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成語亡羊補牢的寓言故事
《亡羊補牢》出自《戰國策·楚策》,意為羊逃跑丟失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出了問題以後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 典故的主人公是庄辛和楚襄王,庄辛提醒楚襄王不要被講究奢侈淫樂的大臣們迷惑而不管國家大事導致亡國,楚襄王聽了很不高興,甚至認為庄辛才是在禍亂人心。庄辛於是前往趙國避難,僅過五個月,秦國果然舉兵攻打楚國,此時楚襄王才明白庄辛是對的,趕緊請回庄辛商量對策,避免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中文名
亡羊補牢
外文名
mend the fold after the sheep have been stolen
出處
《戰國策·楚策》
拼音
wáng yáng bǔ láo [1]
反義詞
時不我待、知錯不改
近義詞
知錯就改
釋義
出了問題以後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1]
㈡ 寓言故事有哪些三年級上冊
三年級上冊的寓言故事有《亡羊補牢》跡神、《揠苗助長》、《守株待兔》、《刻舟求劍》等。
一、《亡羊補牢》
《亡羊補牢》講述的是一戶農家因為羊圈破了一個洞,從而丟失了一隻羊,這只羊最後被狼吃掉。但這戶農家卻沒有及時修補羊圈,誰知第二天又丟失了一隻羊,農家警醒,修補羊圈後羊再也沒有丟失。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犯了錯誤只要及時改正,就不算晚。
四、《刻舟求劍》
《刻舟求劍》講述了一名楚國人在乘船途中寶劍落入水中,他卻在船上刻了記號,船停之後沒有尋找到寶劍的故事。諷刺了那些墨守成規、刻板的人們,告訴我們,要根據事情的發展變化來蠢漏處理問題。
㈢ 亡羊補牢相近的寓言故事有哪些
1、老鼠和公牛
來源:伊索寓言 作者:伊索
一頭公牛被老鼠咬了一口,非常疼痛。他一心想捉住老鼠,老鼠卻早就安全地逃回到鼠洞中。公牛便用角去撞那座牆,搞得精疲力盡,躺倒在洞邊睡著了。
老鼠偷偷地爬出洞口看了看,又輕輕地爬到公牛的脅部,再咬他一口,趕忙又逃回到洞里。公牛醒來後,無計可施,煩躁不安。老鼠卻對著洞外說:「大人物不一定都能勝利。有些時候,微小低賤的東西更利害些。」
2、烏鴉和羊
來源:伊索寓言 作者:伊索
一隻討厭的烏鴉站在羊背上。羊很不情願地載著他前前後後走了很久,然後說:「你如這樣子去對待狗,他早就會用銳利的牙齒來報答你了。」聽完這話,烏鴉回答說:「我輕視弱者,服從強者。我知道能欺侮誰,應該奉承誰。我就是這樣延長生命一直到老。」
這是說那些唯利是圖的小人總是欺弱怕強。
3、農夫與蛇
來源:伊索寓言 作者:伊索
冬天,農夫發現一條蛇凍僵了,他很可憐它,便把蛇放在自己懷里。蛇溫暖後,蘇醒了過來,恢復了它的本性,咬了它的恩人一口,使他受到了致命的傷害。農夫臨si前說:「我該死,我憐憫惡人,應該受惡報。」
這故事說明,即使對惡人仁至義盡,他們的邪惡本性也是不會改變的。
4、猴子與駱駝
來源:伊索寓言 作者:伊索
