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前程往事 > 化學家的故事有哪些

化學家的故事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4-06-09 23:12:39

『壹』 誰知道有那些化學科學家的小故事急用!!

門捷列夫與元素周期表的故事
19世紀中期,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制定了化學元素周期表

門捷列夫出生於1834年,他出生不久,父親就因雙目失明出外就醫,失去了得以維持家人生活的教員職位。門捷列夫14歲那年,父親逝世,接著火災又吞沒了他家中的所有財產,真是禍不單行。1850年,家境困頓的門捷列夫藉著微薄的助學金開始了他的大學生活,後來成了彼得堡大學的教授。

幸運的是,門捷列夫生活在化學界探索元素規律的卓絕時期。當時,各國化學家都在探索已知的幾十種元素的內在聯系規律。

1865年,英國化學家紐蘭茲把當時已知的元素按原子量大小的順序進行排列,發現無論從哪一個元素算起,每到第八個元素就和第一個元素的性質相近。這很像音樂上的八度音循環,因此,他乾脆把元素的這種周期性叫做「八音律」,並據此畫出了標示元素關系的「八音律」表。

顯然,紐蘭茲已經下意識地摸到了「真理女神」的裙角,差點就揭示元素周期律了。不過,條件限制了他作進一步的探索,因為當時原子量的測定值有錯誤,而且他也沒有考慮到還有尚未發現的元素,只是機械地按當時的原子量大小將元素排列起來,所以他沒能揭示出元素之間的內在規律。

可見,任何科學真理的發現,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都會受到阻力,有些阻力甚至是人為的。當年,紐蘭茲的「八音律」在英國化學學會上受到了嘲弄,主持人以不無譏諷的口吻問道:「你為什麼不按元素的字母順序排列?」

門捷列夫顧不了這么多,他以驚人的洞察力投入了艱苦的探索。直到1869年,他將當時已知的仍種元素的主要性質和原子量,寫在一張張小卡片上,進行反復排列比較,才最後發現了元素周期規律,並依此制定了元素周期表。

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宣稱:把元素按原子量的大小排列起來,在物質上會出現明顯的周期性;原子量的大小決定元素的性質;可根據元素周期律修正已知元素的原子量。

門捷列夫元素周期表被後來一個個發現新元素的實驗證實,反過來,元素周期表又指導化學家們有計劃、有目的地尋找新的化學元素。至此,人們對元素的認識跨過漫長的探索歷程,終於進入了自由王國。

門捷列夫,這位化學巨人的元素周期表奠定了現代化學和物理學的理論基礎。

在他死後;人們格外懷念這位個子魁偉,留著長發,有著碧藍的眼珠、挺直的鼻子、寬廣的前額的化學家。他生前總是穿著自己設計的似乎有點古怪的衣服。上衣的口袋特別大,據說那是便於放下厚厚的筆記本——他一想到什麼,總是習慣地立即從衣袋裡掏出筆記本,把它順手記下。

門捷列夫生活上總是以簡朴為樂。即使是沙皇想接見他,他也事先聲明——平時穿什麼,接見時就穿什麼。對於衣服的式樣,他毫不在乎,說:「我的心思在周期表上,不在衣服上。」他的頭發式樣也很隨便。那時,男人們流行戴假發,對此,門捷列夫總是搖著頭說:「我喜歡我的真頭發。」

捷列夫把元素卡片進行系統地整理。門捷列夫的家人看到一向珍惜時間的教授突然熱衷於「紙牌」感到奇怪。門捷列夫旁若無人,每天手拿元素卡片像玩紙牌那樣,收起、擺開,再收起、再擺開,皺著眉頭地玩「牌」……

冬去春來。門捷列夫沒有在雜亂無章的元素卡片中找到內在的規律。有一大,他又坐到桌前擺弄起「紙牌」來了,擺著,擺著,門捷列夫像觸電似的站了起來,在他面前出現了完全沒有料到的現象,每一行元素的性質都是按照原子量的增大而從上到下地逐漸變化著。

門捷列夫激動得雙手不斷顫抖著。「這就是說,元素的性質與它們的原子量呈周期性有關系。」門捷列夫興奮地在室內踱著步子,然後,迅速地抓起記事簿在上面寫道:「根據元素原子量及其化學性質的近似性試排元素表。」

