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把一首古詩改編成一個小故事
1.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這一年,是唐玄宗開元十八年!他記得很清楚....春,遲遲而來,這襄地,寒氣還盛。風從江面吹來,浩然兄的青衣翻動,發帶飛舞!成這一年春里永遠定格的風景!
浩然兄說,他要去揚州看看,揚州此時瓊花開得正盛,瘦西湖上的小姐公子們也開始擺茶座開詩社,正是歡時。文昌廟的廟會也快要舉行,大明寺的聖僧也在籌備著舉行一年一度的佛經會。那個繁華的地方,讓他忍不住想飛奔而去。
他的眼裡閃著光,揚州,是他夢里到過多少次的地方啊,是他嚮往多久的地方,他也多想一條條街一彎彎巷一間間酒肆的流連,不須歸家!脂粉堆里也豪氣的潑墨一番,但是,他不可以,不可以隨這翻動的江水而下,他看著岸邊矗立的黃鶴樓,看著浩然兄登上的扁舟,看著江水滾滾東去!他有多少不舍,自從蜀地與他相識,多少日子!他欣賞浩然兄這樣的人,他認定這樣的摯友!但是他,又是,多麼,多麼想一同下到揚州,一同去那繁華的地方領略一番!
船啟程了,船頭站立的浩然兄,在微笑揮手!他站在岸邊,目光的焦點全是他即將離去的好友,他也揮手,僵硬而遲緩,他不捨得!他也想去!他很矛盾的內心,不停的,不停的,在兩個思想中徘徊......再一回神!船已消失於江面!
他用盡力氣去遠眺,但是遠處唯有滾滾的江水和碧色的天空。船已經遠了,遠了,揚州去了!
他還是佇立在這岸邊,望著江水流去的方向,久久的,久久的,不願離開!
只看見長江水靜默前行......
2.
紀曉嵐賀壽詩的故事
大清乾隆朝王翰林為母親做壽,請紀曉嵐即席做個祝壽詞助興。老紀也不推辭,當著滿堂賓客脫口而出:「這個婆娘不是人。」老夫人一聽臉色大變,王翰林十分尷尬。老紀不慌不忙念出了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塵。」頓時全場活躍、交口稱贊,老夫人也轉怒為喜。老紀接著高聲朗讀第三句:「生個兒子去做賊。」滿場賓客變成啞巴,歡悅變成難堪。老紀喊出第四句:「偷得仙桃獻母親。」大家立刻歡呼起來。
3.
北宋著名詞人張先(990—1078,字子野),在80歲時娶了一個18歲的小妾。當時與張先常有詩詞唱和的蘇軾隨著眾多朋友去拜訪他,問老先生得此美眷有何感想,張先於是隨口念道:「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紅顏我白發。與卿顛倒本同庚,只隔中間一花甲。」
風趣幽默的蘇東坡則當即和一首:「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發對紅妝。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4.老夫少妻,生活肯定不和諧。有個年邁的七旬的老宰相,續弦娶了個二十多歲的年輕夫人,生活很難讓年少的妻子滿意,這少夫人安耐不住寂寞,暗中與書童勾搭起來。
一個中秋夜,老宰相外出回家,聽屋裡傳出一陣男女調笑之聲。他躲在窗下偷聽起來。「看你像面團兒似德!」「看你像粉團兒樣。」「你那老夫子哩?」「就像一顆枯焦的老乾蔥!」宰相越聽越生氣,忍了又忍,到別屋睡去了。
第二天,宰相擺上月餅,水果,叫來小夫人和書童,要他們吟詩作對。宰相先吟道:「八月十五日正東,忽聽屋內笑甜聲。面團伴著粉團樂,外頭亮了老乾蔥。」小夫人一聽宰相知道了,並不害怕,索性對了一首:「八月十五月正西,功夫休掉少年妻。活著雖然在一塊,死了還是別人的。」書童見這事露餡了,心頭不免有些害怕,忙向主人賠罪,也吟了一首詩:「八月十五月正圓,宰相肚裡能撐船。大人不把小人怪,從今以後不再犯。」
5:
宋代文人陳季常有些怕老婆,好友蘇東坡為了嘲笑這位自稱「龍丘居士」的懼內先生,寫了一首有趣的詩:龍丘居士亦可憐,說空談有夜不眠。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詩中採用了幽默誇張的手法,把陳季常怕老婆的模樣描寫得淋漓盡致,讓人噴飯。把悍老婆稱為「河東獅子」也是形象的首創。從此後,「河東獅」便成了「惡老婆」的代名詞。
6.
