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樣給3歲寶寶講繪本
現在已經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親子共讀的重要性:能培養寶寶的學習興趣、鍛煉口語表達能力、拓展思維、融洽親子關系……,有心的爸爸媽媽們每天會特意拿出一段時間,和孩子坐在一起給孩子讀繪本。 然而,孩子並不一定會買賬,到處亂跑、心不在焉的表現讓家長們很是受傷。 如果你使盡了渾身解數,不論是充分發揮演講才能,抑揚頓挫、感情飽滿,還是為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而故意一驚一乍地誇張朗讀都沒法讓孩子跟著你的節奏進入到繪本的世界,不妨看看下面這些,換種讀繪本的方法試試。
(一) 「大衛的媽媽總是說『大衛,不可以』」…… 如果你在給孩子講繪本故事的時候從開頭就是這樣一字一句地照著繪本念,再有意思的故事也會變得無趣。 在拿到一本書時,不如先跟孩子一起看看封面,猜猜裡面寫了什麼故事。就拿《大衛,不可以》來說,跟孩子一起看,「這個男孩在幹嘛呀?怎麼站在那麼高的書上?哎呀,魚缸傾斜了,好像要掉下來了,小男孩好像也要摔倒了,好危險呀……」 當你跟孩子一起把從封面圖片上得到的信息和疑惑都指出來之後,孩子對這本繪本的興趣就有了。 對於已經能順利對話的孩子,一般在你還沒提出這些困惑的時候,孩子自己就會說「媽媽他在幹嘛呀?」,這時候你完全可以順著孩子的思路反問他,「對呀,他這是在幹嘛呢?」孩子會按著他自己的理解說下去。 不管孩子說的是否符合邏輯,都不要否定孩子,可以說「哦,照你這么講是個挺有趣的故事呢,我們一起來看看是不是和你說的一樣吧」。孩子的好奇和求知慾被激發出來了一定會比你還認真地看繪本內容。
(二) 給孩子的繪本一般都是圖片多、文字少,方便還不認字的小朋友理解,同時也給了孩子自由想像的空間。 爸爸媽媽們在引導孩子看繪本的時候不必那麼嚴謹地照著讀,可以把場景演繹出來,繪本里畫了好吃的蛋糕,就一起做出吃的動作,邊吃邊贊美好吃。書里主人公頭碰到桌子了,就用手捂住頭,做出疼痛的表情「哎呦」一聲。 孩子可能會被你的動作逗得哈哈大笑,也可能會模仿著你的動作,這些都在擴展著孩子的語言、認知和表達。
(三) 對於繪本上的東西,爸爸媽媽們可以引導孩子充分發揮想像力。 比如繪本上畫著小熊前面有棵樹,樹上有猴子,但是第一幅畫里只露著猴子尾巴,跟孩子一起看的時候可以問問孩子「咦,樹上這是什麼呀?繩子?蛇?還是……」 充分帶動起孩子的想像,看到後面猴子出現了,原來是猴子啊!閱讀過程中不乏味,孩子才有興趣繼續聽下去,並且在以後自己看繪本的時候也會有很多的內心戲,充分調動起想像力、表達能力,讓閱讀變得有趣。
(四) 跟孩子一起做任何事都需要和孩子產生互動,而不是家長自說自話。 對於已經會說話的孩子,有的爸爸媽媽為了避免孩子不認真聽,在給孩子講繪本的時候也會有意跟孩子對話、問問題。出發點很好,我們也提倡給孩子提問,引導孩子善於思考。 但是提問的內容需要注意一些,不要問「通過這個故事你有沒有學到點什麼道理」這種無趣又很寬泛的問題。 可以提一些「你覺得農夫下一次會遇到什麼?」「你說媽媽為什麼不讓大衛站在那麼高的地方啊?」這種提問能培養孩子的觀察力、理解力和推理能力,也更有利於孩子更專注於繪本當中。 把提問當做讀繪本過程中的一個游戲,引導孩子思考。孩子回答不上來的時候,給些輔助性的引導,拓寬孩子的思路。 切忌不要把這種提問表現成類似於課堂上的考試,輕松、暢所欲言是在這個環節中最重要的。
(五) 孩子的學習能力很強,在爸爸媽媽的引導下他自己就會在閱讀中找到樂趣。 周國平在《寶貝寶貝》中說過這樣一段話: 「孩子天生有強烈的好奇心,有潛在的認知能力,只要給他們一個良好的環境,他們的天賦能力就會健康生長,結出果實。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和習慣,最重要的是保護和鼓勵他們對書籍的興趣,使他們感到閱讀本身是一件無比快樂的事。」 這是他在女兒啾啾的成長過程中領悟到的,也確實值得眾多爸爸媽媽們借鑒。
