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竹林的故事的作品賞析
東方情感的特色是含蓄與敦厚,感情交流方式講究性靈的意會,《竹林的故事》里無論是老程一家的父女之情、母女之情,還是「我」作為一個旁觀者對他們一家人的命運的感慨都體現了這個特色。而文章里的種種「意境」正是和這種感情特色緊緊聯系在一起的。比如三姑娘陪老程抓魚的那段,父女之情就是和捕魚時描繪的這個「境」緊緊融合在一起的。「賽龍燈」那段,母女兩人因為都太為對方著想而起了爭執,她們的情緒心理變化與黑夜裡遙見遙想的賽會景象交錯描繪而產生的意境真令人有如親驗的感覺。而全文的最後一個「境」,是由「我」多年之後回鄉在河邊壩上遇到了三姑娘而起的。這個「境」在既是全文節奏上的高潮,也是總和全文敘述風格的文眼:
「從此我沒有見到三姑娘。到今年,我遠道回家過清明,陰霚天氣,打算去郊外看燒香,走到壩上,遠遠望見竹林,我的記憶又好像一塘春水,被微風吹起了波皺。正在徘徊,從竹林上壩的小徑,走來兩個婦人,一個站住了,前面的一個且走且回應,而我即刻認定了是三姑娘!
『我的三姐,就有這樣忙,端午中秋接不來,為得先人來了飯也不吃!』
那婦人的話也分明聽到。
再沒有別的聲息:三姑娘的鞋踏著沙土。我急於要走過竹林看看,然而也暫時面對流水,讓三姑娘低頭過去。」
這個「境」里「我」的情緒情感,從全文一開始平和的敘述語氣里就開始醞釀了——「出城一條河,過河西走,壩腳下有一簇竹林,竹林里露出一重茅屋,茅屋兩邊都是菜園:十二年前,他們的主人是一個很和氣的漢子,大家呼他老程。」在接下來全文中「我」的敘述,無論是對三姑娘的喜愛、欣賞的柔情,還是對他們一家命運的同情,始終都保持在隱而不發的含蓄平和之中,直到最後——「我急於要走過竹林看看,然而也暫時面對流水,讓三姑娘低頭過去。」作者就是這樣把這篇小說所要表達的藝術特色,情感特色以及對人生的感悟推到了極致。這個「境」里揉合了對故土的回憶、對美的愛憐、對善的同情,對命運的哀傷與無奈,又真正表現出了東方傳統文化里含蓄與敦厚的美。
竹林故事》中三姑娘與母親相依為命,但為什麼她說話如此不客氣?原文找答案。 答:文中三姑娘對母親說話不客氣,由於與母親之間存在深深的隔閡和代溝,母親不能理解自己,三姑娘感到失望,傷心,才不客氣。
(1)三姑娘深愛著自己唯一的親人,母親。三姑娘與母親相依為命,曾經一家三口其樂融融,失去父親後,家中境遇一落千丈。三姑娘心中孤寂,害怕,怕再次失去母親,表現出單親孩子心中的恐慌,沒有安全感,「然而能夠看得見三姑娘同三姑娘的媽媽嗎?不,一回也沒有看見!鑼鼓喧天,驚不了她母女兩個,正如驚不了棲在竹林的雀子。」母女兩人離群索居,很少與人往來,生活單調無趣。「三姑娘八歲的時候,就能夠代替媽媽洗衣。」「比如每天清早起來,把房裡的傢具抹得干凈」「這話本來想使媽媽熱鬧起來,而媽媽依然是無精打采沉著面孔。」「媽媽不作聲,三姑娘抱歉似的不安,」說明三姑娘時常察言觀色,為媽媽著想,一心討媽媽開心(也延續了她本性中的勤快),害怕失去媽媽(怕母親改嫁,也是有可能的)「至於聒聒的喧聲,卻比站在近旁更能入耳,雖然聽不著說的是什麼,聽者的心早被他牽引了去了。」(三姑娘自己很想去看戲,但又為了媽媽而忍住不去,以她自己小孩子的方式對媽媽好)「到後來,青草鋪平了一切,連曾經有個爸爸這件事實幾乎也沒有了。」側面突出母親在女兒心中的重要地位。