1869年2月底,門捷列夫終於在化學元素符號的排列中,發現了元素具有周期性變化的規律。同年,德國化學家邁爾根據元素的物理性質及其他性質,也制出了一個元素周期表。到了1869年底,門捷列夫已經積累了關於元素化學組成和性質的足夠材料。

元素周期律一舉連中三元,使人類認識到化學元素性質發生變化是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把原來認為各種元素之間彼此孤立、互不相關的觀點徹底打破了,使化學研究從只限於對無數個別的零星事實作無規律的羅列中擺脫出來,從而奠定了現代化學的基礎。

誰發現了苯的結構
誰發現了苯的結構?你要是向任何一名化學教師提這樣一個問題,一定會得到千篇一律的答案——19世紀著名的德國化學家凱庫勒(F.A.Kekule 1829——1896)!他在1865年發表了一篇明確給出苯的六員環的結構圖,這篇文章登載在法國化學會會志該年第3卷第二期第98頁上。
可是……

1995年,奧地利發行了一張郵票,中間是一幀畫像,畫像上方寫著:紀念約瑟夫。勞施密特(Josef Loschmidt)逝世100周年,這說明畫中人是勞施密特;郵票的左下角畫著一個用試管夾夾持的裝有深色溶液的試管,這表明勞施密特是位化學家;令人感興趣的是郵票的右下角畫著許多連環套似的大大小小的圓圈,臨摹如下:

這些連環套是什麼?

原來,這是勞施密特畫的肉桂酸的結構式。肉桂酸,樟屬肉桂的樹皮里的一種芳香物質——肉桂的衍生物,肉桂是人們很早就懂得用於烹調的香料。用現代的結構式來翻譯勞施密特的結構式,肉桂酸就是:

這正是人們現在知道的肉桂酸的結構式!這個結構式里有一個大圈,這就是苯環。如果你知道這個結構式是在凱庫勒發現苯的結構之前給出的,你就不得不為之驚嘆!原來,在偉大的凱庫勒發現苯環結構之前,他,約瑟夫。勞施密特,一名不知名的奧地利中學教師早在1861年就已經得知苯環的結構了。後來人們在勞施密特寫的「化學研究第一卷」里看到,勞施密特用這樣的結構式畫了許許多多有機物的正確的結構式,其中有許多結構式是含苯環的,肉桂酸只是其中之一。

勞施密特不僅對有機化學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還應當提到的是,正是他第一個測定了阿伏加德羅常數。因此,沒有哪一位歐洲的中學生不把阿伏加德羅常數叫做勞施密特常數的,而且,這個物理量的符號在歐洲多是用勞施密特(Loschmidt)的第一個字母L表示的。

值得一提的是,告訴我們是勞施密特而不是凱庫勒發現苯的結構的是里查德。安舒茨(Richard Anschochtz),令人敬佩的是,他是凱庫勒的學生!除了苯的結構問題,他還告訴人們,碳的四價,也不是如同公認的那樣是在1865年由凱庫勒首先提出的,而是由一名英年早逝的蘇格蘭化學家庫伯(Archibald Scott Couper)在1858年就已經先提出來了。

還應重復一句:勞施密特跟偉大的凱庫勒的地位相差很大——他只不過是一名奧地利中學教師!歷史資料里並沒有說,偉大的凱庫勒是否預先讀過勞施密特的文章,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勞施密特畫的苯環結構圖絕對是在凱庫勒做夢之前。

親愛的讀者們,你從化學史上這則小故事得到了一點什麼有益的啟發呢?