㈡ 想要引導三歲多的孩子專心聽大人講故事,應該怎麼做
陪孩子一起看高品質的兒童繪本。繪本是致力於孩子設計的書,不論是插圖或是故事都更合乎孩子的角度,孩子非常容易了解。假如父母能陪著孩子一起讀,孩子一邊看見幸福的繪畫,一邊享有著父母的守候,那樣既可以塑造親子溝通,又可以協助孩子自小培養愛閱讀的習慣性。掌握孩子的感興趣點,講他喜歡的故事。例如孩子喜愛動物,就可以講一些和動物相關的故事。用孩子有興趣的方法講故事。三歲的孩子,喜愛效仿和參加,如果有標准父母可以抑揚頓挫的把故事表演來,還可以邀約孩子一起參與,那樣會激起孩子的興趣愛好。在給孩子講故事的情況下,盡量避免別的小玩具的影響。在講故事以前,把周邊的場所整理整潔,在孩子的目光里最好不要有小玩具。
因而,親子共讀不單純是爸媽給孩子講,孩子坐到那邊聽,反而是根據閱讀文章去激發孩子的心態,讓孩子參加在其中。孩子了解了具體內容,便會有互動交流。還記得給女兒讀繪本時,一本書都翻壞掉還規定讀,到最終故事具體內容徹底背得下來,隨意翻出那頁,都說得到具體內容,包含姿勢演出,有幾本都買了第二本,或是很喜歡。每天閱讀下來,早就過去了半小時。因此,挑選孩子喜愛的書,只需孩子有要求,就為他反復讀,這也可以讓孩子集中注意力。總而言之,三歲孩子的專注力原本比較有限,不必有過多希望,盡可能激發孩子心態,使他參加到故事中,而不是純粹的母親讀,寶寶聽。只需每日穩定時長,堅持不懈給孩子讀一點點,最後孩子會進到閱讀文章全球的。
㈢ 如何教小朋友講故事
一般教2歲孩子講故事,總是邊讓孩子看畫,邊給他講,而且還要用手指著畫面上的人和物。教3—4歲的孩子講故事,可以看著畫書講,也可以不用畫書。即使是家長口述,他也山拍返十分感興趣。給孩子選擇讓他們重賀岩述故事,除要注意文學性外,還要注意語言的生動、簡練,以及部分的重復。這樣的故事,能引起孩子學習講述的興趣,也容易掌握。
㈣ 我家寶寶三歲半,幼兒園老師上課講故事,碰到自己熟悉知道的,寶寶就老愛打岔,影響別的孩子聽,怎麼辦呢
實際上,如果這個老師懂得孩子心理,就鼓勵他繼續講下去,先表揚他一番,說他講得好。即使他講得「亂七八糟「,也不能批評他,可以讓其他孩子補充,還可以讓孩子自己去探索這個故事所表達的意義,最後由老師再講一遍,在講之前可以孩子提出要求,當老師不要插話,這樣是不禮貌的,人人都要做個有禮貌的孩子。 以後再講故事的時候,可以先問孩子們誰聽過這個故事,聽過的人可以給小朋友們講講。再參照以上方法處理。 這樣做的話,既可以鍛煉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又能活躍氣氛,也給孩子制定了一定的規則。
㈤ 你是怎樣給孩子講故事的呢怎樣才算講好故事
您好,我是@面面句叨 ,一個二胎媽媽,老大四歲,老二兩歲,我來講講我是如何給孩子講故事的。
第一階段:聽故事
現在各種音頻軟體非常多,優質的故事內容豐富,選擇性非常多。海量免費內容,個性付費內容都很多,我在音頻APP上找一些故事給孩子聽,孩子聽著聽著就睡覺了,這時候我的精力主要是摟著孩子,陪她一起聽故事。
孩子漸漸長大了,喜歡問為什麼,這時候,聽故事中間經常會被打斷,她喜歡問問題。比如講到「大灰狼吃掉了小紅帽」,她會問「那大灰狼為什麼要吃掉小紅帽啊」,這時候,我就需要暫停播放給她解釋一下,因為「大灰狼餓了,他假扮成老奶奶,騙了小紅帽」。 所以我就選擇自己給孩子講故事了,還可以跟孩子增加互動,隨時解答孩子的問題,也可以根據孩子的問題,對故事進行改編和擴展,還能演繹出新的故事。 比如,「機智的小紅帽又和小豬佩奇一起,打敗了大灰狼」。孩子的想像力,會非常發散,天馬行空,她會把知道的故事、人物、情節,用想像力連接起來。我覺得這樣是非常有利於鍛煉孩子的想像力、記憶力、聯想能力的。不拘泥於故事的本身,不逐字逐句的講故事,陪著孩子一起發散思維。
