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秋節有哪些經典傳說故事
中秋節傳說故事一:嫦娥奔月
相傳,嫦娥偷吃了丈夫後羿從西王母那兒討來的不死之葯後,飛到月宮。但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所謂「嫦娥應悔偷靈葯,碧海青天夜夜心」,正是她倍感孤寂之心情的寫照。後來,嫦娥向丈夫傾訴懊悔說:「明天乃月圓之候,你用麵粉作丸,團團如圓月形狀,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後再連續呼喚我的名字。三更時分,我就可以回家來了。」翌日,照妻子的吩咐去做,屆時嫦娥果由月中飛來,夫妻重圓。中秋節做月餅供嫦娥的風俗,也是由此形成。
中秋節傳說故事二:吳剛伐桂
傳說月中有桂樹,《淮南子》已言「月中有桂樹」,後來的傳說更加具體,桂樹旁又添了一個伐桂之人吳剛。月中之桂樹與吳剛的傳說,以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前集卷一《天咫》所載最為具體,其雲:「舊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異書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樹創隨合。人姓吳名剛,西河人,學仙有過,謫令伐樹。」意思是說吳剛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發配到月亮,命令他砍伐不死之樹--月桂。月桂高達五百丈,隨砍即合,炎帝就是利用這種永無休止的勞動為對吳剛的懲罰。李白詩中有「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的記載。
中秋節傳說故事三:玉兔搗葯
此傳說最早見於《漢樂府·董逃行》:「玉兔長跪搗葯蛤蟆丸,奉上陛下一玉盤,服此葯可得神仙。」相傳月亮之中有一隻兔子,渾身潔白如玉,所以稱作「玉兔」。這種白兔拿著玉杵,跪地搗葯,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葯丸可以長生成仙。玉兔恐怕是嫦娥在廣寒宮中最早的玩伴吧。
小結:前三大中秋故事處處帶有神話傳說的影子,關於三者之間的聯系,有一說是這樣的:相傳羿從西王母那裡得到了不死葯,交給姮娥保管。逢蒙聽說後前去偷竊,偷竊不成就要加害姮娥。情急之下,姮娥吞下不死葯飛到了天上。由於不忍心離開羿,姮娥滯留在月亮廣寒宮。廣寒宮里寂寥難耐,於是就催促吳剛砍伐桂樹,讓玉兔搗葯,想配成飛升之葯,好早日回到人間與羿團聚。
以下三大傳說,則有著一定的歷史原型,與知名歷史人物和史料記載緊密聯系。讓我們繼續細品吧!
中秋節傳說故事四:玄宗游月
相傳唐玄宗與申天師及道士鴻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興起游月宮之念,於是天師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雲,漫遊月宮。但宮前有守衛森嚴,無法進入,只能在外俯瞰長安皇城。在此之際,忽聞仙聲陣陣,清麗奇絕,宛轉動人!唐玄宗素來熟通音律,於是默記心中。這正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日後玄宗回憶月宮仙娥的音樂歌聲,自己又譜曲編舞,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中秋節傳說故事五:貂蟬拜月
貂蟬是東漢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國色天香,有傾國傾城之貌。傳說貂蟬降生人世,三年間當地桃杏花開即凋;貂蟬午夜拜月,月里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隱入雲中;貂蟬身姿俏美,細耳碧環,行時風擺楊柳,靜時文雅有餘,貂蟬之美,蔚為大觀。正是因了這種美貌,讓弄權作威的董卓、勇而無謀的呂布反目成仇,使得動亂不堪的朝野稍有安寧之象。
中秋節傳說故事六:月下獨酌
詩人李白寫自己在花間月下獨酌的情景。「對影成三人」句構思奇妙,表現了他孤獨而豪放的情懷。《李詩直解》:「此對月獨飲,放懷達觀以自樂也。」詩人上場時,背景是花間,道具是一壺酒,登場角色只是他自己一個人,動作是獨酌,加上「無相親」三個字,場面單調得很。於是詩人忽發奇想,把天邊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過來,連自己在內,化成了三個人,舉杯共酌,冷清清的場面,就熱鬧起來了。
Ⅱ 有關中秋節的故事有哪些呀
中秋傳說之一——嫦娥奔月
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十日同時出現,曬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後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侖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太陽,並嚴令最後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
後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後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後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
一天,後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葯。據說,服下此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後羿捨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葯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葯藏進梳妝台的百寶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見了,他想偷吃不死葯自己成仙。
三天後,後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待後羿率眾人走後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葯,身子立時飄離地面、沖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後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後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蓬蒙早逃走了,後羿氣得捶胸頓足,悲痛欲絕,仰望著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拚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進三步,無論怎樣也追不到跟前。
後羿無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里,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里眷戀著自己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中秋傳說之二——吳剛折桂