『貳』 化學科學家的趣味故事

門捷列夫和金屬鎵的故事:
根據元素周期律,門捷列夫還預言了一些當時尚未發現的元素的存在和它們的性質.他的預言與爾後實踐的結果取得了驚人的一致.
1875年法國化學家布瓦博德朗在分析比里牛斯山的閃鋅礦時發現一種新元素,他命名為鎵,並把測得的關於鎵的主要性質公布了.不久,他收到了門捷列夫的來信,門捷列夫在信中指出:關於鎵的比重不應該是4.7,而是5.9-6.0.當時布瓦博德朗很疑惑,他是唯一手裡掌握金屬鎵的人,門捷列夫是怎樣知道鎵的比重的呢?
1876年9月,布瓦博德朗重作了實驗,將金屬鎵提純,重新測定,結果稼的比重確實為5.94(現代值為5.91),這結果使他大為驚奇.他認真地閱讀了門捷列大的周期律論文後,感慨他說:"我沒有什麼可說的了,事實證明了門捷列夫這一理論的巨大意義."
鎵的發現是化學史上第一個事先預言的新元素的發現,它雄辯地證明了門捷列夫元素周期律的科學性.
1880年瑞典的尼爾森發現了鈧,1885年德國的文克勒發現了鍺.這兩種新元素與門捷列夫預言的類硼、類硅也完全吻合,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再次經受了實踐的檢驗

『叄』 化學史上的故事

化學領域中的探險者——蓋�6�1呂薩克

法國的物理學,化學家蓋�6�1呂薩克(Gay-Lussac,J.L.1778-1850),生於
法國利摩日地區的聖�6�1雷奧納爾鎮.他的父親是當時的檢察官,家境比較富裕.
蓋�6�1呂薩克在家鄉受初等教育後,就進入巴黎工業學校學習.他熱愛化學專業和
實驗技術,深得該校著名化學家貝托雷(Berthollet,C.L.1748-1822)的賞識.
1880年畢業後,當貝托雷的助手.當時貝托雷正在同化學家普羅斯
(Proust,J.L.1754-1826)爭論有關定比定律問題.定比定律是普羅斯1799
年提出來的,他認為,"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元素相互化合成某一化合物時,其重
量之比例是天然一定的,人力不能增減".貝托雷對此結論堅決反對,要求蓋�6�1呂
薩克作實驗論證自己的觀點.蓋�6�1呂薩克經過反復實驗和分析研究,所記錄的事
實和所得的結論都證明貝托雷的反對是錯誤的.貝托雷看了蓋�6�1呂薩克的實驗結
果後,忽然皺起額頭表現出深深的失望.作為大科學家來說,真理總是比自尊心
更為可貴.他想,做出這一成果的不是別人,而是剛剛踏上科學道路的年輕人
蓋�6�1呂薩克的.這時貝托雷陰沉的臉上露出了笑容,把手搭在蓋�6�1呂薩克的肩上
說:"我為你感到自豪.象你這樣有才華的人,沒有理由讓你當助手,哪怕是給
最偉大的科學家當助手.你的眼睛能發現真理,能洞察人們所不知道的奧秘,而
這一點卻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做到的.你應該獨立地進行工作.從今天起,你可以
進行你認為必要的任何實驗."貝托雷忘掉了自己爭論問題的失敗,高興地認為,
世界上又出現了一位偉大的化學家.他不在別處,而是在我貝托雷的實驗室里!
法國將為有此驕子而自豪.

范特霍夫的故事

清晨,德國柏林郊區的斯提立茲大街上,一輛馬車急駛而過。已是深冬時節,寒風陣陣吹來 ,刺得面頰生痛,好似小刀子割肉一般;拉車的馬喘著粗氣,團團白霧從馬鼻子里噴出。

趕馬車的人50來歲,多少年來他一直為這一帶的居民送鮮牛奶,無論春夏秋冬,無論刮風下 雪,都准時不誤。

人們早已熟悉了這位送奶人,他再平凡不過了。和其他牧場經營者一樣,他養了許多牛,把 牛奶送給居民喝。但是在這條大街上居住的德國著名女畫家芙麗莎·班諾卻知道這位送奶人 有些不一般的來歷。好幾個早晨,她都等在客廳里,只要聽見送奶馬車的聲音,就急忙打開 房門,請送奶人進家裡坐一小會兒,但是送奶人總是以不能耽誤送奶而加以拒絕。

又是一天清晨,班諾一聽見馬蹄聲便沖了出去,上前一把拉住送奶人的衣袖,她要為送奶人 畫一張素描像。送奶人仍然婉言謝絕,說道:「很多人都在等著吃早餐,牛奶要按時送到, 等送完奶,一定滿足你的要求。」