1.化簡去繁
現在國外繪本很多,首先就是主角的名字有很多英文,比如狐狸福斯、兔子哈斯、男孩大衛,等等。我一般不給孩子用這些英文名字,我會直接用直觀的名字,比如小狐狸、小兔子、小男孩、小女孩,這樣比較具象化,孩子比較容易記住,注意力會集中在故事情節上。
2.先看細節
我會一句話先講一下故事的大概,然後每一頁都讓孩子自己先去看看認識什麼,看圖識物。比如在《狐狸找蛋糕》這個繪本中,講的是狐狸餓了,在廚房、森林裡到處找蛋糕,最後兔子和貓頭鷹給他做蛋糕的故事。封面上就是一隻小兔子帶著耳機坐在沙發上,狐狸站在櫃子旁邊打開門在找東西。 我會提問式讓孩子說出看到的畫面 。比如:
我:「兔子坐在哪裡?」
孩子:「沙發上。」
我:「兔子在幹嘛?」
孩子:「看書。」
我:「狐狸在幹嘛?」
孩子:「狐狸在找東西。」
我:「他在哪裡找。」
孩子:「他在櫃子里找。」
我:「櫃子里有什麼?」
孩子:「牛奶、香蕉、雞蛋……」
我:「有蛋糕嗎?」
孩子:「沒有。」
我:「那狐狸是不是要繼續找蛋糕啊?」
孩子:「是的。」
我:「那我們翻開書,繼續找找吧。」
然後我會重復上面的步驟,跟孩子把每一頁的物體都認識一下,把細節都看看一遍。
3.提煉主題
看完繪本以後,會對故事進行一個復述,在認識每一頁細節的基礎上,再進行復盤。我整體給孩子講一遍, 最後幫孩子總結一下故事的中心思想 :兔子、狐狸、貓頭鷹是好朋友,狐狸餓了想吃蛋糕,哪裡都找不到,最後兔子和貓頭鷹照著蛋糕書的做法,給狐狸做出了好吃的蛋糕。所以,這是一個朋友之間互相幫助的故事。
4.孩子復述
我講完以後,都會讓孩子給我講一遍。她目前基本上也是每頁的內容講個大概,但是她自己覺得可開心了,還經常拉著弟弟一起,正八經的給弟弟講故事。弟弟聽了也會咿咿呀呀的,還不會表達,但是很喜歡姐姐給講故事。孩子記住內容還是挺多的,尤其是一些畫面的細節,每一次講述都比上一次更加細致,故事性也越來越強,越來越連貫。
5.提問環節
我會根據故事內容,對孩子進行提問。
比如「狐狸最後吃到蛋糕了嗎?」
「蛋糕是誰做的啊?」
「狐狸去了廚房,還去了哪裡找蛋糕啊?」
「在森林裡還遇到了什麼小動物?」
「你來找找蛋糕都在書中的哪裡?」
這些問題都考驗了孩子的記憶力,需要孩子仔細回憶並作答,還需要動手翻書找出答案。 小小的繪本,可以當做看圖識物、可以做記憶訓練,一書多用。給孩子講故事,重在陪伴的過程和體驗,孩子的能力會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以上就是我給孩子講故事的一些經驗,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我知道很多爸媽給孩子講繪本,都是打開書就讀起來。這我可厚非,在剛開始親子閱讀的一段時間,我也是這樣給卡蜜兒讀繪本的。
只是後來我讀了一些關於「怎樣讀好圖畫書」的書籍,還有孩子讀書時的表現,我做了一些調整。
其實親子閱讀並不是翻開書講起來這么簡單的事,如果是那麼簡單,就不會有大么多繪本大師深耕於繪本閱讀了。
同樣是閱讀,有的孩子由此開啟的寶貴的思辨力,豐富的語感,而有的孩子只是完成了一個個的閱讀清單。
這中間的差距在閱讀方法上。
通讀之前停一停,停下來看什麼呢?看封面和封底。
我意識到這一點,源於一個有趣的契機。
有一天,卡蜜兒沒有急著翻書看正文,而是看到打開書的第一頁裡面很多紅色的小傘問我:「媽媽,是要下雨了嗎?如果鱷魚和長頸鹿一起打傘, 那鱷魚可能被雨淋到啊,它那麼矮。」
這時我想到了松居直的代表作《幸福的種子》一書中寫道:成人看書,習慣性從正文第一頁開始閱讀,是的,文字通常都是從正文第一頁開始的,但繪本不一樣,繪本從封面就開始講故事了。
