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項羽的成語故事
關於項羽的成語故事
項羽是我國的歷史上的傳奇人物,下面我跟大家分享幾篇關於項羽的成語故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四面楚歌的故事(主要人物:項羽)
故事:項羽和劉邦原來約定以鴻溝(在今河南榮縣境賈魯河)東西邊作為界限,互不侵犯。後來劉邦聽從張良和陳平的規勸,覺得應該趁項羽衰弱的時候消滅他,就又和韓信、彭越、劉賈會合兵力追擊正在向東開往彭城(即今江蘇徐州)的`項羽部隊。終於布置了幾層兵力,把項羽緊緊圍在垓下(在今安徽靈璧縣東南)。這時,項羽手下的兵士已經很少,糧食又沒有了。夜裡聽見四面圍住他的軍隊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驚地說:“劉邦已經得到了禁地了嗎? 為什麼他的部隊裡面楚人這么多呢?”說著,心裡已喪失了鬥志,便從床上爬起來,在營帳裡面喝酒;並和他最寵愛的妃子虞yú姬jī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淚,在旁的人也非常難過,都覺得抬不起頭來。一會,項羽騎上馬,帶了僅剩的八百名騎兵,從南突圍逃走。邊逃邊打,到烏江畔自刎而死。
釋義:這個故事裡面有項羽聽見四周唱起楚歌,感覺吃驚,接著又失敗自殺的情節,以後的人就用“四面楚歌”這句話,形容人們遭受各方面攻擊或逼迫的周圍環境,而導致自己陷於孤立窘迫的境地。在我們學**和日常生活中,好好的做人,腳踏實地的做事,若是日常行為表現不好,就未免要遭受“四面楚歌”的厄運嘍。
2.破釜沉舟的故事(主要人物:項羽)
釋義:一般用來比喻決心戰斗到底,勇往直前,拚死一戰。表示下了極大的決心,捨出一切,必欲達到目的的作法。
故事:秦朝末年,秦派兵攻打復國後的趙國。趙軍不敵,退守巨鹿(今河北平鄉西南),被秦軍包圍。被項梁、項羽叔侄等各路義軍擁立的楚懷王任命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副將,讓他們帶領軍隊前去援救趙國。但是,宋義把兵帶到安陽就不再前進了,在此停留了四十六天。項羽非常焦急,再三要求他渡江北上,與趙軍里應外合,一舉打敗秦軍。而宋義則希望趙、秦兩軍打得精疲力盡之時再發兵,以坐收漁翁之利。於是他嚴令軍中不準輕舉妄動。與此同時,宋義又宴請賓客,大吃大喝,而士兵、百姓卻忍飢挨餓。項羽實在忍不下去,便殺死了宋義,將士們馬上擁戴項羽為上將軍。之後,項羽立即派出兩名將軍,率兩萬人馬渡河解救巨鹿。取得小勝後,項羽下令全軍渡河救援趙軍。在全軍渡河之後,他採取了一系列果斷的行動:把所有船隻鑿沉,把煮飯的鍋都打破,把營房都燒掉,只攜帶三天的干糧,以此表示決一死戰的決心,不給士兵留一點兒退路。項羽領軍到達巨鹿外圍,立即包圍了秦軍,經過九天激戰,最終取得巨鹿之戰的勝利。
;『貳』 由項羽貢獻的成語典故
我們國家的成語故事實在是太多了,我們能夠記住很多的成語,但是關於成語的典故估計很多都不太了解了。
下面我分享一下這幾個關於項羽的成語典故。
破釜沉舟、作壁上觀:
【破釜沉舟】意思是把飯鍋打破,把渡船鑿沉;表示下定決心,為取得勝利准備犧牲一切,。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作壁上觀】原指雙方交戰,自己站在壁壘上旁觀。後多比喻站在一旁看著,不動手幫助。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成語典故】這兩個成語都是項羽在鉅鹿之戰時留下來的。
定陶大戰楚軍大敗後,項梁戰死。秦國將領章邯開始率領軍隊攻打趙國,把趙王圍困在巨鹿這個地方。