在動物們的集會上,猴子登台跳舞,深受歡迎,贏得大家的稱贊,個個為之喝彩。駱駝卻十分嫉妒猴子,他也想獲得大家的喝彩。於是,他站了起來,自我得意地顯示自己的舞技,結果,他那怪模怪樣的舞姿,洋相百出,使動物們大為掃興,他們用棍棒打他,把他趕跑了。
這故事適用於那些不顧自身條件盲目模仿他人的人。
5、狼和小羊
來源:伊索寓言 作者:伊索寓言
狼來到小溪邊,看見小羊正在那兒喝水。狼非常想吃小羊,就故意找碴兒,說:「你把我喝的水弄臟了!你安的什麼心?」狼和小羊小羊吃了一驚,溫和地說:「我怎麼會把您喝的水弄臟呢?您站在上游,水是從您那兒流到我這兒來的,不是從我這兒流到您那兒去的。」
狼氣沖沖地說:「就算這樣吧,你總是個壞傢伙!我聽說,去年你在背地裡說我的壞話!」可憐的小羊喊道:「啊,親愛的狼先生,那是不會有的事,去年我還沒有生下來吶!」
狼不想再爭辯了,齜著牙,逼近小羊,大聲嚷道:「你這個小壞蛋!說我壞話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反正都樣。」說著就往小羊身上撲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伊索寓言
㈣ 亡羊補牢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是含有諷喻或明顯教訓意義的故事,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它的結構簡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訓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簡單的故事中體現。寓言的故事情節設置的好壞關繫到寓言的未來。下面是我整理的亡羊補牢寓言故事的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從前有個人,養幾只羊。一天早上,他去放羊,發現少幾只。原來,羊圈破個窟窿,夜裡狼從窟窿里鑽進去,把那隻羊叨走。
街坊勸他說:「趕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個窟窿吧。」
他說:「羊已經丟,還修羊圈干什麼呢?」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發現又少一隻。原來夜狼又從窟窿里鑽進去,把羊叨走。
他很後悔,不該不接受街坊的勸告,心想,現在修還不晚,他趕快堵上那個窟窿,把羊圈修得結結實實的,從此,羊再也沒丟過。
這就是寓言《亡羊補牢》。學後我想亡羊補牢,為時不晚這句話說對。這個寓言故事的道理是一個人做錯事,只要肯接受意見,改正,就不算晚。我覺得那個丟羊的人第一次有點兒傻傻的,可第二次聽街坊的勸告,變得聰明起來,補好羊圈。不然,他的羊就一隻一隻被叨走,一隻一隻被吃掉,到最後一隻也不剩,那他還靠什麼來吃飯呢?
這天晚上,月黑風高,伸手不見五指。一頭餓狼拖著疲倦的步子,乘著夜色,它決定到王家莊來碰碰運氣。在莊裡轉了一圈之後,它發現有一家的羊圈居然爛了個大窟窿,真是天賜良機呀!只見它毫不費力地就鑽進了羊圈,一群羊正甜甜地酣睡著,最外邊的那隻羊甚至還沒來得及叫上一聲,就被這頭惡狼鋒利的牙齒咬斷了喉嚨拖走了。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王二便早早得起了床,他要起身去放羊,走近一看,羊圈裡流了一灘的鮮血,一隻膘肥體壯的羊羔早已沒有了去向。王二氣得破口大罵,他就指望著把這群羊養大了賣個好價錢,准備過個好年呢。不一會,好心的街坊聽見王二罵喊,他們紛紛圍過詢問王二發生了什麼事。鄰居王大爺圍著羊圈轉了一圈,很快就發現了羊圈上的那個大窟窿。趕忙對王二說:王二呀,你的那個羊圈年久失修,都爛了一個大窟窿啦,趕緊給它補上吧!王二嘆了口氣搖搖頭,無所謂地說:唉!丟都丟了,還修它幹嘛呀?眾人無語紛紛散去,王二也沒有再理會那個大窟窿。