女畫家心裡明白,這只不過是送奶人的脫身之計。她再也不想「上當」了。她拉住送奶人的 衣袖不鬆手,「您不要再『騙』我了,我知道您是個實驗迷,一送完奶就一頭鑽進化學實驗 室,誰也甭想把您拉出來。這次您一定得讓我畫一張像。親愛的教授,請把您寶貴的時間分 給我幾分鍾吧。」

送奶人?對,他還是教授。這一會兒只好停止送奶工作,讓女畫家畫了一張人物素描像。

第二天一早,當人們打開報紙的時候,一行引人注目的標題映入眼簾:「范特霍夫榮獲首屆諾貝爾化學獎」,並以整個版面刊登了女畫家的素描像。人們吃驚地看著這幅肖像畫,原來那個每天早上駕車為大家送奶的人竟是著名的化學家,而且還獲得了首屆諾貝爾獎!大家繼而興奮起來,相互轉告,最終,送鮮奶的范特霍夫和化學家范特霍夫被人們合並傳成了「牧場化學家」。

偷偷跳進化學實驗室做實驗,險些被開除;從此喜歡上了化學,成為知名的化學家。

雅可比·亨利克·范特霍夫1852年8月30日誕生於荷蘭的鹿特丹市,父親是當地一位有名的 醫生。范特霍夫的家裡7個孩子中排行老三。

上中學時,他看到在實驗室中做的各種變幻無窮的化學實驗非常有趣,因此總想知道其

『肆』 化學家的傳奇故事

化學家的傳奇一生充滿了許多精彩故事,表現了科學家的態度、品質和精神,以下是我為你整理的化學家的傳奇故事,歡迎大家閱讀。

化學家的傳奇故事篇一

1990年8月7日,侯德榜的漢白玉半身塑像在南京化學工業公司落成,以紀念這位對世界制鹼事業的發展做出過重大貢獻、為中國爭得了巨大榮譽的著名化學家。

純鹼,化學名稱為碳酸鈉,俗稱蘇打。他是重要的化工產品,廣泛用於製造玻璃、肥皂、紙漿、洗滌劑和煉制石油等。

純鹼可存在於自然界中,但純度低,產地分散,遠遠不能滿足社會對它的需要。

1862年,比利時人蘇爾為最早用化學方法製造純鹼。他所用的制純鹼的主要原料是食鹽和石灰石,製造的基本方法是:先將濃的食鹽水通入氨水飽和後,再利用石灰石煅燒產生的二氧化碳與上述氨化飽和是鹽水反應,生成碳酸氫銨。碳酸氫銨按進一步與食鹽反應,就得到碳酸氫鈉和副產物氯化銨。碳酸氫鈉溶解度小,經過濾分離後,在加熱,就得到純鹼並放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再利用。氯化銨可與石灰乳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氨氣,氨氣被收集起來循環使用。

這種制鹼法被稱為蘇爾維法,壟斷世界制鹼行業達70多年。這種方法的優點是: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氨氣可循環利用,工藝簡單,原料易得。但是,它也有兩個致命的缺點:一是食鹽利用率太低,只有70%左右;二是氯化銨和石灰乳反應生成的大量氯化鈣用處不大,無法處理,甚至造成環境污染。當時,雖然許多國家的化學家也曾試圖對此法加以改進,但都沒有成功。

1921年10月,侯德榜懷著發展祖國化學事業的雄心壯志,從美國學成回國,首先在塘沽等建永利鹼廠。當時,國際資本集團壟斷者制鹼技術,要想發展自己的民族制鹼工業,遇到的困難和阻力可想而知。侯德榜排除種種阻力,深入現場,親身實踐,深入鑽研製鹼技術,不斷解決設備和工藝上的問題,最終在1924年建成了鹼廠。該廠日產白花花、亮晶晶的純鹼180噸。塘沽制鹼廠的建成,在技術上突破了國際上蘇爾維集團的壟斷,經營上戰勝了朴內門公司的排擠。該廠生產的“紅三角”春繭,1925年榮獲美國費城萬國博覽會的金質獎章,為祖國爭了光。更重要的事,侯德榜通過建立我國的制鹼廠,對制鹼技術達到了完全掌握和精通的程度,為創新制鹼技術奠定了技術。他還於1932年出版了論著《制鹼》,首次完整地介紹了蘇爾維制鹼法。這本是中華民族揚眉吐氣的書,立即轟動了全世界的化學工業界,被世界認為是制鹼專著的首創。

