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前程往事 > 中國民間故事一枚銅錢主要內容講的是什麼

中國民間故事一枚銅錢主要內容講的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4-07-08 17:10:00

❶ 寫材料小故事40例

1.【朱元璋「廉政談話」的故事】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為防治腐敗、穩固江山,每啟用一批地方官員,總要告誡這些預任官員,老老實實地守著自己的薪俸過日子。這就好像守著一口井,井底的泉水雖然不多,但甘甜清爽,每天都可以汲取享用,泉卻始終不會乾涸。相反,不願守用井底之泉,而去追求薪俸之外的財物,則如投身肆虐的洪流,雖可暴飲狂歡,但好景絕不會長,遲早會遭遇滅頂之災。

2.【湯斌識人的故事】某秀才偶然路過書店,見一少年正在數錢購買《呂氏春秋》這部書,不慎將一枚銅錢落在地上。秀才便偷偷用腳踩住,待少年離去後快速彎腰收入囊中。不想旁邊坐著一個老者,將這一切完全看在眼中,忽地站起追問此人姓名,然後冷笑而去。後來秀才得到江蘇常熟縣尉的官職,興沖沖地整裝去赴任,拿著拜帖拜見巡撫大人,但卻被告知,他已被彈劾,不用去上任了。秀才不解,傳話人告訴他,因為他「貪心」。此人愈發不解,懷疑是一場誤會。巡撫衙門的一席話,讓他明白了事情的原委,「汝不記昔年書肆中事耶?為秀才時,尚且一錢如命,今僥幸作地方官,能不探囊胠篋為紗帽下之竊賊乎?」你不記得當年書店中的事了?當秀才的時候,尚且視一文錢如命;如今僥幸做了地方官,你能不搜刮索賄,做一個戴紗帽的竊賊甚至劫匪嗎?此人這才醒悟當時問他姓名的老者,就是現在的江蘇巡撫湯斌,於是非常慚愧地辭官走了。

3.【於成龍清廉的故事】清代的於成龍為官清廉自守,多行善政,深得士民愛戴。他任黃州知府時,當地遭遇連年飢荒,他一面向上司請求蠲免稅賦,賑濟災民,一面開展民間自救,自己常年以粗糠野菜為食,把節省的薪俸口糧用於救災,老百姓編歌贊道:「要得清廉分數足,唯學於公食糠粥。」後來於成龍官至兩江總督,依然是「布衣蔬食,半茹糠秕」「日食粗糲一盂,粥糜一匙,侑以青菜,終年不知肉味」,江南百姓稱他為「於青菜」。於成龍病逝時,部屬見其床頭舊箱里僅有綈袍一件、靴帶二條,瓦瓮中粗米幾斤、鹽豆豉幾碗。康熙曾評價於成龍「居官清正,為古今廉吏第一!」

4.【胡壽安「青菜知縣」的故事】明代的胡壽安任新繁知縣時不但公務廉明,愛民如身,還抽空在後院的空地種滿蔬菜,補貼家用,招待客人,百姓感其清廉,稱他為「青菜知縣」。胡壽安平日居家穿粗布衣,吃粗米飯,睡紙蚊帳,在簡朴的生活中獲得一種別樣的愉悅,他為自己用的紙蚊帳寫了一首詩:「紫絲步障最奢華,卧雪眠雲自一家,雪又不寒雲又暖,扶持清夢到梅花。」胡壽安在信陽做官,任滿離任時行囊空空一擔輕,百姓相送「如悲親戚」,他題詩致謝道:「一官來此幾經春,不愧蒼天不負民。神道有靈應識我,去時還似來時貧。」

5.【張堪「漁陽惠政」的故事】東漢時期,漢武帝任命張堪為蜀郡(今四川成都一帶)太守。當時成都富庶,錢財如山,但他秋毫未取,離開成都時,只乘一輛舊馬車,車上唯行囊而已。不久,朝廷又任命張堪為漁陽太守。他在任時秉公執政,「捕擊姦猾,賞罰必信」,深得當地人民愛戴。當他提出要在漁陽地區大興水利時,眾多百姓響應,短期之內便開出稻田八千多頃。百姓編了一首歌謠贊頌張堪:「桑無附枝,麥穗兩歧,張君為政,樂不可支。」張堪在漁陽任職8年,邊境安寧,社會穩定,百姓生活富足,「漁陽惠政」因此而來。

6.【王世充因「口惠而實不至」的故事】《資治通鑒》記載,隋末群雄之一的王世充,在攻下洛陽後,被封為太尉。為展示自己有招納賢才、廣開言路的胸懷,王世充在太尉府外立了三塊牌子:一求文學才識,堪濟時務者;二求武勇智略,能摧鋒陷敵者;三求身有冤滯,擁抑不申者。看到這樣的三塊「廣告牌」,每天上書言事的多達數百人。王世充「悉以引見,躬自省覽,殷勤慰諭」,於是「人人自喜,以為言聽計從」。但事實上,王世充口惠而實不至,「下至士卒廝養,世充皆以甘言悅之,而實無恩施。」輕諾寡信的王世充,漸漸失去了文官武將及百姓的信任,也為自己最終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7.【古代官員「言必信,行必果」的故事】明朝張津在浙江海寧譙樓上題過這樣一副對聯:「寬一分則民多受一分賜,取一文則官不值一文錢。」他主政期間,克己奉公,不徇私情,剛正不阿,深受百姓愛戴。清朝乾隆年間的鐵面御史錢灃也撰寫過一副對聯:「愛半文不值半文,莫謂世無知者;作一事須精一事,庶幾心乃安然。」錢灃在擔任湖南學政時,曾前往各縣視察,按當時的「棚規」,學子要湊錢向學政致意,但錢灃一概不受;他當京官時,不飾車馬,只買了一匹瞎了一隻眼睛的騾子當坐騎。

8.【古代官員正身直行的故事】唐代元德秀任地方縣令期間,立志以聖賢之風勤勉於政,堅持潔身自好、持身以廉,從不收受賄賂,過著「祿薄儉常足,官卑廉自高」的生活。他在魯山做縣令三年期滿離任時,只有一匹薄布,別無分文,百姓與之揮淚而別。唐人盧載在《元德秀誄》中贊曰:「誰為府君,犬必舀肉。誰為府僚,馬必食粟。誰死元公,餒死空腹。」北宋司馬光評價道:「德秀性介潔質朴,士大夫皆服其高。」元德秀戒貪止欲、正身直行、造福百姓,堪稱清官典範。

9.【古代官員一心為公的故事】《三國演義》中有這樣一段令人感慨的故事,晉國大將羊祜病重後,再三向晉武帝司馬炎推薦杜預,事後卻焚燒薦稿。晉武帝問他:「舉善薦賢乃美事也,卿何薦人於朝,即自焚奏稿不令人知耶?」羊祜答道:「拜官公朝,謝恩私門,臣所不取也。」據《宋史》記載,北宋宰相王旦,為官數十載,知人善任,舉薦賢才,不留私名,不受私請,朝中很多官員都是王旦推薦提拔,但都不知所薦者是誰。史書中稱,「旦為相,賓客滿堂,無敢以私請。察可與言及素知名者,數月後,召與語,詢訪四方利病,或使疏其言而獻之。觀才之所長,密籍其名,其人復來,不見也。」又載,「旦凡所薦,皆人未嘗知。旦沒後,史官修《真宗實錄》,得內出奏章,始知朝士多旦所薦雲」。