又過了幾天,天剛破曉,王二聽見羊圈有聲響,連忙走到羊圈一看,只見羊圈裡是一片狼藉,一隻肥羊又消失得無影無蹤,王二一屁股蹲坐在地上欲哭無淚。他後悔莫及,不該不聽王大爺的勸告,現在又少了一隻羊,他才算醒悟了,如果不及時修好自己的羊圈,那些羊就還會丟下去。想到這,他二話不說,趕緊找來幾根粗壯的木棒,乒乒乓乓,一陣忙活,那個羊圈上的大窟窿很快就被他給修好了。
從此以後,張王二的羊就再也沒有丟過。
有這樣一則寓言故事,叫做亡羊補牢。
它講的是有一戶人家,他們養了很多隻小羊,每天認真的照顧,喂養它們,很快,小羊就長大了。可是與此同時,它們彈跳力也越來越好,直到能夠跳出柵欄。巧的是,柵欄的旁邊破了一個洞,有一天,幾只小羊就從那個洞里跑了出去,鄰居看到了,趕忙告訴小羊的主人,他們一臉淡定的樣子,覺得無所謂,以為是柵欄矮了,小羊才跳出去的,於是加高了柵欄。
可是沒過幾天,又有小羊跑了出去,主人還是只加高柵欄,沒再檢查原因。結果,小羊越跑越多,到最後柵欄里幾乎一隻羊也沒剩了,並且主人親眼看到最後幾只小羊從柵欄破的那個洞里跑出去,這才明白,原來不是柵欄矮了,而是那個破洞的原因。他趕忙找了木料補起那個破洞,但其實,早就已經晚了。
亡羊補牢,為時已晚。
這則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不要等到事情已經嚴重到無法挽回的時候才去彌補,那時候肯定已經晚了。學習中,如果遇到什麼困難也該及時解決。問題不要越攢越多,到那時你就會變得越來越懶,到最後更無從開始了。
《亡羊補牢》雖然只是一則小寓言,但我讀後,卻學到不少東西。
《亡羊補牢》這則寓言主要講的是:從前,有一個放羊的人,羊圈壞,狼從那裡鑽進去,叼走一隻羊。鄰居勸他快點把羊圈修好,主人卻不以為然。第二天,狼又叼走一隻羊。主人很後悔,趕緊把羊圈修好。從此,他的羊再也沒丟過。
讀後,我想到我們的學習和生活。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犯一些錯誤,但我們常常會不以為然,忽視它,不能及時地糾正過來。有時甚至還認為,一些小錯誤不會帶來多大的影響。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因為如果這些小錯誤出現在大問題上,那麼,就會帶來很大的影響。比如,在一個樹林里丟下一個沒熄滅的煙頭,發生火災,就會使國家造成巨大的損失。在學習上也是一樣。在平時做練習題或單元測驗中,不多不少也會出現一些錯誤,但是我們只知道題做錯,而不主動去查明原因。使這些錯誤思路留在大腦中,導致更大的錯誤。
我就有過這樣的教訓。有一次,在做練習題的時候,我做錯一道題,發現後,我卻不以為然,心想:這點小錯誤怕什麼,以後注意一點就行。可是我沒想到,會在單元測驗中吃大虧,這種類型的題全做錯,白白扣很多分。這時候,我感到很後悔,如果當初我能主動查明原因,改正思路,這些分就不會被扣掉。
經過這次教訓後,我做錯事或題,我都要查明原因,改正思路。因為我知道:亡羊補牢還來得及。
