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前程往事 > 立春有哪些習俗的故事

立春有哪些習俗的故事

發布時間:2024-07-09 23:07:25

❶ 立春的傳說故事

關於立春的傳說故事(精選5篇)

立春不僅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們的心目中,春意味著風和日暖,鳥語花香;春也意味著萬物生長,農家播種。以下是我整理的立春的傳說故事,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立春的傳說故事 1

傳說,在明朝年間,有個知府,在上任的頭一年的春天,氣候非常寒冷,而且時間也冷得很長,雖說立春已有個把月了,花草樹木都未看見發芽。

知府心想這不是一個好兆頭,他急於想見到樹草花木發的芽。於是,他立即下令,要百姓去尋找發了芽的樹枝送到知府里。如誰送得早,就有獎賞。

次日,便有一個姓吳的和一個姓周的兩個人,找到了幾枝發了芽的楊木,送到顫逗了知府的衙門。知府見了,心裡自然大喜,認為是送來了吉祥。吳、周兩人得到了知府的重賞。知府又要他們兩人明年更早些來報春。

恰巧,第二年因冬季比較暖和,正判盯月初一立春,周、吳兩人手持發了芽的楊柳,各入還拿了一面小鑼半邊特製的鼓,一齊來到知府衙門報春。他們一邊敲鑼,一邊唱起自己編的一些好聽的吉利奉承話。知府格外高興,又給了周、吳二人雙倍的獎賞。這樣一來,周、吳受賞的消息傳到了其他老百姓那裡。

來年,其他百姓也仿照著周、吳二人的樣,成群結隊地上衙門報春。知府見到這樣多的百姓都來了,他再也不拿出自己的銀錢賞給百姓。知府便對大眾說:「報春是件大喜事,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回大地早,是萬民之福。你們可以拜吳、周二人為師,到各地村莊的鄉親們家裡去報春。本府從今後,在立春時節辦個盛大的迎春大會,與民同樂。」自從那時候起,各地都形成了打春的風俗。

立春的傳說故事 2

關於立春的傳說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年的立春前,當人們准備熱熱鬧鬧迎接立春時,不料,瘟疫四起,使得所有人都傳染上了一種說不出的疾病。這種病很怪,那模樣真像喝醉了酒似的.,個個都是頭重腳輕,連抬抬手的力氣也沒有。

立春前一天,一個老道打扮的人來到了一個村莊。他見村莊里靜得聽不到雞鳴狗叫,更不見有人走動,覺得奇怪萬分。他來到了村邊的一戶人家敲門,道人連呼幾聲沒人應,後來他看到一個中年人,連忙上前打聽,中年人抬了一下眼皮,合著眼用微弱的聲音,斷斷續續地說:「全村人都得了一種像我這樣的病。」

道人一連闖了幾家,情形都是一樣。道人也莫名其妙。於是,他來到村東頭的一棵古樹下,面南盤坐,挑起單掌,合眼靜坐,口中念念有詞。原來,他向南海的觀世音菩薩祈求醫治瘟疫的方法。約摸過了三個時辰,道人長噓一口,猛然站起來,飛快地跑回觀院,掄鎬便刨,他刨出一袋貯藏的蘿卜,又飛快地跑到了村莊。這時候,已是第二天大清早了,道人從村中一家找到一隻蘆花大公雞,拔下幾根雞毛,扎在了地上。

道人合眼祈告著,腦海中又出現了靜坐時與觀音菩薩對話的場面:觀音菩薩告訴他,等地氣通時,讓鄉人百姓每人啃吃幾口茄沖賣蘿卜,瘟疫便可自動解開。過了約莫有一袋煙的功夫,扎在地上的雞毛突然動了起來,道人驚喜萬分,他喊著:「地氣通了,地氣通了。」奔向了村莊的每家每戶,讓人們啃吃蘿卜。結果,還真靈驗,人們吃了蘿卜之後,全都好了。

人們紛紛給道人跪下,謝他的救命之恩。道人說:「大夥請起,別謝我,應該感謝觀音菩薩。不過,大夥現在應該去救別人。我的觀院里還有許多蘿卜,大夥帶著快去鄰近村莊救人吧!」鄉人聽後,帶著蘿卜奔向了十里八村。

瘟疫解了,人們又過上了平靜安樂的生活。但是人們不會忘記那位道人,更不會忘記讓他們從苦難中解脫出來的蘿卜。從此,鄉人便在立春這天啃吃幾片蘿卜,以求平安。「咬春」的習俗也就形成了,持續至今。

立春的傳說故事 3

「春節」為什麼不在「立春」

立春是傳統二十四節氣之首,古代民間都是在「立春」這一天過節,相當於現代的「春節」,而把農歷正月初一稱為「元旦」,在1920年之前,中國的春節就是從立春這天開始算的。

1920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建立了中華民國,他在將「元旦」調到公歷1月1日後,並沒有動「春節」,因為春節的存在對農業生產相當重要,具有標志性意義。但兩年後,「春節」也被移到了農歷一月一日。