(2)母親也深愛著唯一的女兒。「而現在只要讓她有這一個,不再三朝兩病的就好了。」母親求簽保佑僅有的女兒,更見女兒在她生命中重要。
(3)兩人卻有著深深的隔閡。三姑娘以自己的方式為媽媽付出,卻不被理解,同時,三姑娘本來沉默寡言,不愛說話,小時候害羞,三姑娘人善良,不善談,做人認真,較真,自己的做法又不解釋,讓人不明白。例如「不提防三姑娘果然從籃子里抓起一把擲在原來稱就了的堆里。」 除此之外,與母親有相差三十歲的代溝,母親沒有什麼文化,迷信鬼神,母女間隔閡很深。文中有三對典型的矛盾,,「比如每天清早起來,把房裡的傢具抹得干凈,」(女兒為減輕母親負擔,也照應前文小時候的三姑娘勤快的一面),媽媽卻說,「鄉戶人家呵,要這樣?」(母親以鄉里人自居,土生土長的鄉戶人家應該不幹不凈才正常,體現隔膜,和互相不理解)「偶然一出門做客,只對著鏡子把散在額上的頭毛梳理一梳理,(母女生活艱辛,三姑娘節儉,懂事,)媽媽卻硬從盒子里拿出一枝花來」母親卻將她打扮漂亮,(母親希望自家女兒打扮漂亮),「三姑娘總是微笑的推辭。(三姑娘想在家裡陪母親)媽媽則極力鼓勵著一路去,」(母親希望她融進熱鬧的圈子裡,性格活潑一些,是愛她的表現,刻意把她推進那圈子裡。兩人都以自己的方式深愛著對方,卻總是誤解,這又是矛盾。)「竹林里也同平常一樣,雀子在奏他們的晚歌,然而對於聽慣了的人只能夠增加靜寂。 」說明母女兩人平時沒什麼話說,兩人互相愛著,但又都不善於表達,總歸於沉默,然而誤解與隔膜也往往源自深深的沉默。「你老這樣守著我,到底……」 (母親出於不解和無奈,說明此時兩人此時心中已經出現鴻溝)
(4)這是本文中悲劇性所在,兩人互相愛著又相依為命的人,都不善於表達,總歸於沉默,然而誤解與隔膜也往往源自深深的沉默。母女兩人不僅在生活上艱難,更在精神上孤寂,兩人都孤寂,無助,孤單,兩人之間產生一種冷漠與疏離,兩母女沒有什麼溫馨親密的交流,只能在誤解中逐漸陌生疏遠。加上父親去世,沒有第三個人來調解,溝通她們的氣氛,只能逐漸尷尬疏遠,(如果後來母親改嫁,三姑娘就更不願回家)。
後文中「從竹林上壩的小徑,走來兩個婦人,一個站住了,前面的一個且走且回應,(兩人行走在竹林里也是一前一後,沒有任何感情交流,親昵動作)「我的三姐,就有這樣忙,端午中秋接不來,為得先人來了飯也不吃!」(出嫁不久的三姑娘, 不僅沒有賴著母親不走,反而不願意回家,說明母女兩人間深深的隔閡和冷漠。),「那婦人的話也分明聽到。 再沒有別的聲息」(三姑娘沉默)「三姑娘的鞋踏著沙土。,讓三姑娘低頭過去。 」(三姑娘依然沉默)
Ⅱ 《大江大河2》:老程精明了一輩子,他最悲哀的是什麼
電視劇《大江大河2》中要論精明,老程肯定算一個。看著他和宋運輝博弈,真的很精明。但是,兒女一個比一個蠢。兒子女兒拉出來,沒有一個成器的,這是老程最大的悲哀。在教育子女的問題,他極其愚蠢。
老程經常在兒女面前說宋運輝的不是,可他的兒女還不如宋運輝。所以,他一邊用計謀拉攏,又一邊拿宋運輝當外人。在兒女面前,他給出了反面的教育。對真正厲害的人,他應該教會孩子的是學習對方的優點,也不是高高在上看不起人家的出生。他和宋運輝博弈的過程中,他教會兒女的是如何利用他人。久而久之,這種觀念就住進了孩子們的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