暑假裡,爸爸給我買本叫《短小文言文》的書。我在裡面讀到一篇叫做《亡羊補牢》的故事,故事很簡單,說是羊圈因為破,裡面的羊也給狼叼走,牧羊人發現後把破的羊圈補。
故事告訴人們,發生問題,要及時作出補救。初讀這個故事,覺得很有道理,可是仔細一想,便感到還有問題。在故事裡,雖然牧羊人及時把羊圈補好,但同時建好的羊圈,既然這個地方破,也就無法保證別的地方一定固若金湯。破一處,補一處,再多的羊,也會死得光光的。所以我想,如果我是那個牧羊人,要對羊圈來一個全面的加固才好,或者乾脆拆,重新建一個更加好的、更加牢固的羊圈。想起我家對出去的那條馬路,今天一個坑,明天就有工人給補上;但後天卻又出現一個更大的坑。
及時補修,應該說是件好事。但如果滿足於縫縫補補,我認為是永遠弄不好的。經常從電視新聞里看到這個地區發生礦難,那個地區又發生礦難,悲劇發生後,總會聽到有些人說要去補救,這就和人們常說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一樣,你頭痛,有可能是你身體的別的部位引起的,要去做全面檢查,對症下葯,這樣才可把病完全醫好。話又得說回來,能夠做到亡羊補牢,還是很不錯的,這也是這個成語一直從遙遠的過去傳到今天的原因。但是比起這個成語來,我還是更喜歡未雨綢繆,它的意思是,盡管還沒有下雨,但不妨先爬上屋頂把茅草蓋厚實,把門窗加固好。
只有事事預先想個周全,准備工作到位,才能避免問題出來後手忙腳亂、跌煞拌倒。
從前,有一位牧羊人,他從小就是個無父無母的孤兒,整天靠放羊維持生活,因為他沒有親人,就把自已的羊當成親人,也對待羊就像對待親人那樣,羊吃的是最鮮嫩的青草,喝的是最清澈的山泉水,有時還抽出時間來幫羊梳理羊毛。為防止羊兒丟失,他用籬笆為羊兒圍個羊圈。他有個愛好:喜歡數羊,沒事時就去數羊,心裡盤算著:如果到秋天,我把羊毛剃,把羊奶賣,再把羊肉賣,一定能換到很多錢,有錢,就蓋房子,有房子,我再娶個漂亮的媳婦兒,為我生個白白胖胖的男孩兒想著想著,彷彿自已手裡已經抱著一個男孩兒。
有一天,他來到羊圈邊,開始數羊;一、二、三、四、五咦,怎麼少一隻?他揉揉眼睛,又數一遍:一、二、三、四、五咦,見鬼!他倒吸一口冷氣,真是豈有此理!是哪個缺德的人乾的!?突然,他發現,羊圈有一個小洞,旁邊還有點羊血:哦,一定是一群餓狼把我心愛的羊給吃的。這時,鄰居走過來:你看,你的羊圈破一個洞,快把它補起來吧。不是多此一舉嗎?羊都丟,再補羊圈也沒用。牧羊人哭著說。
沒想到,到第二天,羊圈那小洞竟變成大洞!裡面的羊少一大半!這時候,那個牧羊人走過來一看,彷彿自已面前的大房子倒,自已的媳婦和孩子也沒,一切美好的幻想消失。看來,那老人說的話是對的,真是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哪!牧羊人想。於是,他拿起工具叮叮當當忙一上午,把羊圈修好。
從此,他再也沒有丟失過一隻羊皮,他的羊還像之前那樣白白胖胖。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亡羊補牢,為時不晚,做錯事情及時改正,就不會吃大虧。
很久很久以前,有個人養了一圈羊。一天早晨,他發現少了一隻羊,仔細一查,原來羊圈破了個洞,夜裡狼鑽進來把羊叼走了一隻。鄰居勸他說:「趕快把羊圈修修,把洞堵上吧!」那個人不肯接受勸告,說:「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干什麼?多此一舉。」第二天早上,他發現羊又少了一隻。