楚懷王以宋義為主將,項羽為副將,率師援趙。後來項羽實在看不慣宋義的行軍風格,殺了他並率領全軍渡河,他們鑿沉船隻,砸破炊具,燒毀營舍,攜帶三天的口糧,以此表示要拚死決戰,沒有活著回來的打算。
軍隊剛到就圍住了王離,與秦軍相遇,九次交戰,截斷對方的甬道,大破敵軍,殺死蘇角,俘獲王離。涉間不向楚軍投降,自焚而死。(此為破釜沉舟由來典故)
當時各諸侯派兵援救鉅鹿的有十幾處營寨,沒有人敢輕易出戰。等到楚軍攻打秦軍的時候,各路將領都站在營壘上觀望。楚軍戰士都以一敵十,楚兵的吶喊聲震撼天際,諸侯軍中沒有人不膽戰心驚。在楚軍打敗秦軍以後,項羽召見諸侯將領,進入轅門的時候,都跪在地上爬行,沒有人敢仰視項羽。項羽從此開始成為諸侯聯軍的上將軍,諸侯都聽命於他。(此為坐壁上觀由來典故)
衣錦還鄉、沐猴而冠:
【衣錦還鄉】意思是指富貴以後穿著華麗的衣服回到故鄉。也說衣錦榮歸。
【沐猴而冠】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虛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來諷刺投靠惡勢力竊據權位的人。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成語典故】項羽領兵攻進咸陽,殺死秦王子嬰,燒毀秦朝的宮室,收繳財寶、劫掠婦女向東而去。有人勸阻項王說:「關中有群山和黃河為險阻,四面都是關塞,土地肥沃富饒,可以定都來建立霸業。」
項王卻說思念故鄉想要回到東方:「得到富貴卻不回到故鄉,就像穿著綉花的衣服在夜裡走路,有誰會知道呢!」
勸項王的人說:「人們都說楚國人只是獼猴戴帽子罷了,真是這樣。」後來項王將這個人烹殺。
後人延伸出了『錦衣夜行』,慢慢就有了衣錦當還鄉的說法。
四面楚歌、霸王別姬:
【四面楚歌】形容人們遭受各方面攻擊或逼迫的人事環境,而致陷於孤立窘迫的境地。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霸王別姬】形容英雄末路的悲壯情景。現多比喻獨斷專行,脫離群眾,最終垮台。
【成語典故】漢王與項王作戰於垓下,項王的軍隊在垓下修築營壘,兵少糧盡,漢軍和諸侯的軍隊將其重重包圍。
夜晚聽見四周的漢軍都在唱楚地的歌曲,項王於是非常吃驚地說:「漢軍已經佔領整個楚國了嗎?為什麼楚國人這么多?」(這便是四面楚歌典故)
項王於是夜裡起身,來到營帳中飲酒。名叫虞姬的美人因受寵而經常跟隨項王行軍,項王情緒激憤地唱起悲傷的歌,自己作詩吟唱道:「力能拔山啊,豪氣蓋世;時運不濟啊,騅不能至。騅不能至啊,該怎麼辦?虞姬啊虞姬,該怎麼辦!」歌唱了幾段,虞美人應和著。項王流下數行眼淚,身邊的侍從都流下眼淚,沒有人能抬起頭來。(這是霸王別姬的典故)
烏江自刎:
【烏江自刎】比喻一個人到了絕望的境界時,無法面對現實採取極端的手段結束自己的生命。
【成語典故】項羽別姬後,突出重圍,來到東城(今安徽定遠東南),只剩二十八人。他想東渡烏江重整旗鼓,又覺無顏見江東父老,奮力拚殺一陣,遂橫劍自刎而死。
透過這幾個典故我們了解到一代霸王的浮沉一生。悲哉!
『叄』 項羽的成語故事
成語故事是我國歷史的一部分,成語是歷史的積淀,每一個成語的背後都有一個含義深遠的故事,是我國幾千年以來人民智慧的結晶。其特點是深刻雋永,言簡意賅。以下是我整理的項羽有關的成語故事,歡迎閱讀!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每每讀起這首詩的時候,就會勾起我無限的思念,雖然不曾見過他,在外人看來他只是一個傳說,一個"誓死不過江東"的失敗者,其一生的坎坷悲壯是每一位關注他的人心中的痛。他便是項羽。下面是項羽有關的成語故事,快來看看吧!