關於中秋節還有一個傳說: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邊有一個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後,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幾千年來,就這樣隨砍隨合,這棵桂樹永遠也不能被砍光。據說這個砍樹的人名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貶謫到月宮,日日做這種徒勞無功的苦差使,以示懲處。李白詩中有「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的記載。
中秋傳說之三——朱元璋與月餅起義
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備起義。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裡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起義軍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並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後,「月餅」製作越發精細,品種更多,大者如圓盤,成為饋贈的佳品。以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Ⅲ 中秋節的傳說(最多30字)
一、嫦娥奔月
相傳後羿從西王母那裡得到了不死葯,交給嫦娥保管。逢蒙聽說後前去偷竊,偷竊不成就要加害嫦娥,情急之下,姮娥吞下不死葯飛到了天上的月宮里。
二、吳剛伐桂
傳說月中有桂樹,吳剛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發配到月亮,命令他砍伐不死之樹--月桂。月桂高達五百丈,隨砍即合,炎帝 就是利用這種永無休止的勞動為對吳剛的懲罰。
三、玉兔搗葯
相傳月亮之中有一隻兔子,渾身潔白如玉,所以稱作「玉兔」。這種白兔拿著玉杵,跪地搗葯,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葯丸可以長生成仙。
(3)中秋節是講的什麼故事擴展閱讀
中秋節的民俗:
在古代,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已久,早在漢代枚乘的《七發》賦中就有了相當詳盡的記述。漢以後,中秋觀潮之風更盛。明朱廷煥《增補武林舊事》和宋吳自牧《夢粱錄》也有觀潮記載。
中秋月圓夜在公共場所掛著許多燈籠,人們都聚集在一起,猜燈籠身上寫的謎語,因為是大多數年輕男女喜愛的活動,同時在這些活動上也傳出愛情佳話,因此中秋猜燈謎也被衍生了一種男女相戀的形式。
中秋節賞月賞月和吃月餅是中國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月餅一詞,源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那時僅是一種點心食品。到後來人們逐漸把賞月與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寄託思念。同時,月餅也是中秋時節朋友間用來聯絡感情的重要禮物。
Ⅳ 關於中秋節它背後的故事。
八月十五是秋天的正中,所以被稱為中秋或仲秋。
中秋節,又稱團圓節,是我國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歷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節是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到後來人們逐漸把賞月與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聚,寄託思念。
中秋節還有三個神話故事:
1、嫦娥奔月:嫦娥奔月相傳,後羿射日後,從王母娘娘處得到一包成仙葯,交給妻子嫦娥保管。蓬蒙趁後羿外出狩獵,逼嫦娥交出仙葯。嫦娥為保仙葯,情急之下把所有仙葯全部吞下,後羿歸來後,只能仰望夜空,對著月中身影呼喚,並擺上香案、放上果品,遙祭嫦娥。
2、吳剛伐桂: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花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漢朝西河人吳剛,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貶謫到月宮砍伐桂樹。
3、玉兔搗葯:相傳月亮之中有一隻兔子,渾身潔白如玉,所以稱作"玉兔"。這種白兔拿著玉杵,跪地搗葯,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葯就會立即出仙。
中秋節習俗知識
中秋節還有一些有趣的習俗,比如在福建就有「拋帕招親」的習俗。這一天在廣場上可以看到打扮模樣像「嫦娥」的姑娘們,唱歌扔手帕,搶到「嫦娥」手帕的可以領賞,若是未婚男子搶到手帕,又對該女子有好感,便可以將手帕還給「嫦娥」。
「嫦娥」若是也對他有意,便將手帕換成戒指再給到青年,這樣一來二去,二人也算表明了自己的態度,若是想追求哪位姑娘,男子就會提前認好心儀女子的帕子,與眾人爭搶。
Ⅳ 中秋節都有哪些故事和傳說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是一個闔家團圓的日子,關於中秋節的傳說有很多。
中秋節是我國重要的節日,有著很多文化在裡面,關於中秋節的傳說也有很多,除了上面這兩個還有朱元璋中秋起義和兔爺治病等很多很多故事和傳說。
Ⅵ 中秋節有哪些民間故事
一、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是我國古代的神話故事。
傳說當時的天空出現了10個太陽,百姓被折磨的苦不堪言,被稱為「神射手」的後羿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侖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口氣射下天空中的9個太陽,西王母獎勵後羿射日有功,賜予了後羿一顆長生不老的仙丹,後羿回到家中將西王母贈葯的事情經過告訴了他的妻子嫦娥,並將這顆仙丹交有嫦娥保管,不料卻被後羿的一個徒弟蓬蒙聽到,蓬蒙趁著後羿和其他的朋友出門打獵之時,悄悄來到後羿的家中,找到嫦娥並威脅她交出長生不老的仙丹,如果嫦娥不答應,他就立刻殺死她,嫦娥在情急之下吞下了仙丹,化成仙女向天空中飛去,此時正是農歷的八月十五,得知嫦娥成仙的消息,後羿傷心欲絕,決定在這一天在桌上擺上嫦娥平時最喜歡點心和食物懷念他的妻子嫦娥。
二、吳剛折桂
吳剛伐桂也是被廣為流傳的神話故事,這個傳說和中秋節賞桂的習俗有關。
傳說嫦娥生活的廣寒宮前有一顆長的茂密的桂花樹,傳說桂花樹長得又高又粗,而在桂花樹下砍樹的人叫做吳剛,曾經得道修仙的吳剛來到天界,因為觸犯了天界的天規天條,於是將吳剛貶謫到嫦娥居住的廣寒宮前,要求吳剛將廣寒宮前的桂花樹砍斷,他的懲罰就會消失,並且可以離開這里,心高氣傲的吳剛以為懲罰如此簡單,拿起斧子就向桂花樹砍去,可誰知,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不管吳剛怎麼砍,桂花樹都會恢復到原來的模樣,所以吳剛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向這棵樹砍去……李白詩中有「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也有提到吳剛折桂的故事。
三、中秋節吃月餅
相傳在中秋節那天吃月餅起源於元代。當時元代的百姓不滿元朝的殘虐暴政,紛紛起義,其中以朱元璋為首的反抗力量迅速崛起。當時起義軍為了躲避朝廷官兵的搜查,他們將「八月十五月圓之夜起義」的紙條包在圓形的餅中,用來傳達消息,到了八月十五月圓之夜,收到消息的各路義軍一齊響應,起義軍如星火燎原,在各路義軍的奮勇抗爭下,最終起義軍大獲全勝,於是在農歷八月十五這一天,朱元璋下令,舉國同慶,每家每戶都要吃月餅,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