我想起這段話,決定給自己按下暫停鍵。
我說:「嗯,這把傘看起來還挺小的呢,那它到底是誰的傘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這樣,我們帶著問題去讀繪本,孩子一直都很專注,生怕錯過了問題的答案,直到看到這里才恍然大悟。
原來小紅傘是鱷魚和他的寵物們的。孩子通過閱讀,學會了觀察和思考。
好的繪本,每一幅圖畫、每一段文字,都經過了精心挑選與整理。當我們用自己的口,將這些文字一句一句地講給孩子聽,就像是一粒一粒播下語言的種子。
昨天帶女兒讀了英文繪本《Handa's hen 》扉頁跨頁是書中出現的各種動物,封底內頁也是,我沒留意,乍一看這兩頁完全一樣,我就覺得只是裝飾而已,順便提煉文中的關鍵信息。但我女兒發現了「秘密」:封底內頁比扉頁多了10隻小雞,這是Handa最後發現hen生出的小寶寶。這個設計太妙了,我女兒說這本書好有趣。
所以呢,孩子有時比我們更能夠觀察和體會到作者的深意。
我先講一個故事吧。
我們可以想見,如果你直接跟孩子講這么個道理,估計話還沒講完,人就跑開了。
故事是天然具有說服力、影響力,且自帶沉浸感的。
下面講講怎麼講故事:
1,故事要有情節,有 情感 。拿上面這個故事來說,男孩初次看見世界的驚喜,「爸,你看……」,這個父親滿懷欣慰,那對情侶一開始的不屑,跟後來恍然大悟後的沖擊。讓我們感到意外和感動。
短短一分鍾不到的故事,情緒來回動盪了好幾次。
2,故事要有細節。男孩「喊爸爸」,支持他的「第一次看世界」的驚喜;
父親的微笑,表明他的開心;
情侶第一回在心裏面想一想,第二回終於忍不住了說出來。
如果換一種表述,說,一個父親帶著治好眼病的兒子坐火車。是不是就特沒勁了。
3,故事要有主題。跟孩子講完故事的時候,先不要把智慧點說出來,通過問孩子,互動的方式,引導孩子說出來,不一定要跟你本來的一樣,孩子或許有孩子自己的感悟呢。
故事思維就是用故事的元素把事實包裝起來,把個人 情感 融進去,讓人產生代入感。像放電影一樣,讓他身臨其境地經歷這個事情,更加能夠理解故事背後隱藏的主題。
最後,我們在選故事的時候,盡量不要選那種有雙方對立的,而要多選一些沒有善惡分明,非此即彼類的故事,這樣讓我們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多一些包容,更平和的心態去看人和事。
我認為給孩子講故事要分年齡段,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專注力時間不同,所講的內容和方式方法也不同,最重要的是有互動有共情。
1、0-1歲親子共讀。
這個階段的孩子還有一個特點是會撕書和吃書,這是個要經歷的階段,父母也要耐心引導和不斷的提醒陪讀會度過這段時間。
2、1-3歲親子共讀。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專注力在10-20分鍾,可以完整的聽完一本繪本,並且能夠理解和聽懂故事的意思,這時候父母講故事除了聲情並茂意外,還要有互動,這樣更利於孩子理解和專注,提升孩子對閱讀的興趣,互動的好處也可以增加孩子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
3、3-6歲親子共讀。
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上幼兒園,互動講故事依然是關鍵,到了6歲左右要引導孩子自己閱讀,為上小學階段自主閱讀做准備。
在引導自主閱讀的時候要經歷一個特別長的時間,孩子習慣性的聽故事,會依賴於別人講。有一個引導孩子自主閱讀的技巧就是講到高潮的時候,就停止,孩子會特別好奇然後會自己去看。
6歲以上基本能自己看書了,雖然會有點吃力還是可以克服的。父母陪伴孩子閱讀的時間也就這么幾年,值得被珍惜哦!