項庄舞劍,意在沛公
秦朝被推翻後,項羽在鴻門(今陝西臨潼附近)設宴招待漢高祖。在宴會上,項羽的謀士——亞父范增幾次示意項羽擊殺漢高祖,但項羽因不忍而不予理會。於是,范增便讓項庄以舞劍助興為名,想借機刺殺漢高祖。漢高祖的謀臣張良看到形勢緊迫,就出外召樊噲說:「現在項庄拔劍舞,其意常常在沛公。」於是樊噲帶劍擁盾進入宴會廳,指斥項羽不守信義,項羽被樊噲的氣勢所折服,漢高祖借機脫離險境。
烏江自刎
西楚霸王項羽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以船待,謂項王曰:「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十萬人,亦足王也。願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項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乃謂亭長曰:「吾知公長者。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嘗一日行千里,不忍殺之,以賜公。」乃令騎皆下馬步行,持短兵接戰。獨籍所殺漢軍數百人。項王身亦被十餘創。
霸王舉鼎
秦末,農民起義風起雲涌,24歲的項羽和叔父項梁在江南起兵。為了擴大力量,項梁派項羽去聯絡桓楚一起反秦。桓楚趾高氣揚地說:「你能敵萬人,我們就服你,院中有一大鼎,足千斤,你能舉得起嗎?」項羽先讓桓楚手下4名健壯的大漢一起舉鼎,然而大鼎卻像生了根似的絲毫未動。然後,他自己撩起衣襟,大步走到鼎前,握住鼎足,運起力氣大喝一聲「起」!生根似的大鼎被高高舉起,而且三起三落。於是,桓楚滿口答應,合兵從羽起義。
取而代之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巡遊經過會稽(今江蘇蘇州),項羽也隨眾人前往觀看。觀望中,項羽不禁脫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也。」只此一語,就表現出項羽的宏偉大志和英雄氣概。
先發制人
陳勝起義後,會稽太守殷通也想乘機反秦,他於公元前209年9月召見項羽時說:「現在是滅秦的好時機。我聽說先發制人,後發則被人所制,我想和你早點共同起兵。」出身貴族的項羽豈肯委身於人下,按照計劃,項羽殺死了聲稱「先發制人」的殷通,收集了他的部下,公開樹起了起義大旗。
破釜沉舟
以一當十公元前208年,秦將章邯指揮秦軍主力合圍巨鹿,項羽率兵前往解救。為了表現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決心,項羽帶領全部軍隊渡過漳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項羽率軍斷秦軍糧道,與秦軍進行了九次激烈的較量,「楚戰士無不以一當十」。秦損兵折將,項羽乘勝追擊,逼使章邯率其殘部投降。
沐猴而冠
滅秦之後,項羽引軍入咸陽,大肆燒殺,咸陽火三日不絕。謀臣勸項羽說:「關中山河四塞險阻,土地肥美,可以作為霸王之都。」而項羽以「富貴不歸故里,如同夜間穿錦綾走路,沒有人知道」為借口加以拒絕。勸他的人感嘆道:「人們說楚人是沐猴而冠,果真不假。」項羽聞聽此言,就殺了說這話的人。
四面楚歌
因剛愎自用和性情殘暴而失去謀臣和百姓的支持,項羽最終在「楚漢之爭」中敗下陣來,在垓下(今安徽靈壁南)被漢高祖軍隊圍得水泄不通。夜間軍營四面皆楚歌,項羽大驚,見大勢已去,率眾殺出重圍,逃至烏江邊,因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項羽有船不渡,自刎身亡。
萬人敵
項籍年輕時,學習文字知識沒學成,就去學劍,又沒學成。項梁很生他的氣。項籍說:「學文字能夠記寫自己的名姓就行了,學劍只能對抗一個人,不值得學,我要學習『萬人敵』。」
於是項梁就教項籍兵法。項籍很高興,略微知道其中的意思,又沒學完。項梁曾經因罪案受牽連,和項籍一起逃到吳中郡。吳中郡有才能的士大夫,本事都比不上項梁。每當吳中郡有大規模的徭役或大的喪葬事宜時,項梁經常做主辦人,並暗中用兵法部署組織賓客和青年,藉此來了解他們的才能。項籍身高八尺多,力量能舉起大鼎,才氣超過常人,即使是吳中的子弟,全都畏懼項籍了。