10.【甄宇謙讓的故事】東漢時期,有個官吏叫甄宇,為人忠厚,遇事謙讓。有一年除夕,皇上賜給群臣每人一隻活羊。由於這批羊有大有小,分配時,負責人犯了愁。大臣們有人主張把羊殺掉,然後均分,有人主張抓鬮……這時,甄宇說:「分只羊有這么費勁嗎?我看大夥兒隨便牽只羊走算了。」說完,他率先牽了最瘦小的一隻羊回家過年。而後眾大臣紛紛效仿,羊很快分發完畢。

11.【楊震克己自律的故事】「四知先生」楊震在治家方面同樣垂範後人,立起了清白家風。楊震說:「使後世稱為清白吏子孫,以此遺之,不亦厚乎?」從楊震到其子楊秉、其孫楊賜、其曾孫楊彪,「四世太尉,德業相繼」,代代「能守家風,為世所貴」。唐代詩人李白贊其:「四代三公族,清風播人間。」清心的生活貪欲少,清廉的家庭無煩惱。一人不廉,就會全家不圓。

12.【紂王奢糜的故事】《韓非子》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商紂王命人為自己做了一雙象牙筷子,他的大臣箕子因此感到大事不妙。箕子想到,用了象牙筷子就不會再使用粗碗,進而一定會用「犀玉之杯」,食「旄象豹胎」,著「錦衣九重」,居「高台廣室」,「稱此以求,則天下不足矣」。果不其然,沒過幾年,紂王便建酒池肉林,設炮烙之刑,窮奢極欲,殘害忠良,以致身死國滅。箕子能從小小一雙象牙筷子,預見明日之禍,韓非子稱贊他「見微以知萌,見端以知末」。

13.【婁敬直言的故事】在漢高祖劉邦的征戰生涯中,曾發生過一次重大失誤,即「白登之圍」。據《史記》記載,當時,劉邦率軍親征入侵晉陽的匈奴,先後派遣十餘批使者打探敵情,不料匈奴故意隱藏實力,令使者們都認為其不堪一擊。只有婁敬以「兩國相擊,此宜誇矜見所長」的經驗,從出使所見「羸瘠老弱」推測匈奴「伏奇兵以爭利」,提出不可出擊的建議,卻未被劉邦採納。結果漢軍因輕敵冒進,被困白登山七天後才僥幸脫險,婁敬也因忠直有遠見卓識,被封為關內侯。

14.【蘇軾自傲的故事】《警世通言》記載,蘇軾拜謁王安石,在其府上看到兩句詩,「西風昨夜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蘇軾想當然以為菊花在深秋盛開且耐久,怎會風吹花落「滿地金」?於是添了兩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吟」。一日秋風過後,蘇軾看到自家後園菊花花瓣散落一地,想起當初「不懂裝懂」耍小聰明給王安石續詩,不禁心生懊悔。

15.【鄭少谷交友的故事】明代詩人鄭少谷與王子衡相距千里、素未謀面,卻彼此傾慕、互相贈答。鄭少谷曾有詩贊王子衡「海內談詩王子衡,春風坐遍魯諸生」。鄭少谷去世時,王子衡哀傷至極,為素未謀面的朋友千里奔喪。人與人的交往,都是平日看似平常,有事時卻顯非常,患難與共、肝膽相照,既給人力量,又讓人溫暖。

16.【山雲清廉的故事】明代文學家葉盛在《鄭牢論戒貪》中曾記載一則故事:將軍山雲赴廣西總兵之職,到任後詢訪民情。山雲問一耿直的老差役鄭牢:聽聞此地素尚貨利禮賄,我亦可貪否?鄭牢答曰:大人初到,如一潔新白袍,有一沾污,如白袍點墨,終不可湔也。山雲點頭稱道,後鎮守廣西逾十年,廉潔操守始終不渝,成為一代清官。

17.【馮志圻自律的故事】《清朝野史大觀》記載:清道光年間,刑部大臣馮志圻酷愛碑帖書畫,但他從不在人前提及此好,赴外地巡視更是三緘其口,不吐露絲毫嗜好心跡。一次有位下屬獻給他一本宋拓碑帖,馮原封不動退回,有人勸他打開看看無妨。馮志圻卻認為,這種古物乃稀世珍寶,我一旦打開,就可能愛不釋手,不打開,還可想像它是贗品。「封其心眼,斷其誘惑,怎奈我何?」

18.【楊震拒金的故事】東漢時期,楊震任東萊太守時,好友王密為報答提攜之情深夜懷金相贈,並說「暮夜無知者」。但楊震義正詞嚴駁斥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謂無知?」一身清廉的楊震後官至三公,「四知拒金」的典故也世代傳為佳話。

19.【張伯行謝禮的故事】清朝廉吏張伯行在福建巡撫任上,為謝絕各方饋贈,專門寫了一篇《卻贈檄文》,其中最廣為傳誦的兩句便是:「一絲一粒,我之名節;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張伯行一生清廉為官,兩袖清風,康熙皇帝評價其「操守為天下第一」,廣為百姓傳誦。

20.【侯鳴珂杖妻的故事】清代侯鳴珂在陝西為官多年,任孝義廳(今柞水縣)同知時,為了賑濟災民,自家生活節儉。其廳衙小吏不甘忍受無油粗飯,向百姓索要了十斤豬油,自食五斤,將剩下的五斤暗地裡送給了侯鳴珂的夫人。侯鳴珂得知後大發雷霆:「刮民脂膏,如殺我父母。百姓倒懸,爾等安享清福,不堪造就。」當即將那小吏削職為民,下令其妻退還豬油,並以受賄罪杖責四十。其妻後悔莫及,侯鳴珂斥道:「知過並非無過,不杖四十,爾不會以此為訓!」侯鳴珂的「拒賄杖妻」,受到百姓大加贊頌,離任時送「仁德如春」大匾,近萬人含淚相送。

21.【岳飛報國的故事】一代名將岳飛,正是胸懷「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這樣的遠大報國志向,而使他始終保持嚴格要求自己的動力,雖身處貪奢之風盛行的時代,卻一生不貪錢財、不好美色、不慕虛榮,終以精忠報國留名青史。

22.【創新思維的故事】楊振寧博士說過:美國氫彈之父泰勒幾乎每天都有10個新想法,其中9個半是錯誤的,但他不在乎。「每天半個對的新想法」積累起來,使泰勒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23.【司馬懿自控的故事】《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率大軍勞師遠征,軍需是大問題,所以急於與司馬懿大軍決戰。司馬懿看穿諸葛亮的弱點堅守不出:等待諸葛亮大軍糧草難以為繼,只能不戰自亂,被迫撤兵。諸葛亮為了激怒司馬懿,派人將女人服飾給司馬懿送去。司馬懿坦然受之。盡管諸葛亮「多智而近妖」(魯迅語),但七出祁山無功而返,與司馬懿高度的自控大有關系。

24.【愛因斯坦追求簡單的故事】愛因斯坦當年任教於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年薪為一萬六千美元,他主動要求減至三千美元,人們大惑不解。他解釋說:「每件多餘的財產,都是人生的絆腳石;唯有簡單的生活,才能給我以創造的原動力!」「簡單的生活,無論對身體還是精神,都大有裨益。」愛因斯坦在彌留之際立下遺囑:不發訃告,不搞葬禮,不建墳墓,不立紀念碑。這樣,什麼名譽、地位,統統都與他無關。可是,又有誰不承認他的蓋世貢獻、非凡成就呢!