原來,狼又從洞口鑽了進來,又叼走了一隻羊。他很後悔自己沒聽從鄰居的勸告,便趕快堵上窟窿,修好了羊圈。從此以後,狼再也不能鑽進羊圈叼羊了。
從前,有一個人,靠著養羊為生。這個人做事隨意,看他家的羊圈,就知道了。圍欄高高矮矮的參差不齊,看起來,還不堅固。
一天,他的羊圈圍欄出現了一個大窟窿。仔細一數,誒?好像少了一隻羊。同村的人看到了,就對他說:「趕緊補了這個洞吧。要不你羊又丟了。」那人聽這話,就回答:「不就丟了一隻嘛,我還有很多呢。」同村那人聽了,搖了搖頭,就走了。
日復一日,圈裡的羊,變得越來越少了。同村人又來了,說:「你那羊八成被狼抓了,或自己跑了,你早該聽我的,早早修圈,羊也不至於變那麼少了。」那人聽了,不耐煩地回答他:「你幾次來說我,煩死了,我的羊該不會是你偷的吧?」同村人嘆了口氣,離開了。
又過了幾天,圈裡的羊剩下不到十隻了。養羊人開始慌了,他想起同村人說的話,想:還是補吧,要不然我的羊會全沒的。說完,他跑去鄰家借工具去了。
「嗒嗒嗒」「嗒嗒嗒」過了好一會兒,他才停下了。「哈,終於修好了。這下,我的羊再也不會丟了吧。」養羊人擦著汗說。
從此,養羊人的羊再也沒有少過了。
戰國的時候,楚國的楚襄王即位後,重用奸臣,政治腐敗,國家一天天衰亡下去。楚國有一個大臣,名叫庄辛,看到這樣情況非常著急,總想好好勸勸他,但是楚襄王只顧享樂,根本聽不進別人說的話。有一天,庄辛實在忍不住了。對楚襄王說:「你在宮里和一些人奢侈淫樂,不管國家大事,國家遲早有一天會滅亡啊!」
楚襄王聽了大怒,罵道:「你老糊塗了吧,竟敢這樣詛咒楚國,說這些險惡的話惑亂人心嗎?」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說:「我實在感覺事情一定要到這個地步的,不敢故意說楚國有什麼不幸。如果你一直寵信這個人,楚國一定要滅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話,請允許我到趙國躲一躲,看事情究竟會怎樣。」就這樣,庄辛見楚襄王不納忠言,只好躲到了趙國。
庄辛到趙國才住了五個月,秦國果然派兵攻打楚國,楚國幾乎沒有什麼抵擋就讓秦國攻陷了楚國的都城郢城。楚襄王惶惶如喪家之犬,逃到城陽城(今河南信陽市一帶)。到這時,他想到庄辛的忠告,才覺得庄辛的話不錯,於是,又悔又恨,便派人把庄辛迎請回來,說:「過去因為我沒聽你的話,所以才會弄到這種地步,現在,你看還有辦法挽救嗎?」
庄辛說:「主公果真有悔改之意嗎?」楚襄王說:「我現在太後悔了,不知道現在還遲不遲?」庄辛說:「那我給你講一個故事吧」於是,庄辛就講道:從前,有人養了一圈羊。一天早晨,他發現少了一隻羊,仔細一查,原來羊圈破了個窟窿,夜間狼鑽進來,把羊叼走了一隻。鄰居勸他說:「趕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窟窿吧!」那個人不肯接受勸告,回答說:「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干什麼?」第二天早上,他發現羊又少了一隻。原來,狼又從窟窿中鑽進來,叼走了一隻羊。他很後悔自己沒有聽從鄰居的勸告,便趕快堵上窟窿,修好了羊圈。從此,狼再也不能鑽進羊圈叼羊了。