民國三年(公元1920年)一月二十一日,時任內務總長的朱啟鈐致時任大總統的袁世凱《定四季節假呈》:「擬請定,陰歷元旦為春節,端午為夏節,中秋為秋節,冬至為冬節……」,這份「四季節假呈」很快獲得袁世凱批准,於次年(1920年)起開始實行。因為「春節」移植給以前的元旦,持續了兩千多年的立春節慶活動逐步消失,立春變身為普通的節氣。

有人怪袁世凱和朱啟鈐把中國重要的「春節」搞亂了,實際上袁世凱的初衷是想保留傳統的節日風俗,這在《定四季節假呈》中說得很清楚:「乘時布令,當循世界之大同,而通俗宜民,應從社會之習慣。」

新的春節安排頒行後,民間很快流行起「過春節」,以前的「歲節」徹底變成了「年節」,自此,夏歷歲首稱春節的做法就一直相沿至今,我國從那時開始決定使用公歷的演算法,並從歷法上正式把農歷正月初一定為「春節」,把公歷1月1日定為「元旦」,也就是「公歷新年」。

在這樣的情況下,農歷年從正月初一開始沒有爭議,但是人們使用的農歷生肖年從何時開始卻一直有爭議,目前多數人都認為「立春」節氣是農歷生肖年的開始,因為在中國古代歷法中,十二生肖的計算與天乾地支有很大關系,所以在「論天乾地支、計算二十四節氣」的情況下,「立春」節氣應該是新生肖的開始。

其實公歷與農歷的時間是相差較大的,一般相差一個月左右或以上。我國現在的歷法通常是雙軌制,即是既採用公歷紀年,也延用農歷紀年。而從生產生活與民俗文化等方面來看,農歷紀年更能反映天象與農時,更利於播種收獲,更符合國人習慣。

而在民間頗為流行的命理風水理論中,農歷紀年更是用來判斷人生運勢的重要依據,比如人們排出的生辰八字就都是農歷的干支時間,正是根據這些干支的生克關系,才能判斷人的運勢如何。

由上可知,每年的公歷1月1號,只是公歷的交接,表示進入了公歷的新年,但它不是農歷的交接,農歷的春節,也不是進入新一年的標志,農歷的交接,是按立春來計算的,只有每年公歷2月4號左右到來的立春節氣,才是新舊農歷年份的分界,至此農歷年份才進行交接。

立春的傳說故事 4

相傳宋朝年間,一個書生名叫陳皓,有一位賢慧的妻子叫阿玉,兩人感情深厚,情投意合。陳皓專心致志讀書,但常忘記了吃飯。這可急壞了阿玉,她左思右想,終於想出了做春餅這個辦法,春餅既能當飯,又能當菜。陳皓邊讀書邊吃春餅,餐餐吃得香,讀書的勁頭更足了。

立春吃春餅是中國一種古老風俗。晉代已有「五芋盤」即「春盤」,是將春餅與菜同置一盤之內。唐宋時立春吃春餅之風漸盛,皇帝並以之賜近臣百官,當時的春盤極為講究:「翠縷紅絲,金雞玉燕,備極精巧,每盤直萬錢」。民間也用以互相饋贈。

吃春餅的食俗也影響了兄弟民族。如耶律楚律隨成吉思汗征西域時就曾命廚師作春盤,並作詩日:「昨朝春日偶然忘,試作春盤我一嘗。本案初開銀線亂,砂瓶煮熟藕絲長。勻和豌豆揉蔥白,細剪萎蒿點韭黃。也與何曾同是飽,區區何必待膏梁」。

春餅發展到今天,形制隨地而異,食用時間也因地而別。有烙制、也有蒸制;或大如團扇,或小如荷甲。

閱讀全文

與立春有哪些習俗的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麼能讓幸福樹分枝 瀏覽:796
鄉鎮事業編制如何轉變身份 瀏覽:664
愛情里有哪些手段 瀏覽:123
易經怎麼看婚姻 瀏覽:731
我的愛情在天邊是什麼歌 瀏覽:273
這才叫愛情是什麼歌曲 瀏覽:491
她說我也是幸福的人怎麼回復 瀏覽:744
事業編擬聘公示後多久發工資 瀏覽:117
故事欣賞法是什麼 瀏覽:466
美女老鄉怎麼拍 瀏覽:582
電腦如何下載京視健康app 瀏覽:384
皮影戲寓言故事怎麼做 瀏覽:109
幸福到底是怎麼形成的 瀏覽:771
路衍經濟歸屬於什麼專業 瀏覽:43
有哪些有故事的古城 瀏覽:330
經濟犯罪多少日能結案 瀏覽:871
草原上的小牧寫的是什麼故事 瀏覽:204
對你來說什麼是幸福的事情 瀏覽:346
聖杯6逆位事業代表什麼 瀏覽:713
哲學還是經濟學哪個更好找對象 瀏覽: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