極閣
北極閣又名北極廟,坐落在大明湖北岸,又名真武廟,是一座道教廟宇。北極閣建於元代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明代永樂年間重修。廟宇建在7米多高的石砌高台上,由前後殿、鍾鼓樓、東西配房組成。
正殿內供奉北方水神真武帝君像,像旁有龜蛇二將、四天君塑像,均栩栩如生,口目傳神。正殿兩側壁上繪有關於真武修煉成仙的壁畫,具有極高藝術價值。後殿名啟聖殿,供奉著真武父母的塑像。
3、匯波樓
匯波樓位於大明湖東北岸北水門之上。北水門為曾鞏任齊州知州時,於宋神宗熙寧五年(公元1072年)所建,是濟南唯一的北城門,既可設閘泄水、防水,又可通舟楫。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修建新城牆時,在北水門上建了一座兩層高的城樓,因城內諸泉水匯流入大明湖,再經北水門流出城外,故命名為匯波樓。
匯波樓建成後,成為人們登臨游覽,集宴賦詩的好去處,歷代文人墨客多有題詠。解放前,匯波樓毀於戰火。1982年,市政府在原址重建。新樓基本保持原貌,為重檐兩層城樓式建築,氣勢宏偉。登匯波樓,北可眺望鵲、華兩山秀色,南可俯看明湖美景,夕陽西下時,更可領略到濟南八景之一匯波晚照的壯麗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