楚襄王一聽到這個故事就明白了庄辛的意思,於是他接著對庄辛說:「庄愛卿,那麼我們該怎麼辦呢?」於是,庄辛給楚襄王分析了當時的形勢,認為楚國都城雖被攻陷,但只要振作起來,改正過錯,秦國是滅不了楚國的。楚襄王聽了,便遵照庄辛的話去做,果真度過了危機,振興了楚國。「亡羊補牢」這句成語,便是根據上面約兩句話而來的,表達處理事情發生錯誤以後,如果趕緊去挽救,還不為遲的意思。
從前,有一個叫張三的`人,他家裡養了許多羊。有一天,羊圈破了一個洞,張三看見了,他想:這么小的洞,狼是鑽不進去的。於是,他就回家了。
第二天早上,張三發現洞口又變大了,他一數,發現少了幾只羊。他心裡很難受,哇哇大哭:「我的羊啊!我的羊啊!」 鄰居家的老爺爺聽見了張三的哭聲,就走過來問:「你怎麼了?」張三就把事情的前因後果告訴了老爺爺,老爺爺說:「張三呀,羊圈破了就要及時修補,不然你的損失就會越來越大。現在修補還來得及。」 張三聽了,覺得很有道理。他立刻拿來繩子和木板,把羊圈補好了。
從此以後,張三家的羊再也沒有丟過。他也明白了一個道理:如果出現了一個問題,就要及時補救,這樣就不會有更大的損失。
古時候,有個少年,家裡養了許多羊。他一天中最快樂的時刻便是將草料放進羊圈,聽著羊兒咩咩歡叫的聲音,看著羊兒開心吃草的樣子。一天傍晚,他砍柴歸來,看見羊圈破了個窟窿。因為又累又餓,他沒怎麼在意這事,回屋子吃了些食物,便躺在床上睡著了。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他就捧起鮮嫩的草葉朝羊圈走去。哎呀!羊圈破的窟窿似乎比昨日更大了些,他三步並作兩步跑進羊圈數了數,羊少了好幾只。
羊呢?他自言自語地說。這時,一位老鄰居走過來對他說:一定是夜晚,大灰狼從壞了的羊圈裡鑽進去把你的羊叼走了。你家的羊不見了,但現在修補羊圈還不算晚。少年心中十分懊悔,心想:如果昨晚把羊圈修補好,羊也就不會跑掉。但是,正如老鄰居所說,雖然少了幾只羊,再補羊圈也還來得及。
於是,少年趕緊從屋裡拿來工具,敲敲打打,一會功夫,羊圈修補得結實牢固了。從那以後,他還是每天快樂出門快樂而歸,家裡的羊再也沒少過。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當錯誤發生的時候,如果及時改正和補救,還不算晚。
大家聽過《亡羊補牢》的故事嗎?如果沒聽過,就來聽我講一講吧!
很久以前,在山下的一個農莊裡,有一個吃苦耐勞的農民,他叫張文,他養了一群又肥又胖的小羊。他每天都把羊圈打掃得乾乾靜靜,白天,他把羊趕出去吃青草。這天晚上,他把羊趕回去之後,一隻頑皮的羊把兩根籬笆弄鬆了一點,張文不顧這件事就走了。這件事被原本就很飢餓的狼知道了,於是,餓狼趁著夜深人靜時,把一隻一隻又肥又胖的小羊給叼走了。第二天一大早,張文又要去放羊了,可是,張文發現以前很擁擠的羊圈,卻有一點空,於是,他數了一下,發現的確少了一隻羊。這時張文著急了,突然,榻發現完好無損的羊圈有了一個缺口。他想,一定是昨天羊兒把羊圈給給踢鬆了,狼把羊叼走了。他坐在羊圈旁,摸著腦袋。正在這時,一位老爺爺走了過來,對他說:「小夥子,快起來把羊圈洞補上吧!」可是,張文卻不聽勸告,說:「少了一隻就少了一隻,明天再補也來得及的啊!」這天狼又來了,發現洞還沒補上,於是又順「手」叼了一隻羊。早上,張文發現又少了一隻羊,他很慚愧,這才清醒過來,趕緊動手把缺口補好了。
《亡羊補牢》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羊圈破了及時修補還來得及,等到一隻羊都沒了再補就來不及了。現在也告訴我們:發現了問題要及時解決,才能避免更大的損失。