項羽學劍不成,卻成了中國五千年公認第一的猛將;學兵沒有學完,卻成了戰無不勝的軍事奇才,所謂的「兵仙」韓信,在楚漢相爭四年中一直不敢與其正面交鋒,最後該下一役,在楚軍無援軍、無冬衣、無糧草、無歸路的情況下,以60萬大軍圍殲10萬楚軍,才將項羽主力擊潰。項羽不學的是僵死的知識,他愛研究的是實用的兵法。
作壁上觀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項羽在漳河之濱孤軍作戰抗擊秦軍,在趙國要求下,諸侯國軍隊也兵臨巨鹿城下。
他們壘高壁,掘深溝,築有十多座營盤,作出抗秦救趙的架勢。卻都懼怕秦國兵強勢大退縮營內不敢出兵作戰。
當項羽「破釜沉舟」與秦軍決一死戰時,諸侯國將士都站在壁壘上偷偷觀看。史書上稱其為「壁上觀」。這就是「壁上觀」或「作壁上觀」成語典故的來源和出處。後世,以此成語典故比喻朋友有難,不伸手,不幫助坐觀成敗的錯誤行為。
膝行而前
巨鹿之戰,項羽破釜沉舟,誓死滅秦。最後,斷絕了秦軍的通道,殺死蘇角,活捉了王離,涉間不肯投降楚軍,自己燒死了。這時,楚兵為諸侯軍中最強大的,諸侯軍沒有一個不恐懼的。
項羽擊敗秦軍,英名遠播,威震六國。為表彰有功將士,在巨鹿郡建造了一座「封爵觀」,對立功將士論功行賞。封爵觀落成之日召見諸侯國將軍,諸侯國將軍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對項羽畏懼恭維之情溢於言表。
從此,諸侯國尊項羽為上將軍,統領諸侯國軍隊抗擊強秦。
披堅執銳
秦朝末年,秦軍大將章邯攻打趙國。趙軍退守巨鹿(今河北平鄉西南),並被秦軍重重包圍。楚懷王於是封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副將率軍救援趙國。
宋義引兵至安陽(今山東曹縣東南)後,接連46天按兵不動,對此項羽十分不満,於是要求進軍決戰,解困趙國,但宋義卻希望秦趙兩軍交戰後待秦軍力竭之後才進攻。
宋義根本不採納項羽的意見,說:「夫披堅執銳,義不如公,坐而運策,公不如義。」這是巨鹿之戰之前,當的話,「義」宋義自稱,「公」宋義尊稱項羽。
項羽不可忍,遂進賬殺了宋義,稱其反叛,將士遂擁戴項羽為上將。
匹馬單槍
楚漢戰爭的決定性戰役垓下之戰,霸王突破重圍,率領28騎奔向烏江。
項王不願過江,就對亭長說:「我騎這匹馬五年了,所向無敵,常常日行千里,我不忍心殺掉它,把它賞給你吧!」
於是命令騎馬的都下馬步行,手拿短小輕便的刀劍交戰。僅項羽一人就殺死漢軍幾百人。項羽自己也負傷十多處。
項羽在烏江邊上最後只剩下匹馬單槍,自知無顏而拔劍自刎。
一決雌雄
楚漢之爭,百姓多苦難。在廣武戰場,楚漢相持未決,項羽對劉邦說:
「天下動盪紛亂好幾年,只是因為你我兩個人,我想要和漢王單獨挑戰,一決雌雄,不要讓天下的子民受苦了。」
劉邦絕不同意,對項羽說:「吾寧鬥智,不能鬥力。」
婦人之仁
鴻門宴中,項羽因劉邦為年長老者,而犯了婦人之仁,沒能痛下下黑手暗算劉邦的決心,所以後來丟掉了天下,最終自己也被劉邦殺死。由於楚漢相爭,從此這個成語就十分出名了。
項羽猶豫中可以婦人之仁地放過了劉邦,而劉邦取天下的時候,就不會給項羽再有機會。「婦人之仁」兼指還有同情自己敵人的意味兒。
項羽重情義,千古留美名。
扛鼎拔山
《史記·項羽本紀》載,項羽「力能扛鼎,才氣過人」。傳說,霸王舉鼎,虞姬生情,從此鍾愛一生。到了垓下被圍,項王吟詠他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起句「力拔山兮氣蓋世」,有氣壯山河,勢吞萬里之氣象。作為反秦義軍的領袖,項羽可謂卓絕超群,氣蓋一世。在他的履歷中,所向披靡、勇冠三軍的神奇故事數不勝數。
錦衣夜行
秦末,劉邦、項羽等起兵反秦。劉邦首先攻破秦都咸陽(今陝西西安市東渭城故城),接著項羽也趕到了。原先各路將領曾互相約定:誰先進入咸陽,誰就在關中為王。項羽因此很不樂意。他帶領人馬,沖入城內,大肆屠殺,並且殺了秦降王子嬰,放火焚燒秦宮,大火一連燒了幾個月都沒有熄滅。項羽還搜括了許多金銀財物,擄掠了一批年輕婦女,准備回到東方去。