科學技術是沒有止境的,社會和生產的需要不斷開辟著科學技術前進的道路。抗日戰爭爆發後,天津淪陷。1938年,侯德榜由負責在祖國內地四川王通橋建立新的制鹼廠。

然而,塘沽制鹼廠用的原料是海鹽,而在四川建廠需用井鹽,井鹽鹽鹵濃度低,成份也略有不同,再用蘇爾維法已不合適;加之用蘇爾維法制鹼所產生的大量氯化鈣只能作為廢物堆積起來,從而迫使侯德榜去探索性的途徑。這時,德國發明了一種察安純鹼生產法,雖然技術工藝不成熟,但可利用制鹼廢液生產副產品氨化銨,這對侯德榜是個很大的啟發。侯德榜也曾去德國作過考察,商談購買專利之事,但廠家既不準參觀現場,對購買專利的條件右異常苛刻,侯德榜便下決心走創新之路。

為了改革蘇爾維制鹼法,創造自己的制鹼新工藝,侯德榜克服了種種困難,在香港建立了實驗室,通過500多次試驗,分析化驗了2000多個樣品,針對蘇爾維法的缺點,構思設計了新的生產工藝流程。為了使該法得以實現,有把握形成生產力,他又在紐約和上海租界的“孤島”進行了中間試驗,終於在1940年勝利的完成了制鹼新工藝的全部創新工作。

侯德榜創造的新的制鹼法,是把制鹼和合成氨聯合起來,通常被稱為聯合制減法。這個方法既保留了蘇爾維法的優點,同時又克服了它的缺點,是制鹼法達到了盡善盡美的程度。他的主要貢獻是在碳酸氫鈉結晶過濾以後,在所剩的含有氯化銨的母液中,不是加入石灰乳,而是加入食鹽。這樣,溶液中由於增加了大量氯離子,氯化銨就會沉澱下來,其餘的鈉離子又可重復前面的反應,生成純鹼。這樣,只要在母液中不斷加入食鹽,就可同時得到純鹼和氯化銨(化肥)這兩種重要化工產品。採用此法生產純鹼,不僅是原鹽的利用率達到96%以上,而且整個生產能夠連續進行;此外,還具有節約石灰、設備簡單等一系列優點。

由於侯德榜在製造純鹼方面的突出貢獻,他發明的這個方法與1941年被世界化學工業協會命名為“侯氏制鹼法”,並得到國內外化學界的廣泛贊譽與和高度評價。

“侯氏制鹼法”,是一個以中國人的姓名命名的發明在我們國家深受帝國主義欺辱、被別人稱為“東亞病夫”的時候,一個中國人的名字能夠閃爍在世界科學的舞台上,將世界制鹼科學史推向一個新階段,這充分顯示出中華民族的智慧和力量。

化學家的傳奇故事篇二

卡爾·肖萊馬於1834年9月30日誕生於德國黑森林州達姆斯塔德城的一個手工業工人家庭。父親約翰是個窮木匠,母親羅特是個純朴的家庭婦女,他們一共有9個孩子,卡爾是最大的孩子。1850年卡爾爭取到本城一所職業學校受教育,可是到1853年就回家境困難而輟學。他非常喜歡化學,因此他來到一家葯房當學徒。由於他勤奮好學,很快成為葯劑師的得力助手。1856年他來到海德堡一家葯店當配葯助手,在海德堡大學,著名的化學家本生正在主講化學,肖萊馬想方設法去旁聽本生的演講。本生的精湛實驗演示和生動的報告使肖萊馬更嚮往化學,這時候他暗下決心。一定要作一名化學家。