唐代書法家歐陽詢長相不佳,國舅長孫無忌顯得有些矮胖。一天,兩人互相作詩解嘲。長孫諷歐陽詩曰:聳膊成山字,埋肩畏出頭,誰家麟上角,畫此一彌猴。這首詩把歐陽詢的缺點誇大得入木三分。歐陽詢也不示弱,馬上作詩奉還:索頭連背暖,漫襠畏肚寒。只因心渾渾,所以面團團。該詩既形象又刻薄,令長孫哭笑不得。兩人的諷嘲詩被群臣傳為笑料。傳到唐太宗耳朵里,唐太宗大笑不止。並且幽默地對歐陽詢說:「你這首詩千萬不要讓皇後知道了,她如果曉得了會不高興的!」因為長孫無忌是長孫皇後的哥哥。李世民深知妻子長孫皇後是賢後,是不會為這些小事生氣的,趁機故意幽她一默。
7.
都說韓復渠粗,其實他粗重更有幽默,如寫大明湖:「大明湖,明湖大,大明湖裡有蛤蟆,咕呱咕呱咕咕呱。」寫趵突泉:「趵突泉,泉趵突,三個泉眼一般粗,咕吐咕吐咕吐吐。」最經典的還是:「趵突泉里常開鍋,就是不能蒸饃饃。」
8.
軍閥張宗昌文化程度最低,可他也會寫詩,切詩極富幽默。如他的《笑劉邦》寫道:「聽說項羽力拔山,嚇得劉邦就要竄。不是俺家小張良,奶奶早已回沛縣。」他游泰山寫道:「遠看泰山黑糊糊,上頭細來下頭粗。如把泰山倒過來,下頭細來上頭粗。」他在《天上閃電》詩中寫道:「忽見天上一火鏈,好像玉皇要抽煙。如果玉皇不抽煙,為何又是一火鏈」這就是粗人的幽默,這就是水平低的人的幽默,這幽默怕是一般人來不了吧!
9.
清朝乾隆年間,江南某地有一鄉紳,家有一妻一妾,三人夜處一室,帳外有一小房乃丫環卧間,一日晚,鄉紳突發詩興,命妻、妾各吟七言詩一句,其妻曰:「兩只船靠一篙撐」,其妾緊接道:「一船不撐便相爭」。此時鄉紳忽聞丫環在帳外長嘆一聲,因問之曰:「丫環長嘆為何事?」丫環見問,急忙吟唐詩一句作答曰:「野渡無人舟自橫」。至此,他們四人已各吟一句,合成一詩曰:「兩只船靠一篙撐,一船不撐便相爭。丫環長嘆為何事?野渡無人舟自橫。」令人捧腹不止。
10.
有一才女,於新婚之夕,新郎索詩、女辭之,郎強索不已,女無奈,稍作沉吟,便道:急忙哪得有詩來,暫把唐詩借兩排。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新郎聞之大笑,遂擁新娘入帳中。
11.
相傳,慈禧命人寫了一幅扇面,寫的是唐代詩人王之渙的《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不料,寫的人一時疏忽,把「黃河遠上白雲間」的「間」字寫丟了。慈禧看了之後,非常生氣。認為這是故意影射自己不懂詩文。於是命人把寫字的人抓來,讓他當場念來,念不出就殺頭。
想不到那位寫扇面的人看了自己寫的詩之後先是一驚,既而靈機一動,對慈禧說:「老佛爺,非是臣寫錯了詩,而是臣根據王之渙的詩改寫的詞。」慈禧覺得新奇,連忙叫他念來聽聽。那人隨口念到:「黃河遠上,白雲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於是,《涼州詞》真的成了「詞」。
㈡ 如何寫一篇古詩編成故事
改寫《秋思》故事 1
樹葉黃了,被瑟瑟的秋風無情地吹走。客居洛陽城裡的詩人張籍目睹這凄涼的情景,禁不住想起自己的家鄉。
他想給家人寫一封信。正要落筆時,心裡卻湧起千愁萬緒。遠離故土的自己,有多少想說的話,有多少想寫的事啊!長期獨自生活的他有多少話想傾訴,借這次機會把想說的都寫出來吧!詩人想了又想,終於落筆行書,盡情地講述著自己與家人離別後的事情和自己的心裡話。
信終於寫好了,可詩人的心情還久久不能平靜。他小心翼翼地將信封好,叮囑送信人一定要將信完好無缺地送到家人手裡。可在送信人即將出發之際,詩人又拆開信封,仔細地看了好幾遍,生怕漏了一言半語。
送信人終於上路了,張籍一直目送他,直到他消失在天際。後來,張籍就寫下了這首流傳千古的名詩——《秋思》。
㈢ 把古詩改成小故事
把古詩改成小故事
查看全部3個回答
我來答
我來答 查看全部3個回答
熱心網友
2018-11-04
改寫《回鄉偶書》
古時候,在一座小山村裡,有一個唐代詩人名字叫賀知章,賀知章很好學,他最大的願望是考上進士,終 於有 一天,考上了進士。
賀知章拿好了行囊,准備出發了,他乘坐著馬車來到了外地當官,他天天睡覺的時候,都想念著家鄉的父 親和 母親。
光陰似箭,曰月如梭。一眨眼,幾十年過去了,賀知章走到了鏡子看看自己變沒變,他看完後,心想:自己家鄉的口音沒變,但是 自己 的頭發已經白了,我現在老了,家裡人還會認識我了嗎?