我給孩子讀繪本,講故事,一直有3個原則:
要孩子讀的繪本,我都會自己先讀一下,不只是翻看繪本內容,還會對繪本做一個初步全面的了解。從封面、封底、環襯、扉頁以及勒口等處,了解繪本作者、譯者、獲獎、媒體推介、名家推薦等內容,基本了解一本繪本的背景情況。
這樣做的好處是什麼呢?
一是可以在閱讀過程中穿插講解一些繪本故事的背景內容,為孩子理解故事提供輔助;
二是可以向孩子介紹插畫和文字的藝術特色,正確引導、提升他的審美能力;
讀繪本需要真誠、投入,同時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我主要從語調、節奏等方面去把控。
首先了解故事本身的調性,然後選擇輕松、快樂、平靜等不同的語調來閱讀講解,而急躁、焦慮、悲傷等情緒要盡量避免出現在講述過程中。同時,在閱讀中,要把握好講述節奏,講述過程中適當代入情緒和感情色彩,同時,抓住故事的關鍵點,在講述中為孩子做到准確引導和提煉。
特別要注意的是: 當故事中令人傷心的情節出現時,讓孩子去感同身受是好的,但同時要注意講述的語氣應平靜而有力度,這樣能讓孩子感受到「痛苦」這件事是正常的,是可以面對的。同時,藉助快樂的情節釋放其它情緒,使親子閱讀最後達到一種有所感、有所悟的效果。
一些家長擔心孩子在閱讀上養成依賴心理,但即使孩子學會了很多漢字,也不宜讓他早早獨立閱讀,而應該兩條腿走路,慢慢放手。
因為學前和小學低年級孩子還沒有建立一個較完備的語言體系,因而沒有足夠的語言感覺和語言能力將它們連接成美妙的故事。親子共讀的過程就是在為孩子的獨立閱讀儲蓄能量,一旦語言的感覺成熟,他自然會拿起書自己閱讀。
希望以上內容對你有所幫助。
大家好,我是教育創作者曉曉靜兒,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給孩子講故事,我是選擇帶孩子一起親子閱讀的形式。我女兒現在是幼兒園中班,我是從她1歲半-兩歲的時候開始親子共讀繪本故事的,不同階段講不同階段的故事。
首先,專注開始讀書的關鍵時期。我女兒是從她1對半時開始讀繪本講故事,培養孩子對閱讀的興趣非常重要。每天可以睡前給孩子讀3-5本繪本故事書。大點的孩子,也可以讀適合他們年齡的故事書。
其次,選擇喜歡和適合的故事書的類型,一定要符合孩子的閱讀理解的年齡。比如幼兒喜歡讀字少,有鮮艷圖案的繪本故事書。大點的孩子根據性別不同,喜歡讀書的類型也有很大差別。比如男孩喜歡科普類、昆蟲類,女孩喜歡公主類等故事書。
再次,指讀的方法,讀的時候一定要用手指指給孩子讀,逐字給孩子讀,讀時聲音也要抑揚頓挫些,中間可以設定繪本書外圖文的問題,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比如:「猜猜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呢?」讓孩子回答下,然後再繼續讀。再比如,為了讓孩子能在上小學前多認識些漢字,我特意每次用手指著繪本讀時,漏掉那個字不讀,讓她來讀,問她:「這個念什麼?」逐漸地,她就認識了些常見的漢字,以後看到這個字時,自己會大聲說出來。
最後,共同讀完一個繪本故事,我都會總結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一般我會給她重復讀很多遍,她自己喜歡重復聽,我就重復讀。到最後,她可以指著繪本故事書,她可以復述給大家講故事聽了。
你好,我是一名對家庭教育有濃厚興趣的教育從業者。關於您的問題結合我自己的經歷,我建議您可以這樣做:
挑選好故事每個孩子在出生時都猶如一張白紙。我們給孩子展示什麼,說什麼都會對孩子造成影響,講故事也一樣。不同的故事給孩子的感悟是不同的,故事也有好壞之分。我們給孩子講故事是希望孩子能通過故事獲得成長。因此在講故事時,要選擇積極的,正面的故事。所以給孩子見故事的第一步是要挑選好故事。
讓故事對孩子有吸引力在給孩子講故事前,可以通過給孩子設置懸念或者從身邊的真人真事開始延伸,藉此來增加故事對孩子的吸引力。在講故事時我們還要學會音調,音色,語氣,肢體動作等的變化,讓故事變得有聲有色,讓孩子能跟隨故事的變化,情緒也能融入故事當中。藉此來增加孩子對故事的領悟和體會。