當時有人勸項羽仍在咸陽建都,因為「這里關中地區,有險可守,而且土地肥沃,在此建都,可以奠定霸業。」項羽看看秦宮都已燒毀,殘破不堪,同時又懷念故鄉,一心想回東方,便說:「人富貴了,應歸故鄉,富貴不歸故鄉,好比錦衣夜行,誰看得見?」
畫若鴻溝
「楚河漢界」即我們平常所說的「鴻溝」,在古代的`滎(xing)陽(屬鄭州)成皋一帶,該地北臨黃河,西依邙山,東連平原,南接嵩山,是歷代兵家興師動眾的戰場。
漢王元年(前206),劉邦進至洛陽(今河南洛陽東),發動楚漢戰爭。四月,大敗於彭城(今江蘇徐州)。其後,親率主力扼守戰略要地滎陽(今河南滎陽東北)、成皋(今滎陽西北),與項羽抗爭兩年余,最終迫使項羽訂鴻溝之盟。
畫若鴻溝,今喻界限分明。但是,當年鴻溝之盟剛剛談妥,項羽收兵東歸,劉邦就緊隨其後,發動新的戰爭,弄得一時間天下不寧,民不聊生。
鴻溝結盟時,項羽本該留下劉邦的父親與妻兒為人質,直到退到安全地帶再放他們回來,而項羽為人耿直仁愛,結盟後立即放了劉父及妻兒,使劉邦再無後顧之憂,劉邦豈肯放虎歸山,乘項羽毫無防備突然襲擊,撕毀盟約,一舉消滅了項羽。
作為「楚河漢界」的鴻溝,至今留在中國象棋的棋盤上,也留在了中華歷史的燦爛進程中。
楚界漢河
在滎陽廣武山上還保留有漢王城和霸王城,兩城中間,有一條寬約300米的大溝,這就是人們平常所說的「鴻溝」,也是象棋盤上所標的「楚河漢界」的依據。
公元前203年,劉邦出兵攻打楚國,項羽糧缺兵乏,被迫提出了「中分天下,割鴻溝以西為漢,以東為楚」的要求,從此就有了楚河漢界的說法。
霸王別姬
《楚漢春秋》和《史記項羽本紀》是「霸王別姬」故事的最早記載,二書都沒有涉及虞姬的結局。以常情度之,虞姬不可能活下來,否則就不會有民間口耳相傳的虞姬自刎情事,就不會至唐時尚有「項羽美人冢」的地望方位。垓下一戰,四面楚歌聲中,飲劍楚帳只能是虞姬惟一的結局。
「霸王別姬」故事,反映的是虞姬和項羽感天動地的愛情;楚霸王英雄末路,虞姬自刎殉情。這悲情一瞬,已定格在中國文學的字里行間,定格在中國戲曲的舞台上,成為中國古典愛情中最經典,最盪氣回腸的燦爛傳奇。
所向披靡
【解釋】所向:指力所到達的地方;披靡:潰敗。比喻力量所達到的地方,一切障礙全被掃除。
【出處】《史記·項羽本紀》:「於是項王大呼馳下,漢軍皆披靡」
【成語故事】
項王從垓下沖出重圍,渡過了淮水,沖出陰陵,到了東城。能夠追隨項王的人只有二十八騎,而漢騎兵追項王的有幾千人。
這時漢軍重重包圍項王,項王將他所帶的二十八騎士為四隊,分四個方向布陣。項王對他的二十八騎士說:「我為你們取漢軍一將!」項王即命四隊騎士分四個方向飛馳而下,沖出重圍後,在山的東邊分三處集合。
《史記·項羽本紀》記載,「於是項王大呼馳下,漢軍皆披靡」(於是項王大聲呼叫,驅馬飛馳而下!漢軍遭項王沖殺,如風吹草偃,披靡而倒)。
江東父老
【解釋】江東:古指長江以南蕪湖以下地區;父老:父兄輩人。泛指家鄉的父兄長輩。
【出處】《史記·項羽本紀》:「項王笑曰:『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和何面目見之?』」
【成語故事】
因長江在安徽境內向東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為標准確定東西和左右。所指區域有大小之分,可指南京一帶,也可指安徽蕪湖以下的長江下游南岸地區,即今蘇南、浙江北部及皖南部分地區稱作江東。
《史記·項羽本紀》:「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幹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李清照詩雲:「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赤壁之戰》:「兼仗父兄之烈,割據江東。」
古人於地理以東為左,西為右,故江東又稱江左,今江西省則稱江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