25.【朱可夫臨危不懼的故事】「凡舉兵師,以將為命。」二戰期間,在一次戰斗的關鍵時刻,前蘇聯元帥朱可夫突然接到報告,說有幾十輛坦克不能用了。朱可夫忙問原因,部屬回答該坦克專用炮彈打完了。朱可夫不假思索地說:「這種坦克可以打我們野戰炮兵用的炮彈!」一句話讓這些坦克起死回生,發揮了重要作用。

26.【八旗子弟享樂主義的故事】滿清「八旗兵」入關前曾是「威如雷霆、動如風發」的精銳之師,入關後不過百餘年,便「三五成群,手提鳥籠雀架,四處閑游,甚或相聚賭博」,變得不堪一擊。「打天下」時勵精圖治,能征善戰、所向披靡;「坐江山」時貪圖享樂,刀槍入庫、馬放南山,最終自己打敗自己。

27.【法布爾奮斗的故事】法國昆蟲學家讓·亨利·法布爾有一句名言:「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他自己也始終身體力行這句話。法布爾一生清貧,童年時因家境貧寒而輟學,當過鐵路工人、賣檸檬的小販。雖然生活艱辛,但是他沒有放棄追求,始終堅持學習、堅持探索、堅持著述,以《昆蟲記》一書留名後世,雨果稱他為「昆蟲世界的荷馬」。

28.【拿破崙失敗原因的故事】1815年6月,拿破崙在滑鐵盧遭遇慘敗後總結戰敗教訓時感嘆:「好久沒有和士兵一起喝湯了!」即使像拿破崙這樣胸有韜略的人,一旦脫離了士兵,也會變成孤家寡人,失敗也就在所難免。

29.【趙概投豆的故事】北宋官員趙概在案頭擺放一個瓶子,以及黑白兩種豆子,「起一善念,投一白豆於瓶;起一惡念,投一黑豆於瓶」。剛開始,黑豆甚多,但隨著他時時內省、磨礪克制、改過遷善,瓶子中的白豆自然越來越多,黑豆越來越少。

30.【面對缺點的故事】面對自身缺點是及時改正,還是逃避掩飾,往往關乎人生的走向和個人的命運。春秋時期,秦穆公即位之初剛愎自用,不願聽取他人意見,即便群臣反對,他依舊輕率派軍遠襲鄭國,結果全軍覆沒。面對慘敗,秦穆公主動公開認錯,痛改前非,克服自己固執己見、獨斷專行的缺點,集思廣益、從諫如流,最終打敗了敵人。相反,東漢末年,稱雄冀州的袁紹,不聽謀士勸阻,貿然發動官渡之戰,結果大敗。袁紹不但不承認自身剛愎自用的缺點,還文過飾非,將謀士斬殺,使得士氣渙散,最終走向了窮途末路。

31.【珍惜時間的故事】董必武詩言:「古雲此日足可惜,吾輩更應惜秒陰。」任何一項偉大事業,都是萬眾一心干出來的,都要靠千千萬萬人無怨無悔、傾情奉獻,匯涓滴細流而成江河。「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盡管已89歲高齡,仍然堅守在科研一線;林俊德院士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生命的最後關頭,還在為祖國的國防現代化殫精竭慮,鞠躬盡瘁;「忠誠履行使命的模範指揮員」楊業功傾盡一生為國鑄長劍,在彌留之際仍發出「一二一,出發」的口令。

32.【古迪納夫「恆心」的故事】2019年,古迪納夫等三位科學家因在鋰電池領域作出突出貢獻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值得注意的是,被譽為「鋰電池之父」的古迪納夫已97歲高齡,是諾貝爾獎歷史上最年長的獲獎者。古迪納夫年過半百才開始研究電池材料,並且他還患有閱讀障礙症。這位老人講過這樣一段話:「我們有些人就像是烏龜,走得慢,一路掙扎,到了而立之年還找不到出路。但『烏龜』知道,他必須走下去。」熟悉他的同行評價他:「不管做什麼,他總是在開始不被人看好,卻能笑到最後。」

33.【黃旭華鑽研的故事】黃旭華是我國第一代核潛艇總設計師,甘願選擇「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為了研製核潛艇,他遠離家鄉、荒島求索,深藏功名三十載;他從不服輸,堅持「頭拱地、腳朝天,也要把核潛艇搞出來」。直到科研成功、「消失」30年後,黃旭華才見到93歲的母親。「對國家的忠,就是對母親最大的孝」,他一直用這句話來支撐自己。「此生屬於祖國,此生無怨無悔」,黃旭華的人生,是一塵不染、純粹純潔的人生,也是攻堅克難、勇攀高峰的人生。

34.【呂元膺識人的故事】唐代名臣呂元膺為東都洛陽留守時,經常與門客弈棋。一次,屬下送來一摞要緊的公文,呂元膺遂放下棋子移步批閱。門客乘機偷換一子逆轉敗勢,他自以為做得神不知鬼不覺而暗自得意。不想呂元膺已把一切看得清清楚楚,但卻裝作渾然不覺。次日,即准備了一份豐厚的盤纏送給他,請他到別處高就。所有人都不明就裡,他也始終未解釋一個字。十年後,彌留之際的呂元膺才對子侄們道出原委:「易一著棋子,亦未足介意,但心跡可畏。」呂元膺以此告誡他們,交友一定要心明眼亮。偷換一個棋子,其實並不值得介意,但反映出此人的心跡可怕。他為了贏,可以不擇手段,不顧一切,倘若疏於鏡鑒,無異於以身伺虎,危不可言。

35.【吳隱之與「貪泉」的故事】晉朝官員吳隱之,在赴廣州刺史任上路經「貪泉」,人稱飲「貪泉」之水就會變得貪婪無比。他酌而飲之,並寫下詩句:「古人雲此水,一歃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後來,吳隱之被稱為晉代第一良吏。事實證明,清與不清,不在外物,而在一個人的內心。

36.【古人家風的故事】北宋著名思想家、文學家、軍事家范仲淹給家人提出了「自立、讀書、清儉、行善」八字家風,范氏後人代代恪守,出了狀元、進士數百名。還有,像孔子的「詩禮庭訓」、諸葛亮的「誡子格言」、司馬光的《家范》、朱熹的《朱子家訓》等,一直規范、鼓舞著後人立身處世、成長成才。其中的諸多精華,值得發揚光大。

37.【蘇軾「房梁掛錢」的故事】蘇軾在40多年的為官生涯中,十分注重節儉,常常精打細算過日子。為了不亂花一文錢,他先把所有的錢計算出來,然後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又將每份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用一小份。錢全部分好後,按份掛在房樑上,每天清晨取下一份,作為全天的生活開支。拿到一小份錢後,還要仔細權衡,能不買的東西堅決不買。蘇軾還把節餘下來的錢存在一個竹筒里,以備意外之需。

38.【王溥「不受一衣之贈」的故事】明代官員王溥,洪武年間在擔任廣東參政時,胞弟從家鄉前去探望他,恰好與王溥的屬官同船。屬官為討王溥歡心,送其弟一件布袍。王溥知道這件事後很不高興,讓弟弟將布袍送還原主,並說:「一衣雖微,不可不慎,此污行辱身之漸也。」王溥任官多年,「笥無重衣,庖無兼饌」,深得百姓敬重。後來他蒙冤被捕,屬官和百姓紛紛贈給他路費和禮物,他都謝絕不受,表示自己豈能因為患難而改變心志。後來朝廷查明王溥無罪,釋放回鄉。

39.【范仲淹「慎終如始」的故事】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三月,范仲淹金榜題名,考中進士。不久,被任命為廣德軍(今安徽廣德)司理參軍,負責刑獄方面的事務。司理參軍是個品級不高的官,俸祿不多,這時的范仲淹在經濟上也很拮據。拮據到什麼程度呢?范仲淹任滿後,離開廣德軍時,「貧止一馬」,可是一路上吃住也需要用錢,他最後將馬賣了,徒步而歸。由此可見,范仲淹在司理參軍任內,雖生活上有困難,但絕無以權謀私之舉,他對自己的職責慎之又慎,對自己的清譽慎之又慎。范仲淹後來官至參知政事,主持變法,權力很大,但廉潔奉公不改,這點有史為證,《宋史》雲:「其後雖貴,非賓客不重肉。妻子衣食,僅能自充。」後世之人,不僅吟誦著他在《岳陽樓記》里的警世名句,而且景仰他一生的廉儉,稱頌他是「大忠偉節,前不愧於古人,後可師於來者。」