讓孩子分享感悟不同的人對同一件事情,看法未必一樣。因此在聽完故事後,我們要鼓勵孩子用於表達自己的感悟。藉此來鼓勵孩子勇於表達自我,這樣也可提升孩子的總結概括能力,提升語言表達能力和技巧。
讓故事影響孩子的行為給孩子講故事是為了提升孩子,因此在故事結束,孩子分享完之後,我們要鼓勵孩子像故事中講的那樣,變得勇敢,聰明,有愛心等。那在生活中我們就要學會引導孩子向這方面發展,進而養成孩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
總結給孩子講故事不能敷衍,故事是孩子最好的學習方式之一。因此從故事的選擇,故事的講述,到影響孩子的學習與生活。每一個環節我們都要重視,只有這樣才能讓故事起到應有的效果。
我講的故事都是有知識性的!比如北斗星不會因為季節變化位置發生變化。凡是聽過的小孩子都記得這個故事。比較喜歡講身邊的事,舉例身邊的例子,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講。
怎麼才算講好一個故事,我認為,首先孩子要吸收你想要在故事裡傳達給他們的信息,這樣故事才到作用。
但怎樣才能讓孩子接收到你想要傳達給他們的信息?這是我自己的講故事的方法,我不會照著故事一字一字的讀給她聽,我會用我們平時溝通的語言先告訴她,這本書是講什麼的,然後再給她講這個故事,在講故事的過程中,我會讓她參與在其中,我會提出一些問題讓她回答。
有的人會覺得,講故事不是為了能讓他們早點進入睡眠狀態嗎?為什麼還要提問,這樣腦子就活躍了起來不想睡了。
其實用什麼方法講也沒有錯,主要是看家長是想怎麼去講,我會以這種方式講,我是想傳達繪本的信息給她,讓她比較容易記住,她讀過的故事,都可以學習到一個什麼道理。不過這也要因材施教,每個小孩子都不一樣,他們都有自己接受事物的方法,適合你小孩子講故事的方法,就是講好故事的方法
第一,要根據孩子的成長階段選擇相應的故事材料。如果孩子習慣不好。講些行為習慣的。如果孩子缺乏勇氣缺乏毅力,講些勵志的。如果孩子和父母的親子關系一般,就講一些 情感 上可以共鳴的。總之,最重要的要最大程度滿足孩子的成長需求。
第二,講故事的時間最好固定在一個時間,比如晚睡前。因為孩子和大人一樣,生活和工作有規律地去行動,一定好過毫無章法。更何況,越是有規律,反而就越輕松,越不覺得是負擔。
第三,講故事有沒有收獲,可以通過孩子的行為來有效測評,如果孩子的的日常行為發生預期的好的改變,說明家長的努力是有效的。反之要不斷反思,不斷調整自己講故事的內容和策略。爭取每天讓孩子有切切實實的收獲。
㈥ 孩子不願意開口講故事,,我要如何讓他開口
如果孩子不願意開口,要一步一步地來,比如先和孩子一肢敗灶起讀書,出聲地讀,讓孩子能做到開口,然後多給孩歷扮子講故事,第一遍您通講,第二遍可以邊講邊提問,讓孩子就故事內容回答,然後孩子熟悉故事後,可以跟孩子分角色進行故事表演。 不要要求孩子當著大家的講,先讓孩子在媽媽一起,給媽媽講,等故事熟練到不用動腦就能出口成篇了,再讓孩子當著他熟悉的親朋講。孩子講習慣就好了。 無論孩子故事講的如何,過程中不要打斷孩子,哪怕孩子脫離了原作品自己編也要認真的聽下去,並配合出感興趣的表情。孩子講完後要及時鼓勵,告訴孩子你從他的故事裡知道了什麼,讓孩子有成就感,那麼孩子枯旦就會積極地開口了。
㈦ 如何給孩子講故事
日常中多留意孩子喜歡而適合的故事,如遇到對孩子有教育、啟蒙意義的故事立即收藏下來。日常中遇到的一些有益的事情可整理成故事講給孩子聽,條件允許可寫下來給孩子收藏
對於普通的不是很擅長講故事的父母,建議先把准備的故事整理成語音,然後多練習幾次,直到滿意。為了孩子,是要有付出的
把准備好的故事內容復制到文字編輯區域,選擇合適的朗讀員(這個要注意, 不同朗讀員有不同風格),然後合成語音,接著多次跟讀學習,直至感覺已可輕松講故事
孩子的耐性有限,為了事半功倍,與孩子娛樂的時候選擇合適時機與孩子分享故事。若孩子狀態不好,建議停止講故事,另選時間
經過多次進行3、4步驟的練習,父母會逐步養成自己風格,可以不再依賴提前練習,能夠輕鬆快速組織故事。
到孩子也可講故事的時候,可讓孩子給父母講故事,互換角色,鍛煉孩子能力
㈧ 孩子從「聽故事」到自己「講故事」,教你三個方法!