有一天,賀知章決定回到家鄉,他把的大官給辭了,然後把他行囊收拾好,就乘坐著馬車回到家鄉,賀知 章日 夜兼程,終於回到了家鄉,他看了看家鄉的風景變沒變,一排排的青山,筆直筆直的,想一排排小士兵一 樣。 山下是一座草坪,草坪碧綠碧綠的。草坪頂上還開放著許許多多的鮮花,鮮花的香氣非常濃,吸引來無數 的蝴 蝶和蜜蜂,在花叢中翩翩起舞,特別美麗。草坪旁邊還有一條清新的小河,小河在慢慢地流淌。一座座房 屋整 齊的排列著。賀知章想:家裡的景色還是原先那麼美麗,一直都沒有變化。
賀知章有看到了許多小朋友正在玩耍,他走到小朋友的面前,小朋友們看到了一個陌生人,就又微笑著說 :「 您從哪來呀?」賀知章聽完,心想:自己回來的太晚了,家鄉里的人都不認識我了。他很傷心
笑問客從何處來。
㈣ 把古詩改成故事題目怎麼寫
把古詩改成故事題目怎麼寫:詩的題目加改寫。
第1篇:舟過安仁(古詩改寫)
有一次,宋朝詩人楊萬里坐著小船路過安仁縣時,透過船艙的窗口,看見兩邊的河岸上覆蓋青青的小草,像鋪上了鮮綠的地毯,到處花紅柳綠,鶯歌燕舞,一切是那麼生機勃勃,那麼欣欣向榮。他被美景深深地吸引,情不自禁地走出船艙,佇立在船頭,舉目眺望。這時,春風拂面,花香撲鼻,頓時神清氣爽、心曠神怡。於是,他張開雙臂,深深地呼吸著這清新的空氣,盡情地享受著這春天賜於大自然的美景。
忽然,一陣清脆的歌聲傳入耳中,定睛一看,原來不遠處的河面上還有一隻小漁船,船頭坐著兩個活潑可愛的小男孩子。他倆一邊劃漿撐船,一邊放聲高歌。過了一會兒,這兩個孩子突然停止歌唱,隨即又收起了撐船的竹竿和槳,跑進船艙,拿出一把雨傘站到船頭,將傘撐開。「咦,這時既不下雨,陽光也不強烈,他們拿雨傘干什麼呢?」楊萬里覺得很奇怪,百思不得其解。好奇心促使他將船靠上前問道:「現在風和日麗,你們為什麼要撐傘呢?」兩個小孩睜大眼睛,歪著腦袋,天真無邪地說:「我們這條船沒有帆,撐開雨傘當帆用唄。這樣,使船既能快速前進,又能省力氣!」楊萬里這才恍然大悟。他一面點頭,一面豎起大拇指稱贊道:「你們倆太聰明了,居然能想出這么好的點子。不簡單,不簡單!」
隨後,楊萬里走進船艙,揮筆疾書:「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一首膾炙人口的小詩就這樣誕生了,一直流傳到如今。
第2篇:改寫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陽春三月,繁花似錦,燦爛的陽光灑滿了整個武漢,蘭花還沒有盛開,晨風中已經飄來了絲絲的香氣,空氣格外清新。
「老孟,你真的要走啊?」李白說道,孟浩然說:「我等你辦完事再去揚州,葡萄都曬成葡萄幹了。」李白笑道:「哈哈,曬成了葡萄乾,也好下酒啊!」孟浩然上了船,對李白說:「我在揚州等你。」李白回應:「好,等我辦完事馬上來找你。」船慢慢開始劃動,孟浩然又說道:「你辦完事可別忘了來揚州找我啊!」李白說:「放心,我不會忘的。等我到了揚州,我們痛快的喝上幾杯。」孟浩然說:「好。」船越行越遠,孟浩然似乎要說什麼,卻已經聽不見了,李白無法把孟浩然送到揚州去,所以他只能目送了。孟浩然的小船應經不見蹤影了,可李白還愣愣的站在那,一聲鳥鳴,他才回過神。揮筆寫道: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