40.【陸贄「慎初」的故事】唐代宰相陸贄為官清廉,與藩鎮大員交往,向來一塵不染。唐德宗擔心他「清慎太過」,恐怕會妨礙公務,對他說:「卿清慎太過,諸道饋遺,一皆拒絕,恐事情不通」,建議他若不接受貴重禮物,細小物品如靴鞭之類,受亦無妨。陸贄卻不以為然,認為「賄道一開,展轉滋甚。鞭靴不已,必及金玉。目見可欲,何能自窒於心!已與交私,何能中絕其意!是以涓流不絕,溪壑成災矣。」由小禮物到大禮物,由便宜的禮物到貴重的禮物,貪得無厭,最終,「貨賄上行,則賞罰之柄失;貪求下布,則廉恥之道衰。」鞭靴看似微小,卻能導致慾望的多米諾骨牌倒下,第一塊骨牌倒下,接下來所有的骨牌也難不倒下。陸贄認為遏制貪腐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慎初」,把貪欲扼殺在萌芽階段。

❷ 貪便宜的小故事

誰有不貪小便宜的故事

支持原創啊~!

禮儀教育不貪小便宜的故事

培養孩子奉復獻的意識
制奉獻是小孩子應該懂得的。古時候,讓梨的的幼兒故事一定要深刻的講給小孩子聽。因為現實的社會總會很容易的把人變野攔得自私,狹隘,父母如果從小就不注重培養孩子奉獻的美德,那麼將來缺少奉獻的孩子會在做人方面、為人處事方面吃很大的虧,從長遠意義上不利於孩子身心的健康發展,不利於孩子道德方面的發展,所以注重培養孩子的奉獻意識是尤為重要的而幼兒故事是最直接、最親切的侵入方法。

愛佔小便宜的例子10字

佔便宜的人,真心不可交。

不佔小便宜的故事100字

從前,一隻家養的肥貓聰聰從家裡跑了出來,它想吃一頓美味的野味大餐。於是,它就假裝要辦一場生日晚宴。它寫好了請貼,准備向那群笨野雞送去。
這一天,聰聰把寫好的請貼送到了郵局,然後便盤算著自己的好事。它上集買了寫野雞最愛吃的食物,順便也為自己買了瓶紅酒准備慶祝。
笨野雞們收到信後,難免還是有些擔憂。只見信上赫然寫著:
親愛的野雞們,你們好。我是一隻肥貓叫做聰聰,你們不要害怕,我本身並無惡意,我只是想請你們來參加我的生日晚宴,就是在明天。到時候,我會給你們特製一間包房,你們可以在裡面納旦盡情的玩樂。這可是一場別具一格的生日晚宴,如果你們不來,那可就太可惜了。請你們務必要參加。
聰聰上
雖然是這么說,但野雞們還是有些恐懼,因為它們認為這顯然就是"貓給野雞拜年-沒安好心。"一隻愛佔便宜,愛耍小聰明的野雞傑克看出了夥伴們的擔憂,帶些驕傲的語氣向夥伴們講道:"大家不用擔心洞脊擾,信上不是說了嗎,它本人是一隻肥貓,肚子里也不差我們幾只小野雞。而且它說要給我們特製一間包房誒。我們去參加還有可能美餐一頓呢!"聽了這話,野雞們的頓時舒心了,最終決定去參加這場"別具一格"的晚宴。
第二天晚上,野雞們帶著禮物來到了肥貓聰聰家,它們打開了門,發現牆上掛了一個牌子,上面寫著:野雞們請往裡走。它們順著指示牌走進了一間包房,房間里的光線比較暗,但它們還是看到了擺在桌子上的美味。這時傑克得意洋洋的說:"嘿嘿,怎麼樣,我們幸虧來了吧,不然就可惜了這頓美餐。"野雞們點點頭,便都向餐桌奔去,不一會就把桌上的美餐一掃而空。它們撐得躺在沙發上,走也走不動了。.這時沙發後面的聰聰露出無比鋒利的爪子向野雞們抓去。這時的野雞都變成了聰聰的美餐。
從這篇童話故事中你是否明白了什麼?是的,在生活中我們不應該為了佔一點小便宜,而讓他人得利,從而傷害到自己。財富那些東西都是靠自己的雙手一點一點賺過來的。

關於"吃小虧,佔大便宜"的故事

東漢時期,有個在朝官吏叫甄宇,時任太學博士。他為人忠厚,遇事謙讓,人緣不錯。有一年臨近除夕,皇上賜給群臣每人一隻外番進貢的活羊。<br><br>具體分配時,負責人犯了愁:因為這批羊有大有小,肥瘦不均,難以分發。大臣們紛紛獻策:<br><br>有人主張把羊只通通殺掉,肥瘦搭配,人均一份;<br><br>有人主張抓鬮分羊,好孬全憑運氣……<br><br>朝堂上像炸開了窩,七嘴八舌爭論不休。這時,甄宇說話了:「分只羊有這么費勁嗎?我看大夥兒隨便牽一隻羊走算了。」說完,他率先牽了最瘦小的一隻羊回家過年。<br><br>眾大臣紛紛效仿,羊只很快被分發完畢,眾人皆大歡喜。<br><br>此事傳到光武帝耳中,甄宇得了「瘦羊博士」美譽,稱頌朝野。不久在群臣推舉下,他又被朝廷提拔為太學博士院院長。<br><br>當今社會工作崗位上與同事,領導斤斤計較者,與大智若愚者,何人笑到最後?有多少人感嘆自己的領導沒有什麼真實才華,恕不知該領導能穩坐頭把交椅其實是個吃小虧佔大便宜的高手.<br><br> 理財經商亦然,上世紀買保險的時候,銀行利率是10.98%,當時的保險品種利率是8%,多少人打著算盤笑那些買保險的人是傻瓜.9次降息後,笑的人又是誰呢?商家附送贈品是為何?笑臉相迎,稱好貨物後又抓一把給你的老闆娘又是為何?<br><br>婆媳相處之道,夫妻和睦之道,乃至社會人際關系又何嘗不是如此.再有遇到挑選肥羊和瘦羊的時候一定要記住,咬咬牙挑小的拿.此時此刻大便宜正在向你呼喚......
還有一本書叫吃虧是福你可以看一下//mall.sina.cn/proct_1753946
另外有一些事例,可以看下面的鏈接//univs.cn/newweb/channels/bbs/2006-06-04/619527
//wzrb.cn/node2/node144/userobject8ai226949

講人貪小便宜的寓言有哪些

在一家賣衣服的店鋪里,有個打工妹要買一件衣服要三十元。當她拿錢時掉下一張壹佰元的錢,她沒有看見,但營業員已經看見了。

打工妹只拿出十元錢,對營業員說: "營業員小姐,我只有十元錢,等一下我馬上把錢送來給你好嗎?"

這時營業員想:你掉在地上有壹佰元,就是你不來,我也多了。就說: 「好,好。你馬上送來。」打工妹拿走了衣服後,營業員馬上把地上的錢拿起來。一看。是一張假幣。

小幽默大智慧:做人要厚道, 不要見了小便宜就想貪,其實小便宜不是好貪的,到頭來反而吃了大虧就得不償失了!