1859年,他僅靠自己謀生所積蓄的錢,投考著名化學家李比希主持的吉森大學化學系。這是當時全世界青年化學家所嚮往的聖地。又因學費不足,肖萊馬只讀了一個學期便離開了學校。好在這一學期里,由於他的發奮努力,學完了作為實驗基礎的分析化學課,通過學習和訓練,他基本上掌握了化學實驗的技巧。同時在這學期內,他還聽了著名化學史家柯普的化學史課程,初步培養了他對科學史的愛好。離校和失業並沒有影響肖萊馬對化學科學的追求。此時恰逢英國曼徹斯特的歐文斯學院化學教授羅斯科招聘一名私人的實驗助手,肖萊馬聞訊立即趕赴英國,隻身遠離祖國,來到英國這一工業城市,經過努力終於成為羅斯科的實驗助手。在這里他很滿意,一是可以繼續學習化學的有關課程,二是可以更多地、又是獨立地進行化學實驗。從這時起,肖萊馬總算實現了他的宿願,步入了化學研究的大門。他一面自學,一面研究,很快取得到了許多成果,

1871年被破格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1874年成為歐文斯學院的第一個有機化學教授。他在英國定居了30多年,一直到1892年逝世。

化學家的傳奇故事篇三

塑料的發展可以追溯到19時間中葉。當時,英國為了滿足蓬勃發展的紡織業的需要。 ,化學家們把不同的化學物質混合到一起,希望製造出漂白劑和染色劑。化學家們特別鍾情於煤焦油,這是以天然氣作燃料的工廠煙囪中凝結的凝乳狀廢棄物。

倫敦皇家化學研究所實驗室助理威廉.亨利.鉑金 是開展此項實驗的人員之一。一天,鉑金在擦抹潑灑到實驗室板凳上的化學試劑時發現,抹布被染成了當時很少見的淡紫色。這個偶然發現使鉑金進入了染色行業,最終成為百萬富翁。

盡管鉑金發現的並不是塑料,但是這次偶然發現具有重要意義,因為它表明可以通過控制天然有機材料的辦法得到人造化合物。製造商們已經意識到,木材、琥珀、橡膠、玻璃等許多天然材料要麼太稀少,要麼由於價格太昂貴或者沒有足夠的彈性而不宜大規模生產。合成材料是理想的代替品,它既可以在熱力和壓力下改變形狀,也能在冷卻後保持形狀。

倫敦塑料史學會創始人科林.威廉森說:“當時人們面臨著尋找一種價格便宜,容易改變形狀的替代品。”

繼鉑金之後,另一個英國人亞歷山大.帕克斯把氯仿與蓖麻油混合到一起,得到一種想動物茸角一樣堅硬的物質,這就是第一種人造塑料。帕克斯希望用這種人造塑料取代由於種植、收割、加工費用而無法廣泛使用的橡膠。

鐵匠出身的紐約人約翰.韋斯利.海厄特試圖用人造材料製造檯球,取代了用象牙製造的檯球。盡管他未解決這個問題,但他卻發現:把樟腦與一定量的溶劑混合到一起,就能得到一種在加熱以後可以改變形狀的材料。海厄特把這種材料稱之賽璐珞。這種新型塑料具有用機器和非技術工人大規模生產的特性。它為電影行業帶來了一種堅固而有彈性、能夠把影像投射到牆上的透明材料。

賽璐落還促進了家用唱片業的大發展,並且最終取代了早期的圓柱唱片。後來的塑料可用於製造乙烯基唱片、盒式磁帶;最後由聚碳酸脂製成激光唱片。

賽璐珞使照相成為一種具有廣闊市場的活動。在喬治.伊斯曼對賽璐珞加以開發之前,照相是一種既費錢又繁瑣的愛好,因為攝影師必須自己沖洗膠卷。伊斯曼想出了一個新主意:客戶把拍完的膠卷送到他開設的店裡,他為客戶把膠卷沖洗出來。賽璐珞是第一種能夠做成薄片並能捲起來裝進照相機中的透明材料。

大約就在這個時候,伊斯曼遇到一位年輕的比利時移民萊奧.貝克蘭。貝克蘭發現了一種對光特別敏感的印相紙。伊斯曼以75萬美元(相當於現今的250萬美元)的高價買下了貝克蘭的發明。手頭有了資金,貝克蘭建起了一個實驗室。並於1907年發明了酚醛塑料。

這種新材料取得了極大的成功,用酚醛塑料製造的產品有電話、絕緣電纜、紐扣、飛機螺旋槳,還用它製成了質量極好的檯球。

派克鋼筆公司用酚醛塑料製造出各種自來水筆。為了證明酚醛塑料的牢固性,該公司向公眾作了公開演示,把筆從高層建築物上拋下。《時代》雜志專門以一篇封面文章介紹酚醛塑料的發明人以及這種可以“使用上千次的材料”