「亡羊補牢」這則寓言是我這個學期剛學會的。
在這則語言中主要內容講:'在古時後,有一個人發現自己的羊圈破一個大窟窿,丟一隻羊。他聽到街坊的勸告,那是左耳進,右耳出的,第二天,他又丟一隻羊,後來他醒悟,立刻去把羊圈補好。
在平常的生活中,我們因為常常也會因為不聽勸告,造成損失。比如,在山上留下一根已經燃燒的火柴,就會全山被燒著;因為沖紅燈而造成交通事故等。我想起自己曾經不聽媽媽的提醒而吃『閉門羹』的事。那是我上二年的時候,媽媽經常去地里幹活。為能讓我放學有家可歸,媽媽經常讓我把鑰匙帶上。可是有一天,我出門上學時,背後聽到媽媽的提醒,還都不發覺自己沒有帶鑰匙,把媽媽的話當作耳邊風。放學回家,媽媽沒有在家裡,我只好獃在門口等媽媽回來,天漸漸黑,我又寒冷,又飢餓。好不容易等到媽媽回來,才開門,讓我進家裡。
從那以後,我每天出門前都要很習慣地摸一摸脖子上有沒有鑰匙。媽媽再也沒有批評我是『馬大哈』,『冒失鬼』。
學這則寓言後,使我更加明白一個人做錯事情,只要聽別人的勸告,並及時改正,就不算晚。
今天,我們學習《亡羊補牢》這篇寓言故事。這篇寓言故事讓我明白要聽取別人的意見,不要失去東西才知道改正。
這篇寓言故事主要講的是:一個牧民,他家裡的羊圈裡養許多隻羊,可是他家的羊圈旁有一個小洞,正好能鑽進去一隻狼。有一天,一隻狼從那個小洞鑽進去,它就把一隻羊給叼走。到第二天,牧民發現就少一隻羊也就沒在意,別人勸他把那個小洞給補上。他也沒有聽。到晚上,那隻狼又從那個小洞鑽進去,又把一隻羊給叼走。這回牧人才聽勸告,就把那個小洞給補好。其實在以前我也犯過這樣的錯誤。這件事是這樣的:那個時候我寫字的姿勢不對,老師就說,讓我把自己的寫字姿勢改一下。我沒有聽老師的勸告,過一段時間,我的眼睛近視,在我近視之後,我戴上眼鏡,戴眼鏡的感覺很不好,所以我聽老師的勸告,改正我寫字的姿勢。又過一段時間,我的眼睛又不近視,我的感覺突然變好。
這個是我的一個小故事,這個小故事讓我明白要聽取別人的勸告。不要自己失去一些東西才能改正。
想起了古代那個沒有結尾的故事。
話說三千多年前,赤縣神州,覆載群生仰至仁,遍地蒼松翠柏,水清山秀,蓬萊山腳下有一平原,此處風調雨順,禾壯稻香,深林覆蓋率很高,水草豐美,各種靈動之獸,生活無憂,和諧共處。
山下一老翁,耕讀持家,雞犬相聞,閑適的生活,從老翁的鶴發童顏到桌前的一壺清茶完全可以感受得到。忽一日,萌生養羊以增家資,為子孫長遠計。養多,偶失,疑為狼所為,後證之,鄰告之,補牢,不再失,遂喜。是為亡羊補牢,不想此事未完。
忽一日,太白金星攜萬道霞光,徘徊在齊魯大地,正在蓬萊仙島等會好友飲酒賦詩。一狼求見,犬坐於老君面前,言道:吾本日食一羊,已經習慣了,然飼羊之翁,築牢圍之,吾不得入,已三日無羊可食。它改變了我的飲食結構,破壞世間萬物和諧相處之理,有違天倫大道,吾無生道,去之,恐破壞生物鏈,使和寧萬世不得存焉!請老君做主,或破牢而吾日取一羊,絕不多取,或每日賜我一羊以滿足口舌之欲,維持生態平衡。
老君以為言之有理,無以作答。遂遠赴異地,西去歐羅巴,探訪名人高士,以求解。適逢一幽靈徘徊在歐洲大地上空,苦研數載,得真經以還。
老君謂狼曰:汝食山中之羊,是為獵;汝食牢中之羊,則為蠹。西學的解釋是爾倶山林之資,應取山林之利,出平原而取沃土之長,是無恥的掠奪,是資本主義早期的剝削行為,與如今世間之規不合,所以不能支持你的請求,判你敗訴!念你飢餓數日,訴資不取。
狼先犬卧於地,老君無視,狼夾著尾巴走了。