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胸有成竹"的主要人物是誰
胸有成竹的主人公是文與可。原意是畫竹子以前,心裡已經有了竹子的形象。後用以比喻辦事以前,已經有全面的設想和安排。成:現成。出自《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故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1成語典故北宋有個大畫家叫文與可,他首創了畫竹葉時以深墨為面,淡墨為背的寫意墨竹,開創了墨竹畫派,對後世的畫壇影響深遠。文與可畫竹可是下了一番苦功的。為了畫好竹子,他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後種上各種各樣的竹子,無論春夏秋冬、陰晴風雨,他經常去竹林觀察竹子,記錄竹子在不同季節的生長情況,一有靈感就鋪紙研墨,把竹子的印象畫在紙上。時間一天天過去,竹子在不同季節、不同天氣、不同時辰的各種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腦海里了,只要凝神提筆,在畫案前一站,平日觀察到的形態各異的竹子就好像在眼前晃動一樣。所以每次畫竹,他都顯得非常從容自信,畫出的竹子,無不栩栩如生。可每當人們誇獎他的時候,他總是謙虛地說:「我只是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畫下來罷了。」詩人晁(cháo)補之對文與可的畫很有研究,他寫過一首詩,其中有兩句:「與可畫竹時,胸中有成竹。」現在人們用「胸有成竹」這個成語,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准備,對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著。
❷ 胸有成竹源於宋代誰畫竹的故事
胸有成竹的主人公是北宋畫家文同的故事。
【成語故事】:
北宋時有一位學問好、品格高尚的人叫文同,他很喜歡竹子,經常在竹林中散步,仔細觀察竹子生長的情況、枝葉伸展的姿態、竹筍成長的細節以及在四季中的變化。鋒碼
他對竹子非常熟悉,閉上眼都能想出竹子的樣子,一有時間就在家裡畫竹。他畫的竹子栩栩如生,遠近聞名,許多人千里迢迢地趕來請他畫竹。
晁補之是文同的知心朋友,常和文同喝酒賞竹,最愛看他畫竹。有一位年輕人想向文同學習畫竹,先向晁補之請教文同畫竹的知基簡秘訣,晁補之說:當他畫竹時,已經心裏面有竹的影子了,這就是他獨搭褲到的地方。
❸ 胸有成竹的主人公是誰成語故事胸有成竹的主人公是誰
《胸有成竹》故事的主人公是北宋著名畫家文同。《胸有成竹》的故事出自蘇軾的《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其主要講述了北宋畫家文同因為對竹子有過細致的觀察和研究,因此每次畫畫時都得心應手。同行知道這件事後,都說文同畫竹,早已胸有成竹。「胸有成竹」一詞也就此衍生而來,其意思是:做事之前已做好准備。
元豐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吳興)就任,世人稱文湖州。元豐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陳州(今河南省淮陽縣)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歲。他與蘇軾是從表兄,以學名世,擅詩文書畫,深為文彥博、司馬光等人贊許,尤受其從表弟蘇軾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