有人貪小便宜上而當受騙,該跟他講什麼故事

一些人貪小便宜而別人賣掉的故事

貪廉潔的小故事

古代廉潔小故事1:我以不貪為寶
春秋時期,宋國有一個人上山採石時,採到一塊寶玉,他擔心別人會來搶,想拿出去賣,又怕被商人佔了便宜。想來想去,他決定把這塊寶玉送給京城裡的大官。
於是,他帶著寶玉,來到京城掌管工程的大官子罕府中,獻上寶玉。子罕覺得很奇怪,便問道「我和你素不相識,你為什麼要獻寶玉給我?我可從來不收別人任何禮物的。」那人以為子罕懷疑這是一塊假玉,就答道「這塊玉我請玉匠看過,確實是一塊真玉,價值連城,所以我才送給你的。」子罕說「我把不貪的品格當作珍寶,你把這塊玉石當作珍寶,如果你把玉給了我,我們倆人都喪失了珍寶,不如你我還是各自保存自己的珍寶吧!」那人跪下懇求道「我們小百姓,拿著這樣珍貴的東西,是不敢出門的,我把它獻給你,是為了免於禍患。」子罕就讓那人暫時留下,請玉匠把那塊寶玉雕琢加工好,然後幫他把玉賣掉,把所得的錢全部交給那人,並派人送他回家。
這個故事見於《左傳·襄公十五年》。後來,人們就用「不貪為寶」這句成語來形容清正廉潔的高尚品質。
古代廉潔小故事2:一錢太守
東漢時,一位叫劉寵的人任會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廢除苛捐雜稅,為官司十分清廉。後來他被朝廷調任為大匠之職,臨走,當地百姓主動湊錢來送給即將離開的劉寵,劉寵不受。後來實在盛情難卻,就從中拿了一枚銅錢象徵性地收下。他因此而被稱為「一錢太守」。

古代廉潔小故事3:楊震拒金

東漢時,楊震在赴任途中經過昌邑時,昌邑縣令王密山來拜訪他,並懷金十斤相贈。楊震說:」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沒聽明白楊震的責備之意,說:「天黑,無人知曉。」楊震說:「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謂無知?」王密這才明白過來,大感慚愧,怏怏而去。
古代廉潔小故事4:陶母退魚
晉代名臣陶侃年輕時曾任潯陽縣吏。一次,他派人給母親送了一罐腌制好的魚。他母親湛氏收到後,又原封不動退回給他,並寫信給他說:「你身為縣吏,用公家的物品送給我,不但對我沒任何好處,反而增添了我的擔憂。」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
古代廉潔小故事5:一貧如此
南宋大臣張浚因與奸相秦檜政見不和,被貶往湖南零陵做地方官。他出發時,帶了幾箱書隨行,有人誣告他與亂黨有關系,結果被高宗檢查書信和破舊衣物,高宗嘆息道:「想不到張浚貧守到如此地步!」很可憐他,於是派人騎快馬追上張浚,賞賜他黃金三百兩。
古代廉潔小故事6:兩袖清風的於謙
明朝名臣於謙居官清廉。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返京時,人們買些當地的絹帕、蘑菇、線香等土特產回京分送朝貴,他沒有接受。同時還寫了一首詩表明心跡:絹帕蘑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指百姓)話短長。」

古代廉潔小故事7:不私一錢

明朝時,嘉興知府楊繼宗清廉自守,深得民心。一次,一名太監經過這里,向他索要賄賂,他打開府庫,說:「錢都在這兒,隨你來拿,不過你要給我領取庫金的官府印券。」太監怏怏走了,回京後,在明英宗面前中傷他。英宗問道:「你說的莫非是不私一錢的太守楊繼宗嗎?」太監聽後,再也不敢說楊繼宗的壞話了。
古代廉潔小故事8:手好不要錢
清乾隆進士王傑為人剛直敢言,不附權貴。當時和坤在朝中專權,大臣都不取得罪他。惟王傑每每與其據理力爭。有一次,議政完畢,和坤有意戲弄王傑,拉著他的手說:「好 *** 的手啊!」王傑正顏厲色地回答道:「王傑手雖好,但不能要錢耳!」和坤羞愧而去。
古代廉潔小故事9:丹心要學月月紅
蘇東坡是我國北宋時期的一位著名詩人。他在擔任徐州知府時,以為官清廉、剛正不阿、不畏權勢,執法嚴明著稱,受到徐州百姓的稱道和傳頌。至今徐州城鄉還流傳著他不少的佳話。
蘇東坡五十歲的時候,家人要為其祝壽,蘇東坡一再制止,並囑咐家人不準宣揚。誰料,壽辰這一天,來了一個送禮人,雙手抱著一盆盛開的月季花,家人便問:「請問尊姓大名,有何事?」來者說:「我叫趙錢孫李,來祝壽的。」家人聽罷,奇怪地笑道:「那有這樣的名字呢?」來者說:「我本姓趙,右鄰姓錢,左鄰姓孫,對門姓李,知府大人今年五十大壽,大家推薦我送一盆月月紅,給知府大人做壽禮。」家人聽後,知是百姓心意,本想收下,但大人從不收禮,只好叫來者說出理由,那人思忖片刻,道出:「花開花落無間斷,春去春來不相關。但願大人常康健,勤為百姓除贓官。」家人把詩寫在紙上,叫僕人把詩送給蘇東坡看,讓他來處理此事。不一會蘇東坡出來,親自收下那盆月季花,笑著詠詩道:「趙錢孫李張王陳,好花一盆黎民情。一日三餐撫心問,丹心要學月月紅。」
後蘇東坡雖賦閑回家,但他一生清正廉明、懲貪除惡的好名聲卻在民間永遠流傳。

得了便宜還賣乖的寓言小故事,或是小段子

一個廿七八歲的女子,耳聾時好時壞,醫院檢查說沒毛病,可她就是聽不清,不知咋回事。

師父問她:「你是干什麼工作的?怎麼耳朵孔內塞滿了硬幣?」

女子一時疑惑,回答不上來。我向她解釋說,本不該屬於你的錢,可你卻貪小便宜,將這些錢歸為已有。你耳聾是因為貪佔小錢兒引起,並不是耳內真的有錢。你想想看,有無此事?她立即回答說有,自己在一個石油門市部做收款員,每天結帳時,經常會多出些分幣來,也不過一角二角錢,都是顧客不要分幣留下的。她上下班坐公共車,正好拿這些錢當車錢了,她認為這不算貪污。我對她講,這不算貪污,可這是貪心對吧?她不好意思地點點頭。

師父問她:「今後還貪這些小錢兒嗎?」

她乾脆地說:「這才叫佔小便宜吃大虧呢,我再也不貪了!」

「這就好!」

師父話音未落,她顯得很驚喜:「我的耳朵現在清楚多了!」

師父卻說:「耳朵內的分幣沒有了,可里邊還有火腿腸,小棵的,這是怎麼回事?」

女子驚奇得張大嘴巴:「我的媽呀!您怎麼什麼都看得出來!有些時候可能少找給顧客錢,到晚上結帳時多了幾塊錢。這個錢我們就在第二天中午買些火腿腸,多加一個菜唄!這也算我的罪呀?」

