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那位知道梁祝是什麼朝代的故事時代背景是什麼
最早的梁祝文字資料是唐梁載言所撰的《十道四蕃志》。到了晚唐,張讀所撰的《宣室志》作了文學性渲染,可見到其大致輪廓:「英台,上虞祝氏女,偽為男裝游學,與會稽梁山伯者同肄業。山伯,字處仁。祝先歸。二年,山伯訪友,方知其女子,悵然如有所失。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馬氏子矣。山伯後為鄞令,病死,葬 城西。祝適馬氏,舟過墓所,風濤不能進,問知山伯墓,祝登號慟,地忽逢裂陷,祝氏遂並葬焉。晉丞相謝安奏表其墓曰義婦冢。」
自南宋以來,明州府志、鄞縣志對梁祝軼事都作了記載。《乾道四明圖經》是寧波現存最早的地方誌,共12卷,卷一總敘明州,卷二說鄞縣,是張津主持編纂。張津,字子向,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以右朝散大夫直秘閣知明州,他的四明「圖經」說:「義婦冢,即梁山伯祝英台同葬之地也。在縣西十里『接待院』之後,有廟存焉。舊記謂二人少嘗同學,比及三年,而梁山伯初不知英台為女也。其朴質如此。按《十道四蕃志》雲『義婦祝英台與梁山伯同冢』,即其事也。」
沿著「四明圖經」的軌跡,宋王象之所撰《四明志》、羅浚所撰《四明志》,元袁桷所撰《四明志》,明黃潤玉所撰《寧波府簡要志》、張時徹所撰《寧波府志》、陸應陽所撰《寧波府志》,清康熙年間聞性道所撰《鄞縣志》、雍正年間萬經所撰《寧波府志》、乾隆年間錢大昕所撰《鄞縣志》、咸豐年間周道遵所撰《鄞縣志》、光緒年間徐時棟所撰《鄞縣志》等,都對梁祝作了記載。
明州事李茂誠所撰的《義忠王廟記》較有特色,寫得很生動:「瞑目而殂,寧康癸酉八月十六日辰時也。郡人不日為之塋焉。又明年乙亥,暮春丙子,祝適馬氏,乘流西來,波濤勃興,舟航縈回莫進。駭問篙師。指曰:無他,乃山伯梁令之新冢,得非怪歟?英台遂臨冢奠,哀慟地裂而埋葬焉。從者驚引其裙,風裂若雲飛,至董溪西嶼而墜之。」還值得一提的是明鄞縣知縣魏成忠的《義忠王廟碑誌》,此碑至今仍保存完好。
總之,在全國10處梁祝墓中,對梁祝故事作最早、最完整、最系統的記載是寧波的地方誌,所以說寧波高橋梁祝墓是真跡,這是史實,這是歷史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