根據一項針對500名年齡為3至8歲的英國兒童調查,在 游戲 活動榜單上,講故事排名高於看電視和打 游戲 。82%的受訪兒童稱,和家長一起講故事使他們睡得更香,聽故事、講故事是孩子最喜歡的 游戲 方式。
「媽媽,再給我講一個故事吧!」
然然3歲,很喜歡聽媽媽講故事,聽完了還會纏著媽媽再講,每次都會期待新的故事出現,可是對於媽媽來說,身邊的繪本故事已經講差不多了,很難有新的故事講給然然。
這也是很多家長的困惑。我們都知道,講故事可以建立緊密的親子關系,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可是在自己精力有限的情況下,如何滿足孩子對故事的需求?
其實,我們可以換一種思路,每個孩子都是故事大王,他的語言表達能力、想像力與邏輯思維能力都可以在自己講故事中得到全面培養。作為家長,除了給孩子講繪本故事,還可以引導他們發揮想像力,自己講故事。
如何引導孩子主動講故事?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
方法一:從看圖畫開始
爸爸媽媽不妨先同孩子一起認真看書中每一幅圖畫,讓他們講講自己看到了些什麼。
中國兒童文學研究會理事、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副秘書長孫怡說,家長不要從一開始就用手指著書上的文字念給孩子聽,因為孩子一定是從讀圖開始的,圖畫可以鍛煉孩子的想像力,提高藝術鑒賞能力,因此不要剝奪孩子的這個權利。「孩子讀畫面,是在理解畫面,他在和畫家用畫去交流,所以家長不要一開始就指著文字想讓孩子識字,那樣會損失很多美好的東西。」
我們常見的故事繪本,總會有生動有趣的文字作為一個向導,告訴孩子們故事裡發生了什麼,但是有一種繪本卻沒有一個文字出現。故事裡的文字藏在哪裡呢?它就像一個喜歡玩捉迷藏的淘氣精靈,埋下了很多線索,讓孩子們一點點發現它們,展開自己想像的羽翼,接下來這些故事的文字像施了魔法一樣,從孩子們的思想里跳出來。
《MAMOKO媽媽看!》就是這樣一套神奇的繪本,讓孩子成為故事的主角,開發他們的想像力,結合自己的語言,將每一頁中鎖定的主人公發生了什麼?遇見了誰?做了什麼?串講成一個個完整小故事。
全套書從過去、現在、未來三個時間跨度分為:《龍的時代》《現代世界》《公元3000年》,大約有100個小故事等待孩子們自己去發現,去思索。這樣的閱讀培養了寶寶的觀察力,也提高了他們的審美能力。
《MAMOKO媽媽看!》中,MAMOKO小鎮上有很多居民,但是每個人物單獨的生命軌跡,都向我們展示了自己的生活,孩子可以通過發現人物彼此之間的關系,來和家長一起講屬於自己的MAMOKO小鎮的故事。
打開書本,選擇一個喜歡的角色,看看他們發生了什麼?不妨來聽聽阿星姐姐編寫的小粉象咘魯的故事。
故事示例
小粉象咘魯努力考了全班第一名,媽媽獎勵她可以和好朋友芬迪一起去滑她最喜歡的輪滑。
咘魯睡了一覺醒來了,還是沒有等到芬迪,咘魯實在是等不及了,決定向芬迪的家進發!一邊滑著,一邊幻想著去了游樂園要玩的項目。
咘魯終於和芬迪見面了,晚來的芬迪原來是為了給咘魯帶風車,但是路邊卻掉落一個藍色的包裹。
咘魯立刻撿起了掉落的包裹說道:「這個包裝盒這么漂亮,一定是很重要的東西,我們得趕快還回去!」
咘魯沿著路滑了很久,看到了那輛貨車由於輪胎損壞停在了路邊。她氣喘吁吁地跑過去:「河馬阿姨,您的包裹掉了。」
「小姑娘,你可真是個好孩子啊。車里的包裹太多了,我都沒有發現掉了一個。謝謝你啊!」小粉象咘魯的故事還沒有結束,看看孩子的小腦袋瓜里還有什麼故事呢?