「你是收款員,本不該算錯帳的嘛!何況多出錢來也應當交公,而不應當『私分』,決定權不是在你嗎?」

「您說得對。」她連連點頭,「人們說『老天有眼』,老天原來真的有眼!從今後我再也不幹這佔便宜的事了。」

「說話要算數呦!」

「師父,我的耳朵完全好了!」她突然欣喜地站了起來,「是您給我發功了吧?」

我代師父回答說:「你剛才懺悔發誓的願力勝過一切外力的作用。」

她異常高興,轉而若有所思的說:「我的雙眼這幾年老感覺砂的慌,翻開看看也沒長砂眼,可內眼皮總是特別紅,是不是也是幹了什麼錯事才得的報應啊?」

「你現在能自覺的反省,這很好!你眼皮內有好多洗衣粉。」師父回答時幾乎不加思索。

「哎喲,我知道了!我們賣石油製品的,因為用肥皂洗不凈油污,所以每天工作中總需要用洗衣粉洗手。我們石油門市部,本來業務就不忙,我們幾個女人,空閑時就洗洗自己的工作服,後來乾脆把家裡換洗的衣物也拿來門市部洗,既省了下班做家務的時間,又節省了家裡的洗衣粉和水。」

「你們這樣做既貪占國家的財產又侵佔了為國家工作的時間,也就等於拿了不該拿的工資,對不對?」

她點點頭,「我以前怎麼就沒有想到過這是在犯罪,這不成了壞人了嗎?」她眼睛裡滾動著淚花。

我忍不住插言道:「我在不懂佛法時也和你一樣。《地藏經》上說我們這個世界的人舉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生在欲界的眾生或多或少都有貪、嗔、痴的習性。像你得病是因為貪心,不懂法、不明理的原故。你一懺悔,病不就好了嘛!」

師父又慈悲地補充說:「今後要多讀經書才能增長智慧,工作上要多做奉獻,想方設法把貪占的財物彌補給單位。」

這個女子臨走時,感覺眼睛也好多了,心裡充滿了對佛法的尊敬與嚮往。

這個因果的事例,讓我受益匪淺。看起來我是在幫助別人,而實際上在她們身上發生的這些事都深深地教育了我。我對照自己的已往,不由得生起深深的懺悔之心。因為我的年齡比她大,造業的時間長,貪心也比她大,乾的錯事更多。這個女子性格開朗,不失清純,而我脾氣大,又非常愚痴——貪、嗔、痴俱足,如不抓緊修行,前途可想而知。

❸ 包公斷案的小故事20個

在位時,端州城郊有一個十多歲的小男孩,名叫張小友,他父親靠炸糍粑賣來維持生活。有一天,張小友放學後,他幫助父親提糍粑上街叫賣。這一天生意特好,晌午剛過就賣完了。小友在回家路上,看見路旁的大樹下面有一塊長方形的大石頭,不坐下來休息。知他一坐下來,竟不由自主地打起了盹。等他醒來時,一摸籃子里的錢,發現被偷去了,小友忍不住大哭起來。 正當他哭得傷心時,包公
恰好路過此地;
過去詢問原因。小友哭著對
說:「大老爺,我賣
的銅錢,被偷去了。」
包公聽後,沉吟了一下,忽然有了主意,便叫王朝、馬漢把石頭抬到一間祠堂裡面說是要審它。霎時間,包公審石頭的消息,一傳十,十傳百,人人偕知,第二天百姓急先恐後地涌進祠堂,都想親眼看看包大人審石關泊奇案。
威風凜凜地坐在臨時擺高的公堂上,把驚堂木一拍,大聲喝道:「你這塊石頭,
坐在你身上打盹,弄得他賣糍粑的錢不見也,定是你偷了,快從實招來,以免受刑。」包公一連問了三聲,石頭卻沉默不言。包公看見石頭不做聲,頓時怒目一睜喝道:「這塊頑石死不開口,打它三十大板。」石頭挨打後,仍舊沒有做聲。包公又喝道:「再打三十大板,看它招也不招。」 這時,看的人擠了一祠堂。包公笑著開口說:「列位鄉親父老,這頑石偷了錢,死不承認,我看這張小友
真可憐,大家就伸出友愛仁慈的手,每人送他一枚錢,好不好?」大家聽後都異口同聲地說:「好!我們聽您
的話。」
包公叫
守住祠堂左右兩邊的小門,不準任何人出去;在大門口放了一隻裝了水的木桶。包公走到木桶前,帶頭投了一枚銅錢下去,然後坐在椅子上,目不轉睛地看老百姓,出一個人就投一枚錢於水桶中。一人、兩人、三人……。當有一個漢子將銅錢投入水中時,包公發現水面上浮現了一層油膜。
包公便喊道
:「把這偷錢的賊抓起來,帶上公堂!」這
一大喝,令眾人莫名其妙,議論紛紛,每人心裡都想:「包大人是憑什麼說這漢子是偷錢賊
?」 包公重新升堂,開口問漢子:「你叫什麼名字,家住那裡?」
「我叫王小三,家住王家村。」
「你是如何偷張小友的錢的,從實招來。」
「大老爺,小人沒有偷他的錢,真是冤枉啊!還望大人明鑒。」
「證據在此,你還想抵賴。」
於是包公拿起那塊起油膜的銅錢,大聲地說:
「各位鄉親父老,張小友是賣滋粑
的,銅錢丟入籃中,難免沾有油漬,錢一旦投入水中
,就會浮現油膜。我想每個人出門帶錢,若發見錢上有油漬,大都會洗干凈的,免得弄臟衣
服。因此我便心生一計,引誘鄉村父老及過路行人,都來看「審石頭」怪案。偷錢的賊大概
已會混進來看希奇的,如果是這樣,就正合我意了!各位鄉親今天能破案全賴大家支持合作
,謝謝! 王小三聽完包公的話,嚇得面如土色,連忙爬在地板上,叩頭如搗蒜,承認自己偷了張小友的錢,恭恭敬敬地把錢拿了出來,聽從包公
的處罰。
老百姓看見包公破案這樣神速,都歡天喜地說:「我們端州來了一位好清官。」一位老人順口溜道: 「端州來了包老爺,百姓從此見青天; 男耕女織勤勞動,歲歲豐收谷滿倉。」