若干年以後,杜邦公司的實驗室也是在偶然情況下取得了另一項突破:製成了被稱之為人造絲綢的產品尼龍。1930年,在杜邦公司實驗室工作的科學家華萊士.卡羅瑟斯把一根加熱的玻璃棒浸入長分子有機化合物中,獲得了一種非常富有彈性的材料。盡管用早期尼龍製成的衣服在熨斗的高溫作用下熔化了,但是它的發明人卡羅瑟斯繼續開展研究,大約八年以後,杜邦公司推出了尼龍。

尼龍在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降落傘和鞋帶等用品都是用尼龍製成的。但婦女的尼龍的熱心使用者。1940年5月15日,美國婦女把杜邦公司生產的500萬雙尼龍襪搶購一空。尼龍襪供不應求,一些商人開始以絲襪冒充尼龍襪。

但尼龍的成功故事卻出現了悲劇性結局:它的發明人卡羅瑟斯服用氰化物自殺身亡。《塑料》一書的作者史蒂文.芬尼切爾說:“我在讀了卡羅瑟斯的日記以後得出的印象是:卡羅瑟斯對於自己發明的材料被用於生產女人穿的襪子感到非常沮喪。他是一位學者,這使他感到受不了。”他覺得人們會認為他的主要要成就只不過是發明了一種“平凡的商業產品”。

在杜邦公司陶醉於自己的產品受到人們廣泛喜愛的同時。英國人在戰爭時期發現了塑料在軍事領域的許多用途。這一發現也是在偶然之中取得的。英國皇家化學工業公司實驗室的科學家們在開展一項與此毫不相乾的實驗過程中,發現試管的底部有一種白色的蠟狀沉澱物。經化驗,發現這種物質是極好的絕緣材料,它的特性與玻璃不一樣,雷達波能夠從中穿過。科學家們稱它為聚乙烯,用它建造為雷達站接風擋雨的房屋,使雷達在陰雨和濃霧氣候條件下仍然能捕捉敵方飛機的蹤影。

塑料史學會的威廉森說:“有兩個因素推動者塑料的發明不斷向前。一個因素是賺錢的慾望,另一個因素是戰爭。”然而,是隨後的幾十年使塑料真正成為芬尼切爾稱之為“合成材料世紀”的標志。50年代出現了用塑料製成的食品容器、水罐、肥皂盒等家用製品;6年代出現了可以充氣的椅子。到了70年代,由於環保主義者指出塑料不能自行降解。人們對塑料製品的熱情下降了。

但是,到了8年代和90年代,由於汽車和計算機製造業對塑料的巨大需求,塑料進一步鞏固了自己的地位。要想否認這種無處不在的平凡物質是不可能的。50年前,世界上每年只能生產幾萬噸塑料;如今,全世界每年的塑料產量超過1億噸。美國每年的塑料產量超過鋼、鋁和銅產量的總和。

閱讀全文

與化學家的故事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同學愛情故事的電視劇有哪些 瀏覽:530
印尼美女說什麼語言 瀏覽:595
山東日照哪個高中美女多 瀏覽:961
大族傳動是哪個事業部 瀏覽:907
怎麼才能把故事講得感人 瀏覽:538
英語關於幸福是什麼演講 瀏覽:904
求婚姻聽什麼音樂 瀏覽:430
重慶南坪經濟怎麼樣 瀏覽:21
同志婚姻狀況如何 瀏覽:787
鄉村社會事業服務包括哪些方面 瀏覽:949
為什麼杭州是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瀏覽:52
如何創造品牌故事 瀏覽:775
事業單位如何提高中層管理能力 瀏覽:107
石墩美女在哪裡拍照 瀏覽:81
506代表愛情的什麼意思 瀏覽:546
愛情低潮期怎麼過 瀏覽:913
討厭婚姻的有多少人 瀏覽:594
花紅花火故事發生在什麼地方 瀏覽:257
愛情裡面三觀不合是什麼意思 瀏覽:428
馬超故事有哪些 瀏覽: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