《MAMOKO媽媽看!》書中每一個形象都可以成為主角,一個個小故事等待孩子們自己去發現。在和孩子的故事接龍中,通過你一句我一句地接話,可以任由想像發揮,講到哪兒算哪兒,以此開展故事情節,極大地發揮孩子的想像力。
美國著名兒童智力發展研究專家簡·海麗認為,鼓勵孩子編故事不僅是一種語言訓練,更重要的是可以幫助孩子運用自己的想像與推理能力。
讓孩子用他們自己的言語來講述故事裡的場景、人物和情節,這對孩子的言語、記憶、邏輯、想像等方面的能力都得到鍛煉。這里給孩子們提供一個非常好的幫手,就是《MAMOKO媽媽看低幼認知版-創意故事拼圖卡》。
《創意故事拼圖卡》共有25張雙面拼圖卡片,每一張卡片的正反兩面都畫有MAMOKO小鎮不同的生活或 娛樂 場景,用任意兩張或兩張以上的卡片任意方向的組合,都可以構成一張MAMOKO小鎮的局部畫面。
和《龍的時代》《現代世界》《公元3000年》不同的是,小鎮的居民不再是講故事的主要線索,更多的是場景的認知。
在這套書中,沒有大型的城市廣場、住宅區、公園和立體式交通系統,取而代之的是一處處具體而微的小型生活和 娛樂 場景,不過每一頁都包含了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孩子不僅可以隨意取出天文台、健身房、公交站、消防隊等幾張拼圖卡,拼成一個小場景,還可以設計一個主題來拼圖。比如以公寓為中心,在周圍拼上醫院、公園、商店、集市、圖書館、加油站、派出所和修車廠等,形成一個小型社區。
故事示例
一顆「巨大的紅色果實」出現在超市門前的卡車上,平時愛把超市搬空的小key都沒見過,嚇得他把購物車都掀翻了,連最愛的小柿子也掉地上了。
新奇的水果吸引了大批的小鎮居民,人人都想嘗嘗看是什麼味道。草莓立刻就被居民們搶購一空了,人們拉起了橫幅,身上穿印有草莓圖案的T恤,向更多的居民宣傳草莓的甘美。
把草莓帶到小鎮上的阿滿也把錢包塞得鼓鼓的,換了豪華 汽車 ,保鏢也換了更帥氣的西服。
一天,小西溜進了阿滿的工廠里發現了「巨大的紅色果實」的秘密。原來小果實被阿滿打了葯才變得如此大,小西通過小鎮上的大喇叭向全部的居民揭發了「巨大的紅色果實」的秘密。人們拿起橫幅,居民們在草莓上憤怒地畫上了禁止標簽。
接著,居民們來到了阿滿的新家前示威。這個黑心的阿滿,竟然住進了豪華的城堡。居民們更憤怒了,喊得更大聲。旁邊還有穿草莓T恤的不知情的人,聽說阿滿的草莓騙局後,急忙的避開,脫掉了T恤。
簡單的幾張場景卡片,拼出「巨大的紅色果實」的故事,就是這樣啦,小朋友們還可以自己拼圖,講出不一樣的故事,比比看誰講的故事多,誰講的故事最有新意。
這盒《創意故事拼圖卡》讓孩子成為MAMOKO小鎮的設計者,他們可以盡情地發揮想像力,想怎麼拼就怎麼拼,怎麼拼都能講故事。
孩子自己講故事能發展邏輯思維能力,有助於提高其口語表達能力,培養孩子聽讀的習慣以及對文學作品的興趣,萌發孩子初步感受和表現美的情趣。
講故事的過程也給孩子和父母提供了許多問答和交流的機會——通過目光的交流,彼此之間會產生出溫馨的 情感 和無窮的樂趣,使孩子與父母的關系變得更親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