❹ 包青天的故事

1、一時糊塗的清官

包拯是宋朝有名的清官。他剛任開封府尹不久,遇到一件案子。有人犯了罪被官府緝拿歸案。按刑律,要受杖刑的懲罰。那時的杖刑很重,竹杖又大又沉,幾杖下去皮開肉綻。

打成重傷是常有的事。犯人一聽害怕了,趕緊託人找到包拯手下的一個小吏,花錢求他改判輕點的刑罰。

一時糊塗的清官小吏見有利可圖,便答應幫忙。他讓犯人不必慌張,並約定:「兩天後包拯審案時,我會來記錄你的罪狀,到時你就大聲喊冤,我自有辦法為你減輕刑罰。」

犯人雖將信將疑,但也沒有更好的辦法。等包拯隔日升堂審案時,犯人就按小吏的吩咐,拚命喊屈叫冤,為自己辯解。還不等包拯開腔,小吏就擺出一副凶神惡煞的官老爺樣子。

大聲呵斥:「大膽刁民!快快受了杖責,滾回牢房去吧。」包拯剛正不阿,最見不得仗勢欺人的做派。這小吏竟然在他面前耍威風,必要狠狠教訓一番。

於是,包拯當堂將小吏責罵一通,而那個犯人卻改判了刑罰,從輕發落了。包拯的正義責罰,卻中了小吏的下懷。優點如果被小人利用,也會成為缺點。

2、巧答典客

包拯出使遼國時,遼國命館伴對包拯說:「你們不久前在雄州(今河北雄縣)城開了便門,就是想引誘我國的叛徒,以便刺探邊疆的情報吧?」

包拯說:「你們的涿州城曾經也開過便門,刺探邊疆的情報為何一定要開便門呢?」那個人便無言以對。

3、斷雞蛋

傳說包拯三十歲當了開封府尹。那時,他已經是個有智有謀的清官,隔著窗欞吹喇叭──響聲在外啦!推薦他來京主事的,是當朝大師王延齡。

此人是三朝元老,白鬍子齊腰深,還日夜思念著國事。包拯雖是他推薦的,但是他對包拯的人品、才智究竟怎樣,還了解的不那麼清楚,總想我個機會試試包拯的才能。

這天一早,老太師剛剛起身,漱洗完畢,要僕人端上早點,三個五香蛋。他一個雞蛋剛吃完,忽聽家人稟報:「新府尹包拯來拜。」

王延齡一聽,驚喜異常,一面吩咐:「快請。」一面腦子轉開了:「我何不藉此機會當面試試他呢。」怎樣試呢?王延齡拿著筷子,正要夾第二隻蛋時,主意來了。

他趕忙放下筷子,端起蛋碗放到桌上,對丫環說;「秋菊,你替我辦件事好嗎?」秋菊說:「老太師盡管吩咐。」

王延齡指著桌上的五香蛋說:「秋菊,你把這兩只五香蛋吃了,任何人追問,不管怎樣哄騙、威脅、烤打,你都不要說是你吃的。凡事有我做主,事後再賞你。」

秋菊聽了一愣,可是老太師的吩咐又不敢拒絕,只得照吃了。王延齡看她吃了,就走出內室,到了中堂,見到包拯後寒暄了幾句。

便說;「舍下剛發生一樁不體面的事,想請包大人協助辦理一下。」包拯說:「太師不必客氣,有事只管吩咐,下官一定照辦。」「那好。」

王延齡說罷,便起身領著包拯走到內室指著空碗說:「每天早上,我用三隻五香蛋當早點。今日,剛吃了一隻,因鬧肚子,上廁所一趟,回來時那剩下的兩只蛋竟不見了。

此事雖小,不過太師府里怎能容有這樣手腳不幹凈的人?」包拯點點頭,問道:「時間多長?」「不長。頭尾半頓飯的時間。」「這段時間內,家裡有沒有外人來了又走的?」

「沒有。」「老太師問了家裡眾人嗎?」「問了,他們都說未見。你說怪不?」包拯思索片刻說:「太師,只要信得過,我立即判明此案。」王延齡雙手一拱,說:「那就仰仗也大人了。」

「太師:恕我放肆啦!」「不必客氣。」包拯挽起施子,走出內室,來到中堂,吩咐說:「現在太師府里大小眾人,全部集中,一廂站立。」

常言說得好:「宰相家人四品官。」這些家人雖然站立一旁,並不把新府尹放在眼裡。包拯一見火了,桌子一拍,喝道:「王子犯法,與民同罪。

今日,我來辦案,諸位休得怠慢,免得皮肉吃苦。誰偷吃了太師的五香蛋,快說。」眾人一驚,頓時,老實了。可是包拯連問三次,這些家人竟象木頭樁子一樣,悶聲不響。

秋菊站在那裡,也象無事的一樣。王延齡在一旁睜大眼睛,裝著急於要把此事弄明白的樣子,眼看眾人一言不發,他想:「包拯啊包拯,這事夠你喝一壺了。

下一步你難道和一般官員一樣動刑嗎?即使棍棒下面找出犯人來,也不算高明。」想到這,故意說:「包大人,常言說,肉怕渣,人怕打,既然他們不說,你用刑吧!」

4、包公擲硯

在宋仁宗慶歷二年(1042年),被譽為「包青天」的包拯任端州知郡事三年期滿離肇慶時,船出羚羊峽,突然波浪翻騰,狂風驟起。包公事感蹺蹊,立即查問手下人。

原來是端州硯工為了表達他們對包公體恤民情的敬仰,託人送來了一方用黃布裹著的端硯。手下人見是一方石硯,並非金銀珠寶,於是便收下了。

包公立即取來端硯拋到江中。剎時,風平浪靜。後來,在包公擲硯處便隆起了一塊陸州,這就是硯州島。包硯的那塊黃布,順流而下。

在不遠處的西江邊形成了一片黃色的沙灘,這就是現在「黃布沙」。這就是民間廣為流傳的「包公擲硯成州」的故事。

5、包公審烏盆

瓦缸店的主人丁萬看中了李浩身上的巨款,就下毒手把李浩毒死了,人死後為了毀屍滅跡,丁萬把屍體扔到燒窯的瓦窯里燒成一塊烏盆,還把這烏盆送給了前來買夜壺的陳清。

陳清晚上睡不著,突然聽到有人叫他陳公子,看到是白天送的烏盆,烏盆把自己慘痛的經歷告訴了陳清,希望陳清能為他上報包大人,讓包大人為自己做主。

陳清夫婦帶著烏盆去見包大人,在橋頭遇到丁萬,指責丁萬謀財害命,但是烏盆在白天不能說話,陳清夫婦只能等到晚上再帶著烏盆去拜訪包大人。

包拯聽完陳清的話,想時間竟然還有如此詭異的事,他決定審問烏盆,勿噴不說話,陳清被打出衙門,烏盆說衙門前有門神,我的魂魄不能進入。

晚上的時候,陳清擊鼓伸冤,他帶著烏盆從後門進入,包大人問烏盆有什麼冤屈,烏盆又什麼都不說,陳清快急瘋了。原來李浩死的時候什麼都沒穿,他不能這個這樣子見包大人。

包拯就脫下哎自己的官服蓋在烏盆上,李浩的冤魂這才像包拯匯報了自己的悲慘遭遇。包大人聽了下令捉拿丁萬夫婦,並將他們依法處置。

❺ 包公斷案鐵面無私的小故事

1、狸貓換太子

北宋宋真宗皇後死後的事,當時劉妃和李妃都懷了孕,很顯然,誰生了兒子,誰就有可能立為正宮。劉妃久懷嫉妒之心,唯恐李妃生了兒子被立為皇後。

於是與宮中總管都堂郭槐定計,在接生婆尤氏的配合下,乘李妃分娩時由於血暈而人事不知之機,將一狸貓剝去皮毛,血淋淋,光油油地換走了剛出世的太子。

劉妃命宮女寇珠勒死太子,寇珠於心不忍,暗中將太子交付宦官陳琳,陳琳將太子裝在提盒中送至八賢王處撫養。再說真宗看到被剝了皮的狸貓,以為李妃產下了一個妖物。

乃將其貶入冷宮。不久,劉妃臨產,生了個兒子,被立為太子,劉妃也被冊立為皇後。誰知六年後,劉後之子病夭。真宗再無子嗣,就將其皇兄八賢王之子收為義子,並立為太子。

一日,太子在冷宮與生母李妃見了面,母子天性,兩人都面帶淚痕。劉後得知後,拷問寇珠,寇珠觸階而死。因此,劉後在真宗面前進讒言,真宗下旨將李妃賜死。

小太監余忠情願替李妃殉難,放出李妃。另一太監秦鳳將李妃接出,送往陳州,秦鳳也自焚而死。李妃在陳州無法生活,只落得住破窯、靠乞食為生。幸虧包拯在陳州放糧,得知真情。

與李妃假認作母子,將李妃帶回開封。此時,真宗早已死去,李妃的兒子已經做了皇帝,史稱宋仁宗。包拯又趁進宮向仁宗狄皇後賀壽之機,將李妃帶進宮中。

李妃才得以與自己的親生兒子仁宗見面,並道出了真相。後來,包公又設計讓郭槐供出真相。已做了太後的劉氏知道陰謀敗露,自盡而死。由於包拯在這一案中立了大功,被仁宗任為首相。

2、包拯審舅舅

在包拯知家鄉廬州的時候,他的舅舅仗勢霸佔了鄉民田產而犯罪。但當時縣、鄉的官員不便處理,於是人家直接告狀到廬州府包拯那裡。包拯聽到消息後為之一震,畢竟是他的舅舅啊。

包拯決定依法辦,他毫不徇私,派人把舅舅抓到官府,直接把從舅傳到大堂審問,結果情況屬實。依法用鞭子抽打了一頓。勒令退還人家田產、賠禮道歉。

3、包公鍘包勉。

包公自幼父母雙亡,全靠兄嫂撫養成人,供養讀書,科舉中第,步入仕途。兄嫂惟一的獨子作為地方官,包拯的親侄子包勉,在做了地方官之後,行為不檢點。

絲毫沒有包拯的半點作風,貪污用來賑災的糧錢,後被人舉報。包拯看了之後,非常生氣,沒想到自己侄子這么不中用,但又非常難堪。

作為監察官的包拯,親自審理此案,查明事實真相後,下令處死自己的親侄子包勉。臨行刑時,面對嫂子的責罵,包拯表明自己不是「忘恩負義」的人。

而是因職責所在,要嚴格執法」。為了擺脫自己的道德煎熬,包拯跪地直呼「嫂娘」,願意替侄子為她養老送終 。

4、小友錢包被偷案

宋朝宋仁宗在位時,端州城郊有一個十多歲的小男孩,名叫張小友,他父親靠炸糍粑賣來維持生活。有一天,張小友放學後,他幫助父親提糍粑上街叫賣。

這一天生意特好,晌午剛過就賣完了。小友在回家路上,看見路旁的大樹下面有一塊長方形的大石頭,不坐下來休息。知他一坐下來,竟不由自主地打起了盹。

等他醒來時,一摸籃子里的錢,發現被偷去了,小友忍不住大哭起來。
正當他哭得傷心時,包公恰好路過此地;包公叫馬漢過去詢問原因。

小友哭著對包公說:「大老爺,我賣油炸糍粑的銅錢,被偷去了。」包公聽後,沉吟了一下,忽然有了主意,便叫王朝、馬漢把石頭抬到一間祠堂裡面說是要審它。

霎時間,包公審石頭的消息,一傳十,十傳百,人人偕知,第二天百姓急先恐後地涌進祠堂,都想親眼看看包大人審石關泊奇案。

包青天威風凜凜地坐在臨時擺高的公堂上,把驚堂木一拍,大聲喝道:「你這塊石頭,小張坐在你身上打盹,弄得他賣糍粑的錢不見也,定是你偷了,快從實招來,以免受刑。」

包公一連問了三聲,石頭卻沉默不言。包公看見石頭不做聲,頓時怒目一睜喝道:「這塊頑石死不開口,打它三十大板。」石頭挨打後,仍舊沒有做聲。

包公又喝道:「再打三十大板,看它招也不招。」
這時,看的人擠了一祠堂。包公笑著開口說:「列位鄉親父老,這頑石偷了錢,死不承認,我看這小張真可憐。

大家就伸出友愛仁慈的手,每人送他一枚錢,好不好?」大家聽後都異口同聲地說:「好!我們聽包青天的話。」包公叫王朝馬漢守住祠堂左右兩邊的小門,不準任何人出去。

在大門口放了一隻裝了水的木桶。包公走到木桶前,帶頭投了一枚銅錢下去,然後坐在椅子上,目不轉睛地看老百姓,出一個人就投一枚錢於水桶中。一人、兩人、三人……。

當有一個漢子將銅錢投入水中時,包公發現水面上浮現了一層油膜。包公便大喝一聲:「把這偷錢的賊抓起來,帶上公堂!」這一大喝,令眾人莫名其妙,議論紛紛。

每人心裡都想:「包大人是憑什麼說這漢子是偷錢賊?」
包公重新升堂,開口問漢子:「你叫什麼名字,家住那裡?」 「我叫王小三,家住王家村。」

「你是如何偷張小友的錢的,從實招來。」
「大老爺,小人沒有偷他的錢,真是冤枉啊!還望大人明鑒。」「證據在此,你還想抵賴。」於是包公拿起那塊起油膜的銅錢。

大聲地說:
「各位鄉親父老,張小友是賣油炸糍粑的,銅錢丟入籃中,難免沾有油漬,錢一旦投入水中,就會浮現油膜。

我想每個人出門帶錢。若發見錢上有油漬,大都會洗干凈的,免得弄臟衣服。因此我便心生一計,引誘鄉村父老及過路行人,都來看「審石頭」怪案。

偷錢的賊大概已會混進來看希奇的,如果是這樣,就正合我意了!各位鄉親今天能破案全賴大家支持合作,謝謝!
王小三聽完包公的話,嚇得面如土色。

連忙爬在地板上,叩頭如搗蒜,承認自己偷了張小友的錢,恭恭敬敬地把錢拿了出來,聽從包青天的處罰。

老百姓看見包公破案這樣神速,都歡天喜地說:「我們端州來了一位好清官。」一位老人順口溜道: 「端州來了包老爺,百姓從此見青天;
男耕女織勤勞動,歲歲豐收谷滿倉。」

5、殺牛破案

有一個無賴,把一個普通老百姓告到包公那裡,保證知道這位老農是無辜的,就答應一定會幫老農洗刷罪名,也會讓那個無賴得到應有的懲罰。

包拯告訴農民,你照我說的做,回家以後把自己家中的牛殺了,你留一部分自己吃,其他部分你拿到市場上去賣,然後換一些錢自己用。

按照當時宋朝的法律在民間私自殺耕田用的牛市犯法的,是可以被告上朝廷的,但是在包拯的許可下,那名老農就真的回家吧牛殺了。

第二天,包拯就得到有人控告農民殺了牛的消息,包拯微微一笑,王朝馬漢,給我把這個舉報的人抓起來,人們都蒙了,說包公你怎麼不去抓那個犯法的農名啊。

包拯說農民殺牛是經過我的允許的,倒是你,為什麼把農名家牛的舌頭割了。這下告狀的人啞口無言,被這突如其來的問題弄得驚慌失措,只能把想要害老農名的事件從實招來。

在場的人沒有不佩服包公斷案的,原來包拯用了一招引蛇出洞的妙計,他假裝不知道有人要害農民,故意賣個破綻,讓這人一位自己的計謀得逞。

包拯乾脆將計就計,來個欲擒故縱,最後再來個瓮中捉鱉,殺他個措手不及,還農民一個公道,給不法分子應有的懲罰。

其實包拯在就到牛舌頭被割的報案後,就有了一些眉目,可以說策劃的著一些,就是等著被法分子自投羅網的,這一前一後的妙計足以見得包公斷案手段的高超。

閱讀全文

與中國民間故事一枚銅錢主要內容講的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會理紅色故事有哪些 瀏覽:633
87年兔2022婚姻怎麼樣 瀏覽:224
經濟法保險標的是什麼 瀏覽:891
夾竹桃的故事有哪些 瀏覽:717
雅詩蘭黛和蘭蔻健康水哪個好 瀏覽:598
九洲幸福苑屬於哪個社區 瀏覽:246
美女你這燒的什麼菜 瀏覽:968
讀故事拿英語怎麼說 瀏覽:809
求婚姻擺什麼地方 瀏覽:1000
美女做裝修銷售怎麼樣 瀏覽:205
如何獲得親情愛情 瀏覽:475
屬龍這年的愛情怎麼樣 瀏覽:428
請你告訴我什麼才是愛情文案 瀏覽:293
小縣城事業編制和考研哪個好 瀏覽:446
中國哪裡人民幸福感強 瀏覽:895
華兒婚姻怎麼樣 瀏覽:241
先惡後善經濟學術語如何表達 瀏覽:349
喜歡用什麼數字代表愛情 瀏覽:686
愛情開始的儀式感是什麼 瀏覽:285
哪個兒童故事講完還會講知識點 瀏覽: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